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福利彩/ 正文

乌曼美食的俘虏百度百科,哪些因素遏制住了德军的凌厉攻势

admin2023-11-30福利彩21 ℃0 评论

乌曼美食的俘虏百度百科,哪些因素遏制住了德军的凌厉攻势?

对于莫斯科会战来说,莫斯科战役的结束标志着德军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德双方开始争夺战略主动权。而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败退是二战中,德军第一次大规模的败退。

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经过大约一个月的停顿,这个停顿被后来的很多人认为是赢了战役而输了战争,但是这一个月德国人没有闲着,在这一个月里边,德国人的火车终于可以开到了中央集团军群的后方,再加上经过南北分兵,中央集团军群消除了两个侧翼的危险终于是可以进攻莫斯科了,没有这一个月的停顿,中央集团军群根本不具备这种比较有利的形势。莫斯科保卫战的地图

而且在德军进攻之初,通过在维亚济马的大包围圈,德军又消灭了苏军的重兵集团,约有60万人,按照战役开始双方的兵力对比,苏军开始有125万人,现在被打掉了一半,而德军的180万人伤亡轻微,现在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接近1:3了,德军的优势更大了。

但是从10月开始德军遭到的抵抗也开始加强了。首先是合围圈里边的苏军部队并没有马上失去组织投降,而且又坚持了8天,在后方有这么一个巨大的威胁的时候,德军的主力都在解决被合围的苏军,继续向前的部队不多,这样就使苏军挡住了这些先头部队。

苏军在维亚济马损失了大量部队以后,马上利用莫斯科的铁路发达的条件,迅速向莫斯科集中兵力,包括中亚地区,还有远东地区,其中远东地区的最有名,但是莫斯科的援兵主要是新组建的部队,来自中亚的316步兵师也就是潘菲洛夫师也由于莫斯科城下的功勋被授予近卫第8步兵师。

同时,经过4个月的战争,苏军中一部分指挥员已经开始熟悉了新的战争形态,能够对于德军的行动作出准确的判断,就像电影莫斯科保卫战里边说到的,法西斯德国的战略并不复杂,老一套的在两翼集中兵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上集中全部预备队去抗击他们。象朱可夫,卡图科夫,罗科索夫斯基,列柳申科这些将领已经可以挡住德军的进攻了。苏联人在红场举行的阅兵的确是极大的震撼了德军,并且鼓舞了自己的斗志。

苏军抵抗的加强首先使德军的攻势受到了更大的阻力,同时苏联的道路情况又使德军后勤运输吃尽了苦头,苏联道路中硬路面比较缺乏,在10月份的秋雨中,苏联的道路无法经受德军的反复碾压,已经是变成了一片沼泽,加上苏军还会一定程度上破坏道路,使德军的进攻速度大大降低,而德军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是德军制胜的法宝,现在德军的进攻速度降了下来,对于进攻的一方可不是什么好事。苏联人这边由于大量利用铁路集结兵力,这样泥泞对于苏军的影响要小,但是下了火车泥泞还是会影响,不过这只是最后一段道路了。冬季作战对于交战双方完成的麻烦一样多,不过对于准备充分的一方麻烦就要少得多。苏联人在莫斯科也学会了把85高炮放平了打坦克。

战争到了莫斯科附近,苏军的空军活动要比原来活跃的多,苏军空军和德军空军的实力对比第一次比较接近,而且苏军把防空军的歼击机调过来以后,苏军的空军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且苏军的机场都是永备机场,条件比野战机场好得多,这样苏军的出动率要比德军好得多,这样德军第一次失去了空中优势,虽然苏联空军这个时候还不能像后来一样可以让德军不能在白天活动,但是已经可以给德军制造足够的麻烦了。苏军在莫斯科举行的反攻中,骑兵是主要的突击力量,所以虽然把德军打回了出发阵地,但是也证明了骑兵已经不适应现代战争了。

源源不断的援兵,正确的指挥,还有有效的空中掩护,都使得德军的进攻速度变得十分缓慢,德军逐步变得精疲力尽,丧失了进攻的锐气。而冬天的到来使德军的情况变得雪上加霜,而这种情况都是德军自己造成的,德国就算是不入侵苏联,到了冬天也需要冬装,什么没有准备冬装完全是扯淡,德国人的冬装是由于自己糟糕的后勤管理系统,积压在了后方没有送到前线,这个事情只能怪他们自己。而经过大约2个月的激战,德军丧失了最后的进攻力量,到了12月6日,苏军的反攻开始了,超过了进攻顶点的德军被打回了自己的出发阵地。

图片来自网络。

德军该不该打基辅战役?

乌克兰地区除了第聂伯河基本无险可守,两年后的东线战场,南方集团军群貌似也是被逐出第聂伯河右岸开始崩溃的,除了失去乌克兰地区外,更为严重的是中央集团军群一向坚固的防线也因为侧翼暴露而摇摇欲坠,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德军整个东线的大崩盘。

总结了一下,基辅战役苏军战败的原因主要这么3点:1、8月份乌曼战役战败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仅是给斯大林在组织战役后撤方面带来了不良印象,最要命的是西南方面军剩余的几乎全部机动力量都报销在了乌曼,这样一来西南方面军变成了一支纯步兵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机动性极差,面对德军装甲部队的突击根本无法做出快速反应,在德军突破一线防御之后已经完全没有装甲机械化部队去组织反突击、封闭战役缺口,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军坦克长驱直入(基辅战役最后德军俘获苏军人数众多,但缴获的坦克与装甲车辆极少证明了这一点);

2、8月末古德里安集群转向南下之后斯大林盲目轻信叶廖缅科吹牛逼画大饼,以为可以阻止“老流氓古德里安”,实际上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叶廖缅科的反突击根本没有能迟滞古德里安的南下,导致西南方面军侧后暴露,古德里安集群比较顺利的插到了方面军后方。

3、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情报工作失误,一度导致乌曼战役后对克莱斯特集群的动向失去监控,只是大概判断该集群8月下半月在第聂伯河下游到黑海沿岸地区活动,完全没有判断到克莱斯特突然转向并在克列缅丘格渡河,一夜之间击溃了毫无防备的38集团军,3天内就和古德里安汇合封闭了包围圈。

总的看下来这场大败首锅斯大林,次锅叶廖缅科,基尔波诺斯的责任相对较小一些,另外从军事角度看,乌曼战役之后苏军就应该考虑抓紧撤离基辅并在后方组织新的防线了,但是考虑到苏军机动性极差,即使这样做了仍然可能会被德军啃下一大块肉来,但总比被围歼要好得多。最后的最后吹一波朱可夫,在乌曼战役还没发生的7月29号就看出了西南方面军有被合围的危险并建议放弃基辅,老朱真乃神人也!

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连收缩防御都做不到,因为没有油发动汽车,拉不走重炮,想收缩防御集中力量?抛弃了重炮的轻步兵有什么用?失去了重武器只会导致防线崩溃的更快。突围同理,想带走重武器?你补给寸断,你除了步枪轻机枪毛都带不走,轻步兵面对敌人的坦克重炮装甲车就是死路一条!

斯莫棱斯克弃守之后基辅肯定是守不住的,基尔波诺斯和朱可夫都向斯大林强调过这一点,然而朱可夫因此被免去总参谋长,你让基尔波诺斯怎么做?大清洗才过几年了?巴甫洛夫才被枪毙多久?苏联40年开始编组的10个机械化军,到开战也才配齐三个军的装备而且全都在开战之初消耗掉了。罗科索夫斯基在44年初无法突破Gomel,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原先答应给他的装甲部队被转移到其他方向去了,不仅被打回攻击出发点而且阵亡和失踪十二万人。

德国损失一个集团军就断了东线脊梁?

至1942年冬季彻底来临的11月份,朱可夫已经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秘密集结了三个方面军(内含10个合成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反攻总兵力达到143个师1106000人。研究兵力数字的重点在于,可以发现苏军每个集团军平均约10万人,而每个师平均下来只有7700人。

(朱可夫)

如果再去掉方面军和集团军直属部队以及炮辎工等特种兵占比,苏军每个师也就5000人到6000人的样子,要特别说明,这还是完成整补尚未投入作战的基本满编部队。那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激烈的时候,所谓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有多少人马呢?

该方面军组建时包括由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以及由原西南方面军调出的第2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其中直接在斯大林格勒城区坚守的第62和64集团军共有90000余人,也就是说,每个集团军兵力不足45000人,方面军总兵力也就10多万人。

(赖歇瑙)

而保卢斯的德国第6集团军却辖有包括2个装甲军在内的6个军270000人,该集团军在投入巷战前经过增补共有18个满员师,平均下来每个军有45000人、每个师有15000人,换言之,德国人的一个满编军的兵力跟苏军当时的一个集团军完全相等,都在45000人左右。所以不要被部队番号的级别所迷惑,关键还是其所辖的兵力兵器真实数字,德国的集团军由于编制充实,跟苏军的集团军根本不是一码事。

在“巴巴罗萨行动”实施的1941年6月,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编成内只有七个野战集团军和四个装甲集群,平均每个集团军群只有两个多一点的“野战集团军”。我们以包克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为例,它当时下辖第4、第9野战集团军和第2、第3装甲集群共约51个师90多万兵力,而我们知道装甲部队的兵员数量大大低于步兵,因此这两个野战集团军至少要占到三分之二强的60万兵力。

(保卢斯)

反观苏军在卫国战争爆发前即编有7个方面军,1943年拥有多达13个方面军的番号,战线西移后经过整合仍然维持在11个方面军的规模,而在整个二战期间,苏军使用过的方面军番号多达37个。而苏军的所谓“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前前后后则组建了70个(其中有9个被德军全歼),去掉一些杂七杂八的因素,苏军的集团军数量刚好是德国人最初的十倍!

其实从军事主官的军衔也能看出两军的建制区别,一般来说,德国集团军或装甲集群的司令官多为上将或一级上将(大将)衔,个别甚至有陆军元帅衔(比如第4集团军司令克鲁格和第6集团军司令赖歇瑙等)。而苏军的集团军司令员多为中将衔,战争中后期甚至有少将衔的。

(崔可夫)

比如防守斯大林格勒城区的主力第64集团军,是由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第1集团军改称的,司令员崔可夫当时就是中将,而他的对手保卢斯已经是装甲兵上将(兵种上将),这还算是配置较低的“上官下派”。所以对二战苏军来说,损失一个集团军没什么大不了的,就算损失一个方面军尽管也算惨重,但还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但德国人一个集团军被全歼则是很难承受之重,并且第6集团军(原第10集团军)自波兰战役起,就是德军地面部队的主力和精锐,由希特勒的爱将赖歇瑙统率。1942年德军在实施“蓝色计划”的战役编成中,拥有A、B两个集团军群共三个野战集团军、两个装甲集群和三个仆从国集团军,经过调整后的德军南线作战序列是:

(巷战中的德军)

A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李斯特元帅指挥,下辖克莱斯特上将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鲁夫上将的第17集团军,目标是攻占高加索地区;B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包克元帅,下辖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魏克斯上将的第2集团军和保卢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战役目标是攻取斯大林格勒。在两个集团军群的后方,掩护侧翼的二线兵团是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战斗力就是渣渣。

不难看出,第6集团军是整个南线德军的核心部队,一旦该部被歼,则德军在这个战役方向上几乎等于被抽断了脊梁。更重要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场广袤战场上的大规模的会战,而不仅仅爆发于斯大林格勒城市及周边,在整个会战中德军和仆从国军队共损失了66个师共150万兵力(计入期间多次补充的兵员),南线德军的200万总兵力已经损失75%了,不仅失去了进攻能力,连实施防御都明显不足。

(保卢斯)

不久以后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本来曼施坦因已经击败和重创发动进攻的苏军,却硬是无法扩大战果,让大部分被围苏军都溜出了合围圈,最后仅仅吃掉40000多人,主要原因就是兵力不足,可见南线德军的窘迫程度。

曼施坦因曾经回忆道,德军在东线的胜利比如克里木半岛战役,主要依靠“重量与质量”,所谓重量,是指德军的技术兵器尤其是火炮的先进程度,所谓质量,是指德国士兵和基层军官、军士的战斗素质和纪律性,而唯一不占优势的,就是“数量”。

(曼施坦因)

苏德战争中双方的最大兵力值,是德国780万苏军1280万,这个比值大约是6比10,意味着一个德国兵至少要对付两个左右的苏军士兵,才能维持战线的均势。而一旦保卢斯集团军被全歼(并且是无法恢复的全歼),则等于苏军在南线腾出了50万以上的机动兵力,如果以整个会战期间德军损失150万人计算,意味着苏军腾出了300万的兵力。

具备去掉会战期间200万人的自身伤亡,苏军仍然净腾出100万的大军,乌克兰方向上的南线战场形势必然急转之下,进而深遽地影响着整个东线的局面。所以,按德国人自己的说法,斯大林格勒战役标志着德军战略进攻能力的终止,而库尔斯克战役才是德军崩溃的开端,因为东线德军下降到不足600万人,无力再以质量优势应对苏军的千万级部队,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二战德军最强的十大王牌师有哪些?

NO.10 奇尔河畔的“消防队”——第十一装甲师

相信在二战爱好者中,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巴尔克将军和他的第11装甲师。1940年,法兰西战役结束后,由第11摩托化旅加上来自第5装甲师的第15装甲团组建了第11装甲师,历经巴尔干战役、基辅战役、莫斯科战役、库尔斯克会战、突出部战役。1942年,在第6集团军被苏军包围后,为稳定德军脆弱的防线,在师长巴尔克将军的指挥下该师在奇尔河重创苏联的第1坦克军,创造了以仅有的50辆坦克击毁、击伤苏军700辆坦克的辉煌战绩。

1945年5月4日,该师向美军第3军投降。

前排左一:第十一装甲师指挥官赫尔曼·巴尔克

NO.9 “绿色魔鬼”——第一伞兵师

第1伞兵师组建于1943年5月1日,前身是著名的第7伞兵师,曾经历经了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的克里特岛空降战的洗礼。第1伞兵师初次在战场上亮相是1944年的西西里战役,曾与赫尔曼.戈林装甲师并肩战斗,同时也是德军最后撤出西西里岛的部队,而后在意大利继续与占优势的盟军战斗。

943年12月——1944年3月,第1伞兵师在卡西诺山地重创了英、加和新西兰军队,赢得了“卡西诺的绿色魔鬼”的称号,之后撤退到凯撒防线、哥特防线,一直战斗到1945年。

全副武装的德国伞兵

NO.8 “高加索山鹰”——第一山地步兵师

该师组建于1938年4月,前身为1935年德军重建时唯一的山地部队——山地步兵旅。

1939年起,第1山地步兵师历经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在战斗中表现出色,1941年又深入南斯拉夫腹地作战。巴尔干战役之后,第1山地步兵师又入侵苏联,参加了乌曼合围战。在1942年的夏季攻势中,第1山地步兵师进展到高加索地区,在德军作战史中最高的阵地上作战,并在4300米高的厄尔布卢斯山顶上,升起了德国国旗。

1945年撤至奥地利在那里向美军投降。

NO.7 “魔鬼之师”——第七装甲师

前身为第2轻装甲师。1939年9月1日,该师出现在波兰战场上,1939年10月18日第2轻装甲师正式更名为第7装甲师。1940年2月12日,埃尔温·隆美尔少将接过了第7装甲师指挥权,随即展开了对敦刻尔克盟军的追捕,在法国作战期间全师仅有2624人阵亡、受伤和失踪,损失坦克42辆,获得“魔鬼师”的称号。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中,第7装甲师隶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第3装甲集群第39装甲军,以损失了半数坦克的代价全歼苏军第5坦克师。随后,该部参加了库尔斯克、基辅、日托米尔、哈尔科夫以及穿越乌克兰的撤退作战。1944年8月第7装甲师被调往波罗的海的东普鲁士,防守至1944年11月。

1945年5月3日,第7装甲师向美英军队投降。

NO.6 “铁甲狂飙”——第三装甲师

成立于1935年10月,是德国最早的装甲师之一。1939年3月,德军出动第3装甲师于13日上午8点20分向捷克斯洛伐克发起进攻,至下午,第3装甲师全部越过了边境。3月15日,德军坦克开进了布拉格。作为古德里安的心腹部队,该师先后参加了波兰、法兰西等战役。

1941年进攻苏联,该师由莫德尔中将指挥,一路狂飙,所向披靡,成为“巴巴罗萨”行动中最耀眼的一支装甲劲旅。随后该师参加了比亚威斯托克、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等战役,并在基辅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5年4月,该师在奥地利向美军投降。

瓦特尔·莫德尔

NO.5 “死亡之星”——骷髅师

俗称为“死人头师”,其前身是党卫队集中营的看守部队。该师师徽骷髅图案的含义是“我们在我们的黑色帽子上佩带骷髅标志,借以警告我们的敌人,并向我们的领袖表示,我们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他的理想。”

该师参加了法兰西战役,抢渡墨纳河,战斗非常狂热,不顾牺牲,并且在西线制造了屠杀事件。1941年骷髅师参加入侵苏联作战,在经历了两次哈尔科夫之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后被调到法国,参加了阿登战役。

1945年3月该师在匈牙利被苏军打败,1945年5月跑去向美军投降,但依然被美军移交给了苏军。

NO.4 “黑色闪电”——希特勒近卫师

肯定会有军迷对“黑色闪电”排名靠后表示不满,这样排主要是基于该师太过惨重的伤亡。最早的希特勒近卫师只是规模不大的一支准军事的政治化部队,称为“阿道夫·希特勒旗队”,参加了占领苏台德地区、合并奥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动,而它的第一次战斗却是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战役胜利后,1940年3月旗队在德国本土休整得到了新型的四号坦克,完全实现了摩托化。

1941年3月,旗队参加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的行动,是德国第一个攻入南斯拉夫的部队。穿过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亚,攻入希腊,并俘虏了大批的希腊部队。

战役后升格为武装党卫队机械化步兵师,后又重组为装甲掷弹师,参加“巴巴罗萨行动”突袭苏联。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损失惨重,被撤往法国修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该师紧急开赴法国卡昂参战,在法莱斯口袋再次遭受重大损失。至希特勒自杀时,该师仅剩一千余人,在破坏了所有装备后,官兵们烧掉身上的制服,往美军方向逃亡以远离伺机报复的苏军,从此希特勒近卫师再也不存在了。

NO.3 “北欧军魂”——维京师

该师组建于1940年12月,基干是一个主要以被占领国家的志愿兵组成的“德国”团。1941年1月,重新命名为“维京”,又被编入两个团即294名挪威志愿者的“诺德兰”团、216名丹麦志愿者的“维斯特兰”团,另外还有一个由荷兰、芬兰志愿兵组成的“诺德斯特”营,总兵力约为19000人。

该师首次参战是在1941年6月入侵苏联,并长期在高加索地区作战。1943年10月,维京师被正式编为满员装甲师。1943年夏秋季,维京师参与了哈尔科夫以及第聂伯河的一系列防御战斗。当苏联红军在1944年6月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时,维京师被苏军包围在“切尔卡瑟口袋”,虽然维京师最终冲出了包围圈,但却损失了所有的装备,人员蒙受惨重伤亡,被迫撤到波兰休整补充。1944年12月,维京师从华沙撤离至匈牙利布达佩斯,企图为被围困在布达佩斯的45000德军解围,失败。

1945年5月,该师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向苏军投降。

NO.2 “天下第一师”——大德意志师

其前身是首都卫戍团,曾负责柏林奥运会的安保工作。1939年4月12日,希特勒亲自下令将柏林卫戍团改名为“大德意志步兵团”,其成员的制服上绣有“GD” 字样的肩章。

它首次在战场上亮相是1940年5月的西线,打的英国远征军抱头鼠窜。1941年又参加了对苏联的入侵,莫斯科会战中,它是最靠近莫斯科的部队之一。在经历了1942年卢特斯切斯萨村和1943年贝尔科洛两次重创之后,被重组为装甲掷弹师。

1945年5月,大德意志师最终被苏军消灭,仅有少量的士兵逃到西线向英军投降。

乌曼美食的俘虏百度百科,哪些因素遏制住了德军的凌厉攻势

NO.1 “帝国之花”——帝国师

世界最强陆军师,号称为“帝国之花”。帝国师也是二战中武装党卫队表现最出众的王牌部队。该师的标志是北欧古文字中的“狼之钩”——据说可以赐予持有者神秘的力量以吓跑荒野中的狼群。

1940年6月——1941年4月,该师参加了西线作战和巴尔干战役,转战千里,战功赫赫,1941年6月,又踏上了入侵苏联的征程。在苏联历经斯摩陵斯克、叶利尼亚突出部、基辅合围等恶战,在该师手下被打散建制的苏军部队不计其数。而在后期的防御作战中表现也异常出色,该师下属的一个团曾与数倍于己的苏军激战,击退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该团只剩下36个人。

帝国师最强悍的战绩是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以损失46辆坦克和突击炮的代价击毁了448辆俄国坦克和坦克歼击车。但该师实力也在被不断消耗,到1945年的维也纳防御战中,该师出现了最后一个坦克王牌——19岁的吉森,这个人单车击毁了苏军14辆坦克,这是帝国师最后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战绩了,1945年4月,帝国师大部在德国东部被苏军消灭,其残部逃到了西线向美军投降。

人类战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和歼灭战是哪一场战役?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战和歼灭战是应该是解放战争中的西南战役。

西南战役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川南大迂回,是整个第二野战军从西北方向一侧迂回,在解放军渡江战役以后,针对国民党军规模小、极其容易后撤的情况,解放军经常采取这种大迂回、大包抄的策略。

在1949年11月到12月进行的西南战役中,解放军投入整个第二野战军,以及第一野战军18兵团,第四野战军38 、42 、47 、50军等部队,最终消灭国民党军方面10个兵团部,49个军部,133个师合计93万人。其中,俘虏196100人,毙伤8800人,国军方面起义401660人,投诚95640人,还有20多万游杂武装。

解放军总的战役方针就是利用18兵团在秦岭正面佯攻,吸引胡宗南的注意力,然后第二野战军主力从湖南向四川南部迂回,把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胡宗南集团彻底消灭。除了18兵团正面佯攻以外,四野同时进行的衡宝、广西战役也同时吸引了国民党方面的注意力,当二野主力出现在四川的时候,胡宗南才发觉,但是为时已晚,整个胡宗南集团被消灭在成都平原。而胡宗南集团被消灭以后,整个西南的国民党军立刻土崩瓦解,大批部队纷纷投诚起义,只有少数部队脱逃到了缅甸金三角。

在西南战役中,由于当时国民党的政权已经大势已去,大部分的国民党军纷纷投诚起义,剩下的国民党军可以说是毫无战斗力可言,所以可以说胡宗南集团不是被打垮的,而是被吓垮的。

而说的比较多的1941年的基辅战役,德军基本上消灭了苏军的西南方面军,德军宣布的苏军被俘人员有66万2千人,苏军自己承认损失45万人,从规模上还是比不上西南战役,包括苏德战争后期的一些战役,比如柏林战役等,德军损失的人数也不少。

图片来自网络。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