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游戏/ 正文

核桃油百科知识点,叫花鸡最正宗的吃法是怎样的

admin2023-12-07游戏23 ℃0 评论

核桃油百科知识点,叫花鸡最正宗的吃法是怎样的?

谢谢邀请!

好吃的叫花鸡鲜香肉嫩,香气扑鼻,风味独特,美味可口。朋友们如何你也想尝试一下自己做的健康又美味的叫花鸡,可以参考下面的简单做法。

材料:三黄鸡,香菇,洋葱,面粉250克,姜,葱,蒜,荷叶一张,花椒。

做法:1,将鸡清洗干净,并敲断鸡脚,折叠成型放盆中。

2,香菇切细条,洋葱切细条,姜切片,葱切段,蒜切片,

3,往鸡中加入油,生抽,蚝油,料酒,姜,葱,蒜,盐,胡椒粉抓均匀,腌制。

4,将花椒放锅里炒香后,倒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碾碎。

5,将花椒倒入鸡中,抓均匀,盖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腌制2个小时即可。(中途翻动一两次,腌制更充分)

6,荷叶放入凉水中浸泡。

7,面粉倒入盆中,加入白酒,水拌均,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一会。

8,取出腌制好的鸡,在鸡身上抹上五香粉和胡椒粉。

9,将香菇,洋葱倒入腌制过盆中,与腌制鸡留下的汁拌均匀。

10,将香菇,洋葱,以及腌制鸡的调料一起塞入鸡内。

11,取出荷叶,将鸡包裹住。

12,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大圆片,将荷叶包着的鸡放在中间,完包裹起来,再放入烤盘中。

13,烤箱预热,送入烤箱,上下火16O度,烘烤一个小时。

14,烤好后,取出来敲烂外壳,取出鸡。

鲜香肉嫩的叫花鸡就做好了,你学会了吗?喜欢的朋友们,多多点赞与关注,谢谢阅读!

婴幼儿吃辅食有哪些误区?

许多宝妈宝爸给婴幼儿添加辅食,存在一些误区,要么是欠缺,要么太过,需要注意一些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误区:

1、辅食过早或过迟添加

辅食的时间为4到6个月,早于4个月属于过早,即使是菜水、果汁看起来很"稀"的食物也不宜过早吃。即使已经满了4个月,有的条件还不满足的话,也属于过早添加。4个月内的宝宝消化器官发育未成熟,母乳是婴儿最完美的天然营养品和饮料,可提供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维生素。而且过早添加辅食,宝宝易过敏。

而添加辅食过迟,一方面会影响宝宝咀嚼和吞咽功能及乳牙的萌出;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宝宝患缺铁性贫血。

2、辅食中加盐、酱油等调味品或过早加糖

婴儿味觉很敏感,辅食味道应较淡。大人觉得淡给孩子加盐,或给孩子尝大人食物,哪怕只有一点,都可刺激婴幼儿味觉。一旦喜欢上大人饭菜的咸淡味,就很难再接受平淡的婴儿食品。糖则可能导致宝宝超重肥壮,还会引起腹胀、龋齿等。

3、用奶冲调米粉或吃粥、面条或自制米粉

为宝宝冲调奶粉最好用水,不要将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在一起冲调。食物中的营养元素混合在一起,不仅不会增加营养,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宝宝也不知不觉摄入过多食物,易造成肥胖。

有许多家长认为自制的一定比买的强,因此米粉也自制给孩子吃。自制米粉明显的缺点就是营养不足!比如,6个月以上的婴儿必须要吃高铁的米粉,市售米粉都会添加铁,而自制的铁含量明显不足。

4、过于使用精白米面等细粮

精加工碾磨谷类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大多丢失,只有淀粉保留。婴儿米粉中的所谓营养是在后期加工中强化的,吸收不如天然状态的好。五谷杂粮中维生素B1含量很高,父母要合理地给宝宝添加一些粗粮食品,如将燕麦、小米、玉米等熬成糊装喂养等。

5、给宝宝喂辅食定时定量

4-6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是为了让宝宝适应多样化的食物,锻炼吞咽和咀嚼能力,促进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定时定量并不可取。“定时定量”的宝宝:1、会让宝宝“不知饱、不知饿”,总在宝宝没有饥饿感的时候喂TA,会使宝宝对吃饭这件事失去兴趣,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2、宝宝的肠胃发育还不完全,消化和吸收都需要时间!定时定量的喂法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

建议:最初的辅食添加次数最好是每天两次;辅食最好在两次吃奶之前喂食,而不是两次喂奶之间;最好在大人吃饭时,一同喂宝宝吃辅食,给宝宝营造吃饭的氛围。

6、担心宝宝吃不饱

一般6个月的宝宝胃容量约为200 ml,在吃完母乳后,可能只能喝下十几毫升比较浓的液体,或吃下几十克固体食物。父母不应总是以自己的感觉来衡量孩子,认为只吃一勺、两勺太少了。一方面可以根据宝宝体重的增长来衡量吃辅食的量够不够,一方面由宝宝自己决定,让正常的生理调节起到更好的作用。

7、古老方法,把自己咀嚼好的饭菜喂宝宝

这种方法不可取,一是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给宝宝;二是不利于宝宝消化功能的增强,也让宝宝丧失了咀嚼能力的锻炼。

8、鲜榨果汁更有营养

爱吃水果的父母不少,又好吃又营养,当然想分享给宝宝。可是宝宝太小还吃不好水果,于是各种榨汁机、破壁机就派上了用场,还有的妈妈把果汁当水给宝宝喝,觉得这样既补充了水分又有营养。其实,过早让宝宝喝果汁没有好处!

坏处:养成偏甜口味,不爱白水;糖分太高,留下隐患;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口腔发育;伤害乳牙。

建议:1岁以内宝宝不要喝果汁;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喝果汁的量控制在120ml~180ml;水果尽量让宝宝吃,而不是喝。

9、添加辅食后,不给宝宝喂奶了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添加辅食了,营养更丰富了,就给宝宝断奶或不给宝宝喂奶粉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辅食顾名思义辅助食物,主食还是奶类,奶类仍然是这个阶段婴儿营养的主要来源,辅食是为了宝宝营养均衡摄入,促进生长发育。为了保证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6个月-1岁的宝宝应至少每天喝600-800毫升的奶,1岁-1岁半每天至少400-600毫升的奶,甚至长大到成人每天都需要喝奶。

10、添加辅食首选蛋黄

好多父母的误区就是选择蛋黄,会觉得蛋黄这个营养物质又好,又补充蛋白质,含锌也高、含铁也高,这是一个误区,首先添加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含铁米粉。是因为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有的孩子对蛋黄容易过敏的,建议8个月以后再加。

11、为了宝宝好消化,辅食越烂越好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有些妈妈觉得孩子太小,可能就会经常准备一些比较精细的易咽辅食、或是一些营养食品,长期这样下去会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训练,而且也不利于牙齿的萌出。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吃别的粗一点的食物可能就会不舒服或是不吃,这样下去必定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4-6个月刚添加辅食时,宝宝的确应该吃糊状的食物,但随着宝宝长大,出牙,需要锻炼咀嚼能力。如果食物还是细软烂,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还会影响吐字和发音。

12、辅食花样多,一次给宝宝添加多种辅食

添加辅食的时候,有些父母很用心想要给宝宝多增加营养,就会把辅食弄得多样化,一时恨不得让宝宝多吃一些丰富的食材好快快长身体,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在给宝宝初期添加辅食的时候,添加辅食的食材要循序渐进,最好是一次添加一种,不要一下子吃太多,观察宝宝是否会出现过敏反应等症状情况,一旦宝宝有不适最好停止添加该食材。

13、为了方便,一次做辅食量很多

每天照顾孩子不是轻松事,在加上辅食需要天天来做,有些妈妈无法应对好这样的忙碌,会想着省事的办法,那就是一次多做些,然后宝宝慢慢吃,比较方便,加热就行。

这个办法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行,比如冷藏辅食以一日为限为好,为了避免浪费也最好不要做太多,还有如果辅食放过隔夜,那就不让宝宝吃了,最好重新做新的辅食。

14、按照孩子的喜好添加辅食

虽然辅食是做给孩子吃,但是不见得总要根据孩子的口味和喜好一味地去满足,还是要遵循身体发展的过程和需要,根据消化功能逐渐添加。如果孩子想吃什么就总吃什么或者要多少给多少,很容易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营养不均衡,所以还是要注意了。

-----------------------------------------

这里是生活诚品,专注孩子健康成长学习教育,欢迎关注我。

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中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风又叫脑卒中,是脑溢血和脑梗塞的统称,为何人群越来越多?

中风又叫脑卒中,是脑溢血和脑梗塞的统称,有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大约12秒就会有一个人患上中风,每21秒就有可能有人死于中风,目前中风患者已经达到了700万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于脑梗死和脑溢血都属于脑卒中,那么,二者该如何区别?

01.脑梗死

脑梗死说白了就是脑部血管被堵塞,使得受该血管供血的脑组织迅速缺血坏死,因此,脑梗死也被称为缺血性卒中。而老百姓们常说的中风,则是中医对脑梗死的称呼。

脑梗死发病后,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从而出现视力下降、偏身麻木、说话不清、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留下偏瘫等后遗症。

02.脑溢血

脑溢血是指某个脑血管被血流冲破,但脑组织还能获得部分供血,因而症状相对较轻,治疗后也多能完全康复。导致脑溢血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导致的细小动脉硬化。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及纤维素性坏死,管壁弹性减弱,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

临床上,脑溢血发生时,多数患者并无特别明显的症状,少数有头晕、头痛及肢体无力等。但随着伤口越来越大,出血量增多,患者普遍出现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意识不清、抽搐等症状。

中风不是突然发生的,大多数的中风患者都拥有着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这就会加速血管堵塞或者破裂,引起疾患。

为何“中风”的人越来越多?原因逃不出这“3个字”,恍然大悟!

一、“吃”出来的中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越来越丰富,但是饮食过于油腻、肥甘反而会增加血管堵塞的机会,加速脑卒中发生。

1.油炸、肥肉等高油食物

油炸食品对身体的健康危害很大,尤其会提高中风的风险。

有研究表明,长期食用高脂饮食的绝经后妇女患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比低脂肪饮食的妇女要高出40%。

并且美国也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7克反式脂肪酸的女性会比每天摄入1克的女性患缺血性中风的风险要增加30%。

2.咸菜、腊肉等高盐食物

像咸菜、腊肉等食物均属于高盐类食物,大量摄入会使人体盐分超标,升高自身血压。

研究显示,高达9.5%的心脑血管代谢死亡与盐摄入过多相关。

吃盐太多,还与21.4%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死亡,10.7%的卒中死亡密切相关。

所以,这类食物最好少碰。

二、“懒”出来的中风

1.懒得运动

久坐,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由于工作原因,每天都要面对电脑,长时间保持久坐的状态。

可是久坐危害很大,不仅会使血液循环减慢,还容易导致大脑、心脏的供血、供氧不足,增加血液粘稠度。

促使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若斑块脱落,就会增加脑梗的发生。

2.懒得喝水

现代人基本不爱喝水,总是等到口渴的不行才开始补水,这时身体往往已是严重缺水了,血液开始变得粘稠,就会增加血栓的发生。

核桃油百科知识点,叫花鸡最正宗的吃法是怎样的

尤其这两个时间点,不爱喝水,更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

一是晨起后,身体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血液发稠,血压升高,这时需要及时补充一杯200ml的温水;

二是睡前,及时补水可以避免血栓形成,稀释血液。

三、“作”出来的中风

1.烟酒太过

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容易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容易堵塞血管,从而诱发中风,还会增加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其周围的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中风全部危险因素的18.9%以上。

而喝酒危害更甚,饮酒会导致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严重会引发脑出血、脑梗等重大疾病!

2.熬夜太多

现代人脑梗多发,跟喜欢熬夜不无关系,熬夜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肾上腺素会分泌较多,使得血管收缩异常,血液粘稠度上升,血压升高,加速猝死,甚至中风的发生。

因此,年轻人平时一定要尽量减少熬夜次数,多注意休息。

三件事千万不要耽搁!

生活中,要想预防脑卒中,减少发病几率,三件事千万不要耽搁!

1.饮食清淡,补充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须脂肪酸,有预防脑梗、心梗的作用,是目前现代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之一。

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不多,其中有深海鱼、苏子油、核桃油等食物,苏子油含量居高,达到66.7%以上,是α-亚麻酸的良好来源。

现代药理发现,α-亚麻酸参与体内脂肪代谢、糖代谢等,经常食用利于清除血管内垃圾,增强血管弹性,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此外,α-亚麻酸进入体内还能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从而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栓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2.控制体重,远离肥胖

肥胖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脑梗塞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肥胖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生,易加速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肥胖者应该尽量控制体重,判断自己体重的标准计算公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若是超过标准体重,就一定要学会科学运动,减少高油食物的摄入,以健康减肥。

3.及早检查,及早治疗

1.轻瘫实验

将双臂平举,五指张开成放松状态,然后轻闭双眼,过一会观察双臂是否下垂。

由于右侧大脑支配左侧胳膊,左侧大脑支配右侧胳膊,所以胳膊哪处下垂就说明大脑哪边可能出了问题。临床上,一些中风患者更是举起不到2秒就慢慢下垂。

2.医院检查

主要包括:静脉抽血检查血脂、血糖、血压、肝功能,及仪器检查脑部CT、核磁共振、颈部彩超等检查。

只为你健康的身体,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记得关注。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吃含盐食物?

《妈宝园》,一群智慧妈妈陪着宝长大,没有华丽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儿的故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当妈那些事儿

婴儿为啥不能吃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吃含盐食物?

有人说,为什么生完孩子后,之前好好的婆媳关系,会变得格外棘手。

其实,在育儿的这件事上,婆媳间总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大到宝宝身心发育,小到吃喝用度,两者之间的争论,伴随着宝宝成长的每一阶段。

而「要不要给孩子的食物加盐」,更是常年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婆婆/奶奶,坚守老一辈的育儿经验,认为:

“不吃盐,哪有力气学爬、学站、学走路?”

“没加盐,这让孩子怎么吃得下!”

“我带大多少个孩子,哪个不是吃着盐长大的,不也好好的。”

而年轻一辈的妈妈们,则坚持科学喂养,认为:

“宝宝没满一周岁,坚决不能吃盐。”

“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宝宝肾脏还未发育完善。”

……

和长辈明里暗地较量,跟老公洗脑式科普,甚至小区遛个娃,碰见大妈闲聊吃盐这件事,都要参与,向她们科普一番「不吃盐的好」,只希望她们能帮忙说服婆婆。

可暗箭难防。面对时刻想方设法地『加盐』给孩子吃的人,面对三不五时就给老公灌输“以前人都吃盐长大”的思想的人,甚至『说教』到让你怀疑自己可能是错的人,怎么才能更好地坚守自己的立场,并说服她们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宝宝吃盐的那些事~

为什么宝宝不能吃盐?

Ø 肠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宝宝出生后,肠胃功能并未发育成熟,处于相对脆弱阶段。一旦,高浓度盐溶液进入胃、肠道中,一来会损伤胃肠粘膜,引发急性糜烂性胃炎等一系列肠胃炎症;二来,宝宝无法将高浓度盐溶液排出体外,体内钠含量过高,导致离子平衡失调,从而损害组织细胞,甚至引发脑机能紊乱,威胁到宝宝生命安全。

Ø 食物中的钠足够孩子日常所需

钠,是食盐中的主要成分,它对调节人体水盐平衡,神经传导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日常吃盐,主要是为了给宝宝补充钠。

但钠的来源又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天然食物都含有钠。如果在辅食中再添加盐,可能导致宝宝体内钠含量超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6个月龄内的宝宝一天所需的钠为170mg。母乳/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只要保证与月龄相应的总奶量达到要求,体内所需的钠就能完全被满足。

宝宝满6月龄及以上,添加辅食后,一天所需钠总量为350mg。除了日常喝奶能提供所需的钠总量的一半;吃进的主食、鱼肉禽蛋、蔬菜水果也都含有钠元素,足够满足身体对钠的需求。

这时,如果在辅食中再添加盐,反而造成钠摄入过量。

所以,只要宝宝一天摄入足够的奶量,正常进食三餐,就能满足其身体对钠的需求。

宝宝摄入过多盐,有何危害?

Ø 易养成重口味

宝宝的味觉,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更灵敏。一点盐,我们觉得淡而无味,他们都觉得有滋有味。

因此,过早给宝宝加盐,就容易养成他们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对天然食物失去了兴趣,出现偏食挑食等问题。长大后,追着喂饭累不说,关键是一、两小时过去了,还吃不到两三口。妈妈累,孩子营养更不上,影响身体发育。

Ø 影响生长发育

氯化钠,是盐的主要成分。如果给孩子过完添加盐,当孩子体内的钠含量过多时,除了不利于锌的吸收,也会导致钙质的流失。长期以往,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这就是为何人们常说“少吃盐,就是多补钙”。

Ø 增加肾脏负担

人体中,摄入的盐分都必须经过肾脏处理后,才能随着尿液汗水排出去。但一周岁前的宝宝,肾脏发育不成熟,且运动量小,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室内,通过汗水排出多余的钠并不显示。

这就导致,无法排出的钠元素,过量存留在人体体内,最终可能损害宝宝肾脏。

Ø 患高血压概率更大

相关研究表明,日常饮食摄入过多盐的人,相较于饮食清淡的人,长大后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而高血压又将诱发脑卒中、心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在〈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中,有数据显示:目前,我们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已高达2.9亿万人。而是死亡率达40%,远超肿瘤和其他疾病。

这与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重盐,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盐摄入量为5g,而我国居民平均每日摄入盐用量高达10.5g,超出不止一倍。

总而言之,未满1周岁的宝宝最好不要吃盐,而1周岁以后的宝宝也少吃盐。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吃盐,怎么加?

当下,很多家庭,在宝宝满1周岁后,为了省事,基本不再给孩子单独“开小灶”了。

一日三餐跟着大人一起吃。也就是,大人吃什么,孩子也吃什么,有些家庭甚至酸、辣都给孩子尝。

“孩子都这么大了,不吃盐,怎么行。”

“你不让他吃盐,他非抢着上桌一起吃,怎么办?”

“不加盐,这饭菜怎么煮?”

……

这里,我们先普及3个知识点,这样妈妈们也能更清楚什么时候加盐,怎么加才不会超标。

Ø 控制总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明确指出,2-6岁的幼童,每日摄盐总量为1-2克;6-14岁少儿,每日身体需要盐的总量为3-5克。

所以,建议2岁后再为孩子添加盐。

Ø 盐勺计量

不少妈妈会表示,1g是多少,怎么把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盐勺,每日一勺,铺开后大概一个一角硬币大小。

Ø 煮好再加盐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控制盐的摄入。饭菜煮好盛入盘中后,再将盐撒入,既不怕放多了,会咸;也能更好控制宝宝的摄盐量。宝宝进餐时,也能吃出味道来。

宝宝太晚吃盐,有何危害?

看完上述,有妈妈就会想,既然吃盐太早不好,那就晚点再吃,不就好了。

其实,对宝宝来说,过早或过晚都不好。

如果太晚给宝宝加盐,会造成宝宝体内缺碘。

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合成甲状腺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甲状腺激素,则对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它还能直接影响脑细胞数量和体积发育,也就是宝宝聪明与否,也离不开碘元素。

还有,碘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和其他器官系统。

把握不准加盐的时间的妈妈们,千万别擅自推迟,以免影响宝宝健康成长。

辅食不加盐,难吃?

有时,碰上宝宝厌食,妈妈们会觉得因为辅食没加盐,导致宝宝没食欲。于是,选择在食物中加入盐,进行调味。

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反而会养出重口味的宝宝。

在任何时候,作为宝宝主要的照料人妈妈或奶奶,都不要以大人的味觉去判断宝宝的喜好。

在没有尝过调味品的宝宝的世界里,天然的食物,原滋原味对于他们是最好的美味。

而成年人的我们,早已在各种调味品中,养成了或重或清淡的饮食习惯。所以,并不能作为宝宝饮食的评判者。

让宝宝自己去享受食物的天然口感,养成专属于自己的口味,对宝宝而言,也是一种尊重。

警惕!生活中“隐形的盐”

相对于盐、酱油等明确的调味品,更需要妈妈注意的是宝宝无意中吃进嘴里的“隐形盐”。看得见的调料,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控住量,但那些看不见的盐,我们却无从知道多少。

生活中常见的含盐量较高的食物有紫菜、虾皮、海苔等海产食品,这类产品是补钙最佳食物,几乎避不开。所以,妈妈们再为宝宝添加这些辅食时,可以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去掉多余的盐分,再煮。

酱油、醋、沙拉酱等调料品,则建议不要给宝宝添加;此外,饼干、面包、饮料、零食等也不要给宝宝吃太多。购买时,妈妈们可以看下零食外包装的标签含钠量。尽量不吃,或选择含钠量低的产品。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妈妈们吃盐时间太早或太晚都不好。太早,肾脏系统无法消化掉体内的盐,易引起钠含量超标,太晚则可能导致碘缺失。

建议妈妈们在宝宝1周岁后,逐步、少量为他添加含碘的食盐,一次三五颗,循序渐进到一盐勺。要记住,别用大人的标准来帮宝宝判断食物口感。

互动话题:你是怎么为宝宝添加盐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欢迎分享收藏!谢绝抄袭!

本文章《妈宝园》原创,欢迎关注或者点赞点评转发文章。欢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儿经验!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