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

分类: 历史

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由杜甫作于广德元年春天,那一年正月里作为安史之乱领导人之一的史朝义自尽,其下属将其斩首献于朝廷,杜甫听闻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忍不住狂喜得手舞足蹈,于是这首七言诗歌便脱口而成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全诗一共八句,诗的开头写的是杜甫初次听闻这个喜讯时的惊喜,而下半部分描写了他自己手舞足蹈的表现,准备整理行囊返回家乡,尽显归乡心切的喜悦心情。整篇诗文语意奔放,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诗人的欣喜,痛快淋漓地表达了杜甫心情无限好的状态,更被认作是杜甫生平中的“第一快诗”。诗的后面六句全是对偶,却清晰明了得如同讲白话一般,自有水到渠成的妙意。

诗歌的大意是杜甫突然收到由四川传来的好消息,唐朝的军队已经将冀北地区收复。诗人听闻这个消息,忍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回头看看妻子与孩子发现他们身上哪里还有半点愁思,于是自己胡乱地翻起书卷随意看了起来,举家欣喜至极。他想要在白日里喝上几杯酒纵情高歌,趁着这个美好的春色与之互相结伴马上就整理包袱返回家乡去。诗人的心魂早已高飞远扬,翻山越岭穿过巴峡、巫峡,到了襄阳又直奔洛阳了!

这是杜甫的诗作中少有的喜气洋洋的诗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的激动之情,受到后代评论家们的极度推崇。

杜甫被称为什么

杜甫作为我国唐朝时期鼎鼎大名的杰出诗人,名垂千古,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如同李白被称为诗仙一样,杜甫也被后世尊称为“诗圣”,那么它的这个名号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呢?

杜甫 塑像

杜甫 塑像

杜甫“诗圣”这样的誉称不仅仅是因为他文学造诣极高留下了众多流传至今的绝妙诗歌,最重要是他的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了他悲天悯人心怀苍生的思虑与情操。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中十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稳朴素,在他的作品中能体现出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强烈的政治倾向,社会内涵丰富。而另一个方面,杜甫的诗歌总体上可以用“抑扬顿挫”来涵盖诗风,沉郁表示的是他文章的深沉意蕴,而顿挫则是形容情感的迂回抑扬;他诗文中的语言口吻、音律节奏起伏跌宕,他的文字用词简朴通俗,十分写实,却尽显功底,综上所述,因此杜甫被后人以“诗圣”的誉号来尊称。

杜甫的生平十分坎坷,他出生于富足的士家,但生活并不顺利,晚年清贫且旧病缠身、老无所依。他仕途不顺、怀才不遇却坚决不向权贵低头,尽管早年间他也如同李白那般纵情四海的放荡轻狂,但是中年的他生活无依无靠,徒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在国家动荡身陷内忧外患之时,他日日以国家之忧而忧,以百姓之苦为苦,正是他这种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感动了古往今来的世世代代人。

杜甫号什么

“号”字在古代实在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人们热衷于别号的称呼,尤其是深有学识的大家,一个人的名号除了含有自己内心的寓意之外,还与个人的经历有关。例如著名伟大爱国诗人杜甫这样的忧国忧民之人,除了他自取的一个审视夺度的号之后,后人还给他加上了不少尊称名号。

杜甫 画像

杜甫 画像

历史资料了解,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这一自号源自于其曾居住在古长安城南的少陵,而根据史料显示,大多数诗人世家都喜欢将曾经居住过的地名改之为号,大概都有一份眷恋之情,特别是杜甫,对于长安城,对于大唐和百姓,始终忧国忧民的他难免对这片土地爱之恋之,所以自称为少陵野老,世人则称之为杜少陵。

因为杜甫生在大唐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阶段,恰逢乱世,后生不得不颠肺流离,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定居在天府之国四川,此时在友人的帮助下,他在成都郊外建起一座草堂,这段时期是他创作产量极高的阶段,也被成为杜草堂。

唐肃宗时期,杜甫任职左拾遗,后来因社会动荡流入蜀地,在严武的推荐下,他担任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占领着具足轻重的地位,一生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其诗作更被誉为“诗史”,从后人给他的誉称中可以看出他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代表作

?杜甫为现实主义诗人,其所写之诗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够很好的将现实社会和个人生活密切结合,使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得到高度统一,他早年的诗歌多为伟大抱负,在他漫游时期,诗歌多表现放荡不羁狂傲的一面,有内心宏伟之志也有山河雄伟之象。

杜甫雕像

杜甫雕像

在杜甫客居长安期间和经历“安史之乱”时期,诗歌多为表现仕途不顺、动荡年代的社会全貌,深刻的反映了现实的同时也通过独特的方式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杜甫的代表作也在这期间产生,不仅使用独特的创作风格,而且很好的表达情感,使人产生共鸣,在文学造诣上达到一个新高度。

其中“三吏”、“三别”是杜甫看到人民不仅要忍受战争的残酷还要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其中感受他们所受的苦难所写的,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成为著名的诗集。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杜甫心系国家兴亡,满腔愤怒之情通过《悲陈陶》、《悲青坂》、《春望》、《哀江头》等诗爆发悲愤之情。

在杜甫回乡探望,心系家人也有几篇很具代表的著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都表现了杜甫在旅途所经历的悲苦之事还有见家庭贫困的现状以此表达对当时局势的见解和无奈

杜甫草堂的来历

?杜甫为唐代著名诗人,草堂是他在经历“安史之乱”后颠沛流离的暂居之地,地方位于成都西郊,环境优美,位于浣花溪畔,因此深得杜甫心意。当时杜甫所建的茅草屋早已随风雨刮打被毁坏了,如今后人为了纪念这段杜甫便在此地修建草堂。

杜甫草堂图片

杜甫草堂图片

且说杜甫草堂的来历,它本是一间破草屋,刮风下雨之时便会屋漏湿床,难以入眠。当时逢“安史之乱”,唐肃宗得以回长安,杜甫为朝内大臣排挤诬陷,引得唐肃宗怒将其外调,于是杜甫深感抱负实现无望,百姓深受战役苦难,也遭受这官吏的剥削,遂对从仕失望至极,愤而离职。

杜甫与家人便四处漂泊,生活极其困苦,后至成都,幸得友人帮助,生活方过得算是安稳,不再流离失所。而且成都景色迷人,长期在战乱中度日的杜甫深感此为世外桃源,遂便决定在此定居,只是家境贫穷,幸得亲友帮助能够建起一座茅草屋。于是杜甫选择在了浣花溪边,依水而居,还向当地社会名流要来众多花草树木,悉心栽培,虽屋简却别有雅致。

一间茅草屋丝毫掩盖不了杜甫的才气,在这里的几年时光,杜甫创作诗歌有两三百首,广为流传,其中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著名诗歌。

而后人为了纪念杜甫便在此建立了一座美丽的园林,也成为了杜甫草堂博物馆介绍杜甫生平和成就。

--免责声明-- 《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这篇文章828la40848。

【结语】: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示心情】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0848'></small><noframes id='828la40848'>

  • <tfoot id='828la40848'></tfoot>

      <legend id='828la40848'><style id='828la40848'><dir id='828la40848'><q id='828la40848'></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0848'><tr id='828la40848'><dt id='828la40848'><q id='828la40848'><span id='828la40848'><th id='828la40848'></th></span></q></dt></tr></i><div id='828la40848'><tfoot id='828la40848'></tfoot><dl id='828la40848'><fieldset id='828la40848'></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0848'></bdo><ul id='828la4084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