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加拿大28/ 正文

生活小知识100字左右,生活领域创作者有哪些内容可以写

admin2023-12-12加拿大2823 ℃0 评论

生活小知识100字左右,生活领域创作者有哪些内容可以写?

生活领域创作者可以写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家庭感情、生活感触、生活技巧、生活技艺六个方面。

一、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包括很广,是人们每天生活必须接触的,如穿着打扮,做饭、吃饭,上班工作,整理房屋,收拾家务,养花遛狗,饭后休闲等等。数不胜数,生活领域创作者可以很容易在这些日常行为中找到题材的。

二、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志关系等。生活领域创作者可以写发生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交流行为。

三、家庭感情

家庭感情方面可以写夫妻之间的交流,婆媳关系,小孩子的生活等。例如可以写和婆婆日常相处的一些小事,夫妻怎样处理生活矛盾,夫妻带孩子的方法等等。

四、生活感触

生活感触是指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或听到的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如社会热点问题、家长里短等等。创作者可以把心里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写出来。

五、生活技巧

生活技巧方面可以写生活小窍门,生活小百科。这些技巧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用心,很容易获得的。可以写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六、生活技艺

生活技艺包括,养花、养鸟、养鱼、手工、木工、居家等等。

生活领域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并没有非常专业的定义和分类。只要我们日常中处处留意,用心观察,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关于生活领域的题材。

生活小知识100字左右,生活领域创作者有哪些内容可以写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想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

关注精神成长的人,往往在选取参考资料时犯难。因为不知道真假,选择的资料如果有问题,无疑是有害的。在精神上走岔道、走错路,比吃错药的后果更为严重!

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得不到正面的满足,就会迷陷于各种不相关的东西,容易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进入邪教或是类似于邪教的组织。

下面介绍一些真正的开悟大师及典籍,供那些想要提升生命品质的朋友们参考:

首先要介绍的是美国当代精神导师大卫·霍金斯(David R.Hawkins)。大卫·霍金斯是一名成功的精神病医生,在纽约开设过精神病医院。大卫·霍金斯还是一位开悟大师,他结合自己的“双重”背景(精神病医生和开悟导师),对人类的意识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研究。

大卫·霍金斯通过意识测定的方法,将人类意识能量的可浮动范围划为1-1000,不同的数值代表不同的意识能量层级(以下简称意识能级)。人的意识水平不同,其所具有的能量也有很大差别。200以下属于负能量的意识,比如羞愧、内疚、悲伤、愤怒,等等,损耗人的身心健康;200以上是越来越有助于人生命力的意识,如勇气、接纳、理性、大爱,等等。600(宁静)是开悟的起点,1000是人的意识能量可达到的最巅峰(如克利须那Krishna、耶稣、佛陀)。

原来人们以为,人的意识状态只有开悟与不开悟两种,其实在开悟这一区域还有能量层级的不同(从600直到1000)。这一差别可以从阅读不同意识能级的典籍中感觉到,意识能级越高,能量就越大,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深远。

所以,人要想活明白,最起码要看意识能级200以上的东西。不是所有的开卷都有益,200以下就不利于人的健康和生命力,追求更高的境界要看意识能级600以上的材料。以前因为缺乏相关研究,人们对开悟存有很多误解。

由于无知所造成的误会,其代价就是延误和阻碍了人在精神(灵性)方面的成长进步。对此,大卫·霍金斯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卓越的贡献,他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准确而精准地解释了让人无法捉摸的精神世界。

大卫·霍金斯是一位意识能量相当高的开悟导师(于2012年9月19日去世),一生共出版10余本书,并对大部分书都做了意识能级的测定,以下一一列举:

《I: Reality and Subjectivity》,意识能级999.8;(注:将无言的意识转化成语言,意识能级易受一定损耗。)

《The Eye of the I:From Which Nothing is Hidden》,意识能级980。

《Discovery of The Presence of God: Devotional Nonduality》,意识能级955。这是大卫·霍金斯的所有书中相对较薄的一本,正文共255页,大卫·霍金斯说这本书包含了开悟所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

《Truth vs Falsehood: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意识能级935。

《Power vs Force: The Hidden Determinants of Human Behavior》,意识能级850。

《Reality,Spirituality and Modern Man》,意识能级750。

大卫·霍金斯有两本非常实用的书:《Healing and Recovery》《Letting go: the pathway of surrender》。虽然没有标定意识能级,但对日常生活帮助极大,主要是讲自助方法及应用的。

大卫·霍金斯的另外一大贡献,是对历史上许多大师及典籍都做了意识能级的测定,辨别了真伪,方便后来人的选取和学习。

以下部分摘自大卫·霍金斯的英文原著,更全的清单可参考其原著:

老子(Lao Tzu)及《道德经》,意识能级610。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及其著作,意识能级795。

黄檗禅师(Huang Po)及其著作,意识能级850(黄檗本人的意识能级晚年升至960)。

道元禅师(Dogen),意识能级740。

德国中世纪大师爱克哈特(Meister Eckhart),意识能级705。

《心经》(Heart Sutra),意识能级780。

《金刚经》(Diamond Sutra),意识能级700。

印度具有非常悠久的灵性传承,盛产高意识能级的大师及典籍:

《奥义书(Upanishads)》,意识能级970(注:本文所有引用的关于著作的意识能级应指的是原著,原著精髓在历史的传抄及辗转翻译过程中很难避免损耗,或被误读、曲解。)

《薄伽梵歌(Bhagavad-Gita)》,意识能级910。

接下来是两位距今未远的印度“不二论”大师:马哈希(Ramana Maharshi)和马哈杰(Nisargadatta Maharaj),意识能级均为720,马哈杰曾受马哈希的点化。二者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至纯至简、干净利落,不绕任何弯路,直接带人回到“不二”本源。

马哈希(Ramana Maharshi)无疑是开悟导师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17岁时他因一次意外经历而突然开悟(穿越极度的死亡恐惧),后来长达两年不能说话。有意思的是,在马哈希不能说话期间,居然有人趁火打劫,冒充是他的“上师”(在印度称为guru)收徒弟。

马哈希的著述主要由其追随者整理而成,如《Be as you are: the teachings of Sri Ramana Maharshi》,是一本汇集了其问答精髓的册子。

如果说马哈希满足了世人对开悟大师所有理想化的期待:独身、隐居在大山中、终身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一壶一杖一衣),以及那些围绕着他的神话般的传奇,那马哈杰(Nisargadatta Maharaj)无疑是开悟大师中的奇葩。他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开悟大师一厢情愿式的臆想,他一边抽烟一边给人讲开悟,吃肉,会对人大声呵斥,有家庭。马哈杰的个性如此之鲜明,用酷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很多对开悟大师抱有幻想和神圣期待的人,突然见到马哈杰,往往冲击太大,感情上无法接受,甚至在失望之下,会直接拍屁股走人,怎么也不愿相信这样一位看起来和俗人无异、胡子拉碴的大叔居然开悟了。当马哈杰的问答集《I Am That: Talks with Sri Nisargadatta Maharaj》在西方发行后,引起轰动,掀起一股西方人赴印度取经的热潮。许多人在书店一翻开这本书,顿时被一股巨大的能量所吸引,很快安排赴印度的旅程。

马哈杰的与众不同、也是他异常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没有任何陈腔滥调式的道德说教,他也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听或看马哈杰的东西有一种被机关枪扫射的感觉,任何再精巧的人为矫饰在马哈杰面前都将轰然倒塌。而更富有讽刺意味的是,马哈杰几乎是个文盲!

最后,在英文世界中还有一套非常有名的灵性教程《奇迹课程》,有教材(textbook,意识能级550)和练习册(workbook,意识能级600)。其中练习册(workbook)包含了365个用于日常沉思和冥想的主题,每天实践一个,是非常好的自我疗愈或精神成长的素材。

一人推荐一本如何?

说说话,大学毕业以后就很少看书了,工作、结婚是、生子,个人的时间少了很多,有的的时间都是用来耍手机了。去年开始,觉得还是要继续阅读,多看点书。就像有句话说:生命完全是一场专注力修行,你专注于哪里,你的生命就在哪里。接下来,我就分享几本现在在看的几本好书,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前行。

1、《高难度对话:如何和挑剔的人愉快相处》

沟通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和别人发生联系。但是,从小我们很少接受这方面的教育,于是很多人心里藏着很多事很多话,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说,不管是天天见面的同事,还是朝夕相处的亲人。这本书会给你很多沟通问题上的启发,知道怎么去营造一种安全的沟通环境,怎么去尊重对方的情绪。也许你有满腹思绪想家人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要错过。

2、《这样读书就够了》

阅读是为了什么,也许很多人说为了精神上的愉悦,为了不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一样絮絮叨叨。但是,对于我这个在生活中一堆鸡毛的人来说,我希望阅读可以指导我的生活、改善我当下状况。《这样读书就够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无论是它里面的便签法,还是对于认知的一些论述,都让我茅塞顿开。当然,实践型的书最重要的是要读完之后坚持不懈去做,去应用。这才才能产生最大的作用!

3、《请停止无效努力》

努力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或者可以说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很努力的,努力去学习、努力去工作、努力去生活,但是为什么慢慢得,大家的差距就拉开来了。有的人实现了跃迁式的变化,而有的人孩子原地踏步、毫无进展。这其实就是要透过努力的表象去看到每个人思维模式的不一样。因为思维模式的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在每件事的思考和反思也会不一样。所以,你得想想,你的努力是否是正确的,是否是有效的。

4、《会赚钱的妈妈》

这本书虽然名字是叫“会赚钱的妈妈”,但是里面的内容值得大家思考。我们常常说,我要努力赚钱,我要尽情地买买买。但是如何赚钱,在赚钱的路上可以怎么规划等等这本书可以告诉你。它让你开拓思路,知道更多赚钱的方法;它告诉你如何确立长期的目标,让你的热情有据可依,有处可去。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被困在自己的财务状况当中,这本书可以给你拂去迷雾,指明道路。

5、《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本书很老了,豆瓣上评价也是很高的,不过确实是非常经典的一本书。精华非常多,尤其是关于主题阅读的部分更是让人受益匪浅。现在市面上书很多,我们又很容易急于求成。其实要真正在一个方面有所收获,做主题阅读是最方便、最快捷的,能让你在短时期内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这也是丰富自己认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以上五本就是我今年看了觉得非常不错,还打算多看几遍的书。当然,每个依据不同的情况会选择不一样的书,毕竟我们阅读还是希望能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你今年打算看什么书呢?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哦!

大家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

我们每天都会考虑很多事情,怎样找到一个女/男朋友?他/她是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吗?怎样做好我的职业规划?喜欢的低工资工作和高工资却无趣的工作,选择哪个?大家都加班到10点,可是我想早点回家休息,怎么办?……

这些问题肯定每个人都遇到过,到底怎样决定是个人的选择。但是这个思考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呢?关于深度思考,我推荐两本书,《简单思考》和《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简单思考》看起来简单,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其实不然。我们往往被很多理所当然的表面价值所迷惑,导致看不清事情的本质。《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是关于商业上的思考,我会举例子来说明。

一、森川亮的《简单思考》

先说明,这本书有简体中文版的。一件事情有很多面,如果我们想太多,就越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而简单思考就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比如,你工作的目的。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创造价值,然后公司给你钱,你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后能赚更多钱。所以你工作就不要去考虑公司的知名度啊,环境好不好(但要保证安全和健康),食堂饭菜好不好吃这些不重要的因素了。否则你本末倒置了,更影响自己成长和发展。

还有工作中的沟通,沟通的目的本来是工作更顺畅,如果你总是碍于情面,本来该批评他,结果没说清楚,对方以为自己没犯错,结果下次还是有同样的错误发生。工作中不要顾及朋友关系,应该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否则就影响了工作效率。

找对象也是,对方家境好不好,学历是本科还是硕士,长得高不高好不好看,赚的钱多不多,这都不是找对象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你应该考虑喜不喜欢,我们合不合适,性格是不是合得来,沟通有没有问题,生活习惯差异大不大?表面价值再好,如果不合适,最终也是悲剧。

二、平井孝志《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

作者平井孝志是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一名合伙人,可以说对深度思考有很多实践性研究了。他认为,大部分所谓的聪明人和普通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身体上的差异,但是人生的成就却又天壤之别,原因就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差异。

为什么这本书要说是麻省理工的深度思考法呢?因为MIT有一门很火爆的课程,叫系统动力学。作者这本书的思考法就来源于这门课程。比如,这种问题是有什么原因产生的?背后的模型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型是什么机制?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很努力,却没有把根本问题解决好?你比如说,女朋友对你说“哎呀,好心烦”,男朋友可能会回答“你应该好好休息一下”。这样能解决问题吗?不一定。她感到烦躁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想跳槽,也可能是因为情人节快到了在提醒你送礼物,不同的原因,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男朋友需要认真询问她才知道根本原因。

深度思考的步骤:

1.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需要放入5个要素,分别是输入源、输入点、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影响者。

比如万科想在一座城市开发一套楼盘,招聘了素质良好的物管人员(输入源),建造了安静高档的住宅小区,而龙湖地产在几公里之内打造了一个特大的商业圈,分为A、B、C、D、E馆,(合作),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个小区附件开办了分院(合作),旁边还有保利集团的住宅小区(竞争关系)。这个区的政府担任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任,对以上所有的关系都予以支持。图片如下。

2.解读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就是一个变量随着时间产生的轨迹。比如万科在这个小区每月销售量的变化曲线。怎么解读呢?可以研究临界点、分析流量和存量、探究作用和反作用、从各个要素深层思考等方法。

3.寻找改编模型的对策

解读完动力机制,当我们发现结果不理想或没有达到预期时,应该从模型出发,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只观察表面现象。比如5月这个小区的销售量不太好,是销售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吗?如果从模型出发,就要再考虑是不是物管不尽责导致名声不太好?附近的医院会乱收费吗?保利**小区的房价优惠力度很大吗?等等。

4.实践中不断完善

也许最后会案现,导致销售量不好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旁边是高速公路、立交桥,导致小区很吵,那我们就应该回到第一步进行重新修改模型。

思考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哦,我想想”,而是找到根本解决办法,从本质、根本模型出发,顺藤摸瓜,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希望这两本书对大家有帮助。

坐牢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坐牢的感觉常人根本无法理解,只有真正经历过了的人才能体会身在其中的痛楚和无奈,当一个人走进牢房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自由的生活,甚至把自由凌驾于爱情和生命之上。

但是社会文明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规则和约束,一个人犯错了就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这种前提下法律就应运而生了,而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坐牢已经成为了惩罚犯人的唯一手段。

坐牢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我一个远房亲戚当年因为“盗窃罪”被判入狱十二年,因为他在监狱里面表现良好,所以经过多次减刑以后去年被提前释放出狱。

这么多年的改造使他明白了自由的重要性,出狱后洗心革面,打算重新做人。

我和他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他也一五一十的把这么多年在监狱的所见所闻和个人感受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出来。

①精神方面

他说进去的前三个月是最难熬的,每天都度日如年,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亲人的思念、对自由的渴望,这对人的精神承受能力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唯一的希望就是好好表现,争取能早点出去,而最开心的就是节假日亲人来看望自己的时候,亲人的关心才能使他们重新燃气对生活的希望。

②饮食方面

他所服刑的是某北方监狱,所以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可能是米饭),菜方面基本上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蔬菜,荤菜每天都有一个,保证了营养的均衡,虽然菜里面油水比较少,但是都能吃得饱,不会出现犯人饿肚子的情况,这也体现了法制人性化的一面。

③作息方面

6:00 起床穿衣、洗漱。

7:00 准备早餐。

8:00 学习文化和教育知识。

9:00 锻炼身体。

9:30 劳动生产。

12:00 午餐。

13:00 午休(可以选择读书看报)。

14:30 继续劳动生产。

17:00 晚餐。

18:00 学习知识和观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20:30 自由娱乐时间,犯人之间可以做游戏、聊天、看电视、玩玩具等等…

22:30之前必须关灯睡觉。

(冬季作息时间稍微延半小时后)

一年、三年、五年、十年都是什么滋味

第一年、对于一个坐牢的人来说,第一年是最难熬的,突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四周都是高墙和铁网,人就被局限于那一片小小的天地里,完全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心里难免会有一丝恐惧和绝望,同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起思念自己的家人,初来乍到也害怕受到其他犯人的欺负,但是熬过了第一年就会慢慢习惯了。

第三至五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监狱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再感到恐惧和迷茫,也看到了重获自由的希望,目标也更加明确,那就是好好表现,努力获得减刑早点出狱,平日的劳动改造更加积极,生活更加自律,这也是一种转变。

第十年、当走过第十年,对于大部分坐牢的人来说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违纪情况,那么离出狱的日子也不远了,这个时候他们心里是复杂的,怀揣着对重获自由的激动和喜悦,同时也对未来有着担忧和惧怕,在监狱这么多年,早就和社会脱节,出狱后不知道怎么去融入现在这个社会,也无面目面对亲人和朋友,这种纠结的心态是普遍存在的。

结语:

人都会犯错,但是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及时认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就会避免重蹈覆辙,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失去自由也并不可怕,只要努力的去改造,总有一天也会重获自由,你说呢?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