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

分类: 历史

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

短歌行陆机

?在中国古代,关于《短歌行》的版本有很多,其中有我们众所周知李白的一个版本,但谁又能想到,在西晋的时候,陆机也曾创作出这么一个版本。

陆机《短歌行》原文

陆机《短歌行》原文

由于人的一生极其短暂,所拥有的寿命也只有那么一些,虽然现在就开始作乐,但也只能悲歌慷慨,根本就无法对忧愁的释怀。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是清晨的一颗露珠一样,转瞬间就会消失,毫无留下任何的痕迹。时间根本就不可能重新再来过,花儿也不可能重新再绽放。苹只会在春天的时候绽放自己的光辉,而兰只会是到了秋天才散发出在自己的芬芳。剩余的日子极其的苦短,已经过去了的日子让人感到苦闷惆怅。人应该及时的行乐,跟友人在一起而感到快乐,跟友人离别而感到忧伤。怎么可能会没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慨,那只不过是我遇见友人忘却自己心中的忧愁罢了。我备好的酒肴极其美好,还不如让大快朵颐,尽情地享受其中的美味。吟咏了短歌之后,我发现人就得需要及时行乐,才不会荒废时光。

诗歌主要表达的就是诗人对时间短暂的感慨,感叹人生短促,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及时的行乐。这首诗歌当中有些句子模仿了前人,此人就是我们知晓的曹操,这首诗歌至少叙写了一些友情,但是曹操在《短歌行》抒发的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此诗歌的含义跟“好乐无荒”之意极其的的接近,甚至就是一个意思。

西晋陆机

?陆机出生于261年,卒于303年,字士衡,是吴群吴县的人,就是如今的江苏苏州人。他是父亲是陆抗,作为家中第四个儿子,跟自己的弟弟陆云被后人称之为“二陆”,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陆机肖像

陆机肖像

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但是他从小就对儒家学术感兴趣,能够写出不错的文章,并且按照礼来处理日常行为。在274年的时候,他的父亲陆抗去世,他就跟自己的四个弟弟一同统领军队,担任牙门将。在陆机20岁的时候,他所守卫的国家东吴举国投降,于是,他就隐退回家,在家闭门勤学,经过10多年的积累,有所成效,创作了《辩亡论》。

在289年的时候,他跟自己的弟弟陆云一同前往洛阳,刚到洛阳城兄弟俩心高气傲,自认为自己出身贵族,看不起那些低贱的中原人,只是拜访那些有名之士。他在跟张华初次见面之后,就对其德望感到敬佩,以师长的礼仪来对待张华。之后,张华将其兄弟两推荐给诸公,让他们两个在洛阳城名气大振。

之后在朝中担任祭酒、著作郎等职位,在之后的日子里,司马颖曾救过他一命,他就投奔到其帐下,担任平原内史,替司马颖出谋划策,后人称其为“陆平原”。

在303年的时候,司马颖联合河间王准备攻打长沙王,让陆机担任后将军一职。由于陆机非常得宠,让司马颖帐下其余部将不服,多次跟司马颖面前说其坏话,但是司马颖沉默不语。

在这次交战中,司马颖战败,而司马懿旁边的佞臣多次进言,说陆机已有背叛之意。最终陆机惨遭杀害,其三族被诛杀。

陆机作品

?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虽然在早期他曾统领过一只部队,但是并没有在战场上打过多少胜仗,反倒他在回归故乡之后,文学上增进显著,为日后成为一名文学家埋下铺垫。

陆机画像

陆机画像

陆机在死前,曾留下众多作品,文学上,根据《陆机传》对其的记载,他创作了诗歌、文章等共有300多篇,但是留存至今的诗歌有107首,而文章有127,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残篇,但是总的来说,其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还是众多的,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中他最先创作的《辩亡论》具有一定的名气,讲述东吴为何会被灭亡的原因所在,约有2800的字,幸好在《三国志》中有所保留,不然其原文肯定会有所残缺。当然,最具代表性的还有《平复帖》,其书法价值和研究价值甚高,还有《文赋》一文,可以说是陆机的文艺理论作品,集聚了他所有的文学理论,他对写作的认识,觉得虽然可以借鉴前人的惊艳,但是主要还得依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其文学作品在众多朝代史书上有所收入,在1982年的时候,曾出版过《陆机集》,收入了他所有留存下来的作品。

陆机在文学上留下的作品有很多,可见其博学多识,在史学上,其成就虽没有文学上,但也不弱,也是有一定的建树。他曾写过《晋纪》,一共有四卷,《吴书》只不过是写了一些,但是没有最终完成,还有《洛阳记》,一共只有一卷,关于他的史学作品还有很多,可见他对记载社会事件以及观察社会卓有见解。

在绘画上,他依旧有所建树。根据《历代名画记》上的记载,说陆机曾有《画论》这么一部作品,说明陆机对绘画还是有所见地的。

陆机 文赋

陆机的《文赋》采用的字体是行书,其文章讲述的是陆机对创作时的准备、构思、形式、创作乐趣、风格、技巧等的独特看法,而赋作为汉代以来较为知名的一种创作方式,而陆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让人感觉到他文采横溢。

《文赋》印稿

《文赋》印稿

《文赋》为纸本墨迹卷,可以说这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名家真迹之一。其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而他的后人陆柬也是一位文学家,但是他在幼年读《文赋》的时候,也想书写一番,但怕自己不才玷污前人的名作,等到他晚年的时候,才肯动笔。

《文赋》的章法和气韵,大多模仿王羲之的风格。全书一共144行,共有1658个字,其字体以正、行为主,中间少数参杂草体,可以说是三体并用,但是毫无违和感,反而让人感觉到浑然天成之感。

《文赋》的最后一段,是历年来被后人争论不休的一段。讲述的是文章的社会功效,在陆机看来,文章的作用非常的大,它可以作为道理的载体,并通过它传播,是一个很不错的桥梁。它既能够挽救文武的道路不被衰弱下去,也能弘扬教化,使其无法泯灭。人世界有众多的道路供人选择,然而文章都能够指明,世界众多哲理,它依旧能够囊括。它的作用就跟细雨润万物一般重要,只要把文章刻在石头上,就能够闻名远扬,而且文章传播的途径日新月异。

后人认为这段话跟他这篇文章没有必然的关系,认为是后来添加上去,反而显得不伦不类,这结论让人感到似是而非。而且这段话所表达的含义,脱离了儒家的文学观,跟事实根本就格格不入。

陆机字士衡

“陆机字士衡”这句话出自于《陆机传》,讲述的陆机的一生,是房玄龄等人编著的《晋书》其中的一篇传记文。

博学多识的陆机

博学多识的陆机

陆机,字士衡,是吴郡县人士。他的祖父是陆逊,是吴国著名的丞相,而他的父亲陆抗,也是吴国著名的大将军。陆机生来高大,成年的时候就有七尺之高,其声音像洪钟一样深远且宏亮。陆机在年轻时期,就已经有奇才,其文章当代无双,可见创作的水平之高。之后,陆机在吴国灭亡以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有所见效。到了太康末年,他和自己的弟弟就跟前往洛阳,并认识了张华,之后,他们的名气大涨。

当时的中原还是处于多灾多难的局面,众人劝说陆机回到吴地,但是陆机自认为名气甚高,就应该救世,让百姓脱离于危难之中,所以没有听从众多的劝告。整个朝廷里,唯独成都王颖不居功,而且此人对下属能够有所慰劳,对待士人以礼相待,而朝廷中常常发生变乱,于是,陆机想改变这个局面,就投奔到王颖旗下。王颖知道他是个人才,任命他为军师,并且自己上奏朝廷希望任命陆机为平原内史。

太安初年的时候,成都王联合众王想要跟长沙王决战,让陆机代理后将军,导致其下属对陆机不服,认为只不过是一介书生罢了。其中孟超他就不接受陆机的调度,就率兵出站,导致全军覆灭,但是孟玖却认为是陆机有意让他去送死,就到王颖面前说陆机坏话,说他有造反的念头。惹得王颖大怒,派遣亲兵去逮捕陆机。于是,陆机就在军营中被害,享年43年。他死的极其冤枉,还没有做出报效祖国的事情,却惨遭奸人所害,军中士卒们无不替他痛心,替他流泪,甚至老天都为之色变,可见陆机的冤枉。

--免责声明-- 《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这篇文章828la38544。

【结语】: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陆机短歌行全文翻译】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8544'></small><noframes id='828la38544'>

  • <tfoot id='828la38544'></tfoot>

      <legend id='828la38544'><style id='828la38544'><dir id='828la38544'><q id='828la3854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8544'><tr id='828la38544'><dt id='828la38544'><q id='828la38544'><span id='828la38544'><th id='828la38544'></th></span></q></dt></tr></i><div id='828la38544'><tfoot id='828la38544'></tfoot><dl id='828la38544'><fieldset id='828la3854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8544'></bdo><ul id='828la3854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