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游戏/ 正文

蓟州跨境电商销售培训班,明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admin2023-12-05游戏23 ℃0 评论

蓟州跨境电商销售培训班,明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攘内必先安外”的明清议和始末

提起明末,许多读者莫不悲叹交加,常常哀叹朱由检身不逢时,勤政勉国却落得自缢殉国的下场。可崇祯一朝十七余年并非毫无翻身的机会,即使内有农民军四起,外有清军铁骑扰边,但在朱由检和朝臣兢兢业业维护王朝的治理下,崇祯中期甚至一度出现中兴迹象,然而这好不容易才攒出的一手好牌最终却被打烂,其主要原因便是“攘内必先安外”的正确政策未能实施。

朱由检继位之后不足三月,便以雷霆手段铲除了把持朝政数年的魏忠贤一党,致使朝堂气象一新,既建立权威、收回权柄又快速稳定了人心。而后不久,明朝半个世纪积攒的毒瘤终于爆发,在中国北方再次大面积大旱的背景下,崇祯元年由陕西爆发了整个北方农民大起义。

崇祯二年,清军方面皇太极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而无后顾之忧时,改变战略率军绕道蒙古突入京师,此举对于刚刚组建的崇祯朝廷来说无疑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崇祯一朝就是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局势下展开。

朱由检虽向群臣展示出这个少年天子异于常人的雄心和决断,在这种纷乱时局中满心想将明朝脱离死亡的边缘,但其性格能力却难以拯救极速恶化的形势。

崇祯八年十月,农民军在河南荥阳会师后突破官军防线,攻克大明龙兴之地凤阳,焚烧掳掠皇陵,明廷举朝震动,迫使朱由检痛下罪己诏。

崇祯九年六月,皇太极领兵十余万绕道蒙古突破长城喜峰口,入关直逼京师,“凡五十六战皆捷,共俘获人口牲畜十八万三千一百五十六”,明廷上下为其撼动,时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

崇祯十年二月,清军攻占朝鲜后迫使其成为附属国,再加上毛文龙死后东江镇的溃散,至此,明廷在辽东一带除关宁锦防线已无任何牵制清军的势力。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朱由检火速提拔正处丁忧的杨嗣昌继任兵部尚书一职,依托其制定的一系列举措迅速稳定了局面。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1“攘内必先安外”的提出

杨嗣昌是协助朱由检带领明廷走出困境却又陷入难处的具有极大争议的人物。

朱由检在崇祯四年即将处死时任陕西三边总督的杨鹤时,便发现了其子杨嗣昌有才有骨气,随后不仅免了杨鹤死罪而且多次留意关照杨嗣昌。

崇祯七年九月,便将其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镇总督,不久杨鹤病死,杨嗣昌辞官归乡丁忧。但此后不久,毛文龙曾经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引导金军进攻山东半岛等地,塞外漠南蒙古十六部也与后金盟誓,共尊皇太极为汗。

内忧外患之际,时任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崇祯九年十月朱由检便迫不及待的起用杨嗣昌接任兵部尚书一职,甚至常叹“用卿恨晚”,一切军政事务都会听取杨嗣昌的意见。

杨嗣昌也没有辜负朱由检的期望,上任后便一心为国建言献策,提出了所谓“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来清剿农民军,同时又提出三点规划来保障剿匪事业的成功进行:

其一为大政方针:攘内必先安外。主张与后金议和,调集精锐解决内部叛乱后,再与后金决战:

其二为解决实际军需:足食方能足兵,采取采取因粮、溢地、事例、驿递等四个途径筹措军饷:

其三为制止流民成贼:保民方能荡寇,下令各州郡县训练兵士守卫本土。

这几项政策虽然难免有一番书生意气,如限期限域围追堵截农民军就使得大量将领军士苦不堪言,但正因如此却也收到了极为突出的成效。

崇祯十一年二月,长期流窜于湖广一带的张献忠和刘国能等部,在走投无路之际被迫向官军投降。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孙传庭将李自成打败,其落魄到仅剩十八骑逃入商洛山区之中。

明廷在杨嗣昌的主持下,取得了这一系列的胜利,将农民军逼入绝境,剿匪事业可以说已经取得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了,明廷崇祯一时中兴迹象已显。

但真正的成功是必须是百分之百,只需百分之一的不足便能导致失败,而这个百分之一正是“攘内必先安外”政策实施的失败。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

2议和之举的可行性

杨嗣昌虽然说并没有直接的军事经验,而且后期亲自围剿张献忠时也是昏招连连,其能力和性格广为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提出的“攘内必先安外”政策对于当时的明廷来说是极为正确而且是必要的。

今人能够意识到明廷当时改变“两个拳头打人”、与清议和的重要性,可当时有部分明廷官员却将议和之举喻为北宋与金屈辱求和,有辱国体而且对国家是灾难。

时任翰林院编修杨廷麟上书警戒到“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埙命”,将坚决反对议和的宣大、山西总督卢象升等比喻为李纲、宗泽等北宋名臣,影射杨嗣昌等为耿南仲、汪潜善这一类的投降派。

然而当时形势并非如此。

要明确的是后金自然想取代明朝,主政中原,而明廷也是极力想消灭这个边境上的大患,但双方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在短期内消灭彼此。

天启年间后金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两次围困宁远最终大败而归,努尔哈赤也为此郁郁而终。

后金自知无法突破关宁锦防线,从崇祯二年到崇祯十一年近十年间,改变策略劳师动众不远千里绕道到蓟州,突破蓟州北边长城防线,包围京师,虽然造成了明廷极大的震撼和损失,可仍然无力取缔明廷入驻中原。

而后金国内经济衰退以及动荡等不稳定因素也无法支持多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后来崇祯十一年清军(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也只能选择重新从锦州方向进攻。

清军虽然军事力量上在局部对于明廷占据较大的优势,可多次进军也无法一举灭亡明廷,而且这种军事对持相耗的局面对其来说极其不利,因此清军也多次积极寻求与明廷和议,换取时间和利益积攒实力。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崇祯元年,皇太极就与袁崇焕多次接触,表示愿意“去帝称汗”,并请明廷“制印给用”,虽有迷惑袁崇焕之嫌,但其议和之心不假。

崇祯五年,皇太极继续派人从大同府联系明廷,声称“我非欲取大位得天下也,所以兴兵,盖欲尔察知其故”,意指效仿俺答汗以武求和,同时表示“惟愿两国和好,财物丰足,互相贸易,各安田猎,以乐太平”。

崇祯十年到十一年时,当朱由检听从杨嗣昌“攘内必先安外”的建议后,派遣使者周元忠试探清廷口风,皇太极对其极为礼遇。

由此可见,此时的大清对议和之举相较之于明廷更加迫切。

对于明廷而言这一暂时和议是解决边患,减少辽饷压力,腾出财力兵力解决内部农民叛乱的大好时机,在当时也是得到一批有识之士的认可。

同时大明与清和谈性质上并非南宋对金国称臣、割地、纳贡等耻辱性不平等议和,“今曰贡,则非和亲矣;曰市,则非赂遗矣;既贡且市,则非征战矣”,明廷上下也并不承认这是两个国家间的协商,而仅以“议抚”和“议款”等词冠之。

而且清廷方面也从未以胜利国的姿态来面对大明,据《东华录》记载,皇太极曾给予书信给明廷边臣“和事成后,自当逊尔大国,尔等亦视我居察哈尔之上可也”,“和好若成,即普天之下,尽为尔朝廷所属矣”,完全是一副求和的态度,哪有半分凌辱之意。

因此,对于明清双方而言都有议和的基础,也有议和的必要。

在双方都无法迅速消灭彼此的形势下,议和对于双方而言也是最好的局面,可历史的走向却与人们的完美设想脱离了轨迹。

这种明清之间完全不同于后人印象的主次态度是基于当时双方对彼此实力的忖度审视和判断后所作出的结果,然而也正是这份判断断绝了双方的议和之举。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3议和失败的原因

崇祯十一年春,太监周起潜派遣属下周元忠赴沈阳商议和谈之事。

崇祯十一年五月三日,朱由检在中极殿以殿试的形式召集群臣议事,杨嗣昌便借由天象变化之名正式提出对清议和。

此言一出,便引起满堂朝臣激昂议论,但在朱由检尚未明确表态而私下支持的情况下,虽时有攻讦,但议和一事也在坎坷中展开。

但随着当年三月张献忠的投降以及十一月李自成败逃,朝臣们之间关于议和的政治风向便发生了极速的变化。

以少詹事黄道周为首的言官迅速发起对议和一事的攻击,“无论建虏必不可款,款必不可成,成必不可久;即款矣成矣久矣,以视宁、锦、遵、蓟之师,何处可撤?而邃谓款建虏之后,可撤兵中原以讨流寇;此亦不思之甚矣!”

同时,当时明廷极为倚重的山西、宣大总督卢象升也极力反对议和之举。

反对派主要认为清军不可信,给予清军“抚款”求和只会羊入虎口,双方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其次议和后撤边军入内剿匪更不可举,担心此时清军趁虚而入;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因便是在剿匪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下,众多大臣以及朱由检本人都觉得农民军已无须过多担心,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清军而不必求和。

正是在时局形势的误判,朱由检议和之心发生了动摇,在犹豫中想继续观察形势发展而搁置了此事。

清军见明廷数月毫无动静,妄图以战逼和,于崇祯十一年九月兵分两路南下入侵,皇太极率领偏师进攻锦州来牵动辽东守兵,而另一路主力突破长城防线。

时任蓟辽总督吴阿橫不敌力战而死,京师再次戒严。朱由检启用正处丁忧期间的主战派卢象升率军迎敌,十二月中旬却因与高起潜配合不周,孤军被围奋战而死。

崇祯十二年正月,因杨嗣昌对形势的错估导致山东首府济南在内的十八城被清军攻陷,明廷损失极为惨重。

在这种恶劣形势下,明廷只能调集正在陕西、河南一带剿匪的洪承畴、孙传庭等率军入卫,与清议和的愿望也就彻底破灭了。

▲松锦大战,又称松锦之战、松锦大会战,由皇太极发动,明清双方投入十几万大军参战,从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军围困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军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军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落,仅剩孤城宁远。此役是明清双方最后的关键战役,以后明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清军的有效反击。

崇祯十二年三月,入关的这路清军在烧杀掳掠大半年后方才扬长而去。

杨嗣昌立即采取“练兵练饷”的举措,在这种大练兵、“收铜募钱”筹饷的形势下,虽然百姓怨声载道,但明廷又快速在各地集结起三十二万防战之兵。

同时在剿灭农民军战争中洪承畴等人展示出过人的军事实力,给朱由检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农民军形势低迷的幻象下,同时也是出于报复清军、解救锦州的目的,朱由检便酝酿着与围困锦州的清军进行大决战,妄图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

崇祯十二年初,朱由检调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统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等八总兵,九边精锐十三万、马四万集结宁远,援赴锦州与清兵会战。

松锦之战的结果大家都已熟知,此战之后,明廷精锐尽失,崇祯一朝十余年苦心孤诣而开创的大好局面就此破碎,大明再无挽救之机。

毫无疑问,拒绝与清和谈是崇祯朝最大的失策,这一政策的失误朱由检难辞其咎。朱由检虽有意议和,可在商议之中为避免留下污名,竟无支言片语支持议和,给群臣留下了不愿议和的印象,卢象升也正是在揣测圣意之后才敢誓死反对。

而后松锦之败后,派遣兵部尚书陈新甲赴清求和遭到群臣反对,竟不惜杀陈新甲以平众议。

更令人愤怒的是崇祯十二年三月,清军报复和谈失败、大肆劫掠而去时,朱由检才意识到失策,却毫不反思自己的过错,竟痛骂“大事几成,为几个黄口书生所误,以至于此”,将所有的罪责全部推向群臣。

卢象升之枉死,杨嗣昌之惨没,陈新甲之冤死,洪承畴之败降,无不皆因朱由检失措而成,有君如此,大明之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备与公孙瓒是同学?

在刘备创业时期,有两位贵人相助。一位是他的同宗族人刘元起,依靠他的资助,刘备得以完成学业。另一位则是公孙瓒,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得以从一介平民,成长为一方诸侯。那么,公孙瓒对刘备的帮助如此之大,刘备为何最终还是离开他自立门户呢?

一、经过战火考验的同学情谊。

刘备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可是在他幼年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和母亲依靠织席贩履为生。在他的族人刘元起的资助下,刘备得以投到当时名儒卢植的门下学习。在这里,刘备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人物,公孙瓒。

公孙瓒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只是因为他的母亲出身低贱,连累了他的地位。也正是如此,他与刘备有了共同语言,双方感情很好。史书记载,公孙瓒的年纪比刘备大,因此刘备把公孙瓒当作自己的兄长。这也是刘备一生中唯一倾心以长者相待的人。

公孙瓒由于有家族的势力帮助,他的事业要比刘备发展得顺利。他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官场,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很快脱颖而出。他在与鲜卑、乌桓的战争中,建立了自己的功勋。他手下的白马义从成为天下有名的劲旅,而公孙瓒自己也早早被封为都亭侯,后来因击破黄巾军被封为蓟侯。

相比公孙瓒,刘备的道路则坎坷得多。他没有家族势力可以依靠,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渐发展自己的队伍。有了富商的资助,他才拥有了自己的基本队伍,在东汉末年的战争中崭露头角。由于起步太低,刘备取得的成就与公孙瓒根本无法相比。

在刘备多次遇到危难的时候,他首先想起的就是公孙瓒。而公孙瓒对刘备也十分器重,多次对刘备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在被敌人打败后,刘备投奔了公孙瓒。公孙瓒让他担任别部司马,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袁绍。

在刘备作战有功之后,公孙瓒又让刘备代理平原令,后来担任了平原相。在公孙瓒的帮助下,刘备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里,刘备建立了一千多人自己的队伍,还收编了大批乌丸杂胡骑和几千饥民。凭借着这支力量,刘备有了开创自己事业的资本。

当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的陶谦派人向田楷求援的时候,那一天终于到来了。在救援徐州的过程中,刘备的品行、能力深得陶谦的青睐。于是在陶谦去世后,将徐州让给了刘备。刘备也因此离开了公孙瓒的阵营,成为拥有徐州的一方诸侯。

二、刘备离开公孙瓒的原因。

我们从刘备成长的过程,可以看到公孙瓒对他的巨大帮助。正是在公孙瓒的庇护下,刘备才得以休养生息,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在公孙瓒的提拔下,刘备成为有职权的官吏。那么公孙瓒对刘备的恩义如此深厚,刘备为何还要弃公孙瓒而去呢?

首先,刘备是一个拥有自己理想的枭雄。刘备有着汉室宗亲的名分,面对当时的乱世,他清楚地拥有自己的理想。在他年少时,就指着住房旁的大桑树说,自己将来肯定要乘坐皇帝专属的羽葆盖车。刘备以刘邦、刘秀为自己的榜样,企图建立自己的王朝。

正因为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刘备才表现得与众不同。他从起兵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来投靠公孙瓒,是想要得到公孙瓒的帮助,而不是放弃自己的理想,屈居人下。因此,一旦条件成熟,刘备就要离开公孙瓒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其次,刘备并不是公孙瓒的部下,他处于半独立状态。当时刘备来投奔公孙瓒,是因为被敌人击破,无处容身。但是刘备在公孙瓒的阵营中,一直以半独立的状态存在着。这与公孙瓒对刘备的帮助态度有关,也与刘备这支军队的性质有关。

刘备和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袁绍的时候,他的军队并不是公孙瓒的配属给他的军队。刘备的军队主力,是他在东汉末年战争中聚集起来的。在此后,他收罗乌丸杂胡骑和饥民,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支军队只听从刘备的号令,并不听从公孙瓒的指挥。

由于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并不是从属的性质,更像是一种合作的性质。公孙瓒为刘备提供庇护的场所,提供粮饷,刘备则率领自己的军队服从公孙瓒的调遣,配合公孙瓒的主力作战。这样,一旦刘备决定离去,公孙瓒也没有办法加以阻拦。

第三,陶谦让给的徐州,是刘备事业的新起点。在救援徐州的战斗中,刘备的品行、能力得到了陶谦的欣赏。为了拉拢刘备,陶谦送给刘备四千丹杨的精兵。有了这支军队的加入,刘备的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已经不需要依托公孙瓒就可以生存下去。这就为刘备脱离公孙瓒阵营创造了条件。

在当时,陶谦面对咄咄逼人的曹操,已经感到无力抵抗。为了自己和徐州的安全,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刘备的身上。在陶谦的百般挽留下,让刘备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新的选择。继续在公孙瓒那里寄人篱下,还是留在徐州独立发展实力,对于刘备来说,这个答案不难选择。

因此,刘备脱离公孙瓒留在了徐州。不久之后陶谦因病去世,将徐州让给了刘备。从此刘备成长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为下一步开创他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拥有了徐州,使得刘备的事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使他成为公认有资格争夺天下的枭雄。

结语:

在刘备创业的道路上,他的同学公孙瓒对他的帮助很大。和刘备有着共同语言的公孙瓒,并不因为刘备的家境寒微而歧视他。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他向刘备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他不但收留刘备和他的部下,还对他委以重任。但是刘备最终还是离开了公孙瓒。

这是因为刘备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人,他来投奔公孙瓒,只是为了得到喘息之机,并不是放弃理想,屈居人下。因此,刘备和他的军队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不听从公孙瓒的编组。在得到陶谦资助的兵力,离去的条件成熟后,再加上陶谦的许诺,刘备最终选择从公孙瓒阵营离开,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孙殿英盗墓得的那些财宝哪去了?

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东陵盗宝案”,堪称震惊国内外的大事件,而主犯孙殿英也由此名声远播,获得“东陵大盗”的称号。那么,孙殿英在东陵都盗取哪些稀世珍宝?它们最终都流向了哪里?

1928年7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在驻屯河北省蓟县马伸桥期间(蓟县今属天津),借军事演习为名,指挥手下的士兵,对距驻地仅一山之隔的马兰峪清东陵进行盗掘。此次盗掘,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中的宝物洗劫一空,一时间令举国大哗。

孙殿英在清东陵到底盗取多少宝物,虽然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数量、价值之高肯定令人咋舌。先就定东陵中的宝物而言。大太监李莲英临终前,曾将慈禧太后下葬前后的所有情况,全都告知侄儿李成武,后者由此编写成《爱月轩笔记》一书。据该书记载,慈禧太后的陪葬物种类繁多、极尽奢华,价值之高远超世人想象。

其中,慈禧太后入殓时脚蹬的碧玺莲花,“重三十六两八钱,估值七十五万两”,金丝锦被价值84000两、各种珍珠总价值854200两、各种宝石总价值约42000两的。除此之外,慈禧太后的陪葬物还包括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等,也全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在所有的陪葬物当中,价值最高的,无疑是慈禧太后口中所含的稀世夜明珠。这颗夜明珠能使遗体不腐化,并且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真可谓绝世罕见。这颗夜明珠的估计超过1000万两,折合今天的人民币大约是8亿元。

在将慈禧墓中的宝物劫掠一空后,孙殿英意犹未尽,随即又对乾隆帝的裕陵大肆盗掘,获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稀世珍品无数,足足装了四五十箱。其中价值最高的,无疑是乾隆帝身边一把九龙宝剑,以及脖颈上挂着的一串朝珠。九龙宝剑长约5尺,上雕9条金龙,剑鞘用名贵鲨鱼皮制成,嵌满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堪称价值连城。

当年10月,孙殿英盗掘东陵一事被揭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奉命抢修清东陵,并追缴被盗掘的文物。在徐源泉的“关照”下,孙殿英等人被迫“吐出”部分赃物,其中仅宝石、珊瑚、玛瑙、白玉、翡翠等“小玩意”便有300余件,均系价值不菲之物。由此可见,孙殿英盗掘清东陵的收获实在惊人。

东陵被盗掘一事引起轩然大波,满清遗老遗少气愤填膺,连番上书当局,请求严惩孙殿英等人,连废帝溥仪都加入其中。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当局宣布对孙殿英等人展开调查,并声称要将被盗掘的文物全部追缴。有鉴于此,孙殿英赶紧用大量的宝物为筹码,大肆贿赂权贵,最终竟毫发无伤,安稳度过危局。

孙殿英送出去的稀世珍宝甚多,其中价值最高的夜明珠送给老蒋的夫人,被后者当做鞋饰,等到她去世后,这颗夜明珠便流落在美国,最终下落成谜;九龙宝剑经戴笠之手送给老蒋,而戴笠则获得乾隆帝所戴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色宝珠。此外,孙殿英还将翡翠西瓜送给宋子文,将乾隆帝朝鞋上的宝石送给孔祥熙夫妻,将另一柄宝剑送给何应钦,并送给阎锡山价值50万元的黄金。

除了上缴、被罚没、贿赂、秘藏的珍宝外,大部分东陵宝物通过售卖的方式,从而流落到海外。仅仅在东陵被盗掘10天后,天津警方在海关查获35箱准备外运到法国的东陵文物,内有大量珍贵的漆器、瓦器、陶器文物,系由某古董商委托通运公司由北平运到天津,预备贩卖到法国,报价位2.2万银元。由此可以推测,大量没有被查获到的流失文物,数量与价值难以估计。

接下来简单说一下孙殿英的结局。凭借着大肆贿赂权贵,孙殿英不仅成功地逃脱审判,并且还接连获得高升。在中原大战期间,孙殿英周旋于蒋、冯、阎、张各大势力之间,屡屡担任军政要职。1935年,日寇入侵华北,“华北事变”爆发,此时担任四十一军军长的孙殿英因驰援热河、勇战日寇一事,成为当时备受赞扬的英雄,一举“洗白”盗墓贼的身份。

全面抗战期间,孙殿英因所部被日本包围、击溃,一度降敌沦为汉奸,担任“第二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日本投降后,孙殿英又打通“关节”重新投靠老蒋,摇身一变成为军长,并被派往内战前线。1947年,孙殿英在河南汤阴兵败被俘,不久后因病死去,结束自己备受争议的一生。

最后说句题外话。孙殿英虽然是“东陵大盗”,但其子孙天义却走上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除了长期担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外,同时又兼任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为整修和保护黄帝陵工作呕心沥血,做出重要贡献,备受国内外赞扬。孙殿英大肆盗掘皇陵,儿子孙天义却致力于黄陵的保护,两相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资料来源:《盗陵将军孙殿英:中校秘书回忆录》、《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 《爱月轩笔记》

有什么关于天津的冷知识?

众所周知,天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至少对于他周边的北京,保定等地来说。但天津的历史上却几乎凑够了大多数行政区划建制:海津镇,天津卫,天津县,天津州,天津府,天津市。是中国历史脉络最清晰的地区之一。

虽然上海同样有金山卫,上海县,松江府等历史传承,但天津自元朝得津沽之名,自明朝定天津之称,从此再无变化。由镇而卫,由卫而县,由县而州,由州升府,近代为市,先省会,后直辖,一座城市的奋斗史清晰可见。今日一提到津这个字,只怕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天津,就好似这个字就是给这座城造的一般。

天津县和天津州,天津市曾经共存,县治所在咸水沽镇。对,就是今天的津南区

--------------------------------------------------------------------------------------------------------------

全球最高的妈祖像不是在福建,也不是在台湾,而是在天津的中新生态城(虽然这个生态城并不生态)

这尊高42.3米的妈祖圣像采用大理石和钢筋混凝土铸造,施工共计使用858块石料拼接而成,相当于14层楼的高度。

--------------------------------------------------------------------------------------------------------------

虽然天津人很喜欢提四郊五县这个词,但很遗憾,天津现在并没有县存在了:2016年6月,蓟县改为蓟州区,天津成为全区市。

----------------------------------------------------------------------------------------------------------------------

天津地铁缘起于人防工程——7074工程,即墙子河改造工程 。1976年1月,天津地铁新华路至海光寺段3.6公里试通车,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条建成的地铁。

而天津地铁之源头、营口道和小白楼之间的新华路站日后则成为全国地铁少有的永久关闭的正线车站 ,因为当时认定新华路站离小白楼站太近了。。

--------------------------------------------------------------------------------------------------------------

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并不是东北,而是沿津山线一字排列的津唐秦工业走廊,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您问北京怎么不在此列?北京成为工业城市还是49年后的事了,49年北京GDP仅仅和唐山一样,远比不上天津。

------------------------------------------------------------------------------------------------------------

天津道路命名很有条理:道、路交错。但也有例外:比如老城厢,保留了街这一名称。

天津的大部分道路名来源于省市名,奇怪的是连西康路,沙市道等消失的地名都存在,但北京作为首都、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北京路/街的情况下,近在咫尺的天津却没有。

其实呢,天津过去是有一条道路叫北平道的。该道路原是英租界修建的一条道路,曾命名为“北平道”、“广东道”。但建国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改作了唐山道。

天津市公安局,中共在津秘密印刷厂就在这条道路上。

--------------------------------------------------------------------------------------------------------------

既然提到了公安局,那就顺道说说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政府几年前曾经准备搬到滨海新区,但是被国务院直接驳回

---------------------------------------------------------------------------------------------------------------

很多人知道天津人管油条叫果子,但是天津人口中的糖果子并不是糖油条,而是糖油饼。

提到果子,那么也说说其他早点。天津的早点中有一样叫白豆腐。外地的朋友初一听,可能以为就是块四四方方,见棱见角的豆腐。其实不然,一碗两片白豆腐,再舀上浆子(豆浆),这才是天津人的白豆腐。

不过现在出于各种原因,年轻一代很少这么吃了。估计这知识再过个十年八年怕就不是单单的冷了,而是没了。

------------------------------------------------------------------------------------------------------------

大饼夹一切,一饼一世界

-------------------------------------------------------------------------------------------------------------

提到醋,大多数国人第一联想到的是山西,此而陕西,再次也会是镇江。但中国三大名醋之一的独流老醋就发源在天津静海。

喝了二十多年的独流,上初中还是高中时获知改名成天立了,包装也换了,据我妈她老人家说,独流独流,容易让人联想起毒瘤,所以就换了。。。哪位知道为什么要改名的可以告诉我一下,我感觉不是因为毒瘤这个谐音吧。。

----------------------------------------------------------------------------------------------------------------------

北京人民有三元,石家庄人民有三鹿(当然现在是君乐宝了),天津人民有海河

蓟州跨境电商销售培训班,明朝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可可味的最好喝,千万别买早餐奶

--------------------------------------------------------------------------------------------------------------------

不管是市里还是塘沽街里,好多卖水产的自称本地鱼虾、北塘打的,实际上大多都是从唐山运过来的,北塘哪儿还有那么多鱼啊= =

大宇和恩来顺俩涮料我就不提了,楼下有说的,但实际上天津周边的唐山等地也吃这个,不过隔壁北京是真不吃。有次大学全班聚会吃涮锅,该涮料被东北,西北,南方等地同学痛斥不好吃,说太咸,唯有我们几个大为赞叹:就是这个味儿!

----------------------------------------------------------------------------------------------------------------------

这个知识对外地人来说同样比较冷:如今正值秋冬之际,大家也都换上棉服了,但天津人习惯称棉服为防寒服。

朱棣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反败为胜的?

战争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明朝的靖难之役,是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内战,当时的交战双方应该说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此次战争持续了四年(1399—1402年),而且在战争过程中,交战双方各有失误,互有胜负。那么为何最后胜利会属于朱棣的呢?

一、主帅的战争意志:朱允炆的战争意志文弱;朱棣的战争意志坚定

是什么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我看,首要的因素就是领导人的战争意志和战略眼光,能不能坚持战斗到底?能不能看到整个全局?

朱允炆当时作为皇帝,是全国的最高领导人,拥有着全国的财力、兵力、军队,可以说对偏处一隅的燕王朱棣是呈现压倒性的优势。但是朱允炆这个伙计生于深宫、长于儒生,标准的文弱书生,仁慈心软,讲究叔侄亲情,不忍对自己的亲叔叔痛下杀手。在战争白热化阶段,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是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南军将士惧怕战后反攻倒算,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朱棣也恃此特权,单骑入南军大营,致使南军无可奈何。

而反观朱棣,从年轻的时候起就跟着朱元璋四处征伐,后期又多次和蒙古骑兵作战,那战事经历的多了,深谙战争之道,多谋善战,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叔侄亲情。况且这次是中央削藩,是要剥夺他燕王的各项权利、好处,他能束手就擒?面临的可是生死之战,只能胜利,不能失败。因此,朱棣是抱着要么胜、要么死的坚定战争决心,带领着燕军攻打南军,越战越勇,终于坚持到了胜利。

二、谋士的战略:南军一群腐儒,纸上谈兵;燕军黑衣宰相姚广孝老谋深算

战略就是战争的指导方针,如果指导方针错了,那么战争的胜败是可以预见的。

朱允炆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靠的是多年苦读儒家经典,依靠科举,考取功名,从而获得高位,辅佐皇帝的。可以说,这一帮子儒生,生生地将朱允炆的一盘优势棋局给败了个干净。光有想法想削藩,没有方法去如何执行。特别是最后,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有人建议朱允炆立刻突围,另选地方召兵马勤王。方孝孺竟然建议死守南京城,说实在不行就以身殉国,怎能做逃兵?

反光燕军的军师黑衣宰相姚广孝,精通儒释道,研习兵法人心多年,始终对战争的形势、战场的走势保持关注,及时提供可行之计策计谋。特别是后来,朱棣在东昌之败后,姚广孝强烈支持朱棣再次出兵,取得了夹河、藳城之战的胜利。后来更是建议朱棣绕过山东,只取南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将军的勇猛:南军只知防守耿炳文、草包将军李景隆;燕军勇猛善战朱棣、朱高煦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赢一头羊带领的一头狮子。

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创造更好的接班基础,大杀功臣宿将,等到建文帝继位,朝中可用的将领几乎没有了。

建文帝没办法,只有启用了老将耿炳文。在滹沱河一战中,耿炳文的部将投降了燕军,并且被朱棣用他做内奸潜入南军内部,使得耿炳文竟然如同木偶一般按照朱棣的计划一步步进行,不败才怪?

而后来替换耿炳文的大将李景隆更是草包一个,甚至有人怀疑他是朱棣安排在皇帝身边的卧底。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北京城的张掖门了,他竟然让停止攻城,等待大部队,结果燕军连夜水泼城墙结冰,他再也没机会攻城了。后来更是直接打开南京的金川门,跪迎朱棣大军入城。

而反观朱棣、朱高煦父子俩,那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老将,杀伐果决,意志坚定,如此猛将带领的一群虎狼之师,攻打南军,其不容易。

四、士兵的素质:南兵不如北兵

兵不在多,而在精。士兵的素质是在平时的训练,和将领战场指挥下发挥出来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以看出日常的训练备战及其重要。

建文帝手下的南军士兵,身处多年的和平环境下,平常只是维持维持治安,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拼杀,更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训练。

而反观燕军士兵,镇守边关,时刻面对着来自关外的蒙古骑兵势力,再加上朱棣亲身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一直就是严格训练士兵,积极备战。

一场战争,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综上,可以看出,从最高主帅到谋士、将军,最后到普通士兵,南军全面处于下风,最后的胜利属于朱棣也是必然。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