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ng体育/ 正文

作家的谎言,南怀瑾的水平怎样?

admin2023-12-12ng体育24 ℃0 评论

作家的谎言,南怀瑾的水平怎样?

陈撄宁被称为为近几百年最有可能修仙成功的人,现代修仙的第一人,他的徒弟徒孙应该大部分都还健在,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索,当时陈撄宁被认为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可能存在修仙,那么最有可能成功的就是陈撄宁,当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他是近现代道教领袖人物,威望很高,参与了新中国道家协会的建立,六几年去世,距离我们已经有些时候了,所以我们很少听说这个人,也不了解其著作,是有缘由的。

南怀瑾先生12年离世,最后的几年是在太湖,主办了太湖大学堂,名噪一时,现在去书店也能看到各种版本的南怀瑾著作,现代人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培育出来的,天性里对所谓的四书五经不感冒,认为是糟粕,偶有了解也是书本上的节段选篇,往往书本又带走批判性的总结,使得我等对此不以为然,以为是过时不通实务的东西。至于佛道两家,更是以为就是宗教上迷惑人的东西,毕竟我们目前是一个无神论的国家。

我读南师书不多,唯有《论语别裁》《庄子楠桦》《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老子他说》《金刚经讲什么》等几本,恰好包括了儒释道三家的主要经典,这几本书与其说是正经的著作,倒不如说是一个老人家侃侃而谈和你说什么是他理解的经典,因为本身这书也是他在讲学时的录音整理而成。

本人才智庸惰,不敢评价南师其人,但个人读其书,多有所得,刚才列举的几本书也经常拿出来翻一翻,每次都会有新的体悟,当然这与书本身就是几家经典有关,不敢说都是南师的功劳。刚好不才正在抽空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也是所得匪浅,暂时将二人进行比较,冯先生肯定是不庸质疑的学术大家,与之相比,南师的书不过是私下里的杂谈,冯先生是系统性的将先哲的哲学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从中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且一本书讲诉了大部分学说流派的主要观点,这是很明显的学术著作。南师的书,多半是在与众人讲学某本经典时的录音汇总,所以南师的书里主要是对经典的重新认识与整理,讲解的过程中当然也会穿插儒释道三家不同的观点及同意不同说法的观点,犹如一个长者面对面告诉你他的体会心得。二者的最大不同就是,冯先生的书是可以课堂上做教材的,怎么讲各有讲师发挥,你可以按着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也可以穿插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南师的书呢,已经是一本具体的讲义了,容不得别人再次发挥,这就是他的观点。

总得来说,冯友兰先生肯定是学术大家,南怀瑾先生则是民间讲学派,你跟着冯先生的道路走下去,是可以做硕士做博士的,跟着南师走下去,最多懂得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由于南师并没有系统的整理,都是些讲学的杂谈,所以学术界是看不上南师的,而南师做为在家人,又多讲述佛道两家的经典,虽说有众多宗教界的好友,但也因此有些不同的争议,南师的书学术性不够,宗教届又觉得他的说法偏向科学,且并没有哪一方的偏向,自然也不会或许推崇。南师自己也说过,历代讲学的大家不知有多少,他不敢说自己可以独成一派,只是带领愿意听他讲学的众人在一起谈一谈这些经典,所以才有了《庄子楠桦》如喃喃自语,《老子他说》他人的说法,这样的书名。

我初读南师的书的时候,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座高山,儒释道无所不通,十分推崇敬仰,动不动就向身边的人推荐,这么几年下来,却实在没有一人听我介绍去读南师的书的,也是尴尬的很!数年后,随着经历的增长,以及多读了三五本书,觉得南师亦不过如此,不过就是一个跟随了时代的需要,符合了经济增长之后,人们对自我认识的需求以及传统文化的重新认知,被推上了神坛的老人,到如近几次三番重读南师的书,又觉得南师能秉承自己的观点,在儒释道三家里不偏不倚的给我们讲解经典,而中间穿插的认知,又必须是一个老人一生的经历,有这样广度的认知,有这样的经历,才有了最后的南师,十分不易,不管南师称不称得上是一代国学大师,其实也无所谓了,国内大师名号那么多,南师对于我们这一代或者可能之后读他书的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师长,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尊称其为南师的原因。

南怀瑾先生的书,是很好的了解经典的入门读物,生动有趣,掺杂了历史人物的史实或者传说,以经注经,如果不是对经文了如指掌,深入透彻的领悟,做不到这样信手拈来,其水平可知一般,当世学者又有几人能儒释道三家融汇贯通,把经典说的如此引人入胜。南师本人活了八十多岁,想必一切也看淡了,不会理会别人对他的学术上的评价,按其所说,开始也就是有人请他讲学,但现场听众有限,众人欲参与而不可得,后来就问询他的意见能不能把讲学录音整理出来出版成书籍,结果就一直热销到现在。南师本人想必被人称为国学大师,亦是心有惴惴焉。

红楼梦这么多谐音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你好,我是国风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微妙的政治性小说。写出的年代,清廷正在大兴文字狱。因一字而丧命的汉民学子比比皆是。曹雪芹写出这么一部书分明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但是曹雪芹是一个怀有家国情怀赤子之心的国士。(这一点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可以深切的感觉出来)让他不去抒发胸中的心念。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呈口舌一时之快像金圣叹一样掉脑袋。曹雪芹也是不干的!

所以他用了一种非常隐秘的手法写了这部书。

把所有的真相都藏了起来,为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贾语存)用一部虚幻神话的现实故事影射出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当然处于那个时代的人民,特别是文人肯定一看就明白他写了些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了对那段历史的了解的现代人反而不明白红楼梦到底隐藏了什么真相!

红楼梦就是一部反满悼明的政治小说。所写了一段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大明王朝灭亡,到大清王朝建立之间的一段历史——南明王朝。当然这段历史已经隐匿到了清人所书写的正史之外,不为众人所知,曹雪芹早已预见了这个结果。所以他写出来!

正如脂砚斋所评:凡野史俱可毁,独红楼不可毁!正值此而言也!

为什么让周公旦辅佐成王?

“周武王去世前,为什么让周公旦辅佐成王,却不安排姜太公?”

这个事,逻辑应该是这样——

第一,至今,典籍中并未见到武王安排周公辅佐成王的记载。题目的说法,大概只属于小说家言。

第二,武王克殷二年后病重,遗命周公继承王位。周公未应,而是告天请代武王死,此即《尚书》中著名的《金滕》篇。据说,周公祷告上天后,武王病情随即好转。

第三,武王死后,是周公立武王年幼之子“诵”为周成王,因面临“天下闻武王崩而叛”的严峻形势,周公自己代成王主持国政。

第四,由此也引起了“三监之乱”,周公于是以成王口吻发布了《大诰》,用三年时间平定了叛乱。然后,又按照武王遗志强行大举迁徙不顺从的藩民,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族群“大移民”。

第五,同时,周公认真教导成王,于代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

这期间,周公写下了《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还写了《归禾》《嘉禾》。

上述过程,收录于《史记》的《周本纪》和《鲁周公世家》中。《康诰》《酒诰》《梓材》,载于流传本《尚书》中。

王国维有一篇著名的《殷周制度论》,既比较研究了殷商和西周制度的沿袭和变革,又讲述了周公在西周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殷商,已实行“父死子承”的王位继承制度,但由于“经验不足”和未制度化,因此实际形成了“一继一及”局面——亦既有“父死子继”,又有“兄终弟及”。

史学界大多赞成,正因为这种王位继承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商王室内部的长期激烈争斗,以导致“九王之乱”和“商都五迁”。

至周克殷,王族内部的血缘继承制已经深刻确立了,但最初,确实尚未明确将“父死子继”制度化。这才有了武王病危,遗命周公继位的初衷。

周公是文王第四子,合与召公、姜太公,是辅佐武王的最重要功臣。不过,这三人中,又以周公功劳最大。

王国维说:“当武王之崩,天下未定,国赖长君,周公既相武王克殷胜纣,勋劳最高,以德以长,以历代之制,则继武王而自立,固其所矣。而周公乃立成王而己摄之,后又反正焉。摄政者,所以济变也。立成王者,所以居正也。自是以后,子继之法遂为百王不易之制矣。”

首先,周公辅佐成王与武王是否“安排”无关,他自己决定的。

其次,周公不继王位而立成王,也是他自己决定的。

再次,周公先摄政,在“反正”还权于成王,还是他自己决定的。

自此,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便定下了王位传承“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之“铁律”。当然,不遵守者,如李世民等,另说。

武王为何“不安排姜太公”辅佐称王呢?

第一,成王不是他立的,没来得及,他的本意是想传位于周公。

第二,最重要的是,姜太公尽管劳苦功高,但与周王室,只有通婚关系而无血缘关系——不是一家人呀。而周公和成王则完全不同了,一个是四弟,一个是亲儿子,大权又怎能旁落?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答案?

《司马光砸缸》阅读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选自《宋史》)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指同"旨",主要意思。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⑤华靡奢华。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进士的人。

《司马光砸缸》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砸缸》阅读题目:

16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1)退为家人讲(2)群儿戏于庭

17、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18、从短文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司马光砸缸》阅读答案:

16、(2分)(1)退回去(回家)(2)于在

17、(2分)从此他的手不放下书,到了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酷热的地步啊!

18、(3分)聪明好学;机智勇敢;不喜奢华(低调淡泊或朴素)。

有关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剥胡桃

司马光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他拿了一只青胡桃,请他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姐姐忙了半天也没有剥下皮,就生气地走开了。

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过来,知道司马光想吃胡桃,就舀来一碗开水,把青胡桃放进水里。胡桃经开水一泡,很容易皮就剥下来了。司马光的姐姐从里屋出来,看见他在吃胡桃,就问胡桃皮是谁剥的。司马光说:“当然是我剥的,我想了个办法,用开水一泡,这皮就剥下来了。”

正在这时,司马光的父亲走进屋来,狠狠地训斥说:“你这孩子,怎么能说谎话!”原来,女佣替司马光剥胡桃皮的情景,恰好被父亲在窗外看得一清二楚。

司马光知道自己错了,马上低下了头。从此,他牢记父亲的教诲,老老实实做人,再也不撒谎了。

这为他以后成为国家的重臣奠定了基础。

恭敬兄长

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八十岁左右时,司马光也年事不小了,但照料兄长从不委由仆人代劳,都亲自操持。侍奉兄长就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尤其老人家体质羸弱,消化不良,需要少吃多餐。所以每当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啥?”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关注,就如同照顾婴儿般地无微不至。

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常常轻抚着兄长的背,并关切地问道:“衣服嫌薄吗?会不会冷?”日日与兄长相伴嘘寒问暖,这是何等的温馨感人!

谚语说:“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司马光将兄弟间真挚的友爱做到了极致,传为古今的美谈。

透过司马光的四则小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窥知到他的品德、学识、涵养的无懈可击,缘自他的孝顺、友爱、忠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光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习惯成自然,少成若天性”的本性。

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也继承父亲之志,自幼勤奋好学,不仅学识渊博,通晓经史,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参与了父亲《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侍奉父母也极其孝顺,在母亲去世之时,悲痛至极,三天三夜滴水不进,其孝至诚可知。司马光人伦的表率,后人宗仰的丰碑。

都说宋代才女李清照第一?

欢迎来到文乎文答领地 本人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有益有用的问答来回馈你

悟空问答分享知识!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采没有名次之分,欣赏角度不同,评出来的第一名总有人不赞同。

历代才女芳名流传的有许多人,列举一二:如,班固的妹妹,为哥哥续写史书的班婕妤;被曹操接回家乡的才女蔡琰;情辞哀婉的西晋文学家左芬;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少女时代写《再生缘》的作者陈端生等等。

尤其是宋代,涌现不少才华卓绝的女性诗词大家——李清照、琴操、严蕊、魏玩、谭意哥、聂胜琼、孙道绚、曹希蕴、吴淑姬、僧儿、阮逸、乐婉、陈凤仪、朱淑真、舒氏、淮上女、赵才卿……当然这些名字都是文史记载的,除了专业学者以外,一般都不清楚这些才女的诗词。喜欢文学的朋友可能会有所了解。

为什么女子也可以读书认字学而时习之呢?这和宋代的文化氛围和制度有关。

在宋朝那个文化开明的时代,提倡女子读书。宋代是我国文化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在较为宽松的教育环境里,女子所受的教育内容也相当广泛,不止习读《孝经》《女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可专研学习。

这种风气所熏染下“三岁童子耻不知书”,女子虽然被排斥在正规官方学校教育之外,但是可以家庭教育、塾师教育、等途径认字读书,提高文化修养。

在一个家庭中,女性承担主要的教育子女的义务,宋代许多名臣、鸿儒文豪也多成就于母教。《宋史》中著名的“欧母画荻”,把欧阳修的母亲含辛茹苦教育孩子的故事传为美谈。如苏轼苏辙的母亲,程夫人也是知书达理的女性。

一个家庭中,母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女子的品德是家庭的福泽,也是社会的进步。

宋朝女性地位受程朱理学影响大吗? 有人就认为宋代女性地位在程朱理学影响下较低,其实不然,程朱理学在明清才奉为独尊思想。

朱熹在才子、诗人如过江之鲫的宋代,只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而已。

尽管朱熹评价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但是被后人承认的才女比比皆是。

从上面的名单里挑出来一位与李清照比肩,她就是宋代才女朱淑真。曹雪芹都认可她,我当然认可。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浙江海宁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人,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回娘家,后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诗词多幽怨,流于感伤,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香菱初学《断肠集》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是一幕经典的剧情,香菱忙完一天的活计,半夜里拿起一本《断肠集》看的入迷,孜孜不倦,心里产生一丝丝共鸣。这本《断肠集》就是朱淑真的词集,曹雪芹为什么没有安排香菱学李清照的《漱玉词》呢?因为香菱是学诗不是学词啊!其实呢,曹雪芹通过林黛玉口中说:学诗读王维、杜甫等,而女诗人那么多,单单选了朱淑真,足以说明曹雪芹认可朱淑真为人与才情。

《断肠集》一直陪着香菱到最后,都被她翻破了,在她离世的时候,宝玉满怀凄苦地将桌上的《断肠集》缓缓放在她胸前。香菱与朱淑真的命运都可怜凄惨,只能说情多累美人。

《断肠集》主人朱淑真

清代的陈廷焯所说:

“宋妇人能诗词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也。”

他说,李清照第一,朱淑真第二,魏玩再靠后一点。

朱淑真的性情与李清照颇有几分相像。大胆开明,可爱娇媚,敢爱敢恨。她们才学也相当,命运不相同,李清照“易安”她“幽栖”,李清照嫁得心仪的夫婿,朱淑真却没有一个与之恩爱的夫君,从她的文字中表露出婚后的生活多半是在等待的孤独和伤心的眼泪中度过的。

《断肠集》展露出朱淑真的才情也记载着她心灵上的伤痕:“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肌骨大都无一把,何堪更驾许多愁”;“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文字里充斥着伤春悲秋,不为赋新词强说愁,心情幽怨,看春光秋景反而更惆怅,让读者不由的跟着蹙眉。

沈雄《古今词话》引《女红志余》描写朱淑真“每到春时,下帏趺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春光也’。”也怕听秋雨,因为“点点声声总断肠”!……为什么她如此神伤肠断呢?

南宋淳熙九年(1182),魏仲恭在《断肠集序》中这样述说:

朱淑真“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

女子的幸福,丈夫承载一半,如果没有好的伴侣,夫妻不能恩爱白头,对于女子真是一生之不幸。如朱淑真这般挚情的女子,对美好的爱情比 常人的期许更高些,更懂得寻觅灵魂之伴侣,求之不得,哀哀怨怨,垂泪肠断。

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记朱淑真:“

自号幽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

有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没有爱情的婚姻更可悲,朱淑真在没有爱的世界里窒息。一个女子的才情就是她的人生情怀,赋予生活,大的方向可以家国天下,如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狭小一些就是女子小小的情感世界,朱淑真的文采斐然也是点点伤痕的记录。

四十多岁的时候,她瘗玉埋香。她的书稿诗词被父母毁之一炬了。

幸好后来有欣赏她的知音魏仲恭,收集整理编纂出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幸存下来的诗词数量,仍是唐宋以来作品较多的。她共留下了337首诗歌,33首词,《断肠集》,与李清照的《漱玉词》并称为宋代女性文学作品的双璧。

魏仲恭在诗集序中写道:

“比在武陵,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颂朱淑真词,每茄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三叹也”

他在歌女口中听到朱淑真的诗词被传唱,甚为喜爱,收集整理。才所得两三百首,流传至今。就像诗词大会中郦波老师说:“有一两个粉丝真的很重要啊!”

可是古代通讯没有发展,朱淑真的诗词是怎么传到歌女口中的呢?

古人诗词是怎么传播出去的

诗词写好了,是怎么让人看到的呢?

出诗集,一是自己出诗集;二是欣赏自己诗词的达官贵人资助;三是出版商给印刷以此牟利。

歌女传唱,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很多诗歌便通过青楼、戏院等娱乐场所传播,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诗人才子经常光顾那里的原因之一。

民间传播,老百姓虽然作不了诗,但却可以读诗,就如白居易、杜甫等人作品的在民间广为流传。诗词于他们是一种文化娱乐。老百姓口口相传,也可以抄录。民间的记录在流传范围上发挥作用,长久保留就需要整理编纂。

风景名胜地题诗留名,游人看到唱诵传播。

古人对诗文很崇敬的,有时甚至是崇拜,特别是那些不会写诗的人,他们是使诗歌能传播开的主力军。

如朱淑真这般的小女子的诗词怎么传播开来的呢?

女子写诗大多都是在闺阁之中写的。不似男子可以在楼台轩榭题诗,又不像现在通过网络传播。她也不像苏轼欧阳修这样名声在外的文人士大夫,当朝为官,写的诗词自然有人追捧, 有歌女传颂,有官方的搜集和编撰。

原来,民间的女子只要诗词写得好,家庭条件允许,可以送给当红歌女传唱,也可以在亲朋好友之间传颂,当然写得好是客观条件。

朱淑真少女时期也曾欢乐无忧

朱淑真出身大家闺秀,从小聪明伶俐、生性警敏,才气横溢,无师自通。

王渔洋《池北偶谈》指出,朱淑真出身于官宦门第,况周颐《蕙风词话》也认为,朱淑真是大家闺秀。

而从她诗词作品中的描述中,可见其家中建有“东园”、“西园”、“西楼”、“水阁”、“桂堂”、“绿亭”等供休憩娱乐的场所。

自小聪明伶俐的她,就在这书香门第中接受了文学的熏陶,在她的作品中,会发现其所吸取的苏东坡诗词中的一些风格元素,加上她天生的悟性,很早就开始作诗填词。

在与家族的聚会盛宴中,在与朋友的游山玩水中,都能一逞才思。从心中流出一首首笔触细腻的小诗,少女时期已写下了大量的诗篇。

此外,她还工书法,擅丹青,识琴谱,解音律,俨然是闺秀淑媛的典范。从她的作品中,也可以窥见其婚前天真闲适的情态,对生活充满了极大的热爱。也可看出她小小年纪,才情初露锋芒。

忆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犹记当年正月初六夜,家人带她出门游玩,火树银花,星桥铁索。词句清新流丽。

游“西园”时,看着蝴蝶就问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庄周之梦?可见她读书功底已到了化他人为己用的境界。再看脚下草茵如席,眼前花红似锦,在忘情快乐中月亮已升上了夜空。尽管心里催促自己该回闺房了,但自己的影子却还在月光中徘徊。夜色蒙胧的西园美景让人无比倦恋。诗中所透露的色彩与心情,辞句的轻松欢快,当是她少女时代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了。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踏草翠茵软,看花红锦鲜。徘徊林影下,欲去又依然。

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一段快乐时光可以值得一生回味。尽管朱淑真半生沉浸在无法排解的愁苦中,但童年生活象平常人一样充斥着童心贪婪的快活以及倍受家人爱护的幸福。《春园小宴》描述的就是和亲人们在花园中赏花观景宴饮的快活情景。

春园得对赏芳菲,步草粘鞋絮点衣。万木初阴莺百啭,千花乍坼蝶双飞。

牵情自觉诗毫健,痛饮惟忧酒力微。穷日追欢欢不足,恨无为计锁斜晖。

渐渐地,朱淑真长大了,天真烂漫的姿容下多了分成熟之韵,情窦初萌,姻缘可期,少女情怀总是诗。她这样憧憬着: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阿谁。

待将满抱中秋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她敢于表露自己的心迹,还大胆的写出来,写的那么直白。刚刚长大学会打扮自己,就想着未来的意中人是何模样,“萧郎”是泛指情郎或者意中人。

天真烂漫的她,遇到可以为之写一万首诗的萧郎了吗?命运偏爱捉弄人,她没有嫁于一个情投意合的有情人。

南宋魏仲恭《断肠诗集序》即记载:

“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

她的父母为何没有给她择良婿,个中缘由,无从得知。 关于其丈夫,留下的记载寥寥,姓名无从查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谈不上喜欢,但是她对婚后生活还是充满热情与希望。由此也看出朱淑真的孝顺,善良。

从她的诗中,可以看出来,其夫君是一位读书士人。可能是南宋州学的“外舍生”,曾数次科举落第。

她作有《送人赴礼部试》一诗:

春闱报罢已三年,又向西风促去鞭。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飞当自卜冲天。

贾生少达终何遇,马援才高老更坚。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菑川。

鼓励丈夫发愤图强,不要由于应试失败而气馁,要学东汉马援六十二岁仍能率师出征,老当益壮,力争再试成功。可见,她此时对丈夫寄予的一片深情和厚望。

可能她丈夫没能在科场上取得佳绩,不过通过某种办法,也终于获得了一官半职。由于官职卑微,所以《断肠集序》有“嫁为市井民家妻”之说。

此后,朱淑真一度随丈夫游宦吴、越、楚、荆诸地。其间所作诗词,不见有对各地名胜古迹的游览吟咏,“从宦东西不自由”表达出不开心的意味,终究是因为两个人不能情投意合吧!所以才有“巧妻常伴拙夫眠”的哀叹!

朱淑真追求的多是精神上的契合与幸福,夫君不是懂她的人。他也不愿意欣赏她的多愁善感的词句。

她也曾感慨,或许也曾自省,但是多半是抗议,女子弄文 得不到夫君的理解与支持吗?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后来丈夫外出,朱淑真独留家中,多愁善感的人最怕孤独的。

其《菩萨蛮》叹道:“山亭水槲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对丈夫还是有些许思念。

更难过的是,丈夫在此时寻花问柳,讨了妾室,完全冷落了原配之妻。朱淑真再也抑制不住满腔的怨愤,其《愁怀》道: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以休生连理枝!

为什么把两个不相爱的人连在一起。

另一首说得也同样清晰:

荷叶与荷花,红绿两相配。鸳鸯自有群,鸥鹭莫入队。

越来越感觉到所爱非人。

也很想写几封书信去规劝,其《初夏》这样说:“待封一掬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丈夫是不回心转意的了,甚至连一点慰藉之语都没有,受到丈夫的遗弃,终令朱淑真愁断肝肠,恨断肝肠!

对于这位在少女时期如此对生活充满浪漫柔情,且又“才容冠一时”“罕有比者”的大家闺秀来说,追求幸福,已不止是理想,而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信念。谁料想,婚后的生活发展到这样的结局,不啻是当头一棒。旧日美妙的梦想已成泡影,过去曾有的感情也荡然无存,婚姻如此快的走向绝望,让朱淑真猝不及防。

朱淑真在这一家庭情变中是如何应对的?

有学者认为,朱淑真赌气回到娘家,和丈夫断了音信而独守空房。

按朱淑真的性格,要爱就爱得缠绵,不爱就毅然决绝。她主动提出夫妇分离,回到临安娘家,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朱淑真虽主动摆脱了婚姻的桎梏,但她的身份毕竟是一名“弃妇”,在封建礼教和传统偏见的双重压迫下,其处境是不难想像的。这一时期的哀音怨歌,在《断肠集》中俯拾皆是。

谁伴明窗独坐,我和影儿两个。灯尽谷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发起一段“牵情于才子”的恋爱故事

一次西湖春日的诗会中,朱淑真邂逅了一位风流多才的青年诗人,相互萌生了好感,两人作诗唱酬,此后常常互送诗笺,孤灯相思。

第二年的元宵节灯会,他们又相会在一起,互相倾吐了情愫。朱淑真的诗作《元夜》,记录了这美妙的时刻: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此诗记载了朱淑真当时复杂的感受:有意外的欣喜,也有沉痛的过往,有真情的陶醉,也有清醒的担忧。

二人月下回廊,湖上泛舟,丛中赏花,篱下春愁,极尽兴然。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她就是这样豪放大胆,内心有如一团火,在激情地燃烧着,而情人间的缠绵爱恋取之无尽,甜蜜无限。

而这段恋情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并没有记载朱淑真的二次婚姻。

她又开始陷入心灵的荒原,荒原里无爱而生枯草,随风飘摇。

如《恨春》中说:

“春光正好多风雨,恩爱方深奈别离”

有时她思念太多,发出无力回天的感慨: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她对爱人的思念充斥着心身,增一分喷薄而亡,少一分倾颓而坍。

可是写多少诗也无法排遣心中的嗔痴恨怨,纵使眼前景物美成诗,她也只是个无心的赏客:

春到休论旧日情,风光还是一番新。

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

两人的约会和吟笺渐少,从春至秋,现实越来越沉重,这段恋情是不会有好的归宿。

果真,第三年的元宵夜,没有灯火,没有笙歌,在黑夜中只有她在流泪抽泣。

魏仲恭在序中提到:

其死也,悒悒抱恨而终”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死后之所欲不能葬骨于地下,

朱淑真应该是以“非常”的方式结束了一生,世人普遍认为是投湖。以至于找不到尸骨,不能埋葬地下。

结语:

她的诗词展现了她的才情,也是她女性意识的觉醒表现。勇敢爱,勇敢恨,虽然孤立无依,文字中却处处显示追求幸福的生命力量。而在幸福中生发的幻想因为期望值太高,所以当现实击碎了那个飞入云彩之上的肥皂泡,自然万物也就成了她眼中凄迷的写照。

从朦胧憧憬“分付萧郎万首诗”的少女时代,再到“供厨不虑食无钱”的新婚初嫁,由“从宦东西不自由”的流离漂泊,到“鸥鹭鸳鸯作一池”的失望,直至最后以一曲《断肠谜》开始夫妻分居。又百转千回遇到心仪之人“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的大胆追爱,她在命运的夹缝中延续着一直未曾忘怀的珍贵情感,这 是她的生命力量,再坎坷,心底也向往炽热纯粹的爱。

她用她的诗文,将生活描绘的深刻又厚重。展示出一个细腻而狭深的女性心灵空间,这也正是朱淑真诗词真正价值之所在。

才学是天赋,追求生活的爱是天性。她的才情与秉性都值得尊重与理解。朱淑真这一辈子,柔情一生,执念一生,断肠一生,痴情一生,幻想把握自己的人生,打破命运枷锁。

她的诗词只是遣怀,她的才情是命运的附加却不是命运的补偿,无意留名千古,只想有一个爱人的怀抱,因为她只是一个爱写诗词的小女子。

朱淑真一生苦楚,就苦在没有可以怜惜她的知音,短暂的一生,就正如一株肃杀秋风中努力不肯凋落的白菊花,孤傲地盛开在枝头,向往美好,展示热爱的情怀。默默地,却又充满力量,透着人性的温热。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