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网络热点/ 正文

百科全书关于蛇的概括,绝品小农民百科

admin2023-12-09网络热点25 ℃0 评论

百科全书关于蛇的概括,绝品小农民百科?

一位农家少年,偶在江里捞出一条长角的怪蛇尸身,从此平常生活发生异变,踏上光怪陆离的旅途险境绝地,美女妖姬,真情假意,享尽齐人艳福;丛林沙漠,奇珍异兽,灵草神药,见识世间奇葩;女色诱惑,金钱迷眼,傻到极致却又大难不死。

秦岭真的有大蛇吗?

一位养蛇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秦岭是蛇类生活的“天堂”,这里有长达1000米的大蛇,一口就能生吞100头牛。

说起秦岭,很多人都会记起课本上告诉我们的秦岭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以及在有些人的认知中秦岭不就是陕西的一座山吗?

了解一下秦岭

老师傅告诉我,90%的人对秦岭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很多人认为秦岭在陕西省境内,是陕西和四川之间的一座山,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秦岭分为侠义和广义。所谓侠义就是仅在陕西省境内的。广义的秦岭则是西起昆仑山、中间经过甘肃南部、陕西南部、东到大别山。

所以秦岭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跨越几个省,东西连绵1600公里的狭长山脉。

秦岭在我国是南北分界线,这是因为秦岭在冬天能隔绝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在夏天也能阻断潮湿的海洋季风北上,同时也是长江或黄河的分界线。

秦岭的走势就像一个脊梁一样,所以也被称为华夏名族的龙脉。

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气候,秦岭以北属于暖温带季后,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秦岭有着独特地形和气候,也让秦岭的动植物非常丰富。

我们古代有很多关于秦岭珍奇异兽的记载,最早可以见于《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秦汉时代,广泛记载了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植物等等,可谓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中就有关于秦岭大蛇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中记载了一种名叫做烛九阴的蛇。“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说的就是这蛇体型巨大可达千里,全是红彤彤的,它闭眼天就黑了,它睁眼天就亮了,从来不睡觉、不休息,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显然关于《山海经》中浊九阴只是神话故事,现实中并不会存在长达千里的蛇,但是民间确实流传着秦岭大蛇的事。

有传闻秦岭当年修隧道的时候,挖出来过如水桶一样粗、见首不见尾的巨蛇。

有些人还说自己小时候也见过如电线杆子一样粗的大蛇。

老师傅告诉我,秦岭的大蛇张开嘴,开车的人会以为是隧道,自己钻进蛇肚皮。

虽然秦岭的自然环境适合一些蛇生存,但是秦岭的环境能孕育出大蛇或者蟒吗?

秦岭的自然环境适合大蛇生存吗?

秦岭的自然环境多变,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存需要,所以在秦岭生活着很多珍稀动物,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大熊猫、小熊猫。

那么秦岭的环境适合出现大蛇吗?

答:不适合。

蛇在全球有3425种,我国就有其中的241种。蛇类中体型最大就是蟒或蚺。

蟒或蚺的体长超过5米,有的长度甚至可以达到10米,确实有蟒蛇最粗的部位跟成年男子的躯干差不多。

但是蟒或蚺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全年的平均温度要超过30度,也不会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蟒或蚺由于体型大,需要捕猎更多的食物,秦岭虽然动物较多,但是都是小型动物为主,并不能满足蟒或蚺的生长需要。

蟒或蚺能在秦岭出现吗?

答:不可能出现。

我们知道蛇是变温动物,气温太低需要冬眠,气温太高也会为了躲避高温而夏眠。

蟒一般出现在热带低山林中,显然秦岭的自然条件是不太能适合蟒蛇生存的。

蚺则是更大体型的蛇,超过5米,极少数能超过10米。蚺则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如亚马逊蚺。

由于大型蛇一般都生活在热带地区,显然秦岭南北属于两个不同的气候特征,是不适合蟒蚺生存的。

至于有人写说自己见过如腰粗的大蛇,只能说有过分夸大的嫌疑。

秦岭都有什么蛇?

秦岭虽然有很多珍稀的动植物,由于气候的限制,这里并不是蛇类的主要栖息地,更谈不上是蛇类生活的天堂。

实际上秦岭虽然地广,但是总共蛇类只有3科23属35种,比起西南的云贵川、广东广西福建相比要少很多,在秦岭比较常见的大蛇有这些:

1、王锦蛇。

老师傅告诉我,王锦蛇可厉害了,毒蛇都怕它。

王锦蛇虽然是一种无毒蛇,但是特别擅长攻击,凶猛霸道,就是蛇类中的“战斗蛇”。民间也有“一地王锦蛇,十里无毒蛇的说法”。

王锦蛇的长度最长可达2.5米,可以达到成年男子胳膊一样粗。

百科全书关于蛇的概括,绝品小农民百科

2、乌梢蛇。

乌梢蛇也是无毒蛇,外表青色。乌梢蛇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命力非常顽强,反应迅速、特别善于逃跑。

乌梢蛇的性情比较温顺,一般情况是不会咬人的。

乌梢蛇的体长最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3斤。

乌梢蛇是秦岭已知道的最大型蛇,也是陕西省的省级保护动物。其他如 五步蛇、眼镜蛇、赤练蛇体长都相对较短。

虽然有很多民间传言说秦岭有如腰粗的大蛇,但是都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至于能一口吃下次100头牛,长达1000米的蛇,那更是毫无根据地夸大了。那么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么蛇呢?

蛇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全世界共有3416种蛇,有的蛇大,有的蛇小,同类型蛇的体型大小也是不同的。影响蛇体型大小的还有2个重要因素:温度和寿命。

1、栖息地温度。

蛇是变温动物,活跃度受到温度制约,在极寒的地区是看不到蛇的,温度偏冷的地区即使有蛇存在,其寿命也会远远低于炎热的地方。

蛇不喜冷,也不喜热,这是受体内催化酶的影响。当气温过高,酶的催化变快,蛇类活动就变得频繁。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蛇会出现不适,甚至死亡。

大型蛇类中的蟒与蚺都是生存在热带潮湿地区,温度在28~35之间。

总之,栖息地的温度会影响蛇类的寿命,从而影响蛇的大小。

2、寿命。

影响蛇的寿命因素很多,不管是蟒还是蚺,需要长到一定的长度,其栖息地的天敌不能太多,不然根本活不过平均寿命。

小型蛇的寿命,一般也就是3~7年,取个平均数也就5年。

体长2米~5米之间的蛇在自然环境下差不多能活10~20年。比如大家熟知的眼镜网蛇,寿命在5~12年之间。玉锦蛇在6~10年之间。

热带雨林的蟒或蚺,普遍长度超过5米,寿命大概在15~20年之间。

世界上最大的蛇?

根据上面的原则,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蛇基本都是蟒或蚺,全部生活在热带地区。

1、亚马逊森蚺。

亚马逊蚺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蛇,其体长可超过10米,体重高达250斤,最粗的部位可以跟成年男子的腰一样,主要生活在南美洲。

2、绿森蚺。

绿森蚺又名绿水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蛇之一,体长最大可达8米,体重可达100多斤,主要在亚马逊河流附近活动

3、网纹蟒。

网纹蟒是是无毒蛇,是世界上最长的蛇类,最长可达12米。最长的网纹蟒是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长度可达14.85米。

4、缅甸蟒。

缅甸蟒也是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水源附近,平均体长7米,个别可达接近10米,体重90公斤左右。

历史上最大的蛇。

世界上已经最大的蛇是泰坦蟒,泰坦蟒的平均长度可达12米,体重超过1吨。据说泰坦蟒能吃下半吨重的食物。

万幸的是泰坦蟒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这是因为泰坦蟒需要在平均气温32度下生存,只有那个时期地球才是偏暖的。地球气温的下降,导致了泰坦蟒灭绝。

秦岭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

老师傅告诉我,秦岭有四宝。

虽然秦岭的环境不适合大蛇生存,但是陕西境内的秦岭山脉有4种珍稀动物,其中一个大家非常熟悉。

1、朱鹮。

朱鹮的辨识度很高,中等鸟,羽毛是白色的,面颊到颈部的皮肤呈现出鲜红色,就像抹了朱砂一样。

鹮栖息于秦岭1200~1400米的稀疏的林地,是一级保护动物。

2、大熊猫。

野生的熊猫不止在四川活动,秦岭海拔高,竹林多,非常适合野生大熊猫活动。

3、秦岭金丝猴。

由于秦岭独特的地形,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分布了不同的动植物,住在比较高的地方的动物就是金丝猴了。秦岭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秦岭羚牛。

秦岭羚牛体重可达400公斤,体型像马又像羊,头部像马,角又似鹿、蹄如牛、尾似驴,当地的人称这种牛为“白羊”或“羊子”,体型较大,在秦岭算大型动物了,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小结:秦岭虽然没有大蛇,但是由于秦岭独特的地理条件,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布了很多珍稀动物。

最后:

秦岭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1600公里的山脉,也不仅仅是在陕西境内。

秦岭确实有很多珍稀动植物,但秦岭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温并不适合大型蛇类生存,秦岭的蛇类种类偏少,大多数都是是体长不过3米的蛇,没有蟒或蚺。

秦岭已知最大的蛇是乌梢蛇,没有蟒或蚺,更没有如腰粗的大蛇。

秦岭目前没有发现大蛇,但是有很多珍稀动物,远比蛇更有吸引力。

对于秦岭的蛇,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

蟹虎是什么?

北方方言。壁虎的意思。

壁虎是一种常见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爬行动物,也是一种被人们喜爱的宠物。它们通常体形较小,但脚掌和指间各有许多张力强、吸附作用强的盘状结构,使它们得以在各种不同表面上攀爬移动,包括墙壁、天花板和玻璃等。

壁虎的附着能力源于其脚掌表面的微观结构,主要分为黑色素细胞和纤维质组成的毛状结构,这两者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不仅如此,壁虎的足部肌肉也具有异常强大的收缩能力,在攀爬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人们对壁虎的吸附结构和运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利用它们的吸附特性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能够在不同表面上攀爬移动的机器人和防止地震导致建筑物倒塌的创新型建筑材料等。

总之,壁虎是一种不仅具有生物学价值,而且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神奇生物。

为什么老鹰抓毒蛇不怕被蛇咬到?

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老鹰天生就有抓蛇、捕食小动物的本领。老鹰抓蛇、捉往蛇的七寸立刻升空,蛇不等反应过来就窒息无望了,所以老鹰捉蛇自有一套本领。

这是什么动物?

这蓝尾石龙子,又叫丽纹石龙子。

在我国两湖、两广、安徽、福建、四川、辽宁、台湾等地多有分布,以小昆虫为食,属于蜥蜴的一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美丽的外表,很多人都在鉰养。

小型石龙子,体长约10~12公分,体色底色为黑色,并从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缀有金色的长条纹,长尾巴则为鲜艳而显眼的蓝绿色或铁青色。

养过的人都知道,这种石龙子长大之后“蓝尾”和“五线”2个特征都会消失。图上左边是幼体,右边是成体。

其实它的近亲真的很多,不是专业玩这个的还真不好区分。

正式中文名:黄纹石龙子 学名:Eumeces capito 市场俗称:(北)(五线)(蓝尾)石龙子这是国内最容易和真正的蓝尾石龙子混淆的种类,幼体几乎一摸一样。但是成体有明显的区别。已经有一些玩家在饲养的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了,渐渐认识到它们是2个物种。这种的分布偏北方,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这些省份,不过近期听说在河南和贵州又有新记录了。区分2者一般凭产地就行了,像北京,河北附近采到的肯定就是这种了,而江浙,华南地区采到的就是上述真正的蓝尾石龙子了。不过也有4个省份(加上新记录)是2种同域分布的。成体固然好分,但是幼体几乎是分不出来的,根据文献记载,这种的后颏鳞是2枚,而真正的蓝尾石龙子是1枚,区分就在这里。另外这种是中国特有种,而蓝尾石龙子在国外是有分布的。 正式中文名:琉球石龙子 学名:Eumeces marginatus 分布台湾的种类,幼体也基本和上述2种一样。不过这种背部中央的2行鳞片比旁边的鳞片宽,图片上也能明显看出来。而上述2种则没有这个特征。 正式中文名:大渡石龙子 学名:Eumeces tunganus 这种的幼体我没有见过图片,不过据僵大说,这种的幼体同样是具有“蓝尾”和“五线”的特征,因为这种并非广布种,实在找不到幼体图,故放上一张成体图,欢迎高人补充幼体图。 正式中文名:中国石龙子 学名:Eumeces chinensis繁殖过它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它幼体也是具有蓝尾的,并且背上有3条线,体侧有黄色斑点。不清楚这点的人看到它的幼体就会叫“三线蓝尾石龙子”,随着它长大,三线和蓝尾的特征会逐渐消失,变成我们熟悉的样子。 正式中文名:四线石龙子 学名:Eumeces quadrilineatus 市场俗称:四线蓝尾石龙子这种的外貌在国内倒是不会引起什么混淆,只是俗称里的“蓝尾”纯属画蛇添足,它本来的名字就叫四线石龙子。加了“蓝尾”之后反倒对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 这个概念产生影响。这种是国内唯一一种尾部终生蓝色不会退去的石龙子,不过老熟个体背上的线还是会退掉的,即使是断尾了,再生,尾巴还是蓝色的。 正式中文名:五线石龙子 学名:Eumeces inexpectatus 为什么说不要随便把黄纹石龙子和蓝尾石龙子叫五线,那是因为本身就有五线石龙子这个物种。这种分布美国东南部。图里上面是幼体,下面是成体,幼体和国内的石龙子几乎一摸一样,只是怎么区分就不得而知了。 正式中文名:条纹石龙子 学名:Eumeces fasciarus 又是一种符合所谓的“五线蓝尾石龙子”的种类,图中左上是幼体,右上是亚成体,左下是雄成体,右下是雌成体。为了不产生歧义,还是建议不要用X线蓝尾石龙子这样的说法。这种同样分布美国东南部。 正式中文名:日本石龙子 学名:Eumeces japonicus 日本也有产类似的石龙子,五线+蓝尾,成体消失。 正式中文名:多线石龙子 学名:Eumeces multivirgatus 再来看一种“X线蓝尾石龙子”吧,该种是分布美国中部的石龙子 正式中文名:西部石龙子 学名:Eumeces skiltonianus 这是一个幼体和四线石龙子有点像的种类,分布美国西部及加拿大,上面幼体下面成体。不少网站包括百度百科把这种叫做蓝尾金蜥,并且说是非洲的物种,这明明是美洲的物种,维基还有其他权威网站都能找到资料,不知道是谁写出那些东西的。哎,这节操掉的。。。。看了以上几种,可以得出结论:石龙子属(Eumaces 或Plestiodon )的种类很多种类幼体都具有蓝尾的特征,而很多也背上也具有线,从2到5都有,故以X线蓝尾石龙子这样的名字来称呼这些石龙子并不科学。这个属内一共有七八十种,我也没有完全搜过所有种类的图片,仅凭以前书上见过的种类已有这么多“X线蓝尾”,实际上则可能会有更多种类满足这个条件。日后做石龙子科图鉴的时候会再好好搜搜。三线蓝尾石:龙子这是近年在广西发现的物种,幼体背部有三条线,但是体侧没有黄点,这和中国石龙子不同,尾部蓝色,成体如图,并且体型比中国石龙子还要大。石龙子属里的确有三线石龙子Eumeces blythianus 这个物种,可惜找不到图,但那是分布西亚的物种,应该不是国内的这种。曾听说这种的学名定了,似乎不是石龙子属Eumeces 的种类,个人认为可能是南蜥属Mabuya 的种类,这个属不少种类体型还是挺大的。将近有1年左右时间没在爬天混,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再提起过这种,如果学名确定了望告知一下。

正式中文名:五棱南蜥 学名:Mabuya/Trachylepis quinquetaeniata 这不是石龙子属Eumeces 的种类,而是南蜥属的蜥蜴,和石龙子属的区别是背部的鳞片起棱。上面是幼体,中间是雄性成体,最下面不确定是雌性幼体还是雌性成体,照片的说明只有female。分布北非和南欧的物种,这种同样满足“X线蓝尾”。 正式中文名:蓝尾岛蜥 学名:Emoia cyanurum 这种也并非是石龙子属的物种,而是岛蜥属的物种。同样有“X线蓝尾”。上面幼体下面成体。分布太平洋的到岛屿上。国内台湾有与其同属的岛蜥Emoia atrocostata 。 正式中文名:五趾腿蜥 学名:Scelotes capensis 腿蜥属Scelotes 的石龙子附肢的退化程度不固定,有的种类四肢都有,但是非常小,有的种类仅有后肢,有的种类完全无肢。该种是四肢都有的种类。具有蓝色的尾巴。。。分布非洲纳米比亚沙漠。以下开始都不是石龙子科的种类了 学名:Cordylosaurus subtessellatus 这种没有正式的中文名,真要叫的话根据英语直译可以叫蓝尾板蜥。这种看上去与四线石龙子非常相像。但是这种并非是石龙子科的,不是石龙子。这种是属于非洲蜥蜴科的蜥蜴,或者细分的话属于板蜥科,和黄喉板蜥是近亲。 正式中文名:平蜥 学名:Nucras caesicaudata 蓝尾尾巴+黄白色条纹,又是一种长得像蓝尾石龙子的蜥蜴,这次是蜥蜴科的种类。分布非洲南部。 正式中文名:缨尾蜥 学名:Holaspis guentheri 尾部蓝色,身上有黄白色纵纹,头尖扁。分布非洲东部及西部,善于爬树,资料显示该种能够向2侧鼓涨身体并且滑翔飞行。似乎在国外是挺受欢迎的宠物。这种也是蜥蜴科的种类,也挺像蓝尾石龙子的。 正式中文名:小睫蜥 学名:Micrablepharus maximillani 这是美洲蜥蜴科,或者细分的话属于裸眼蜥科的蜥蜴,鳞片有点像石龙子,同样具有蓝尾的特征。分布南美。 正式中文名:双线中美蜥 学名: Tretioscincus bifasciatus 又是一种长得像石龙子的美洲蜥蜴,又是具有“X线蓝尾”的特征。分布哥伦比亚等地。看了这么多,大家也应该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对于非石龙子科的种类,看到尾巴蓝色的蜥蜴就叫蓝尾石龙子肯定是大错特错的,后面介绍的几个足够打耳光了,甚至其实就连山地麻蜥的幼体,尾巴也是蓝色的。再来是对于石龙子科非石龙子属的种类,石龙子科的种类英文名基本都是Skink,而英文名只是老外的俗称,如果尾巴蓝色的石龙子可能就会被叫做blue-tailed skink,一直译话就成“蓝尾石龙子”了,所以外来爬虫名称英语直译并不是很好。最后是对于石龙子科石龙子属的物种,其实属内很多种幼体都是蓝尾的,背上多多少少都有线。所以用“X线蓝尾石龙子”来称呼并不合适。实际上需要面对有长得很像的石龙子个体的问题的不止中国,而老外却是很严谨的,除了用学名区分之外,条纹石龙子的英文名是Five-lined skink,而五线石龙子的英文名是Southeastern five-lined skink,即便只是俗称,但是说的时候严格区分,绝对不省略任何单词,这样就算是不懂分类学的人也不会混淆,而国内却没有这样的风气,值得深思。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