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维基体育/ 正文

张爱铃散文作品

admin2023-12-16维基体育23 ℃0 评论

经典张爱玲散文

张爱玲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经典张爱玲散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夜营的喇叭 晚上十点钟,我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调子。

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的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

我说:“又吹喇叭了。

姑姑可听见?”我姑姑说:“没留心。

” 我怕听每天晚上的喇叭,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听见。

我说:“啊,又吹起来了。

”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什么,声音极低,绝细的一丝,几次断了又连上。

这一次我也不问我姑姑听得见听不见了。

我疑心根本没有什么喇叭,只是我自己听觉上的回忆罢了。

于凄凉之外还感到恐惧。

可是这时候,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

我突然站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但也并不想知道那是谁,是公寓楼上或是楼下的住客,还是街上过路的。

篇二、说胡萝卜 有一天,我们饭桌上有一样萝卜煨肉汤。

我问我姑姑:“洋花萝卜跟胡萝卜都是古时候从外国传进来的吧?”她说:“别问我这些事。

我不知道。

”她想了一想,接下去说道:“我第一次同胡萝卜接触,是小时候养叫油子,就喂它胡萝卜。

还记得那时候奶奶(指我的祖母)总是把胡萝卜一切两半,再对半一切,塞在笼子里,大约那样算切得小了。

——要不然我们吃的菜里是向来没有胡萝卜这样东西的。

——为什么给叫油子吃这个,我也不懂。

” 我把这一席话暗暗记下,一字不移地写下来,看看忍不住要笑,因为只消加上“说胡萝卜”的标题,就是一篇时髦的散文,虽说不上冲淡隽永,至少放在报章杂志里也可以充充数。

而且妙在短——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篇三、到底是上海人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

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

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一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

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的公共汽车站牌“如要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

上海就不然了。

初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上海人!”我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功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

《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用并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情所系,讵不大哉!”似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

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性灵文字。

去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

两个女伶请作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诗了:“樽前相对两头牌,张女云姑一样佳。

塞饱肚皮连赞道:难觅任使踏穿鞋!”多么可爱的,曲折的自我讽嘲!这里面有无可奈何,有容忍与放任——由疲乏而产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于人与已依旧保留着亲切感。

更明显地表示那种态度的有一副对联,是我在电车上看见的,用指甲在车窗的黑漆上刮出字来:“公婆有理,男女平权。

”一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他们去吧!各有各的理。

“男女平等”,闹了这些年,平等就平等吧!——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

那种满脸油汗的笑,是标准中国幽默的特征。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

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关于“坏”,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小说都离不了坏人。

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

因此我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

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长得美的话,只怕她有三分讨人厌。

美虽美,也许读者们还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话里去!”在《白雪公主》与《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盘。

上海人不那么幼稚。

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泥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

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

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

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

篇四、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我自己从来没想到需要辩白,但最近一年来常常被人议论到,似乎被列为文化汉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

我所写的文章从来没有涉及政治,也没有拿过任何津贴。

想想看我惟一的嫌疑要末就是所谓“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第三届曾经叫我参加,报上登出的名单内有我;
虽然我写了辞函去(那封信我还记得,因为很短,仅只是:“承聘为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代表,谨辞。

张爱玲谨上。

”)报上仍旧没有把名字去掉。

至于还有许多无稽的谩骂,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辩驳之点本来非常多。

而且即使有这种事实,也还牵涉不到我是否有汉奸嫌疑的问题;
何况私人的事本来用不着向大众剖白,除了对自己家的家长之外仿佛我没有解释的义务。

所以一直缄默着。

同时我也实在不愿意耗费时间与精神去打笔墨官司,徒然搅乱心思,耽误了正当的工作。

但一直这样沉默着,始终没有阐明我的地位,给社会上一个错误的印象,我也觉得是对不起关心我的前途的人,所以在小说集重印的时候写了这样一段作为序。

反正只要读者知道了就是了。

《传奇》里面新收进去的五篇,《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桂花蒸阿小悲秋》,初发表的时候有许多草率的地方,实在对读者感到抱歉,这次付印之前大部分都经过增删。

还有两篇改也无从改起的,只好不要了。

我不会做诗的,去年冬天却做了两首,自己很喜欢,又怕人家看了说“不知所云”;
原想解释一下,写到后来也成了一篇独立的散文。

现在我把这篇《中国的日夜》放在这里当作跋,虽然它也并不能够代表这里许多故事的共同的背景,但作为一个传奇未了的“余韵”,似乎还适当。

封面是请炎樱设计的。

借用了晚清的'
一张时装仕女图,画着个女人幽幽地在那里弄骨牌,旁边坐着奶妈,抱着孩子,仿佛是晚饭后家常的一幕。

可是栏杆外,很突兀地,有个比例不对的人形,像鬼魂出现似的,那是现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窥视。

如果这画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气氛。

篇五、打人 在外滩看见一个警察打人,没有缘故,只是一时兴起,挨打的是个十五六岁的穿得相当干净的孩子,棉袄棉裤,腰间系带。

警察用的鞭,没看仔细,好像就是警棍头上的绳圈。

“呜!”抽下去,一下又一下,把孩子逼在墙根。

孩子很可以跑而不跑,仰头望着他,皱着脸,眯着眼,就像乡下人在田野的太阳里睁不开眼睛的样子,仿佛还带着点笑。

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缺乏舞台经验的人往往来不及调整面部表情。

我向来很少有正义感。

我不愿意看见什么,就有本事看不见。

然而这一回,我忍不住屡屡回过头去望,气塞胸膛,打一下,就觉得我的心收缩一下。

打完之后,警察朝这边踱了过来,我恶狠狠盯住他看,恨不得眼睛里飞出小刀子,很希望我能够表达出充分的鄙夷与愤怒,对于一个麻风病患者的憎怖。

然而他只觉得有人在注意他,得意洋洋紧了一紧腰间的皮带。

他是个长脸大嘴的北方人,生得不难看。

他走到公众厕所的门前,顺手揪过一个穿长袍而带寒酸相的,并不立即动手打,只定睛看他,一手按着棍子。

那人于张惶气恼之中还想讲笑话,问道:“阿sir是为仔要我登牢子? 大约因为我的思想没受过训练之故,这时候我并不想起阶级革命,一气之下,只想去做官,或是做主席夫人,可以走上前给那警察两个耳刮子。

在民初李涵秋的小说里,这时候就应当跳出一个仗义的西洋传教师,或是保安局长的姨太太(女主角的手帕交,男主角的旧情人。

)偶尔天真一下还不要紧,那样有系统地天真下去,到底不大好。

篇六、有女同车 这是句句真言,没有经过一点剪裁与润色,所以不能算小说。

电车这一头坐着两个洋装女子,大约是杂种人罢,不然就是葡萄牙人,像是洋行里的女打字员。

说话的这一个偏于胖,腰间柬着三寸宽的黑漆皮带,皮带下面有圆圆的肚子,细眉毛,肿眼泡,因为脸庞的上半部比较突出,上下截然分为两部。

她道:”……所以我就一个礼拜没同他说话。

他说‘哈啰’,我也说‘哈啰’。

“她冷冷地抬了拍眉毛,连带地把整个的上半截脸往上托了一托。

”你知道,我的脾气是倔强的。

是我有理的时候,我总是倔强的。

“ 电车那一头也有个女人说到”他“,可是她的他不是恋人而是儿子,因为这是个老板娘模样的中年太大,梳个乌油油的髻,戴着时行的独粒头喷漆红耳环。

听她说话的许是她的内侄。

她说一句,他点一点头,表示领会,她也点一点头,表示语气的加重。

她道:”我要翻翻行头,伊弗拨我翻。

难我讲我铜韧弗拨伊用哉! 格日子拉电车浪,我教伊买票,伊哪哼话?……‘侬拨我十块洋细,我就搭侬买!’坏弗?……“这里的”伊“,仿佛是个不成材的丈夫,但是再听下去,原来是儿子。

儿子终于做下了更荒唐的事,得罪了母亲:”伊爸爸一定要伊跪下来,‘跪呀,跪呀!’伊定规弗肯:‘我做啥要跪啊?“一个末讲:’定现要依跪。

跪呀!跪呀!‘难后来伊强弗过明:’好格,好格,我跪!‘我说:’我弗要伊跪。

我弗要伊跪呀!‘后来旁边人讲:价大格人,跪下来,阿要难为情,难末喊伊送杯茶,讲一声:’姆妈(要勿)动气。

‘一杯茶送得来,我倒’叭!‘笑出来哉!” 篇七、写什么 有个朋友问我:“无产阶级的故事你会写么?”我想了一想,说:“不会。

要么只有阿妈她们的事,我稍微知道一点。

”后来从别处打听到,原来阿妈不能算无产阶级。

幸而我并没有改变作风的计划,否则要大为失望了。

文人讨论今后的写作路径,在我看来是不能想象的自由——仿佛有充分的选择的余地似的。

当然,文苑是广大的,游客买了票进去,在九曲桥上拍了照,再一窝蜂去参观动物园,说走就走,的确可羡慕。

但是我认为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很艰难的事。

初学写文章,我自以为历史小说也会写,普洛文学,新感觉派,以至于较通俗的“家庭伦理”,社会武侠,言情艳情,海阔天空,要怎样就怎样。

越到后来越觉得拘束。

譬如说现在我得到了两篇小说的材料,不但有了故事与人物的轮廓,连对白都齐备,可是背景在内地,所以我暂时不能写。

到那里去一趟也没有用,那样的匆匆一瞥等于新闻记者的访问。

最初印象也许是最强烈的一种。

可是,外国人观光燕子窝,印象纵然深,我们也不能从这角度去描写燕子窝顾客的心理吧? 走马看花固然无用,即使去住两三个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无用,因为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不能先有个存心。

文人只须老老实实生活着,然后,如果他是个文人,他自然会把他想到的一切写出来。

他写所能够写的,无所谓应当。

为什么常常要感到改变写作方向的需要呢?因为作者的手法常犯雷同的毛病,因此嫌重复。

以不同的手法处理同样的题材既然办不到,只能以同样的手法适用于不同的题材上——然而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经验上不可避免的限制。

有几个人能够像高尔基像石挥那样到处流浪,哪一行都混过?其实这一切的顾虑都是多余的吧?只要题材不太专门性,像恋爱结婚,生老病死,这一类颇为普遍的现象,都可以从无数各各不同的观点来写,一辈子也写不完。

如果有一天说这样的题材已经没的可写了,那想必是作者本人没的可写了。

即使找到了崭新的题材,照样的也能够写出滥调来。

篇八、爱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

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篇九、秋雨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
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
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篇十、草炉饼 前两年看到一篇大陆小说《八千岁》,里面写一个节俭的富翁,老是吃一种无油烧饼,叫做草炉饼。

我这才恍然大悟,四五十年前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二次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马……草炉饼!”吴语“买”“卖”同音“马”,“炒”音“草”,所以先当是“炒炉饼”,再也没想到有专烧茅草的火炉。

卖饼的歌喉嘹亮,“马”字拖得极长,下一个字拔高,末了“炉饼”二字清脆迸跳,然后突然噎住。

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声音,与卖臭豆腐干的苍老沙哑的喉咙遥遥相对,都是好嗓子。

卖馄饨的就一声不出,只敲梆子。

馄饨是消夜,晚上才有,臭豆腐干也要黄昏才出现,白天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

也许因为他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拉塌车的,骑脚踏车送货的,以及各种小贩,白天最多。

可以拿在手里走着吃——最便当的便当。

战时汽车稀少,车声市声比较安静。

在高楼上遥遥听到这漫长的呼声,我和姑姑都说过不止一次:“这炒炉饼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现在好些人都吃。

”有一次我姑姑幽幽地说,若有所思。

我也只“哦”了一声。

印象中似乎不像大饼油条是平民化食品,这是贫民化了。

我姑姑大概也是这样想。

有一天我们房客的女佣买了一块,一角蛋糕似地搁在厨房桌上的花漆桌布上。

一尺阔的大圆烙饼上切下来的,不过不是薄饼,有一寸多高,上面也许略洒了点芝麻。

显然不是炒年糕一样在锅里炒的,不会是“炒炉饼”。

再也想不出是个什么字,除非是“燥”?其实“燥炉”根本不通,火炉还有不干燥的?《八千岁》里的草炉饼是贴在炉子上烤的。

这么厚的大饼绝对无法“贴烧饼”。

《八千岁》的背景似是共党来之前的苏北一带。

那里的草炉饼大概是原来的形式,较小而薄。

江南的草炉饼疑是近代的新发展,因为太像中国本来没有的大蛋糕。

战后就绝迹了。

似乎战时的苦日子一过去,就没人吃了。

我在街上碰见过一次,擦身而过,小贩臂上挽着的篮子里盖着布,掀开一角露出烙痕斑斑点点的大饼,饼面微黄,也许一叠有两三只。

白布洗成了匀净的深灰色,看着有点恶心。

匆匆一瞥,我只顾忙着看那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食品,没注意拎篮子的人,仿佛是个苍黑瘦瘠中年以上的男子。

我也没想到与那年轻的歌声太不相称,还是太瘦了显老。

上海五方杂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反而少见。

叫卖吃食的倒都是纯粹本地口音。

有些土着出人意表地肤色全国最黑,至少在汉族内。

而且黑中泛灰,与一般的紫膛色不同,倒比较像南太平洋关岛等小岛(Micronesian)与澳洲原住民的炭灰皮色。

我从前进的中学,舍监是青浦人——青浦的名称与黄浦对立,想来都在黄浦江边——生得黑里俏,女生背后给她取的绰号就叫阿灰。

她这同乡大概长年户外工作,又更晒黑了。

沿街都是半旧水泥弄堂房子的背面,窗户为了防贼,位置特高,窗外装凸出的细瘦黑铁栅。

街边的洋梧桐,淡褐色疤斑的笔直的白圆筒树身映在人行道的细麻点水泥大方砖上,在耀眼的烈日下完全消失了。

眼下遍地白茫茫晒褪了色,白纸上忽然来了这么个“墨半浓”的鬼影子,微驼的瘦长条子,似乎本来是圆脸,黑得看不清面目,乍见吓人一跳。

就这么一只篮子,怎么够卖,一天叫到晚?难道就做一篮子饼,小本生意小到这样,真是袖珍本了。

还是瘦弱得只拿得动一只篮子,卖完了再回去拿?那总是住得近。

这里全是住宅区,紧接着通衢大道,也没有棚户。

其实地段好,而由他一个人独占,想必也要走门路,警察方面塞点钱。

不像是个乡下人为了现在乡下有日本兵与和平军,无法存活才上城来,一天卖一篮子饼,聊胜于无的营生。

这些我都是此刻写到这里才想起来的,当时只觉得有点骇然。

也只那么一刹那,此后听见“马……草炉饼”的呼声,还是单纯地甜润悦耳,完全忘了那黑瘦得异样的人。

至少就我而言,这是那时代的“上海之音”,周璇、姚莉的流行歌只是邻家无线电的噪音,背景音乐,不是主题歌。

我姑姑有一天终于买了一块,下班回来往厨房桌上一撩,有点不耐烦地半恼半笑地咕噜了一声:“哪,炒炉饼。

” 报纸托着一角大饼,我笑着撕下一小块吃了,干敷敷地吃不出什么来。

也不知道我姑姑吃了没有,还是给了房客的女佣了。

张爱玲散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张爱玲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爱玲散文 篇1 读张爱玲的散文有如看一条小溪,娓娓流过满是青草红花的两岸,即使遇着一两处突兀的山石、三五个湍急的湾,那碰击也是极温柔婉转——但你又绝不会觉得它肤浅,因为溪底有柔长的水草和招摇的小鱼……又如沐浴在夜深时的月色中,宁静、苍凉、缥缈,偶起的冷风吹在脸上,禁不住打个寒颤。

一 天才梦、心愿、秋雨、说胡萝卜、谈跳舞、谈女人、谈画、论写作、谈吃穿、谈周围的人事……。

她仿佛一个隐匿在角落的看客,安静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小块风景。

哪管它此外天翻地覆,山河破碎。

她用的虽然是一些人生的边角料子,却在边角料的内面衬上昂贵的皮里子,把它做成了一朵好看的花。

《有女同车》讲的是自己在电车上见闻几个女人议论各自的恋人或儿子。

前面是大篇幅的素描,那些是边角料子;
最后一句是里子:“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一下子新意翻出,化俗为雅。

把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陌生化,再添上一笔意味深长的点染。

摹写生活易,将生活陌生化也不难,难的是最后的一笔点染。

这正是张爱玲的功力。

还有一类张爱玲的散文篇章,简直就是直接截自原汁原味的生活,比如《炎樱语录》。

其记载的是张爱玲的好友炎樱的一些妙语。

“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
“炎樱描写一个女人的头发,‘非常非常黑,那种黑是盲人的黑。

’”。

显示了女性的才华和机智,是许的意思。

这类散文虽然是直接截自生活,但这种截取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艺术的眼光。

张爱玲的散文几乎篇篇都有一些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比喻,它们散见于文字行间,如落花依草,令文章增色不少。

“她的脸型扁凹,脸上是一种风干了的红笑——一个小姑娘羞涩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晒干了的。

”(《华丽缘》)这是写一个老妇人的笑。

在《爱》这一篇短小的散文里,看张爱玲是如何阐释“爱”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寻不着山盟海誓、天荒地老的缠绵,只独独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令人感动,耐人寻味。

在现代作家中,钱钟书的比喻幽默、旁逸斜出,偏知性;
而张爱玲的比喻精致、清丽、寒冷彻骨,偏理性。

我以为,这是因为钱钟书把人生当游戏,张爱玲视人生如寄。

二、 张爱玲安于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寻常人事的品味,这与她的性别不无关系。

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张爱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决定的。

“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

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公寓生活记趣》)“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

……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烬余录》)在张爱玲的眼里,人是孤独、可怜、痛苦的;
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

所以,“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再版序》)所以,“能够不理会的,我们一概不理会,出生入死,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我们还是我们,一尘不染,维持着素日的生活典型。

”(《烬余录》)但是,在她那些沉迷于小欢悦的文字里,又不时飘过烟云一般的伤感。

“但是可以更分明地觉得自己的手,在阳光中也是一件暂时的东西……”(《华丽缘》)“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管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再版序》) 三 “我不喜欢壮烈。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自己的文章》)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审美偏好,在张爱玲的散文特别是那些较长的散文里,总会有意无意地转入顾影自怜,感时伤世,营造出一种孤独、凄怆而又美丽的氛围。

这样的句子段落在她的散文里俯拾即是: “我想道:‘这是乱世。

’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

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
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

(《我看苏青》) “古代的夜里有更鼓,现在有卖馄饨的梆子,千年来无数人的梦的拍板:‘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私语》) “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的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

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

(《论写作》) “从人头上看出去,是明净的浅蓝的天。

一辆空电车停在街心,电车外面,淡淡的太阳,电车里面,也是太阳——单只这电车便有一种原始的荒凉”。

(《烬余录》) 张爱玲写的是不彻底的人对乱世的无可奈何,对岁月的屈服。

他们不配享有悲壮,然而到底是苍凉的。

因为是乱世,所以执著于日常生活;
毕竟是乱世,又摆脱不了茫茫的末世感,怀着末世感,珍惜每一个日子,仿佛看夕落时分的风景,苍凉而美丽。

这就是张爱玲散文的魅力。

张爱玲后期的散文正如她说自己:“我也只能象一朵花一样静静地老去枯萎……” 在这个日益浮躁的时候,我们渴望一种俗而雅,雅而俗,思之泪落而又穿越灵魂的感动——象张爱玲的散文。

张爱玲散文 篇2 我看见她穿着镶宝蓝石滚边的胭脂红的旗袍,散漫地走在三十年代上海的街道上。

那时的街道上有很多人,叫卖声沿街飞舞,都市的喧哗和浮躁冗长而寂寞,这都无法阻止我猛一回头的刹那,一眼就看到了她——那个叫“张爱玲”的传奇女子。

这时我才明白人可以如此艳丽地生活,我发现大俗到大雅原来只有咫尺距离,生命真实的状态原来如此令人心动!我一直以为天使一定穿着洁白的裙子舞着翅膀,飞翔在天上。

看见她,我才知道,天使就是生活在每一寸世俗里,张扬地经营自己的每一个人,生命是给自己开放的一朵红玫瑰,可以接受雨露,也可以接受尘埃。

她是一个把生命之花开得充盈而又不顾一切的女子。

我以为这样一位女子该有一场旷日持久而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该有一位与她有同样才情的男子相伴左右。

但胡兰成不配,他空有才华和城府,而缺乏责任与担当。

他将张爱玲心里所有的武器都卸下、软化,她的防备、自尊和骄傲也一件件脱落,只剩一颗鲜活饱满的心兀自在他面前跳着,而他,最终却唱了一出空城计。

桑弧也不配,他拘谨而怯懦,也没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气魄与胆量。

这样一个男子,终究承载不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九天玄女”。

赖雅呢,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痛苦,没有纠缠,没有是非恩怨,可他们之间始终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不单是年龄上的,还有思想上的。

她一定是孤独的,但她并未流于感伤,也并没有着意夸大人生的苦难,而是坚忍的承受着个体生存的宿命,展示一个女人对于荒凉世界的直觉与感官,客观地再现了人生中一切美好与丑陋的事物。

唱不完的浮世悲欢,道不完的风尘悲凉。

读张爱玲的文字,就像在阴冷的月光下听老人讲述往事。

讲故事的人神色恍惚而绝望,听故事的人被传递到彻骨的寒,继而从血液里钻出一阵酸涩的噬咬。

那字里行间散发出的味道,像极了老房子里的阴冷和沉重。

怎么能不沉重?四岁时便失去母亲的疼爱,少女时代遭生父虐待与囚禁,遇见的爱情也只是昙花一现……时间的牧人无情地将她从童年的范围内驱赶出来,逼着她去面对世界,面对磨难,面对爱恨。

无论是《倾城之恋》中勇敢追求爱情的白流苏,还是《半生缘》中被亲人囚禁的顾曼桢,《心经》中对父亲有着畸形的感情的小寒,《色戒》中任务失败而丧命的王佳芝,每一个都是她自己。

她说,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她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她承受着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寂寞,她是一个世纪的喧嚣与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

她是一块冰凉的美玉,闪着奇光和润泽凄凄切切的私语。

她站在时光的深处,宁心静气的观望,写出她看到的人世浮华…… 张爱玲散文 篇3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了人间,桃花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这风力,俯下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雪,飞入了处处帘栊。

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

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干上;
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的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种资格,这种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惯;
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

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的酣足的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的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

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而且,电影似的人生,又怎样能挣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厂座里高谈。

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以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颜,盛气,都渐渐的消磨去。

她怕见旧时的挚友。

她改变了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

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

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

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诵经声,“黄卷青灯,美人迟暮,千古一辙”。

她心里千回百转的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经典张爱玲散文

张爱玲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经典张爱玲散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夜营的喇叭 晚上十点钟,我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调子。

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的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

我说:“又吹喇叭了。

姑姑可听见?”我姑姑说:“没留心。

” 我怕听每天晚上的喇叭,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听见。

我说:“啊,又吹起来了。

”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什么,声音极低,绝细的一丝,几次断了又连上。

这一次我也不问我姑姑听得见听不见了。

我疑心根本没有什么喇叭,只是我自己听觉上的回忆罢了。

于凄凉之外还感到恐惧。

可是这时候,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

我突然站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但也并不想知道那是谁,是公寓楼上或是楼下的住客,还是街上过路的。

篇二、说胡萝卜 有一天,我们饭桌上有一样萝卜煨肉汤。

我问我姑姑:“洋花萝卜跟胡萝卜都是古时候从外国传进来的吧?”她说:“别问我这些事。

我不知道。

”她想了一想,接下去说道:“我第一次同胡萝卜接触,是小时候养叫油子,就喂它胡萝卜。

还记得那时候奶奶(指我的祖母)总是把胡萝卜一切两半,再对半一切,塞在笼子里,大约那样算切得小了。

——要不然我们吃的菜里是向来没有胡萝卜这样东西的。

——为什么给叫油子吃这个,我也不懂。

” 我把这一席话暗暗记下,一字不移地写下来,看看忍不住要笑,因为只消加上“说胡萝卜”的标题,就是一篇时髦的散文,虽说不上冲淡隽永,至少放在报章杂志里也可以充充数。

而且妙在短——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篇三、到底是上海人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

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

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一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

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的公共汽车站牌“如要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

上海就不然了。

初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上海人!”我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功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

《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用并散并行的阳湖派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情所系,讵不大哉!”似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

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性灵文字。

去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

两个女伶请作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诗了:“樽前相对两头牌,张女云姑一样佳。

塞饱肚皮连赞道:难觅任使踏穿鞋!”多么可爱的,曲折的自我讽嘲!这里面有无可奈何,有容忍与放任——由疲乏而产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于人与已依旧保留着亲切感。

更明显地表示那种态度的有一副对联,是我在电车上看见的,用指甲在车窗的黑漆上刮出字来:“公婆有理,男女平权。

”一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他们去吧!各有各的理。

“男女平等”,闹了这些年,平等就平等吧!——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

那种满脸油汗的笑,是标准中国幽默的特征。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

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关于“坏”,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小说都离不了坏人。

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

因此我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

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长得美的话,只怕她有三分讨人厌。

美虽美,也许读者们还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话里去!”在《白雪公主》与《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盘。

上海人不那么幼稚。

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泥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

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

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

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

篇四、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我自己从来没想到需要辩白,但最近一年来常常被人议论到,似乎被列为文化汉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

我所写的文章从来没有涉及政治,也没有拿过任何津贴。

想想看我惟一的嫌疑要末就是所谓“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第三届曾经叫我参加,报上登出的名单内有我;
虽然我写了辞函去(那封信我还记得,因为很短,仅只是:“承聘为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代表,谨辞。

张爱玲谨上。

”)报上仍旧没有把名字去掉。

至于还有许多无稽的谩骂,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辩驳之点本来非常多。

而且即使有这种事实,也还牵涉不到我是否有汉奸嫌疑的问题;
何况私人的事本来用不着向大众剖白,除了对自己家的家长之外仿佛我没有解释的义务。

所以一直缄默着。

同时我也实在不愿意耗费时间与精神去打笔墨官司,徒然搅乱心思,耽误了正当的工作。

但一直这样沉默着,始终没有阐明我的地位,给社会上一个错误的印象,我也觉得是对不起关心我的前途的人,所以在小说集重印的时候写了这样一段作为序。

反正只要读者知道了就是了。

《传奇》里面新收进去的五篇,《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桂花蒸阿小悲秋》,初发表的时候有许多草率的地方,实在对读者感到抱歉,这次付印之前大部分都经过增删。

还有两篇改也无从改起的,只好不要了。

我不会做诗的,去年冬天却做了两首,自己很喜欢,又怕人家看了说“不知所云”;
原想解释一下,写到后来也成了一篇独立的散文。

现在我把这篇《中国的日夜》放在这里当作跋,虽然它也并不能够代表这里许多故事的共同的背景,但作为一个传奇未了的“余韵”,似乎还适当。

封面是请炎樱设计的。

借用了晚清的'
一张时装仕女图,画着个女人幽幽地在那里弄骨牌,旁边坐着奶妈,抱着孩子,仿佛是晚饭后家常的一幕。

可是栏杆外,很突兀地,有个比例不对的人形,像鬼魂出现似的,那是现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窥视。

如果这画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气氛。

篇五、打人 在外滩看见一个警察打人,没有缘故,只是一时兴起,挨打的是个十五六岁的穿得相当干净的孩子,棉袄棉裤,腰间系带。

警察用的鞭,没看仔细,好像就是警棍头上的绳圈。

“呜!”抽下去,一下又一下,把孩子逼在墙根。

孩子很可以跑而不跑,仰头望着他,皱着脸,眯着眼,就像乡下人在田野的太阳里睁不开眼睛的样子,仿佛还带着点笑。

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缺乏舞台经验的人往往来不及调整面部表情。

我向来很少有正义感。

我不愿意看见什么,就有本事看不见。

然而这一回,我忍不住屡屡回过头去望,气塞胸膛,打一下,就觉得我的心收缩一下。

打完之后,警察朝这边踱了过来,我恶狠狠盯住他看,恨不得眼睛里飞出小刀子,很希望我能够表达出充分的鄙夷与愤怒,对于一个麻风病患者的憎怖。

然而他只觉得有人在注意他,得意洋洋紧了一紧腰间的皮带。

他是个长脸大嘴的北方人,生得不难看。

他走到公众厕所的门前,顺手揪过一个穿长袍而带寒酸相的,并不立即动手打,只定睛看他,一手按着棍子。

那人于张惶气恼之中还想讲笑话,问道:“阿sir是为仔要我登牢子? 大约因为我的思想没受过训练之故,这时候我并不想起阶级革命,一气之下,只想去做官,或是做主席夫人,可以走上前给那警察两个耳刮子。

在民初李涵秋的小说里,这时候就应当跳出一个仗义的西洋传教师,或是保安局长的姨太太(女主角的手帕交,男主角的旧情人。

)偶尔天真一下还不要紧,那样有系统地天真下去,到底不大好。

篇六、有女同车 这是句句真言,没有经过一点剪裁与润色,所以不能算小说。

电车这一头坐着两个洋装女子,大约是杂种人罢,不然就是葡萄牙人,像是洋行里的女打字员。

说话的这一个偏于胖,腰间柬着三寸宽的黑漆皮带,皮带下面有圆圆的肚子,细眉毛,肿眼泡,因为脸庞的上半部比较突出,上下截然分为两部。

她道:”……所以我就一个礼拜没同他说话。

他说‘哈啰’,我也说‘哈啰’。

“她冷冷地抬了拍眉毛,连带地把整个的上半截脸往上托了一托。

”你知道,我的脾气是倔强的。

是我有理的时候,我总是倔强的。

“ 电车那一头也有个女人说到”他“,可是她的他不是恋人而是儿子,因为这是个老板娘模样的中年太大,梳个乌油油的髻,戴着时行的独粒头喷漆红耳环。

听她说话的许是她的内侄。

她说一句,他点一点头,表示领会,她也点一点头,表示语气的加重。

她道:”我要翻翻行头,伊弗拨我翻。

难我讲我铜韧弗拨伊用哉! 格日子拉电车浪,我教伊买票,伊哪哼话?……‘侬拨我十块洋细,我就搭侬买!’坏弗?……“这里的”伊“,仿佛是个不成材的丈夫,但是再听下去,原来是儿子。

儿子终于做下了更荒唐的事,得罪了母亲:”伊爸爸一定要伊跪下来,‘跪呀,跪呀!’伊定规弗肯:‘我做啥要跪啊?“一个末讲:’定现要依跪。

跪呀!跪呀!‘难后来伊强弗过明:’好格,好格,我跪!‘我说:’我弗要伊跪。

我弗要伊跪呀!‘后来旁边人讲:价大格人,跪下来,阿要难为情,难末喊伊送杯茶,讲一声:’姆妈(要勿)动气。

‘一杯茶送得来,我倒’叭!‘笑出来哉!” 篇七、写什么 有个朋友问我:“无产阶级的故事你会写么?”我想了一想,说:“不会。

要么只有阿妈她们的事,我稍微知道一点。

”后来从别处打听到,原来阿妈不能算无产阶级。

幸而我并没有改变作风的计划,否则要大为失望了。

文人讨论今后的写作路径,在我看来是不能想象的自由——仿佛有充分的选择的余地似的。

当然,文苑是广大的,游客买了票进去,在九曲桥上拍了照,再一窝蜂去参观动物园,说走就走,的确可羡慕。

但是我认为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宽,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很艰难的事。

初学写文章,我自以为历史小说也会写,普洛文学,新感觉派,以至于较通俗的“家庭伦理”,社会武侠,言情艳情,海阔天空,要怎样就怎样。

越到后来越觉得拘束。

譬如说现在我得到了两篇小说的材料,不但有了故事与人物的轮廓,连对白都齐备,可是背景在内地,所以我暂时不能写。

到那里去一趟也没有用,那样的匆匆一瞥等于新闻记者的访问。

最初印象也许是最强烈的一种。

可是,外国人观光燕子窝,印象纵然深,我们也不能从这角度去描写燕子窝顾客的心理吧? 走马看花固然无用,即使去住两三个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无用,因为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不能先有个存心。

文人只须老老实实生活着,然后,如果他是个文人,他自然会把他想到的一切写出来。

他写所能够写的,无所谓应当。

为什么常常要感到改变写作方向的需要呢?因为作者的手法常犯雷同的毛病,因此嫌重复。

以不同的手法处理同样的题材既然办不到,只能以同样的手法适用于不同的题材上——然而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经验上不可避免的限制。

有几个人能够像高尔基像石挥那样到处流浪,哪一行都混过?其实这一切的顾虑都是多余的吧?只要题材不太专门性,像恋爱结婚,生老病死,这一类颇为普遍的现象,都可以从无数各各不同的观点来写,一辈子也写不完。

如果有一天说这样的题材已经没的可写了,那想必是作者本人没的可写了。

即使找到了崭新的题材,照样的也能够写出滥调来。

篇八、爱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

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

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篇九、秋雨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

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

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

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

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
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

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

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

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
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

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

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篇十、草炉饼 前两年看到一篇大陆小说《八千岁》,里面写一个节俭的富翁,老是吃一种无油烧饼,叫做草炉饼。

我这才恍然大悟,四五十年前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二次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马……草炉饼!”吴语“买”“卖”同音“马”,“炒”音“草”,所以先当是“炒炉饼”,再也没想到有专烧茅草的火炉。

卖饼的歌喉嘹亮,“马”字拖得极长,下一个字拔高,末了“炉饼”二字清脆迸跳,然后突然噎住。

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声音,与卖臭豆腐干的苍老沙哑的喉咙遥遥相对,都是好嗓子。

卖馄饨的就一声不出,只敲梆子。

馄饨是消夜,晚上才有,臭豆腐干也要黄昏才出现,白天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

也许因为他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拉塌车的,骑脚踏车送货的,以及各种小贩,白天最多。

可以拿在手里走着吃——最便当的便当。

战时汽车稀少,车声市声比较安静。

在高楼上遥遥听到这漫长的呼声,我和姑姑都说过不止一次:“这炒炉饼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现在好些人都吃。

”有一次我姑姑幽幽地说,若有所思。

我也只“哦”了一声。

印象中似乎不像大饼油条是平民化食品,这是贫民化了。

我姑姑大概也是这样想。

有一天我们房客的女佣买了一块,一角蛋糕似地搁在厨房桌上的花漆桌布上。

一尺阔的大圆烙饼上切下来的,不过不是薄饼,有一寸多高,上面也许略洒了点芝麻。

显然不是炒年糕一样在锅里炒的,不会是“炒炉饼”。

再也想不出是个什么字,除非是“燥”?其实“燥炉”根本不通,火炉还有不干燥的?《八千岁》里的草炉饼是贴在炉子上烤的。

这么厚的大饼绝对无法“贴烧饼”。

《八千岁》的背景似是共党来之前的苏北一带。

那里的草炉饼大概是原来的形式,较小而薄。

江南的草炉饼疑是近代的新发展,因为太像中国本来没有的大蛋糕。

战后就绝迹了。

似乎战时的苦日子一过去,就没人吃了。

我在街上碰见过一次,擦身而过,小贩臂上挽着的篮子里盖着布,掀开一角露出烙痕斑斑点点的大饼,饼面微黄,也许一叠有两三只。

白布洗成了匀净的深灰色,看着有点恶心。

匆匆一瞥,我只顾忙着看那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食品,没注意拎篮子的人,仿佛是个苍黑瘦瘠中年以上的男子。

我也没想到与那年轻的歌声太不相称,还是太瘦了显老。

上海五方杂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反而少见。

叫卖吃食的倒都是纯粹本地口音。

有些土着出人意表地肤色全国最黑,至少在汉族内。

而且黑中泛灰,与一般的紫膛色不同,倒比较像南太平洋关岛等小岛(Micronesian)与澳洲原住民的炭灰皮色。

我从前进的中学,舍监是青浦人——青浦的名称与黄浦对立,想来都在黄浦江边——生得黑里俏,女生背后给她取的绰号就叫阿灰。

她这同乡大概长年户外工作,又更晒黑了。

沿街都是半旧水泥弄堂房子的背面,窗户为了防贼,位置特高,窗外装凸出的细瘦黑铁栅。

街边的洋梧桐,淡褐色疤斑的笔直的白圆筒树身映在人行道的细麻点水泥大方砖上,在耀眼的烈日下完全消失了。

眼下遍地白茫茫晒褪了色,白纸上忽然来了这么个“墨半浓”的鬼影子,微驼的瘦长条子,似乎本来是圆脸,黑得看不清面目,乍见吓人一跳。

就这么一只篮子,怎么够卖,一天叫到晚?难道就做一篮子饼,小本生意小到这样,真是袖珍本了。

还是瘦弱得只拿得动一只篮子,卖完了再回去拿?那总是住得近。

这里全是住宅区,紧接着通衢大道,也没有棚户。

其实地段好,而由他一个人独占,想必也要走门路,警察方面塞点钱。

不像是个乡下人为了现在乡下有日本兵与和平军,无法存活才上城来,一天卖一篮子饼,聊胜于无的营生。

这些我都是此刻写到这里才想起来的,当时只觉得有点骇然。

也只那么一刹那,此后听见“马……草炉饼”的呼声,还是单纯地甜润悦耳,完全忘了那黑瘦得异样的人。

至少就我而言,这是那时代的“上海之音”,周璇、姚莉的流行歌只是邻家无线电的噪音,背景音乐,不是主题歌。

我姑姑有一天终于买了一块,下班回来往厨房桌上一撩,有点不耐烦地半恼半笑地咕噜了一声:“哪,炒炉饼。

” 报纸托着一角大饼,我笑着撕下一小块吃了,干敷敷地吃不出什么来。

也不知道我姑姑吃了没有,还是给了房客的女佣了。

张爱玲散文

 张爱玲经典散文1   《 被窝》   连夜抄写了一万多字,这在我是难得的事,因为太疲倦,上床反而睡不着。

外面下着雨,已经下了许多天,点点滴滴,歪歪斜斜,像我的抄不完的草稿,写在时速消息油印的反面,黄色油印字迹透过纸背,不论我写的是什么,快乐的,悲哀的,背后永远有那黄阴阴的一行一行;
蓝墨水盖这不住枣阴凄凄的新闻。

×
×
秘书长答记者问:户口米不致停止配给,外间所传不确黄黯单调的一行一行滴沥滴沥,搭啦搭啦,雨还在下,一阵密,一阵疏,一场空白。

  霖雨的晚上,黏唧唧地,更觉得被窝的存在。

翻个身,是更冷的被窝。

外国式的被窝,把毯子底下托了被单,紧紧塞到褥子底下,是非常坚牢的布置,睡相再不好的人也蹬它不开。

可是空荡荡地,面积太大,不容易暖和;
热燥起来,又没法子把脚伸出去。

中国式的被窝,铺在褥子上面,折成了筒子,恰恰套在身上,一会就热了,轻便随和,然而不大牢靠,一下子就踢开了。

由此可以看出国民性的不同。

日本被窝,不能说是窝。

方方的一块覆在身上,也不叠一叠,再厚些底下也是风飕飕,被面上印着大来大去的鲜丽活泼的图案,根本是一张画,不过下面托了层棉胎。

在这样的空气流通的棉被底下做的梦,梦里也不会耽於逸乐,或许梦见隆冬郊外的军事训练。

  中国人怕把娇艳的丝质被面弄脏了,四周用被单包过来,草草地缝几针,被面不能下水,而被单随时可以拆下来洗濯,是非常合科实际的打算。

外国人的被单不订在毯子上,每天铺起床来比较麻烦,但他们洗被单的意思似乎比我们更为坚决明晰,而他们也的确比我们洗得勤些。

被单不论中外,都是白色的居多,然而白布是最不罗曼谛克的东西,至多只能做到一个干净,也还不过是病院的干净,有一点惨戚。

淡粉红的就很安乐,淡蓝看着是最奢侈的白,真正雪雪白,像美国广告里用他们的肥皂粉洗出来的衣裳。

中国人从前,只有小孩子与新嫁娘可以用粉红的被单,其余都是白的。

被的一头有时另外一条白布,叫做被档头,可以常常洗,也是偷懒的办法。

日本仿佛也有一种被档头,却是黑丝绒的长条,头上的油垢在上面擦来擦去,虽然耐脏,看着却有点腻心。

天鹅绒这样东西,因为不是日本固有的织物,他们虽然常常用,用得并不好。

像冬天他们女人和服上加一条深红丝绒的围巾虽比绒线结的或是毛织品的围巾稍许相称些,仍旧不大好看。

  想着也许可以用这作为材料写篇文章,但是一想到文章,心里就急起来,听见隐隐的两声鸡叫,天快亮了,越急越睡不着。

我最怕听鸡叫。

明日白露,光阴往来,那是夜。

在黎明的鸡啼里,却是有去无来,有去无来,凄凄地,急急地,淡了下去,没有影子黑影子至少还有点颜色。

  鸡叫的渐渐多起来,东一处,西一处,却又好些,不那么虚无了。

我想,如果把鸡鸣画出来,画面上应当有赭红的天,画幅很长很长,卷起来,一路打开,全是天,悠悠无尽。

而在头底下略有一点影影绰绰的城市或是墟落,鸡声从这里出来,蓝色的一缕一缕,战抖上升,一顿,一顿,方才停了。

可是一定要多留点地方,给那深赭红的天多多留些地方这样,我睡着了。

  张爱玲经典散文2   《 天才梦》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

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

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

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

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

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

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

快乐村人是一个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

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

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

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

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

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像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

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辉煌,壮丽),melancholy(忧郁),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

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在学校里我得到自由发展。

我的自信心日益坚强,直到我十六岁时,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违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

  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

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

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

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

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

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

她教我煮饭;
用肥皂粉洗衣;
练习行路的姿势;
看人的眼色;
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
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
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

  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

我的两年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

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亲的沉痛警告没有给我任何的影响。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领略。

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风笛),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顶的绿叶。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经典散文3   《 迟暮》   多事的东风,又冉冉地来到人间,桃红支不住红艳的酡颜而醉倚在封姨的臂弯里,柳丝趁着风力,俯了腰肢,搔着行人的头发,成团的柳絮,好像春神足下坠下来的一朵朵的轻云,结了队儿,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飞入了处处帘栊。

细草芊芊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痕车迹。

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
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

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
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这样看起来,反而是朝生暮死的蝴蝶为可羡了。

它们在短短的一春里尽情地酣足地在花间飞舞,一旦春尽花残,便爽爽快快地殉着春光化去,好像它们一生只是为了酣舞与享乐而来的,倒要痛快些。

像人类呢,青春如流水一般的长逝之后,数十载风雨绵绵的灰色生活又将怎样度过?   她,不自觉地已经坠入了暮年人的园地里,当一种暗示发现时,使人如何的难堪!而且,电影似的人生,又怎样能挣扎?尤其是她,十年前痛恨老年人的她!她曾经在海外壮游,在崇山峻岭上长啸,在冻港内滑冰,在广座里高谈。

但现在呢?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

她怕见旧时的挚友。

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

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

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

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差一段)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冷的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