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

分类: 历史

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

朱耷简介

朱耷,生于1926年,死于1705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别号八大山人、雪个等。

朱耷画像

朱耷画像

朱耷本是明朝皇室成员宁献王朱权的后裔,其祖父、父亲和叔父都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画家、诗人,因为从小受这种艺术氛围的熏陶,朱耷从小就聪明好学喜欢作诗作画,艺术天赋极高,少年时的朱耷还参加过考试,被录为诸生。

清入关,明灭亡,朱耷的父亲因为明朝的灭亡,悲痛过逾而身患恶疾,不久便离开人世。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朱耷整个性格变得忧郁沉闷,不再过问世事,只想隐姓埋名,身居山野。顺治五年,朱耷因妻子离世,精神变得更加抑郁,便携其弟一起出家为僧。在从僧期间,向民众传授经学,跟随者多达数百人。

朱耷生活清贫又好饮酒,因而时常变得蓬头垢面,邋遢不堪,饮酒后更喜爱作画,常常一挥手就是十多幅,路人、农民、僧人、小孩向他索画,他都大方的赠与他们。朱耷做了十三个春秋的僧人后,他弃僧从道,重修青云谱,苦心经营这座道观长达二十年之久。他这种忽僧忽道的生活并非自己所愿,而是为了逃避清政府,不愿与他们合作,更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迫害。

晚年的朱耷喜欢云游四海,结交友人,在此期间作画颇多,将自己的所有悲痛和焦虑都融合在自己作品中。后来在南昌城郊外盖了一座草房,名曰“寤歌草”,并一直生活在这里直到离世。

朱耷怎么读

朱耷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遭遇国破家亡,曾剃发为僧,一生经历坎坷。

朱耷像

朱耷像

朱耷的别名很多,他原名是朱由桵,别号八大山人、个山、雪个、个山驴、驴屋、人屋等。朱耷实为僧名,在八大山人号之前,耷(da)字的字面意思是耷拉,向下垂,从字形来看还有“大耳朵”的意思。“耷”是“驴”字的俗写。朱耷遭受国破家亡的悲痛,命途多舛,身世背景复杂,这些经历也使他的性格变得倔强孤傲,行为狂躁,对他艺术创作也带来许多影响。朱耷以绘画为代表,但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绘画作品气势磅礴,手法简练,独具一格,充满新意。

明灭亡后隐姓埋名,剃发为僧后,法号为传綮,字刃庵,一直用到康熙庚甲年(1680年)。号雪个开始于41岁,用至55岁。号个山开始于46岁,用至59岁。人屋、驴屋在60岁以前一同使用,其他别号还有很多。八大山人是他弃僧还俗后为自己所取得,59岁开始用,一直用到80岁离世,以前的别号都舍弃不用。在画作上署八大山人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起来连着写。前二字似“哭”字,后二字似“之”字。

朱耷虽曾剃发为僧,但后为逃避清政府的迫害,弃僧还俗,改信道教,这一切都是由于他是明皇室后裔的身世。曾满腔热血一心想恢复明朝,可明后裔不断遭到清朝的迫害,到晚年时已失去精力,只能将自己愤世嫉俗的情感通过作品来表达。

朱耷书法

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

朱耷书法欣赏

朱耷书法欣赏

八大山人不仅画很著名,而且书法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只不过书法方面的成就被画作所掩盖。八大山人的书体,融合了篆和草行,落笔自然,既有圆润的篆体,又有行书草的利落、大气。运用其独特的手法把书法的笔法、力度、气势、情感真情的流露和展现在作品中,不留痕迹的藏于其中。简单而言,就是用篆书的笔法写成行草。

八大山人在中年时写的自提《个山小像》最能体现自己年轻时的心境,其中部分句子具有嘲讽自己的意思,如“个山驴”“个山如吃”等,但这些隐晦的句子的更深意义是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勿忘明朝,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八大山人离世前,书法水平已达到顶峰,如《行书四箴》、《昼锦堂记》、《般若波罗蜜心经》等,不以修饰平淡而成,静穆而简练,不含有一丝人间世俗的气息。

列举几个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草书唐耿湋旧宅清源寺诗轴》、《书怀素圣母帖释文》、《行书半截碑真迹》、《行书手札》、《千字文》、《行书诗轴》等。八大山人在60岁后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其作品中体现自己对清政府的反抗,具有强烈的民族仇恨。虽然他的书法算不上正统,但融入书法的情感和内涵却使他的书法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八大山人朱耷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晚年时为自己起的别号,也是朱耷创作作品最鼎盛时用的别号。

朱耷画像

朱耷画像

朱耷为何要取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呢?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清著名历史学家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这样写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无大于我也。”也有人认为“八大山人”这一别号和朱耷的身世有关,“八”指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第八代孙子,“大”与“耷”又同声,即承认自己是宁王的后裔,又体现对明朝的认祖忠心。最后一种与他的悲惨经历有关,国家灭亡心情悲痛和剃发为僧的痛苦,使他在作品上署名时,常用草体把“八大”与“山人”四个字竖起来连着写,前两字看起来如“哭”字,后两字看起来如“笑”字。

八大山人的画不同于其他画家,许多画家要么专注于画山水,要么专注于画花鸟,但八大两个都擅长,而且每一幅都有他自己的特点。例如八大画的鸟,尤其是鸟的眼睛,就像人的眼睛一样有神而且会转,甚至还给人一种藐视的感觉,间接的为他的画增添了不少灵性。

朱耷在二十岁时遭遇了国家灭亡亲人离世,此后朱耷悲痛万分,随即剃发出家。这些经历让他在创作作品时的角度与深度与他人不同,使他的作品更富有内涵,充满个性。他的作品分为书法、山水和花鸟三类,存在于世间的大概有两千多幅,数量多且质量佳,令后人敬佩。

朱耷作品

八大山人朱耷,清初著名的书画家,为明皇室后裔,国破家亡,后剃发出家,一生经历坎坷。

朱耷《松鹿图》

朱耷《松鹿图》

朱耷虽擅长画花鸟和山水,但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在花鸟方面继承陈淳、徐渭等写意花鸟画的画风。个性特点是运用象征寓意的画法,对花鸟等动物进行夸张化,用奇特的表情和简易的造型,突显画中的形象,充满个性,有的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视人”,用画中形象来展示自己倔强孤傲,愤世嫉俗的性格,因而创作出了一些独具一格的花鸟造型。

《桃石千秋图》是八大山人1699年的作品,当时八大已经74岁高龄,这幅图就充分体现了八大山人的作画特点,一眼看去此画构图简单,只有一石上有两颗桃,整体感很强却不复杂,很少人能用极少物体画出如此高的境界。石头和树木的结合是八大山人习惯的做法,石块倾斜于一角,树枝从石中横空而出并垂下来,画面布局不能过满,那样会过于杂乱。

八大山人晚年时喜好画鹿,鹿与松树的结合,寓意是长寿,《鹿》是其典型的寓情于物的作品,将夸张形象和简练造型结合,来表达自己的性格,其豪放的笔墨更能展示自己的艺术功底。他还喜爱画单个的鱼,空空一鱼,白眼向上,体现了中国画含蓄的作画特点,再通过眼睛的特别画法使自己的情感完整的融入画中。

--免责声明-- 《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这篇文章828la44380。

【结语】: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著名画家朱耷生平简介 朱耷书法充满灵气】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44380'></small><noframes id='828la44380'>

  • <tfoot id='828la44380'></tfoot>

      <legend id='828la44380'><style id='828la44380'><dir id='828la44380'><q id='828la4438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44380'><tr id='828la44380'><dt id='828la44380'><q id='828la44380'><span id='828la44380'><th id='828la44380'></th></span></q></dt></tr></i><div id='828la44380'><tfoot id='828la44380'></tfoot><dl id='828la44380'><fieldset id='828la4438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44380'></bdo><ul id='828la4438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