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ng体育/ 正文

包含海派电影发展史介绍ppt的词条

admin2023-12-08ng体育25 ℃0 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海派纪录片的兴衰

《茅岩河船夫》 编导宋继昌 获第5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短片大奖;

《房东蒋先生》 2004年度中国纪录片学会学术大奖,并且还入围了今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奖”。

《我的露露》--上海电视台拍摄 74分钟

节目展现46岁下岗职工邱克诚凭借自己的手艺办工厂,赚了一点钱,做了小业主,与老婆离婚后养了一条名叫露露的宠物狗,并先后和三名女士谈恋爱的故事。小老板新的生活、事业、家庭等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孤独·爱情·性

--再谈《我的露露》

唯一值得拍摄的纪录片,就是有创作者自身的纪录片,唯一真正写实的人,就是营造梦幻的人,唯有擅于织梦的人,才能对实际发生的事情有所观照……

--费里尼

有人把《我的露露》归结为一部情色片。我不懂何为情色片,只是对这些年来被所谓的历史文化概念遮蔽的人性进行一次本原的探寻......

《一个叫家的地方》

上海一个普通的胡同里,一名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被寄养在李阿姨家里。这名叫丑丑的小男孩李阿姨一养就是8年。李阿姨说:"除了没在我肚子里呆过,丑丑就像是我自己养的一样。"丑丑的父亲是监狱里的犯人,母亲没有收入。更重要的是,尽管丑丑调皮、不听话,李阿姨却舍不得把丑丑送回去"吃苦"。李阿姨所住的老房子要拆迁了,丑丑终将被送回去。李阿姨问丑丑:"奶奶对丑丑好不好?"丑丑说:"好。"又问:"丑丑有良心没得?"答:"丑丑的良心老大的,丑丑长大了要养奶奶……”本片讲述的是李阿姨与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男孩的亲情故事。

《董家渡》

通过镜头前一张张朴素的面孔,反映了急剧变革的中国社会里一群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图景。

该片2005年12月19日在上海纪实频道首播,一度引发了收视热潮。在20日更成为当日纪实频道收视率冠军。

该片的导演周洪波先生表示,纪录片下集收视率超过了上集收视率的现象是很少见的,《董家渡》能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他本人也非常意外。周先生简单地分析了一下这部片子能够热播的原因,其一是董家渡地区本来就是上海的起源地,在这里的人和事都是最原色原味的老上海生活,也能引起很多“老上海”的共鸣与回忆。其二是记录片应用了文艺的手法,赢得了较高层次文化意识形态的观众群。

这部画面真实生动,充满质感的纪录片,由华润置地和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合拍摄。据了解,华润置地是建设董家渡高档滨江住宅区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她的这一举动向世人表明,开发商跟民众一起关注着城市运营改造中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我们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能向华润置地一样,在建设城市新面貌的同时,也不忘为记录城市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做一点贡献。

《唐山大地震》

30年前的7月28日,是一个沉重的日子。当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唐山一带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间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相当于400枚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将唐山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夷为平地。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30后,为了回顾历史,北京长虹影城、紫光影城将于28日起放映纪录片《唐山大地震》。该片首次披露了很多珍贵镜头,极具震撼力。

编者介绍: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突然遭受了7.8级强地震的袭击,整个华北大地都在剧烈颤抖。蓝光闪过之后仅仅十几秒钟的时间,这座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就变成一片废墟。强烈的地震冲击波横扫了唐山的一切——所有建筑几乎倒塌殆尽,铁路轨道发生蛇形扭曲或呈波浪式起伏,地表产生宽大裂缝,桥梁普遍塌毁,地震构造裂缝延伸8公里。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7200个家庭全家丧生——唐山大地震成为至今400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为悲惨的一幕。影片《唐山大地震》收录了大量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及中央电视台抗震队在当年拍摄的真实而惨烈的场景,通过对当年幸存者的访问,在生者与亡者的心灵之间进行对话,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寻求沟通。片中不少资料是首次向世人公布。影片还从科学的角度讲述了地震的原因和性质,介绍了大量防震抗震的知识。

《民国遗案》

这是一些从来没有被人清楚说过的往事;

这是一些注定要被后人重新说起的往事;

一件往事就是一个惊天大案,

一个惊天大案就是一个扑溯迷离的疑案、悬案。

——《民国遗案》

一直以来,“情景再现”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表现手法,存在着不小的争议。赞成的人竭力推崇,反对的人批判至极。对于以制作历史题材专题片的《档案》栏目来说,在我们栏目即将推出的新系列《民国遗案》中,“情景再现”成为了片中相当吃重的部分。

《民国遗案》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在上海发生的社会大案、要案,我们通过再现当年案件的过程,探寻那些已经盖上历史印戳的尘封档案,旨在为观众揭秘那些案件背后的隐情,不仅还历史一个真面目,也为现实的社会留下一份真实的档案。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为了做到“解读更多闻所未闻的悬疑,揭开更多鲜为人知的隐秘”,我们除了寻找当年的档案资料,除了探访当年的见证人、当事人之外,我们更有必要以全新的叙事,真实再现月黑风高的第一现场;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剖析玉石俱焚的罪恶心理,解读更多闻所未闻的悬疑,揭开更多鲜为人知的隐秘。

什么叫海派呢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上海的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的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海派文化是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是西化,一种商业化,在这两种氛围中形成了海派文化无比的包容,以实用和功利为准则,拿来就用,不怕“西化”,这使得只有在上海才可以看到中西、新旧、上下、雅俗之间混杂与兼容。在海派文化的形成中,有两个地方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号称“十里洋场”的外滩;一是曾寄居众多对现代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重量级文人的虹口,鲁迅、茅盾、郭沫若、冯雪峰等曾在此居住和工作,一大批标志性的中国现代文学就诞生在这里,如果说外滩代表海派文化的商业文化,那虹口就酝酿着海派文化的生活与思想。海派文化林林总总,但海派的建筑是所有文化中最为流传和亲近民众的,看十里洋场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隐约可见昔日的商贸气象;多仑路上的旧居名宅,见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钩沉;山阴路上秋色梧桐掩映下的石库门风情,映衬着中西合璧的新式里弄、文化别墅,显得分外沧桑;溧阳路上的老洋房群,隐约中透析旧日名流往来纷至的景象,有衡山路的宁谧,而少了些灯红酒绿的纷扰。得天独厚的长三角位置、精英汇聚的互通有无、商业发达的经济重心、较早开埠的历史渊源,这一切都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得以广纳、宽涵海内外一切文化,并融合、改造成为体现这座城市品格的标志性特色文化。 上海的“海派文化”,不仅使它能对世界各国的时尚文化作出“第一”反应,而且能快速发现世界学术文化、创意文化的前沿。同时顺势借势,进一步放开眼界,着眼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沿,大胆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形成一种兼容各种优秀文化和学术派别的文化格局。相信上海迷离的风情,上海异为丰富的建筑天际线便是海派文化最为精湛的存在。海派文化肇始于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核心基础概念。海派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而融汇吴越(江浙)文化的地域文化精华,吸纳消化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吸纳百川、精于求变。海派文化一直在一段时间内是带有一种所谓资产阶级性的消遣情调的意味的,改革开放后,许多小资情调其实派生于此。不可否认,随着商业的复苏,以应酬为核心要义的海派文化重新占据了一个高度(这里的应酬既无“京派官酬”的贬义也没有“海派商酬”的贬义),它只是一个相对文艺喜好者的中性词,每个人可以因为自己的角度与立场不同给出许多不同的解。90年代末2000年初曾从事房地产策划业,公馆一名词的滥殇,沉渣浮泛,语言只是时代的外衣,穷根究己,本身就有其海派文化根结的追溯。这种纠结,实在是一种文化的潜伏。而表象是咖啡、音符、红酒、艺术诸种名词碎片和优雅、悠闲、经典、怀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意象,个人浅以为:海派文化缘起及发展:1843年五口通商以后开埠,上海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结合老上海的本土文化,慢慢形成独特的文化流派,为了与“京派”、“杭派”、“港派”相区分,名曰:海派,这种提法普遍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这种城市精神上的自我认同,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确立的,也正是这种自我认同成就了独特的海派文化。1843年之后,开始形成;20世纪三十年代,随着 “东方巴黎”地位的确立,上海成为中国最时尚、最具魅力的大都会,海派文化也随之达到了一个高峰;解放后至1980年代,上海做为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称雄国内;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再度复兴,作为城市精神的海派文化再度焕发出炫目的光彩。海派文化的经典元素:海派建筑:中西融合的石库门建筑、老式新式里弄、西方别墅与东方园林融合的花园洋房、外滩万国博览会等。海派艺术:张爱玲的小说,海派书法(以昌硕大师为代表),爵士乐(中国第一个爵士乐队杰米·金),海派油画(中国油画发源地)。海派服装:旗袍,中西服饰的完美结合。海派生活:到百乐门舞台厅跳交谊舞,住在花园洋房和古库门,听留声机里传出的周璇的歌声,去大光明电影院里的好莱坞最新电影,喝可口可乐和法国白兰地。海派商业:南京路,中华商业第一街,以前称为“十里洋场”,中国商业朝圣地,淮海路的高档品牌商店。海派公园:静安公园的江南山水与西式园林的结合,复兴公园法式风情与娱乐文化的结合,世纪公园的现代城市意象。海派文化的核心价值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面海临江的优越地理位置,决定了上海的胸襟宽广,而国外列强主导时期,客观上更加强了这种开放性,并作为传统植入城市神经。所以,上海比中国任何一座城市,更加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不分省区,更不分国别,沪剧、越剧、昆剧、京剧、话剧、歌剧、音乐剧、情景剧、黄梅戏、爵士乐、拉丁舞、HIG-HOP,各有各的市场。同时,上海是座标准移民城市,宁波人、广东人、江苏人、江西人、山东人、安徽人等云集,英国人、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白俄人、犹太人,各种肤色杂处。过去如此,现在更如此,400万外地外国人聚居于此。多元化——正是海派的最大特征。接轨国际,时尚洋气:目前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有两个,一是北京,一是上海。北京的国际化更大因素来自首都的政治意义,因为北京同时也是最富中国传统色彩的城市。而上海,天然就是国际化都市,不仅是现在,100年前亦如此,因此,国际性的思维、视野、习惯已深入城市肌体。所以,一直以来,海派文化是离中国传统距离最远的一种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上海跟国外比跟国内的距离更近。在上海的马路上,看到老头吃冰激淋千万别大惊小怪,因为他从小就这么吃大的,老克勒们的品位,让人钦佩。如果说北京是东方皇室,那么上海更像西方贵族。1930年代,好莱坞的最新电影只需一周就会出现在上海的电影院里,连日本人都要赶过来先睹为快。这种与国际时尚同步的能力一贯如此。同样的衣服,上海的女孩子穿上就是洋气,而在其它城市的人的身上就没那种味儿,这是长期环境熏陶的结果。上海,这座东方巴黎一直都是中国的时尚之都。变革创新,敢为人先:自从海派文化形成之后,可以说,上海一直保持着中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这是因为海派文化具有不断从外部汲取养分,并不断根据处自己的需要进行融汇、变革和创新,从而具备了自我调节功能,总能够与时代最先进的文化同步。比如,万滩是那个时代世界范围内少见的优秀建筑群,现在的小陆家嘴同样是当今全球最漂亮的建筑群之一。爵士乐、交谊舞、摩天大楼、磁悬浮,太多的创新让中国其它城市只有艳羡的份。因此,无论是20世纪三十年代,还是现在,上海都是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国际性的大都会。精致唯美,注重细节:有人说上海人“精明不高明”,虽然不完全对,但也说明了上海人在“精”上的执着:精打细算、精明能干、精益求精。长期的商业化、持续的经济繁荣、规范的社会秩序,使城市像一座精密的钟表一样,丝丝入扣。海派文化很讲究细节,石库门的建筑饰件、干净平整的衣角裤线、一段篱笆编的围墙、一丝不乱的发型、上海牌手表等,都体现了上海人精益求精的生活态度。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凡事追求完美。上海是一座盛产白领和小资的城市,他们的生活观也正是这座城市的性格。

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

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

从上海的成陆和崛起,伴随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这使我们了解到海派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

上海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人口只占一百分之一左右,但却是中国第一大都市,地位相当重要,色彩异常斑斓,内涵非常丰厚……它在短时期内为什么会迅速发展的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文化的因素却不应该低估!文化正是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也可以说文化是城市持久的生产力、竞争力!

报载,解放初期,毛泽东视察上海在和上海市主要负责人谈到上海港起源时,曾经问到,既然叫上海,那么一定就有“下海”了,“下海”又在哪里呢?当然,我们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同志需要问明白的内容就更多了。

据研究,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上海与苏南地区为古老的陆地,后经地质升沉、变迁,在距今二万多年前,上海冈身外缘,即今北起娄塘、嘉定,经南翔、马桥,南至拓林一线以东一带,悉为海水浸没,以西一带则逐渐淤积成陆。近年考古发现,青浦崧泽遗址、金山查山遗址、上海马桥遗址等,表明六千多年前,先民们已在这一带劳动、生息。所以有学者概言:“上海历史六千年”。当然,今天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区,在六千年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推移,先民们的活动也不断顺势东移。

起初,这里只有几户人家靠打鱼为生,直到十一世纪才形成村藩,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成镇,因地处上海浦西,故称上海镇。上海浦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在明代永乐年间被黄浦江浸没。与其相对的有一条下海浦,在近代租界辟设以后被填没。今杨树浦地区有下海庙遗址,不久前,在原址重建了下海庙。

至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负责管理中外商船,对货物征税(在今光启路上)。此后十五年,元二十九年(1292年)经松江知府奏准,正式设置上海县。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9月动工筑城,当年11月就完工,筑成一座周围9里、高2丈4尺的城墙,城墙外还有护城河。1914年冬拆城墙,填护城河,修筑了环城圆路,也就是现在的中华路、人民路。

1949年5月27臼上海解放,掀开了上海历史新的一页。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近代崛起的城市,而不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同时,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1950年的上海人口,本地的只占15%,非本地的高达85%,国内移民大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国际移民来自英、法、美、日、德、俄……近40个国家,最多时高达15万人。在一个多世纪中,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有:太平天国期间,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了11万人。抗日战争初期,主要是孤岛时期,仅4年时间,上海人口净增了78万人。解放战争期间,三年左右,上海人口净增了208万人,势头之猛世界罕见。上海也是中国最大港口经济发达的城市。是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这里最早开办西人工厂和学校,最多引进西式建筑、市政管理,等等。上海人的行为方式、婚丧嫁娶礼仪,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就连编门牌号码、人车分道等等,也都是学自西方。

上海开埠以后,西学东渐,海派崛起,云蒸霞蔚,日趋突出,到上世纪30年代达到极盛。上海成为文化中心是多层次的。它既是进步文化中心,如《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与此同时,上海的一般文化也相应地活跃起来;而反动文化也相当猖獗。还有像《嫖界指南》这样的妓院文学、色情文化也泛滥成灾。五花八门的小报,是上海的又一道“风景”。可以说,当年的上海文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性的复杂的共同体。这也许就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吧?

海派文化肇始于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很快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概念,可见这是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

包含海派电影发展史介绍ppt的词条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文坛有过一次关于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争论,对海派文化褒贬不一,这里不及细述。鲁迅先生于1934年2月3日的《申报自由谈》发表俨京派”与“海派”》一文,他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眼中跌落了。”我们应该从鲁迅先生这一深刻的分析中得到教益,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期问题,我认为是否可以分为:

萌芽时期,1843年上海开埠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就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了海派文化。

成长时期: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19世纪30、40年代,上海“八面来风”似的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

转折时期:这又可以分为两段:1949-1965年间,建国以后,定都北京,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在电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是很正常的转移,上海虽然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础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电影、小说在全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个中国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罄竹难书。 •

成熟时期: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拔乱反正,在全中国范围对“文革”进行反思,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开始新的繁荣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健康地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当然,海派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这样那样前进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这是不难解决的。

海派文化基本特点

同国内其它地域文化,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客家文化……比较,海派文化有哪些独特之处?我认为,首先必须明确,海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丛树枝,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知道,海派文化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较多的一个复杂的地域文化,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全面地认识,给予正确的评价,以便清醒地加以扬弃,积极而又慎重地看待。

什么是海派文化?它的定义应该怎样表述?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上海滩通向五湖四海,上海人宋之四面八方,上海人讲话多有南腔北调,上海戏剧舞台上常年百花争艳,上海的菜肴兼有多种口味,上海的建筑物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真是五色斑斓,异彩纷呈,充满竞争,洋溢活力……

要对海派文化下一个定义,首先,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个一致的定义,因为全世界对文化的定义多达260余种。我倾向于中国《辞海》给“文化”的定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但对此还需要概括得简明扼要,是否可以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总和?那么,我们再来对海派文化下定义,是否可以说:“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文明的总和”?显然这过于简括了。

我个人意见: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以为可以说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一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二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海派详细资料大全

海派有多种含义,第一种指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时,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一群画家,所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第二种指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第三种指主要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文学流派,第四种指那些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海派 代表 :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 含义 :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 含义 :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 基本介绍,名词解析,作家,初期特点,评说,海派,表演流派,代表名家,清口,玉雕流派,京剧流派,台湾,跨国人员,网路新语, 基本介绍 海派 (上海话拼音:hepa,发音:[hē̞pʼä́])代表了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其对中国近代的文化与风气有很大的影响与领头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中国的文化。 “海派”一词之出典依然待考,一般认为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有关。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后随着上海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卖画为生。因从正统文化来看,上海的繁华只是离经叛道,左宗棠便称“海上”为“江浙无赖文人之末路”。海上画派之名因此得来。其名声最卓著者为“四任”,以善花鸟、人物、肖像、山水的任熊为首,包括任薰、任伯年、任预。此外还有赵之谦、吴昌硕、虚谷等知名画家。随后又有海派京剧的崛起。海上文坛的兴起又将海派文化推上新高峰。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6年的十五年中,中国新创文学期刊达57种;其中29种以小说命名,上海独占其中22种。而当时的北京一家小说杂志都没有。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在全中国兴起,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和上海均有很大的发展,其早期骨干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虽在北大成军,但其文化能量莫不起源于上海。京沪两地在新文化运动的头十年大致平分秋色。1920年代初的北京,除了文研会,以北大教授为核心形成另外两个著名文学社团。1924年11月创刊的《语丝》,以鲁迅为主将,集合了周作人、顾颉刚、钱玄同、刘半农等。另一派是以英美派为代表的胡适集团,由徐志摩、蒋延黻、梁实秋等创办的《现代评论》以自由主义为标榜。林语堂是一个例外,他没有参加《现代评论》,而加入了《语丝》。后来《现代评论》的骨干又组织了新月派。1926年张作霖入京,实行文化高压,大学教授纷纷南下,北京文化界陷入凋零,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的大本营。随后伴随着“左联”以及“孤岛文学”的兴起,上海文学界出现了持续繁荣。 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埠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海派文化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49年以前,上海甚至是远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1949年以后,由于诸多原因,上海的文艺时尚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文艺中心。 如今,作为中国大陆的时尚前沿,上海市 *** 每年都会举办繁多的文化、艺术活动。同时,民间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地兴隆,国际、国内的交流、访问演出不断,是许多国际、国内知名演出团体和文化机构登入中国的首选地点。 名词解析 文学中的海派是指区分于鸳鸯蝴蝶派的拥有“现代质”的海派,是指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化的立场上来打量上海,用现代上海人的口气讲述上海故事的文学流派。 作家 海派 小说作家主要是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从五四文学分离出来走向都市大众读者的张资平、叶灵凤、曾今可、曾虚白、章克标、林微音(不是京派的林徽因)等初期海派。 二是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小说家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黑婴、杜衡、徐霞村、禾金等,谓之第二代海派。 三是40年代涌现的后期海派作家张爱玲、苏青、徐讦、予且、无名氏等人。 初期特点 第一,世俗化、商品化倾向。初期海派小说注重商业化,以赚钱为目的。他们往往以迎合市民的口味而拉开与反映现实生活的主流文学的距离,单纯描写市民的衣食住行,平庸世俗。 第二,情爱小说成为初期海派作家的主要创作倾向。海派作家的 *** 小说,有反映现代青年婚恋的一面,表现他们对爱情的追求,不乏民主精神。但他们更多的情爱小说格调不高,往往在他们所追求的爱情幸福之中,夹杂着旧的贞操观念及卑琐的占有欲等陈腐意识,有时甚至粗制滥造,低级庸俗。 第三,注重小说形式的创新。初期海派作家能够熟练地运用晓畅流利说我白话语言,注重性心理的描写,有的还尝试运用心理分析手法,变叙事切入的角度,这都表现出初期海派作家的探索精神和先锋性。 代表作品 张资平:《飞絮》、《苔莉》 叶灵凤:《姊嫁之夜》、《女娲氏的遗孽》、《摩伽的试探》、《明王》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 施蛰存:《上元灯》、《鸠摩罗什》、《将军底头》 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公墓》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 评说 海派本是贬抑之词,挑起“京海之争”的沈从文等人对海派的定义是“道德上与文化上的”“恶风气”,是“名士才情”与“商业竞拍”相结合;鲁迅则指出:“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文学史研究界有“海派”文学之说,但文学史上并不存在一个标举“海派”旗帜的创作团体。被纳入海派文学的作家也是色彩各异,既有新文学作家群所排斥的“礼拜六派”,也有后期创造社的某些成员(“革命罗曼蒂克”)、“现代派”和“唯美派”,以及无法归入任何流派的上海作家如张爱玲,苏青,予且等人。若从艺术流派的角度加以考察,只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主要代表的“新感觉派”,他们热衷于在都市生活中虚秘五光十色的美,热衷于表现商业文明的节奏和情绪,有同人刊物,真正体现了流派的特征。 海派 “海上画派”的简称。中国画流派之一。形成于近代,即清末上海辟为商埠以后,一些文人墨客从各地流寓于上海,以卖画为生,日久,遂成绘画活动中心。 表演流派 代表名家 “老牌滑稽”王无能(1892—1933,江苏)、“社会滑稽”江笑笑(1900—1947,浙江杭州)、 “潮流滑稽”刘春山(1902—1942,上海市)、“叫花滑稽”易方朔(1891—1960浙江绍兴)、 “摩登滑稽”程笑亭(1908—1961,上海市)、“冷面滑稽”程笑飞(1918一1971,上海市)、 “方言滑稽”包一飞(1911一1991,浙江绍兴)、“元老滑稽”张樵侬(1910—1998,上海市)、 “文化滑稽”姚慕双(1918—2004,上海市)、“文明滑稽”周柏春(1922—2008,上海市)、 “精神滑稽”唐笑飞(1913一1961,浙江嘉兴)、“快口滑稽”袁一灵(1917一1992,上海市)、 “神童滑稽”笑嘻嘻(1919—2006,江苏吴县)、“马甲滑稽”文彬彬(1915—1972,江苏南京)、 “马褂滑稽”范哈哈(1907—1987浙江杭州)、“时尚滑稽”龚一飞(1929—2003,上海市)、 “唱功滑稽”田丽丽(1921—1966,江苏镇江)、“麒派滑稽”杨笑峰(1918一1994,江苏常州)、 “社会滑稽”杨华生(1918—2012,浙江绍兴)、“戏迷滑稽”筱 *** (1914,江苏无锡)、 吴媚媚(1918—2012,江苏南京)、绿杨(1922,浙江镇海)、嫩娘(1926,上海市)、 林燕玉(1930—2000,上海市)、“戏迷滑稽”刘侠声(1915—1978,江苏江都)、 ”戏迷滑稽“徐双飞(1930,上海市)、“潮流滑稽”小刘春山(1926,上海市) “社会滑稽”王汝刚(1952,上海市)、钱程(1962,上海市)、 ”社会滑稽“毛猛达(1956,上海市)、“冷面滑稽”陈国庆(1953,上海市)、 ”文化滑稽“姚祺儿(1949,上海市)、“呆派滑稽”龚仁龙(1951,上海市)、 沈荣海(1954,上海市)、秦雷(1963,上海市)、“快口滑稽”徐世利(1949,上海市)、周立波(1967,上海市)、胡晴云(1964,上海市)、“唱功滑稽”顾竹君(1961,上海市)等。 清口 是上海滑稽剧团演员周立波所创立,是从上海本帮的(小热昏)、单口滑稽精华。清口就是一个人在台上表演,说的全是社会热点、焦点,加上演员自己的演绎,传达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玉雕流派 海派玉雕,是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当下玉雕艺术中有很强的影响力,是以上海为中心地区的玉石雕刻艺术风格的派系。海派玉雕的真正贡献在于“海纳”和“精作”。它的“海纳”包容万象——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间皮影和剪纸、当代抽象艺术,只要是美的,只要是好的,却又离原点不远,可贵的是“海纳”消化后却依然“苗条”。 京剧流派 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最早是指文化艺术的流派,起源于清末民初的上海画派,以后扩展到建筑、家具、服饰、作风等,形成以商业、开放、多元、大众、新颖和海纳百川为特色的海派文化。 台湾 在台湾,“海派”是指为人豪爽大气。 跨国人员 指那些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这种类型的人员一般学工商管理的比较多,毕业后又在跨国公司总部或其他知名跨国机构工作过,能独当一面,回国后待遇也比较好。 网路新语 “海派”还是网路用语中所说的“快乐”,因为“海派”是“happy”的谐音。

什么叫海派

左翼传统之外是海派传统。虽然今天“海派电影”日渐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然而这一概念的确切内涵为何,用者却大多不求甚解,许多人事实上把它等同于“上海电影”。笔者认为“海派电影”不是一个科学的提法,讨论何谓“海派电影”也不是有意义的科学研究,科学的提法应当是上海电影里的“海派作风”。而要弄清“海派作风”的内涵,就必须回到这一概念的起点,即发生在1933-1934年文坛的那场“京海之争”。论争中,鲁迅曾经在其著名的《“京派”与“海派”》一文中作过如下经典的论述:“北京是明朝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1“商的帮忙”即商人性,是鲁迅对“海派作风”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电影领域,首先指的是上海电影海派传统的第一个层面,即电影本身的“商品属性”和电影人的“商人性”。更进一步提取这种商人性的普遍品格,则进入了海派传统的第二个层面,即京海之争挑起者沈从文的概括,“‘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立了我们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在一般人却模模糊糊的。且试为引申之:‘投机取巧’,‘见风转舵’”。2投机性(在本文中该词汇是中性词),即“面对各种变化(不限于市场)的敏感性和随机应变能力”,正是摸爬滚打在商场上的商人们的本质属性。一个世纪以来上海电影表现出题材多样、风格多变的特点,很难找到某种艺术上的统一性,故而有人会说“海派无派”,这正是承续了这一传统的缘故。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商品性或者商人性,还是见风使舵的敏感性和投机取巧的应变能力,其本身都无所谓褒贬,关键看这些特性体现在何者身上。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