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福利彩/ 正文

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有哪些平时可以用得上的心理学.

admin2023-12-07福利彩26 ℃0 评论

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有哪些平时可以用得上的心理学?

操作条件反射

跟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的行为调剂,它涉及到改变对象的行为,是通过奖励或者惩戒来完成的。比如说,如果你把一颗糖给孩子,要他完成一项任务,那么,孩子在接受了糖果后,就会增加再次做出这种决策的可能性;再比如说,如果你不想孩子玩手机,就没收他的手机,那么,这就会减少孩子玩手机的可能性。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完全可以在日常用应用。

歧义效应

这其实是一种认知偏差,一个人的决策会受到信息歧义的影响,以至于人们倾向于选择有利结果概率已知的事情,而不是选择有利结果概率未知的事情。这种效应在金融投资市场很常见,喜欢规避风险的人总是可能倾向于把资金投入到安全的市场里,比如银行存款和国债,而不是做股票和期货,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期货市场的回报可能会更高,但投资者更喜欢把自己的钱放在某个安全的地方。很显然,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的话,歧义效应会让你迈不出双腿。

灰姑娘效应

这种效应在二婚市场很常见。在进化心理学中,灰姑娘效应是指:继父母比亲生父母更容易虐待孩子,心理学家把这种影响归描述为继父母对无血缘子女投资的伦理冲突。为什么很多人离婚带孩后,就不想结婚,原因就在这里。作为继父母对非血缘关系子女的投资有人伦冲突,如果你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离婚就自己过吧,别害人害己。

鸡尾酒会效应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大脑能够将听觉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同时过滤掉一系列其他声音刺激的现象。比如,当你参加一个聚会的时候,你可以专注于嘈杂房间中的单个对话,而不被其他的声音所打扰。这种效应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有价值的方面,即使在很喧闹嘈杂的环境中,依然可以认真处理问题。

柯立芝效应

柯立芝效应是一种在动物身上看到的生物学现象,即每当引入新的雌性时,雄性都会表现出新的性兴趣,换句话说,雄性都很水性杨花,但并不喜新厌旧。这种现象大概率发生在雄性身上而非雌性。人类也有这样的表现,当出现了新的美女的时候,男人就会见异思迁,这很正常,在动物身上这叫一夫多妻,如果人类男人身上出现了这种问题,可以参考“zn”二字。柯立芝效应很容易识别,那就是表现出性兴趣。

邓宁-克鲁格效应

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邓克效应或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很多人都有这种错觉,能力不行却信心爆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在个人提升方面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了,理解达克效应可以认识真实的自我。

错误共识效应

错误共识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思维方式投射向他人,假设所有人以同一方式思考。换句话说,这种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他们很难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着想。一旦你发现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就要尽量远离,他是不会认同你的。

假唯一性效应

假唯一性效应是一个归因类型偏见,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很独特,这种归因错误有点像自恋。人们在通过对别人进行比较的时候,通常认为自己会比那些比较的人更出色,比如开车,很多司机就认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好,但最后自己却在别人前面出了事故。假唯一性效应容易让人自大,如果一个人要看清楚自己,客观的考虑自己的能力,就要真实的看待自己,看待别人。

孟乔森症候群

孟乔森症候群就是装可怜,是指一种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症状,假装有病乃至主动伤残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它还有求医癖、住院癖、佯病症等俗名。我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孟乔森患者,他们摆出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来博取同情,这类人严重损害了我们对真实痛苦群体的看法,导致了大家的冷漠。孟乔森并不是真正的痛苦,如果他们需要我们相信他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痛苦的证据,比如身体异常,诊断证书,不要轻易的相信一个有病的人,很可能是装的。

如何自学心理学?

题主的要求:

本人喜欢看一些刑侦剧,对剧中的心理学很感兴趣,但专业不是心理学,不知道怎么入门

我也是很喜欢看刑侦剧的,所以大致清楚题主心中的“心理学”是什么。

我大致描述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侦探X来到嫌疑人Y的住处,看到嫌疑人的衣柜收拾整齐,各种衣服分别放好,推断出嫌疑人Y是一个性格内向严谨的人。但是奇怪的是,嫌疑人的书桌却很脏乱,各种书摆放的毫无规律,与整个房间格格不入,以此能想象出,嫌疑人在书桌前惶恐不安烦躁的行为动作。

本质上,这种能力的建立,并不是“心理学”,而是:

归纳的思维习惯+演绎的思维能力=人物心理行为侧写

这两种能力其实并不是很神奇,因为任何一个领域内的专家,都有这种侧写能力,例如修电脑的,一开机,就大概知道问题会出现在哪里,只需要排查一下基本就能确定。

所以,这种能力并不是来自与“学习”,而是在实践中经验的累积,这种累积到了一种程度,自然变成了一种思维的本能。

例如,我是精神分析师,现在基本上来访者大致讲一下她的故事,我就能推测出她是怎么想的,她需要什么。

这来自看多了。

下面系统的讲述一下,心理学入门:

1.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基础所有的人进行推荐都一样,不外乎这几本书。

推荐书籍:

2.心理学实践基础

目前心理学实践方向有主要的三个:

心理动力学流派(精神分析),积极心理学流派(人本、幸福)、认知行为主义

我属于心理动力学流派,能推荐的书只有这一个系列的,其他两派可以看其他回答。

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有哪些平时可以用得上的心理学.

3.不断提高的认知能力

这里我推荐芒格书单,因为书单量较大,有兴趣的自行搜索一下。

以上,提高的都是认知能力,认知转变为思维方式,还需要实践的磨砺。

如何磨砺呢?

1.影响人的心智

我推荐可以尝试一下销售工作,推销—反思—再推销,做个几年,你就能很真实的看到人的心智到底是怎样的了。

2.快速吸引能力

随便加一个人特别多的群,不断尝试各种方法,让群体快速接纳你。

3.自我的了解

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了解人的捷径是自我了解。

怎样跟小人相处?

谢谢邀请!

先要给小人大致定个位,才好回答这个问题。小人与君子是相对应的。君子讲公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小人逐私利,无论显达与否,将‘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当作人生信条。从行事手段上看,君子坦荡,光明磊落;小人则不择手段,背后捅刀子亦不为过。从胸襟气度上看,君子宽怀兼济多悲天悯人;小人则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是以自古至今,对小人唯疏远为要。

我们都是普通人,身边并无大奸大恶的小人,只有私心太重为私利不大顾及道义情谊手段阴恶下作之徒,虽为众人不齿,但现实生活中,的确还要与他们相处。

讲一个身边的故事来阐述一下我与身边小人相处的原则。我在校教书时有个同事为评中教一级职称与校教导主任竞争上了。这个魏姓同事性格软弱,遇事不大与人争,是个人缘好的老实人。教导主任是靠送礼上位,气量狭小私心极重又不择手段的典型的小人,口碑人缘均不佳。因评职称名额所限,偏偏这两人同了竞争对象。教导主任年龄偏大,职称评选中有硬件指标,是非有不可的。其中就有普通话合格证书。而恰恰教导主任在有些人不大知情的情况下弄了个假证。教师职称评审团(多由学校领导组成)中当然也有人知道这个假证,但没人愿意指出来。如果魏老师自己不去争取,肯定是此次评级无缘,那又不知等到猴年马月了。中教一级上去了,一个月可要多一百多元白花花的银子呀,零零年代初,教师工资又不高,无论对谁都是吸引力。魏曾问我咋办,我告诉他当一级级反映,终于在教育局得到了妥善解决。倒是学校领导被教育局一位主管评级的科长骂了个狗血喷头。教导主任自然恼恨,剩下的问题是魏老师怎样同教导主任这类小人相处的事。魏也问我怎么处理。我告诉他,自己的核心利益得到了维护,已经是大赢家了。但为了今后的相处,应该放低姿态,主动买些水果去他家坐坐,表明自己对他的尊敬,同时说明遇到这种事,不管同谁争,自己都会努力争取,并不是针对主任有任成见。不卑不亢,主任本也理亏,又给了他一点面子,也就讲了几句场面话完结。自此,人们都认为魏老师外柔内刚,不是软弱可欺之辈,一下子形象高大了许多。我认为,与小人相处,在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多一点柔性与弹性,维持表面的尊敬与和谐,实为必要。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实在为一种处世智慧。我们都应该向郭子仪礼敬卢杞学学。(郭子仪的故事,在我的另一篇回答里有述,在这不赘言,欢迎大家浏览阅读)。

当然,如果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还需笼络小人为已所用。现实中,无绝对的君子,也无绝对的小人。君子与小人是古人理想人格中的两个极端。小人也有可用之处。‘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察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水至清则无鱼,人人都有长处与缺陷。小人的私心太重,多为自己计。这是他们的人格缺陷,但并非为可用之处。三国时的张松,相貌丑陋,背离故主,先投曹,见弃,再投备,献蜀中地图。实为反复小人,然松过目不忘,有智计及治理之才,被刘备见用。汉初陈平,原在项羽帐下,兵败投刘邦。有盗嫂之嫌,初任监军之职即受贿赂,为樊哈周勃等不齿,并上告刘邦。从行迹看,陈平也算得上小人。刘邦并未计较,反而笼络重用,后智计百出,为汉祚兴盛绵延建不世之功。尤其是白登之围,亏陈平用计贿赂单于阏氏(单于妻),乃脱困。做大事者,更宜胸怀开阔,广泛招揽各色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那怕是小人,只要有长处,都可笼络而用之。

当然,用小人也必防小人。切不可托以大事。齐恒公用竖刁易牙卫开方。易牙是厨师,曾将自己四岁左右的儿子斩杀烹给齐恒公食而表忠心。管仲曾托言恒公当疏远此三个小人。恒公晚年又召三人于身边,却最终死于他们之手,也导致齐国霸业一落千丈。因此,成大事者,笼络使用小人,但切不可重用。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以上是本人与身边小人相处的见解,欢迎评论指正。

有哪些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

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自信!想象一下,你非常擅长某种游戏。任何游戏都可以——国际象棋、街头霸王(日本任天堂公司在1987年发布的经典街战系列游戏)、扑克。你经常和朋友们玩这个游戏,而且你总能赢。你打游戏打得那么好,你便开始设想你能够在比赛中赢得冠军。你上网寻找到下一届地区锦标赛在哪里举办,你付了参赛入场费,然而在第一轮中就被打败了。事实证明你没有那么聪明。一直以来,你以为自己是最棒的,但其实你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这就是达克效应,它是人类本性的一种基本要素。

达克效应指的是完成特定领域的任务时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作出不准确的评价的现象,能力低者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显著超过平均水平,能力高者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我们可以想象抖音上唱着拙劣歌曲的网红——他们拙笨地弹着乐器,演唱着跑调的歌。这些表演非常糟糕,然而这些人并不是有意为之,也不是在自嘲。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表演真的很糟糕,你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世界舞台上。问题是,他们并不认为全世界的观众会比他们身边的朋友、家人和同龄人更有见识。正如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曾经说过的那样,“在现代世界里,愚蠢的人自以为是,而聪明的人充满怀疑”。

“达克效应”催生了《美国达人秀》和《美国偶像》等节目。在当地的卡拉OK酒吧里,你可能是全屋子最好的歌手。但是若是放在全国来看呢?情况就并非如此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拥有气候科学或生物学学位的人不上网讨论全球变暖或进化论?你对一门学科知道得越少,你就越不相信你还有更多应该学习的东西。只有当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你才会开始认识到你还不具备独占鳌头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这些都是较为笼统的说法。经济学家罗宾·汉森(Robin Hanson)在2008年指出,“达克效应”在美国大选临近时已经成了一个流行的口头禅,因为它有助于将对手描绘成白痴。

创造“达克效应”这个术语的实际研究,是由贾斯汀·克鲁格(Justin Kruger)和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于1999年左右在康奈尔大学进行的实验中完成的,所以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1995 年的一天,一个大块头的中年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匹兹堡的两家银行。他没有戴面具或任何伪装,在走出银行之前,他甚至还对着监控摄像头微笑。晚些时候,在警方给被捕的麦克阿瑟·惠勒看当天的监控录像时,惠勒难以置信地说: “可我涂了果汁。”他咕哝着。

原来,惠勒认为把柠檬汁涂在皮肤上会使他隐形,这样摄像机就拍不到他。柠檬汁可以被用作隐形墨水,用柠檬汁写下的字迹只有在接触热源的时候会显形。所以惠勒觉得,只要他不靠近热源,他就应该是完全隐形的。

最后警方的调查认为,惠勒既没有疯,也没有嗑药,他只是很夸张地“搞错了”柠檬汁的隐形用法罢了。

这个传奇故事引起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的注意,他与研究生贾斯廷·克鲁格( Justin Kruger)想来研究这一现象。

他们让学生参加关于幽默感的语法和逻辑测试,然后报告他们认为自己的分数有多高。有些人准确地预测了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些人知道他们不擅长幽默,他们的估计也是正确的。另一些人有一种直觉,他们比大多数人更擅长讲笑话,并且这种想法得到了证实。所以,有时候真正擅长某件事的人是很清楚的,可以准确地预测他们的分数,但并不总是这样。总的来说,研究表明你不太善于估计自己的能力。

最近的一些研究试图反驳邓宁和克鲁格的那种非黑即白的预测——即缺乏技能的人是最不了解自己无能这一点的。波森(Burson)、莱瑞克(Larrick)和克雷曼(Klayman)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完成较为容易的任务时,人们会产生积极的偏见,表现最好的人在估计自己的能力时是最准确的,但在完成最困难的任务时,人们会产生消极的偏见,表现最差的人在估计自己的能力时是最准确的”。

所以,当你实际上表现得很平庸时,“达克效应”并不总是会让你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实际情况是,你掌握的技能越高,你练习得越多,你积累的经验越多,你就越善于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当你努力提高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更好地理解你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你会渐渐看出其中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别;你会寻找你掌握的那门手艺的高手,跟他们作比较,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而相反,你掌握的技能越差,你练习得越少,你积累的经验越少,你就越不善于在某些任务上与他人进行比较。跟你差不多的人一般不会指出来,因为他们知道的并不比你多,或者是他们不想伤害你的感情。你比新手好不了多少,会让你把自己看作是废物。

查尔斯·达尔文说得非常好:“无知比知识更容易带来自信。”无论是弹吉他、写短篇小说、讲笑话还是拍照,不管是什么,业余爱好者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是行家,但的确不是真正的专家。教育是学习你不知道的东西,同时也是找到你所要做的事情。

最近大量涌现的真人秀节目就是“达克效应”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这个糟糕透顶的行业都在依靠一件事情,让那些有吸引力但没有才能的人相信他们实际上是天才导演。真人秀明星周围的泡沫是如此之厚,他们可能永远无法逃脱。在某种程度上,观众也是这些闹剧的一部分,但处于悲剧中心的人们对此却毫无察觉。

当一个人从新手到业余爱好者,再到行家,再到大师,每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很难辨认。你前进得越远,再进一步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然而,从新手到业余爱好者的转变速度很快,此时就会受到“达克效应”的影响。你认为付出同样多的练习可以让你从业余爱好者变成行家,但事实并非如此。

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经历“达克效应”。对自己诚实,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并不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会让人有种无力的感觉——你必须努力克服这些情绪才能使得自己振作起来。从情感光谱角度来看,“达克效应”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躁狂抑郁症正好相反。

不要让“达克效应”的阴影笼罩着你。如果你想在某件事上做得很好,你必须不断练习,然后你必须向那些一生都在做这件事的人学习。把自己与那些大师们作比较和对比,永远抱有谦卑的态度,不断学习进步。

有什么书是关于人性?

想改变自己,要从性格上改变,读书可以增加人的知识,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是比较难的,但是知识可以充实你的大脑,遇事有一个进退应对的一个标准。人“生而神灵”,不必自视地下。你说你性格单纯幼稚,这说明你有“直”的良好人格,若你真是你所说的那样,你能讲出来说明你有自知之明啊。这是很了不起的,深感佩服啊。要知道这世上有多少人自欺欺人。你若是单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佳,不但可以使你变得有内涵,更可贵的是能使你增长智慧。

1.《人性论》: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

关于认识、人性、道德的经典著作,“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悲伤和失望产生愤怒,愤怒产生妒忌,妒忌产生恶意,恶意又产生悲伤,一直完成整个一周为止。

在这一切吵闹中间,获得胜利者不是理性,而是辩才。获得胜利者不是持矛执剑的武士,而是军中的号手、鼓手和乐队。

——休谟

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2.《问心:我读孟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的哲学是性善论。义利之辨在此,人禽之辨在此,天理人欲之辨在此。乾坤阴阳,咸在于此,天地六合,只此一心。

近代以降,熊十力承心学之绪,牟宗三集其成,而林安梧得其真传。《问心:我读孟子》以轻快的笔触问心原道,将经典与生活的相互参透娓娓道来。

——首尔国立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郭沂

儒家经典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修心。林安梧先生《问心:我读孟子》一书开启了进入《孟子》圣贤学的大门,也显露了经典与生活连接的引桥。

——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宗教学家 詹石窗

《问心:我读孟子》是林安梧教授于1991年创作的青年作品,却可以看到他孟子般的浩然之气,行文流畅,自然通达,是接近孟子思想最好的入门书。

——全球读经首倡者、文礼书院创办人 王财贵

延伸阅读:

《孟子公开课》讲座专家均为孟子研究与教学领域的著名教授

3.《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对。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孔子之后惟荀子可称圣人。

——章太炎

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均出自荀子。

——梁启超

荀子是我的教父,我一生只读一本书,那就是《荀子》。

——日本西武集团掌门人堤义明

荀子可谓世界社会学的鼻祖。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布朗

4.《尼各马可伦理学》:古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著作之一,西方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 德行是在于行善而不是受到善的对待,在于举止高尚而不只是避免做卑贱的事情。

· 善的事物已被分为三类:外在的善、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最高善,即幸福在于合德性的实现活动中,属于灵魂的善,其本身就令人愉悦。同时,幸福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手段。

· 怯懦出于被迫,而放纵出于意愿,因为前者与痛苦相关,后者与快乐相关,人们总是选择快乐而回避痛苦。放纵的行为出于欲望和期望,所以是意愿的,但放纵的品质不是,因为没人愿意成为放纵的人。

本书阐释了关于“善”、“道德德性”、“行为”、“具体的德性”、“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等十部分内容和观点

5.《善恶的彼岸》:尼采晚期的重要著作之一,他对一种新道德体系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尼采在该书中力图界定“善”与“恶”这两个相对的词,为图区分道德和非道德。

尼采的目的是确立道德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行为构造一个可操作的基础。

·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 常常谈论自己的人,往往只是为了隐藏自己。

· 我们的虚荣心很难受到伤害,而我们的自尊心却易于受到伤害。

· 我感到难受,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不能再相信你了。

尼采曾说:“这本书从根本处讲乃是一种现代性批判,包括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甚至也包括现代政治。” 他察觉到人们为使古代道德准则和现代人的需要相一致所做的努力,是有矛盾的,认识到人们经常在道德理论和社会实践之间做出妥协。本书触及了尼采哲学的许多最深层的原理。

6.《人学原理》:关于“人”的谜底的系统思考,综合古今中外人学思想,结合现实的人生体悟,横向建构的一部人学思想范畴体系。一部厚重灵动的书!

自古以来,人类最大的困惑,就是不了解人自身。

我们天天与人打交道,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人,但若问“人是什么”,我们未必回答得清楚。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蒙田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卡西尔

本书对人的生物属性和非生物属性作了全面考察,并由此出发,按照相互联系的“人性观”、“人生观”、“人治观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