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sgwin棋牌/ 正文

朱自清散文春字数-朱自清的散文春

admin2023-12-16sgwin棋牌22 ℃0 评论

求戴望舒,朱自清,梁衡,张晓风,小思,毕淑敏,贾平凹,白落梅的散文,急急急急急急!

quq 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中国当代有哪些大散文家

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1927),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

鲁迅的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等15部。

《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灯下漫笔》、《祝福》、《药》、《阿Q正传》等被选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原名自华,字佩弦。

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

召散文《荷塘月色》被选入教材。

3、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江苏无锡人。

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读和研究。

主要学术著作有《谈艺录》(1948)、《管锥编》(1979)、《宋诗选注》(1958)。

同时,他还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短篇小说《人兽鬼》(1946),长篇小说《围城》(1947)等。

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

《读(伊索寓言)》被选入教材。

4、汪曾棋(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诗作《再别康桥》被选入教材。

6、闻一多<
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诗作《水》被选入教材。

7、艾青,现代著名诗人。

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教材。

8、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

诗人,其诗作《赞美》被选入教材。

9、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集。

散文《故都的秋》被选入教材。

10、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散文《灯》被选入教材。

1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作品《序》被选入教材。

12、沈从文(1902--1988),湖南风凰人,现代作家。

作品《边城》(节选)被选入教材。

13、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宗璞,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1928年生于北平,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退体于中国社会科学业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既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厚渊源,又得外国文化长期耳濡目染,她的作品蕴含东方传统哲学文化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相结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高雅格调。

主要作品有小说《红豆》、《鲁鲁》《三生石》童话《寻月记》《花的话》《总鳍鱼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笔〉〈奔落的雪原〉〈花朝节的纪念〉〈三松堂断忆〉等,出版了多种小说散文童话选集。

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王鼎钧 台湾作家之一 他作了一本很著名的散文叫《开放的人生》。

3.卡毓方 4.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5.钱钟书 6.张晓风 张晓风简介: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

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

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

余光中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皆评价甚高。

张晓风散文: ·初 雪 ·步下红毯之后 ·孤意与深情 ·爱情篇 ·只因为年轻啊 ·春之怀古 ·衣履篇 7.刘心武 8.刘湛秋 刘湛秋,男,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

”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近几年他写作散文颇丰。

以抒发情感、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风格。

台、港文坛对其散文评价颇高。

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意、德、西等多种文字。

著名作家刘湛秋一直被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和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

他认为现代生活,使人们“活得很累”,他提倡“轻诗歌”、“轻松散文”、“轻松的生活方式”,主张“以轻对重,以轻对累,”于己“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也就是以平常心看徒荣华富贵与利害得失,心如明镜如水。

淡化貌似严肃、正经的说教所带来人僵化、刻板、不近人情的生活方式。

他的散文《雨的四季》、《伞》、《卖鞭角的小女孩》等都曾被收录中学语文课本。

刘湛秋的散文有一种田园美,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

本集中选的80篇散文,可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超时空的田园心态,篇中无论写情感、人生,还是写都市、文化、旅行、经济,都用他特有的唯美风格,用纯情的语言、轻松的方式,在和读者谈心,流露出由衷的快乐和淡淡的忧悉。

他的文字自然、亲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吸引着你,并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

集中不少散文已广为流传,为多家报刊选裁,为电台广播,其中《雨的四季》、《随便为自己找个座位》等数篇散文已进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及课外读外。

9.陈染 陈 染 女,1962年4月出生于北京。

她幼年学习音乐。

18岁兴趣转向文学。

23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

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半的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做编辑。

曾在澳洲墨尔本的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旅居生活和讲学。

现居北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她的小说在英、美、德、日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均有出版和评介。

根据她的小说《与往事干杯》改编的同名电影,被选为国际妇女大会参展电影。

《陈染文集》一、二、三、四卷于96年8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陈染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散文,至今已有十几年,作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中的女性作家,她始终独立于当今文坛的某种“热闹”之外,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

陈染曾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等。

《纸片儿》 收录了陈染在文坛脱颖而出的《世纪病》等一系列表现青年人苦闷、孤独和叛逆的小说,他们急欲冲破陈旧的观念和秩序,为心灵的荒野寻求出路。

而《纸片儿》等弥漫着诡秘忧伤与人性扭曲的故事,使陈染一度被视为神秘主义者。

这是孤独者、叛逆者的破碎童话。

《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 女人是可以弹奏的花朵,需要轻抚,也需要倾听。

那喁喁独述的,不仅有笑面桃花,还有些枯叶残枝,而潜风暗送的,不知是几许心香,还是几许心痛……本书展示了女性独有的复杂或变异的心理,把一个女人的欲望、心智、孤独、恐惧、病态、阴暗等等一切的本来面目都呈现了出来,被视为中国女性主义的先声和代表作。

《嘴唇里的阳光》 以独特离奇的视角、大胆怪异的想象,叙述了一系列女人的故事。

巫女、空心人和秃头女们都在为幻觉守寡,在杂草丛生的情欲地带,人影都像灵魂一样轻……本书是陈染先锋气质的代表作品。

《私生活》 本书是一部描写现代大都市女性生命轨迹的严肃的先锋小说,它以主人公自身的女性经验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女孩儿在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中不寻常的经历和体验。

女主人公在一特殊的生活背景中长大,叙述了在学生时代她是个孤寂的不能融入集体的“陌生人”…… 《声声断断》 是作家陈染继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之后的又一本力作。

她用日记这一文体,细腻、委婉而又冷峻、幽默地叙述了她的生活、思想与情感,目光直抵生活及人性的内核,把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注入了无限诗性、哲思和感悟,把生命与艺术交融到了极致,如同一束束思想的闪电,令人猝不及防、怦然心动而又感怀深思。

《沉默的左乳》 本书为陈染的中篇小说集,在这些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小说里,陈染讲述了一些女人的秘史,在肉体与灵魂之间、精神和内心之间、爱与婚姻、爱与背叛之间她们的挣扎和反抗。

《不可言说》 是陈染的一部谈话录,这部思想密集又丰富多彩的谈话录是与《声声断断》同时出版的姊妹篇。

《声声断断》是她深挚的内心独白,《不可言说》是她与国内外友人的充满智性的交流。

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丰富全面的陈染。

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名篇不包括

朱自清散文创作的名篇不包括如下:朱自清的诗文集代表作有《雪朝》、《踪迹》。

散文集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

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扩展资料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1、感情真挚淳朴;
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朱自清还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

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

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作为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他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创作的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
他在古典文学的础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尤其是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散文作品,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

可以说,“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

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散文中,记人记事的一类里,最成功的是《背影》《给亡妇》《儿女》《择偶记》《白采》《冬天》等等。

那叙事的真实,感情的真挚,都是少有的,足以打动读者的心。

象《背影》中描写的父子间的深情,《给亡妇》中抒发的对亡妻的思念,《白采》中对朋友的诚恳,都能扣击读者的心扉,产生共鸣,摧人下泪的。

这种艺术的感染力,并非用什么艺术技巧取得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它的高超技巧),而是出于那真情。

赵景深先生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他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

”这个评价很中肯。

  朱自清散文中,还有状物写景的一类,也很成功。

像《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荷塘月色》《松堂游记》《潭柘寺戒坛寺》等等,都是其中的名篇,至于稍后的《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更是有不少记游的名篇了。

朱自清在探讨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提出了“逼真与如画”的问题。

他说:“‘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在创作实践中,朱自清是追求这种“逼真”的艺术境界的。

他写人、写物、写景,往往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如同以文字作画,得到“如在目前”、“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评孙福熙的散文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
就是说理,也还是画。

”(《〈山野掇拾〉》)实则,朱先生许多散文,也是这么写的。

  我们以《温州的踪迹》中的《绿》为例,说明作者是怎样追求那“逼真”的艺术境界的。

全文只四个自然段,首尾各一句为一段,点题和照应,做到了首尾圆合,结构紧凑。

中间两段文字,是顺着第二次到仙岩时观察梅雨潭的足迹写的。

层次井然,观察细腻,景物描写达到了逼真的程度。

先写山岩、梅雨瀑和梅雨亭,“走到山边”,先听到声音,再看“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是梅雨瀑。

到了梅雨亭上,正对着瀑布,山岩、瀑布、亭台、草丛、潭水便尽收眼底了。

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薄阴天气的岩面与草丛,直冲而下的瀑布,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纷纷落下的如白梅、似杨花的水花,都是那么形象逼真。

这里的笔笔文字,都是实地静观的所得,没有夸张和雕琢,如同一笔笔的写生画,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它是写实之作。

然后,作者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全文的最生动逼真之处。

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过了一个石穹门,到了潭边。

望着这一碧潭水,作者展开奇异的`妄想: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想张开两臂抱住它。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这动人的绿色,使读者来把握这醉人的绿;
然后用见过的种种绿相比较,认为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 ,梅雨潭的绿真是恰到好处了。

最后,作者又展开联想,极写这绿色的鲜润醉人,为她命名为“女儿绿”。

作者对绿色潭水的描写,能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勃勃生机。

  朱自清的散文,无论是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能描绘逼真,表现作者的真情。

在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时,这一点是要认真理会的。

  朱自清散文的第二个特色,在于写出了情致,读来富有情趣,具有感人的力量。

《择偶记》中写祖母为自己说媳妇的幽默,《给亡妇》中悼念亡妻的真诚和哀伤,《背影》中写父子的至情,《儿女》中写儿女的天真稚气,《白采》中写朋友间的友情,……乍读似很平淡,往往不过是写实记事,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动人的伟业,写来不过是家庭琐事、朋友交往、儿女常情,但在作者笔下,写得却不一般,能够抓住读者,有一股扣击心弦的力量。

这种艺术的感染力,就是出自情致。

  朱自清写于一九三三年的《冬天》,就很成功。

全文很短,只有三个片断,是对往事的回忆,但很好地表现了对亲人和朋友的至情。

第一段写当年父亲和他们兄弟三人在冬夜吃白煮豆腐的情景,“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第二段写冬夜与S君游西游坐小划子的事,“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第三段则写一家四口在台州的日子,“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
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

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
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描写的生活是平淡的,写来也只淡淡几笔,读起来却蕴含着一股力量,有一股激情。

三段文字后,最末一段只有一句,来收束全文:“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作者只用一句话收尾,很含蓄,通过叙事,抒发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怀念之情。

行文相当简洁,但极富于情趣,流露着作者的至情。

作者在抒情上,使用含蕴深至的手法,他总是暗示出一部分,却比情怀吐尽更有感人的力量。

象第三个片段,讲完当年在台州的情景后,只有这样一句:“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

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在这似乎平常的话语中,饱含了多少对亡妻的思念啊!如果多说些想念的话,当然也行,但那抒情的力量也许要差多了。

文章的情致,就是在含蓄、妥贴中表现出的吧!   朱自清散文的成功,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字的好,我们概括他的文字风格,可以用清秀隽永这四个字。

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写得美,读后使人爱不释手。

文字很讲究,但不过分雕琢,不用大红大绿的色彩涂抹,而是朴实、自然。

在写景抒情时,作者更多运用的是白描,所施的色彩也是极素淡的。

《阿河》《儿女》等篇用的都是白描手法,《背影》中只有一处用较为显眼的色彩——朱红的橘子,但那是为衬托出当时两父子的无心品尝,倍见凄清,更加显示出全篇白描朴素的特色。

语言的口语化,更使各篇作品增加朴素的美感,如《择偶记》的评人生,《给亡妇》中的叙家常,或冷峻,或亲切,使作品的感染力扎根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中。

正如朱德熙说的,他“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

(《于平淡中见神奇》)   朱先生后期散文,语言更趋于口语化,着意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

到了《欧游杂记》的时候,就全写口语了。

其中难免还带些文言的成份,但能够念起来上口,具有现代口语的韵味了。

朱先生的推敲文字,企图从书面语中解脱出来,是用过功夫的。

例如,“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这是书面语中最常见的,也是显示景物间关系时不可少的,在《欧游杂记》的《序》中,朱先生告诉我们,他是怎样用心思处理它,使记述生动、口语化。

到了晚年,朱自清的散文走向议论说理,叶圣陶说:“近年来他的文字越见得周密妥贴,可是平淡质朴,读下去真个像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

”(《朱佩弦先生》,载《中学生》1948年9月号)周密平易的说理,表现了朱先生晚年文字的风采。

  读朱自清的散文,应该把其坦诚的真、浓郁的情、朴素的美以及而局构思的精巧结合起来欣赏,才能理解蕴藏在作品里的全部美感深度。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