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游戏/ 正文

朝鲜历史百科简介图片,近代史上山东籍名将都有谁.

admin2023-12-01游戏24 ℃0 评论

朝鲜历史百科简介图片,近代史上山东籍名将都有谁?

我说一个: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在上世纪的30年代,这首《大刀进行曲》吹响了全民抗战的号角,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使它成为了经典,至今仍被广为传唱。

这首歌可以说是专门为赵登禹将军作的,赵登禹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受到国共两党尊崇的抗日名将,他在卢沟桥壮烈殉国后,被南京国民政府追授位陆军上将,毛泽东则高度评价他“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打虎将军1898年,赵登禹出生于山东菏泽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7岁时父母送他进学堂读书,但只上了两年就因为家贫不得不辍学。13岁那年,他拜本县武术高手朱凤军为师,学得了一身好武艺。

后来赵登禹逐渐萌生了要去参军的想法,他听说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纪律严明,于是在16岁那年,他正式投到冯玉祥的部队,成为了一名副兵。

这时赵登禹已经长到了一米九,有一次冯玉祥巡视部队,见他身材高大,便问他敢不敢和自己比摔跤,赵登禹于是连摔冯玉祥三跤,大家都觉得冯玉祥肯定会重重责罚赵登禹,但冯玉祥却非常高兴,提拔他当了自己的贴身警卫。

赵登禹很感激冯玉祥的提拔,于是更加尽心尽力地保护他。1921年,冯玉祥在陕西剿匪时,摆下了“鸿门宴”,要在酒席上擒拿当地匪首郭坚。不料尚未“摔杯为号”,伏兵争看众人斗酒竟挤倒了屏风,暴露了计谋。就在郭坚欲拔枪射冯玉祥之际,赵登禹出手制服了郭坚。因下手迅猛,竟然拧断了郭坚的脖子。

后来在一次野外演习时,一只大老虎突然窜了出来,赵登禹马上带人进行围追,老虎身中数枪,跳入江中,赵登禹将老虎拖上岸,骑在它身上抡拳猛击,将老虎打死。刚好有人把他打虎的照片拍了下来,后来冯玉祥专门还在照片上题了“民国七年的打虎将军”这九个字。

正是靠这种忠诚和勇敢,赵登禹被提拔得很快,30岁时就当上了师长。

2.喜峰口血战成名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铃木师团抵达喜峰口,与赵登禹所在的109旅进行激战,双方伤亡惨重。为了打破僵局,赵登禹选出了500名大刀队员,准备亲自带他们夜袭日军。

3月12日晚上,大刀队员乘着夜色突入了日军一支骑兵部队的营区,日军正在酣睡之中。大刀队迅速解决了日军哨兵,挥舞着大刀,冲入日军营房。先扔了一阵手榴弹,紧接着趁日军混乱之机用大刀劈杀,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大刀队又趁乱放火,日军其他部队见到火光,纷纷赶来增援。

然而在夜间,日军的飞机大炮都发挥不了作用。尽管日军士兵也都是从入伍就接受刺杀训练,但在西北军英勇的大刀队面前,却占不到任何便宜。赵登禹腿上受伤,但仍坚持在一线拼杀。

最终大刀队大显神威,一举夺取了敌人的阵地,砍杀了百余名正在睡觉的日军炮兵,并缴获了大量的火炮和弹药,随后他们又烧毁了日军的辎重和粮草,取得了战斗的全胜。

此战我军歼敌1000人,炸毁大炮18门,取得了“九一八事变”后的首次大捷,史称“喜峰口大捷”。日本一家报纸评论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此战也让赵登禹一战成名,赵登禹被南京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作曲家麦新也根据此战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

3.光荣殉国但随后日军依然在华北步步紧逼,局势越来越紧张,1936年夏天,几名日本特工竟然将29军政治部主任宣介溪绑架了。

赵登禹于是决定迅速采取行动,他将一亲日分子叫来,让其向日方传话:限日本人两小时以内好好把人送回。超过时限,我们就先把平津一带的日本人统统杀光!当着亲日分子的面,赵登禹拿起电话向部队下令,要求两小时之内完成作战准备,待命行动。果然,两小时内,日本人将宣介溪送了回来。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经过精心准备,开始向北平大举进攻,7月27日,日军开始向南苑发起进攻,南苑地处北平南郊、团河以北,是北平的咽喉要道。

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赵登禹在召集大家开会时说:“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28日拂晓,日军开始向南苑发动大规模进攻。当日本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冲至阵地前沿时,赵登禹挥起大刀,跃出战壕,率将士杀入敌群。刀光闪闪,号哭一片。正是暑天,光着上身的将士看到将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个个如狼入羊群,撕咬腾挪,杀声惊天动地。

这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赵登禹指挥部队后撤到大红门一带。日军窥出赵登禹部队的意图,抢先一步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了机枪,以火力封锁了道路。

当赵登禹到达以后,遭到了埋伏在大红门的日军机枪的火力扫射,他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对身边满面泪水的传令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然后嘱咐他告知自己的母亲不能尽孝了,言毕而逝,年仅39岁。

赵登禹是抗战期间牺牲的第一位师长,1946年,北平市将市里的一条道路改名为“赵登禹路”,并一直沿用至今。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了赵登禹的烈士证书。

赵登禹烈士永垂不朽!

李氏朝鲜和李唐王朝有无关系?

李氏朝鲜是元末明初由王氏高丽权臣李成桂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也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废王氏高丽自立后采取了“事大”的战略,向明王朝称臣并将拟定好的几个国号提请明太祖朱元璋定夺。最终,朱元璋一锤定音,朝鲜成了李成桂所建新政权的国号,史称“李氏朝鲜”。

李氏朝鲜国姓李氏的源头

对于李氏朝鲜宗室的姓氏,韩国、朝鲜方面是有明确文字记录的,李氏朝鲜国姓为全州李氏。有文字可考的全州李氏先祖是新罗王朝的司空李翰,更早的祖先已经无法确切考证了。据部分历史学者推测,全州李氏更早的先祖可能是所谓“新罗六姓”中阏川杨山村始祖李谒平的后人。新罗王朝与唐王朝差不多属于同一个时期,其北部的高句丽曾经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都发生过不愉快,后来百济、高句丽被新罗所灭。换言之,至少从唐王朝开始,全州李氏就不属于唐王朝宗室的分支,他是新罗“土著”!

唐王朝国姓李氏的源头

唐王朝的国姓李氏的源头也是相当明确的,史称“陇西李氏”。陇西李氏自秦汉时期起就是陇西地区著名的世家大族,秦名将李信、汉“飞将军”李广都是出自陇西李氏。其始祖是秦国司徒李昙的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魏晋时期,陇西李氏趁乱崛起,西凉王李暠建立了陇西李氏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西凉政权。

南北朝时期,陇西李氏成为了北朝数一数二的豪门世家,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在北周时期,陇西李氏曾一度随波逐流、鲜卑化,被赐姓“大野氏”。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南北朝时期,李氏世家就已经不止陇西李氏一家,还有赵郡李氏。换言之,就算姓李,也未见得就是陇西李氏。这还不包括非豪门世家的李姓以及唐王朝被赐国姓的臣工,如李勣等。所以,姓李与陇西李氏并不是一回事,更不要说是远在朝鲜半岛的全州李氏了。

全州李氏是否与陇西李氏有联系

就目前存世的陇西李氏族谱、家谱及一些史料来看,陇西李氏的几大重要分支——所谓“陇西李氏十三房支”中没有一支是迁徙到朝鲜半岛的。韩国、朝鲜方面的史料也没有指向全州李氏来自中国的记载。因此,较大可能性是二者没有关系,是独立发展的两个李氏。

但是,人们经常说一句话——“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者遇到一起经常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似乎同姓就是同一个祖先。其实不然,中国的姓,除了姒、子、姬、姜这些夏商周的古姓之外,战国、秦汉之后的很多姓其实都是以祖上的氏为姓。氏这个东西其实是相当“随意”的,可以以封地为氏、可以以官职为氏,甚至像比干的儿子,因为曾在长林山中避难,于是便成了林氏,后代索性姓了林……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古代交通又非常不便,不同地域的人取了相同的氏是极其有可能的,这些人的后世又以氏为姓,于是不同宗的同姓出现了。这还主要是贵族之后,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姓,后来索性随便取一个,那就更加什么姓都有了。因此,五百年前未必就是一家,很可能同姓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祖先。

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很可能就是前面说到的这种情况。商纣王帝辛的胞兄箕子建立箕子朝鲜之后,给朝鲜半岛带去了商周的姓、氏,很可能全州李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或许是因为封地、或许是因为官职,又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李氏成为箕子朝鲜的一个姓氏并传承了下去。而这个李氏与中国的李氏无关,它就是朝鲜半岛的“土著”姓氏。

当然,自箕子朝鲜起,朝鲜半岛与中国交往不断,人员往来也相当频繁,会不会有个别中国的陇西李姓氏后裔迁居朝鲜并定居,这个真的很难说。再就是唐王朝的赐姓,他能给自己人赐国姓,难道就不能给臣服自己的外藩赐国姓吗?同样有这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的联系,但这种所谓联系只是偶然因素,连孤证都算不上。历史学讲究孤证不立,这连孤证都算不上,自然更不立了。

综上所述,李氏朝鲜的国姓李与唐王朝的国姓李虽然都是李姓,但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并不是一个概念,甚至“五百年前是一家”都谈不上。它们很可能就是自己中国和朝鲜半岛独立发展出来的两个同字的不同姓氏。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史料或考古出土实物可以证实全州李氏源自陇西李氏或中国的其他李氏。当然,偶然因素是可能存在的,但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这连孤证都算不上,显然是不能作为理据的。

清军攻陷朝鲜后为什么不实行剃发易服?

提问者问“清军攻陷朝鲜后没什么不实行剃发易服?”很显然是把剃发易服和清军攻陷李氏朝鲜的时间搞颠倒了。剃发易服是顺治元年清军入关之后才推行的一项“国策”,而清军攻陷李氏朝鲜是在清太宗皇太极在位期间。

天聪元年,刚刚登上汗位的清太宗于是年正月初八正式对李氏朝鲜宣战,命阿敏、济尔哈朗兄弟和代善的儿子岳托等人率师入朝,拉开了清军进攻李氏朝鲜的铁幕。之后,清军如入无人之境,李氏朝鲜根本无力招架,时任李氏朝鲜国王举族逃往江华岛避难。最终,李氏朝鲜被迫求和,除了永绝明王朝一条,李氏朝鲜同意对后金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约为兄弟之国。自此,李氏朝鲜名义上从明王朝外藩变为了清王朝(时为后金)外藩。

崇德元年,清太宗去汗号称帝,清太宗为了使称帝更加“名正言顺”,“指示”外藩李氏朝鲜上表劝进。但是,李氏朝鲜非但不同意上表劝进,而且其国王还拒见清使、不接受其来书。清太宗正式称帝时,李氏朝鲜使臣甚至还公然拒绝跪拜,将清太宗彻底激怒。是年,清军第二次进攻李氏朝鲜。在清军的铁骑面前,李氏朝鲜再一次一败涂地。崇德二年正月,李氏朝鲜不得已再次举白旗乞降。这一次,清太宗对李氏朝鲜没有第一次那么客气了,强令李氏朝鲜去明王朝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改奉清王朝为正朔,按时上贡,并送质子二人入清。自此,李氏朝鲜正式成为清王朝外藩。

也就是说,清军第二次攻陷李氏朝鲜是在崇德二年。彼时清王朝对占领区还没有剃发易服的政策,甚至对其内部八旗也没有明确严禁蓄发、着汉服的规定。更何况,无论后金时期还是清王朝时期,清王朝对李氏朝鲜一直都没有领土要求,要的只是李氏朝鲜改换门庭、奉清王朝为正朔,对清王朝称臣并断绝与明王朝的关系而已。换言之,清王朝并没有像后来入关之后对待明王朝国土一般将李氏朝鲜国土视为己有,而是和明王朝一样,将李氏朝鲜视为外藩。因此,清王朝对李氏朝鲜的政策是相当宽容的,只要李氏朝鲜对清王朝纳贡称臣即可,不仅没有强行要求其剃发易服,甚至连李氏朝鲜君臣仍然着明式服饰也没有强令更改。

那么,剃发易服又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在清王朝攻陷李氏朝鲜多年以后了。顺治元年,清王朝入关,正式拉开了一统天下的铁幕。但是,最初摄政王多尔衮实际上也没有让汉人剃发易服的想法。而且,提出“剃发易服”这个建议的也不是满洲人,而是汉人,他就是汉奸孙之獬!投降满清的孙之獬为了向新主子表忠心,剃掉了自己的头发、换上了旗装。上朝之时,孙之獬自以为剃发易服了,便准备站入满班,孰料满臣根本不接受这条狗,将其踢出了满班。灰溜溜的孙之獬不得已又站回了汉班,可是汉臣们见他剃发易服也不干了,又将他踢出了汉班,搞得孙之獬非常狼狈。孙之獬不愧是条狗!见如此,索性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让汉人“剃发易服”。说得那叫一个好听,而且是说给小皇帝清世祖的:“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多尔衮一听,有道理啊!为了彰显满洲入主中原,多尔衮于顺治二年强令全国汉人限期“剃发易服”、违者重罚,于是便有了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

顺治二年,距离崇德二年李氏朝鲜投降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而且,李氏朝鲜作为外藩,清王朝并没有以国土视之,自然也就没有强制要求其同时“剃发易服”。更何况,清军入关之后,面对明王朝广袤的国土,心中早已有了更大的念想,哪还有工夫惦记李氏朝鲜那苦寒之地?你们爱咋地咋地吧!于是,此后的二百余年里,中国人拖起了长长的辫子,而李氏朝鲜却依然留着明式发型、穿着明式服装,直到清末日军占领李氏朝鲜,一直如此……

朝鲜半岛历史上为什么没有被纳入中国版图?

在中国历史上,汉代、唐朝,曾经真正统治过朝鲜,把朝鲜纳入了版图。剩下的时间里,朝鲜大多都是作为藩属国。春秋战国时期,商朝后裔建立的箕氏朝鲜,控制朝鲜北方,箕氏统治中心在辽东,北朝鲜只是边疆区,南部朝鲜更是荒凉。

战国末期,箕氏被燕昭王夺取辽东及鸭绿江东部沿海的一部分领土后,箕氏又向朝鲜南部扩展,建立了卫氏朝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可能因为朝鲜太过于荒凉而放过了朝鲜。到了汉代,卫氏朝鲜虽然臣服汉高祖,但是阻挠朝鲜南方的三韩部落向汉朝进贡,其实就是维护自己在朝鲜半岛的霸权体系。汉武帝一气之下,发兵灭了卫氏朝鲜,在朝鲜中北部设立了四个郡(立乐浪、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正式将北朝鲜纳入中国版图。那为什么后来的朝代都没有将朝鲜严格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

所有这类问题都能归结到统治的成本问题,特殊的地缘因素导致直接统治的成本过高,不是不能,是不值得,所以中央王朝的选择一般都是羁縻政策(朝贡体系),无论是安南还是朝鲜,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下面从地缘角度详细展开。

由于大兴安岭和蒙古高原的存在,华北地区大部分时候只能通过燕山边上那条狭窄的辽西走廊(山海关)与辽东地区联系,而北部“渔猎民族”很容易切断这种联系。因此这块古典时期最北部的农耕区成为拉据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意味着中央帝国想要控制朝鲜,必须先要稳定的控制东北地区,然而,狭隘的通道,意味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条件,使得中央帝国想要控制东北平原就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更别说更远一点的朝鲜半岛了。中央帝国反倒是经常容易被来自东北地区的渔猎民族入侵,鲜卑,契丹,女真都曾肆虐中原。

从图上(东亚地缘图2)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核心区在陆地上只能通过辽东地区与朝鲜发生联系。而辽东地区的前突位置又使得它很容易被“渔猎民族”所占据(也包括朝鲜半岛上的民族)。因此汉族很难将势力长驻于朝鲜半岛。

而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形多山(80%山地),不利于农业生产,但利于防守,而南部有几个相对面积较大的平原,农业相对发达。这样也独立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中国的南北互肋的地缘结构。即北部地区用来阻隔外地的入侵,南部地区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援。(朝鲜人口2300 万,韩国 5000 万,双方面积相近,人口差距却将近一倍。就是这种差异造成的) 【可以将越南地形图和朝鲜半岛地形图结合一起看,很有意思。】

因此从地缘角度看,无论是其他渔猎民族(半岛民族也是渔猎民族出身),还是汉族都很难打入这个小系统。因此朝鲜半岛的独立也就可以解释了。

最后提一句,中央王朝是到了近代闯关东大移民才解决了东北问题。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只是取得了表面的臣服。后来高句丽崛起,唐朝薛仁贵东征高丽,将朝鲜半岛重新纳入中央势力范围。之后,又一度失去控制,直到元朝,对朝鲜的控制时间稍微长一点。唐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也多次进攻朝鲜,例如高丽契丹战争、高丽蒙古战争、后金高丽战争等等,但是朝鲜始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仅仅成为藩属国,没有像汉朝、唐朝那样纳入中央管理。除此之外,就是蒙元时代了。从文化上看,朝鲜半岛一直都属于大中华文化圈,文化习俗很多都是相通的;从文明程度来讲,都属于农耕文明,占领朝鲜可以直接夺取耕地,从地域来讲,朝鲜不像西域突厥,距离长安洛阳都很近。但是都划不来

不纳入版图有几个原因其一,中国很少侵略他国。打匈奴、蒙古以及塞外胡人等,都是为了防守,他们翻过长城奸杀掠夺,无恶不作,他们打中国能得到实际的利益。中国打他们基本什么都捞不到,要马粪、羊皮、还是蒙古马,我们没有什么需要从那里得到的,中国的反击纯属是为了自保。朝鲜半岛的势力,他们打不过中国,也不骚扰中国,也没有大面积耕地,没有值得中国需要的必需品,古代中国长时间占据朝鲜是亏本买卖。

其二,朝鲜半岛在较早的时间内,形成成熟稳定的国家,不类似于蒙藏新疆这些偏远地区,虽然地处偏远,但是人口稀少、文明程度低,民族众多,形成不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古代中国出师比较容易。反之,朝鲜也是偏远地区,但是人口相对稠密,形成相对独立的国家,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中国不是大规模出师,往往败多胜少,如果大规模出师,即使胜利了,付出的代价也大,与获得的利益往往不成正比,反而不如纳入藩属国经济实惠。

其三,无论是高句丽、三韩政权,进入封建社会较早,文化程度也较高,但是从来没有像匈奴、突厥、契丹、女真、满族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一样大规模的入侵中原王朝。朝鲜政权对中原政权威胁,远没有那些少数民族威胁大,不是中原王朝打击的对象。

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朝鲜的情况跟越南很类似。中原王朝要统治越南,中间隔着广西,广西本来就民族众多,山多林密,历来就不安定,中原王朝只有先解决广西之后,才能从广西去安定越南。朝鲜的情况更甚,中间隔着辽东,辽东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强大的政少数民族政权。例如,鲜卑、匈奴、女真、契丹、满族建立了多个强大的政权,辽国、金国、元朝、以及后来的清朝就不用说了。中原地区不可能越过辽东去解决朝鲜问题。所以,辽东少数民族政权,客观上也是朝鲜维持自己的独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朝鲜历史百科简介图片,近代史上山东籍名将都有谁.

此外,朝鲜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三面环海,内部多山的半岛,人口集中,使他们易守难攻,进入封建社会较早,文明程度高的情况下,更容易走上自己的独立文明之路,从而未被纳入中华版图。

曾经清朝的附属国朝鲜壬午兵变是怎么一回事?

朝鲜之所欲会出现壬午兵变,与其特别奇葩的政治结构离不开的。

朝鲜大院君与朝鲜王妃两人为了把持朝政互相争斗。

这个所谓的大院君,就是朝鲜国王的父亲。即对于儿子即位成为国王,本人却没有得到王位的人的封号。也就是说,国王的王位不是从爹那传过来的,而是由于上一代国王没有子嗣,在族内选了一个孩子过继给国王了。国王去世了,过继的孩子继承王位。新任国王的父亲便是大院君了,那这样的话父子之间肯定会有不和嘛,毕竟国王上面有个爹,到底谁说了算有点说不清楚。

可是朝鲜的这位国王(高宗李熙),偏偏是个贪图享乐的主,不问政事,而他的闵妃又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所以老公公和儿媳妇之间势必会产生一场争斗。外戚与宗室的权力斗争在中国屡见不鲜,但是斗争的主角是这样的关系,中国历史上还真没有。

大院君和闵妃的争斗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朝鲜爆发了壬午军乱。1882年,大院君第二次上台执政,宣布闭关锁国,这引起导致了正在崛起的日本的不满,战争一处即发。闵妃集团以此向清廷求援并清除大院君,此时的清王朝只剩下朝鲜一个藩国,不能再丢,所以派出吴长庆,丁汝昌的军队增援朝鲜。

并抢在日本军队前,进入汉城。袁世凯乃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袁世凯率领一支清军配合行动,杀死了几十名兵变参与者。战斗中,袁世凯一路放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吴长庆在给清廷的呈报中将他赞扬了一番,说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随后不久,大院君被押回清朝问罪。

而袁世凯则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开启了袁世凯练兵的先河。袁世凯留镇朝鲜期间,得到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朝鲜人士称赞他:“明达夙成,留京师(汉城)期年,大得都民之心”。他也和金允植、金炳始等多名朝鲜士大夫结为忘年之至交。他在朝鲜被称为“袁司马”。这一年,袁世凯仅仅23岁。

但是虽然大院君被拿下,日本的野心却因此而极度膨胀,拿下朝鲜本就是日本称霸亚洲计划的重要一步,于是便再次阴谋颠覆朝鲜。

壬午兵变实际上是公公和儿媳妇的权力斗争,但如果说袁世凯和闵王妃有什么见不得的事就不太可能了,毕竟袁世凯在那个时候并不是一方诸侯,再者如果袁世凯真的是那种见色起意的人,那他就不是袁世凯了。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