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未命名/ 正文

记者手记:薪火相传――中国援苏丹医疗队尼罗河畔半个世纪的驻守

admin2023-11-27未命名22 ℃0 评论

  新华社喀土穆4月10日电 记者手记:薪火相传――中国援苏丹医疗队尼罗河畔半个世纪的驻守

  新华社记者李芮 王丙飞

记者手记:薪火相传――中国援苏丹医疗队尼罗河畔半个世纪的驻守

  阿布欧舍是一个在地图上也很难精准定位的苏丹中部小镇,然而这里却是苏丹民众家喻户晓的地方。因为从1972年起,这里就驻扎着一批批来自中国的援苏丹医疗队。从此,这片曾属于英国殖民者养马玩乐的农场,就变成了一所治病救人的医院――阿布欧舍友谊医院。

  日前,记者一行从苏丹首都喀土穆驱车前往120公里外的这所医院。一路上坑坑洼洼,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由于路况差,这条路至今被称为苏丹的“死亡公路”。2012年春节期间,第30批援苏丹医疗队队长潘冰就是在这条路上发生意外,长眠于苏丹。

  途中,我们与曾六次援苏丹、对这条路的沟沟坎坎都熟稔于心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退休职工冯育德通了电话。他在这个国家度过了12年时光。他回忆了自己20世纪70年代初、没有互联网也打不了国际长途电话、往返在这条路上传递书信的日子。

  冯育德说:“当时中国外交部有个信使团帮助送信,一次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每次我从使馆把家书送到医院驻地后,不管多晚,大家都会马上写回信。由于经常停电,许多信是点着蜡烛写完的。信使第二天就离开苏丹,队员们希望托信使把回信带走。我就带着回信一路狂飙,一封信就是队员们一个月的盼头啊!”

  如今,驻守在阿布欧舍友谊医院的,是来自中国陕西省的第37批援苏丹医疗队。虽然已经不用再通过家书联系,但由于地处苏丹边远乡镇,通信讯号很差,停水停电依旧是常态。

  抵达医院后我们发现,这家在苏丹远近闻名的医院,没有显眼的招牌。院区内唯一一栋两层小楼是2017年中国企业援建的,用作门诊楼和行政楼;外观看上去略显简陋的三排平房,用作外科和儿科病房。院区内全是土路,三轮蹦蹦车经过扬起一片尘土,苏丹病患和家人友好地用中文“你好”跟我们打招呼。

  在妇产科病房,55岁的苏丹村民茜塔拉-巴纳特・阿瓦切怀里抱着刚出生两周的外孙女感激地告诉记者,在中国医生的监护下,她曾在这里顺产生下了3个孩子,她女儿在中国医生的帮助下成功进行了剖宫产,“中国医生医术高明,感谢中国医生!”

  顺利完成这次剖宫产手术的是中国援苏丹医疗队妇产科医生刘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