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

分类: 历史

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

明朝科举制度

明朝科举制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明朝科举制度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级的门槛最低,考试目的是为了从县里面选拔出有知识的人。这个选拔的过程叫做院视,在这个阶段考试合格的学生就是秀才。

殿试图片

殿试图片

第一阶段的考试成绩一共被分为六个等级,只有成绩达到前两等的考生才能继续报考下一个阶段的考试。在当时,考上秀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特权了,不仅可以在家乡附近教书,而且还可以免除家中一个人的徭役。秀才见到当地县衙里的县长也是不用下跪的。但秀才是不能在朝廷上任职的。

明朝科举制度的第二个阶段是乡试,乡试的考试范围扩大到省,秀才都可以报考。不过乡试并不是每年都有,这场考试隔三年才举办一次,在乡试中考试通过的文人就是举人。要是学子在乡试中获得一定的名次,就会有做官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只有朝廷上的官员去世了,官职空缺出来了,举人才有机会接替这个职位。

明朝科举制度的第三个阶段是会试,参加会试的都是各个省的优秀学员,竞争非常激烈。通过筛选,最终大约会有300人在会试中脱颖而出。学子通过了这三个等级的考试后,便要参加殿试。殿试中的第一名便是状元。明朝科举制度非常严格,一个学子如果想要最终站在殿试的考场上,至少也要付出十多年寒窗苦读的时间,而因为乡试又是每三年举办一次,一旦落榜,考生就又要等待另一个三年。

明朝科举制的影响

明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部分。明朝时期,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受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已经间接的传入中国,这对当时的中国而言,是一个发展经济的好机会。可是因为科举制度给人们所传授的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导致许多文人只会死记硬背,他们不仅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发展领域,还不能接受这种新的经济思想。

明朝科举制度图片

明朝科举制度图片

同时,传统的思想也束缚着人的天性的发展。当时很多人都比较排斥资本主义来中国发展,这种排斥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也直接导致了中国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逐渐落后于世界。因为科举考试的类型的特殊性,参加考试的文人只能认真学习文学知识,因此创造性十分低下。在明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从而使得经济的发展也相对滞后。这是明朝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但科举制度通过选拔的方式,可以将有才能的底层劳动人民挑选出来,改变他们家庭命运。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民众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朝廷内部领导人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几年,就会任用考试合格的文人为官,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朝堂内部腐败的现象。通过对明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消极影响。

科举制的完善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独创的考试制度,因为一直采用“分科取士”这种方法录取人才,所以这一制度也被人称作是“科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才逐渐完善,所以说科举制的完善经历很长的一段路程。从隋朝开始计算,科举制一共经历了六个朝代,在这六个朝代中,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四个朝代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的贡献最为巨大。这四个朝代分别对科举制作出了不同方面的完善。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

其中唐朝侧重于科举制的内容,唐朝是所有朝代中科举科目最多最完善的一个朝代,最先举行考试来实行科举制,创造了武举和殿试,奠定了科举制后期的发展。宋朝侧重于科举制内容的创新和科举制形式的确定,宋朝明确规定科举考试的举办时间——三年举行一次,而且宋朝对考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这些考试内容更加的贴近实际。同时宋朝还首创了誊写和糊名制度。

而明朝则侧重于科举制的等级创新和对徇私舞弊的防范,明朝对徇私舞弊的防范尤其严格,是所有朝代中最为重视公平的。在科举制的等级上,明朝明确规定了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清朝侧重于科举制等级的革新,它在明朝等级发展的基础之上将科举考试等级分为四个等级。科举制的完善主要历经了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四个朝代,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科举制完善的主要方面在于科举制的内容、形式、等级和管理。

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政治选拔制度,其中人们知道最多的也会是为后世留下最深刻影响的还要说是科举制度了,要问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想要考取功名的人怎样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其实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

科举制等级示意图

科举制等级示意图

因为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速度以及进程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的,所以想要非常准确的说出来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科举制度中的等级是不一样的,想要非常准确的列举出科举制度在哪一个朝代他的等级是什么样的,其中相比于上一个朝代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简单的来说科举制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在隋唐的时候,也就是科举制度最开始出现的时候,那个时候科举制度还只有两个等级,那就是非常简单的乡试和省试两种,过了一点时期之后科举制度又开始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殿试,从那之后科举制就可以说是基本上是定型了,也就是说科举制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由乡试省试和殿试这三个等级构成的,最后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在年份上有所变化,例如有些考试渐渐开始不是一年举办一次了,所以科举考试的等级笼统的来说就能够分为这三个等级,也就是乡试省试和殿试。

所以说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在不同的朝代其实是不同的。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图片

科举制图片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期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僵化,最终科举制度被统治者废除。

科举制度是谁废除的

关于科举制度是谁废除的这个问题不难。史书上记载:“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令,一纸诏书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1905年是光绪三十一年间,但是光绪皇帝在位期间,清政府的朝政是慈禧太后把持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左右着朝廷决策的走向。所以间接的可以说,科举制是慈禧太后废除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可以让顽固不化的老太后颁布这一指令呢?

慈禧太后图片

慈禧太后图片

清政府后期,科举制八股取仕的弊端日益显现。这个时期因为国门被迫打开,外来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等近现代思想冲击着国民的头脑。一些博识之人考察国外的国家机构,政府体制,学术民风,得出结论:要想在使得中国富强起来,除了要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还要从根本上摒除国人落后迂腐的思想,这就意味着建立近现代教育提上日程了。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立根之本,尤其现代化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培养新时期人才。因此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提出废科举,废除八股取仕,建立新式学堂、新式学校,受到光绪皇帝大力支持。可惜的是光绪帝没有实权,维新变法只维持了一百零三天就失败,改革的措施也成了泡影。

清政府继续以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但是废除科举的呼声更加迫切。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加激化。这时,慈禧太后被迫实施了清末新政举措,但是,新政只是慈禧太后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打出的幌子,并没有真正运行。也因此使得矛盾激化更加剧烈,废科举,停八股,设立新式学堂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在1905年9月初,迫于朝廷重臣的联名上书请求,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昭令废除科举,宣告了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

所以说关于科举制度是谁废除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慈禧太后。

--免责声明-- 《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这篇文章828la32517。

【结语】: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浅析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体是怎样的】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2517'></small><noframes id='828la32517'>

  • <tfoot id='828la32517'></tfoot>

      <legend id='828la32517'><style id='828la32517'><dir id='828la32517'><q id='828la32517'></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2517'><tr id='828la32517'><dt id='828la32517'><q id='828la32517'><span id='828la32517'><th id='828la32517'></th></span></q></dt></tr></i><div id='828la32517'><tfoot id='828la32517'></tfoot><dl id='828la32517'><fieldset id='828la32517'></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2517'></bdo><ul id='828la32517'></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