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w体育/ 正文

周国平主要散文作品-周国平散文作品有哪些

admin2023-12-16w体育20 ℃0 评论

周国平经典散文集

  周国平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他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以下是周国平经典散文集,分享给大家!   等的滋味【1】   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

  有千百种等,等有千百种滋味。

  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

  我不喜欢一切等。

  无论所等的是好事,坏事,好坏未卜之事,不好不坏之事,等总是无可奈何的。

  等的时候,一颗心悬着,这滋味不好受。

  就算等的是幸福吧,等本身却说不上幸福。

  想像中的幸福愈诱人,等的时光愈难捱。

  例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自是一件美事,可是,性急的情人大约都像《西厢记》里那一对儿,"
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

  "
只恨柳梢日轮下得迟,月影上得慢。

  第一次幽会,张生等莺莺,忽而倚门翘望,忽而卧床哀叹,心中无端猜度佳人来也不来,一会儿怨,一会儿谅,那副神不守舍的模样委实惨不忍睹。

  我相信莺莺就不至于这么惨。

  幽会前等的一方要比赴的一方更受煎熬,就像惜别后留的一方要比走的一方更觉凄凉一样。

  那赴的走的多少是主动的,这等的留的却完全是被动的。

  赴的未到,等的人面对的是静止的时间。

  走的去了,留的人面对的是空虚的空间。

  等的可怕,在于等的人对于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因而被迫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

  有所期待使人兴奋,无所事事又使人无聊,等便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

  随着等的时间延长,兴奋转成疲劳,无聊的心境就会占据优势。

  如果佳人始终不来,才子只要不是愁得竟吊死在那棵柳树上,恐怕就只有在月下伸懒腰打呵欠的份了。

  人等好事嫌姗姗来迟,等坏事同样也缺乏耐心。

  没有谁愿意等坏事,坏事而要等,是因为在劫难逃,实出于不得已。

  不过,既然在劫难逃,一般人的心理便是宁肯早点了结,不愿无谓拖延。

  假如我们所爱的一位亲人患了必死之症,我们当然惧怕那结局的到来。

  可是,再大的恐惧也不能消除久等的无聊。

  在《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一边守护着弥留之际的安德列,一边在编一只袜子。

  她爱安德列胜于世上的一切,但她仍然不能除了等心上人死之外什么事也不做。

  一个人在等自己的死时会不会无聊呢?这大约首先要看有无足够的精力。

  比较恰当的例子是死刑犯,我揣摩他们只要离刑期还有一段日子,就不可能一门心思只想着那颗致命的子弹。

  恐惧如同一切强烈的情绪一样难以持久,久了会麻痹,会出现间歇。

  一旦试图做点什么事填充这间歇,阵痛般发作的恐惧又会起来破坏任何积极的念头。

  一事不做地坐等一个注定的灾难发生,这种等实在荒谬,与之相比,灾难本身反倒显得比较好忍受一些了。

  无论等好事还是等坏事,所等的那个结果是明确的。

  如果所等的结果对于我们关系重大,但吉凶未卜,则又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时我们宛如等候判决,心中焦虑不安。

  焦虑实际上是由彼此对立的情绪纠结而成,其中既有对好结果的盼望,又有对坏结果的忧惧。

  一颗心不仅悬在半空,而且七上八下,大受颠簸之苦。

  说来可怜,我们自幼及长,从做学生时的大小考试,到毕业后的就业、定级、升迁、出洋等等,一生中不知要过多少关口,等候判决的滋味真没有少尝。

  当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悟性,就迟早会看淡浮世功名,不再把自己放在这个等候判决的位置上。

  但是,若非修炼到类似涅的境界,恐怕就总有一些事情的结局是我们不能无动于衷的。

  此刻某机关正在研究给不给我加薪,我可以一哂置之。

  此刻某医院正在给我的妻子动剖腹产手术,我还能这么豁达吗?到产科手术室门外去看看等候在那里的丈夫们的冷峻脸色,我们就知道等候命运判决是多么令人心焦的经历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走到某几扇陌生的门前等候开启,那心情便接近于等在产科手术室门前的丈夫们的心情。

  不过,我们一生中最经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门前,而是窗前。

  那是一些非常窄小的小窗口,有形的或无形的,分布于商店、银行、车站、医院等与生计有关的场所,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衙门。

  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耐着性子,排着队,缓慢地向它们挪动,然后屈辱地侧转头颅,以便能够把我们的视线、手和手中的钞票或申请递进那个窄洞里,又摸索着取出我们所需要的票据文件等等。

  这类小窗口常常无缘无故关闭,好在我们的忍耐力磨炼得非常发达,已经习惯于默默地无止境地等待了。

  等在命运之门前面,等的是生死存亡,其心情是焦虑,但不乏悲壮感。

  等在生计之窗前面,等的是柴米油盐,其心情是烦躁,掺和着屈辱感。

  前一种等,因为结局事关重大,不易感到无聊。

  然而,如果我们的悟性足以平息焦虑,那么,在超脱中会体味一种看破人生的大无聊。

  后一种等,因为对象平凡琐碎,极易感到无聊,但往往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小无聊。

  说起等的无聊,恐怕没有比逆旅中的迫不得已的羁留更甚的了。

  所谓旅人之愁,除离愁、乡愁外,更多的成分是百无聊赖的闲愁。

  譬如,由于交通中断,不期然被耽搁在旅途某个荒村野店,通车无期,举目无亲,此情此境中的烦闷真是难以形容。

  但是,若把人生比作-逆旅,我们便会发现,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际。

  我们向理想生活进发,因了种种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一个点上停了下来。

  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总在等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

  有些人渐渐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在这个点上安排自己的生活。

  有些人仍然等啊等,岁月无情,到头来悲叹自己被耽误了一辈子。

  那么,倘若生活中没有等,又怎么样呢?在说了等这么多坏话之后,我忽然想起等的种种好处,不禁为我的忘恩负义汗颜。

  我曾经在一个农场生活了一年半。

  那是湖中的一个孤岛,四周只见茫茫湖水,不见人烟。

  我们在岛上种水稻,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

  使我终于忍受住这单调生活的正是等--等信。

  每天我是怀着怎样殷切的心情等送信人到来的时刻呵,我仿佛就是为这个时刻活着的,尽   管等常常落空,但是等本身就为一天的生活提供了色彩和意义。

  我曾经在一间地下室里住了好几年。

  日复一日,只有我一个人。

  当我伏案读书写作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在等--等敲门声。

  我期待我的同类访问我,这期待使我感到我还生活在人间,地面上的阳光也有我一份。

  我不怕读书写作被打断,因为无需来访者,极度的寂寞早已把它们打断一次又一次了。

  不管等多么需要耐心,人生中还是有许多值得等的事情的:等冬夜里情人由远及近的脚步声,等载着久别好友的列车缓缓进站,等第一个孩子出生,等孩子咿呀学语偶然喊出一声爸爸后再喊第二第三声,等第一部作品发表,等作品发表后读者的反响和共鸣…

  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哪里还有人生?活着总得等待什么,哪怕是等待戈多。

  有人问贝克特,戈多究竟代表什么,他回答道:"
我要是知道,早在剧中说出来了。

  "
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这等待中展开并且获得了理由。

  等的滋味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

  不,一无所等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一无所等的时候,我们还是在等,等那个有所等的时刻到来。

  一个人到了连这样的等也没有的地步,就非自杀不可。

  所以,始终不出场的戈多先生实在是人生舞台的主角,没有他,人生这场戏是演不下去的。

  人生惟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来的死。

  但是,人人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

  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幸福的悖论【2】   一   把幸福作为研究课题是一件冒险的事。

  "
幸福"
一词的意义过于含混,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
幸福"
,但不同的人所向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

  哲学家们提出过种种幸福论,可以担保的是,没有一种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

  至于形形色色所谓幸福的"
秘诀"
,如果不是江湖骗方,也至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罢了。

  幸福是一种太不确定的东西。

  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一旦愿望实现了,就真感到幸福么?萨特一生可谓功成愿遂,常人最企望的两件事,爱情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他几乎都毫无瑕疵地得到了,但他在垂暮之年却说:"
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它又让我认识到这没多大意思。

  不过你有什么办法?"
  所以,我对一切关于幸福的`抽象议论都不屑一顾,而对一切许诺幸福的翔实方案则简直要嗤之以鼻了。

  最近读莫洛亚的《人生五大问题》,最后一题也是"
论幸福"

  但在前四题中,他对与人生幸福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爱情和婚姻,家庭,友谊,社会生活,作了生动透剔的论述,令人读而不倦。

  幸福问题的讨论历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方面,关系到幸福的客观条件,另一是心理方面,关系到幸福的主观体验。

  作为一位优秀的传记和小说作家,莫洛亚的精彩之处是在后一方面。

  就社会方面而言,他的见解大体是肯定传统的,但由于他体察人类心理,所以并不失之武断,给人留下了思索和选择的余地。

  二   自古以来,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始终被视为个人幸福之命脉所系。

  多少幸福或不幸的喟叹,都缘此而起。

  按照孔德的说法,女人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婚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但即使是行动动物的男人,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倘若在爱情和婚姻上失败了,他仍然会觉得自己非常不幸。

  可是,就在这个人们最期望得到幸福的领域里,却很少有人敢于宣称自己是真正幸福的。

  诚然,热恋中的情人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幸福女神的宠儿,但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热恋的机遇,有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品尝过个中滋味。

  况且热恋未必导致美满的婚姻,婚后的失望、争吵、厌倦、平淡、麻木几乎是常规,终身如恋人一样缱绻的夫妻毕竟只是幸运的例外。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在异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个最佳对象,一个所谓的"
惟一者"
、"
独一无二者"
,或如吉卜林的诗所云,"
一千人中之一人"

  但是,人生短促,人海茫茫,这样两个人相遇的几率差不多等于零。

  如果把幸福寄托在这相遇上,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事实上,爱情并不如此苛求,冥冥中也并不存在非此不可的命定姻缘。

  正如莫洛亚所说:"
如果因了种种偶然(按:应为必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那么,差不多近似的爱情也会在另一个对象身上感到。

  "
期待中的"
惟一者"
,会化身为千百种形象向一个渴望爱情的人走来。

周国平散文

  救世和自救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

这个事实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一个人并不需要有多么敏锐的心灵,就可以感受到了。

其主要表现是:一、信仰生活的失落。

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

尤其可悲的是,人们甚至丧失了对信仰问题的起码认真态度,对之施以哄笑,以无信仰自夸。

二、情感生活的缩减。

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

情感体验失去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

三、文化生活的粗鄙。

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

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绝无文化素养的记者和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几有席卷天下之势。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的。

不过,其中又有区别。

据我观察,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

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世,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乃至神圣的诅咒,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或者--审判世人,以先知的口吻预言某种末日审判。

张承志是当今最典型的代表。

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恢复或营造他们心目中的治世。

相当一批人文学者正在为此竭精殚虑,摇唇鼓舌。

不论愤怒还是忧虑,救世是共同的立场,所以我把两者归作一个类别。

  另一类人是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他们没有太直接的救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

他们对于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精神平庸化过程同样反感,但似乎不像前一类人那样有切肤之痛,如坐针毡,为之寝食不安。

由于他们更多地生活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隔膜于或超脱于他们所反感的那种外部变化了。

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和蔑视。

属于这一类的大抵是一些真正迷于艺术的艺术家,真正迷于学术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

在这样的人看来,末世论或乱世论似乎都有些危言耸听,这个世道和别的世道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过是一个俗世罢了。

时代变迁,俗的表现形式相异,或官或商,无精神性则为一。

所以,他们始终与俗世保持距离,而把精神上的独立追求和自我完善视为人生在世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此意义上,他们的立场可归结为自救。

  当然,上述划分只是相对的,毕竟可能有一些个人性和社会性皆很强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自救和救世的立场会发生重叠。

我无意在这两种立场之间评优劣,以我之见,真诚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宝贵的,我们之缺乏有感召力的传道士和启蒙思想家,一如缺乏埋头于自己园地的耕耘者。

不过,就目前而言,说句老实话,我实在听厌了各种名目的文化讨论,从这些热闹中只听出了一种浮躁和空洞。

无论是标榜为"
新国学"
的复古主张,还是以"
后现代"
名义装饰现状的学术拼贴,事实上都没有提出切实的救世良策,很可能只是成全了个人的一种功利欲|望。

至于种种关于"
文化失落"
、"
人文精神失落"
的喟叹,透出的多是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宁愿为自救的立场作一辩护,尽管真正的自救者是不需要任何理论上的辩护的。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可是,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的功利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而坚定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张三不耐贫困,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文人无行,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事实上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那些面对浮躁世态而自己心态也失衡的人,他们也许救世心切也心诚,但同时我又很怀疑他们自己内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要不何至于如此惶惶不安。

  在当今时代,最容易产生失落感的或许是一些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济世雄心的知识分子。

他们想做民众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导师,可是商业化大潮把他们冲刷到了社会的边缘地带,抛掷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他们是很难自甘寂寞的,因为他们恰好需要一个轰轰烈烈的舞台才能发挥作用。

我不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脱离社会实践,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精英或想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

我所说的智者是指那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与时代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终不渝地思考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他们在寂寞中守护圣杯,使之不被汹涌的世俗潮流淹没。

我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社会进程发生有益的制衡作用。

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

领袖无民众不成其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其导师,可是,对于智者来说,只要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我确实相信,至少在精神生活领域内,自救是更为切实的救世之道。

当今之世不像是一个能诞生新救主和新信仰的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热爱精神文化事业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从事独立的探索和创造。

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

遗憾的是,我们拥有许多不甘寂寞的信仰呼唤者、精神呐喊者和文化讨论者,少的是宗教、哲学、艺术上的真信徒甚至真虚无主义者。

透底地说,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完全独立于时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植根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

惟有从这个根源中才能生长出天才和精神杰作,他(它)们不属于时代,而时代将跟随他(它)们。

当然,一个人是否天才,能否创造出精神杰作,这是无把握的,其实也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不失去与这个永恒源泉的联系,如果这样,他就一定会怀有与罗曼·
罗兰同样的信念:"
这里无所谓精神的死亡或新生,因为它的光明从未消失,它只是熄隐了又在别处重新闪耀而已。

"
于是他就不会在任何世道下悲观失望了,因为他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未也决不会中断,而他的看来似乎孤独的精神旅程便属于这个整体,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灭。

  消费=享受?   我讨厌形形色色的苦行主义。

人活一世,生老病死,苦难够多的了,在能享受时凭什么不享受?享受实在是人生的天经地义。

蒙田甚至把善于享受人生称作"
至高至圣的美德"
,据他说,恺撒、亚历山大都是视享受生活乐趣为自己的正常活动,而把他们叱咤风云的战争生涯看作非正常活动的。

  然而,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对此就不免见仁见智了。

依我看,我们时代的迷误之一是把消费当作享受,而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并不想介入高消费能否促进繁荣的争论,因为那是经济学家的事,和人生哲学无关。

我也无意反对汽车、别墅、高档家具、四星级饭店、KTV包房等等,只想指出这一切仅属于消费范畴,而奢华的消费并非享受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

  当然,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有时两者会发生重合。

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纯粹泄欲的色|情活动只是性消费,灵肉与共的爱情才是性的真享受;
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
用电视、报刊、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读书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

要而言之,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谓"
灵魂的愉悦和升华"
的因素。

否则,花钱再多,也只能叫做消费。

享受和消费的不同,正相当于创造和生产的不同。

创造和享受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就像生产和消费属于物质生活的范畴一样。

  以为消费的数量会和享受的质量成正比,实在是一种糊涂看法。

苏格拉底看遍雅典街头的货摊,惊叹道:"
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
每个稍有悟性的读者读到这个故事,都不禁要会心一笑。

塞涅卡说得好:"
许多东西,仅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

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

"
另一方面呢,正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花钱买来的东西,便忽略了不用花钱买的享受。

"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可是每天夜晚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们哪里还想得起它们?"
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在人人忙于赚钱和花钱的今天,这样的闲人更是到哪里去寻?   那么,难道不存在纯粹肉体的、物质的享受了吗?不错,人有一个肉体,这个肉体也是很喜欢享受,为了享受也是很需要物质手段的。

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极限的,因而由这种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的纯粹肉体性质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变的,无非是食色温饱健康之类。

殷纣王"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

秦始皇筑阿房宫,"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

多么热烈的美食家,他的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歇,否则会消化不良。

多么勤奋的登徒子,他的床笫之乐也必须有节制,否则会肾虚。

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

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

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

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

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心理满足罢了。

  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

灵魂是人的精神"
自我"
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

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

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

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心疼这个家   有一种曾经广泛流传的理论认为,家庭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所以必将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消亡。

这种理论忽视了一点:家庭的存在还有着人性上的深刻根据。

有人称之为人的"
家庭天性"
,我很赞赏这个概念。

我相信,在人类历史中,家庭只会改变其形式,不会消亡。

  人的确是一种很贪心的动物,他往往想同时得到彼此矛盾的东西。

譬如说,他既想要安宁,又想要自由,既想有一个温暖的窝,又想作浪漫的漂流。

他很容易这山望那山高,不满足于既得的这一面而向往未得的那一面,于是便有了进出"
围城"
的迷乱和折腾。

不过,就大多数人而言,是宁愿为了安宁而约束一下自由的。

一度以唾弃家庭为时髦的现代人,现在纷纷回归家庭,珍视和谐的婚姻,也正证明了这一点。

原因很简单,人终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而作为社会之细胞的家庭能使人的社会天性得到最经常最切近的满足。

  活在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完全孤独。

天才的孤独是指他的思想不被人理解,在实际生活中,他却也是愿意有个好伴侣的,如果没有,那是运气不好,并非他的主动选择。

人不论伟大平凡,真实的幸福都是很平凡很实在的。

才赋和事业只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能决定他是否幸福。

我们说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天才,泰戈尔是一个幸福的天才,其根据就是他们在婚爱和家庭问题上的不同遭遇。

讲究实际的中国人把婚姻和家庭关系推崇为人伦之首,敬神的希伯来人把一个好伴侣看作神赐的礼物,把婚姻看作生活的最高成就之一,均自有其道理。

家庭是人类一切社会组织中最自然的社会组织,是把人与大地、与生命的源头联结起来的主要纽带。

有一个好伴侣,筑一个好窝,生儿育女,恤老抚幼,会给人一种踏实的生命感觉。

无家的人倒是一身轻,只怕这轻有时难以承受,容易使人陷入一种在这世上没有根基的虚无感觉之中。

  当然,我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为婚姻唱赞歌。

我的价值取向是,最好是有一个好伴侣,其次是没有伴侣,最糟是有一个坏伴侣。

伴侣好不好,标准是有没有爱情。

建设一个好家不容易,前提当然是要有爱情,但又不是单靠爱情就能成功的。

也许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珍惜这个家的心意和行动。

美丽的爱情之花常常也会结出苦涩的婚姻之果,开始饱满的果实也可能会半途蛀坏腐烂,原因之一便是不珍惜。

为了树立珍惜之心,我要提出一个命题:家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把它作为活的有生命的东西那样,怀着疼爱之心去珍惜它。

  家的确不仅仅是一个场所,而更是一个本身即具有生命的活体。

两个生命因相爱而结合为一个家,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生命随岁月的流逝而流逝,流归何处?我敢说,很大一部分流入这个家,转化为这个家的生命了。

共同生活的时间愈长,这个家就愈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其中交织着两人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无数细小而宝贵的共同记忆,在多数情况下还有共同抚育小生命的辛劳和欢乐。

正因为如此,即使在爱情已经消失的情况下,离异仍然会使当事人感觉到一种撕裂的痛楚。

此时不是别的东西,而正是家这个活体,这个由双方生命岁月交织成的生命体在感到疼痛。

古犹太法典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和他的结发妻子离婚时,甚至圣坛也会为他们哭泣。

如果我们时时记住家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也知道疼,它也畏惧死,我们就会心疼它,更加细心地爱护它了。

那么,我们也许就可以避免一些原可避免的家庭破裂的悲剧了。

  人的天性是需要一个家的,家使我们感觉到生命的温暖和实在,也凝聚了我们的生命岁月。

心疼这个家吧,如同心疼一个默默护佑着也铭记着我们的生命岁月的善良的亲人。

  宽松的婚姻   一   关于婚姻是否违背人的天性的争论永远不会有一个结果,因为世上没有比所谓人的天性更加矛盾的东西了。

每人最好对自己提出一个具体得多的问题:你更想要什么?如果是安宁,你就结婚;
如果是自由,你就独身。

  自由和安宁能否两全其美呢?有人设计了一个方案,名曰开放的婚姻。

然而,婚姻无非就是给自由设置一道门槛,在实际生活中,它也许关得严,也许关不严,但好歹得有。

没有这道门槛,完全开放,就不成其为婚姻了。

婚姻本质上不可能承认当事人有越出门槛的自由,必然把婚外恋和婚外性关系视作犯规行为。

当然,犯规未必导致婚姻破裂,但几乎肯定会破坏安宁。

迄今为止,我还不曾见到哪怕一个开放的婚姻试验成功的例子。

  与开放的婚姻相比,宽松的婚姻或许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

所谓宽松,就是善于调节距离,两个人不要捆得太紧太死,以便为爱情留出自由呼吸的空间。

它仅仅着眼于门槛之内的自由,其中包括独处的自由,关起门来写信写日记的自由,和异性正常交往的自由,偶尔调调情的自由,等等。

至于门槛之外的自由,它很明智地保持沉默,知道这不是自己力能管辖的事情。

  二   要亲密,但不要无间。

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相爱的人也不例外。

婚姻之所以容易终成悲剧,就因为它在客观上使得这个必要的距离难以保持。

一旦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

随之丧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后是爱情。

  结婚是一个信号,表明两个人如胶似漆仿佛融成了一体的热恋有它的极限,然后就要降温,适当拉开距离,重新成为两个独立的人,携起手来走人生的路。

然而,人们往往误解了这个信号,反而以为结了婚更是一体了,结果纠纷不断。

孔子说:"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这话对女子不公平。

其实,"
近之则不孙"
几乎是一个规律,并非只有女子如此。

太近无君子,谁都可能被惯成或逼成不逊无礼的小人。

  三   有一种观念认为,相爱的夫妇间必须绝对忠诚,对各自的行为乃至思想不得有丝毫隐瞒,否则便亵渎了纯洁的爱和神圣的婚姻。

  一个人在有了足够的阅历后便会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幼稚的观念。

  问题在于,即使是极深笃的爱缘,或者说,正因为是极深笃的爱缘,乃至于白头偕老,共度人生,那么,在这漫长岁月中,各人怎么可能、又怎么应该没有自己的若干小秘密呢?   爱情史上不乏忠贞的典范,但是,后人发掘的材料往往证实,在这类佳话与事实之间多半有着不小的出入。

依我看,只要爱情本身是真实的,那么,即使当事人有-些不愿为人知悉甚至不愿为自己的爱人知悉的隐秘细节,也完全无损于这种真实性。

我无法设想,两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之间的天长日久的情感生活,会是一条没有任何暗流或支流、永远不起波澜的平坦河流。

倘这样,那肯定不是大自然中的河流,而只是人工修筑的水渠,倒反见其不真实了。

  当然,爱侣之间应该有基本的诚实和相当的透明度。

但是,万事都有个限度。

水至清无鱼。

苛求绝对诚实反而会酿成不信任的氛围,甚至逼出欺骗和伪善。

一种健全的爱侣关系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权。

这种尊重一方面基于爱和信任,另一方面基于对人性弱点的宽容。

羞于追问相爱者难以启齿的小隐秘,乃是爱情中的自尊和教养。

  也许有人会问:宽容会不会助长人性弱点的恶性发展,乃至毁坏爱的基础呢?我的回答是:凡是会被信任和宽容毁坏的,猜疑和苛求也决计挽救不了,那就让该毁掉的毁掉吧。

说到底,会被信任和宽容毁坏的爱情本来就是脆弱的,相反,猜疑和苛求却可能毁坏最坚固的爱情。

我们冒前一种险,却避免了后一种更坏的前途,毕竟是值得的。

  四   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但人情还有更深邃的一面,便是恋故怀旧。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年轻,终有一天会发现,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乃是那种历尽沧桑始终不渝的伴侣之情。

在持久和谐的婚姻生活中,两个人的生命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一般地生长在-起了。

共同拥有的无数细小珍贵的回忆犹如一份无价之宝,一份仅仅属于他们两人无法转让他人也无法传之子孙的奇特财产。

说到底,你和谁共有这一份财产,你也就和谁共有了今生今世的命运。

与之相比,最浪漫的风流韵事也只成了过眼烟云。

  爱情不风流   有一个字,内心严肃的人最不容易说出口,有时是因为它太假,有时是因为它太真。

  爱情不风流,爱情是两性之间最严肃的一件事。

  调情是轻松的,爱情是沉重的。

风流韵事不过是躯体的游戏,至多还是感情的游戏。

可是,当真的爱情来临时,灵魂因恐惧和狂喜而战栗了。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是灵魂的事。

真正的爱情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肉体的亲昵仅是它的结果。

不管持续时间是长是短,这样的相遇极其庄严,双方的灵魂必深受震撼。

相反,在风流韵事中,灵魂并不真正在场,一点儿小感情只是肉欲的佐料。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极认真。

正因为此,爱情始终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如果失败又会留下很深的创伤,这创伤甚至可能终身不愈。

热恋者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对方并被对方充满,一旦爱情结束,就往往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风流韵事却无所谓真正的成功或失败,投入甚少,所以退出也甚易。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其实是很谦卑的。

"
爱就是奉献"
--如果除去这句话可能具有的说教意味,便的确是真理,准确地揭示了爱这种情感的本质。

爱是一种奉献的激|情,爱一个人,就会遏制不住地想为她(他)做些什么,想使她快乐,而且是绝对不求回报的。

爱者的快乐就在这奉献之中,在他所创造的被爱者的快乐之中。

最明显的例子是父母对幼仔的爱,推而广之,一切真爱均应如此。

可以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男女之恋中真爱所占的比重,剩下的就只是情|欲罢了。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需要一份格外的细致。

爱是一种了解的渴望,爱一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了解她的一切,把她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当作最珍贵的财富接受过来,精心保护。

如果你和一个异性发生了很亲密的关系,但你并没有这种了解的渴望,那么,我敢断定你并不爱她,你们之间只是又一段风流因缘罢了。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虽甜犹苦,使人销魂也令人断肠,同时是天堂和地狱。

正如纪伯伦所说--   "
爱虽给你加冠,它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

它虽栽培你,它也刈剪你。

  "
它虽升到你的最高处,抚惜你在日中颤动的枝叶。

它也要降到你的根下,摇动你的根柢的一切关节,使之归土。

"
  所以,内心不严肃的人,内心太严肃而又被这严肃吓住的人,自私的人,懦弱的人,玩世不恭的人,饱经风霜的人,在爱情面前纷纷逃跑了。

  所以,在这人际关系日趋功利化、表面化的时代,真正的爱情似乎越来越稀少了。

有人愤激地问我:"
这年头,你可听说某某恋爱了,某某又失恋了?"
我一想,果然少了,甚至带有浪漫色彩的风流韵事也不多见了。

在两性|交往中,人们好像是越来越讲究实际,也越来越潇洒了。

  也许现代人真是活得太累了,所以不愿再给自己加上爱情的重负,而宁愿把两性关系保留为一个轻松娱乐的园地。

也许现代人真是看得太透了,所以不愿再徒劳地经受爱情的折磨,而宁愿不动感情地面对异性世界。

然而,逃避爱情不会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空虚的一个征兆吗?爱情原是灵肉两方面的相悦,而在普遍的物欲躁动中,人们尚且无暇关注自己的灵魂,又怎能怀着珍爱的情意去发现和欣赏另一颗灵魂呢?   可是,尽管真正的爱情确实可能让人付出撕心裂肺的代价,却也会使人得到刻骨铭心的收获。

逃避爱情的代价更大。

就像一万部艳情小说也不能填补《红楼梦》的残缺一样,一万件风流韵事也不能填补爱情的空白。

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再信任和关心彼此的灵魂,肉体徒然亲近,灵魂终是陌生,他们就真正成了大地上无家可归的孤魂了。

如果亚当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们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园。

  爱情不风流,因为风流不过尔尔,爱情无价。

周国平经典散文集

  周国平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他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以下是周国平经典散文集,分享给大家!   等的滋味【1】   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

  有千百种等,等有千百种滋味。

  等的滋味,最是一言难尽。

  我不喜欢一切等。

  无论所等的是好事,坏事,好坏未卜之事,不好不坏之事,等总是无可奈何的。

  等的时候,一颗心悬着,这滋味不好受。

  就算等的是幸福吧,等本身却说不上幸福。

  想像中的幸福愈诱人,等的时光愈难捱。

  例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自是一件美事,可是,性急的情人大约都像《西厢记》里那一对儿,"
自从那日初时,想月华,捱一刻似一夏。

  "
只恨柳梢日轮下得迟,月影上得慢。

  第一次幽会,张生等莺莺,忽而倚门翘望,忽而卧床哀叹,心中无端猜度佳人来也不来,一会儿怨,一会儿谅,那副神不守舍的模样委实惨不忍睹。

  我相信莺莺就不至于这么惨。

  幽会前等的一方要比赴的一方更受煎熬,就像惜别后留的一方要比走的一方更觉凄凉一样。

  那赴的走的多少是主动的,这等的留的却完全是被动的。

  赴的未到,等的人面对的是静止的时间。

  走的去了,留的人面对的是空虚的空间。

  等的可怕,在于等的人对于所等的事完全不能支配,对于其他的事又完全没有心思,因而被迫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

  有所期待使人兴奋,无所事事又使人无聊,等便是混合了兴奋和无聊的一种心境。

  随着等的时间延长,兴奋转成疲劳,无聊的心境就会占据优势。

  如果佳人始终不来,才子只要不是愁得竟吊死在那棵柳树上,恐怕就只有在月下伸懒腰打呵欠的份了。

  人等好事嫌姗姗来迟,等坏事同样也缺乏耐心。

  没有谁愿意等坏事,坏事而要等,是因为在劫难逃,实出于不得已。

  不过,既然在劫难逃,一般人的心理便是宁肯早点了结,不愿无谓拖延。

  假如我们所爱的一位亲人患了必死之症,我们当然惧怕那结局的到来。

  可是,再大的恐惧也不能消除久等的无聊。

  在《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一边守护着弥留之际的安德列,一边在编一只袜子。

  她爱安德列胜于世上的一切,但她仍然不能除了等心上人死之外什么事也不做。

  一个人在等自己的死时会不会无聊呢?这大约首先要看有无足够的精力。

  比较恰当的例子是死刑犯,我揣摩他们只要离刑期还有一段日子,就不可能一门心思只想着那颗致命的子弹。

  恐惧如同一切强烈的情绪一样难以持久,久了会麻痹,会出现间歇。

  一旦试图做点什么事填充这间歇,阵痛般发作的恐惧又会起来破坏任何积极的念头。

  一事不做地坐等一个注定的灾难发生,这种等实在荒谬,与之相比,灾难本身反倒显得比较好忍受一些了。

  无论等好事还是等坏事,所等的那个结果是明确的。

  如果所等的结果对于我们关系重大,但吉凶未卜,则又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时我们宛如等候判决,心中焦虑不安。

  焦虑实际上是由彼此对立的情绪纠结而成,其中既有对好结果的盼望,又有对坏结果的忧惧。

  一颗心不仅悬在半空,而且七上八下,大受颠簸之苦。

  说来可怜,我们自幼及长,从做学生时的大小考试,到毕业后的就业、定级、升迁、出洋等等,一生中不知要过多少关口,等候判决的滋味真没有少尝。

  当然,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悟性,就迟早会看淡浮世功名,不再把自己放在这个等候判决的位置上。

  但是,若非修炼到类似涅的境界,恐怕就总有一些事情的结局是我们不能无动于衷的。

  此刻某机关正在研究给不给我加薪,我可以一哂置之。

  此刻某医院正在给我的妻子动剖腹产手术,我还能这么豁达吗?到产科手术室门外去看看等候在那里的丈夫们的冷峻脸色,我们就知道等候命运判决是多么令人心焦的经历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走到某几扇陌生的门前等候开启,那心情便接近于等在产科手术室门前的丈夫们的心情。

  不过,我们一生中最经常等候的地方不是门前,而是窗前。

  那是一些非常窄小的小窗口,有形的或无形的,分布于商店、银行、车站、医院等与生计有关的场所,以及办理种种烦琐手续的机关衙门。

  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耐着性子,排着队,缓慢地向它们挪动,然后屈辱地侧转头颅,以便能够把我们的视线、手和手中的钞票或申请递进那个窄洞里,又摸索着取出我们所需要的票据文件等等。

  这类小窗口常常无缘无故关闭,好在我们的忍耐力磨炼得非常发达,已经习惯于默默地无止境地等待了。

  等在命运之门前面,等的是生死存亡,其心情是焦虑,但不乏悲壮感。

  等在生计之窗前面,等的是柴米油盐,其心情是烦躁,掺和着屈辱感。

  前一种等,因为结局事关重大,不易感到无聊。

  然而,如果我们的悟性足以平息焦虑,那么,在超脱中会体味一种看破人生的大无聊。

  后一种等,因为对象平凡琐碎,极易感到无聊,但往往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小无聊。

  说起等的无聊,恐怕没有比逆旅中的迫不得已的羁留更甚的了。

  所谓旅人之愁,除离愁、乡愁外,更多的成分是百无聊赖的闲愁。

  譬如,由于交通中断,不期然被耽搁在旅途某个荒村野店,通车无期,举目无亲,此情此境中的烦闷真是难以形容。

  但是,若把人生比作-逆旅,我们便会发现,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际。

  我们向理想生活进发,因了种种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一个点上停了下来。

  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总在等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

  有些人渐渐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在这个点上安排自己的生活。

  有些人仍然等啊等,岁月无情,到头来悲叹自己被耽误了一辈子。

  那么,倘若生活中没有等,又怎么样呢?在说了等这么多坏话之后,我忽然想起等的种种好处,不禁为我的忘恩负义汗颜。

  我曾经在一个农场生活了一年半。

  那是湖中的一个孤岛,四周只见茫茫湖水,不见人烟。

  我们在岛上种水稻,过着极其单调的生活。

  使我终于忍受住这单调生活的正是等--等信。

  每天我是怀着怎样殷切的心情等送信人到来的时刻呵,我仿佛就是为这个时刻活着的,尽   管等常常落空,但是等本身就为一天的生活提供了色彩和意义。

  我曾经在一间地下室里住了好几年。

  日复一日,只有我一个人。

  当我伏案读书写作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在等--等敲门声。

  我期待我的同类访问我,这期待使我感到我还生活在人间,地面上的阳光也有我一份。

  我不怕读书写作被打断,因为无需来访者,极度的寂寞早已把它们打断一次又一次了。

  不管等多么需要耐心,人生中还是有许多值得等的事情的:等冬夜里情人由远及近的脚步声,等载着久别好友的列车缓缓进站,等第一个孩子出生,等孩子咿呀学语偶然喊出一声爸爸后再喊第二第三声,等第一部作品发表,等作品发表后读者的反响和共鸣…

  可以没有爱情,但如果没有对爱情的憧憬,哪里还有青春?可以没有理解,但如果没有对理解的期待,哪里还有创造?可以没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没有等,哪里还有人生?活着总得等待什么,哪怕是等待戈多。

  有人问贝克特,戈多究竟代表什么,他回答道:"
我要是知道,早在剧中说出来了。

  "
事实上,我们一生都在等待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生活就在这等待中展开并且获得了理由。

  等的滋味不免无聊,然而,一无所等的生活更加无聊。

  不,一无所等是不可能的。

  即使在一无所等的时候,我们还是在等,等那个有所等的时刻到来。

  一个人到了连这样的等也没有的地步,就非自杀不可。

  所以,始终不出场的戈多先生实在是人生舞台的主角,没有他,人生这场戏是演不下去的。

  人生惟一有把握不会落空的等是等那必然到来的死。

  但是,人人都似乎忘了这一点而在等着别的什么,甚至死到临头仍执迷不悟。

  我对这种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满意。

  幸福的悖论【2】   一   把幸福作为研究课题是一件冒险的事。

  "
幸福"
一词的意义过于含混,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
幸福"
,但不同的人所向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

  哲学家们提出过种种幸福论,可以担保的是,没有一种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

  至于形形色色所谓幸福的"
秘诀"
,如果不是江湖骗方,也至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罢了。

  幸福是一种太不确定的东西。

  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可是,一旦愿望实现了,就真感到幸福么?萨特一生可谓功成愿遂,常人最企望的两件事,爱情的美满和事业的成功,他几乎都毫无瑕疵地得到了,但他在垂暮之年却说:"
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它又让我认识到这没多大意思。

  不过你有什么办法?"
  所以,我对一切关于幸福的`抽象议论都不屑一顾,而对一切许诺幸福的翔实方案则简直要嗤之以鼻了。

  最近读莫洛亚的《人生五大问题》,最后一题也是"
论幸福"

  但在前四题中,他对与人生幸福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爱情和婚姻,家庭,友谊,社会生活,作了生动透剔的论述,令人读而不倦。

  幸福问题的讨论历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方面,关系到幸福的客观条件,另一是心理方面,关系到幸福的主观体验。

  作为一位优秀的传记和小说作家,莫洛亚的精彩之处是在后一方面。

  就社会方面而言,他的见解大体是肯定传统的,但由于他体察人类心理,所以并不失之武断,给人留下了思索和选择的余地。

  二   自古以来,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始终被视为个人幸福之命脉所系。

  多少幸福或不幸的喟叹,都缘此而起。

  按照孔德的说法,女人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婚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但即使是行动动物的男人,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倘若在爱情和婚姻上失败了,他仍然会觉得自己非常不幸。

  可是,就在这个人们最期望得到幸福的领域里,却很少有人敢于宣称自己是真正幸福的。

  诚然,热恋中的情人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幸福女神的宠儿,但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热恋的机遇,有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品尝过个中滋味。

  况且热恋未必导致美满的婚姻,婚后的失望、争吵、厌倦、平淡、麻木几乎是常规,终身如恋人一样缱绻的夫妻毕竟只是幸运的例外。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在异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个最佳对象,一个所谓的"
惟一者"
、"
独一无二者"
,或如吉卜林的诗所云,"
一千人中之一人"

  但是,人生短促,人海茫茫,这样两个人相遇的几率差不多等于零。

  如果把幸福寄托在这相遇上,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事实上,爱情并不如此苛求,冥冥中也并不存在非此不可的命定姻缘。

  正如莫洛亚所说:"
如果因了种种偶然(按:应为必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那么,差不多近似的爱情也会在另一个对象身上感到。

  "
期待中的"
惟一者"
,会化身为千百种形象向一个渴望爱情的人走来。

周国平散文

  救世和自救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

这个事实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一个人并不需要有多么敏锐的心灵,就可以感受到了。

其主要表现是:一、信仰生活的失落。

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

尤其可悲的是,人们甚至丧失了对信仰问题的起码认真态度,对之施以哄笑,以无信仰自夸。

二、情感生活的缩减。

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

情感体验失去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

三、文化生活的粗鄙。

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

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绝无文化素养的记者和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几有席卷天下之势。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的。

不过,其中又有区别。

据我观察,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

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世,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乃至神圣的诅咒,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或者--审判世人,以先知的口吻预言某种末日审判。

张承志是当今最典型的代表。

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恢复或营造他们心目中的治世。

相当一批人文学者正在为此竭精殚虑,摇唇鼓舌。

不论愤怒还是忧虑,救世是共同的立场,所以我把两者归作一个类别。

  另一类人是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他们没有太直接的救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

他们对于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精神平庸化过程同样反感,但似乎不像前一类人那样有切肤之痛,如坐针毡,为之寝食不安。

由于他们更多地生活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隔膜于或超脱于他们所反感的那种外部变化了。

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和蔑视。

属于这一类的大抵是一些真正迷于艺术的艺术家,真正迷于学术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

在这样的人看来,末世论或乱世论似乎都有些危言耸听,这个世道和别的世道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过是一个俗世罢了。

时代变迁,俗的表现形式相异,或官或商,无精神性则为一。

所以,他们始终与俗世保持距离,而把精神上的独立追求和自我完善视为人生在世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此意义上,他们的立场可归结为自救。

  当然,上述划分只是相对的,毕竟可能有一些个人性和社会性皆很强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自救和救世的立场会发生重叠。

我无意在这两种立场之间评优劣,以我之见,真诚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宝贵的,我们之缺乏有感召力的传道士和启蒙思想家,一如缺乏埋头于自己园地的耕耘者。

不过,就目前而言,说句老实话,我实在听厌了各种名目的文化讨论,从这些热闹中只听出了一种浮躁和空洞。

无论是标榜为"
新国学"
的复古主张,还是以"
后现代"
名义装饰现状的学术拼贴,事实上都没有提出切实的救世良策,很可能只是成全了个人的一种功利欲|望。

至于种种关于"
文化失落"
、"
人文精神失落"
的喟叹,透出的多是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

在这种情况下,我宁愿为自救的立场作一辩护,尽管真正的自救者是不需要任何理论上的辩护的。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惟自救才有生路。

可是,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的功利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而坚定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张三不耐贫困,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文人无行,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干?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事实上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那些面对浮躁世态而自己心态也失衡的人,他们也许救世心切也心诚,但同时我又很怀疑他们自己内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根基,要不何至于如此惶惶不安。

  在当今时代,最容易产生失落感的或许是一些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济世雄心的知识分子。

他们想做民众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导师,可是商业化大潮把他们冲刷到了社会的边缘地带,抛掷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他们是很难自甘寂寞的,因为他们恰好需要一个轰轰烈烈的舞台才能发挥作用。

我不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脱离社会实践,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精英或想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

我所说的智者是指那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与时代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终不渝地思考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他们在寂寞中守护圣杯,使之不被汹涌的世俗潮流淹没。

我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本身就会对社会进程发生有益的制衡作用。

智者是不会有失落感的。

领袖无民众不成其领袖,导师无弟子不成其导师,可是,对于智者来说,只要他守护着人类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即使天下无一人听他,他仍然是一个智者。

  我确实相信,至少在精神生活领域内,自救是更为切实的救世之道。

当今之世不像是一个能诞生新救主和新信仰的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热爱精神文化事业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从事独立的探索和创造。

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水准自然会提高。

遗憾的是,我们拥有许多不甘寂寞的信仰呼唤者、精神呐喊者和文化讨论者,少的是宗教、哲学、艺术上的真信徒甚至真虚无主义者。

透底地说,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完全独立于时代的,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植根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

惟有从这个根源中才能生长出天才和精神杰作,他(它)们不属于时代,而时代将跟随他(它)们。

当然,一个人是否天才,能否创造出精神杰作,这是无把握的,其实也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不失去与这个永恒源泉的联系,如果这样,他就一定会怀有与罗曼·
罗兰同样的信念:"
这里无所谓精神的死亡或新生,因为它的光明从未消失,它只是熄隐了又在别处重新闪耀而已。

"
于是他就不会在任何世道下悲观失望了,因为他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未也决不会中断,而他的看来似乎孤独的精神旅程便属于这个整体,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灭。

  消费=享受?   我讨厌形形色色的苦行主义。

人活一世,生老病死,苦难够多的了,在能享受时凭什么不享受?享受实在是人生的天经地义。

蒙田甚至把善于享受人生称作"
至高至圣的美德"
,据他说,恺撒、亚历山大都是视享受生活乐趣为自己的正常活动,而把他们叱咤风云的战争生涯看作非正常活动的。

  然而,怎样才算真正享受人生呢?对此就不免见仁见智了。

依我看,我们时代的迷误之一是把消费当作享受,而其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并不想介入高消费能否促进繁荣的争论,因为那是经济学家的事,和人生哲学无关。

我也无意反对汽车、别墅、高档家具、四星级饭店、KTV包房等等,只想指出这一切仅属于消费范畴,而奢华的消费并非享受的必要条件,更非充分条件。

  当然,消费和享受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有时两者会发生重合。

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又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纯粹泄欲的色|情活动只是性消费,灵肉与共的爱情才是性的真享受;
走马看花式的游览景点只是旅游消费,陶然于山水之间才是大自然的真享受;
用电视、报刊、书籍解闷只是文化消费,启迪心智的读书和艺术欣赏才是文化的真享受。

要而言之,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灵参与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谓"
灵魂的愉悦和升华"
的因素。

否则,花钱再多,也只能叫做消费。

享受和消费的不同,正相当于创造和生产的不同。

创造和享受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就像生产和消费属于物质生活的范畴一样。

  以为消费的数量会和享受的质量成正比,实在是一种糊涂看法。

苏格拉底看遍雅典街头的货摊,惊叹道:"
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
每个稍有悟性的读者读到这个故事,都不禁要会心一笑。

塞涅卡说得好:"
许多东西,仅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

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

"
另一方面呢,正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花钱买来的东西,便忽略了不用花钱买的享受。

"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可是每天夜晚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们哪里还想得起它们?"
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在人人忙于赚钱和花钱的今天,这样的闲人更是到哪里去寻?   那么,难道不存在纯粹肉体的、物质的享受了吗?不错,人有一个肉体,这个肉体也是很喜欢享受,为了享受也是很需要物质手段的。

可是,仔细想一想,我们便会发现,人的肉体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构造所决定的极限的,因而由这种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的纯粹肉体性质的快感差不多是千古不变的,无非是食色温饱健康之类。

殷纣王"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

秦始皇筑阿房宫,"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

多么热烈的美食家,他的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歇,否则会消化不良。

多么勤奋的登徒子,他的床笫之乐也必须有节制,否则会肾虚。

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

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

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

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

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心理满足罢了。

  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

灵魂是人的精神"
自我"
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

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受。

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

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

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心疼这个家   有一种曾经广泛流传的理论认为,家庭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所以必将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消亡。

这种理论忽视了一点:家庭的存在还有着人性上的深刻根据。

有人称之为人的"
家庭天性"
,我很赞赏这个概念。

我相信,在人类历史中,家庭只会改变其形式,不会消亡。

  人的确是一种很贪心的动物,他往往想同时得到彼此矛盾的东西。

譬如说,他既想要安宁,又想要自由,既想有一个温暖的窝,又想作浪漫的漂流。

他很容易这山望那山高,不满足于既得的这一面而向往未得的那一面,于是便有了进出"
围城"
的迷乱和折腾。

不过,就大多数人而言,是宁愿为了安宁而约束一下自由的。

一度以唾弃家庭为时髦的现代人,现在纷纷回归家庭,珍视和谐的婚姻,也正证明了这一点。

原因很简单,人终究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而作为社会之细胞的家庭能使人的社会天性得到最经常最切近的满足。

  活在世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完全孤独。

天才的孤独是指他的思想不被人理解,在实际生活中,他却也是愿意有个好伴侣的,如果没有,那是运气不好,并非他的主动选择。

人不论伟大平凡,真实的幸福都是很平凡很实在的。

才赋和事业只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能决定他是否幸福。

我们说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天才,泰戈尔是一个幸福的天才,其根据就是他们在婚爱和家庭问题上的不同遭遇。

讲究实际的中国人把婚姻和家庭关系推崇为人伦之首,敬神的希伯来人把一个好伴侣看作神赐的礼物,把婚姻看作生活的最高成就之一,均自有其道理。

家庭是人类一切社会组织中最自然的社会组织,是把人与大地、与生命的源头联结起来的主要纽带。

有一个好伴侣,筑一个好窝,生儿育女,恤老抚幼,会给人一种踏实的生命感觉。

无家的人倒是一身轻,只怕这轻有时难以承受,容易使人陷入一种在这世上没有根基的虚无感觉之中。

  当然,我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为婚姻唱赞歌。

我的价值取向是,最好是有一个好伴侣,其次是没有伴侣,最糟是有一个坏伴侣。

伴侣好不好,标准是有没有爱情。

建设一个好家不容易,前提当然是要有爱情,但又不是单靠爱情就能成功的。

也许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珍惜这个家的心意和行动。

美丽的爱情之花常常也会结出苦涩的婚姻之果,开始饱满的果实也可能会半途蛀坏腐烂,原因之一便是不珍惜。

为了树立珍惜之心,我要提出一个命题:家是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把它作为活的有生命的东西那样,怀着疼爱之心去珍惜它。

  家的确不仅仅是一个场所,而更是一个本身即具有生命的活体。

两个生命因相爱而结合为一个家,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生命随岁月的流逝而流逝,流归何处?我敢说,很大一部分流入这个家,转化为这个家的生命了。

共同生活的时间愈长,这个家就愈成为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其中交织着两人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命运,无数细小而宝贵的共同记忆,在多数情况下还有共同抚育小生命的辛劳和欢乐。

正因为如此,即使在爱情已经消失的情况下,离异仍然会使当事人感觉到一种撕裂的痛楚。

此时不是别的东西,而正是家这个活体,这个由双方生命岁月交织成的生命体在感到疼痛。

古犹太法典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和他的结发妻子离婚时,甚至圣坛也会为他们哭泣。

如果我们时时记住家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也知道疼,它也畏惧死,我们就会心疼它,更加细心地爱护它了。

那么,我们也许就可以避免一些原可避免的家庭破裂的悲剧了。

  人的天性是需要一个家的,家使我们感觉到生命的温暖和实在,也凝聚了我们的生命岁月。

心疼这个家吧,如同心疼一个默默护佑着也铭记着我们的生命岁月的善良的亲人。

  宽松的婚姻   一   关于婚姻是否违背人的天性的争论永远不会有一个结果,因为世上没有比所谓人的天性更加矛盾的东西了。

每人最好对自己提出一个具体得多的问题:你更想要什么?如果是安宁,你就结婚;
如果是自由,你就独身。

  自由和安宁能否两全其美呢?有人设计了一个方案,名曰开放的婚姻。

然而,婚姻无非就是给自由设置一道门槛,在实际生活中,它也许关得严,也许关不严,但好歹得有。

没有这道门槛,完全开放,就不成其为婚姻了。

婚姻本质上不可能承认当事人有越出门槛的自由,必然把婚外恋和婚外性关系视作犯规行为。

当然,犯规未必导致婚姻破裂,但几乎肯定会破坏安宁。

迄今为止,我还不曾见到哪怕一个开放的婚姻试验成功的例子。

  与开放的婚姻相比,宽松的婚姻或许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

所谓宽松,就是善于调节距离,两个人不要捆得太紧太死,以便为爱情留出自由呼吸的空间。

它仅仅着眼于门槛之内的自由,其中包括独处的自由,关起门来写信写日记的自由,和异性正常交往的自由,偶尔调调情的自由,等等。

至于门槛之外的自由,它很明智地保持沉默,知道这不是自己力能管辖的事情。

  二   要亲密,但不要无间。

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相爱的人也不例外。

婚姻之所以容易终成悲剧,就因为它在客观上使得这个必要的距离难以保持。

一旦没有了距离,分寸感便丧失。

随之丧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后是爱情。

  结婚是一个信号,表明两个人如胶似漆仿佛融成了一体的热恋有它的极限,然后就要降温,适当拉开距离,重新成为两个独立的人,携起手来走人生的路。

然而,人们往往误解了这个信号,反而以为结了婚更是一体了,结果纠纷不断。

孔子说:"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这话对女子不公平。

其实,"
近之则不孙"
几乎是一个规律,并非只有女子如此。

太近无君子,谁都可能被惯成或逼成不逊无礼的小人。

  三   有一种观念认为,相爱的夫妇间必须绝对忠诚,对各自的行为乃至思想不得有丝毫隐瞒,否则便亵渎了纯洁的爱和神圣的婚姻。

  一个人在有了足够的阅历后便会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幼稚的观念。

  问题在于,即使是极深笃的爱缘,或者说,正因为是极深笃的爱缘,乃至于白头偕老,共度人生,那么,在这漫长岁月中,各人怎么可能、又怎么应该没有自己的若干小秘密呢?   爱情史上不乏忠贞的典范,但是,后人发掘的材料往往证实,在这类佳话与事实之间多半有着不小的出入。

依我看,只要爱情本身是真实的,那么,即使当事人有-些不愿为人知悉甚至不愿为自己的爱人知悉的隐秘细节,也完全无损于这种真实性。

我无法设想,两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之间的天长日久的情感生活,会是一条没有任何暗流或支流、永远不起波澜的平坦河流。

倘这样,那肯定不是大自然中的河流,而只是人工修筑的水渠,倒反见其不真实了。

  当然,爱侣之间应该有基本的诚实和相当的透明度。

但是,万事都有个限度。

水至清无鱼。

苛求绝对诚实反而会酿成不信任的氛围,甚至逼出欺骗和伪善。

一种健全的爱侣关系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权。

这种尊重一方面基于爱和信任,另一方面基于对人性弱点的宽容。

羞于追问相爱者难以启齿的小隐秘,乃是爱情中的自尊和教养。

  也许有人会问:宽容会不会助长人性弱点的恶性发展,乃至毁坏爱的基础呢?我的回答是:凡是会被信任和宽容毁坏的,猜疑和苛求也决计挽救不了,那就让该毁掉的毁掉吧。

说到底,会被信任和宽容毁坏的爱情本来就是脆弱的,相反,猜疑和苛求却可能毁坏最坚固的爱情。

我们冒前一种险,却避免了后一种更坏的前途,毕竟是值得的。

  四   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但人情还有更深邃的一面,便是恋故怀旧。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年轻,终有一天会发现,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乃是那种历尽沧桑始终不渝的伴侣之情。

在持久和谐的婚姻生活中,两个人的生命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一般地生长在-起了。

共同拥有的无数细小珍贵的回忆犹如一份无价之宝,一份仅仅属于他们两人无法转让他人也无法传之子孙的奇特财产。

说到底,你和谁共有这一份财产,你也就和谁共有了今生今世的命运。

与之相比,最浪漫的风流韵事也只成了过眼烟云。

  爱情不风流   有一个字,内心严肃的人最不容易说出口,有时是因为它太假,有时是因为它太真。

  爱情不风流,爱情是两性之间最严肃的一件事。

  调情是轻松的,爱情是沉重的。

风流韵事不过是躯体的游戏,至多还是感情的游戏。

可是,当真的爱情来临时,灵魂因恐惧和狂喜而战栗了。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是灵魂的事。

真正的爱情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肉体的亲昵仅是它的结果。

不管持续时间是长是短,这样的相遇极其庄严,双方的灵魂必深受震撼。

相反,在风流韵事中,灵魂并不真正在场,一点儿小感情只是肉欲的佐料。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极认真。

正因为此,爱情始终面临着失败的危险,如果失败又会留下很深的创伤,这创伤甚至可能终身不愈。

热恋者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对方并被对方充满,一旦爱情结束,就往往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风流韵事却无所谓真正的成功或失败,投入甚少,所以退出也甚易。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其实是很谦卑的。

"
爱就是奉献"
--如果除去这句话可能具有的说教意味,便的确是真理,准确地揭示了爱这种情感的本质。

爱是一种奉献的激|情,爱一个人,就会遏制不住地想为她(他)做些什么,想使她快乐,而且是绝对不求回报的。

爱者的快乐就在这奉献之中,在他所创造的被爱者的快乐之中。

最明显的例子是父母对幼仔的爱,推而广之,一切真爱均应如此。

可以用这个标准去衡量男女之恋中真爱所占的比重,剩下的就只是情|欲罢了。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需要一份格外的细致。

爱是一种了解的渴望,爱一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了解她的一切,把她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当作最珍贵的财富接受过来,精心保护。

如果你和一个异性发生了很亲密的关系,但你并没有这种了解的渴望,那么,我敢断定你并不爱她,你们之间只是又一段风流因缘罢了。

  爱情不风流,因为它虽甜犹苦,使人销魂也令人断肠,同时是天堂和地狱。

正如纪伯伦所说--   "
爱虽给你加冠,它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

它虽栽培你,它也刈剪你。

  "
它虽升到你的最高处,抚惜你在日中颤动的枝叶。

它也要降到你的根下,摇动你的根柢的一切关节,使之归土。

"
  所以,内心不严肃的人,内心太严肃而又被这严肃吓住的人,自私的人,懦弱的人,玩世不恭的人,饱经风霜的人,在爱情面前纷纷逃跑了。

  所以,在这人际关系日趋功利化、表面化的时代,真正的爱情似乎越来越稀少了。

有人愤激地问我:"
这年头,你可听说某某恋爱了,某某又失恋了?"
我一想,果然少了,甚至带有浪漫色彩的风流韵事也不多见了。

在两性|交往中,人们好像是越来越讲究实际,也越来越潇洒了。

  也许现代人真是活得太累了,所以不愿再给自己加上爱情的重负,而宁愿把两性关系保留为一个轻松娱乐的园地。

也许现代人真是看得太透了,所以不愿再徒劳地经受爱情的折磨,而宁愿不动感情地面对异性世界。

然而,逃避爱情不会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空虚的一个征兆吗?爱情原是灵肉两方面的相悦,而在普遍的物欲躁动中,人们尚且无暇关注自己的灵魂,又怎能怀着珍爱的情意去发现和欣赏另一颗灵魂呢?   可是,尽管真正的爱情确实可能让人付出撕心裂肺的代价,却也会使人得到刻骨铭心的收获。

逃避爱情的代价更大。

就像一万部艳情小说也不能填补《红楼梦》的残缺一样,一万件风流韵事也不能填补爱情的空白。

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再信任和关心彼此的灵魂,肉体徒然亲近,灵魂终是陌生,他们就真正成了大地上无家可归的孤魂了。

如果亚当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们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园。

  爱情不风流,因为风流不过尔尔,爱情无价。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