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ng体育/ 正文

中国大百科全书分类版,世界上第一部规模宏大

admin2023-12-13ng体育27 ℃0 评论

中国大百科全书分类版,世界上第一部规模宏大?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1、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2、《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有没有名字很高大上内容也很高大上的书?

作为一个读书不求学问的人,自然喜欢书名有逼格的作品。读了不少,分享一下。此处除了书名和内容,还考虑到整体装帧和质感,都是有非常不错的版本的。

1、《康熙》 史景迁

史景迁的书好到没朋友,那么多粉丝,这就不说了。

这一套史景迁作品也都逼格极高,其中尤其这部《康熙》,副标题是“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2、《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 杰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

这标题逼格够高吗?凯鲁亚克就是那个写《在路上》的凯鲁亚克。

3、《中央公园西路》 伍迪艾伦

最近伍迪艾伦算是火了一把,我甚至有预感很久之后他也要拿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剧本收了他经典的三部剧,书名和封面设计都极其带感。

4、《送菜升降机》 哈罗德·品特

其实坦率地讲,剧本的逼格都不会差。这部品特的名作也是这样。

5、《契诃夫独幕剧集》 契诃夫

当然还有这部。

6、《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伊恩·麦克尤恩

非常棒的小说集。

7、《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雷蒙德·卡佛

既然麦克尤恩都出场了,当然要欢迎真正的大佬卡佛。

8、《心是孤独的猎手》 卡森·麦克勒斯

这个标题有多好?被写在南锣鼓巷的墙上。

9、《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威尔斯·陶尔

事实上这套“短经典”丛书都非常不错。这部的名字好像最棒。

10、《中国总论》 卫三畏

大传教士卫三畏眼中的中国。这书名,中国人不敢这么起。

11、《想起京都一只鸟》 孙小宁(主编)

12、《怎样看到鹿》 周玮

13、《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我已经结婚了,我心情还不好》 阿澜·卢

姊妹篇,可以看做是本作和续集。非常优秀的北欧小说。

14、《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波西格

某年冬天借宿在浙江大学某宿舍,看见书堆里这本,就是被书名吸引的。非常哲学、非常深邃的小说。

同时想到的还有《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只不过我觉得写得没有多好呢。

15、《宇宙奇趣全集》《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卡尔维诺

16、《长安之春》 石田千之助

非常日式的史学研究,赤子之心+大学问。“长安的夏天是很热的”,大概这样的话。

17、《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 沟口雄三

提到石田,就不得不推荐我心中的学术英雄沟口君。太伟大了。

18、《说中国》《问学记》 许倬云

许倬云是读过的气象最大的学者之一,非常有逼格。

19、《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

其实不必多说了,只是需要提示的一点是,不要骂钱老师“史观陈旧”“所论迂腐”“一派胡言”了,老钱的“史”从来都是“史论”,是“一家之言”,能自圆其说,服气。

20、《天朝的崩溃》《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茅海建

这是一个系列的代表,这个系列就是“历史学中的逼格之作有哪些?”,不过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不多延展。

总而言之,茅海建、罗志田、王奇生、许纪霖,都还是不错的。

再延展些,还包括一些国内哲学社科学者的研究,比如李猛《自然社会》、吴飞《浮生取义》、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等等。还有徐贲的《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21、《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 本雅明

莫名想到本雅明。这两部很好看。

22、《夜航船》 张岱

最喜欢的书之一!

23、《论语注》《孟子微》《诸天讲》《万木草堂口说》 康有为

本来打算写二十个,结果不得不超...

最后偶像康南海结尾吧。

最后一套《康有为学术著作选》。

1980年调查统计我国戏曲约有?

317种。

根据上世纪50年代末的调查,全国各地方、各民族戏曲剧种共有368个。到了1980至1982年,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做调查统计时发现,还有317个剧种。而根据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的《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我国现存剧种仅剩267个,就在这267个剧种中,有一半的剧种仅有业余演出,有60多个剧种没有音像资料保存,许多地方剧种正在走向消失。

说说你知道的中国文化常识有哪些呢?

七十七个中国文化常识(值得收藏)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7.【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9.【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2.【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15.【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17.【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18.【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21.【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22.【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23.【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2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25.【五彩】青、黄、赤、白、黑

26.【五音】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

27.【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28.【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29.【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中国大百科全书分类版,世界上第一部规模宏大

30.【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31.【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2.【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3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4.【六义】赋、比、兴、风、雅、颂35.【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36.【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37.【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8.【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39.【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41.【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42.【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3.【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44.【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45.【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46.【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

47.【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48.【四大古镇】

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49.【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50.【四大名塔】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51.【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52.【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53.【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54.【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55.【五行】

金、木、水、火、土

56.【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57.【三皇】

伏羲、女娲、神农

58.【五帝】

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9.【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

60.【三清】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61.【四御】

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62.【八仙】

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63.【十八罗汉】

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64.【十八层地狱】

[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65.【五脏】

心、肝、脾、肺、肾

66.【六腑】

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67.【七情】

喜、怒、哀、乐、爱、恶、欲

68.【五常】

仁、义、礼、智、信

69.【五伦】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70.【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71.【六婆】

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72.【九属】

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73.【五谷】

稻、黍、稷、麦、菽

74.【中国八大菜系】

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75.【五毒】

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

76.【配药七方】

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77.【五种毒药】

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中国考古学上有名的专著有哪些?

20世纪考古学部分著名学者及其作品

曾昭橘(1909—1964),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博物馆学家。

著有《大理发掘工作》、《南唐二陵发掘报告》、《中国铜器铭文与花纹》、《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博物馆》、《试论湖熟文化》、《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等。组织举办《社会发展史展览》、《中国历史文物陈列》、《江苏历史陈列》等。

陈直(1900—1980)

著有《史记新证》、《汉书新证》、《两汉经济史料论丛》、《文史考古论丛》以及《摹庐丛著》等.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河南南阳人。

著有《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殷历谱》(1945)、《西周年历谱》、《殷墟文字乙编》、《中国年历总谱》(中英文对照)等。

斐文中(1904—1982)

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

著有《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等

冯汉骥(1899—1977)

著作:《中国亲属制》、《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国古代婚姻制》、《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倮倮之历史起源》等。

高去寻(1909—1991)

主要研究方向是殷墟,著有《侯家庄》等。

郭沫若(1892—1978)

主编《甲骨文合集》;考古学方面的文章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

郭宝钧(1893—1971)

著有《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关于新郑莲鹤方壶的研究》、《洛阳西郊汉代居住遗迹》、《陶器与文化》、《殷周车制研究》、《殷周的青铜武器》等。

胡厚宣(1911—1995)

参与了《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著有《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来熏阁书店1951年)、《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来熏阁书店1951年)、《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甲骨续存》(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五十年甲骨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论著目》、《甲骨学商史论丛》等。

李济(1896—1979)

著有《中国民族的形成》、《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与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专刊》。

李光宇(生卒不详)

文章有李光宇、张云《山东枣庄春秋时期小邾国墓地的发掘》(《中国历史文物》5期)

李景聃(1899-1946年)

参与殷墟发掘,文章有《寿县楚墓调查报告》、《豫东商邱永城调查及造律台黑孤堆曹桥三处小发掘》(1936)。

李仰松(1932—)

著有《民族考古学论集》、《考古人和他们的故事2》等。

梁思永(1904—1954)

主要著作有其主持编写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论文汇编《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以及由于病痛未完稿后由高去寻辑补而成的《侯家庄》。

刘屿霞()

刘鄂(1857—1909)

辑有《铁云藏龟》,是研究甲骨文最早的专著。

罗振玉(1866~1940),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在甲骨文研究者中有重要地位,为“甲骨四堂”之一,是甲骨学的奠基者。

著有《五十日梦痕录》《殷虚书契前编》(1913年)、《殷虚书契菁华》(1914年)、《铁云藏龟之余》(1915年)、《殷虚书契后编》(1916年)、《殷虚书契考释》、《殷虚书契续编》(1933)、《殷虚古器物图录》(1916年)及《附说》各一卷等。

贾兰坡(1908-2001)

著有《鲁南考古队在人类学上的特别发见》(1933)、《中国猿人》(1950)、《旧石器时代文化》(1957)、《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中、日、英等文版1978)、《北京人之家》(法文版,北京外文出版1978)以及《中国的旧石器时代》(1982)等论文或专著共300余种。

蒋大沂(1904—1981),江苏苏州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分类版,世界上第一部规模宏大

发表《从古文字中观察古代家宅演进之情形》(1940)等作品。

潘悫()参与殷墟发掘

齐延霈()参与殷墟发掘

石璋如(1905—2004)

著有《中国历史地理》(一、二、三),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年;《莫高窟晚唐窟的分析与研究》(敦煌资料), 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四)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小屯: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之一》(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建筑遗存>,南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年等。

宋文薰(1924—)

著有《卑南考古发掘1980-1982》(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等。

苏秉琦(1909—)

著有《斗鸡台沟东区墓葬》、《瓦鬲之研究》、《文明的起源》、《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等。

王天木(1911—)

又名振铎,考古学家、博物馆学家,主编《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设备图集》(1962)、《科技考古论丛》(1982)

王湘()参与殷墟发掘。

王懿荣(1845—1900)

他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首先发现甲骨文,被称为“甲骨之父”,是中国收藏鉴定甲骨文的第一人。

卫聚贤(1899~1989)

著有《中国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小史》、《古史研究》、《中国社会史》、《古今货币》、《古器物学》、《台湾山胞由华西迁来》等。

闻宥(1901—1985)

著作:《古铜鼓图录》、《四川汉代画像选集》、《论字喃之组织及其与汉字之关涉》、《读爨文丛刻——兼论爨文之起源》等。

吴金鼎(1901—1948)

龙山文化的发现人,著有《山东人体质之研究》、《中国史前的陶器》等。

吴汝康(1916—2006)

主编《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著有《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资阳人》、《人类发展史》;合著《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图谱》等。

夏鼐(1910—1985)

著有《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日文)等;主编《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杨希枚(1916—)

著作:《体质人类学讲义》、《殷代头骨研究》(合著)等。

尹焕章(1909—1969),河南南阳人。

与曾昭橘合作首次提出了“湖熟文化”的名称。著有《华东新石器时代遗址》等。

尹达(1906—1983)原名刘火翟,字照林,又名虚谷,河南滑县人。

主编《历史研究》,参与编辑《考古学报》、《甲骨文合集》,著有《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国史学发展史》(主编)等。

俞伟超(1933—2003)

著有《考古学是什么》、《古史的考古学探索》、《考古学伊甸园》、《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等。

张长寿(1929—)

合著《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主编《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等。

张光直(1931—2001)

著作:《古代中国考古学》、《殷周青铜器与铭文综合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古代中国的文明:人类学考察》、《青铜时代》等。

张忠培(1934—)

著有《中国北方考古论集》、《元君庙仰韶墓地》、《母权制时期私有制问题考察》等。

郑振铎(1898—1958)

著作:《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等。

邹衡(1927—)

著有《商周考古》、《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等。

安志敏(1925—2005)

主编《庙底沟和三里桥》(1959)、《双砣子与岗上—辽东史前文化的发现和研究》(1996)等考古报告,论文先后结集为《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1982)、《东亚考古论集》(1998)等。

汪宁生(1930—)

著作:《西南民族历史和文化》、《文化人类学——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等。

仇士华(1932—)

与人合著《中国考古学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碳十四年代学研究》(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我国古代冶铁燃料的碳十四鉴定》、《中国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1986年)

佟柱臣(1920—)

著有《龙山文化》(中国历史小丛书),中华书局1965、1982年本;《中国历史的童年》(与贾兰坡、安志敏合著),中华书局1982年;《西团山考古报告集》(主编),江城文博丛刊第一辑1987年;《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国边疆民族物质文化史》,巴蜀书社1991年,获得1992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中国新石器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学术委员会推选为优秀学术专著,拨专款出版,编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医巫闾山诗集》,长白丛书研究系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中国考古学要论》(名师讲义丛书),鹭江出版社2004年。

王仲殊(1925—)

合著《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六顶山与渤海镇——唐代渤海国的贵族墓地与都城遗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探求日中古代文化的交接点》(日本山川出版社1982年)、《古代日本的国际化》(日本朝日新闻社1990年);著有《汉代文明》(英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82年;《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三角缘神兽镜》(日文),(日本)学生社1992年;《从中国看古代日本》(日文),(日本)学生社1992年;《中日两国考古学•古代史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5年。

徐苹芳(1930—)

著有《居延汉简甲、乙编》(合著),中华书局1980年;《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集》(主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明清北京城图》,地图出版社1986年;《中国历史考古学论丛》,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5年;《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主编),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中国文明的形成》(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见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学勤(1933—)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甲骨文家。

合著《殷虚文字缀合》(科学出版社1955年),著有《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国青铜器的奥秘》(外文出版社1980年)、《东周与秦代文明 》(文物出版社1984年)、《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年)、《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比较考古学随笔》(香港中华书局1991年)。

裘锡圭(1935—)是目前甲骨文研究专家之一、古文字学家。

著有《文字学概要》、《古文字论集》、《古代文史研究新探》、《裘锡圭自选集》(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丛书)、《文史丛稿──商贾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马王堆汉墓帛书》、《银雀山汉墓竹简》等。

陈文华(1935—)是农业考古学。

著有《论农业考古》(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南京犬学出版社1996版)、《农业考古》(文物出版社2001版)等。

孟凡人(1936—)

著有《北庭史地研究》、《楼兰新史》、《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丝绸之路史话》、《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新疆古代雕塑辑佚》、《吐鲁番古代壁画辑佚》、《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等。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