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ng体育/ 正文

太极拳入门初学(太极拳入门初学视频教程下载)

admin2023-12-02ng体育25 ℃0 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太极拳入门要领有哪些

太极拳入门要领有哪些

初学太极拳有哪些要领?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

一、如何松沉?松与懈有何不同?

(一)要坚守太极拳的要领: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腰落胯、尾闾中正、重心落于涌泉,才有可能达到完全的松沉。换句话说,要垂脊正身,全身不要有一丝僵硬处,除了两脚必需撑着全身体重之外,全身不要再有一块肌肉呈用力状态。

(二)盘拳架时,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论前进、后退、上升、下沉或左右转动,均要随着腰轴移动,由腰轴来带动。既然手脚躯干均被腰轴带动,自然不必再用额外丝毫力量移动它。这样才能达到最起码的松沉。

(三)只讲究松柔,而不讲究腰轴,举手投足必无法上下相随、一气呵成,而做到拳经拳论上所说的'「一动全动」的要求,这种松,就是懈。

二、如何练好腰轴?

(一)要做到主宰于腰:打拳时,要以腰为轴心,用轴心来带动身体。腰轴先动,手脚才随之而动;腰轴不动,手脚不会自动。所以,意念时时刻刻留心在腰际。

(二)要做到一动全动:能用腰轴带动拳架后,再更进一步注意拳架之细微转折处,哪怕是一个手上细小的圆弧,都是腰走圆弧的外在表现。这时,上下内外,牵动往来,动静虚实,随屈就伸,无不相合,表现出完整一致的功夫。

(三)拳架中若有变化转折不顺畅之处,其病必在腰腿,非在手脚,要由腰腿改之,不要一味在手脚上探求。

三、如何练好虚实?

(一)要严守分寸、力求中定:无论前弓、后坐、左顾、右盼均要保持体态端正,重心不只不要超出两脚构成之底盘内,而且还要紧紧系于腰轴。此即是古人所说的「守中」。

(二)重心转换要缓慢渐变:盘架子时,左右脚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都不可骤变、顿变、突变,必须又慢又匀地交替得越清楚、越细致越好。亦即此虚一分,彼实一分,慢慢地变化。

(三)要虚实分清:举步分虚实,虚脚应虚得能随意起落,实脚则要自然弯曲保持弹性,重心落在涌泉穴上。

四、如何做到连绵不断节节贯串?

(一)要动作缓慢式式相连:招式变化之间,缓慢地交替,无停顿之形,无滞留之意,一式导出一式,此式之始,乃上式之终;而此式之终,又是次式之始,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

(二)要以腰轴带动拳架:自始至终均须贯彻以腰为轴、主宰于腰,则易于前后连贯、连绵不断,久之,必然整套拳浑然一气,只见伸屈起落之势,而无断续凹凸之迹。

五、如何配合呼吸?

(一)要顺其自然:打拳时,绝不要在意呼吸,让呼吸自然即可。由于拳架缓慢,呼吸自然就慢了下来,比平常还要深、还要细、还长。

(二)基本原则:经过一段时日之后,慢慢的将体会到这些自然的呼吸几乎是:开吸合呼、屈吸伸呼、起吸落呼、收吸放呼、蓄势〈变换招式〉时吸进击时呼。但是有些动作配合不上这些原则,则应任其自然,千万不要强行憋气,以致违反松柔的要求。

(三)要气沉丹田:要用腹部呼吸,吸时小腹逐渐外突,呼时小腹逐渐内收,以鼓荡内脏蠕动,促进内分泌正常,久之,精神自然充沛,对身体大有俾益。

六、如何默识揣摩?

(一)先要排除杂念:练拳之前,先静下来,内心不要胡思乱想。

(二)要时时向内体会:心绪宁静之后,思想要反观内照,周身是否松柔轻灵?尾闾是否中正?一切动作是否由腰轴带动?虚实是否分明?如此细细体会,假以时日,渐能随心所欲。

上述六个问题的答案,几乎都与「腰轴」相关,可见腰轴对太极拳的重要了,俗话说:「太极腰,八卦步」,即可印证,初学太极拳,对腰轴不可不重视。对于太极拳初学者而言,除了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练功之外,尚须认真钻研拳理,才不致走偏了方向,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想学好太极拳就很难了。

;

初学太极拳首先学什么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对于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就是必须要有一位明师教授给你太极拳,使你少走很多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若是自学的话且不说能不能学会,至少会在动作上达不到正确、规范,使之误入歧途;从另一方面讲,太极拳的核心是讲究意会的,若没有老师指点,自己永远是练不会的。

练拳之前的热身运动(活动);之后练太极拳的基本功;然后练拳(拳架),动作正确、规范,在太极拳的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指导下去练拳(拳架);保证每天4个小时以上时间,几十遍的去练拳架。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太极拳则可使身心俱健,强外固内,有助于疏通经络,消除心中的郁闷,实是外强筋骨,内调精气神之有效手段。

太极拳怎么入门?

太极拳入门教程,学练拳架最少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学规矩定架子。二是循理法融架子。三是返自然空架子。

学规矩,定架子。

太极拳在武术门派中,是极为严格规范的拳种,学练传统太极拳一定要守规矩行拳。初学者开始习练太极拳时,身、眼、步、手和方向角度必须按照拳法拳理要求,循规蹈矩而不得有随意性。要按明师的口传心授,规矩练拳、用心体悟。

至于太极拳架的规矩,对于初学者,首先是杨公澄甫《太极拳术十要》,其次是明白十三式,再有就是32目。至于具体的身法、步法、手法等只要跟随传统太极拳老师学习,都会在教拳过程中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行拳的规矩。

结合自己学练和辅导学员,在初学太极拳过程中最容易出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意识、关节肌肉一定要放松。初学者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僵紧,结果是越打越累,不仅达不到健身锻炼的目的,反而容易伤身。所以学习拳架的同时也是去僵紧求松柔的初步过程。

二是沉肩坠肘,松腰开胯。刚练拳架最常出现的通病就是耸肩翻肘,这样身体自然会紧,所以要在行拳过程中时时反醒,检视肩肘是否松沉。而松开腰胯是太极拳中最难解决也是最根本的核心之一。腰胯是身体的主宰,只有腰胯松了,才能做到全身的松柔。

三是自然档距。这是太极拳最独特的地方,无论是弓步、横步,进步、退步,两脚横向都要求有大约等肩宽的距离。这样才能正肩正跨,才能中正松沉。

四是方向要踏正。太极拳有所谓四正、四隅。在拳架行进过程中上步、退步,脚尖一定要踏正方向。另外重点注意的是,胸线也要与脚尖在同一方向(除个别动作是双向发力胸线两向兼顾外)。因为只有胸线与脚尖在同一方向才能使自己得机得势,进退自如。

五是分清虚实。杨公澄甫说:“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以初学者一定要分清虚实,要单重不要双重。

刚学拳架时只要时时注意上述五个问题,再按照辅导老师的要求和示范拳架,把套路学完,从起式到收式能不间断地连续练下来,知道放松安舒,基本不紧不僵,基本知道前后、左右、虚实就算过关。

循理法,融架子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术的代表,其核心特点之一是“用意不用力”。那么意从何来,不是凭空的胡思乱想,对于初学者,已有前辈现成的拳理拳法。第二阶段就是在第一阶段按规守矩能够基本流畅把拳架打下来的基础上,把拳理拳法融进你的拳架里。

那么拳到底有哪些拳理拳法要循呢。我认为初学不要贪多,更不能盲从。一定要把握那些经典的经过实践和历史考验的东西。一是张公三丰的《太极拳论》。二是王公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行功心解》,这三篇是太极拳的总纲总论,重中之重。三是杨公班侯的《班侯九诀》。其中第一诀《全体大用诀》,对拳架一招一式的用意都做了概括总结,非常好(还有第八诀对拳架也有指导作用)。四是杨氏太极拳老谱32目。五是杨公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对每一招的说明要在行拳架时仔细体会揣摩。六是杨公澄甫的《太极拳术十要》。这些太极拳的经典论述如果真能落实到拳架里一、二成即可登堂入室,终身受益。

总之这个阶段行拳架不能再象第一阶段那样如木偶般呆板,跟行尸走肉般僵直,更不能全身如一盘散沙,局部妄动。而应该是以意领形,意灵形松,内静外柔,周身鼓荡,一劲贯通。既要有圆活轻灵的松柔劲,又要有上下一体,内外相合的整劲。

返自然,空架子。

这是习练拳架的较高阶段。在第一阶段按死规矩学练,至第二阶段把拳理拳法融进拳架,行拳架以意相领,走拳松柔弹活,举手投足契合八法五门,僵紧渐去,松活已生的基础上,继续向内求,知进退、懂虚实、用意不用力。说通俗些就是用心用脑子行拳,而不是单纯的用手脚等肢体走拳。而且逐渐形成良好的太极条件反射,一举手一投足处处都是太极。就象赵济夫老师说的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化。

太极拳初学者应该怎么练

1、初学者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心态上必须保持恒心,不能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是练不好太极拳的,另外太极拳是文化拳,比其它拳种知识面要广,内容要深而复杂,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入门,练上几年以上才能入行。

2、需要找位好老师,这个老师必须是明师,不一定非得是名师,老师必须要明拳理,懂拳架,不保守,有知识有文化,才能在太极拳上有一定的造诣,才能教的好学生。初学者由老师带着学架子、纠架子捏架子、拆架子,对太极拳中的习练要领、呼吸吐纳、内功心法、站桩单操,套路器械等等进行系统的阶梯式学习,跟着老师走上太极拳的健康大道。

3、必须勤加练习,拳谱有言“拳打千遍,义自见,打万遍,灵自现”,只有反复的习练太极拳,才能让身体得到一个改造,让身体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改变固有的运动方式,不自觉间让身体形成符合太极拳理的运式形式,一遍一遍的行拳过程中,从内到外改变自己的身体,养成一个习惯,让太极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初学太极拳的入门技巧

初学太极拳的入门技巧

一是选准一门太极拳:专门学练某一武林门派的一种太极拳,所称民间传统太极拳。我看后者是比较可取的,而且所练太极拳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不但动作准确,而且打出来的拳架也美观大方,更主要的是健身作用明显。

二是练好拳架:练好拳架是练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先师们所总结的叫练体固精。首先,第一位的就是,通过练好拳架,先把自己的身体练好,调整好。拳架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很好,练不好拳架则无法领会太极拳的精神要领,因此,要勤加练习。

三是意会动作要领的技击含义: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离开了技击应用就不称其为武术。而太极拳作为武术它又是达到太极功法和太极心法的一个重要过程。

太极拳的技击应用它并不是目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精、气、神、虚为混然一体的太极之光。所以掌握好太极拳每个动作的技击应用,是达到太极高层次的一种途径、一种手段。

初学太极拳最大的障碍是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太极拳好比是爬悬崖,初始阶段是最难的,但是只要爬到崖顶,后面几乎就是一马平川。

技击是每个习武之人的目标,练技击不仅有实战的作用,对身体保健功效也很突出。

又好象是种果树,不可能今天下种,明天就发芽,后天就结果,必须得几年如一日的浇水施肥,修枝剪叶,但是树长成之后,你就可以年年享受甜美的'果实了。

太极拳从开始训练到基本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过去有“傻三年、悟三年、练三年”之说,即便是有天赋、有明师的高手胚子,也是“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

三年,是基本可以掌握全部技术,十年是自己访师寻友,历练提高,使拳与道合、拳与性合的过程。

现在,经过太极拳明师们的提炼,提升了训练程序的效率,可以免去“傻练”的过程,一般人三个月就可以掌握一个梗概,具备一定的功力。但是“悟”和“练”这两个环节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纠正初学太极拳的四个错误

一、抓住桩功的根本,舒舒服服的去站:

传统的桩法是在舒畅中温养筋骨,而不是追求强度的静力性训练。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阶段性的,累过去了就不累了,这才是正常的,别以为累是长功夫的标准,更不要去追求疲劳。静态的桩功是如此,今后的动功也是这样,“慢练入道”,因为慢练是有氧运动,即使是抻筋拔骨,也只是韧带发酸,不会出现无氧运动的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气血上头的现象。一旦有这些现象,可能是意念过重,或者人为的追求强度,导致精神紧张,进而引起身体疲劳。这就大大违背了松静桩的本意。

二、脑子不要太累:

松静桩脱胎于无极桩,无极的要求就是混混沌沌,有什么就体会什么,没有了就没有了,什么也不管。有些朋友练功体会精细的吓人。你光一处一处体会这些细节了,脑子怎么静?脑子不静下来,身体又怎么会真正放松?

三、不要盲目相信初级阶段的感觉:

太极拳入门,最重要的是姿势正确,这一阶段的感觉是靠不住的。“感觉”不能作为检验自己功力的标准。感觉好,不代表练对了。没感觉,也不表示功夫不长。大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调身”上,把松肩、舒适、气顺等要领做对,做到可以无意为之,自然而然的程度才好。尤其不要形成发贴子、比“感觉”的心态。一句话站桩就是休息,就是滋养,绝不是体能锻炼,更不是头脑风暴,傻乎乎的站就好了!傻乎乎的站就行了!

四、要学会传统太极拳的学习方法:

太极拳本身是一种技术,但学习的方式属于艺术类。怎么说呢?这好比学书法,开始写得字歪歪扭扭,但是谁也不能说这是个错字,但从书法的角度来讲,这还不行。注意,“不行”和“错”是两个概念!错可以改,不行就要继续练!

太极拳的放松.首先要做到心理放松,不能太紧张了;其次是身法上的放松。身法上的放松.并不是全部放松到松软程度.而是肢体要有一定的支撑力.在有支撑力的情况下做到心理放松。太极拳的放松.不仅能使身体的机能进行自我调节.达到气血畅通.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在技击时.由于身体放松.减少了肌肉紧张造成的阻力.动作就协调快速。人体在紧张的情况下.动作不协调.反应慢.这些都是僵硬的表现。所以.太极拳要求放松。

但对初学者来说.我认为放松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初学太极拳.动作不熟练.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僵硬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尤其是你要做一个新动作.要达到规范的要求,都会产生紧张现象.因为你还不习惯这个动作.中枢神经指挥这个动作时还不能做到随意自如。人在学习掌握一些新的动作时.神经对肢体的支配动作是需要整合调整的.都有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达到熟练的程度下,自然而然不求放松即能做到放松.也就是等你习惯了这个动作.身体协调了.这时自然就能够放松。所以.在开始学习太极拳时.不能要求初学者放松.只要做到动作规范标准就行了。如果一开始就求放松.动作往往做不到位.而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动作不协调.不到位。把动作规范好了.动作熟练了.自然而然能达到周身放松、中正安舒的要求。太极拳要求的顶头竖项.各种步法、眼神、手法等的协调.等等.都需要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一开始讲究放松,而不强调动作的规范正确,那是练不好太极拳的。

太极拳放松的阶段有三个:初学阶段.去僵求柔.先求动作规范标准,在规范的要求下再求松柔:达到中级阶段.动作熟练.自如协调.这时专求放松.同时.还要注意规范动作;到了高级阶段.不求动作标准而自然标准.不求动作放松而自然放松.神经系统指挥自如.需要肢体有多大劲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劲力.不会有多余的劲儿;需要缓慢的时候.就能缓慢.需要快速的时候.就能急如闪电.达到了自然而然的地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明规矩.守规矩:脱规矩.合规矩。”

总之.初学者不要把放松放在第一位.而要把规范动作放在第一位.然后.求连贯.求圆活.虽然开始有些僵硬紧张.但是随着动作的熟练,自然能够放松。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