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

分类: 历史

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

石介 中国论

?石介是北宋的教育家,兖州人(今天在山东兖州),字守道,生于公元1005年,石介的父亲石丙曾经担任太常博士。石介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考取进士,担任过地方的推官,后被贬。其父母去世后,石介便自己在家耕田种地,开办私学,给人传授《易经》,是当时山东有名的学者。

徂徕先生石介

徂徕先生石介

因为石介从小就刻苦学习,行事很是果断。他勇于向当时的北宋政府支出其存在的问题、官僚的腐败等,他认为当时流行的佛教和道教影响力正常的文风,所以他就写下了《怪说》和《中国论》,书中对当时社会文学进行了分析和评判,随后又写下《唐鉴》来挺行北宋统治者宦官带来的危害。

《中国论》一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以“中国”二字为题目的文章,“中国”二字最初是指上古时代华夏一族在黄河流域建立的国家,因为在全国国土的中间地带,居天下之中,所以称之为中国。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就泛指中原地带。

其中谈论的有地理、文明、民族三个方面。石介在《中国论》中传达一种当时宋朝人内忧外患的意识,并且在文章中石介将“夷夏之争”、“儒释之辩”等问题系统化,体现了北宋人睿智的预见性思索。

《中国论》还正面反驳佛家和道家的学说,表现他对儒学正统和传统纲常秩序、观念的坚持。石介认为若是按照道家所说的思想,那就是让社会脱离劳动,这必定会增加社会的负担,影响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石介为什么那么坚持批判道家的原因。

论根本策 石介

?《论根本策》是北宋学者石介的作品,石介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教育家,其本人为人耿直,尊儒道,认为佛说和道家学说都是不正统的学说,会危害社会的发展,其作品言辞都颇为犀利,直指政府、社会的痛处。

北宋教育家石介

北宋教育家石介

在《论根本策》中,石介主要阐明一个主题,即“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他在首句就提出此说法“民者,国之根本也”。他说一个君主治理国家,治理得好不好,只要看人民就知道了,如果人们生活地不混乱,即使国家混乱那也不用担心,但是如果国家不混乱,人们混乱了,那才是真正要担心的。随后石介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汉高祖、汉景帝、唐太宗三人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是因为他们懂得团结民众。

然后又在经典著作中取证,管理国家不能不依附百姓。如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明民众的重要性。因为民众虽然是普通人,但是民众中有豪杰也有奸雄,之所以不敢轻视民众,就是因为民众的豪杰在民众饥寒的情况下可以推翻统治者的统治,如各个农民起义的领导者。而奸雄可以迷惑统治者加速国家的灭亡,如自古以来的不少宦官如赵高等。所以昏庸的君主不知道民众就是天下,将民众看做草芥,如纣王,周幽王,而圣明的君主将民众视若珍宝,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石介向通过写这篇文章来提醒当朝的统治者,一定要将人民放在心上,多关心百姓的疾苦,才能带领整个社会走向繁荣,带领国家走向昌盛。

石介 怪说

《怪说》是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作品,其中主旨是指斥杨亿为首的西昆诗体。石介是北宋初的学者、教育家,字守道,人称徂徕先生。生于公元1005年,在其二十六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但是后来被贬官,最终在家开办私塾,教人读书。其作品有《中国论》、《怪说》、《石徂徕集》等。

徂徕先生石介

徂徕先生石介

北宋初期,西昆诗体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种诗歌创作风格,它得名于《西昆酬唱集》。其中记载了以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为首的将近250首诗歌。因为当时的诗歌追求辞藻华美和对仗工整,所以这首诗歌集被广为传唱。

但是西昆体作家大都是生活富裕,地位也很高,所以他们的诗歌中很少有现实的内容,大多都是酬唱之作,并且西昆诗人也只知道一味地模仿李商隐,诗歌中缺乏真情实感,所以被很多复古派所批判,其中就包括石介,石介将西昆体称之为“怪”,并加以攻击,写下了《怪说》,后来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开创新的诗歌之风,西昆体便逐渐走向衰败。

而石介本人也存在很多后人称之为“怪说”的言论。石介强烈维护儒学的地位,而对佛说和道家的言论进行强烈的批判,称佛、老聃是冒牌的圣人。并将佛、老聃、西昆体合称为“三怪”,并且主张一定要禁绝这些,还说佛老之说乱俗,杨亿之文害正,如果不禁止的话,会使华夏中国变为蛮夷,儒学正典会消逝。

石介墓

石介是北宋初期的教育家、学者,和胡瑗、孙复并称为“宋初三先生”,生于公元1005年,公元1045年病死在家中,享年41岁。其墓碑是石介墓现在徂徕山西北麓桥沟村的南面,其墓碑前面还有后世学者为他做的石碑及欧阳修为他写的墓志铭。

石介墓

石介墓

石介祖籍兖州(今天在山东泰安),在徂徕山读书,因后来自己开设私塾,所以被称为“徂徕先生”。

石介的代表作有《中国论》、《游灵泉山寺》等。石介为人耿直,直言敢谏,二十六岁考取进士,封了个小官,因为经常上谏得罪了当时刚登基的宋仁宗,后来便不再被重用。其父母死后,开始服丧,后又被推荐给朝廷,当时石介写了个《庆历圣德诗》贬低保守派,指责当时反对革新的夏竦为大奸人,自后二人便成为死敌。后遭到夏竦的诬陷,被流放到濮州,还没到地方就病死在家中了。

石介死后,夏竦还不善罢甘休,想借助石介把革新派一网打尽,恰巧当时徐州的孔直温谋反被抄家,而石介与他曾经交好的书信也被查出来,夏竦就告诉宋仁宗其实石介没死,是在诈死,宋仁宗又派人去验尸,后来被当时在场的数百人集体作证才镇压下来,这件事当时轰动全国,让人义愤填膺。为此欧阳修还特意为石介写了一首《重读徂徕集》来纪念石介。

石介去世后,乡里的人为他和孙复建立“鲁两先生祠”来纪念他们。

夏竦 石介

宋朝虽然是汉族历史上比较昏暗的一个时代,几乎一直处于被人欺负的状态,但是这个时候文学的发展是较为迅速的,涌现了很多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抛开那些鼎鼎有名的人物不谈,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夏竦和石介这两个重要的文学家。

石介的雕像

石介的雕像

夏竦他是北宋年间有名的大臣,他在从政和文学两条道路上都有着不低的成就,他以文起家,后来历任高官,为当时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小的时候夏竦就很有才学,能写诗能作赋,算得上是一个神童,受到了当时人们的称颂。后来他的父亲在抵抗契丹的战场上不幸阵亡,他因此成为了一个小官员,一次找到机会将自己的诗作献给了当朝宰相因此得以升任主簿。后来在他20多岁的时候,他参与科举考试,他即兴题诗一首,受到了别人的称赞,认为他是宰相的料子。

夏竦在位的时候虽然有些贪婪好色,在私德上有多缺陷,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事件上都没有犯过什么差错,大节无亏,而且对于百姓还算是比较爱护的,为了百姓的丰衣足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以深受当时百姓的爱戴,也受到了很多后人的赞誉。

石介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他是儒家的中坚分子,当时正是佛道发展的时候,对于传统的儒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很多儒门学子就站出来发展儒学,石介就是其中一个,他的思想对于之后宋明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深受后人的好评。石介一生推崇革新,但是这也当时既得利益者产生了冲突,后来在政治斗争之中被夏竦等人击败,最后病死在了家中,年仅41岁。

--免责声明-- 《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这篇文章828la40208。

【结语】: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北宋教育家石介的中国论 石介论根本策品鉴】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0208'></small><noframes id='828la40208'>

  • <tfoot id='828la40208'></tfoot>

      <legend id='828la40208'><style id='828la40208'><dir id='828la40208'><q id='828la40208'></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0208'><tr id='828la40208'><dt id='828la40208'><q id='828la40208'><span id='828la40208'><th id='828la40208'></th></span></q></dt></tr></i><div id='828la40208'><tfoot id='828la40208'></tfoot><dl id='828la40208'><fieldset id='828la40208'></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0208'></bdo><ul id='828la4020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