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

分类: 历史

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

朱元璋圣旨

朱元璋农民出生,没读过书,所以大字不识几个,他的圣旨更是奇葩可笑。当皇帝后圣旨就小学生水平,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元璋圣旨。

朱元璋的画像

图为朱元璋的画像

古代圣旨代表皇帝的威严,皇帝颁发的圣旨神圣不可侵犯,圣旨里的用词也都非常的讲究。朱元璋圣旨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他的圣旨白话连篇,在里面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家乡话。虽然如此,大家似乎都不怎么在乎,反而觉得皇帝平易近人,可见朱元璋是靠民心获得天下。下面我们看看朱元璋圣旨到底是怎么写的,甚是好笑。

我现在说给户部的官员听咧,现在天下都太平了也,但是户口还不怎么明白哩。去告诉中书省核对人口并实地勘察,榜文在每家的门口贴上,叫那些个当兵的仔细核对清楚了。要写真实了,不可以报假。现在我的大军不打仗了,如果配合就是好百姓,不配合就拉过来充军。如果那些当官的敢做假,就把当官的给砍了。他这道圣旨读书人听了都得笑皇帝水平这么低,老百姓看了觉得挺平易近人的,都是家乡土话。圣旨里面还出现了错别字,把“府”写出“附”。

他接着又出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还要搞笑,怎么感觉诺大的国家像个山寨头在统领一样。前面一句是圣旨的套话,好笑的开始了。圣旨内容是这么写的:告诉老百姓准备好刀子,那帮家伙要来了,杀了再说。朱元璋因为没有文化出了很多笑话,所以他很重视子孙的教育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是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不同于历史上很多出身显赫的开国帝王,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莽皇帝,小的时候家里很穷,还曾经给地主家放过牛。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画像

元朝末年政治愈加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朱元璋曾经剃度出家,做过50天的小和尚。寺庙断粮之后,他又被迫四处乞讨、化缘为生。三年的流浪生活艰辛而苦难,既开阔了他的视野和胸襟,锤炼了他坚毅果敢的性格。却也为他一生都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也为其晚年残忍猜忌的行为打下了铺垫。

为了反抗元朝的暴政,朱元璋在25岁的时候,机缘巧合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因为英勇善战,很得郭子兴的赏识,不但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他,还正式给他取名朱元璋。这位马氏,就是我们后来常常说到的“大脚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两人患难相守几十年感情深厚。

郭子兴死了之后,朱元璋接手了他的部队。他知人善任,很有领袖气质,麾下聚集了一批有勇有谋的得力干将。朱元璋采纳了谋士朱升的建议,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高明政治策略,韬光养晦、暗中扩张。大败陈友谅,接着消灭张士诚,再后来又歼灭方国珍。公元1368年,朱元璋终于成功扫平了各路起义军的残余力量,随即在应天府称帝登基,国号明。

朱元璋在位期间,英明神武,很有远见,通过各项有力的措施,使得社会和生产逐步恢复正轨。后世称之为“洪武之治”。但是早年的经历,造成了他残忍嗜杀、猜忌无度的性格。34位开国功臣几乎被斩杀殆尽,仅郭英一人,得以善终,惹人唏嘘。

1398年,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于应天,葬于南京明孝陵,结束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朱元璋诗词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君主,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会写诗,朱元璋常用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朱元璋虽然出身贫民之家,但是他在文化学习方面却获得了很高的成就,朱元璋诗词写的还是很有水平的。

朱元璋像

朱元璋像

他的文化学习是从他当了义军统帅之后开始的,那时他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并不影响他的学习,他坚持每天晚上都读书,并且常常与手下的一些文人学士讲经论史。经过他不断地努力,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而且还能进行写作、评论文学作品的好坏。

相传朱元璋登基的那一天,突然传来一阵嘹亮的鸡鸣声,以为是非常好的兆头,高兴的诗兴大发,便以《咏鸡鸣》为主题写了一首诗。

诗的第一句:“鸡叫一声撅一撅”,众大臣听了,都觉得出语太俗,但都不敢笑出声来,只好忍着往下听,只听得第二句:“鸡叫两声撅两撅”,有的大臣实在忍不住了,慌忙扭过脸去掩住嘴巴偷笑。朱元璋看到了大臣的反应,但他并不以为意,也觉得开头两句实在是非常平淡,难怪让人偷笑。当说出诗的第三句:“三声唤出扶桑日”,大臣们便不在偷笑了。“扫退残星与晓月”待朱元璋念完后面这句后,众大臣惊得目瞪口呆,再也不敢小看他的诗作了。

朱元璋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朱元璋的诗词总能以十分朴素的语言表现出非凡的气势!朱元璋诗词中有种睥睨天下、臣服万物、砥柱中流、舍我其谁的魄力!

朱元璋名言

朱元璋是我国古代元朝时期的开国皇帝,也是伟大的皇帝,出身布衣,参与反元斗争,朱元璋在位期间也写了很多的名言警句。

朱元璋像

朱元璋像

朱元璋名言里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前半句是“笑天下可笑之人”,后半句是“骂天下可骂之人”。

这是他说的,但又不太像座右铭。朱元璋的自私是毋庸质疑的,由于对人不信任,使他不分功臣有没有忠心,不看功劳有多大,不顾有无情谊,把凡是在朝廷之上有一点威信的功臣不由分说的全部杀掉,由此可看出他因为自己的私心对待别人是那么的毫不留情。打天下他总是很有攻略策谋的,很宽大的,因为需要他们为自己服务的,一得到天下之后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帝王一般都会有些肚量的,但他却是历史上少有的非常自私的开国帝王。

不过朱元璋名言中不缺乏励志句子,例如:“一个人要是皇上,即使他坐在木头疙瘩上,那他也是皇上;一个人他要不是皇上,就算屁股下坐的是一座金山,一站起身子,大家都能看到他的猴屁股!”。“为官之人就要老老实实当官,安分守着自己的俸禄,好好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比自己守着一口自己的井,即使井水不太满,也可天天来取,用之不竭。贪欲是万恶之源。人若贪心不足,不仅给自己徒填烦恼,还会使自己被贪欲带向灾难的深渊”等等,朱元璋这些名言这些对后世都是有着很深的影响的。

朱元璋谋士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他若是怀疑一个人就会把他们都杀了。他怀疑自己的妃子,就不问缘由地把她杀了。他怀疑自己的谋士,也把他们都杀了。朱元璋谋士的下场都很悲惨,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元璋谋士。

朱元璋的画像

图为朱元璋的画像

刘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谋士,他志在解救苍生。如果苍生得救,他就会隐退做一个山中老人。刘基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朱重八的很多战略都出自刘基。天下初定之时,刘基就退隐山林了。不过朱重八不放心,还是让人在送给刘基的药中下了药,刘基喝完药后就死了。

李善长是太子的老师,学识渊博,他平时和朱重八的关系很好,有说有笑不分内外,好的就像一家人。不过自从李善长的孙子参与胡惟庸案后,朱元璋马上就翻脸,诛杀李善长三族的人,还把他流放到荆蛮之地,李没过多久就死了。

蓝玉被指谋反而被朱重八诛杀,朱元璋杀他的原因很简单,感觉蓝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蓝玉奉旨来京与朱元璋商量如何抗击敌寇,当朱元璋让蓝玉的手下退下的时候,士兵竟然不听朱元璋的话,而蓝玉手一挥他就退下了。朱元璋看到后非常的气愤,他就立即对蓝玉起了杀心。

徐达病重忌吃鹅肉,朱元璋偏让手下送鹅肉给他吃,他最后病急而气死了。当时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全被他杀了,只有汤和一人晚年回乡安享晚年。

朱元璋性格

朱元璋农民出生,家里非常的贫穷,他的性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经历的影响。他当上皇帝前后派若两人,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文化水平太低,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元璋性格。

朱元璋的画像

图为朱元璋的画像

少年时的朱元璋是个放牛娃,穷人家的孩子可能出生后就没尝过几次肉的味道。跟他一起的孩子想吃肉,他就大胆地把牛杀了。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是孩子王,但不管日子怎样苦,至少还有父母在。十六岁的时候父母死了,为了活命,他当了和尚。没过几天寺庙就散了,他过上了流离失所的日子,这些年受尽凌辱,对他的性格的影响很大。

他变得有想法,仇恨上层阶级的人,更学会隐藏自己不好的地方,让自己的闪光点更加突出。25岁开始从军,由于有勇有谋,一路杀伐决断,赢得军心也获得民心。他把所有的好东西都与大家分享,大家都认为他会是一个值得拥护的皇帝。可是当了皇帝后,他杀光了所有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更仇恨上层当官的。在他继位期间,一共杀了两万多个文武大臣。

他杀当年与他一起打天下的人的手段极其残忍,刘伯温见天下已定后就匆匆退隐,可是他还是把他杀了,因为他怕能力强有文化的人。徐达因为生病不能吃鹅肉,朱元璋就硬要他吃下鹅肉。徐达一边吃一边哭,最后就这么死了。大臣们都怕早上出门就再也不能回来与家人团聚。他对上层阶级的仇恨和对有文化的人的嫉妒使得他变成极其残忍。有人说他怕死后自己的子孙不能压制住这些人,不过他的子孙中还真没有能力倍出者出现,至今还没有完全看透朱元璋性格。

对朱元璋的评价

后人对朱元璋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很有智谋,而有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农民而已,取得皇位完全是靠运气。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做了许多好事,但是也杀过很多人,那么后人对朱元璋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说对朱元璋的评价。

陈宝国版朱元璋剧照

图为陈宝国版朱元璋剧照

他由于出生贫苦,所以他对地主、富人、当官的都有极度的仇视。他认为要不是这些人的存在,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就不会这么艰苦。其实在他幼小的心理就已经播下了这颗种子,这对他之后的执政的影响很大。由于他的生活经历,他知道社会和百姓最急需的是什么。他执政后就免收百姓的各种税收,他还不断的打击贪官,百姓都非常的认可他的所作所为。他被后人认为是一个开明的皇帝,也被称为没有文化的皇帝,同时也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固做了许多被后人议论的事情。

朱元璋没有读过书,他的圣旨可是最为奇葩的,不过因为他是皇帝,所以没有人敢取笑他。他写的圣旨可能只有现在的小学生的水平,但是对于30多岁才慢慢接触文字的朱元璋来说,他付出的努力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能写这许多字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人说他仇视文化人,所以他发动了文字狱,因此而冤死的人很多。他在位期间为了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广纳贤才、重民生,开创了洪武之治,深得百姓的爱戴。不过后期却被人说成是老糊涂,因为他把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人全杀了,为的是后代能稳坐天下。这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他也没有冲破这重牢笼。

朱元璋死后谁继位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朱元璋的努力下,明朝开国时期的艰难度过去了,那么朱元璋死后谁继位呢?他死后继位的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还不是嫡孙,是他的次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朱元璋的皇位继承者朱允炆剧照

朱元璋的皇位继承者朱允炆剧照

朱元璋很早就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和朱元璋在长期的战争中长大,很有威信。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严厉,而是表现的温文尔雅,是一位非常宽仁大度的人。

朱元璋对自己的太子十分满意,虽然他在很多地方和自己的政见不合。但是好景不长朱标在37岁那年去世了,这让朱元璋十分伤心,于是就希望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但是朱标的长子早折,而次子朱允炆表现非常好,于是就将他确立为皇太孙。

那朱元璋死后谁继位呢?肯定是皇太孙朱允炆了,他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建文帝也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主,他在位期间修改了很多自己爷爷的错误政策,使得明朝开始真正的走向正轨,史称“建文新政”。

如果建文帝继续做皇帝,整个中国的历史也会改写,但是他在位仅仅四年,皇位就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夺去了。朱棣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也是朱元璋几个儿子中最像他的,但是他并没有得到皇位。在朱元璋去世以后,朱棣起兵造反,最终夺取天下,而朱元璋的皇位继承者朱允炆自此下落不明,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团。

关于朱元璋的传说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凤阳县,他家世代务农,后来参加红巾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三十一年的皇帝。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画像

由于朱元璋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贫民起义后座上皇位的人,所以关于朱元璋的传说有很多。在这些传说中关于他出生时候的事情最为神奇。

传说中讲到,在朱元璋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一天他的母亲陈氏在麦场坐着干农活,远远的看到一个道士向自己走来。这个道士长得仙风道骨,长长的胡子,头上还戴着簪冠,身上穿着红服,手里还拿着象简。

这个倒是并没有和朱元璋的母亲说话,而是坐在了麦场中间,用手上拿的象简拨弄自己的一个白丸。朱元璋的母亲陈氏感到好奇,就问这位道士是什么东西?这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回答说这是大丹。

他母亲从来都没有见过,感到非常的稀奇,于是老道士说你若要,给你一粒。于是陈氏用手接过大丹,越看越是喜欢,于是就一不留神把它吞了下去。而就在朱元璋的母亲吞下大丹后,那个道士却忽然不见了。

而朱元璋在不久之后就出生了,传说在出生以后自东南飘来一股白气,这个白气贯穿房屋,还有非常奇特的香味,一夜都没有散去。当然这只是一个关于朱元璋的传说,并不可信,古代帝王为了宣传君权神授一般都会为自己的出身找一个这样的说法。

--免责声明-- 《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这篇文章828la36667。

【结语】: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朱元璋圣旨的奇葩体现】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6667'></small><noframes id='828la36667'>

  • <tfoot id='828la36667'></tfoot>

      <legend id='828la36667'><style id='828la36667'><dir id='828la36667'><q id='828la36667'></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6667'><tr id='828la36667'><dt id='828la36667'><q id='828la36667'><span id='828la36667'><th id='828la36667'></th></span></q></dt></tr></i><div id='828la36667'><tfoot id='828la36667'></tfoot><dl id='828la36667'><fieldset id='828la36667'></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6667'></bdo><ul id='828la36667'></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