父亲节的红包(散文)

时间: 2020-09-02 00:59:56 分类: 美文赏析

父亲节的红包(散文)

父亲节的红包(散文)

****************

父亲节的红包(散文

作者:孔孟之乡

发表时间:06-1513:33

正在刷着朋友圈,突然收到一条信息,咦,儿子发的。他可轻易不给我发信息的哦,今天这是咋了。

不慌不忙的点开信息,令我吃惊地竟然是一个红包。备注写着“父亲节快乐!”

对于这父亲节,我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抵触的。

我不是很喜欢西洋节的,都是外来节日,不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缺少了过节的心情。上周五是端午,这才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值得纪念和铭记的。

然而,比较两个节日,会发现,西方人的节日,更多的是让你记住这份情和爱,尤其是在商家的推动下,节日送礼物自然就成了对亲人祝福和对节日的庆祝。被祝贺者过节了还能收到礼物,在今后的日子里还能反复拿出礼物来回味这浓浓的情意,自然会受追捧。

而我们的传统佳节,注重团圆,载体为吃喝。节日里一家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享受天伦之乐;家人聚在一起必是要做上一大桌好吃的,大快朵颐一番。而且每个节日必有自己节日所特有的食物: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和鸡蛋,中秋节的月饼等等。吃是中国人的特色,只要有事,或喜事,或丧事,或节日,是一定要聚餐的。吃,是农耕时代的烙印,在那个时时为解决温饱而努力的年代,人们认为能吃一顿好饭饱饭就是最幸福的。

比较两种不同节日,西方人追求的是浪漫,东方人追求的是实惠。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这个已然解决了温饱的时代里发生了碰撞,追求浪漫的西洋节必然会更胜一筹。

想着这些,多年前一件事情又浮现在了我的脑海。

那是四年前的六月底,无意间我翻开枕头,却发现了一张纸条,皱皱巴巴的没有什么好看相。捡起来我就想扔了,还是看看吧。一点点打开看了看,“祝爸爸父亲节快乐!”歪歪扭扭的字迹,一看就知道是儿子写的。语言不多,字也不好看,可它却浸透了儿子浓浓的祝福。不知为啥,是想给我惊喜,亦或是怕不敢直接表达。他把这份祝福埋在了我的枕头下,藏在了他心底。

那份祝福我留存了很久,可惜在搬家中却遗失了。今天这个红包又让我找到了久违的温馨和激动。当下,什么节日已然不再重要,这份亲情才是最令我感动的。

作者简介:

新荷一片,原名孔凡河,籍贯曲阜孔子第七十四代孙,现供职于济宁高新区某学校,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爱好读书写作,经常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写写自己的感受。

****************

父亲节·散文与诗丨“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作者:新湖南XHN

发表时间:06-1608:15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

今天是父亲节。

虽时至六月,但天气仍显得有些内敛,半分晴半分雨,一点都不热烈。

这不禁让人想起,很多人的家里也有一位像这天气般“内敛、不够热烈”的人。那便是父亲。

年少时,总觉得“父亲”一词有些郑重,以至不会轻易用这个词汇称呼他。及至发觉他头发里夹杂的白发有些扎眼,他开始拿远了看手机屏幕上已调得很大的字,他像母亲一样惦记生活中的细节……于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慢慢看清父亲的“身影”,那个带着“少年气”的“爸爸”也慢慢变成“父亲”。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艺作品中的父亲,看湖南作家和诗人们关于父亲的描画,能否让你更清楚地看见“父亲”。

唐浩明《父亲的两次流泪》选段

又一次在台湾,我和父亲随意谈论起我的小说《曾国藩》。父亲一生不读小说,读我的小说算是例外,除开作者是他的儿子外,还因为曾国藩是他心中的偶像。我们谈得很愉快,父亲脸上不时露出开心微笑。后来,我谈到湘军打下南京后,曾国藩从安庆前往南京看望前线总指挥、他的弟弟曾国荃。大胜之后的曾氏兄弟会面,与常人不同。大哥叫九弟撩起衣服,背上露出处处伤疤。大哥一面抚摸疤痕,一边问如何负的伤,何时痊愈,现在还痛不痛。十多处伤疤,一一问到,不厌其烦,终于把九弟问得号啕大哭。大哥安慰说:哭吧,哭吧,当着哥的面,你把这些年的辛劳、委屈、痛苦都哭出来吧!我万万没有料到,就在我兴致勃勃大声说话的时候,对面的父亲已是老泪纵横,情不能已了。我赶紧停了下来。

父亲可能又想起了他的过去,想起他的母亲、兄姊,想起他与儿女的长久分离,想起那些他常常觉得应该回报而无法回报的有恩于他的人。

王跃文《得造花香》选段

有一年正月请吃酒,爹拿出两瓶竹叶青。乡下人没有喝瓶子酒的,从队上打的甘蔗酒喝完了,就去大队代销点打别的散酒。竹叶青是外地酒,客人们看得极稀罕。隔壁屋的礼叔讲:“哦!这么好的酒!哥你本来就不是喝散酒的命!你要是不背时,天天喝瓶子酒!”

爹原本是个读书人,因言获罪回乡当了农民。礼叔这话爹是不能接腔的,只是笑道:“这两瓶酒我藏了好几年了,喝吧,喝吧。”

“哦,药酒,药酒,肯定很补!”

“这么好的酒,舍不得大口大口喝!”

客人讲酒好,娘自是欢喜,不停地往火塘里加青炭,茶堂屋热烘烘的。

礼叔问:“竹叶青是哪里的酒?”

爹说:“山西杏花村出的,上千年的老牌子。那时我还在工作上,去山西看过杏花村。那是个大酒厂,老远就闻得酒香。”

“山西好远啊!我们王家都是从山西三槐堂出来的。”礼叔也读过几句书,他是看过家谱的。

爹喝酒话多,见礼叔也爱听,就又讲竹叶青:“刚清朝的时候,山西有个读书人不肯在清朝做官,也不愿意织辫子。他就当了道士,又学了郎中。这个读书人把竹叶青古方重新调过,又好喝又养生。这个人叫傅山。我在杏花村见过他为酒厂写的四个字。”爹说着,拿手指蘸了茶水在桌上写道:得造花香。

礼叔歪着脑袋看了半天,问:“怎么解?”

爹说:“竹叶青得造像花一样香嘛!”

大半夜,客人们走了,茶堂屋冷清下来。爹酡红着脸,望着两个空酒瓶,跟娘说:“竹叶青,你也该喝一杯的。”

娘没喝酒,脸也是红扑扑的,笑眯眯地说:“我喝一杯,客人就少一杯了。”

梁尔源《父亲的萝卜白菜》选段

油灯下,父亲开始算帐

把算盘拨出声响

是他生命中唯一的自豪

毎天总是一下五去四

二上三去五,噼里啪啦

昨天卖出萝卜一担,白菜五十斤

今天买进土布二丈,食盐三斤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算

一辈子也没把全家人

从萝卜白菜的命里算出来

纪红建《眺望》选段

多少次,我看到小木舟从江那边过来,总期盼着是父亲回来。但每当小木舟靠岸时,带给我的总是失望。有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父亲敲响了家门。父亲两手空空,还全身湿透。母亲问,怎么回事?父亲说,没什么,被雨打湿了。母亲不信,最后父亲只得道出实情,原来他乘的小木舟快到岸时,被一个大浪打翻,他们死死地抱着小木舟,总算划到了岸边。父亲说,带回来的一百个鸭蛋和在河东买的一只黑土猪仔被冲走了。但父亲还是很庆幸,他笑着拍了拍口袋说,200块钱还在,这是孩子们春节后的学费。父亲还说,每当刮风下雨,他也会站到湘江大堤上眺望家里,在心里念着,孩子们是不是安全回家了,家里该不会漏雨吧,塑料窗户该不会被风吹掉了吧。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跟我们说得最多的,不是他在那里挣了多少钱,受了多少苦,而是石渚湖人是如何如何的纯朴、善良、热情,不欺生,也肯帮助人。父亲说,有天晚上刮大风,鸭棚和他们住的棚子都被大风掀开了,幸亏附近的百姓及时赶来帮助,要不鸭子都要被大风吹走。

吴昕孺《父亲》选段

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罗鹿鸣《父亲》选段

您是岁月装订的线装书

风雨霜雪使你发黄了

您的繁体字总没简化

虽然读起来还得查字典

毕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卢年初《父亲与船》选段

船头是父亲待得最久的地方。父亲打的是专打活水的撑篙网,网有几十斤重,用一根十多米的竹篙把网在水面撑开,此时母亲会将船向下水轻划。待竹篙收回,渔网在水中慢慢聚拢,少许,父亲就开始收网了。一边提网,一边抖动着网绳,直把鱼赶到网兜里去。傍晚收工时,父亲总要把船头清洗一遍,尽管如此,常年累月,船头还是能看到父亲双脚留下的淡淡印痕。到晚上,船在水中漂荡,星星在天上闪耀,父亲喜欢躺在前舱的木板上,想一些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有雨的日子,船头船尾都用竹篷遮掩,听雨敲击,叮咚有声,清晰可闻,直觉天地伸手可以触摸。

奉荣梅《少年花事》选段

最清晰的记忆,是后院围墙茅厕边的两株西红柿,是父亲种的。家肥雨水,把两株西红柿喂养得又高又密,年年西红柿挂满枝头。当看见西红柿由青变红时,平日默然的父亲,就会用他粗重的喉咙,发出温情的呼唤:梅崽,西红柿红了,去摘几个来,白糖拌了吃……弟弟便抗议道:别人家重男轻女,我们家重女轻男!我抗议!我把弟弟的抗议声抛在脑后,急急地提了竹篮,跑向园子。那些西红柿,躲在半人多高的枝叶里,我一个个掀开她们的盖头,当看到红了半边脸的就轻轻摘下来,一会就盛满半篮子了,随即我的喜悦将另一半篮子填满了。用清凉的井水泡洗,切成圆片,洒上白砂糖,端上红白相间的一盆,顽皮的弟弟喉咙里早伸出一只手来,一会就吃得满嘴是糖和着西红柿浓浓的汁。碗里的西红柿汤汁,是那个年代最美味的饮料,你一勺我一勺,吃完了还吧唧着嘴巴,意犹未尽,不亚于如今的一杯卡布基诺。

也许,当我们真正明白“父亲”的全部含义的时候,我们已经要忍住眼泪去看望一个老人。

希望我们如山威严、似海柔情的父亲永远健康年轻。

****************

父亲节:懂你的不容易,从未说我爱你!

作者:少读红楼

发表时间:18-06-1618:20优质原创作者

父亲现在已经讲不了话,每次要表达自己的意思,总是指手画脚,若别人不明白,他会急的捶胸顿足,面红耳赤,甚至大发雷霆。

开始的时候,我会劝他不要着急,慢慢锻炼恢复,也许会好起来,他总是不听,次数多了,我就开始不耐烦,每次他再因讲不出话大发雷霆时,我就会大怒:你自己说不出话,怪谁?当初如果听子女一句劝,怎么会有今天?有几次说到伤心,父亲躲起来哭了,我也忍不住眼泪。

01

我从小到大的记忆中,父亲很少有过和颜悦色,属于脾气特别暴躁的严父,我们姊妹四个,没有一个是完好无损地长大的,都挨过父亲的棍棒,这是过去农村父母对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的一种粗暴式的管教,不听话就打,打到听话为止,那时候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父亲读过几年书,初中毕业,在六十年代出生的他们那一波人里,算是知书识字的,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小时候即便家里再穷,父亲总还是尽力让我们姊妹四个都入了学堂读书。当然,如果读不好,一样是棍棒伺候姐姐、弟弟、妹妹都没有逃过父亲的“毒手”。

那时候,父亲根本就不可能交得起我们四人的学费,于是每次总是让我们的一个本家叔叔先“扛着”,他正好是学校的会计,负责收学费的。整个小学,我们四人一直都是欠着学费读书,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我小时候愚钝,人木木呆呆的,胆小爱哭,但唯一的例外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在学业上从未挨过父亲的打骂,他在师长邻里对我的夸赞声中,找到了一个男人的自尊和脸面,于是把我当成是家里的骄傲,开始重点培养我,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也让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变得敏感而沉重起来。

02

小时候我体质弱,经常生病,且有哮喘的病根儿,一旦生病,吃一般的药都没有效果,因此每次都是打针,而且是打最好的针,父亲就要格外多花许多钱。父亲怕我因病影响了学业,每到周末,就骑着自行车,让我坐在前面的大杠上,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各种方法都试遍了,皆不见效。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听来一个土方,说喝老母鸡汤可以治哮喘,于是父亲就赶紧去集上买了一只老母鸡,让母亲专门熬了汤给我喝。那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难得吃几回荤腥儿,但因为我的病根儿,父亲不惜花大价钱,经常买来老母鸡,杀了让母亲炖汤给我喝。

后来我读了初中,开始住校,那时候哮喘的病根儿早已好了,但父亲依然记挂着这件事,生怕我再有闪失。有次我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里说,你这周回来吧,你爸又买了一只老母鸡,非说等你回来再炖。当时我很反感,因为我在读中学之前,已喝了两三年的鸡汤。现在想来,父亲只是不放心我的病,他已经养成了买老母鸡炖汤给儿子喝的习惯,如果儿子不喝,他就会担心儿子的病。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亲一边盼望着我能有出息,一边又担心着我的身体。每次回家,他做的最多的两件事,第一是让我喝鸡汤,第二是问我的成绩。这在当时看来我极为反感的两件事,如今却觉得愧对父亲。

03

读中学时,我很久没回家,父亲那时候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人修伞,于是顺路就去了我的学校。

那时候我十三四岁,正是敏感自尊的年龄。父亲在我所有同学的注目下,骑着带着修伞工具箱的自行车,在学校门口停下,那是下课的间隙。只听同学们嘴里叫嚷着,门口是干嘛的?一个修理雨伞的。一个修伞的,停咱们学校门口干嘛?找人的吧?

看到父亲在到处张望地寻找我的身影,那一刻我恨不得钻进地缝里。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觉得在同学面前太丢脸了,让他们知道了我的父亲,原来只是个修伞的。我不想走向校门口,让所有同学都看到这是我的父亲,但又不得不去,谁让他就是我的父亲呢?

父亲没有什么事,他说只是路过,顺便来看看我。当时的我,心里正不自在,于是气鼓鼓地跟父亲说:“你以后別来我们学校了!”父亲“哦”了一声,再没说什么,交代了几句让我好好读书的话之后,就骑上车走了。烈日下,看到父亲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些后悔,不该对父亲那样说话。

后来母亲委婉地跟我说,父亲回到家说儿子嫌弃他,他给儿子丢人了,一边说一边喝酒,说着说着就哽咽了。母亲说,你不该那么对你爸说话,他是你爸,挣钱供应你读书,不容易。现在每次想到这件事,我就后悔不已。父亲虽然只是个修伞的,但他修伞挣来的钱,都供应我读了书。年少不懂事一句话伤了一个父亲的心,真的是“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件事,我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04

后来我考上大学,成为我们村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学生之一,父亲那段时间到哪都是一副笑脸,我知道我为他争了气,他是个特別好面子的男人。

亲朋好友都来祝贺,父亲订了几桌酒席,忙前忙后的说话应酬,布菜添酒,一说三笑,他自己其实没有吃到什么。因为来的同学不少,当天很多都没回去,就在我家歇宿,但因为床少,父亲最后就紧着我的同学先休息。我知道家里再也没有睡的地方了,我问他怎么办,他说不用管他,没事的,我也就没有再问。

那时候正是盛暑之际,天热的不行,蚊虫又多。第二天我才知道,父亲一个人找了几个尼龙袋子,就铺在刚刚建成的西边土坯房潮湿的水泥地板上将就了一夜,连盖的东西都没有。家里暖瓶少,晚上只烧了两壶水,父亲白天喝了不少酒,晚上口渴,但开水都在我们这边,他生怕吵到了我们,晚上自己爬起来喝井水。

同学都走了之后,父亲就生了病,好些日子才好。那时候母亲在上海,后来她知道了这事儿,就数落我不懂事:你怎么能让你爸睡在水泥地板上?受了凉怎么办?现在想想,我为当初的高兴过了头而忘记了父亲的存在,深深地自责。

05

父亲前两年出了车祸,险些要了性命。此前,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我也已经大学毕业,可以养活自己,但一家人的开销,盖房、买车这样的大开支,还是父亲出钱,我们有他在前面遮风挡雨,难免有些偷懒,甚至不成熟,总觉得有棵大树可以乘凉,我们能舒服一天就舒服一天。

看到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满身插满了管子,打满了绷带,我把泪水咽进了肚里。我不能哭啊, 我是家中长子,一切主意都靠我来拿。我若哭,母亲、姐姐、弟弟妹妹就都没了主意。那段日子,我到处借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能把人救活就好,我不管他以后还能不能劳动,我也不管他会不会残疾,能不能走路,甚至会不会是植物人,我只是想着,要把这个人救活,花多少钱都行。

我还记得父亲做手术的那个漫长的夜晚,我跟弟弟妹妹从夜里十一点等到了凌晨两点,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躺在寂静无声的手术室门外,把一切后事都想好了。如果父亲真的救不回来我该怎么办?要先通知谁?如果救回来了,我该怎么办?住院估计要二十万甚至更多。

也是那一夜,我忽然发觉,自己长大了。不再依赖父亲,相反,这个家开始依赖我,父亲的生死开始依赖我。我的一切决定,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命运。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已经做好了一个准备:从前是父亲养这个家,养我们姊妹四人。以后是我来养这个家,养为子女辛劳半生的父亲。

06

父亲小时候是穷苦出身,挨过穷,受过饿,因此生活中格外地节俭,挣了钱从来不舍得吃穿在自己身上,但对子女却很舍得。记得读大学时,每学期父亲总是一次性给够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我跟父亲一起去卖货,父亲带我下饭馆,自己只要了一碗素面,却让老板给我多加了两个荷包蛋,还有许多肉。

他总是这样,哪怕是生病住院,也总是吵着要提前出院,生怕多待一天,就要花费很多钱。车祸让父亲失去了劳动能力,语言能力,只捡回了一条命,他觉得子女不容易,不愿意让子女因为他的病多花钱,总是想方设法地省钱。要给他买衣服,他说什么都不让买,但如果买来了,他会穿,而且会告诉别人,这是孩子给买的,很贵呢。

我想着父母辛苦了一生,哪都没去过。就跟母亲说暑假带着她跟父亲一起去南京和北京看看,母亲说一定得花不少钱吧?你爸未必愿意去。我说,你放心吧,他一定会去。我知道父亲其实一直都想出去看看,过去是为家庭所累,根本抽不开身,也不舍得出去玩。我带他们去南京,去北京,他是愿意去的。

父亲喜欢历史,喜欢看新闻,因此对南京,对北京都特别喜欢,但却没去过,我跟母亲说,我带你们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看看,父亲在一旁听了,脸上现出了笑意。

父亲出事后,村里人都说我是孝子,家里除了那么大的事,花了那么多钱,不吱一声,就挺过来了,不容易了。我说,为人子女,能为父母做的其实不多。我情愿自己饿着肚子,穿的差点,也不想让父母再受罪。我可以去世界上看看,也会尽力带他们去世界上看看,尤其父亲,他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该是为人子女报恩的时候了。

红楼梦“好了歌”唱到: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我也许给不了父母多好的生活,但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我想我可以。

作者:五陵少年。

****************

父亲节特刊/绿荫散文选

作者:北极星文学

发表时间:06-1606:07

作者简介:绿荫,本名蒋六英,《当代精英文学》社长, 桂林人,语文高级教师,作家,诗人,《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授予“当代散文名家”和“当代诗歌名家”称号。教学论文及文学写作在全国一系列大奖赛中多次夺得桂冠,全国百城百刊广西赛区“最喜欢诗人”,《当代一线诗人样本》“十佳诗人”、“人气之星”、“2018年度诗人”。已捻墨成集,诗文700多篇(近200万字)散见于各大纸刊、微刊。

个性签名:诗意地生活 行走中感悟

父亲,您听得见女儿的呼唤吗?

文/绿荫

特邀点评——

雪野:

绿荫散文大都质朴自然,情真意切又有较强的感染力。篇篇突显出女性的细腻柔美,语言也生动形象,不失为初写者学习的范文,再此予以特别推介!

风过园林:

绿荫的这篇纪念父亲的散文,在表现父女情感,用情极深。从行文的字里行间我得到了这样信息:“这一个”父亲,有其独特生活轨迹,他坚韧的性格与顽强的生命意识,让他能够在极其坎坷的生活境遇里,始终表现出隐忍与抗争――在命运的不公与折磨面前,他没有屈服没有退缩更没有气馁!相反,他随遇而安却不完全为了自已,而是对亲人,对儿女的爱与责任,体现出中华民族最本质的善念中滤出的担当――散文于沉重的叙述文字和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描绘之中,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

这可能是作者绿荫最想表达也最能表达的情感真实。她付注于父亲身上的笔墨,无一字不含情无一词不带彩――爱!已力透纸背!

绿荫本就善于驾驭散文,擅长抒情,尽管篇幅所限不能淋漓舒展,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控制能力,能让这篇散文在有效的控制情感泛滥的同时,能够引领我们的阅读直达共鸣,噙泪难忘

父亲节又到了,每每此时,我心里特别难受,“父亲”二字太过沉重,正如我不愿在一道久病初愈的伤口上再撕扯出一道新的伤口来。

我家姊妹多,我最小,而且都是哥。这跟父母不生下一个女儿决不罢休是分不开的,母亲四十几岁高龄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我,父亲也已近五十。可想而知,我在父母的心里是何等的重要,父母对我又是何等的疼爱,父母兄长都视我为宝,我觉得我是这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可是幸福却没能长久陪伴我――我跟父亲只生活了十四年,父亲就早逝了。

在那些印迹短短的时光里,我深深地感到我的父亲慈祥、勤劳、无私、智慧、辛酸、悲苦,他用他那短暂而又坚强的一生为我们这个八口之家筑起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暖窝,虽然清苦,但也温馨。

父亲十几岁就参加了工作,因他工作勤勤恳恳,很快当上了铁路工长。日本入侵广西那年,我的爷爷奶奶和姑姑都被活活饿死,父亲也被抓去为日本鬼子开人力轨道车。可父亲是个血性男儿,不愿屈服于小鬼子,他机智地趁上茅厕的机会逃出了敌人的虎口。继而,在解放广西、海南日夜运输军需物质时,父亲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解放后,本应顺风顺水,但我的父亲却摊上了冤假错案。那是由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科技又非常落后,在铁路一个大拐弯处铁轨热胀冷缩钢轨隆起造成了严重的翻车事故,责任全都算在了父亲的头上。父亲被劳动改造了十一个月,由一个国家干部打回到地道的农民。桂林瓦窑真的是好高的窑啊,父亲从早到晚挑着沉重的担子一步三颤地把瓦坯送到好几十米高的窑里去烧。

熬到劳改期满后,父亲回到了老家农村,他没有爹娘,家无寸瓦栖息之地,只有一个哥也在铁路工作。父母带着我大哥廉价租了一间阴暗潮湿的破房住下。:但父亲厚道肯干,不久又被推选为街道主任和生产队长。他大公无私,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暴风雨之夜,那时已是三点多钟,他不听母亲的劝阻,身披蓑衣手持锄头和手电,冒着生命危险,踩着泥泞溜滑的田埂,对生产队一块块稻田进行疏通沟渠,掘土放水,让刚插下去不久的秧苗免受了一场涝灾。

父亲走南闯北,由于家住火车站旁,人老实忠厚,又常被本地铁路请去押运。每次一出去就是一二十天。为了生计,父亲在货车厢里不仅忍饥挨饿,还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连一个安稳觉也不敢睡,时时警惕着车上物品的丢失。

我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太少了,父亲的许多故事我都不了解。即便是父女在一起的十四年里,学前幼小的我不懂事,对父亲也没什么记忆了,正值我懂事的时候我大多又在学校里度过。有时放寒暑假,我与另一女同学为伴也在学校里苦读,我们都是镇里唯一的重点班学生,那时生活太苦,我俩一心想着要考出去,实现当人民教师的理想

在我懵懂的记忆里,我只记得父亲是个美男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白里透红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且不多言;我只记得父亲的外号叫“缺牙齿”,是父亲一砖一瓦建造我家房子盖瓦时,不小心摔下来把一口牙全摔没了,还差点丢了性命;我只记得父亲很勤劳,每天都是天蒙蒙亮就到了地里劳作,顶着烈日冒着严寒,一日三餐也没个规律,总是要家人去叫唤好几次才肯回家,种出的蔬菜瓜果又大又鲜,许多人都为他翘起了大拇指,有的白菜一棵就有二十多斤;我只记得父亲总是戴着副袖套划白菜黄叶到深夜,第二天天一放亮就挑着沉沉的蔬菜上几里外的河对岸街去卖,由于蔬菜多,来来回回好几趟;我还记得父亲爱喝点小酒,为的是增强体质好支撑一个诺大的家,而母亲每次要我去替父亲打几毛钱一斤的酒,在回家的路上每次我都忍不住地会偷喝一口;我只记得每次只要母亲要我学着做事,父亲总是不声不响地帮我;我只记得只要在父亲身边,我就一直撒娇地靠在父亲身上,尤其是晚上久久靠着打瞌睡不愿离去;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不曾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把家里仅有的五元钱扔进了熊熊的火心里,还一边哭着一边奔向学校,父亲在后边一边使劲地追我一边大喊:“孩子啊,小心点——小心点——,爸爸想办法过几天一定帮你补上学费……”

我更记得我发奋努力考取学校,当我接到录取通知单成为师范生的那一刻,父亲笑得跟孩子一般灿烂;更记得我乘火车随哥哥第一次远行,父亲站在月台上目送我的那一刻,他简直就是站成了木头人,久久不肯离去;我更记得那个晴天霹雳般的,写着父亲病逝的长途电报。那天昏地暗撕心裂肺嚎啕大哭的悲恸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更记得父亲走后他那死不瞑目的双眼,是我从学校赶回用颤抖的双手替父亲轻轻合上……

父亲,写到这我已泣不成声,女儿想念你啊,您是否知道每一个记得都是女儿记忆深处的巨大伤痛。人生中怎么有这么多的伤疼和遗憾,我后悔当初没让您亲自送我去读书看看我新的校园和宿舍,也可多享受几天父女情深的甜蜜;后悔您在生时我们没拍一张全家福,也没有任何一个合影,就连一张单人相也没留下,更未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您走得太突然;好后悔自己没好好地为父亲您尽一次孝。如果您还在世,我一定买最好的酒让您喝,一定带您去看最美的风景……

父亲啊,您可听得见女儿这一声声泣血的呼唤……

编者按:

一般人可以驾轻就熟,洋洋洒洒地写别的题材,而关于父亲的往事,用文字写出来,难!一是岁月弥久,记忆已模糊,二是不敢去写父亲感觉不好把握。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展示了父亲的人格魅力

从幼时的零碎记忆开始,作者把这些残存的碎片整理梳篦,用一连串排比句,还原了童年印象中父亲的音容笑貌和人生经历。

文章中的父亲可谓是历经磨难,受尽悲苦,被日本人抓去,又被冤假错案关进牢狱……

在该文中,这是一个单个的父亲。如果我们把父亲这个含义再延伸一下,是不是可以有另外一种解读?

在这一点上,主题升华,吻合了历史的重要时间和事件,使文章脱离了一般比较单一的情感,完成了文学的另一种使命感。

抽象的物质得用具象的实体来完成它的表述或一种隐喻。只有从我们单个的父亲身上,才能挖掘出折射时代宏大特征的光芒,才能使一个单个的人不至于流于形式,变成假大空,有骨而无血。

作者高明之处就在于把父亲置身于大背景下,刻画出了一个平易近人、慈祥敦厚、命运坎坷、含辛茹苦、大公无私,心中有祖国和人民的伟岸形象。一个诺大的八口之家无不浸透着父亲的汗水与心血

女性作家最细腻的心理,最深情的文字是否打动了你?

祝福:所有的父亲节日幸福安康!

推荐人:空城

审阅人:空城

北极星文学社编委

总顾问:杨克

顾问:雪野 林栩 茹军风 谷鸣

总策划师:雪野

副总策划师:苗旭宏 绿荫

总编:空城

执行副总编: 青春

现代诗歌主编:郭宗社 副主编 特霞

编辑 : 冯蕾 青海 零子 王迪 风中的烈焰

古诗词主编: 素心禅客

编辑 西园

散文主编:鲁风

编辑 :紫云儿

小说主编:锦衣卫 编辑 乡音

文图责编:青春 紫云儿

稿件管理:雪纷飞

北极星文学群主编 雪纷飞 副主编 阿兰

管理员 影子

金牌主播:指尖轻语

本文为北极星文学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父亲节散文推荐:我那如土的父亲 作者郑国需

作者:大冶生活网

发表时间:06-1518:29

【散文】我那如土的父亲

作者:郑国需

人们总说:父爱如山。

可我几乎是没有得到父爱。

从我记事起,我父亲就是一个朴实得象泥土一样的农民。

他长年穿着不冬不夏的衣服,那衣服上补丁叠着补丁,但他那破烂的衣服口袋里,总少不了一杆水烟袋和烟丝。

他的那衣服上总也少不了泥巴的点缀,那好象是他农民身份证一样。

我很少看到父亲笑过,也很少同我说过话。

他整天象似在思考山外的事情一样,少言寡语。

听我大伯说:父亲年轻时很聪明,他打字牌,三个回合后,他就能从背面认出每个人手里的牌。

可能是子女太多,生活困难,将他压得不敢出气。

我父亲除了务农之外,他还有一技之长,是给新生婴儿和十岁左右的小孩治病,其中有一种病连医院的医生都治不了。

这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治疗方法。

我那时虽然很小,但我经常看到别人抱着小孩跑到我家来就医。

那种病至今我也没有搞清楚是什么病?

但只见生病小孩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手脚抽筋不止。

如果得不到治疗,小孩很容易夭折,并且就在几天之内死亡。

在我五岁那年的冬天,不知道是哪里来了三个人,抱着一个生病的小孩,请我父亲治病。

我就站在傍边观看。

这是我唯一 一次亲眼目睹了我父亲给这个生病小孩治病的全过程。

我的父母来不及问对方的姓名,也不问是哪里来的,救命要紧。

我父母将襁褓中的婴儿看了看,将他的眼皮翻开看了看,就吩咐母亲:赶紧烧开水。

只见我母亲忙着烧水,一会儿就烧开了一壶水,母亲将开水倒在一个脸盆里,放上一匙食用盐。

父亲先将自己的手洗干净,再用一块干净的毛巾给小孩洗手,特别是小孩拇指与食指之间洗得很干净,然后父亲拿起一根缝衣服的针,放在煤油灯上烤了一下,现在才知道那是为了给针消毒。

只见父亲快速将针刺进生病小孩的手指之间的虎口处,马上又拨了出来,小孩一声啼哭拉得很长,很长……

被刺的地方冒出了一滴滴乌紫色的血液,父亲用手指挤压生病小孩的虎口处,尽量让乌紫色血液多流几滴出来。

最后,父亲用盐开水含在嘴里,对着生病小孩被刺破的针眼处,用力吸出那种乌紫色的血液,父亲吸一口,就吐出一口,大约吸了五六次。

生病小孩逐渐恢复了平静,不啼哭了,并开始用力吃他母亲的乳汁了。

我父亲倒掉脸盆的水后,只说了一句:没事了,好了。赶紧抱紧小孩回家去吧。不要让小孩受凉了。

一条新生命就这么几下子又复活了。

临走时,那个老人,可能是小孩的爷爷,从提蓝里拿出10个鸡蛋,要感谢我父亲。

我母亲坚决不肯收下10个鸡蛋。

我听母亲对那个老人问:你们是哪里人?那个人说是铜山口那边的。

我母亲:快点回去吧。

一次次治病救人,就在这种不求回报中演绎了几代人。

我长大一点,常常听我大伯说:方圆一百里,有很多生这种病的小孩都是送到我家来治疗。

我的奶奶,我的父亲,后来还有我的哥哥给数不尽的小孩治过这种病。也救过数不尽的小孩的命。

我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我头上有一个哥哥,接着又生了四个姐姐,到我出生时,父亲就盼着生一个男孩,果然让他如愿了。所以他给我取名:昌泳

在我六岁那年的夏天,一个中午,我跟着同村的几个小孩,跑到门口塘去游泳,被我父亲抓了回来,他让我跪在一块石头上晒太阳。本来那个头已经被太阳晒得很烫人了,我跪下去的一刻,痛得我撕牙裂齿。

后来母亲来了,将我拉回了家。我父亲从小就对我很严格。

第二年,我父亲得了病,没钱治疗,也是在夏天到来的时候,父亲去世了。

从此,我就没有了父爱,让我的童年有一种缺失感,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幸福。

但我父亲老实巴交,象家乡的泥土一样实在。

郑国需写于深圳

2019年6月15日

主编 /冯国栋

本文由《大冶生活网》渠道供稿

图片文字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父亲节|诗词中的父爱,深厚绵长

作者:诗词轩

发表时间:18-06-1808:31优质原创作者

诗词中的父爱,深厚绵长

《魏风·陟岵》

【先秦】《诗经》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是中国羁旅行役诗的源头。远望当归,登高望乡,长歌当哭,痛切感人。诗中亲人叮咛恍在耳边,幻境融合了想象与怀忆。父亲的“犹来无止”,嘱咐他不要永远滞留他乡,这语气纯从儿子出发而不失父亲的旷达,拳拳爱子之心深切真挚。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却从中也看出了父亲的深情。

《北郭闲思》

【唐代】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

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

来看野翁怜子孙。

诗人看见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也许想到了“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许想起了当年送别亲人时那种“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景象。独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亲人,只好整天外出,去乡间看看别的老人是怎样享受天伦之乐的。空巢老人的孤独伤感跃然纸上,让人不胜唏嘘。

《忆父》

【清代】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

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

几度乘风问起居。

吴燕相隔,岂止万里?路途迢迢,不能承欢膝下,思念之情无可排抑。远嫁他方离开父母,生怕有天“子欲养而亲不待”。音信隔断的无奈与悲戚,承载着满满的思念。也因此只能入梦寻找,梦境中才能乘风万里回到父亲身边服侍孝敬。梦中的渴望反衬了现实的无奈,让人倍觉伤感。

这几首诗中父子之间情深意长,满满的是内敛的深情。然而父亲在古代的形象大多数时候常常是严肃的长者,他们为孩子们指明未来的道路,对他们提出自己的希望。谆谆教诲不厌其烦,细致叮咛不厌其详,就像下面的几首诫子示儿诗,充满了舐犊之情。

《诫子诗》

【汉代】东方朔

明者处事,莫尚於中。

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惠为工。

饱食安步,在仕代农。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

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

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

圣人之道,一龙一蛇。

形见神藏,与物变化。

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西汉东方朔,向来以滑稽著名。他是一个大隐士,但不隐于山林而隐于朝廷,因此,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到这一点。既能生活无忧,也能悠哉世间。因此把自己多年心得倾囊传授,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溢于言表。东方朔洒脱不羁,但是这首诫子诗中的他却与普通的父亲没有分别。

《又示宗武》

【唐代】杜甫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这是杜甫写给最喜欢的次子宗武的诗,诗中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兴奋之余,叮嘱孩子学习要专心,不要玩物丧志,生活要有节律,还要勤学经典,以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作为已经名动四方的诗人,看到儿子有望继承自己的衣钵,杜甫内心的欣慰和喜悦可想而知。

《骄儿诗》(节选)

【唐代】李商隐

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李商隐才高未用,一生沉沦下僚。他不希望儿子学自己的样子,希望他学兵法,长大为国安边,有所建树。诗的大部分篇幅写儿子,惬意自豪之情溢于笔端;写自己篇幅虽不多,但感慨弥深,自嘲自怨,深寓怀才不遇之悲愤。纯用白描,笔端充满感情。轻怜爱抚之中时露幽默,后面却饱含着的沉沦不遇之泪,也许可以用“含泪的微笑”来形容。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特别注意用诗书教子,曾明确告诉儿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而他写的这首诗告诫孩子的是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这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文字极为朴实,感情却极为真挚。而读到这首诗的读者,也能从诗中得到启发,教育作用不言自明。

《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清代】郑燮

官罢囊空两袖寒

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

赠尔春风几笔兰。

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郑板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女儿出嫁无钱置办嫁妆,便以一幅兰竹图代替,并在上面题了这首诗。贫困如斯,却气节如此,后人吟咏已然心折不已,女儿女婿更当为之骄傲。如此家风传世,郑板桥当真没有折没了历史上的美名。

七绝·改诗赠父亲

【当代】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

今天就是父亲节感恩父亲给予了我们山一般温暖厚重的父爱,守护我们一路成长,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

刘懿原创散文:父亲节的日子

作者:真言贞语

发表时间:18-06-2111:06

父亲节的日子

文/刘懿

带着疲倦乏力的身体回到家中,从早晨到傍晚,在忙乱之中度过。下班了,打完指模签了退,出了公司大门,脑海里一片空空如也,想着晚上不知吃什么好,想起了以前常吃的麻油鸭,没有忍住,出了大门不由自主地打了把向左的方向,径直向北开去,来到了麻油鸭店,停好车迅速的走进店里。他们做的麻油鸭是在二十年前,在南方打工时学来的手艺,一直还是那个味道不变,泡制的麻油鸭非常的正宗好吃,味道好极了,香香甜甜的,鸭肉还有点风干很有嚼劲,一时间回味着咂摸鸭子骨架的味道,寻味许久。

回到家,夫人从冰箱里拿出早上刮好皮的丝瓜让我炒,我顺便问一句丝瓜吃什么味道的,夫人说道你看着炒吧。我接过丝瓜,拿到洗菜盆里洗过后,控好水,放到墩板上,用带有节凑的刀工迅速的切了起来,一天的劳累伴随着切菜声,渐渐的转入家的温馨家的生活。丝瓜切完了,我去冰箱取了三枚山鸡蛋,这还是半个月前,我去沂南时带回的,我给女儿一些,让她们一家三口吃,特别是给外孙蒸鸡蛋糕吃,也不知她们吃完没有。脑子里一边想着一边把鸡蛋磕到碗里,我均匀的打着蛋液,锅底放好油,待油温六成热时,我放入了蛋液摊成鸡蛋饼状倒出。锅里留好底油,锅热了,放入事先切好的蒜末爆香,顺序加入盐,倒入了丝瓜片,开始翻炒,翻炒了一会,滴了点料酒,加入了少许的水,改为中火、有煸炒改为了烧炖。

后天就是父亲节了,突然间想起了我的父亲,觉得时间的流逝,想起了父亲和我现在年龄一样时的岁月,寻找着那些年在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在回忆,丝光烧好了,我和夫人吃着晚饭,商量着饭后去散步,外孙马上要过一周岁生日,谋划着给外孙买什么样的礼物。出去跑了一圈,看了几家店,要看的那家店歇业不干了,要买的玩具电动大汽车,只好改日再去别的地方看看了。

相亲相爱的一家,都在为下一代服务着,为和睦共处创作着条件,我知道我们的艰辛,也能体会到下一代更加不容易,留下的好的家风,家的温馨,家的广义,致祥谦和。家是什么,是为下一代的付出,而不是自己的享受,家德养成,也是家兴旺的基石。

回到家,我给夫人泡上福鼎白牡丹老茶,细细品味着茶的幽香和回味,闻着茶盏底的留有余香。晚茶,早已成为我们夫妇的生活习惯,我们边喝边聊,感悟着家庭生活的光景。也只有这一刻,我们家的味道才会更加的浓郁,一天的劳累,得到了遗弃,陶醉在家的港湾里,虽然外孙和女儿女婿不在身边,我们也在规划着我们一起的未来。

不要看一个小小的父亲节,其实是意味着父亲在家庭中的责任。

【作者简介】刘懿(男),山东济南人,雨竹居士,号印德。国家一级书法师、散文家、现代诗人,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艺术书画研究副院长、中国春草派诗歌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山东联通书画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画学会理事、英国陆雅东方文化艺术中心高级顾问、上海市云收藏协会名誉顾问、北京艺韵阁书画院秘书长,艺韵百科顾问。

****************

感恩父亲节丨怀念慈父许廷星

作者:知音

发表时间:18-06-1713:06知音官方账号

2018年,“国家分配论”问世61周年。社会前进,历史发展,年轮飞转了61圈。可是,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这一理论对财政学界的重大贡献。也不会忘记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我的父亲许廷星。父亲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他的学术、教育成果,自有学术界去评说,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研精神自有他的学生去传承,我想记录下来的,是一个女儿心目中的父亲。

都说父爱如山,而我心中的父爱远重于山,父亲就是我的天,是我最崇拜的人。父亲离开我们快二十年了,可是我心中珍藏的回忆,却越来越温暖越来越鲜明:他坐在书桌边,凑近那台用了多年甚至有些昏黄的台灯,专注地翻阅书籍,批改论文的身影;他坐在那把藤椅上,带着满足的微笑静静地看着我们谈笑嬉闹的情景;我每次离家时他那让我心痛眼神,都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心里。其实,父亲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他每时每刻都在我的身旁,用慈爱的眼神守护着我。

父亲的书柜几乎保持原样。母亲把他的获奖证书和奖品也装了进去,满满的,全都是父亲的遗物。我一年回去一次,打开书柜,一股熟悉的气味扑面而来,把我带回到过去的岁月。

年轻时的父亲

叛逆者

父亲出生在一个以“耕读传家,世代书香”为家训的封建家庭。从小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可惜见过他字的人不多,一个偶然的机会留下了他的两幅墨宝。父亲一生两袖清风,这两幅字正如他谦虚谨慎的人品一样,是留给我们的至珍至贵的文化遗产。

爷爷许诲卿,是个读书人当过私塾先生,擅长书法,经常有人求他写匾和对联,听说乐山大佛寺至今还有他的墨迹。后来与人合伙开煤矿,凡有盈利即用来购买土地,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分,地契钱财全数充公,关押交待余财期间病死,亦有说饿死,到底是病死还是饿死目前无法考证。据说当时的工作组组长是父亲姐姐的儿子,姓王,在我父亲的书房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参加了中共地下党。土改前三年卖掉了土地,开盐场租给别人经营,自己收取租金,土改时被定为资本家成分。后任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2002年死于肺病。我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堂兄充满了好奇,遗憾没能采访到他。

父亲从未对我说起过爷爷,也许是感情复杂的缘故吧。我在父亲的笔记本里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我虽出身于地主阶级的家庭,但我对这样反动的家庭并无所留念,我厌恶这种剥削过生活的家庭生活,我今天更鄙视这种家庭,更认识清楚了我家庭所过剥削生活的罪恶。”父亲是老幺,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哥哥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后回乡做了数学教师。因和爷爷共同生活,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分,他的几个儿女都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父亲见哥哥的儿子许溯善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就把他接到重庆,供他上了大专,毕业后在成都仪器厂当了几十年工程师。我的这位叔伯哥哥,同辈人中排行老七,我们都称呼他七哥。他对我父亲的感情极深,绝不亚于我们这些子女。

父亲很早就接受了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他的书房里全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哲学之贫困》、马恩的《共产党宣言》、布哈林的《史的唯物论》、郭沫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的《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等进步书籍。父亲的书房是孕育革命思想的摇篮,他姐姐的儿子们经常溜进他的书房偷偷阅读,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地下党员,他们都承认幺爹(我父亲)是他们接受新思想的启蒙人,听乐山来的远亲讲,土改抄家时,家里被挖地三尺,但工作组看了父亲的书房后马上封存,明令没有政府的许可不准动一纸一笔。亦有另一种说法,七哥当时住在老家,见到很多农民见啥拿啥,珍贵书画毁于一旦,重要文献丧失殆尽,郭沫若赠送父亲的对联也是在那时不明去向的。

父亲最受爷爷奶奶的宠爱,也最有叛逆精神,大学毕业后即靠工资生活。听母亲讲,爷爷奶奶见母亲知书识礼、善于女红、还会管家,很是喜欢,曾想留她住在家里,劝她不要跟着父亲在外受苦。可是,母亲虽然成长在封建家庭,却也是女高毕业的知识女性,她向往新生活,对剥削生活没有半点留念,毅然决然跟父亲一起,离开了封建大家庭自食其力,当了一名小学教师。母亲和父亲风风雨雨相守了几十年,养育了四个子女。父亲去世前两年,电视台为父母亲举办了金婚典礼。我从未见过父母卿卿我我,曾以为他们是平淡夫妻。父亲去世后,母亲说了一句话让我很吃惊,她说:“我的人生也完了!”要不是亲耳听闻,绝不敢相信要强的母亲会说这样的话。突然发现父母的感情非常深,深得让人感动。

淡泊功利

那些参加了地下党的侄儿侄女们,解放后都成了共产党的中级干部或高级干部,可是父亲却成了一个“臭老九”,从不攀权附贵的父亲渐渐与他们失去了联系,至今仍与我家保持亲密联系的只有七哥许溯善。其实父亲也有当官的机会,刚解放时,刘伯承亲自签署任命他为西南财政委员会财政处处长。西南财政委员会撤消后,拟任命他为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他自己放弃了副局长的职位,主动来到西南财经大学当教师,从此专心致力于财政学的研究,为我国的财政学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很庆幸父亲选择了学术研究这条路,不然就不会成为“国家分配论”的创立者。这个选择也是必然的。父亲在解放前就关心国家的财政问题,经常在媒体上撰文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的财政金融政策,是他的价值观做了这一抉择。而且,父亲秉性善良为人厚道,认死理不会变通,更适合于作学术研究,不适应风云变幻的政界。

一本封面破旧的学习笔记,纸张已经发黄,所幸页数齐全,笔迹清晰,记载了父亲在五十年代写给党组织的入党申请书和自传,让我了解到许多事实真相。父亲一生都在追求进步,他亲眼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厌恶旧家庭的剥削生活,同情劳动人民,支持共产党,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党的事。中学时代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书籍衣物被校方搜查没收、并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发传单贴标语、发展进步同学参加抗日后援会;为了掩护上级派来的同志,出资让其扮做卖纸烟和糖果瓜子的小贩;高中时为抗日学生进步组织代售杂志等,曾受到反动分子的怀疑和监视,还受到反动教官的威胁;就读四川大学经济系期间活跃于抗日宣传队,曾去看望入狱的地下党同学,并接济棉被和零用;毕业后被四川省银行录用,抗战胜利后兼任重庆相辉文法学院经济系和重庆正阳法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及教授,还担任重庆《大公报》经济栏主编,撰写经济社评;内战时期因批评国民党的财政政策而受到警告。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影响了他一生,解放后父亲多次提出入党申请,可是组织说,留在党外比在党内起的作用更大,因此一直 没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父亲也许是带着遗憾离开的。以前我不理解:不想当官入党干什么?现在才在日记中读懂他,原来是一种从青年时期就追求的信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多都不会明白。

父亲晚年患多种疾病,仍然日以继夜伏案工作。终于有一天,脑血栓击倒了正在逐字逐句指导博士生论文的父亲,他倒在了书桌旁…。与病魔搏斗了两年,终因能量耗尽,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晚十一时四十分,父亲带着对财经科学的不舍和一生的辛劳疲惫静静地长眠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财政学会、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省、市政协及民主党派送了花圈、各兄弟院校和财政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纷纷拍来唁电,成都晚报、光明日报相继发了讣告,沉痛悼念为中国财政学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经济学专家。市委书记王少雄、市政协主席骆隆森、市委统战部部长王家善、西南财大全体领导同志、以及从全国各地专程赶来向他告别的博士研究生、西南财大的师生、生前友好等数百人出席了告别仪式。我想,足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也算是党和人民对父亲的盖棺论定吧。

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文革前,成都每年举行国庆庆典,父亲都要上皇城(现人民南路)观礼台观礼,回家时神采奕奕,胸前别着一张大红长条纸,下面剪成两个角,上面写着“观礼证”三个字。那时我还是个小女孩,仰视戴着大红观礼证的父亲,如同见到电影中的英雄,对父亲的崇拜,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父亲不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他做人低调,学问高深却从不夸夸其谈自我吹嘘,正如他经常告诫我的那句话:大智若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父亲的笑容消失了,他变得日益沉默,校园里红卫兵的口号声响成一片,每天都有“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被批斗,女教授被剃成了阴阳头,男教授被戴高帽游校园,甚至有些子女开始写父母的大字报。父亲在房里踱来踱去,显得心情沉重。由于精神抑郁,他在文革期间得了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有几次甚至晕倒。万幸迎来了改革开放,父亲才能把余生贡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文革结束后的一天,突然有个海军军官模样的人来访,那天正好我也在家,亲眼目睹了那百感交集的场面。只见那军官伸出双手激动地叫了一声∶“老许!”父亲怔在了那里,像是回到了久远的过去,突然他眼睛一亮∶“老张!”猛地疾步向前紧紧握住了来访者的双手,然后两个双眼湿润的男人久久地拥抱在了一起。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也被这个场面深深地打动了。后来听他们的交谈才知道,来人叫张启钰,是父亲在四川大学读书时的同学,中共地下党员的身分暴露后,是父亲送给他盘缠撤离,后来参加了重庆舰起义。由于撤离川大后的一段时间与组织失去联系,文革中被关进牛棚受到审查,平反后第一个想见的就是我父亲。这件事情父亲从来没有提起过,如果没有张启钰的来访,也许永远不为人知。父亲一辈子谦虚谨慎,从不吹嘘自己的功德来换取名利,我理解他更崇拜他的高尚人品。

父亲还有个四川大学的同学叫彭绍庭,在学期间是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在一个单位任党委书记。因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忍受不了饥饿开了一个家庭小旅馆,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因此而失去家庭幸福。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彭叔叔经常孑然一身来我家蹭饭,一进门就叫:“胖子!胖大嫂!”父亲年轻时偏胖,大学时要好的同学都这样叫他。彭叔叔最喜欢吃的是萝卜炖棒子骨,那时的棒子骨根本没什么肉,但是萝卜和汤却鲜美。彭叔叔咬一口滚烫的萝卜,大赞一声:“烫得好!”引来父亲一阵快乐的笑声。透过热腾腾的蒸汽,看到彭叔叔的脸由蜡黄变得红润,他和父亲谈笑着,自然而亲切,这一幕定格在我幼小的脑海中,随着大脑的成长而变得愈发深刻。他们年轻时曾有过共同的追求和理想,仅此一点便足以超越世俗的偏见,毋庸讳言,这种友谊是崇高的。而对落魄的彭叔叔而言,父亲的家是他唯一的温暖去处吧。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沉静稳重、随和大度。不论是学校的教职员工还是邻居,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他的态度都是那么和蔼可亲。父亲在西南财经大学工作几十年,学识人品都有口皆碑。父亲的追悼会后,有一位老前辈激动地对我说:“我在西南财大工作几十年,从未见过许老这样壮观的追悼会,自发地来了那么多的人。”

学习笔记里,还记载了1952年7月三反后的思想总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在头几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别的同志对我提意见,有条有理,如数家珍,到我提别人的意见时,由于我平时粗枝大叶,没有掌握住别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思想情况,临时搜索枯肠,结果一条意见也提不出来,提出来也有点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看到这里,父亲的窘态栩栩如生地浮现在我眼前,这是他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一个善良厚道的人自然流露的本性。父亲对所有的人都充满善意,说话时面带微笑声音平和,从未与人红过脸高过声,更没有恨过谁。他的眼里装不下别人的缺点,心里留不住恨。当我自己经历了许多之后才明白,像父亲那样与人为善,需要多么开阔的胸襟才能做到啊!他经常告诫我:“退后一步自然宽。”可惜我没有遵循他的教诲,以至在人生的路上摔了很多跟头。

在父亲眼里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地位高于自己的人从不巴结讨好,对劳动人民则尊重谦和。自然灾害时期,父亲在洪河公社下放过。一天,有个农民找到家里来,说是洪河公社的,当年曾救过我父亲的命。父亲一时反应不过来,来人提醒说:“你忘啦?有一次你遇到一条蛇,是我帮你打死的。”父亲听后笑了说:“对了,是有这么回事。”然后拿出一些钱来递给来人说:“谢谢你,这是一点心意。”母亲说:“你不认识来人,为什么给人钱呢?”父亲说:“那么远来一趟不容易。”我知道,父亲是对他劳动过的那片土地和那方人有深厚的感情。

母亲常说:“你爸爸走路都深怕踩到了蚂蚁!”虽然,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不过,父亲确实宅心仁厚,胆小怕事。经常告诫我们不要在外面看热闹,不要与人发生争执。可是,当我遇到什么难事时,父亲总对我说:“别怕!有我在,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奇怪的是,文弱的父亲总是带给我莫名的安全感。

游览草堂

父慈子孝

那时候,家里吃完饭就摆开棋盘,开始是两个哥哥联合大战父亲,后来是两个哥哥对弈,父亲在一旁观战。突然听到哥哥们大喊:“不准悔!不准悔!”,于是,便听到父亲快乐的笑声:“嘿嘿嘿”,那种热烈温暖的气氛真让人怀念!

周日,父母带我们去杜甫草堂或武侯祠游玩。平素安静言语不多的父亲,到了这两个公园后,话好像变多了,看着对联有时呈沉思状,有时读出声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将来治蜀要深思”, 还把意思讲给我们听。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却也略知:即使是诸葛孔明也非完人,连年征战非以仁治蜀也。那段时间的生活很平静,感到一种浸润到心里的快乐温馨,让我留恋至今。

父亲从不打骂子女,话不多却一句重千钧,四个子女都非常尊重他热爱他。我家四兄妹,物质缺乏的时候,家里有什么东西都分成四份,我从不挑选总是最后一个拿,每当这时,父亲就会笑眯眯地摸着我的头说∶“还是我的大幺女乖。”得到父亲的赞扬,心里喜滋滋的,自然而然想要做得更好。父亲的这句话影响了我一生,从不与哥哥妹妹争东西,这是父亲教给我的美德。

也许是这方面的原因吧,父亲在四个子女中最疼我。因此我有幸能跟父亲去参加政协的年会,跟他去看川剧,那时政协每月都要赠送戏票。我们这一代人喜欢川剧的不多,我就是那不多之中的一个,这是常和父亲看川剧培养起来的兴趣。记得有一次父亲事前把票给了我,还是小学生的我攒在手心里,走着走着不知什么就弄丢了。刚开演就有一个中年男子拿着票要求对号入座,父亲让我拿出票来,可我翻遍了口袋都没能找出来,方知弄丢了,显然是那个人捡到了我的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争执起来。但是,父亲没有责难来人半句,立即要我让了座,叫我自己回家去,好在离家不远。戏没看成还孤零零地走回家,那个懊悔、那个委屈至今也没有忘记。

十多岁的时候,我特别爱看小说,看得入迷。母亲让我洗碗,我心不在焉地甩水碗也落地摔碎;母亲让我看着炉子上蒸的饭,我沉迷于书中世界,忘得一干二净,母亲回来一看,锅已烧得通红,从此再不敢让我做任何家务。父亲常对我说:“看30分钟就要休息眼睛,不要看成近视眼了!”我记不住,父亲就来提醒我:“休息会儿,出去看看远处。”有时见我没有开窗,赶忙过来帮我打开,真是无微不至。父亲的关怀没有白费,我现在65岁,两只眼睛都是1.5,而且几乎没有老光。前两年去医院检查眼睛,护士吃惊地说:“你不会是熟记了视力表吧?”倘若父亲天堂有知,一定很欣慰。

父亲很爱整洁,任何场合都穿戴得整整齐齐,从未见过他衣冠不整。他的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几乎所有见过他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说:“你父亲气质非凡!”。我的中学老师对我父亲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父亲和她谈话时咳了一口痰出来,附近没有痰盂,父亲便从衣服口袋里掏出叠成四四方方的手巾,打开来轻轻接住嘴里的痰再叠起来。父亲年轻时爱穿白色西装,后来穿蓝黑灰三色中山装。不论穿什么都有大家风范。父亲80岁生日时,我买了一件他喜欢的深蓝色细呢子短大衣,从日本寄给他。那时他已被脑血栓击倒,试穿后高兴地说:“刚好一身,她咋知道我的尺寸!”父亲把衣服的面料捏了又捏,说:“好面料,现在穿可惜了,等病好了再穿,”可惜他再没有机会穿。我知道,父亲高兴的是:衣服是女儿买的。每每想到此事,就追悔莫及:“为什么早没有想到买给他?那时我满脑子都是工作和孩子,现在才饱尝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痛。

父亲是个地道的四川人,可特别爱吃面食。那时为了母亲上班方便,我们和母亲住在财大的城里宿舍宽巷子,父亲平时住在大学校园内的教工宿舍,周末才回家。每年寒暑假我都要去大学校园住,周末和父亲一起回家。在将军衙门站下了公交车,车站旁就有一家小小的山西刀削面馆,客人坐了满满地一屋,显得很拥挤,好不容易找到座位坐下来,热气腾腾的刀削面端上桌,面上浇有炒得香脆的肉哨子,还有绿油油的豌豆尖,面嚼起来特别筋道,是我吃过的刀削面中最好吃的。几十年过去了,别说面馆早已无影无踪,连街道都改变了模样,街面扩宽了很多,两旁建起了现代的房子,可是,我至今也忘不了那个又小又旧却经常热气腾腾的面馆,忘不了和父亲一起吃刀削面的温暖气氛。父亲还喜欢吃水饺,我当姑娘时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可为了让父亲在家里也能吃上饺子,我学会了做水饺,这是我特别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没想到,几十年后,在日本教日本人做饺子,还上了报。

父亲最爱吃的还是烧辣椒。肉厚的大青椒或红椒,放到火上烧熟之后去皮去籽,将椒肉撕成一片片,拌上酱油、醋、熟油辣椒、再加点糖调味,是父亲百吃不厌的佳肴。父亲的支气管哮喘严重后,母亲怕刺激他的咽喉引起哮喘,不给他做这道菜了。父亲有时趁母亲不在家偷偷烧辣椒吃,还拜托“刘关张”到大门口替他放哨。所谓的“刘关张”,是近邻三家各有一个男孩子,年龄相差不大,三人经常在一起玩,父亲见到他们就打趣:“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这件趣事,父亲去世多年后,“刘关张”还对我说起:“许伯伯烧辣椒吃,怕张老师回来撞见,叫我们到大门口放哨。”富有童心童趣的父亲真可爱!

父亲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下放过农村,回来后身体很瘦弱,母亲想法买到一只鸡炖了汤,事先告知我们;“这是给你父亲补养身子的,小孩子没有份。”饭桌上,四双小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装鸡汤的碗,父亲慢慢端起碗来,快到嘴边时,看了看眼巴巴地我们,把端起的碗又放了下来,叹了一口气说∶“不给孩子们吃我吞不下去。”结果还是一人一碗,一锅鸡汤眨眼之间见了底。此情此景刻在我幼小的心灵,至今仍感到温暖,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记忆犹新。

父亲最喜欢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看着我们说说笑笑,看着我们高高兴兴地围着桌子吃得香,他总是满足的微笑着,满眼都是慈祥的父爱。我们四兄妹参加工作之后还是在家吃饭,不交伙食费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一天在饭桌上,父亲对母亲说:“孩子们都回来了,多做点好吃的嘛。”辛勤持家的母亲终于恼了:“你以为有多少钱呢?这个大伙食团该散伙了!我管不了,谁来管?”无人请缨。最后推给了妹妹,妹妹平时要帮妈妈做家务,好像继承了母亲勤俭持家的美德。可是,那个月才25号就没钱了,妹妹忙不迭地交权,把母亲乐得呵呵笑。从此后明白了,要喂饱我们几张嘴不是易事。其实,父亲去世前的基本工资也就一千多元,教师提工资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父亲一生从不把钱财放在心上,更没有做过金钱的奴隶,他直至去世也没有弄清过家里的存折还剩多少余额。在“向钱看”的今天,更是找不出几个像他那样清高的人了。

父母亲金婚纪念

书生意气

我家四兄妹,有三个都经历了上山下乡。大哥是文革前的大学生,被分配到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县级企业。后来考上了四川省抗菌素研究所,成为一名研究员。二哥上山下乡时,母亲不舍地说;“我养他!”可是父亲坚决地说;“跟着党走没有错。”于是,二哥成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之后又轮到我,当时大专院校的子女都被下放到高寒山区。父亲沉默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服从了政府的安排。他说;“当社会青年没有出路,还是要跟党走。”于是,1972年我跟着西南财经大学下放到雅安专区荥经县。那是个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很出名的县,因为本来就遭灾,县长还谎报产量,导致很多人饿死,有的农家甚至绝户。县长因此被绳之以法。那时候,父亲三天两头寄一卷《文汇报》给我,隔一天必能收到他一封信,千叮咛万嘱咐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内容无非是要我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争取尽快得到“毕业证书”,还有就是要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健康。半年后,我参加公社的文艺调演,被借调到县文工团,父亲的报纸和信还是没有间断过。

不久,我被推荐参加1973年的高考,我觉得试题非常简单,不到时间就交卷,监考的县中校老师都在传:“县宣报幕的知青要上学了!”可是,张铁生的白卷打破了我上学的美梦,因为我正好属于那种劳动时间短,考试成绩好的“白专”典型,据说那次高考成绩越好越不敢收。从希望高峰跌落到失望底谷,我消沉了好些天。父亲回信了,不要灰心!还有机会!其实,他也许比我还难受,只不过担心我一蹶不振,故作乐观罢了!

我想买把小提琴,父亲接信后即汇款给我。男孩子们都私下议论,说我在成都肯定有男朋友,而且是有工作的。有人假装无意间问起,我说是父亲寄来的,谁都不相信。这攀山涉水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到达的父爱,给刚离巢的我,带来无以伦比的温暖和强有力的支持。这条连接我们父女的文字纽带,一直延续了3年零10个月,直到我结束知青岁月调回成都。

我当知青期间,父亲只要看到家里人浪费就会说∶“知青辛勤劳动一天才能挣两毛钱,你丢掉的是他们一天的工分。”后来有关系的人一个个都调回了成都,父亲也开始着急起来,日夜为我担心,成天坐在书桌前的那把圈椅上,双眉紧蹙,闭目沉思。有次跟一位老同事提起我,还流下了眼泪。后来请西南财大的知青办出面脱离了县宣,回到生产队务农一年多,才终于被调回了成都。可进的却是一家比农村还要艰苦的纺织厂。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我还在厂里当三班倒的生产小组长,也去应试并上了分数线,参加了体检,厂里都在传:某某人要上大学了。77年高考分数没有公开,我有些担心,要求父亲为我找关系。可是父亲生气地说∶“这是文革之后第一次恢复高考,大报小报都在宣传强调杜绝开后门,我怎么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去破坏党的招生政策呢?”结果我没被录取。事后请招生办的老师去查,才说我有两封黑信,那种情况下没有时间核实,被搁到了一边。与73年那次形异质同,有时候让人不得不相信命运的安排。这一次父亲用沉默代替了语言。单位的党组织找我谈话了,“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你不要辜负组织对你的培养!”一句话挽救了一个几近崩溃的年轻人。后来我入党提干,在职读了电视大学中文专业,父亲那个高兴劲儿就毋庸赘叙了。二哥在财贸干校(后与省委党校合并)入了党时,父亲也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家有两个党员了。”

1986年底,当父亲听说我以陪读身份去日本时,很不情愿,担心地说:“你放弃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去当家庭主妇有什么好?”不过迫于夫妻两地分居的现实,还是让我去了日本。行前一再嘱咐:“万一遇到什么事,赶快到大使馆去要求保护,就说你是共产党员。”光阴似箭,这一去就是30年。第一次携子回国探亲是六年后,我在日本筑波大学取得了地域研究(比较文化)硕士学位,就职于一个与中国关系友好的桥梁设计公司,为厦门海沧大桥这个项目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从前期调查到通车剪彩做了十年翻译。就在我最忙的时候,父亲病倒了,儿子年少,我牵挂着两个最亲的亲人,在大洋两岸穿梭。我曾经希望父亲和母亲来日本住一段时间,一是便于治疗二是免得我两头牵挂。可是,父亲连想都没想就坚决地说:“日本有什么好?我不去!”这就是我的父亲!几十年了一点也没有变,他爱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爱得死心塌地。他放不下他的学生,放不下他的财政经济研究,放不下他辛勤耕耘几十年的光华园。

全家合影

子欲养而亲不待

懂我者莫过于父。有委屈走到他面前,未曾开口,眼泪便像断了线的珠子般落下来,一面说一面哭,说完哭完心里感到特别舒畅,就好像事情解决了一样,从小到大都这样。父亲总是静静地听,脸色总是那么平和,眼神总是那么慈祥,从不中途打断也不指责教训,事后提出几条参考意见让我考虑。他对我的理解和包容,无人能及,即便母亲也不能代替他。他卧病在床期间,我几次利用出差之便回国探望他。不过每次只能短暂地停留三五天。有一次,在病房里陪伴父亲时,又有朋友来邀约我出去,父亲不太情愿地说:“又要出去啊?”我说:“坐在这里你又没有话说。”出口即悔,父亲沉默了。第二天当我离家去机场,向父亲辞行时,他看着我,一动不动,说不出一句话来,眼里全是不舍。瞬间,愧疚、心痛、一齐涌上心头,一时间泪如泉涌。我是一路哭到机场的,到了机场立刻接通了家里的电话,听到了父亲熟悉的声音,叫了一声:“爸爸!”便泣不成声,我断断续续地哭着说:“对不起,我不该顶撞你,请你原谅我!”父亲用熟悉的语调说:“唉,做父母的哪会记恨自己的孩子呢!”

1997年9月底,父亲走了,带走了全部的爱。我没能见他最后一面,甚至没能参加他的追悼会。我-一面哭一面写纪念他的文章,写完已泪流满面,满纸都是自责和悔恨。那时我想向父亲的在天之灵,也向天下人诉说我无尽的哀思。自父亲离去后,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落泪了,泪腺好像干涸了。母亲去世时我也没能哭出来。有时候憋屈得快要喘不过气也哭不出来,无数次地想:要是能像以前那样痛痛快快地流泪多舒畅啊!当我的儿子成家立业,自己也退休赋闲之后,老是想起我的父亲母亲来,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他们的教诲,他们的音容笑貌,总是让我情不自己泪湿眼眶。

父亲80岁寿辰

父亲看报纸的模样经常浮现在我眼前,年轻时戴着眼镜看,老了之后取下眼镜看,看得仔细专注,逐条逐句地看,重要文章还剪下来保存。特别是晚年,父亲患了白内障,看报纸的时候眼睛就睁得特别大,看得吃力而专注。母亲是个小学教师,也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平日里不免唠叨,父亲总是专心读他的报纸,绝不对答一句,实在听得不耐烦了,就放下报纸说一句∶“哎呀,你不要这么唠叨行不行?”母亲一看父亲“生气”了,就停止了唠叨。父亲从未对母亲红过脸,更没有听他们吵过架。我感谢父母亲给了我们一个和睦的家庭,让我们充分享受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特别是在父亲晚年,经常对我们说∶“你妈妈辛勤操持家务,我的成功有一半是她的功劳。”真应了“家和万事兴”这句名言

父亲不仅是个优秀的学者,还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他是我见过的人当中,最有学识,最谦虚、最厚道、最无私、最善良的人。如果有来世,我还做父亲的女儿。我衷心地感谢上苍让我拥有这样一位父亲,也为自己是父亲的女儿而自豪。当我走过大半个人生,见识了形形色色之后,才刻骨铭心地体会到:父亲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都是金。

许 蓉

2107年3月28日于日本

****************

父亲节!和父亲看一场关于父爱的电影!彼此心意相通!

作者:杨不易

发表时间:18-06-1707:09优质原创作者

所谓父爱如山,让人一生难忘。今天是父亲节,陪老爸看一场电影,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来聊几部关于父爱的电影吧。

当幸福来敲门

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励志电影,一个贫穷的黑人,如何挺过难关,最终成为富豪。但电影里的父爱,也让人感动。因为这个黑人小子的妻子走掉了,给他留下了一个儿子。在那衣食无着的日子里,他是如何带着儿子渡过难关,而且还有自己的努力和乐观,让儿子明白,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一定要努力拼搏。行动,就是最好的老师。告诉孩子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好的父亲。

负重前行

一个只有7分钟的短片,又叫《我的爸爸是丧尸》。说一家人出游,妈妈被丧尸咬了也变成了丧尸,然后咬了爸爸。爸爸也可能变成丧尸。为了不害了女儿,爸爸在发作之前,把女儿背在背上,捆住了自己的双手。还搞了个树枝,挂了一块内伸在自己前面,这样就背着女儿一直走。最终,在自己倒下时,把她送到了人类那里。女儿得救了……这个短片将拍成电影,值得期待。

全民目击

孙红雷、郭富城、余男、邓家佳等主演的犯罪悬疑电影。大意是孙红雷的女儿,杀了他的情人。孙红雷如何跟检察官郭富城周旋,并利用律师余男,弄出一个替女儿顶罪的故事。其中作为父亲的苦心经营,真是让人无语又感动。作为一部国产悬疑片,在豆瓣得到7.6分,算得上是不错的电影了。

杀死一只知更鸟

一个独自带着一对儿女生活的律师,妻子已经去世。他对儿女严格,又慈爱,还教育他们说,不要杀死为人类歌唱的知更鸟。而在一宗案件中,作为律师,他也是这样做的,坚决要伸张正义。他的家庭也受到威胁。他该如何在坚持正义的同时,保护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长江七号

星爷执导的电影,周星驰、徐娇、张雨绮等主演。一个贫穷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一个礼物,从垃圾堆捡了一个毛绒玩具。没想到,这玩具竟是来自外星的精灵。儿子给他取名“长江七号”。长江七号改变了父子俩的生活。底层、坚强、乐观,这样的父亲,也是合格的父亲。

海洋天堂

李连杰、文章、桂纶镁、高圆圆等主演。儿子是个自闭症,独自拉扯他长大的父亲,却患了癌症。该把孩子托付给谁,自己才能安心离开?送他去学校,还是怎么办?他发现儿子喜欢水,于是教他在海洋馆上班。父亲最终去世,而儿子终于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处……

还有哪些让人感动的父爱的电影?欢迎来聊一聊。陪着父亲一起看,好多爱不言自明。

****************

父亲节 我在朋友圈对爸爸说出了我爱你

作者:生活情感解读

发表时间:18-06-1715:38

在外工作的我居然不知道父亲节悄悄来到了,直到今天早上起来打开朋友圈,才知道原来今天是父亲节,上次因为出差错过了母亲节,没能给妈妈一个祝福我一直感到遗憾了,想着这回一定不能再错过,吃完早饭后一定要给爸爸打个电话,说句我爱你,可拨通了爸爸的电话后,先是几句寒暄,咿咿呀呀只是说出来了爸爸节日快乐,但始终没有说了爸爸我爱你三个字,爸爸也听出来了,询问者我的生活种种,能听出来他是那么的开心。

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于父亲节这种节日或多多少只是了解,也许正是这样的节日能让他有了主动跟我打电话畅谈的理由。

记得那时候大学刚刚毕业,找了一份好工作,父亲也替我高兴,致勃勃的拨通了我的电话,很多喜悦想对我说,可不懂事的我竟然以工作太忙的理由挂断了,自此父亲就很少打电话过来。父亲知道我忙,又想静静的看着我关心着我,五十岁的他学起了微信,从注册账号到打字,到发第一条朋友圈,对于初中毕业的他实在不容易。

因为工作上应酬,难免用上微信发些朋友圈,有时候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也是朋友圈吐槽,上次回家妈妈对我说,你爸爸看到你发的生病的朋友圈难过的一夜没睡着,听到此时,我的眼泪瞬间止不住了,那只不过是我不经意的一条朋友圈,竟然让爸爸一夜未眠,我抱起了妈妈,知道了报喜不报忧的道理,爸爸我想对你说声对不起。

今天挂下了电话,没能说出了爸爸我爱你,像很多人一样我在朋友圈里,发出了爸爸我爱你三个字,我知道爸爸一定能看到,忠厚老实的他也许在看到后那一刻嘴角会泛起微笑,我能相信到不爱笑的他有多么开心。爸爸的爱是印在心里的,爸爸爱是默默地付出,在你不经意间给你温暖。

如果你也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请大声的对他说,爸爸爸爸节日快乐,如果你不好意思就在朋友圈里对你的爸爸说句我爱你吧,父亲如山,这一辈子太短,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个男人。

--免责声明-- 《父亲节的红包(散文)》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父亲节的红包(散文)》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父亲节的红包(散文)》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父亲节的红包(散文)》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父亲节的红包(散文)》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父亲节的红包(散文)》这篇文章828la111324。

【结语】:父亲节的红包(散文)(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父亲节的红包(散文)】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111324'></small><noframes id='828la111324'>

  • <tfoot id='828la111324'></tfoot>

      <legend id='828la111324'><style id='828la111324'><dir id='828la111324'><q id='828la11132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111324'><tr id='828la111324'><dt id='828la111324'><q id='828la111324'><span id='828la111324'><th id='828la111324'></th></span></q></dt></tr></i><div id='828la111324'><tfoot id='828la111324'></tfoot><dl id='828la111324'><fieldset id='828la11132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111324'></bdo><ul id='828la11132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