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加拿大28/ 正文

宋应星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世界第一本科技书籍.

admin2023-12-10加拿大2822 ℃0 评论

宋应星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世界第一本科技书籍?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技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由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

我国古代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就?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 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作植物纤维纸。

(二)印刷术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三)指南针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火药

1.唐朝时《真元秒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经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宋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许多火器的制作方法。

3.宋代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春秋:《春秋》中“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元。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2.西汉:武帝时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时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3.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4.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三、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勾股定理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 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

4.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

今天主要给大家总结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天文成就、数学成就这三部分内容,后续我们再学习其他的。

四、中国古代建筑成就

(一)都江堰

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使用,被誉为“世界水里文化的鼻祖”。

(二)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三)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四)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一座由28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其“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赵州桥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

(五)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长城的建设规模其中尤以秦、汉、明三代的规模最大。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辽宁虎山。中国历史上只有3个朝代没有修建过长城,分别是:唐朝、元朝、清朝。

推荐出对明朝贡献最大的十个人?

的确,个人说个人话,关于“贡献最大的十个人”,完全是不可能有所谓“公论”、定论的,我就举出我熟悉、尊敬的十位明代的名臣、名将(不列帝王)。

徐达

徐达是真正的“将将之才”(对应的是“将兵之才”,当然,不仅只有这两个概念),作为明初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他败陈友谅、张士诚,北伐元朝,屡战北元,可谓是开国第一功臣,《明史》编者便有感叹道:“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徐达】

三杨

三杨是明朝初期三位杨姓名臣的合称,分别是“西杨”杨士奇、“东杨”杨荣、“南杨”杨溥,他们三人历仕明初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六朝,自最早入阁的杨士奇算起,他们在内阁共有四十余年(杨士奇年龄最长,入阁最早;杨荣其次;杨溥入阁最晚,资历最轻),对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的影响尤为巨大,开创了“仁宣之治”。史称“自正统前,三杨硕贤,继世迪德,海内晏安,人相忘于治平之间”(唐枢·《国琛集》)、“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焦竑《玉堂丛语》),成为了明朝贤相的“代表人物”。

【谢环《杏园雅集图》,绘“三杨”等群臣】

胡濙、魏骥

胡濙堪称是明初的传奇人物:长在礼部为尚书(三十二年)、享寿极高(八十九岁)、家门和睦(到老仍是如此)。而他又是联系惠帝朱允玟和成祖朱棣的关键人物,正是他十数年的遍寻天下,才解开了朱棣的心结。

魏骥之所以被我提到,不是因为“冷门”,也不是因为他的政绩、高行,而是他的年龄,历数明代诸多高官,年最长者,首推魏骥(九十七岁),即使放眼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帝国”,也少有大臣能望其项背(少数有高允、王恕等)。

于谦

于谦以干吏、廉吏之名,早在“土木之变”前便已声扬朝中。英宗被俘后,他又力撑危局,与群臣拥戴郕王朱祁钰为帝,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入侵。局势稍定后,他又劝朱祁钰迎回英宗。主政时,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拔擢人才,并创团营制度以影响有明一代之军制。更重要的是,于谦作为一代忠烈之士的典范,上继文天祥、余阙、方孝孺等人(各有争议,此处搁置),影响后世数百年,“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于谦画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首《石灰吟》,便已能证明这位大臣对后辈的激励作用了。

宋应星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世界第一本科技书籍.

杨廷和

杨廷和作为早负“神童”之名的饱学之士,不仅没有沦为方仲永之辈,反倒一跃而起,扶摇直上,官拜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他是武宗末年及世宗初年的政坛中的核心人物,计除宠臣,总揽朝政三十七,兴革百事,成就了帝位更迭中的平稳过渡,也为世宗朝的恢复作出了杰出贡献。《明史》赞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即周勃、韩琦殆无以过”,确是盖棺论定。

【杨廷和像】

王守仁

王守仁作为一般人认为的“完美”人物,实现了稍微“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即使有再多的争议,但仍不能否认王氏将心学一脉发扬光大,使其成为明代一支主流学说,影响了现在的华人地区及东亚日、韩各国。

【王守仁半身像】

在军事上,王守仁平宁王宸濠之乱,定西南思田、诸瑶、断藤峡叛乱,剿南赣盗贼,于当时明朝的稳定亦有重要贡献。后人对他推崇者极多,有“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等诸多论赞。

戚继光

戚继光对于军制改革的贡献,一般人即使不了解,也能说上两句。他一生戎马,以世袭武将,南驰北征,先在东南抗倭十余年,又于蓟辽筑边十余年,善于结交权臣,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改良军阵、武器,加强边防,可谓是古今以来将帅中的杰出者。正是因为他于戚家军及前前后后的军民的努力,东南沿海才免于崩溃,黎民得以安生,堪称“千古不朽的豪杰”(黎东方语)。

【戚继光塑像】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的著作是谁?

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著作是《天工开物》。也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由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状况。

扩展资料:

《天工开物》创作的时代背景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期后,部分地区,不少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农业中,耕地面积扩大,作物品种得到改良和增加,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经营。

明代手工业种类较多,且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尤其是与国计民生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最为发达。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家庭副业,制瓷业驰名中外,冶矿业由官营向民营发展,造船业发达等。

明代商业和交通亦较发达,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一些巨商往往致富于数千里之外,涌现了一些有名的商帮;沿海地区商贸中心和新兴市镇进一步发展。

19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是什么?

应该是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详细记述了领先于当时世界的我国各种工农业生产措施和科学创见,全面反映了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水平,受到国内外科学技术史研究者的重视,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宋应星为“中国的阿格瑞柯拉”、“技术的百科全书家”,是研究我国古代科技史极其重要的图样资料。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