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未命名/ 正文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原因)

admin2023-12-07未命名24 ℃0 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名词解释:西安事变

总纲: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概述:

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

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西安事变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西安事变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我为大家带来了答案,大家赶快跟随我一起来了解起西安事变吧。

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苦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未果。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即为“西安事变”。结果: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经过介绍

西安事变经过说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首先张学良召集了手下所以的军队,然后说明了这次兵谏的意义和时间,这表面他已经下了非常大的决心,而他将这次事变定义为兵谏,这个说法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也埋下了伏笔。第二天清晨张学良带领着士兵准备将蒋介石扣押,活捉后又再次扣留了许多国民党内部高官,这样一来也预示着西安事变的经过已经正式开始了。

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还曾经险些爆发武装冲突,国民党劝说无效开始向各界申请进行讨伐活动,张学良为了避免更加的冲突于是释放了蒋鼎文。西安事变的经过同时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震惊,世界各国纷纷表示十分的惊诧,之后在张学良的公馆内还进行了一场谈判,但是张学良在周恩来的协调之下,终于让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国内争斗的条件,虽然在西安事变的经过中是他亲自扣押了蒋介石,但是在释放的时候他却要求亲自护送蒋介石离开,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他被扣押在南京。

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找来的西安事变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

1、起因: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苦劝蒋介石联共抗日未果。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即为“西安事变”。

3、结果: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历史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

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西安事变刚结束,毛泽东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西安事变中实际地取得了领导地位”。

详细了解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时间和地点:

1936年12月12日西安

参与西安事变的主要部队:

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

西安事变的关键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

西安事变的影响:

主要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

直接参与事件或谈判的人物:

何应钦、陈诚、蒋鼎文、张冲、陈立夫、邵力子、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邵元冲、端纳、潘汉年、宋庆龄、于学忠、高福源、王以哲

西安事变背景和结果是什么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接下来分享西安事变背景和结果。

西安事变的背景

西安事变的爆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张将军在抗争时期主张的“攘外安内”政策,因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相左而直接导致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建立伪满洲傀儡政权,导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所以爆发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的结果

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变。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即蒋介石),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西安事变相关人物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籍贯辽宁省盘锦市,是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曾发动西安事变,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