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游戏/ 正文

松江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谷寿夫的第六师团结局如何?

admin2023-12-13游戏25 ℃0 评论

松江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谷寿夫的第六师团结局如何?

日军谷寿夫的第六师团最后结局是全军覆没在澳大利亚人手中。这支在中国领土上最为臭名昭著的禽兽部队没有能够在中国军队手上覆亡,应该是中国14年抗战诸多遗憾之一。

血迹斑斑的中国征战史,惨案的制造者

第六师团因为其兵源来自于熊本,也被称为熊本师团。成军于1888年5月12日,首战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夺取威海卫,此后又在日俄战争中战绩不俗,成为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师团(另一个是第二师团,仙台师团)。

在中国的征战,第六师团可谓是血迹斑斑。1928年,为了阻扰国民政府的北伐军北上,该师团于1928年3月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虐杀了蔡公时等中方交涉署外交人员,并杀害济南军民万余人。

1937年,在杭州湾登陆的第六师团抢先攻下中华门,率先攻入南京城,在南京采用中世纪屠城的方式,大量杀害我南京军民,企图用屠杀来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此后国军多次希望通过会战的方式消灭这支禽兽部队,但是由于两军战力上的悬虚,未能达成愿望,这也成了中国军人永久的遗憾。

鏖战所罗门群岛,成为澳大利亚军队的枪下鬼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对美国作战的军队不足,第六师团从中国抽出,去了太平洋和美国人交手。原来因为和中国军队在装备上有代差,长期依仗武器和训练上的优势欺负中国军队的第六师团,在与盟军交战时,被美军和澳军的绝对优势装备给暴虐,战争结束时,能够活着走出战场的人,据说只有三千人,要记住他们是满编2万5千人上的船。

在三角山的战斗中,日军的一个0.3平方公里的防守区域,就遭受美军地面、空中、海上三个方向的打击。海上是4000发大口径炮弹,天上是254架飞机的低空密集轰炸,然后是105和155毫米重炮的几千发炮弹轰击。

1943年11月5日,第六师团组建了1支有1200人的滨之上支队去迎战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三师的两万大军。狂妄的日本人想用只有对方十分之一的军队去获取胜利,结局自然是日本人损失惨重,双方一交手,美军的炮火就消灭进攻中的日军200多人。双方战斗的战损比是350:52。此战还有一个数据也是非常惊人的,双方子弹的消耗比是350:1。

第六师团与美军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手是在1944年,该师团组织了10几个大队攻击美军的托罗基纳 环形阵地。在700高地,2个日军大队组织他们最为拿手的“万岁冲锋”,但是在美军4万发炮弹的打击下,最后高地是肯定没拿下来,留在战场死亡的人数有309名。而美军仅战死78人。

多次交锋后,美军对日本人不再采取进攻战术,而是围困的方法。直接面对日军的也是新换上来的澳军。得不到后方支援的日军,每天的食物只有300克的红薯和一些野菜,第六师团全军陷入营养不良状态。此后与澳军的战斗,支撑他们战斗的信念很大程度是去抢粮食和物质,不过成功的次数极少。

日军和澳军持续交手一年左右的时间,一直到1945年8月才宣布投降,从此第六师团成为历史。

日军第六师团是一支禽兽不如的悍匪,虽然他们与美军、澳军交战时候,被盟军的飞机、大炮、火焰喷射器等武器暴虐,但是他们的作战能力非常强大,尤其是射击水平非常高。美军的第43师在雷尼克山岭,爆弹山等地与他们交战十几天就损失1700多人,还有1500人患上了战争神经综合症。

第六师团这样的军队,绝对不是我们的电影电视上,几个小孩子和几个美女就可以枪扫一大片的笨蛋。

有什么好听的地名?

大家好,我是卡片,首先祝愿今日头条越办越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中国五个好听的地名,你肯定没听过,网友:竟然有这么美的名字?

中国有众多的城市,每个城市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两三种称谓,有的好听文雅,有的略显平凡。不管是怎样,都是一个城市的名称,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记。在我的心中一直觉得“苏州”这个名字很好听,有着浓浓的江南烟雨味道,显得安静温婉。

其实在我国还有一些不被人熟知的好听的名字,它们不是大都市,也不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所以不被人知道,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它的名字,我敢保证,这几个名字大家是绝大多数都没听说过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个扶风,扶风两个字听着是不是有种仙侠的韵味。扶风是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个县,叫扶风县,它是佛骨圣地,也是著名的法门寺所在地,扶风被称为“东方佛都”。扶风这个名字的由来最早出现在唐高祖时期,公元620年设立扶风县,后来的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没有更名,才得以保存下来这么好听的一个名字。

第二个宁远,“宁远”这个词让人联想到诸葛亮“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充满着淡泊名利的意味。宁远位于湖南永州市,也是一个县级市,有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舜帝陵、宁远文庙等著名景点,在今年还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的称号。

宁远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还有奇异的溶洞和特色民俗风情。九嶷山在我国都是文明的,在古代有众多文人墨客如屈原、司马迁、李白、李商隐等登临九嶷山在此写下诗文,流传千古。

敬爱的毛主席还曾写下“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来赞叹九嶷山的风采。

第三个安宁,“安宁”听着像一个女孩的名字,也像是对国家的一个美好祝愿,只有国家安宁了才能够更加的繁荣。安宁位于云南昆明,是一个县级市,被誉为“蹚川宝地,连然金方”。安宁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越,有众多的自然景观,青龙峡、螳螂川、水神峤等,像一个世外桃源。

第四个云梦,云梦位于湖北孝感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境内出土过竹简、漆器等一千多件珍贵的文物。有楚王城遗址、泅洲寺、云梦祥山博物馆等景点。“二十四孝”里面的孝子黄香就是云梦人,黄香的“扇枕温衾”讲的是夏天天气很炎热黄香扇着扇子把凉席扇凉让父亲睡觉,冬天的时候被窝很冷,黄香先进到被窝,把被子焐热之后再让父亲睡觉。他的孝心被人们所称赞。

第五个烟溪,烟溪是一个小镇,位于湖南益阳安化县,烟溪山水资源丰富,可以种茶,也可以养鱼,盛产茶叶、水稻、玉米。在工业上金属黑板、矿产加工等产品畅销全国和东南亚国家。

看了这五个好听的地名,你熟悉几个呢?有很多网友会非常惊叹的说:竟然还有这么美的名字?不敢相信!好的,今天的问题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谢谢!

120万员工该何去何从?

这不正是某些所谓的国际领域大V们呐喊的成果吗?

当富士康疫情曝出时,为了流量,多少人在鼓噪?在这个平台我就在某个所谓大V的文章下面多次留言。作为民众来说,看不到那么深那么远,情有可原;恐惧,更是人的本能,更情有可原。

可作为一个所谓领域专家,写什么因为这个,就“人间不值得”。原来你的眼光就这么一点呀?只有你眼皮底下的这点利益。不过后来又看了你写特朗普的,国际领域专家莫,呵呵。

中国古话说,民众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众确实如水,水的流向往往会在某些时受某些影响改变方向。

面对突发事件,我们的专家、大V能不能别只看见自己炒热点那些蝇头之利?包括我们的平台们,不要一看见热点就狂推,却从来不认真思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国是众人的国;民,是你、我。

虽然作为你们不愁饭吃,生活比其他人要滋润。但请你们记住,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您的银两赚足了,这些工人的生计,您给安排吗?

合理的想出解决办法和安置,比鼓动情绪重要,比你们那点银子重要太多。

中国有没有闭关锁国?

汉唐时期的中国,是非常开放的。汉朝积极向外拓展,汉武帝时期,先后派遣了张骞、常惠、苏武等人出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的贸易之路,也就是陆上丝绸之路。

唐朝是一个兼容并包的王朝,大量西方人到中原来做生意,贸易往来络绎不绝。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在唐朝兴起的,当时的名字叫“广州通海夷道”。东南亚、印度、红海沿岸、东北非等100多个国家的人,都曾经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前来大唐学习、经商。

宋朝承袭了唐朝的开放政策,向海外输出了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织品。元朝就更别提了,东西方差点儿都成了他们家的地盘了。因此各种“色目人”在元朝做生意甚至做官。著名的马可波罗,就是那时候来到中国的。当时的福建泉州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

可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变化。朱元璋在取得天下以后,颁布了一个诏令:寸板不许下海。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海禁政策,俗称闭关锁国。那么老朱为啥要这么搞呢?

一、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主要是防止大明朝被颠覆。朱元璋这一生中的劲敌是非常多的,元朝末年群雄割据,陈友谅实力强大,张士诚有钱,方国珍水师强悍。除此以外,元朝的王保保也是个厉害的角色。

朱元璋能逐一解决这些对手,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所以说,老朱的大明朝,来之不易啊,他非常珍惜这个胜利的果实。

在这些对手当中,方国珍的实力并不算大,但是方国珍集团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水师非常强大。没法子啊,方国珍本人就是走私起家的,他的地盘又在浙东,靠着大海。所以说方国珍手底下的兄弟们,都是熟悉水性的人。

这么一来方国珍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也就顺理成章了。方国珍投降朱元璋以后,其实方国珍的部下们,并没有全都投降,他们选择继续和朱元璋斗法。

老朱也很无奈啊,因为方国珍、张士诚的余部,汇合在一起,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海盗力量。而老朱自己这边的水师,压根对付不了这些海盗。

这些海盗,也就是后来的倭寇。因为他们和日本浪人联合在了一起,因此成了臭名昭著的倭寇。

最要命的是,这些海盗的家里人,都还居住在大明朝。因此他们攻打沿海地区的时候,往往都能够得到当地的人暗中帮助。

老朱被这帮人搞得头都大了,明朝的后世君主们也为此烦恼不已。尤其是嘉靖时期,倭寇的实力几乎达到了巅峰。

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朱元璋终于决定,还是海禁吧!海禁的原则很简单,一片船板都不能出现在沿海,不允许任何渔民下海打鱼,更不允许任何商人出海贸易。

换句话说,从朱元璋时代开始,闭关锁国政策,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其目的很简单,为了维护大明朝的统治。

二、隆庆开关,有点类似明朝版的改革开放。朱元璋把国门给锁上了,说实话,对当时的大明朝来说,真心没多大影响。为啥?因为明朝是个农业大国,该有的资源明朝都有,吃穿用度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就这么回事,有点儿类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很多人说,不对啊,朱元璋闭关锁国,为啥朱棣时期就搞了郑和下西洋呢?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可是相当庞大的,每次都有两三万人,大小船只200多艘,前后历经7次,途经亚非大陆30多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难道不是和国外进行沟通交流吗?这怎么能叫闭关呢?其实这和闭关锁国一点都不矛盾。明朝是完全断绝了民间和国外的交流,但是官方还是可以和国外交流的。

也就是说,老百姓你就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就行了,别想七想八的。真正能和国外取得联系的,还得是朝廷的人。而且只有老朱家的心腹才有这个资格。

就算是这样,郑和下西洋,也只进行了7次就结束了,毕竟太烧钱了。此后哪怕是官方,也很少与国外取得联系,基本处于彻底闭关的局面。

闭关锁国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因为过去陆地上很多商人都是靠外贸和捕捞海产品过活的,如今切断了人家的经济来源,车贷房贷没钱还,只能铤而走险,成为了海盗,也就是后来的倭寇。

所以说,越闭关,倭寇就越严重。嘉靖时期的倭寇实力强悍,东南沿海屡遭侵害,而且屡禁不止。打也打不过来,把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差点给忙死。

其实明朝也意识到了倭寇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但是嘉靖皇帝不敢轻易更改祖制,他反正年纪大了,就想这么混过去。

到了嘉靖的儿子隆庆皇帝上位以后,立马选择打开国门,隆庆开关有点儿类似明朝版本的改革开放。虽然只开放了漳州港这么一个通商口岸,可效果却非常好。

既然有了合法途径,大家何必还提着脑袋去做倭寇呢?因此倭寇之乱立马消停了。戚继光跑去北方蓟州戍边了,俞大猷则跑岭南平叛去了。

隆庆开关为明朝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白银,据统计,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白银,都流入到了明朝,可见开放的重要性。

三、清朝的开放程度,其实比明朝强一点。明朝后期,其实已经开始开放了。虽然程度不是很高,可效果却非常明显。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清军入关以后,明朝的开放戛然而止。这个时候清朝取代了明朝,可当时台湾依旧独立于清朝之外,是郑氏家族的地盘。为了收复台湾,顺治、康熙再次开启海禁,宣布闭关锁国。

等到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以后,立马又废除了迁界禁海的命令,而且一口气开启了4个对外贸易窗口,分别是:松江、宁波、泉州、广州。

所以说,清朝初期之所以富得流油,主要是因为打开了国门。康熙、雍正年间,大体上都处于开放状态,清朝的国运也因此蒸蒸日上。

可到了乾隆年间,忽然关掉了其他的所有口岸,只留下了广州十三行。开放程度严重削弱,其他沿海省份的经济遭受了严重打击。

不过广州十三行的表现却可圈可点,使得整个广东都富得流油。由于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唯一保留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因此这里也就成了清廷外贸收入的主要来源地,号称天子南库。

虽说开了历史倒车,但毕竟还开放了这么一个通商口岸。清朝末期,被迫开启了那么多通商口岸,那就更别提了。因此清朝并不是完全彻底的闭关锁国,民间和海外的贸易,依旧没有中断。

总结:只有朱元璋到朱厚熜时代,是彻底的闭关锁国。纵观整个历史,只有这么一个时代,是彻底的闭关锁国,完全没留下一丢丢缝隙。最初大家都不算发达,所以闭关与否也没啥关系。

可到了嘉靖时期,海外的科技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突破,明朝还采取闭关锁国的策略,那就足以使得明朝逐渐走在了人家后头。

长江三鲜是什么?

“长江三鲜”常与“靖江”绑在一起出现。

因为这座城市地处长江下游,但距离大海又有一段距离,每到鱼类洄游的季节,就会有鱼类从海沿长江往上游迁移,产卵繁殖。刀鱼、鲥鱼和河豚这三类是最被人熟知的洄游至此的鱼类,绕靖江而过的长江养育了这里的鱼虾蟹……

这一年四季的江鲜,让靖江被称为为“中国江鲜之乡”。

1

来自长江的馈赠

作为从江水中生长出来的城市,靖江一直备受长江的厚爱。

江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堆积,为河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来自海洋的浮游生物极大地充实了鱼类的饵料;恰当的水温,又保证了“饵料们”的持续繁衍,为鱼、蟹、虾等江鲜营造了绝佳的栖身环境。因而靖江所产各种江鲜异常鲜美,在明清时便很有名气,成为当时的宫廷贡品。

当时靖江产的刀鱼、鲥鱼,出水后先运到金陵。金陵城外江岸上有个冰窖,专门负责保管靖江等地送来的江鲜。将新鲜的江鲜用银色铅匣装好,中间盛冰,再用浓油密封,装入筐中,快马加鞭,一路运到北京。

这些进贡江鲜在那时尤为珍贵,除了宫廷食用外,也会被赏赐给朝中重要大臣,称为“赐鲜”。

江鲜不仅饱了这儿的口福,它也是这儿的财富和生活方式。

在长年劳动中,靖江渔民根据鱼的习性总结出了诸多捕捞经验,“鲥鱼当缩不缩,刀鱼当进不进,河鱼涨气,火眼鱼气的眼睛红”。

鲥鱼头小身子大,碰到网后如果身子一缩,就可以走脱。但鲥鱼珍惜鱼鳞,怕被网拌掉,触网后头往网上一靠,一动不动,这就是“当缩不缩”。刀鱼腮边上有两个刺,遇到鱼网,忙着后退,同时将两刺横出,刺到鱼网上,进退不得,这就是所谓的“当进不进”。

▲刚捕上来的刀鱼 摄影 / 贾亦真

河豚一遇到外敌,就将腹部鼓涨起来,满身的刺竖起来,以吓唬外敌。渔民们用锋利的滚钩——一种钢丝制成的钩子,去钩河豚。河豚涨气的绝招遇到了滚钩,却没了任何效果。火眼鱼碰到鱼网就着急,眼睛就发红,便什么也看不清了,越是挣扎,网缠得越紧。

生活在江边,哪怕不是渔业生产队的职业渔民,很多人都有一手捞鱼抓蟹的绝活儿。作为土生土长的靖江人,我老同学的父亲,也有手独门捕鱼绝活:用比牙签还小的毛竹卡子,在闸潭里卡鲤鱼——就是在靠近水闸的小片水潭里捉鱼。

将毛竹削成两头尖、中间薄的形状,然后弯成弓形,在毛竹卡子的尖头处套上晒过的大概三毫米长的芦苇筒,卡子的中间再塞上一片蚕豆瓣作为饵料。鱼吞食时,将芦苇筒咬破,竹卡便会弹开,卡住它的口腮,这样猎物就捉住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拉平板车,一年也就能赚个二三百元钱;但卡鲤鱼,一个夏天就可以赚五六百元。当时的鲤鱼二毛钱一斤,他就是靠着毛竹卡子养活了一家人。

2

江鲜的靖江烹调

到了21世纪,由于没有节制的捕捞与上游工业的污染,长江中的鱼越发稀少,每年都严格规定了捕捞期与禁捕期,单靠捕鱼过日子,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滋润。很多渔业队的下一代,开始转移到陆上谋生。

而江鲜的花式吃法,成了本地人继续与江鲜保持联系的方式。

在靖江,每道江鲜都带着特定时节的味道:刀鱼带着桃花的味道,鲥鱼带着蔷薇的味道,河豚带着柳絮的味道……靖江人深谙每种江鲜的特性,用最恰当的方法捕捉、烹饪,放大其本身的美味——清蒸刀鱼的细腻,红烧河豚的肥美,长江杂鱼的野性,籽虾的饱满,每一道都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靖江江鲜菜浓郁的乡土气息,从日常生活而来,保持着江鲜的原味,又有诸多独创。一般以长江江鲜为主,采用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讲究火候的煮、蒸、烧、煎等手法,辅以葱、姜、酱油、料酒等调料,烹制出食材的原汁原味,如清蒸刀鱼、清蒸鲥鱼、春笋烧鮰鱼、河豚烧青菜等。

▲ 如果你不想被河豚皮外面的“刺”扎到,得把皮卷起来吃。摄影/龙马

松江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谷寿夫的第六师团结局如何?

▲ 蟹腿肉做成的丸子 摄影/龙马

▲ 清蒸白丝鱼 摄影/龙马

靖江人做刀鱼时,几乎不添加任何其他汤汁,认为这样才能体味到刀鱼本身的鲜美。

因为刀鱼是一种洄游鱼类,每年立春时节,生活在海中的刀鱼都会溯长江而上,进入湖泊、支流或长江干流中产卵、繁殖,然后再返回海中为下一次洄游育肥。

靖江离海不远,洄游到这里时,刀鱼为产卵、繁殖积蓄的能量消耗不多,身体中的盐分基本被江水淡化,脂肪与盐分的比例恰到好处,故而体态丰腴,肉质细腻,味道最美。

人们根据洄游地点的不同对“江刀”——长江刀鱼进行了细分,如靖江“本地刀”“江阴刀”“崇明刀”“南通刀”等。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真正的野生长江刀鱼连年减少,价格不菲。如今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刀鱼有近海中还未洄游的“海刀”,溯江进入湖泊产卵后就地安家的“湖刀”,洄游钱塘江的“塘刀”等等。

靖江本地常见的刀鱼做法有清汤煮、清蒸、红烧、油炸等,农家之中最流行的是清汤煮。先在锅中放些许菜油,等汤煮好后将刀鱼入锅,再配以小葱、料酒,这样做出来的刀鱼混着小葱的清香以及料酒的醇甜,味道最是纯正。

等到桃花将落,蔷薇开得正盛时,鲥鱼便成群结队地溯江而上,游到淡水江河里产卵繁殖。如清代曹寅在《鲥鱼》诗注中曾介绍的:“鲥初至者名头膘,次名樱桃红”,靖江所产鲥鱼便是头膘。

▲70年代的鲥鱼加工厂 摄影 / 风物君

在洄游过程中,鲥鱼很少进食,因而越往上游,肥厚鲜美越不如前。游至长江靖江段时,因为刚刚入江,体内脂肪仍极为肥厚,肉味鲜美。烹饪鲥鱼,本地人首选的做法还是清蒸。

清蒸时,最忌加水,因水一多,鱼味便淡,鲥鱼独有的肥质也因此而改变,风味便相差甚远了。蒸鲥鱼时,多会加入南腿、猪油一同清炖,这样会使鱼的口感更加肥美。

在做鲥鱼的过程中,靖江人还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正所谓“鲥鱼吃鳞,甲鱼吃裙”,不同于烹煮其他的鱼时去鳞,鲥鱼的鳞,靖江人是不会扔掉的,因鱼鳞正是鲥鱼的精华所在。

长江鲥鱼口感出众,富含蛋白质、核黄素、钙、磷、铁等多种成分,营养价值极高。再加上鲥鱼极为娇嫩,对水温要求较高,往往一离水面很快就死亡,从古至今都极为难得。

▲刀鱼,其实蛮贵的 摄影/贾亦真

早在明代时,鲥鱼就与黄河鲤鱼、松江鲈鱼、太湖银鱼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备受世人追捧。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过度的捕捞与污染的加剧,长江中的鲥鱼已难觅踪迹,1988年时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后又被收录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现在靖江售卖的鲥鱼大多是人工养殖或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虽然都是鲥鱼,但在本地人看来还是过去长江中的鲥鱼味道最好。

至于“靖江三鲜”的最后一鲜——河豚,其鲜美的名声早已传遍各地,但因为其本身强大的毒性,坊间一直流传着“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在靖江,人们常将“拼死吃河豚”,说成“拼洗吃河豚”。

▲河豚 摄影 / 酱子

靖江的河豚大多是人工淡水养殖,接触不到有毒的饵料,加上由于长期生活在淡水中,食用到毒素的情况也极少。只要处理好河豚自身毒素主要集中的三个地方——“籽、血、睛”便可放心大胆地吃。

靖江人煮河豚时一定会放菜油,因菜油性凉,可祛除热性。煮时,定要焖煮至极熟极烂,以免带生仍留有毒素。

我的祖母特别擅长烹制河豚。小的时候河豚多,祖母常用大锅烹制青菜烧河豚。烧出来的河豚如红烧肉一般色调,既油腻顺口,又鲜嫩甜美。而更绝的是,作为配料的青菜,将河豚的鲜美吸收。这常让我舍去河豚,而抱着装满青菜的一大海碗饭,大口吞食。

▲河豚鼓起来像个球其实是它自卫的方式。河豚正常的形态是这样的↑ 摄影 / 酱子

今日在靖江,各种名贵江鲜众多,但不论什么人家摆酒席,一般压轴的大菜都是河豚。就像靖江俗语说的:“吃过河豚无美味,贩过私盐无厚利。”

除了刀鱼、鲥鱼、河豚等名贵江鲜之外,靖江还有很多不起眼但美味异常的江鲜。比如小杂鱼。

小杂鱼品类繁多,多是不值钱的小鱼。将长江小杂鱼处理洗净后,一锅炖起来,鲜美的滋味,不输给刀鱼、鲥鱼这些名贵江鲜。有的人嫌弃小杂鱼味道太野,品种太杂,但这却是地道的长江野味。

如今靖江的各个渔港,每年春天,渔船云集,岸上挤满了前来采购江鲜的各地老饕。

镇里开小饭店的本地老阿姨们端上的大盆乳白色的昂赤鱼、鲫鱼烧豆腐汤,浓郁鲜美得让人眼前一亮。这些曾经本地人用以裹腹、卖钱补贴家用的江鲜,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靖江人,小到佐餐小菜,大到筵席宴请,各式江鲜已融入了本地人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因而在这片备受长江青睐的土地上,无论是名声在外的“长江三鲜”,还是不起眼的小鱼小虾,在靖江人手中总是可以被烹制成精致的美食。

它们成为整个靖江最为大众所知的标签,也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江鲜之乡”。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