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网络热点/ 正文

中华医学最早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

admin2023-11-27网络热点23 ℃0 评论

中华医学最早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

大家都知道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于每个学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自然科学等等。那么中国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什么呢? 这其中要推明朝永乐年间的著作《永乐大典》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准备编纂一本涵盖各门学科的书籍,最后没有成功。到了永乐年间,为了消除“靖难”的影响,证明自己比建文帝更适合当皇帝,遂下令修书,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初令明初第一大才子解缙主持编撰,一年后成《文献大成》,但朱棣读后十分不满,后又令姚广孝担任监工,同时扩大了编书队伍,终于在5年后定稿,朱棣大悦,亲自取名《永乐大典》。又一年,全书才终于抄写完毕。

明初第一才子解缙

《永乐大典》编纂于1403年,它从开始编纂到完成整整花费3000余人耗时5年方才完成。它不仅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所有类书,具有“万书之书”的美名,保存了我国14世纪以前的关于地理、历史、文学、医学等各个方面的文献。共有1000余卷,分装为11095册,全书共有近4亿字。

由于《永乐大典》收录了我国明初以前各个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许多已经遗失的重要文献由于《永乐大典》的保存得以幸存。但是不幸的是《永乐大典》本身已经遗失众多,全书共11000余卷,当今留与世上的仅有八百余卷,这不仅是我国文化的损失,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损失

中华医学最早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

我国第一部神话总集?

山海经。

《山海经》(《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

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同时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国医学道德的发展期的典故?

⒈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巨著《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就是其标志。在这部著作中,他痛斥了当时医界中的因循守旧,敷衍塞责,“不留神医药”而“竞逐荣势”的医疗作风。

⒉唐代的孙思邈编著《备急千金要方》。其中在《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中对医德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医德思想,使之更系统化,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⒊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就医生的专业学习、思想修养、举止言行、服务态度以及病患和之医家之间的关系,均提出了十分具体详尽的医德规范,被美国1978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列为世界古典医德文献之一。

⒋1932年6月上海出版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这一书的出版,表明了中国由传统医德学进入到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黄帝内经仅仅是一部医学巨著吗?

土鳖君在上一期《冬季养生》篇中说到了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很多小伙伴留言让我多说说养生的东西。看来土鳖君的朋友们大都跟我一样进入了中年油腻期了,需要枸杞、菊花、保温杯来化解一下对身体状态的焦虑。好吧,那土鳖君就做一做荒唐的事情,班门弄斧的去蠡测一下上古的自然哲学,尽我所能的给大家浅薄的讲一下纵横了上下五千年的为人、处事、应内、感外的智慧。由于《黄帝内经》的知识横绝古今、浩如烟海,我等只是撑艘瓜叶小艇在海边摸索。由于土鳖君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的理论,只能用自己微薄的简介去转述一下经典的内容。所以浅薄、不到之处还请谅解。那么这一期我们就先从《黄帝内经》是什么?《黄帝内经》有什么?《黄帝内经》说什么?来总体的了解一下这一部无上智慧典籍。

一个好名字是一本书的点睛之笔,我们先从《黄帝内经》的书名说起。所谓的经,本是横向的线,由于在纸为大众化之前,书籍多是纬编、竹简(当然也有帛书、羊皮书、锦书、贝叶经等形式,但由于成本昂贵不是大众之选。),将竹简片链接起来的麻线,就是经线。所以,后人多以经借指可以为往圣继绝学的法书。内经,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人体内部的传世法书。同样的还有一本外经,但是已经失传。(中医同样有外科,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刮骨疗伤的华佗。)

《黄帝内经》真不是黄帝写的。据考证,这套典籍启笔于东周早期,后经战汉,定稿于东汉时期。作者也不是一个人,是由无数的道、儒、医等诸子百家的先贤,根据自己对自然、天地、生灵、万物的理解和认识不断地打补丁式的修改完成。可以说这是一部跨越了上下百年,凝集诸子智慧,历经千锤百炼而得来的自然思想典籍,也是一部以道入医,以道救人的自然理论。由于内涵过于深邃,成书者不敢独占奇功,就以上古圣王的名讳冠名了这套典籍。为了通俗易懂,广而告之,书中还假以天师伯岐与黄帝的对话,以对话录的方式阐述医的道理。在先贤眼中,“人身即天下、天下即人身”,最后集大成者以黄帝之名冠之,也暗喻了从医者,乃执天命之业、尊圣人之言、操帝王之术的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乃行大慈悲、积大功德。

《内经》共70万字,分《素问》、《灵枢》两部,其中《素问》九卷,八十一篇。主要讲解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等内容,《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除了对《素问》的补充和论证之外,又加上了腧(shu)穴、针具、刺法、诊疗原则等内容(后世流传两部皆二十四卷本,为唐、宋以后修订版本)。《素》、《灵》两部组成了一套完整的自然医学哲学系统,《素》为世界观、指导思想,为内涵,而《灵》为方法论、手段,为外延。

既然是一套哲学系统,那我们就需要顺着哲学的思维去探索《内经》。《内经》来源于上古气一元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即认为炁(气)是物质的本源,这里的炁不能简单理解为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得物质,而是构筑我们物理世界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解释,炁就是质子、电子、中微子、夸克这一类的基本粒子。炁(太极)一分为二则为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生克萌发万物。万物是炁的不同形态。(天地万物即是一炁所生、而又天地万物无非是炁。)

由于炁看不见、摸不到,人们只能通过摸索天体、时令、地理、方物的规律去掌握炁的规律。慢慢的就发现了一种普适于一切事物的约束性法则,古人就把它称之为道。(古人对道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和描述,将道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用人类的语言描述出来,写就了《道德经》。)由于道的普适性,它既可以放大到至大的宇宙空间中,也可以缩小到至小的精微空间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没有显微、解剖技术的古代,圣人们就把道推理到人体中,形成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内经》。

这种由外而内,由显而微的医学体系告诉我们人体机能的运行是与炁的运行规律一致的(气运),与阴阳、五行、四时、干支、星宿甚至风水等自然事物运行规律相同的。(所以说:国有国运,人有人运。“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是不无道理的。)

由于古人掌握了一种感知自然运行规律的工具——《周易》,所以古代的医家在治病之前多用《易》的卦、象、术、辞去推算患者的气运(我们常说的病入膏肓、气数已尽就是这么回事。),已达到治本的目的。所以中医之大能者多为《易》之大能,能医治病之前必打卦,以探气机。由于各种原因,这套诊疗方法大陆已经失传,现在香港、台湾及海外的中医,日本汉方医学、以及所谓的韩医还在坚持用。(与棒子国的单纯模仿不同,客观的说日本的东洋医法从理论、经方等方面扩大了传统中医的诊疗体系,可以称其为中医的分支了。)

Warning:这里土鳖君要提醒一下各位,问天打卦的事情不是玄学,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梅花易数也好、紫微斗数也罢,包括四柱、六爻、大小六壬、奇门遁甲等等工具,是建立在古人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自然规律的客观观察。但是,诸君不要用算卦、扶乩的方式揣测未来。原因有二:其一,所谓善易者不卜,真正对《易》参悟高深的人不会去给自己和别人测算未来的,市面上所谓的赛神仙、算死鬼大都是来自于一个江湖流派——江相派,这种江湖骗子是玩心理学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度娘搜一下他们的秘籍《英耀篇》、《阿宝篇》或者看一看《京华神相张铁嘴》这本书就一目了然了。

其二:就算机缘巧合,遇到了入世的的高人,也不要妄图改变已知的未来,改变未来就等于改变了因果中的果,而因无所落,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另一个更大的果上。有所得,必有所舍。这是古代的君王,老天爷的儿子也不敢承担的东西,所以诏书都是以奉天承运开头。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方法有且只有一个-顺天而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同志们,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才是顺天换命的根本方法。这也是《了凡四训》中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道理。(如果大家感兴趣,土鳖君会在《内经》之后,再开专篇。)切记!!!

好了文归正传,道统领阴阳、四时。尊道而行,人体机能则会运行的更持久,逆道而行,人体机能则运行的则会短一些。古人基于对道的认识和尊重,以及对人构架和气运的观察,总结出一个朴素的诊疗观点——天人合一。,并根据这个观点系统的论证了疾病是什么?疾病从哪来?疾病要怎么出去?三个问题。按照这三个问题的框架,《内经》也就徐徐展开了论述。

我们的病从哪里来呢?病就是逆,逆反了自然规律,人体内的管理中枢垮掉了,保卫部门(营卫之气)解散了,病毒、细菌、癌细胞之类邪气趁虚而入,人就生病了。

生病了,怎么办,《内经》告诉我们,除了后悔药,圣人们还是有些手段去帮你化解掉这些麻烦的。我们还是需要利用我自己的身体,用阴阳相糅、五行生克的规律,根据病在不同的位置和发展趋势,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排泄出去。所以小伙伴们上初中的时候就学到了著名的医古文-《扁鹊见蔡桓公》。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内经》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正确的去养生延寿的规律和方法。其实养生的奥秘绝不是吃人参、啃石斛、按摩、推拿,更不是去坐个什么生物电理疗床、理疗椅,而是要根据参照天时、地理、阴阳、四季的规律,将自然合入人体中,运化到微末之处,从而进行休养生息,上古天真、因天之序。这就是《内经》教给我们的合与化的学问。

这里土鳖君又要跟诸位说一下(漫谈就这样,想到哪里就说哪里)。道要守,不可逆,现在有些父母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起一些霸气的名字,诸如:傲天、啸天、问天、撼岳、无敌、擎宇此类,非常不好。这等于在孩子的命格中强行注入一些戾气,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命运都非常不利,顺天而为,才是硬道理。

好了,这一期就先跟大家谈到这里吧,我们下一期继续。

唐高宗674年还有他活动记录?

中国历史上,据说彭祖活了800岁!尽管这一数据有待考证,但我们毕竟不是古人,有谁能够断定它一定是假呢?况且,在历史上留有文字记述的清代李庆元,他活了257岁。何况大名鼎鼎的孙思邈!活过140岁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药王孙思邈

须知,孙思邈他既是我国古代一位悬壶济世名满天下的著名的医生,也是位不折不扣的具有仙风道骨的道家真人,而且他的高寿也完全是有历史可考性的。

关于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在各类推断与考察的版本中,大致有六种说法,即101岁,120岁,131岁,141岁,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但我认为,至少活到141岁的可能性是绝对有的。

我们可以通过有历史记载的事件来考证孙思邈可能活了140岁的真实性:

孙思邈塑像

《旧唐书》记载,洛阳总管独孤信见到孙思邈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大意是“孙思邈还是个孩童,就博学,大彻大悟,明白大道,德才兼备,与圣人一样。但恨孙思邈是大器之才,只能大用,作为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才使用。若把他放在小的地方使用,是不适合的。言外之意,也就是待日会重用提拔,现在时机未到。

此处提到了洛阳总管独孤信,那这孤独信又是何许人也?

孤独信生于503年,卒于557年。西魏、北周时期重要将领,八柱国之一。而孙思邈能够在孩童时代会面孤独信,这说明在孙思邈的生辰绝对在孤独信卒之前的557年。而《旧唐书》提到孤独信评价孙思邈“此圣童也”,同时《旧唐书》也提到孤独信见孙思邈此时任职洛阳官职(洛阳总管),自然,他们相见的时间一定是孤独信在洛阳任职期间,而史料有记载的孤独信进入洛阳的时间则是在大统三年(537年)。

史料记载,“大统三年(537年),回到长安,上表请罪,得到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拜骠骑大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跟随丞相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联合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封河内郡公。”

这时候,孙思邈也应该是在十几岁的样子,不然十岁之前懵懂幼子,不可能有让孤独信仅一面之缘就顿生此孩不一般当属大才的感慨。而对于孙思邈卒于682年,这一点大致流传的版本几乎都一致,自然不用去考究。因此孙思邈不可能活了120岁,因为那样的话他还未出生孤独信就已经不在了,他们两人不会见面;也不可能是活了131岁,如果这样的话,孤独信卒年孙思邈才5-6岁的样子,这完全小的不靠谱;如果活上165岁,可能性更不大,因为那样的话从孤独信刚入驻洛阳的537年,孙思邈应该已经有20岁了,怎么可以被孤独信称为“圣童”呢?所以,这么推敲,版本中流传的孙思邈活了141岁,也就是说生于公元541年已经非常可能。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生于(如上六种可能的猜测),卒于682年。他的一生在中国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也是唐代著名的道士,世称孙真人,后世尊称为“药王”。同时,他也是中国民间供奉的医药之神,如在北京白云观的药王殿供奉的主神正是他,且他在道教的地位在张仲景和华佗之上。他对医学界的主要贡献不止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千金要方》,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而且,他在下终南山之后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伟大的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另外还著有《千金翼方》、《摄生论》等医学名著。

药王殿:孙思邈(中)

对于这么一位既精通医理,又精通天地养生之术的传奇人物,他之所以可能活到141岁这一点都不难理解。至于为何连吉尼斯世界纪录都不能认定世界最长寿老人有这么大岁数的,是因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起始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才开始的,自然只能作为考证现代而并不包括现代之前的事情。因此,吉尼斯世界纪录没有纪录的事并不就代表真的就不存在。

原创: 淳帧通安,欢迎关注探讨历史话题!谢谢!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