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

分类: 历史

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

张之洞著作

张之洞不仅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将湖北打造成一个工业产地,还开创了新式学堂,构建了现在的教育模式及学堂模式,其自身也是一个知识份子,张之洞5岁入学学习,13岁之前就将四书五经等多本儒家经典,还学习了经济学,史学等多个学术学科,还自学了篇兵学名著,如《孙子兵法》。年纪稍长,张之洞就去参加科举考试,先是参加县试中秀才,然后参加乡试中举,后中进士及第,开启仕途之路,入翰林院工作。所以张之洞其本是一个博学多才,才华横溢之才子。

张之洞著作劝学篇封面

作劝学篇封面

张之洞在文学上也是作品颇丰,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輶轩语》、《书目答问》、《读宋史》等作品,《輶轩语》是张之洞于1875年攥写了这本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诗词作品《广雅堂诗集》,还有《读宋史》、《九曲亭》等作品。

其中比较有名的还有《劝学篇》,在这本书中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中体西用这个主张对近代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在《劝学篇》中作者提出,要想学好知识,应该要先打好基础,先把中国的经诗之学稳扎稳打的学习好,再开始学习西学,从中汲取有用的知识,再加以消化,这样才能学习的更好。

《张文襄公全集》这是一本书籍整编书,共收录张之洞的著作,文稿等共231卷,其中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更有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作品。

张之洞书目答问

张之洞书目答问其实一本“答卷”,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他以不知道读那种书为主体编纂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导读目录,收录了多本重要书籍,其版本也是从人们经常接触的作品中挑选,不刻意追求宋椠元刊。

张之洞书目答问

张之洞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是一本举要性目承书,全书共有5卷,收录了近2200多种书,这些图书都是经过精心删选而收录的 ,删选条件较倾向于学术著作和科技图书,编排上按照经、史、子、集、丛书这5大块精心,然后这些大类下面再细分小类,遇见类目相同的情况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不仅如此,对于收录的书名,版本等都有标注,在重要图书后面附有按语,讲明阅读方法。

在书的最后附有《别录》(正文的配套品,由浅入深)、《清代著述诸家姓名略》(这主要列举了收录的知名学士的姓名籍贯等)这两个附件。

《书目答问》于1874年初刻完成,后来经过多次重印,1931年后,由范希曾纠正书中的错误(包括原书作者,姓名等方面的错误),同时增收了1930后出版的性质相近的1200多种图书。到了1959年,又进行了修订,结合了孙文泱多年心血最终而成。

整部作品介绍了中国古书及目录版本常识,深受业界人士的喜爱,出版后不断被重印刻印,广为流传。在书中更是提出了善本的意义,善本的三性也在后来书籍的流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诫子书张之洞

张之洞的诫子书是一篇文言文体裁的作品,收录于《清代四名人家书|张之洞|诫子书》,是张之洞创作的。《诫子书》是张之洞写给他的儿子的,张之洞的儿子从小很顽皮,而且还不喜读书,不是块好料。张之洞觉得他的儿子只能到秀才就终老了,幸亏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不然这孩子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张之洞就将他送到日本学习武术,考虑到当前情况认为习武是比较适合他儿子,回来后还能报效国家,可谓是因材施教。

张之洞旧照

张之洞旧照

在文中还提出自己的忧虑之心,他儿子很会花钱,他怕其在日本吃喝嫖赌学坏,于是他在诫子书中对儿子谆谆教导,不要以为自己是贵介子弟,要将自己的姿势放到贫民阶层,这样才能有所成长。

《诫子书》是一部修身立志的名篇佳作,文章短确精悍,可谓是言简意赅,其主题也很明确就是劝诫儿子要好好学习,修身养性,勤学立志,将来好报效国家,切勿荒唐险燥。整部作品情感真挚,发自肺腑。

开篇交代了事情的原委,他的儿子已经出国有近半个多月的时间了,作为父亲的我对你很是思念,但是不得已为了你的将来必须要将你送出国深造,也希望你能上进努力,将来回国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才。

第二段讲述了现在的时局政事讲述训练军队的重要性,还列了其儿子的缺点,希望能让其自己改正。

第三段以自己的事例言传身教,让儿子能理解到自己的一片苦心。

第四段叮嘱儿子要注意什么,不论在为人还是在处事上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太放纵。

第五段再次劝诫孩子,提醒孩子要注意什么,不要做什么,希望孩子能听进去自己的劝告。

结尾段报平安,家中一切都好,希望孩子不要担心,照顾好自己就行。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著名人物,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而关于张之洞大都是赞扬之声,特别是与人相处方面。而关于张之洞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从这些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张之洞的人格魅力

汉阳造张之洞剧照

汉阳造张之洞剧照

一:张之洞三不争

在张之洞的遗嘱里有一个三不争: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

一不争不与俗人争利,俗人在乎的无非是利益,这波人可以为了利益斤斤计较,小利都不放过何况是大利呢?见利忘义者比比皆是。

二不争不与文士争,文人视钱如粪土,但是他们最在意的是面子,在意名声,如果谁不给他面子,破坏他的名声,那么他就会被热闹。

三不争不与是非之人争喜欢搞是非的人,就算好好的不去招惹他他也会自己找上门,大战一回。

上面三类人各有各弱点,如果我们能避开这三类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就少了很多烦恼事心情愉悦了心灵宁静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二:少年得志

清朝道光年间,张之洞的故乡南皮县举办县试,很多书生都去赶考,那时候的张之洞还是一个10岁小娃,张之洞也去了考场参加考试。主考官一看这年纪纷纷瞧不起张之洞,对他说,小孩子来凑什么热闹?这让张之洞心中不悦,抬头挺胸底气十足的说到我是来参加考试的,不是来参加年龄比赛的。主考官就出了个对子打算刁难张之洞,并说如果能对上就让他参加考试,对不上就回家去。没想到上联一出,张之洞出口成章的对上,上联南皮县童子十岁,下联北京城皇上万岁。

这让主考官很是钦佩,让其参加考试,在这场考试中,张之洞中了秀才。

辜鸿铭 张之洞

辜鸿铭是张之洞的幕僚之一,跟随者张之洞达20年之久,是张之洞最忠实的幕僚。辜鸿铭于1857年,去世于1928年,享年71岁,福建同安县人。辜鸿铭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通晓英法希腊德等9个国家的语言,其修满了13个博士学位,在清末他可以称的上是中国首个精通西洋科学,精通各国语言,精通东方华学的人,学博中西,素有“清末怪杰”之称。

建党伟业辜鸿铭剧照

建党伟业辜鸿铭剧照

辜鸿铭是清末的“学历帝”,这在当时是很牛逼的一个人物,所以他也很狂妄与目中无人,他对人对事都一样的心直口快,从不逢场作戏,不管是布衣还是达官显贵他都口无遮拦,因为这个性格得罪了一大批人。

张之洞觉察到辜鸿铭的不同,而且对其很是欣赏,每每找机会与辜鸿铭接触,但是辜鸿铭一定都不领情,每每嘲笑张之洞,言语之犀利态度之恶劣。

辜鸿铭的这种性格被很多朝廷官员所记恨,于是就找借口想除了辜鸿铭,但是张之洞却反对这么做,他选择“退一步”,非但没有打压辜鸿铭,而是处处维护着辜鸿铭。张之洞的为人处世让辜鸿铭很是感动,于是就呆在张之洞身边,常伴其左右,成为了张之洞的一大幕僚。

张之洞的用人之道让他收获了又一员大将,在其后面的道路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帮助。辜鸿铭也用其才华实现了自己的报复,找到了自己的伯乐。

--免责声明-- 《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这篇文章828la42244。

【结语】: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张之洞著作有哪些 张之洞书目答问是什么】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2244'></small><noframes id='828la42244'>

  • <tfoot id='828la42244'></tfoot>

      <legend id='828la42244'><style id='828la42244'><dir id='828la42244'><q id='828la4224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2244'><tr id='828la42244'><dt id='828la42244'><q id='828la42244'><span id='828la42244'><th id='828la42244'></th></span></q></dt></tr></i><div id='828la42244'><tfoot id='828la42244'></tfoot><dl id='828la42244'><fieldset id='828la4224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2244'></bdo><ul id='828la42244'></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