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

分类: 历史

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

寻秦记李斯

《寻秦记》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古装穿越类科幻剧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天下之时发生的故事。由古天乐、萱萱、林峯领衔主演,于2001年在各大卫视中播出。

《寻秦记》李斯剧照

《寻秦记》李斯剧照

《寻秦记》中的李斯是由陈国邦出演,他诠释了一个满腹才华但确有私心的李斯。剧中李斯拜师荀子学习了“帝王之术”,后到秦国遇见项少龙,项少龙告诉他只有到了秦国他才能大展宏图,虽然李斯一头雾水,可是他还是照做了,后到秦国,李斯成为吕不韦的门客,得到吕不韦的赏识,并把李斯推荐给了秦王嬴政。李斯想嬴政提出统一六国的思想,并主张先灭韩国的吞并顺序,得到秦王的赏识。不仅如此,李斯还教导嬴政读书,在项少龙的帮助下,李斯慢慢的成为秦王器重的人才。

虽然电视剧中多处有改动,突出了从现代穿越过去的项少龙的作用,所以李斯的很多思想以及看法都有项少龙的提点,但是基本还是尊重历史的。例如由于韩国间谍之事,秦王下达驱逐客卿的命令,李斯在其中,上书了著名的《谏逐客书》,让嬴政打消了想法,仍然重用他。秦国统一天下后,李斯建议设立郡县,方便中央集权的统一,并制定相关礼仪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车轨,制定严苛的法律,禁止私学,推崇“督责之术”,官拜相国,一心施展他的法家思想。

李斯简介

李斯,我国秦朝时期注明的政治家、文学家,秦朝的丞相,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

李斯画像

李斯画像

李斯师承荀子,从荀子那里学习了“帝王之术”分析各诸侯的情况,决定为秦效力,李斯到了秦国之后,他的思想很快得到了秦国宰相的认可,在秦国做了官,这让他有机会接近了秦王,他对秦王说起了统一六国的策略,离间六国的国君,然后一一兼并,秦王大为称赞。虽然后来,秦王下了逐客令,但李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王取消这个决定,可见,李斯的口才是十分好的。他在秦王灭六国,统一天下事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秦王称霸后,晋封李斯为丞相。

秦国统一天下后,百废待兴,李斯为秦王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反对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等,李斯的这些建议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当时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李斯一直以来奉行“老鼠哲学”,他认为人和老鼠一样,平台和环境很重要,他一直也奉行这一哲学,所以他追捧权利和地位,心里没有真正的公正,在秦始皇去世后,他与赵高狼狈为奸,伪造遗书,逼迫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始皇幼子胡亥为皇子,企图控制幼皇子,获得更大的权利。李斯与赵高发生利益纷争,最后被赵高被害入狱,在狱中严刑拷打,被迫承认谋反,最后被腰斩。

李斯的文章

李斯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千古一相”之称,除了他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以外,他的文学造诣也令后人敬仰。

4_e2361270692223f369d1fb60aaa0f.jpg

《大秦直道》李斯剧照

李斯是个文学素养很高的人,以散文见长,布局构思严密,重实质轻空谈,在秦代文坛上可谓一枝独秀。李斯的文章中散文现传世仅仅只有四篇,分别为《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其中《谏逐客书》是传颂千古的名篇,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折。

文中先从正面论述,分别举例穆公、孝公、惠王、秦昭王四朝重用客卿,为秦国强大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接着进行反面思考,如果当时那四位君主没用那四位客卿,秦国就不可能出现富国强兵的局面。第二部分则是用比较的论述方法,阐述不是秦国的生产的物品,秦王也照样使用,而秦国出生的人才反而不予以重用,这是为何?文章最后指出,对于人才的包容是帝王统治国家,扬名天下的原因,现在秦王却要背道而驰,无异于自取灭亡。

李斯的文章简明扼要的指出,如果一定要驱逐客卿,那么就说明他在乎声色犬马,而不重视人才。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清晰,文章论述所举的例子都有效的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文章中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流畅、思路清晰,论点明确,论证强有力,有着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李斯名言

在千古一帝秦始皇身边有一个极具政治远见和政治才能的大臣,同时也帮助他在短短数十年之间灭掉东方六国,完成了天下的统一,这个人就是后来秦帝国的第一任丞相李斯。李斯不但在政治上有突出贡献,而且制订了一系列秦国法律条文,巩固了秦王朝的统治根基。此外他还在文学上有独到的建树,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眼光和见识。其中有很多名言名句被人们传诵至今,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李斯的名言名句。

李斯雕像

李斯雕像

在他的《谏逐客书》,《泰山石刻》等作品中主要有一下非常著名的名言:

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2.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

3.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在这里我们主要看一下第一句,它的意思是:泰山不舍弃每一粒土壤,才能这么高大雄伟,江海不厌弃每一条细流,才能如此之深;国君不抛弃每一个人民众,才能成就贤明的美德。

李斯用泰山为何高大,江海为何深广,君王如何成就美德,三个比喻来说明各国客卿对于秦国发展的重要性,让亲王嬴政明白了,只有广纳贤士,集思广益才能使得秦国更加强大,也才能成就统一天下的霸业,最后亲王采纳了李斯的正确意见。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以看出李斯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

对李斯的评价

李斯是秦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秦始皇嬴政的左右臂膀,为秦朝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终李斯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之中,并且被灭了三族,这与当时为秦国立下功劳的商鞅车裂相比,腰斩已经很不错了。据说这项刑罚也是李斯自己建立的,这大概就是身为一代臣子的悲哀,那么历史上对李斯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

秦时明月-李斯像

秦时明月-李斯像

历史上对李斯的评价各有不一,但是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李斯为秦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政治上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稳定。另外李斯建议离间六国,最终实现了天下的统一,推动了历史向前的车轮。在经济上,李斯建议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实现了整个国家货币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改变了一直以来货币混乱的局面。这些都促进了历史的发展,是时代的进步。

李斯在后期的时候与赵高合谋,杀死本该继承皇位的公子扶苏,将秦二世胡亥推上了皇位。最终造成秦国灭亡。另外秦始皇焚书坑儒也与李斯有一定的关系,李斯嫉妒韩非子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所以想尽方法在始皇帝面前说韩非子的坏话,最终韩非子被杀。李斯一生对秦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因为一些原因做了一些在后人看来是不应该的事情,人非完人,都是会犯错的,总体上来说,李斯的成就远远大于他的过错,这些小过错并不会改变史学家们对李斯的高度评价。

--免责声明-- 《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这篇文章828la64177。

【结语】: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寻秦记李斯到底是谁】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64177'></small><noframes id='828la64177'>

  • <tfoot id='828la64177'></tfoot>

      <legend id='828la64177'><style id='828la64177'><dir id='828la64177'><q id='828la64177'></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64177'><tr id='828la64177'><dt id='828la64177'><q id='828la64177'><span id='828la64177'><th id='828la64177'></th></span></q></dt></tr></i><div id='828la64177'><tfoot id='828la64177'></tfoot><dl id='828la64177'><fieldset id='828la64177'></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64177'></bdo><ul id='828la64177'></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