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网络热点/ 正文

小度屈原百科知识讲解,山海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admin2023-12-13网络热点20 ℃0 评论

小度屈原百科知识讲解,山海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山海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山海经的灌灌是谁?

引子

《山海经》,从有语言文字开始,迄今为止,尚未有人真正能完全还原它的真相。“智者不言,言者不智”,真正的高人,也不愿意随意把真相说出。能说出来的,可能也只是盲人摸象、梦呓之语。

小度屈原百科知识讲解,山海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笔者只当是梦中说梦话,看到的朋友也权当休闲消遣。

一、《山海经》简论。

01 后世把《山海经》与《黄帝内经》、《周易》合称上古三大奇书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山海经》同其他两部经一样,在世人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至今无法完全解释清楚,只能对书籍中的文字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再辅以其他史料进行反复考据,真正能够有深入研究的人,都成为行业领域内的专家、精英。

02 《黄帝内经》和《周易》两部经典,经过深入钻研,里面的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与世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研究的人更多,才能够在世间得以广泛的推广。

而《山海经》这部经典,因为只是对上古时期的情况进行的罗列记录,好像与一般人的柴米油盐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这也是《山海经》一直隐没于诸多经史典籍里面,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广泛的应用。

03 《山海经》最早的作者已经无从考据,后人认为是大禹所作,一直到了西汉时期,才由刘向等组织编校,最终定稿成册,流传至今。我们后世要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也只根据现有历史史料中梳理出一些线索,进行小范围有限探讨。

二、《山海经》历史背景

01 远古时期。未来无终,过去无始。根据《史记》所载史料可考,在遥远的远古时期, 有“三皇五帝”的活动史迹。“三皇五帝”是对上古时期所有部落联盟首领的简称,并非确指。“三皇”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最早有记录的“天皇”大约是在三百万年以前,最晚的人皇距今大约三十万年前。而据史料可考,那时候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也没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存世。

过去无始,人类对于历史,总是选择性记忆,过于遥远的历史,大多都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02 三皇五帝。远古的三皇五帝因太过久远而无法详细考证。而有史可考、距今稍近、有历史传承的三皇五帝顺序为:天皇(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约前1万年)——地皇——人皇——提挺氏——通姓氏——有巢氏——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朱襄氏——神农氏(炎帝)——有熊氏(黄帝,约前2697年)——青阳氏一世(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青阳氏二世(帝挚)——陶唐氏(尧)——丹朱——有虞氏(舜)——夏后氏(禹,约前2025年。禹是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的奠基人)

从三皇五帝至于大禹,基本上都是有史料可考,属于真实可信的历史根据。

03 文字的出现。声音——刻画符号——结绳——书契——文字

从黄帝时期,中华民族进入后世所谓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当中。黄帝时期,先后败蚩尤、炎帝,统一了天下各个部落,开始对全国进行综合治理。其中一项,就是安排史官(苍颉为首)进行文字创造工作。

相传黄帝的史官仓颉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后来又把"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小结】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甚至于更加久远时期的历史进行考证,梳理历史的传承脉络,对史实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会对历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文字的出现,就方便了后来的部落首领,对文明现象进行记录。大舜之后的禹王,就承担起这个使命。

三、《山海经》创作考证

01《史记》的观点。司马迁作《史记》,把《山海经》放在了《禹本纪》里面,基本认定作者就是禹,或者是由禹在位时期组织撰写的。但是因为对于山海经内容过于耸人听闻,超出常人理解范围,所以司马公对于《禹本纪》、《山海经》中的内容不敢作过多评价。

司马公不敢过多评价,一方面是因为司马公治学严谨,对于不能确定的历史,不会轻易加以断定。另一方面确实其中很多内容超出世人认知范围,无法予以深刻解析。

02后世态度。关于《山海经》的性质,《汉书》把它列为形法类。东汉班固把它列为术数类。刘秀歆认为它是一部地理著作。西晋郭璞认为它是一部地理文献,明代胡应麟认为它是语怪之书。清《四库全书》认为它是小说。鲁迅先生认为它是方士之书。

03据史判断。根据以上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大致可以得出结论:

(1)《山海经》创作的时代。

成书于大禹时代,是大禹在生活、治水、治国的过程中,走遍天下,在这个过程中,以山、海为纲,把经历的山川丘陵、大海江河、植物动物、矿物药物、人类神仙、部落状况、宗教信仰等全部内容,都随时记录下来,整理成册。

(2)《山海经》的作者。

后世考证:一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走遍天下,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了各种情形,伯益知道具体事物的情况叫出他们的名字,夷坚听到后就记录下来。“列子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记之。”——《四库全书》

二是到了西汉刘向等人进行整理、校对,最终令《山海经》成形。

(3)《山海经》的内容:

书中所记神灵四百五十多个,个个奇形怪状,神通广大。记载了约四十多个方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堪称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全书十八卷,分《山经》、《海经》两大类,约三万一千字。内容涉及很广的范围,包含了地理、历史、植物、动物、矿物、医药、鬼神、祭祀、氏族部落诸方面的内容。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

四、《山海经》的灌灌是谁?

题主问题中提到:《山海经》的灌灌是谁?没有问是什么东西,或者是什么动物,而是问了是“谁”,比较有意思。

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从南山往东约2350里(约合1175公里)之外,有一座山叫青丘,山的朝阳一面多产玉石,山的背阳面多出产一种青色的矿物颜料。山中有一种鸟,身形长得像鸠鸟(后世有人理解,说鸠是斑鸠。反正就是一种鸟,谁也没有 见过,只是找一种大家可能了解的鸟类做个比较),叫声就象人的斥责他人的声音,这种鸟叫灌灌。人类如果把这种鸟的羽毛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惑,能使人清醒。

灌灌这种鸟,至少生活在五千年以前,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的世界估计不容易见到。

【总结】

01上古三大奇书:

《黄帝内经》,可以理解为更高的智慧,对于人类的生理情况、对生命与宇宙的关系的记录。

《周易》,也是提示了人类及生活环境的发展规律。

而《山海经》,应该就是对于上古时期我们这个世界的如实记录,可以看作是古人为了把当时的实际情况用文字的形式流传给后代世人,以作为文明的延续参考。

02

后世学者认为《山海经》中大多天文地理、动植物、部落等内容有些不可考证,认为《山海经》的记载有局限性,这种观点有免有些偏颇。

《山海经》中所记载的,至少是五千年前、甚至更久远前的地球状况,在此之后,地球经历沧桑变化,不管是地震、火山、海啸、暴风等自然灾害,对地理地貌、动植物等会有较大改变,发展到现代社会,现实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书籍中记载必然会有不相符合之处。不能因为不相符合,就说书中记载不是真实的或有局限性。

参考资料:

01《史记》 02《四库全书》

历史上真的有死于装X的人吗?

祢衡就是一个装逼装死的典型

有人说,因为祢衡是狂才。

狂才有才,但终究不离一个“狂”字,在众人看来,像是脑子有毛病,用现在的话就是特装逼!

祢衡老师这个人的狂,是骨子里带的,说句祢衡老师不爱听的话,祢衡老师若不是有才学,只当个普通人,也定然是那种看谁都不顺眼,觉得自己天下第一的家伙。可惜,他太有才了,少年时,便已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光这还不够,他文思卓绝,辞章立成。因此,才被唤作“恃才傲物”,若没这等才学,那就是纯傻屌了。

祢衡老师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瞧不起也就瞧不起吧,他还挂在嘴上,挂在嘴上也就罢了,偏偏喜欢付诸实践。

因此,好好一个祢老师,被人视成了祢疯狗。

年轻那会儿,祢老师带着自荐表到京师投简历。他哪家都看不上,西边儿的将军是个棒槌,配我不上;东边儿的丞相是个二逼,配狗还行。

最后自荐表上的字都磨没了,还哪家的门都没进去过。(以建安初北游,或劝其诣京师贵游者,衡怀一刺,遂至漫灭,竟无所诣。)

要说看得起,全天下能让祢衡看得起的,就两个。

一个是孔融,一个是杨修。果然无需类聚杨修就是装逼死的,不过祢衡才是装逼的大家!

这两位是什么人物,什么个性,想必大家心里明白。孔融老师当时已经五十岁了,祢衡才不到二十,孔融是大咖级别的人物,瞧得起十多岁的祢衡,可见祢衡的才学有多么值得狂躁。风流士有风流士的爱好,祢衡和孔融曾经相互吹捧。

祢衡称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称祢衡是“颜回复生”,商业互吹。

孔融是真心觉得祢衡特别有前途,于是向曹操力荐。

曹操表示,我很想重用这位才子。

去请。

才子表示:我身子不适,不想见姓曹的。

转头就把曹操臭骂了一番。

怎么骂的?

不知。

但祢衡损人,不用脏字。

损到骨子里。

曾有人让他评价一下曹操的首席功臣,谋略家、政治家荀彧。

祢衡讲:

快别跟我提荀彧啦!荀彧那张老脸,长得跟哭爹的似的,干别的不行,吊丧的时候借来用一下,糊自己脸上,倒是很能体现与会者悲痛的心情。

现如今曹操也被祢衡骂了,无端臭骂,曹操非常生气。

祢衡你不是牛逼吗?

我招聘你来当敲鼓的小吏。

之前我写过这段儿,曹操为祢衡精心准备了一套装备:

帛绢性感小帽子×1

屎黄色薄布小背心儿×1

放屌迷你小短裤×1

(帛绢制衣作一岑牟,一单绞,及小裈)

祢衡来了,先敲着鼓,唱了一首《渔阳掺挝》。

当时曹操现场封他为鼓号队分队小队长,作为鼓吏,应当场换衣。左右呵斥祢衡,让他赶紧的。祢衡便脱了衣裳,裸体站着,再一件件把装备穿上。

再奏了一首。

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

孔融曰:

祢衡罪同胥靡,不能发明王之梦。

啥意思呢?

孔融说,祢衡的罪,和胥靡是一样的。胥靡无罪,祢衡也无罪,没罪的人你整他,惭愧不惭愧?

当然惭愧:

魏武惭而赦之。

祢衡老师有骨气不假,却也没改掉见人就讽的习性,左右都是得罪光了的。

终于有一次,他把曹操老师惹急了。

曹操不杀他,把他送给了荆州的刘表。刘表不留祢衡,又转赠给了江夏太守黄祖,大概是曹操的意思,因为黄祖虽然爱才,但性子很急。

祢衡是有能力的,故而黄祖十分爱惜祢衡,但不久之后,就开始恨了。不为什么,就因为祢老师又开启了无敌嘴炮模式,直轰太守,当众直播。模式还是那个模式,就是抓住点儿事实,譬如长相或出身,连讽带刺,绝不住嘴。

黄太守:

别说了!

祢衡盯着黄祖看,说出了作死的那句话:

死公!

死,就是死。

公,老头子。

这里都在吃席,祢衡在那里高声损人,损的还是黄太守。

于是黄祖让人把祢衡拉下去胖揍一顿。

祢衡骂得更凶。

黄祖怒,令人杀之。

不久之后,黄祖就后悔了,令人厚加棺敛。

祢衡死的那年,才不过二十六岁。

可惜。

有人说,这帮当官的不惜才。

可我看到的,分明是曹公和黄公的爱才之心。也就是祢老师没天天当着众人的面损你,所以才站着说话不腰疼。

祢衡读书读傻了吗?

没有!

《后汉书》:

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

他清高吗?

他是清高的,清高到太过装逼。无视别人的感受。

死不足惜!

如何评价孙皓晖所著大秦帝国?

谢邀!

孙皓晖的《大秦帝国》重现了那段辉煌的历史,肯定了战国春秋的秦帝国具有划时代的文明意义和文明价值,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正源”。

作者敢为天下人先,强调"原生文明”,”强势生存”及秦文明对2000多年中国文明进程、文明精神的重要影响,处处展现与前人不同的鲜明的立场观点,使小说基本尊重了历史,还原了秦帝国的历史的地位和伟大的历史作用。

战国时代的精神,是“多事之时,大争之势”,“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秦帝国时代是冲突与竞争为主流的时代,创新者存,保守者亡,因比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变法家,他们为国家统一民族富强,前赴后继,甘愿抛热血而写春秋,不断变革图新推进历史的发展,使秦帝国占居了世界历史文明的高峰,为2000年后的中华文明大厦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如果说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丛林中的”雄师”,那么此雄狮威风凛凛,雄霸世界,傲立东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文明的灵魂。大中华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最终还是大统一,这是秦帝国创立者为后2000年文明注入的家国灵魂。

作者以战国时代的万千气象理成一串串环环相扣的兴亡故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再现了大秦帝国的兴盛哀亡的历史进程。

《大秦帝国》是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国兴亡录,让当代中国人读之为之振奋的战国版的《大国崛起》,第一次用“大争精神”,“阳谋”风格架构的历史小说,小说着眼于国家文明在使用阳谋而进入全面竞争的新思路新视角,而非宫庭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奸诈弄权等的庸俗鄙陋。读之使人受益非浅!

世界八大文学泰斗排名?

10.鲁迅

鲁迅(1881年-1936年),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民族魂鲁迅,其精神永远影响着一辈又一辈的读者研究者。

9.萧伯纳

萧伯纳(1856年-1950年),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作品语言风趣幽默。

8.但丁

一部《神曲》走进中国历史课堂,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

7.高尔基

高尔基(1868年–1936年),苏联作家,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更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6.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5.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1850年),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其作品《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4.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的诗歌含有非常深刻的宗教和哲学见解,读来非常感人。

3.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1832年),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歌德也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

2.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年—1885年),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1.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1616年),也就是我们的为莎翁,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丘字是什么偏旁部首?

丘:部首是丿

拼 音 qiū

部 首 丿

笔 画 5

五 行 木

五 笔 RGD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名〉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三丘秧田

空;寡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通“巨”。大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泛指山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坟墓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废墟 [waste-land]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荒凉的乡里 。

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通“区”。地域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相关组词

左丘(zuo qiu) 丘疹(qiu zhen) 丘八(qiu ba) 丘陵(qiu ling) 沙丘(sha qiu) 丘墓(qiu mu) 丘壑(qiu he) 昆丘(kun qiu) 丘墟(qiu xu)

百科释义

丘(qiū)从北从一。土高曰丘。象形。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