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游戏/ 正文

东汉生活常识教案,为什么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

admin2023-12-02游戏20 ℃0 评论

东汉生活常识教案,为什么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

经常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镜头,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位蒙面黑衣人手里拿根竹管,先在手指上沾上口水,然后把窗户上的纸捅破,先往里面瞄一眼,然后拿出竹管往里面喷出一团烟,看到这样的剧情很明显黑衣人就是想干坏事,不过剧情的发展一般是黑人没有得逞。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窗户都是用纸来糊的,万一刮风下雨了怎么办呢?

古代的房子有屋檐

古代的房子,房子出来一般有一条走廊,走廊一般都有一米多宽,走廊上面的房顶是有瓦盖的。

一般情况下,除非是一边下大雨,一边刮狂风的极端天气,那些雨水才会打湿窗纸。而平常下雨的话,窗纸一般都不会被雨水打湿的。

古代的窗户一般都有窗帘

在古代做一个有纸糊的窗子,造价是比较贵的,必须要有窗灵格才能把纸糊上去,那是有钱人家的玩意,而普通寻常百姓家是负担不起的。

普通人家一般在窗外用稻草编扎、或者用木板钉一块和窗户一样大的窗帘窗板,上面固挂在的窗户上端,如果有雨就放下来,能防雨水和防寒保暖。如果天气晴朗又不冷的话,就用一根棍子把窗户撑起来。

为了防水防寒,必要的时侯只能舍弃光线,盖上板子窗帘,这样的话就算刮大风也不怕会刮坏窗纸了。

古代窗纸浸过桐油

据说在宋朝时候,那时的纸质比之前的更加坚韧,而且聪明的宋朝人还想到了给纸涂上桐油,这种经过泡制的油纸不但特别耐用,还起到了防水的效果。油纸的广泛应用不但适用于窗户,还运用到了雨伞上面,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古色古香、烟雨凄迷、美轮美奂的仕女撑伞画面,那些雨伞就是用油纸做的。

其实宋朝是历个经济比较繁荣的年代,到了宋朝晚期,很多有钱大户或是王公贵族的家宅,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明瓦的东西作代替窗户纸,明瓦的透光性比纸好一些,而且经久耐用,因为它主要是用贝壳一类的材料打磨而成。明瓦的应用一直延续到了清朝,而到了清朝晚期,由于外国的玻璃流进了中国,明瓦才逐步退出大户人家的主流舞台。

从东汉末年开始,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到后来纸张应用到窗户上,然后窗纸被明瓦淘汰,再到后来玻璃又淘汰了明瓦,中间历经了漫长的岁月。虽然这些东西都只是少数的大户人家、王公贵族才用得起,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古代人智慧的象征。

北魏太武帝灭佛是佛道之争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武帝灭佛和佛道相争其实关系并不大。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佛教占了太多的社会资源,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当时佛教的思想和儒家正统思想有相违背的地方。

在中国古代包括现在从来没有任何宗教,可以凌驾于世俗统治阶级之上的,这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出现了这种凌驾于统治阶级上层的情况,出现以后,毁灭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的第一桩:太武灭佛。

北魏的拓跋鲜卑对于佛教也是很接收的,认为佛教可以帮助他们的统治老百姓,造成一种思想上的统一,而当时儒学主要是汉人士族,对于鲜卑军事新贵来讲,要找一个思想来维持相互对抗。

所以大批鲜卑贵族信佛教!而此时的佛教也因为要接触世俗的东西,变得有一点离谱起来。

为了镇压卢水胡人盖吴的起义,拓跋焘进入关中,当时关中的寺庙很多。

一些将官便入佛寺游逛,长安的僧人因与官宦贵族接触很多,献殷勤成了习惯,僧人们立马请他们到寺庙里喝酒。

僧人本该谨守戒律,并且不拜俗,即所谓“不拜父母,不拜帝王”。

而这些东游西荡的将官们竟意外发现那里堆放着弓箭刀枪、盔甲盾牌等物件。回来后就到拓跋焘面前去报告,本就为反叛而头痛的拓跋焘听说后,勃然大怒道:

“这些东西非佛门之用,他们必是私下勾结盖吴,想要做乱!”

他当即命令有司捉拿相关人员,并且抄检佛寺的财产,结果也颇为惊人:

佛寺中不仅私藏了武器,还藏有许多酿酒的器具,以及附近州郡的牧守和富人寄存的财物,达到数以万计;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僧人的住处还搜出了好多间密室,里面藏匿了年轻的妇女,供僧人淫乐。

大怒的拓跋焘颁布法令,宣布佛教为邪教,焚毁所有的佛像和佛经,凡是涉及藏匿武器或奸淫妇女的僧人,一律活埋,其余僧人则罚为奴隶。

不仅在长安一地实行法令,拓跋焘又传诏到国都平城,命留守的太子拓跋晃在各地依样行事,禁止佛教的传播。

一时间,北方各地佛寺被夷为平地,大量佛经也消逝在烈火之中,僧人们更是死的死,逃的逃,惨状为数百年来所罕见。

其实此次灭佛是很多原因组成,这个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灭佛一共是有三个原因。

1,当时的佛寺和佛教的人员占有大量的田地和寺院僧人是不上缴税收的,甚至不进行生产劳动。

当时南北战争不断,灾荒也不断人口也减少,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东汉生活常识教案,为什么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

2,拓跋焘的头号谋臣崔浩笃信道教,对于外来的佛教的学说很厌恶,常常在拓跋焘面前诋毁佛教,说佛教虚妄之极,危害世人,应当取缔。

加上道教的寇谦之,吸取了佛教的思想和理论,建立了一套新的学说,并将其整理成经书,献给拓跋焘,宣称这是神仙所授。

拓跋焘很是信仰,并采用寇谦之经书中的一句话:“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来了个新年号“太平真君”

3,佛教在比如后赵、前秦、后秦等,其君主与贵族都十分崇尚,后秦更是奉佛教为国教。

但是随着这些所谓的五胡慢慢的汉化后,以后对于佛教的“不拜父母,不拜帝王,不入世俗”和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有了违和了。

作为儒家在中国统治阶级中的地位,那是牢不可破的,这些造成了佛教不进行改革的话,只有被灭

这和佛道相争其实关系并不大!

北周武帝也禁佛

北魏太武帝灭佛,不过持续了七八年,佛教便仆而复兴,比之前更为繁盛。

佛教培养僧侣、修建佛寺,与世俗政权争夺土地与人力资源,僧尼违律犯戒、干政乱法,佛事耗费大量金钱,都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佛教可以说已成了北朝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周武帝是个儒生并不信佛!

周武帝与前任鲜卑统治者不同,他推崇儒家思想,相信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那一套,当然不能容忍佛教损耗资源、危害社会。

武帝也是个很有作为并有理想的统治者,他解放官奴、简化礼仪、重组府兵,就是尽一切可能扩大国家的财源与兵源来进行统一战争。

他发动了三教的几次大辩论,最后的结果是把佛教和道教一起给禁了。

但是北周和北魏禁佛不太一样

北周禁佛并没杀僧人和破坏寺庙,并且把道教一起禁了

但是禁佛道后设立信道观,让有学识的高僧进入和有学识的道士加上大儒们,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会通三教,以达到儒道佛相融合的境界。

这与梁武帝的“三教同源”学说不同,周武帝的三教合一,是要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以其他宗教学术为补充

让佛教进一步本土化,充分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而唐武宗李炎灭佛的会昌法难,那真的因为崇拜道士的道家占了主导地位,因为唐朝的国教本来就是道教。

但是也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为主,因为当时灭佛所得之物很是丰富,造钱所用的铜不缺了!

这只不过是打着兴道教幌子,占了佛教的钱财而已

后周世宗也打着贯彻以儒教为主的统治政策的口号,下诏禁止:

私自出家,订立严苛的出家条件,并规定必须在国家公认的戒坛受戒

不许创建寺院或兰若,违反的僧尼,课以严刑;

未受敕额的寺院,一律废毁;

民间的佛像、铜器,限五十日内交由官司铸钱,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处死。

……

其灭佛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不是因为道教。

综上所述

所谓的灭佛不是因为思想上的斗争,主要是占领了社会资源太多了,每次灭佛都是因为要需要这些资源为战争经济服务,还有思想上的本土化。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视力有残, 文内如果有错字,请见谅!

小学阶段适合学习四大名著吗?

谢谢邀请

四大名著是否适合小学生阅读?答案是肯定的,我本人在小学就读完过除了《红楼梦》以外的其他三本书。但是要真正科学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再细致的分析讨论一下。

一、小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刚刚读书认字,半文言文功底肯定是不高的,所以如果他们真的很感兴趣,可以推荐给他们读少儿版本的带有插画的四大名著。这对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陶冶情操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关于《红楼梦》

有人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这其实并不正确,很多名家大师也没有说过小学生不能读《红楼梦》。其实《红楼梦》里面多是描写一些十几岁孩子的事,有他们看待世界的观点也有各自的心理活动。相比现代这些网络上的言情书,我个人更为推崇小学生读《红楼梦》,他们可能读不懂,但是里面的自由恋爱、反对封建权威的思想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用的。

三、传承中国文化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文学小说的巅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如果小学生能读懂并且理解,不仅对自己有莫大的益处,对普及国学也非常有益。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为什么慈禧的权力在清朝末期没人可以动摇?

晚清落后挨打的时代里,“慈禧专权”的这段历史,堪称中国封建政治史上的奇景象:从“辛酉政变”起,这位“老太后”就坐上了大清权力的巅峰,接下来的四十七年里,大清朝挨打不断,割地赔款一拨接一拨,还一度被人端了京城。可哪怕受了这么多“洋罪”,签完不平等条约的慈禧,依然还是继续呼风唤雨。一幕幕耻辱景象,也叫多少读史者看得憋屈:都把国家糟成这样了,怎么这老太后,就是没人“动得了”?

若论这其中的原因,后人常津津乐道的,是她圆熟的“权谋”风格,特别是对恭亲王奕䜣的“打个巴掌揉三揉”,叫这位劳苦功高的能臣服服帖帖,主动退出权力中心。但如果只靠这些“权谋手段”,慈禧至多也就独霸个后宫,眼前那“百年未有变局”,几天都撑不下来。

所以,比起那么多槽点来,说到慈禧“权力没人能动摇”这事儿,也必须先说她一条优点:慈禧,确实是晚清最后半个世纪里,一位极有眼光胸襟的政治家。

行事手段时常狠辣的慈禧,“胸襟”究竟如何?可以先看桩“辛酉政变”后的小事。当时的慈禧,刚刚处决了死对头肃顺。可先前肃顺整顿科考案,处死了营私舞弊的大学士柏葰,于是肃顺前脚刚上刑场,柏葰的家属后脚就托御史喊冤,想逮这个机会翻案。但恨肃顺入骨的慈禧,却是大笔一挥:“柏葰不能为无罪。”硬是在这大事儿上,还了“老仇人”肃顺清白。

曾国藩的爱子,曾以卓越口才手腕力挽狂澜,逼着沙俄吐出伊犁的杰出外交家曾纪泽,也在其《曾纪泽日记》里,还原了“老妖婆”慈禧的另一面:当时三十六岁的曾纪泽,奉命出使英法等国,行前在养心殿觐见慈禧太后。一番谈话里,深感“洋务运动”太难的曾纪泽,借机大倒苦水,哀叹“难处在外国人不讲理,中国人不明事势。”慈禧也深有感触地接了一句:“可不是么,我们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但是要慢慢自强起来……断非杀一人、烧一屋就算报了仇的。”

单看这一句话,再比比那些满怀“电线杆是吸管”“日斯巴尼亚是日本”“跑火车会破坏风水”“学英语导致干旱”等荒唐认识的晚清“顽固派”们,就知慈禧的认识,确实高出不少。

甚至比起洋务运动时代,那些忙活着“买船”“买炮”的“洋务运动骨干”们,慈禧的眼光,有时也看得更远。典型就是“平远舰事件”。1885年,一些痛感马尾海战惨败的有识之士们,提出了“自造铁甲舰”的新主张。谁知奏折刚送上去,就被“顽固派”和“洋务派”们“团结一致”,一道骂了个狗血淋头。

特别是在此时“洋务运动”领军人物李鸿章看来:大清有的是钱,洋人有的是货,军舰这玩意花钱多工期长,想要军舰砸钱买就行,自造铁甲舰简直是“闽厂学生之蛊惑”,于是李鸿章苦口婆心,劝慈禧“勿任虚掷帑金”。

可就是这么个在他看来“不靠谱”的事儿,慈禧却看得更远一些。于是在慈禧的力排众议下,福建船政局终于获得了资金。四年之后,一艘由福建船政局自行制造的国产铁甲舰,终于下水成功。这就是那艘编入北洋水师,并在甲午海战里大显身手的铁血战舰:平远号。

而比这一艘军舰更深远的意义是:虽然这艘战舰,并未换来甲午战争的胜利,但完成这个重大突破的福建船政局,成为了近代中国军工业的“火种”。虽然庚子国难后,福建船政局也如诸多晚清近代工业一样,遭到了“断血”的困境。但其技术与产业能力,到底艰难保留了下来,并在民国年间转产成功,成了中国近现代航空业的“摇篮”。这深远意义,不吹不黑说,真有慈禧的一份“功劳”。

单看上面这几桩事,慈禧确实称得上晚清统治阶层内部,一位少见的明白人。那既然如此“明白”,为何还把国家治成这样?因为她所有的“明白”,都是建立在她的私欲之上。

身为晚清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的“私欲”有多可怕?看看甲午战争就明白,虽说“挪用北洋水师军费”等事儿,扣在慈禧头上有些冤枉,但丝毫不冤枉的是:慈禧“万寿庆典”的开销里,确实包括了“边防经费”和“铁路经费”。这些大战在即时绝不能省的钱,就这么在吹吹打打里糟蹋了。甚至甲午战争“宣战”当天,慈禧还在命人强行挪用户部军费,前线十万火急的八月十五日,大清皇宫里的庆典,依然热热闹闹……

这场对面日本人赌上全部家当狠打的“国运之战”,在当时慈禧眼里,分量一度还不及自家“万寿庆典”。仗打成最后那个熊样,也是丝毫不奇怪。

而甲午战败五年后的“庚子国难”,更折射了慈禧极度自私的嘴脸。在北京沦陷前撒腿“西狩”的她,虽说一路受了不少苦,但只要稍微稳定下来,就立刻不停搜刮。比如她逃亡山西时,一路就骚扰地方。仅在一个山西闻喜县,就被勒索了二十万两白银。其他的地方州县,也恨不得地皮刮尽。宣化知县因为地方太穷,实在备不起慈禧的“伙食”,竟自尽身亡。

官员都被逼到这地步,老百姓当然更难。而且当时的陕西山西各省,正发生空前旱灾,本就盼着赈济,慈禧往这里一跑,赈济是泡汤了,还得勒紧裤腰带供应她。待到《庚子条约》签了字,慈禧也动身回京,结果仅她从西北带的财物,就装了三千辆车子。就算“庚子国难”,也拦不住她享受。

而对这享受水平,当时的慈禧,还特“谦虚”,以她给岑春煊的话说“今可谓省用”。国家都水深火热了,她还觉得自己节俭。

身边的官员,当然也跟着“沾光”。慈禧狼狈西逃时,身边跟随她的太监官员,每人每天都拿津贴。像跟在身边的亲王贝勒,每天就能享受三十两白银的津贴。于是“从官渐集”。而后站稳了脚跟,太后要享受,官员们当然要敲金分肥,慈禧随行的太监兵丁,也沿途肆意侵扰。官员们也巧立名目,大肆勒索地方,这一趟逃难,各个赚得盆满钵满。效忠慈禧?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那是必须的。

如此私欲,就算看事情再“明白”,又有何用?慈禧治下的晚清王朝,她固然充当了顶梁柱角色,可是这上行下效的腐朽,已让晚清从头烂到脚。她倒是顺顺利利掌了四十八年大权,却也把这大清,彻底糟到不可救药的境地。终于在她去世四年后,淹没在辛亥革命的愤怒烈火里。

看懂了慈禧的优点与槽点,也就看懂了晚清,这个落后挨打的时代,耻辱背后的多少教训!

参考资料:异鸣《晚清那些事》、孙丽萍,陕劲松《流亡日志:慈禧在山西的53天》、王卫华《裴荫森和中国第一舰》、沈渭滨《细说甲午战争前后的慈禧》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东汉生活常识教案,为什么古代的窗户都是纸糊的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作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