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fg电子/ 正文

现代散文的建立和发展-现代散文发展脉络

admin2023-12-17fg电子21 ℃0 评论

散文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散文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写真纪实,袒露个性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这是散文的最重要特征。

这不同于在小说中作家往往戴上假面具,穿上隐身衣,换用叙述人的口吻说话。

因此,我们不妨对散文的真实性作较宽泛的理解,凡是忠实于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艺术感觉的散文,都不算逾越真实性的规矩。

二、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散文的选材自由,小说和戏剧的选材仍有一定要求,而这些标准都不是散文的必要条件。

因此,散文家选择和处理素材不像小说家那样看它的完满性,也不像剧作家那样看它的戏剧性,而是首先看情绪的真切和感受的独到。

三、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笔法和章法两方面。

在章法上,散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法则。

其结构中心多种多样,既可以人物为结构中心,也可以典型细节为中心。

优美的语言是散文美感的重要因素。

散文的语言美首先表现为自然质朴,不事雕琢,话语方式里透露出作家的人格特征。

扩展资料散文鉴赏技法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2、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

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3、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4、品味散文的语言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杰出散文家的语言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

5、领会作品的内涵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把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 文体特征,发展历史,分类,阅读策略等等 )

散文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扩展资料: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散文是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什么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为其先导。

现代文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实土壤上的新的产物,同时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的一个发展。

广义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指1917年到1997年。

在文学领域内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这个任务不能不落到无产阶级领导的“五四”以后革命文学的肩上。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虽然已为新文学的建立作了若干准备,但它本身无法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任务。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及是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学诸方面条件长期孕育的必然结果。

主要作用现代文学,作为中国现代复杂的阶级关系在文学上的反映,所包含的成分也是复杂多样的。

新起的白话文学本身,并不是单一的产物;
它是文学上无产阶级、革命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三种不同力量在新时期实行联合的结果,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分。

资产阶级文学,包含了相当复杂的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的思想因素,不仅同无产阶级文学有质的不同,而且同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文学也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一般习称“五四”时期的文学。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随后,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呼应文学革命的主张,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

以鲁迅、郭沫若等人为代表所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

小说方面,有鲁迅划时代的《狂人**记》和后来结集在《呐喊》、《彷徨》中的诸篇小说,还有叶绍钧、汪敬熙、冰心、郁达夫等一大批新文学作家创作了内容和形式全新的小说;
诗歌方面,出现了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刘大白等大批白话新诗人,以白话新诗冲破了千百年来旧体格律诗的正宗地位,尤其是郭沫若的《女神》,以其内容和艺术的特有气势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
散文方面的成就体现在鲁迅、李大钊等人创作的大量文艺短论(即随感录和杂文)和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许地山等人创作的抒情叙事散文(即“美文”),还有瞿秋白创作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出现了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所有这些创作呈现出开创一代文风的崭新气象,充满了破旧立新的“五四”时代精神。

1921年以后,还出现了“问题小说”、“身边小说”、“乡土文学”、“语丝文体”、“象征派”诗歌等丰富多姿的风格流派。

这些社团流派的出现,表明了新文学的成熟和壮大。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通常也叫“左联”时期的文学。

表明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思想深度。

茅盾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等,还有蒋光赤、洪深、田汉、臧克家、丁玲、张天翼、叶紫、洪灵菲以及“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中国诗歌会等等作家、群体的创作,都显示了左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

第三个十年(1937—1949),包括了抗**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前一阶段是抗战初期的文学。

围绕抗**救亡运动,出现了大量通俗明快、短小精悍的文艺作品,如街头诗、独幕剧等,也出现了一些大型的集体创作。

后一阶段在解放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解决了文艺大众化等一系列“五四”以来重要的文艺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阶段。

国统区很多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也努力向民族形式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