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

分类: 历史

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

李煜和纳兰容若

李煜和纳兰容若经常被世人拿来对比,究其原因,俩人的词风和身世颇为相似。梁启超曾说:“容若小词,直追李主”,这句话肯定了俩人在词风上的相似。李煜生活在南唐,纳兰容若生活在清朝,俩人相差了700多年,但是俩人的词作经久不衰,成为后世典范之作。

李煜画像

李煜画像

从身份来看,李煜是南唐后主,纳兰容若是清朝相国的儿子,身份地位极其显赫。身份上带来的禁锢,让俩人渴望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除此之外,李煜和纳兰容若的词都流露出很多伤感之情。以李煜后期的词作来说,在经历过亡国的伤痛之后,李煜的词风偏向沉郁和内敛,和他前期的词,完全是两种意境。纳兰容若的丧妻之痛,成为了他词风的分界线,经历过伤痛后的纳兰容若,用朴实的语言,娓娓道出了对亡妻的思念,词句直抒胸臆,表达出词人复杂的内心状态。正是因为俩人各有各的伤痛,才能淋漓尽致地将心中感情展现和刻画出来。纳兰容若和李煜后期的词作清丽婉转,道出了世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感,俩人因此也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词人。

人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前期的词作大不相同。李煜从小就生活在宫闱之中,与他朝夕相对的是宫人,所以李煜早期的词风艳丽,以描述男女之情、宫廷生活为主要内容,比如李煜曾作《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描绘了宫廷舞宴盛况。纳兰容若早期的作品中,涵盖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词风磅礴大气,表现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比如《风流子秋郊射猎》。

李从嘉为什么又叫李煜

李煜没有继位成皇帝之前,他的名字叫李从嘉。后来,登基成为皇帝后,便改名为李煜。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为李知诰,他建立南唐政权后,便改名为李昪。李煜的父亲唐中主李璟原名为李景通,登基之后才改名为李璟。观察三人的名字,在他们三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日”字。

李煜

李煜

古代帝王十分崇尚命理学和风水学,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注重起名这一举动,他们相信一个寓意好的名字会带来好的运气。南唐时期,君主们为了让南唐政权能存活更久,便进行了改名字。“李煜”中有一个“日”字,日即太阳的意思,正所谓阳光普照大地,太阳会给百姓带来光明和温暖,也会让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面貌。

在《太玄 元告》一书中,说到了“煜”的含义,即“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光耀”。即就是说,煜象征着光明和灿烂,对于国家来说,国家的发展会呈现出一片繁盛的景象。李煜带着美好的景愿开始了对南唐社会的统治生活。李煜登基之后,南唐已经在走下坡路,南唐的军事、经济各个方面非常薄弱。当时,宋朝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强大了,李煜的父亲李璟在位时,已经向宋朝廷称臣。到了李煜主持朝政时,南唐的弊端和衰弱越来越明显。李煜身为统治者也无法挽救江河日下的南唐朝廷。李煜统治南唐十五年时,南唐最终被北宋朝廷灭亡,而李煜的光辉也消失殆尽。

李煜的儿子

根据相关史书记载,李煜共有两个儿子,都为李煜与大周后周娥皇所生。长子名为李仲寓,次子名为李仲宣。李仲寓生于公元958年,卒于公元996年,享年38岁。因李仲寓是李煜嫡长子,公元961年,李煜决定立李仲寓为皇子,李仲寓时年4岁。

李仲宣剧照

李仲宣剧照

公元964年母亲周娥皇去世,年仅7岁的李仲寓和父亲李煜在一起生活。公元975年,李仲寓18岁,北宋朝廷消灭了南唐,李仲寓和父亲李煜成为了亡国人士。南唐灭亡的第二年,北宋朝廷封任李仲寓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宋太祖亲政后,李仲寓被任命为郢州刺史。李仲寓治理郢州时,用宽简的政策,将郢州治理的井井有条,郢州民风淳朴,治安良好,郢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公元996年,李仲寓时年38岁,在郢州去世。李仲寓的儿子李正言爱好读书学习,但是小小年纪就夭折了。这件事情带给了李仲寓很大的打击,不久之后,李仲寓便去世了。当时,江南一带的百姓们听到李仲寓去世的消息,大多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又听说,李仲寓唯一的儿子也去世后,南唐的遗民们都为李仲寓感到难过悲哀

李仲宣是李煜和周娥皇的次子。李仲宣生于公元961年,卒于公元964年,享年4岁。李仲宣敏而好学,深得父母喜爱。李仲宣在佛堂玩乐时,一只猫将烛台打翻,惊吓了李仲宣,随后,李仲宣惊卒而亡,后来追封为岐王。

李煜的愁

李煜是南唐一个亡国之君,他的命运正如他的心境,哀婉凄绝,面对着难以止休的亡国家恨,他只能将满腔的哀愁凝聚在他无声无息的诗歌之中,用诗歌中温柔的字眼诉说着他心中无声的哀愁。纵使心中早已经是满目疮痍,他的眼中早已经是泪水决堤,却只能掩藏着心中最难言的哀愁。

李煜像

李煜像

李煜的愁源于他人生的选择,他没有丝毫的选择去过一个平常普通人的生活,他生在帝王之家,他必须要过一种常人望尘莫及但却不幸福的生活,李煜的一生从开始就注定了满心创痛,他深受宫闱妇人的熏陶,他的心也总是柔软的,他不愿让自己变得锋芒毕露,因而南唐也是每况愈下,作为一个国主,他却无能保全自己国家的安康和国中百姓生活的富足,对于李煜而言作为一个帝王本身就是哀愁的开始。

李煜从前是南唐中能够掌握国中人生死命运的最高权利者,但是却终究锋芒不曾外泄,终于被强大的宋朝颠覆了所有国土,从此李煜变成了一个阶下囚,每天只能坐在庭院中看着梧桐细雨花开花落,从前那些幻花雪月一般的幸福往事也是依稀浮现,却终究未能真正地守护住,他的爱情是一场回不去的伤悲,他的国家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哀愁,他的心如死灰只能在宫墙之中愈渐悲凉。终于在李煜写下了千古绝唱《虞美人》之后,命运的伤痛再一次奠定了他的哀伤,或许是自知死亡将近,声声催泪的曲调以一杯毒酒了却了他满心的哀愁。

李煜图片

对于李煜图片来说,不同人的刻画形式不同。但是基于很多人对他的基本的认识,他的图片大多反映出来的都是翩翩公子的形象。

李煜画像

李煜画像

上面这张图片是李煜的画像,在这张图片中,作者用比较细腻的手法,将李煜的外貌线条画得很好,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俊朗的人。对五官的刻画也很到位,而且很分明,眉毛比较浓黑,眼睛有点狭长,但是这狭长并没有将他的眼睛显小,反而表现出一种书生气息。

李煜图片对衣服的刻画也很讲究,这个图片上李煜的服饰不像其他皇帝一样华丽,他用了两个颜色来刻画服饰,给人的感觉是很简单,但却很大方。首先是他的头饰,是画了一个银白色的挽发器,并用此将头发简单地束成一束,虽然是简单的几笔,并且着色也不浓,但却将他的那种飘逸画了出来。而在衣服上的用色更是简单,不是夸张的黄色,而是黄白相间。

而且总体来说,此图片对李煜的刻画,并没有将他画得像其他帝王一样高大、肥硕,也没有用一些手段表现他君王的那种很威严的感觉,更多表现的是书生气息。特别是从他的表情的来看,他的两眉之间有那么几条似有似无的几条线,那是他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在发愁啊!

李煜图片是他性格的外化表现,是对他的另一种描写,是认识他的另外一种方法。

--免责声明-- 《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这篇文章828la36018。

【结语】: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李煜和纳兰容若诗词作品比较】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6018'></small><noframes id='828la36018'>

  • <tfoot id='828la36018'></tfoot>

      <legend id='828la36018'><style id='828la36018'><dir id='828la36018'><q id='828la36018'></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6018'><tr id='828la36018'><dt id='828la36018'><q id='828la36018'><span id='828la36018'><th id='828la36018'></th></span></q></dt></tr></i><div id='828la36018'><tfoot id='828la36018'></tfoot><dl id='828la36018'><fieldset id='828la36018'></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6018'></bdo><ul id='828la3601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