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ca88体育/ 正文

丰子恺除了手指还写过什么-丰子恺除了手指还写过什么文章

admin2023-12-16ca88体育23 ℃0 评论

丰子恺的作品

丰子恺的作品有《西洋美术史》、《车厢社会》、《缘缘堂随笔》、《小钞票历险记》、《艺术与人生》、《艺术趣味》等文学作品,还有《护生画集》、《活着本来单纯》、《漫画阿Q正传》、《丰子恺儿童漫画选》等漫画作品。

丰子恺,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漫画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其内容往往贴近生活,又融合别样的诗意美,笔触简单,却又呈现出独特的思辨性和审美,绘写世象百态。

相关信息:丰子恺出生于浙江嘉兴,从小就喜欢画画,毕业后他和朋友们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教西洋画。

当时他还没开始创作漫画,在教学中,他慢慢地发觉自己知识浅薄,不足以教授学生。

那时候丰子恺偶然间了解到了日本美术界的盛况,很想去留学。

由于经济拮据,丰子恺在四处借钱后,也无法支付留学费用,最终他只在日本待了十个月就回国了。

虽然时间短暂,这段经历却让丰子恺大有收获,尤其是他接触到了日本漫画。

丰子恺曾说:“竹久梦二的画,其构图是西洋的,画法是东洋的,形体是西洋的,笔法是东洋的。

自来综合东西洋画法,无如梦二先生之调和者。

他还有一点更大的特色,是画中诗趣的丰富。

”。

丰子恺的作品

丰子恺的作品有:1、漫画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会议》、《我的儿子》等。

2、著作:《子恺漫画》、《子恺画集》、《西洋美术史》、《缘缘堂随笔》(散文集)、《画中有诗》、《艺术趣味》(散文集)、《绘画与文学》(论文集)等。

3、翻译:《苦闷的象征》、《艺术概论》、《猎人笔记》、《源氏物语》等。

音乐:《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

丰子恺的生平事迹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对他的教育方式为“爸爸般的教育”,而夏丏尊老师的则为“妈妈般的教育”,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丰子恺曾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

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

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院。

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

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

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

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

1943年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

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46年返上海。

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

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

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1975年9月15日逝世。

丰子恺的《手指》文中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根手指虽然长短不一,各有各的特点。

但是只有一起利用它们才能将它们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就如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只有人人互相帮助,人们才能解决更多的困难。

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

只有在一起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用途。

扩展资料:《手指》一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并通过手指,阐明了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会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虽说是写手指,但是,通读全文,笔者却从中读出了一幅世态百相图,每根手指似乎都代表了社会上的一类人。

先说大拇指。

在《手指》一文中,大拇指的形象不算太美,甚至于有点丑陋:“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然而,它却最肯吃苦,拉琴、顶水、止血、挡物之类的重活苦活难活,统统由大拇指一人去承担。

然而,等到享受、待遇之类的好事,却轮不到它了。

看到大拇指这样的付出与得到,笔者以为它到真有点范仲淹笔下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境界了。

读着描写大拇指的这段文字,不知各位的脑海中,是否也会跟笔者一样,突然冒出许许多多个人物形象来,是环卫工人,还是建筑工人?是一线的矿工,还是众多的民工?他们这些人,虽形象不美,服装不整,在天热之时,甚至还流着汗臭味;
干的也是世界上最脏最苦最累的活。

他们得到的,少而又少,甚至于只得勉强维持生计的报酬。

然而,跟大拇指一样,他们在这个社会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试问,这个社会如果离开了这些人,能行吗?这个社会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这类人,如果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

再说食指。

推笔杆、排危险、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虽有大拇指相助,也最终以食指为主。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仅仅这么一句话,我想大家就能想象出食指的光荣形象了吧。

如果说大拇指凭着自己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形象,干的是体力活,流的是汗;
那食指,凭借着自己的“心灵手巧”,干的是、技术活、脑力活,流的却是血。

科技工作者、高级工程师、各类高级技术人员等,我想就如五指中的食指形象吧。

当然,尽管这些人干的活,体力消耗不大,但危险性却不小,有时甚至可以说比那些像大拇指样的体力劳动者的危险性更大。

不然,就不会有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之类的说法了。

有两弹元勋”之称的邓稼先,不就是因工作过度劳累,受到核辐射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吗?尽管他干的并不是重体力活。

《手指》一文中,作者对五指的评价与看法,如果说唯一不带有褒扬色彩,却暗藏一点儿贬义情感的,就是中指。

你看:“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指是享受在前,吃苦在后,出工不出力,喜好摆功,爱出风头。

更多时候,中指,它只是工作中的摆设、花瓶,没有了它,不行;
但有了它,也没多大用。

然而,没有多大作用的中指,外表上却是相貌堂堂,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在众人眼里,它们身居要职,肩负重任,是五指中最不可缺少的一根。

然而,如果真要他们说出干了点什么正经事,到也并不见得说一定能说出个甲乙丙丁来。

也正是因为在它们不俗外表,甚至于有点光辉形象的掩盖下,平日里,中指最容易受到众人的青睐,甚至于追捧。

中指也最因此经常自我感觉良好,洋洋得意,不亦乐乎。

行文到此,我想,中指暗指我们目前社会中的哪一类人,我想聪明的读者也应该能猜出个七八分了吧。

关于无名指与小指,一个“无名”、一个“小”,就直接地道出了它们最本质的特征。

“小”,不仅仅指它俩形体弱小,更多的是指它们在众上眼里的作用渺小;
而“无名”,则指出了它在众人心目中的印象不深,不太被人知晓,没有人了解它,做人低调,甚至于连个名字没有,只能以“无名”替代。

它俩虽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却能力薄弱,不像中指、食指、大拇指那样,能起得中流砥柱的作用。

因能力有限,因此,像无名指之类,干的也尽是一些不上档次的事,如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的杂活;
而小指则更是渺小,掏耳朵、抹鼻涕等人家不要干的活,均由它统统承包。

然而,无名指与小指虽能力不强,却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掌门秘笈。

在丝竹管弦上,就没有别的手指可以替代它们了吧。

再如,舞蹈演员表演的兰花状,不也是非无名指与小指莫属吗?由指及人,无名指与小指,更多的,指的是那些在文艺、教育、文化战线上默默无闻却兢兢业业工作的艺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文字工作者,虽不为人知,却也不可或缺。

当然,丰子恺在《五指》一文中写到的五指,也只是姿态与性格不同,没有好差憎恶之别。

所有手指如果能团结致,握成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力大无比。

反之,如果缺了哪根,哪怕是你心目中认为的最不重要的一根,可能最终也会影响整个拳头的整体实力。

手指如此,人又何妨不是这样呢?虽说人与人之间地位有高低之别,相貌有美丑之异,权力有大小之分,但如果作散沙状,那肯定是不堪一击;
一旦能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那必将天下无敌,所向披靡。

这点,我想已不必我在此多费笔墨,因为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已经多次有事实证明。

丰子恺为什么写《手指》一文?

作者在生活中看到了类似于十个手指的故事,所以有感而发,联想到手,写下了这篇作品。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丰子恺的《手指》主要讲了五个手指不同的姿态、工作及优缺点,阐明了团结一致就能成功的道理。

扩展资料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