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ng体育/ 正文

嬴驷晚年为什么会疯,为什么有人说战国时秦七代君王个个贤能?

admin2023-12-11ng体育19 ℃0 评论

嬴驷晚年为什么会疯,为什么有人说战国时秦七代君王个个贤能?

个个贤能真的算不上,主要是制度好,萧规曹随,如果不昏,哪怕是庸也不会出大乱子。当然了贤能的还是有的,我们可以逐一进行分析一下。

贾宜在《过秦论》中提到:“孝公即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春秋初期各国版图

很明显题主所说的七代贤能,也就是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和秦始皇。我觉得如果要给他们按照才能排名次应该是这样的:孝公>惠文王>秦始皇>昭襄王,另外三个就不要排了,武王太刚烈,孝文王当了五十多年太子,继位三天就去世了,庄襄王也只是萧规曹随,在位时间也不长。

秦孝公

秦国自从穆公以后,跻身于大国行列,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史记》称其:“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但是到了孝公经过国君频繁更换,秦怀公被逼自杀,大臣拥立秦灵公,灵公早逝,秦简公夺位,献公被流放,简公殁惠公继位,惠公殁年幼的出公继位,小主夫人当政,秦国贵族迎回献公杀出公和小主夫人,史称四代之乱,秦国内乱不断,导致国力逐渐衰落。到了孝公之时,秦丢失河西之地,列国卑秦。

战国初期

秦孝公决意要恢复穆公霸业,发布求贤令。魏国经过李悝变法成为第一强国,楚国完成吴起变法,但是吴起被杀后变法没有持续下去。秦国也曾效仿山东六国变法,秦简公的时候,学习中原允许百姓配剑,养成尚武风气,按照田亩收缴赋税,但是变法仍然只是徒有其表,五十万大军被魏国五万人打的一败涂地。

秦孝公极度渴望得到变法人才,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经过景监的推荐面见了孝公。孝公对商鞅的变法非常赞赏,于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对秦国进行了最深彻的变法。孝公当时是顶住很大压力的,太子犯法太子太傅赢虔被治罪,又对太子太师公孙贾施以墨刑,守旧派才消停下来。

孝公时期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此时中原霸主魏国被齐国击败,庞涓被杀,商鞅抓住机会劝说孝公讨伐魏国,商鞅诱骗公子卬,俘虏了公子卬,夺回河西之地。

秦惠文王

惠文王继位,秦国看似强大,但是内外交困。内有商鞅威望日隆,东有公孙衍合纵六国攻秦,西有义渠犯边。还有守旧派的反扑,变法能否持续下去,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秦惠文王首先利用赢虔和守旧派对商鞅的痛恨,除掉了商鞅,一举巩固的自己地位。虽然商鞅死了,但是秦惠文王并没有废除变法。在巩固了地位以后,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为相,破坏了公孙衍合纵的策略。

惠文王时期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向东任用张仪为相,诓骗魏国占领了河西全部土地,又攻占了河东地,为秦国东出制造了跳板,在张仪的劝说下韩,魏,楚,赵纷纷割地求和。向西,秦惠文王任用司马错攻灭巴蜀,讨伐义渠,使秦国版图急剧扩张。

惠文王内诛权臣商鞅,选贤任能,在伐诸侯,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昭襄王

秦武王死后,赵武灵王立秦昭襄王。昭襄王同时期的赵武灵王,燕昭王,都是名震一时的贤能君主,每一个都不比昭襄王差。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在最初并没有掌权,有宣太后执政。后来昭襄王任用范睢,夺取了权力。任用白起,对山东六国多次进行讨伐,特别是长平之战后,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展现出来了。

昭襄王时期

但是他近攻显然比远交用的多,他的外交政绩平平,约定和齐国一起称帝,但是齐王却等到他先称帝,试探天下人态度,被齐王当小白鼠耍了。最后虽然战争胜利了,但是秦国民生也凋敝了。这这一点上他远远不如秦惠文王。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秦国早期的版图实际上是惠文王奠定的,但是惠文王在位期间,开拓疆域还不耽误富国。

秦始皇

秦始皇在亲政前,吕不韦当政,吕不韦重用蒙骜,攻取赵国三十多座城池,韩国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座城池,对韩魏形成包围,领土已经与齐国接壤,可以说这个时候已经孤立了楚国,包围了韩魏,吕不韦的政绩也相当显著,李斯也是吕不韦推荐的。

在秦始皇亲政以后,任用李斯为相,任用王翦灭掉了赵国,燕国,楚国,王贲灭掉了魏国,齐国一统天下。在李斯的辅佐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但是晚年沉迷于长生之道,大兴土木,造成民怨沸腾。终究不如孝公,惠文王善始善终。

其实主要还是制度好,如果把秦昭襄王时期的赵惠文王相比较的话,昭襄王如果和赵惠文王换一下立场,赵惠文王未必比昭襄王差。赵惠文王任用廉颇,赵奢多次击败秦,齐史书称其:“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其实在战国时期,很多君主都能做到礼贤下士,有时候可能会糊涂,但是大多数算不上昏庸。主要还是秦国制度好。

为何一定要杀死为秦国的战神白起?

谢邀。秦昭襄王杀白起,直接原因是白起抗命后还说风凉话,根本原因是白起属于秦昭襄王舅父的楚人党,是秦昭襄王斗争的对象。

我们先看看白起之死的直接经过。

公元前260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全歼赵军四十万,之后乘虚而入,大举进攻赵国。这时候,韩国和魏国派苏代游说秦国宰相范雎,说白起若是灭了赵国,就爬到你头上了。于是范雎劝说秦昭襄王准许赵国割地求和,停止进攻。白起因此很是不忿。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再度伐赵,白起自称生病,不愿意带兵。秦王只好派王陵带兵,结果损失很大。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再次催促白起带兵,白起说:“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秦昭襄王和范雎前后催促,白起都不答应,只好派王龁代王陵。

但换了也不行,到年底,春申君的楚军和信陵君的魏军都到了,秦军连吃败仗。白起又幸灾乐祸地说:“王不听吾计,今何如矣?”秦昭襄王大怒,逼着白起去带兵,白起还是说我病得很厉害,不肯。于是,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57年初把白起褫夺爵位,又逼他自杀了。

从整个过程看,秦王、范雎之所以杀白起,是因为白起违抗命令,不肯带兵伐赵,等到秦军吃了败仗后,不但拒绝临危受命,还在那里幸灾乐祸说你看我早说过了。这样的人,换了哪个君王都是容不得的。

当然,在白起的角度,也有他的道理。当初我要趁胜一举灭赵,被你们昏君奸臣阻止,现在等赵国缓过气来,你们又要我带兵去,我没那么傻。自己闯的祸自己背锅吧,老子不负责擦屁股。

这个立场是可以谅解的,但他也应该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你不想趟这趟浑水,老老实实躺着装病就好了。可白起他忍不住,还要过嘴瘾,公然讽刺秦王和范雎。你确实正确,但你越标榜自己正确,衬托得秦王和宰相越傻逼,这是在赤裸裸打脸啊。所以秦昭襄王杀掉他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军事策略分歧的背后,其实也是秦国内部的政局动荡。

秦昭襄王本是秦惠文王的庶子。他的母亲是楚国宗室女子芈八子(宣太后)。公元前305年秦昭襄王的哥哥秦武王去世后,兄弟争位,是宣太后的同福同母弟弟芈戎、同母异父弟弟魏冉等组成的楚人集团,扶持秦昭襄王继承王位,杀死了作乱的大臣公子,包括秦惠文王的正妻,还把秦武王的正妻赶回魏国。

之后,魏冉担任秦国丞相。宣太后、魏冉为首的楚人集团不但确保了秦昭襄王的王位,而且对外继续攻伐列国,对内提拔贤臣,使得秦国日益强大。宣太后、魏冉执政任近40年,攻克六国数百座城市,打断了齐国的脊梁骨,占领了楚国的发源地江汉,确立了秦国对六国压倒性的优势。包括白起,也是在魏冉的提拔下,才得以大展雄才的。

然而宣太后和魏冉等人的功劳却引起了秦昭襄王的猜忌。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在范雎的捣鼓下,罢免了魏冉、芈戎,废黜了宣太后,独掌大权。而白起作为魏冉提拔的秦国第一名将,他对魏冉是感激知遇之恩的,对靠耍嘴皮子挑拨母子、舅甥关系上位的范雎并不感冒。范雎也把白起当做自己持续当政的障碍和威胁。所以在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范雎破坏了白起灭赵的策略,转过年白起则拒绝再为范雎擦屁股。

从事情本身来说,范雎和白起对秦国的功劳根本没法比。但是站在秦昭襄王的立场上,范雎是帮助他赶走亲妈和舅舅,独掌大权的第一功臣,白起则是舅舅留下的又臭又硬余党。于是这俩的斗争,白起就非死不可了。

当然,范雎害死了白起,他自己也没啥好下场。因为邯郸兵败,范雎内忧外困,于公元前255年辞职,距离白起之死也就区区两年而已。这一对将相的斗争,最后以“同归于尽”收场。

为何秦始皇死后三年就亡了?

秦始皇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执掌秦国时,当时的赵国正如日中天,兵强马壮,是个惹不起的主儿。为了维持两国关系,秦昭襄王把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嬴政的父亲送到赵国当人质。后来,嬴政便出生在了赵国。虽然贵为秦国公子,但因为寄人篱下,他受尽凌辱。

九岁时,嬴政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十三岁时,祖父秦昭襄王突然暴崩,嬴政从此登上秦王之位,嬴政从此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征程。

公元前230年,秦军多年积蓄的力量得以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了韩国。两年后,秦将王翦一骑铁骑如尖刀直插赵国腹地,迫使赵国国君签下了城下之盟。又过了两年,秦军攻陷燕国首都。接下来的楚、嬴政重用青年将才李信和王贲,拿下了实力最强的魏国。接下来,秦国毫无悬念地消灭了燕国和齐国。

公元前221年,嬴政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战国时代,建立了大秦王朝。

然而,一统天下后,嬴政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征南越和伐匈奴。

在征伐难剃头南越时,秦始皇举国征兵,不惜一切代价,于是,全国最底层的强壮民众都被征送到了前线,包括犯人、商人、女人等,南征大军竟超过了五十万人。要知道,当时全国总人口只有三千万左右,相当于每六十个人中,就有一人踏上了征途。再加上粮草和其他物资的需求,可想而知,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给国家带来的负担有多重。

在征伐硬骨头匈奴时,秦始皇不顾上次征兵弄出来的怨声载道,硬生生地从全国各地征调了三十万士兵。总的来说,为了搞这两次军事行动,全国每四十个老百姓中,就有一个上了前线。这已经不是“负担”两字可以形容的了,简直是场灾难!

匈奴避其锋芒地退军后,为了巩固战斗成果,秦始皇下令修直道,也就是从秦国首都咸阳向北修一条“高速公路”,直抵北方边境。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配合军队打匈奴。一旦匈奴大规模入侵,陕西的秦军可以通过这条“绿色通道”,以最短的时间增援边境。同时,秦始皇下令筑长城:从陇西的临洮到辽东,将原秦、赵、燕的北边长城连起来,筑成一条人工屏障,彻底把匈奴关在国界之外!

有了这样一条高不可越的万里长城,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边境之虞,后世子孙也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匈奴人则只能望“城”兴叹。

设想确实高,但秦始皇却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条件,那就是在当年,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工具,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呢?结果万里长城是用尸骨堆积而成的。

对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劳民伤财,显然伤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动摇,即使万丈高楼也会顷刻倒塌。

二是大搞工程建设。

一方面秦始皇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这座极度奢华的阿房宫。除了修建生前的寝宫,秦始皇还着手为自己修建死后的陵墓——骊陵。骊陵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地下皇宫。据说,这项工程穿过了三道地下水流,里面存放了大量的金银宝石。为了防贼防盗,四周都以水银为河,布成天罗地网,让人插翅难进。据说,这项工程因为规模太过庞大,到秦始皇死时都还没有竣工。

另一方面秦始皇还焚书坑儒,坑杀了近千名儒生,彻底失去了民心。

对一个刚刚成立的王朝,秦始皇如此劳民伤财,显然伤到了大秦王朝的根基。根基一旦动摇,即使万丈高楼也会顷刻倒塌。而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后,胡亥接过的只是一个空壳的大秦王朝。而朝中大权又被指鹿为马的赵高把持,使得原本民不聊生的秦朝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为这样,大秦王朝在秦始皇死后三年就灭亡了也就足为奇了。

秦始皇为什么一生未娶?

敏敏的历史枕边书

2020-10-14

秦始皇不娶妻的原因,其实是受两方面的影响,第一就是自己的母亲,赵姬和吕不韦以及嫪毐的这点事。第二就是因为外戚的原因,这两件事情给秦始皇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这个人大家都是知道。赵姬原本其实只是个社会基层的一个舞女。当时因为秦国和赵国两军交战,赵国名将廉颇两次击败了秦国的进攻,当时给秦国打的也是落花流水,啥也不是了,所以这个时候秦国就只能将当时的太子的儿子,也就是安国君的儿子异人送往赵国,作为人质。

异人在赵国当人质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这个吕不韦,吕不韦一直是个商人,比较狡猾,他见到异人的时候,就决定要好好地利用一下异人。毕竟异人属于是皇子的身份,如果能把他维持好了, 拿自己的荣华富贵不就是大大的有了吗,所以这个吕不韦就想尽了各种办法去接近这个异人,不仅是听这个异人诉苦,还帮助异人出谋划策,很快两人的关系就热络了起来。

吕不韦也想尽了一切的办法,帮助异人回国,想办法说服华阳夫人收异人为义子,并将召集献给了异人,紧接着就生下了儿子,嬴政。正是因为通过了吕不韦的手,所以赵姬才有幸接触到了秦庄襄王,后来还当了一代国母。

就在吕不韦的各种迷之操作之下,华阳夫人最后真的就收异人做了义子,之后在华阳夫人的一顿迷之操作之下,异人携赵姬回到了秦国。后来安国君继位,也就是秦孝文王,异人也就理所应当的当上了太子。虽然这个时候的异人已经是大权在握,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下一任帝王就是异人的了,但是吕不韦显然是等不及了,吕不韦不想等那么久,于是吕不韦又开始了自己的迷之操作,最后秦孝文王整天花天酒地,最后因为贪欢而导致自己直接一命呜呼了。

就这样,异人就算是成功的登上王位了,异人上位之后嬴政为太子,吕不韦当了宰相。随着秦国的国力一日复一日的强盛,吕不韦即使是有通天的本事,有些事情一定也是逃不过异人的眼睛的,时间久了异人也难免对吕不韦就开始慢慢的警惕起来,甚至是渐渐疏远。其实吕不韦所做的事情远比异人心中料想的要肮脏歹毒的很多,吕不韦也怕有一天异人会发现,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先同赵姬联合想办法弄死了秦庄襄王。紧接着就是嬴政继位,年仅十三岁。

这里有一个地方很是讽刺,就是赵姬其实一直都是吕不韦的人,一直都是听从吕不韦的差遣。就算是即使是吕不韦将赵姬献给了异人,赵姬也无法安心的待在异人身边,而是每到深夜总是会思念或者干脆去偷偷摸摸找吕不韦。最后赵姬也是听了吕不韦的话,每天勾引异人啥也不干,就是亲亲我我,最后异人跟秦孝文王的死法差不多,都是因为贪欢的问题。

后来嬴政就上位了,嬴政虽然年纪的小,但是看得出来,嬴政绝对从小跟自己的母亲关系就不好,赵姬的为人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合格的母亲。再加上吕不韦总想大权在握,嬴政一定是不肯任由吕不韦摆布。

当时的吕不韦因为经常的跟这个赵姬私会,苟且。所以吕不韦和赵姬这点事,其实已经就成为了公开的秘密,宫里的人都知道,谁也不说而已。这个时候吕不韦就觉得这下去不行啊,于是就给赵姬介绍了嫪毐,嫪毐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在房事上特别的厉害,所以赵姬后来就天天跟嫪毐玩了,不找吕不韦了。

赵姬跟嫪毐在一起也没多久,赵姬就怀孕了,还给嫪毐生了两个儿子,这个时期的嫪毐可以说是非常的膨胀啊,甚至喝多了之后还以嬴政的“假父”自居,很是狂妄啊。后来这个嫪毐不知是不是好日子过够了的原因,就开始跟赵姬商量杀了嬴政,辅佐自己的儿子上位,赵姬也真是好说话,当时就同意了。没错,当时就同意了。

一个女人,一天到晚正事不干,就知道沉迷肉欲,还纵容情夫为所欲为,还同意自己的情夫要杀掉自己的大儿子的主意,赵姬不仅仅是不配为人母,就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女人,也是十分的荒谬,十分的让人唾弃。

这件事情对于当时年纪尚小的嬴政真的打击很大,几乎可以说是给嬴政落下了个心理阴影。之后的嬴政,可以说是一度非常的仇视这样不检点的女人,在对待女性方面很有偏见。甚至已经开始明文规定,不允许寡妇改嫁,不允许男女苟且这样的条例。在之后的嬴政就几乎没真心爱过什么女人,唯一就记载的就是一位叫“寡妇清”的女子,这个女子是一位丹砂产业的老板,丈夫死后,她没有改嫁,并且把产业和经历都经营的很好,所以嬴政对她进行了表彰,并封为“贞妇”,还为她修建了一座女怀清台。

帝王本身就不缺女人,身边的女人本身就是形形色色应有尽有,嬴政每灭一个国家,就会把宫殿记录下来,然后在咸阳造一座一模一样的宫殿,再把这些国家的美女都纳入自己的后宫之中,等到嬴政统一的时候,咸阳周围建造的宫殿高达270多座,后宫美女高达一万多名。

嬴政因为这么大阴影,在皇上身边又不缺乏女性,导致嬴政之后已经没有什么真爱的女子。

但是帝王立国母爱情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处于权利的考虑。正常朝代的国母一般都是一些宰相,将军,一些朝廷重臣的女儿,外戚的力量在朝堂之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到了嬴政这里则不一样,嬴政的心理阴影不单单只有关乎与女人的,还有来自于外戚的。

春秋时期秦穆公扶助晋国争霸,最后惨遭暗算,最后退出中原战事,改为与楚国世代联姻,百年交好。这个联姻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而是长期以往,从秦穆公开始一直到嬴政这一代,一直都是联姻的状态,导致外戚在秦国朝廷中盘根错节,对于秦国朝堂的影响力也开始越来越大。

嬴政继位之后,楚国皇室出身的大臣昌平君,昌文君兄弟,就是依靠着他嫡祖母华阳太后的势力,成为了出将入相的朝廷重臣。嬴政当初平定嫪毐正是因为依靠着这两位兄弟的帮忙,真是因为外戚集团的出兵,最后嬴政才能顺利的平定嫪毐,扳倒吕不韦,否则仅凭嬴政自己,对付早已在朝中一手遮天的吕不韦,胜算还是很渺茫的。从这件事情之后,嬴政但是对于外戚还是十分器重和亲信的,越是信任最后反叛的时候,也越是扎心。

不打架的时候,大家就是和和气气的一家人,就是亲戚,是兄弟。但是当秦国要统一天下的时候,这个时候矛盾就出现了,秦国都已经把其他国家都灭了,没道理单单就留你楚国一个。也正是因为这个,原本是秦国丞相的昌平君却在原属于楚国,后来被秦国夺取的陈地开始举兵反秦,并与项燕里应外合,杀了秦军一个腹背受敌,措手不及,这一次的战役是秦国统一期间失败最为惨重的一次还在战役,楚国趁此收复了大片的土地,还直接反攻深入到原韩国的境内。

最后秦王孤注一掷,派出了大将王翦,并且把秦国的主力军都给了王翦,最后才赢得了胜利。这也就是为什么楚国遗孤为什么对秦国如此的恨之入骨,这也是为什么嬴政不敢再信任外戚的原因。

秦始皇原本是有正妻的,他的正妻是一位来自楚国的公主,姓芈。这位芈王后就是秦国国母,按道理来说秦始皇一统天下本应该皇后就是她坐,而且秦始皇的儿子扶苏公子,也是这位芈王后所生。这位芈王后最后因为外戚反秦的原因,再加上嬴政对于女人的偏见,所以作为原楚国公主的王后,直接就被嬴政斩杀了。

之后的嬴政也再也没有立过皇后,第一是因为自己对于女性的偏见,第二就是因为自己忌惮于外戚的力量,不再相信外戚势力的忠诚,所以导致之后的秦始皇,干脆就抹消掉了关于外戚集团的一切痕迹。

归根结底,这位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千古一帝的这位秦始皇,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啊。

搜索

嫪毐真实长相复原

历史上赵姬的真实结局

赵姬容貌复原图

嬴政芈月关系图

嫪毐与芈月

真实的嫪毐容貌

为什么感觉战国时期?

大争之世,能人出人头地的机会多,但相应的,出错的地方也就会多,一旦君王觉得没有了应用价值或有了新人替代,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

孙膑与庞涓

孙膑、庞涓这对师兄弟,前半生相爱相杀,后来的结局都不太妙。

庞涓是师兄,率先出山,在魏国当上了大将军,站稳了脚后跟,孙膑出山后,就打算在师兄手底下混口饭吃,无奈庞涓心胸狭隘,恶意陷害,孙膑被砍了双膝盖,终身残废。

逃出生天的孙膑决意报仇,在田忌手底下,一心一意的辅佐齐国。桂陵之战中,孙膑设计抓住了庞涓,当时齐国国力不够,只好把他放了;马陵之战中,孙膑再次设下妙计,一箭解决了他的姓名。

马陵之战后,齐国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善,随即开启了内斗模式,孙膑的东家田忌被相国邹忌陷害,被迫出逃到楚国,至于孙膑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的说被杀了,有的说到大山里隐居了……

张仪与苏秦

张仪、苏秦这对师兄弟,倒是挺和睦(张仪入秦,苏秦提供了很多帮助),只是最终两人命运都不大好。

先说苏秦。苏秦和燕王母亲有一腿后,害怕燕王砍他,找了个借口跑到了齐国,到齐国后,陷入了齐国的内斗中,结果被齐国大臣暗杀了(电视剧《大秦帝国》中,说他是间谍,被齐湣王车裂了,极惨)。

再说张仪。张仪在秦惠文王时代,混的是风生水起,先后在秦国、魏国、楚国当上了相国。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上位(也就是举鼎被砸死的那位),秦国改变了策略,崇尚刀剑,嘴皮子功夫不吃香了,张仪被冷落,只好回到了魏国,一年后就郁郁寡欢的挂了。

魏冉与范雎

魏冉是宣太后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大半辈子为大秦帝国当牛做马,晚年想捞点好处,结果被范雎死死咬住,被迫下野,回到了封地。没有了昔日的风光,就像失去了精气神,不久就病死了。秦昭襄王之所以对他舅舅动手,主要还是他们姐弟太过于恋权,秦昭襄王当了40多年君王,还要被处处牵制,太憋屈了。

范雎赶走了魏冉,着实风光了一把,甚至把秦国的超级名将白起都干趴下了,可他没想到,一个人最风光的时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白起走了,秦国能打的人没了,他举荐的王稽、郑安平,一个通敌,一个投敌,范雎被牵连了,之后的结局历史记载的不太清楚,有的说在封地苟延残喘,有的说被秦昭襄王杀了……

这几位能人的悲惨遭遇,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