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

分类: 历史

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

魏源简介

魏源,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以下就是魏源的简介。

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出生于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公元1794年。他的家乡在湖南邵阳县的金谭。魏源从7岁就开始学习,从师刘之纲、魏辅邦。小时候的魏源学习十分刻苦,常常学习到深夜。9岁时应童子试,魏源的聪明让考官大为惊叹。1810年,魏源中举秀才。1822年,魏源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开始了从政之路。

在从政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内心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让他感到了国家的危亡。于是在次年,魏源入两江总督府衙,直接参与抗英战争。但是在看到清政府无能之后无奈辞官而归,立志著书。

公元1844年,魏源再次参加会试,中进士,又一次进入仕途希望凭借一己之力为挽救国家命运作出贡献。

多次起伏的官场生涯,让他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深深的担忧。因此,他开始研究西方列强的情况。魏源根据林则徐所写的《四洲志》,再加上历代以来流传下来的史书文献以及当时西方的地图资料,编写成立一部囊括世界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法律、宗教等信息的《海国图志》,这是魏源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观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个观点成为了后来洋务运动的主要理论。

读完魏源的简介,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个中国近代的伟大人物。

魏源哪里人

清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哪里人呢?魏源出生在湖南邵阳县金潭,今天属于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司门前镇在隆回县的西北部,曾经是隆回县县衙的所在之地。

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与《海国图志》

历史上,这里是隆回县政治历史经济中心。在明清时期,隆回县属于八都的第一都,政治地位可见一斑。在解放前,隆回被被设为隆回回乡公所。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块地方被设立为隆回县的第三区,后来改为司门前区。1995年,在行政改革浪潮中司门前区被撤,司门前区和金潭乡、石桥铺乡并为现在的司门前镇。

现在的司门前镇,距离县城63公里,总面积达到166.8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镇政府设置在原司门前区公所内,这里也正是当年隆回县县衙门前。

司门前镇人才济济,是全国的文明乡镇。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魏源的故居,就在于此。司门前镇拥有着诸多的称号。比如说“全国文明乡镇”、“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省级文明乡镇”等。在司门前内,有着“魏源故居、魏源温泉、魏源湖”等自然文化景点。是湖南远近闻名的历史古镇。

现在司门前镇,正在改革发展的机遇下努力发展。正在朝着经济强镇、旅游重镇、山水名镇、和谐新镇的方向前进。司门前镇,正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魏源的故事

魏源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个兢兢业业廉政爱民的政治家。在他做官期间,也发生了许多故事。由于他一生清廉,没有过多的钱财,有一次甚至连回家安葬母亲的路费都没有。

魏源雕像

魏源雕像

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846年的夏天,魏源的老母亲因病去世,按照清朝留下了的规矩,官员的父亲去世就必须去官守制。这时候的魏源,虽然是一方的父母,但是他却穷的连装母亲棺材回老家安葬的路费都凑不出来,只能住到朋友家里,还向亲友借了不少的债。以至于魏源在给朋友的信中,都说这是他人生中最穷苦的时候。

后来,魏源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最终凑齐路费,安全地将母亲的灵柩运回故乡。在起身离开东台县的时候,台州人民万人空巷,拭泪挥手送魏源,这种场景,是在令人感慨。

魏源不仅廉政清明,还善于发现人才。他在东台县期间,遍访全县有才能的人,向朝廷举荐。

在东台县,有一个叫冯道立的人,对水利方面颇有研究。于是魏源就亲自登门拜访,对东台县的水利情况多有咨询。了解了冯道立的真才实学以后,魏源又向朝廷举荐。后来,冯道远在两江总督陆建瀛的推荐下参加了制科,最终举贤良方正,被授予承德郎。入仕以后,冯道远多次参加苏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这一点可以说明魏源有善于发现人才的能力。

以上两则魏源的小故事,又再一次证明了他有着为国为民奉献的高尚品质。

魏源是什么派

魏源虽然是洋务运动理论思想的奠基人,但是魏源不是洋务派。魏源生于1794年,卒于1856年,而洋务运动是1860年以后才开始的,因此魏源的不是洋务派,那魏源是什么派呢?

魏源画像

魏源画像

魏源与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两个人都主张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且两个都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因此魏源是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抵抗派,是鸦片战争以后兴起的一派人物。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虽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但也是属于开明人士。他们的观点是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同时也主张向西方学习。这是对西方列强双重挑战的爱国主义的双重回应。也是中华民族近代时期民族特质最重要的标志。

地主阶级抵抗派的特点是一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另一方面有保留着厚重的封建色彩。他们启迪了中国人挣脱闭关锁国的压迫,敢于直面现实,仰望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观点的局限性,也是他们快速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他们的呼吁仅仅限于著书立说,在文字上启发国人,但并没有用实践来支撑他们的理论。同时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只是枪炮舰船等器物方面,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的改革,因为他们最终要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地主阶级抵抗派虽然在历史的潮流中昙花一现,但是对于后世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对魏源的评价

对魏源的评价,主要从他对中国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贡献来说。

魏源雕像

魏源雕像

从政治上来说,他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这个理论指导了中国之后进行的洋务运动。虽然魏源不是清朝的高级官员,但是魏源在从政期间清廉公正,勤奋民。当他看到清朝统治腐败,官僚黑暗的时候,毅然决然辞官。魏源是中国近代化改革过程中的先行者。他主张政治改革,引技术、强国防、促发展,努力让中国不受外族欺负。

从思想文化上来说,魏源对于中国近代化理论的奠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编写的著作《海国图志》,成为了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思想指导。他提出睁眼看世界,促进了中国开始真正意上的融入世界。在学习问题上,他认为应该“经世致用”,以此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主张;在赋税问题上,魏源主张保护税源。他认为赋税是国家强大的资本,而税源是腹水的根本。他反对苛捐杂税,认为重税侵犯了纳税人的权利,打压了纳税人纳税的积极,破坏了国家运行赖以生存的财政基础。在经济思想方面,他认为要扶持工商业的发展,这样才能有稳定的税源。这样一个观点的提出,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魏源这个思想,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是十分罕见的;

总的来说,魏源开启了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政治思想向近代化转变的重要标志。

--免责声明-- 《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这篇文章828la34911。

【结语】: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资料】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4911'></small><noframes id='828la34911'>

  • <tfoot id='828la34911'></tfoot>

      <legend id='828la34911'><style id='828la34911'><dir id='828la34911'><q id='828la34911'></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4911'><tr id='828la34911'><dt id='828la34911'><q id='828la34911'><span id='828la34911'><th id='828la34911'></th></span></q></dt></tr></i><div id='828la34911'><tfoot id='828la34911'></tfoot><dl id='828la34911'><fieldset id='828la34911'></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4911'></bdo><ul id='828la34911'></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