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泛亚电竞/ 正文

乡情.民俗的散文作品

admin2023-12-25泛亚电竞22 ℃0 评论

乡情散文:故乡过年

  春节临近,网络上与过年有关的文字多了起来。

在这些文字中年味浓郁,丰富而生动,它甚至超过了我此刻身处的现实生活。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传统春节是一个颇具仪式感的节日,没有之一。

它庄严而隆重,有着固定的程序和一丝不苟的细节,就像我小时候在老家农村过的春节那样。

     一进腊月,最先热闹起来的是乡村大集。

此时正是农闲时节,于是赶腊月集便成了乡亲们腊月里的正事。

每隔五天的一次集市,人们认真地、耐心地,一个集一个集地赶下去。

与在集市上不期而遇的三里五村的七大姑八大姨热络的打着招呼,寒暄问候。

在每一个摊位前驻足,审视问询,货比三家,讨价还价。

价格不合适,扭头便走,下一个大集再来,行情尽在心中。

在价格的涨涨跌跌间,有序地准备着年货。

即便没有什么需要采买的,只要有时间,人们也要去集市上转转,捡个漏,看个热闹什么的,都是老百姓腊月生活里天大的事。

没有谁规定非得要买东西才去赶集,所以,在我的老家,赶腊月集也叫赶闲集。

     外面的采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家里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扫房大概算是传统春节这个弘大仪式的前奏。

我小的时候,扫房这一天,一家人早早起来,全家老少齐动员,把屋子里的摆设、物件全部搬到院子里。

灶间大锅里的热水烧起来,火炕上的席子卷起来,院子里被子褥子晾晒起来。

屋顶、地面、炕上、墙壁,旮旮旯旯、角角落落,细致地清扫擦拭,让蛛网尘埃无处藏身。

孩子们在院子里用热水细心的清洗着那些搬出来的物件,一件一件地洗净擦干。

在扫房这一天,只要你足够认真,总会有些意外的发现,失踪多日的用品在某处被翻腾出来,滚落到柜子底下的玩具也重见了天日。

床单被罩被全部撤换下来,窗玻璃被擦拭的光洁如无物。

洗洗涮涮间,老屋的气象焕然一新。

农村扫房的日子一般定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午饭一定得吃米饭,米饭一定得用笊篱捞,扫房这天吃捞米饭是有讲究的,意喻着要把扫房时扫出去的财富、福气再捞回来。

劳累了大半天,中午丰盛的菜肴和干净明亮的屋子让家人们欢喜满足。

吃过午饭,再把院子里洗净晾干的物品一件件搬回屋子,归置安放好。

之所以说扫房是春节的前奏,是因为扫完房子之后,人们才可以按部就班的把从集市上陆续买回来的窗花、对联、年画张贴起来。

     是红彤彤的对联、窗花和村庄里缭绕的煮肉的香味把乡村的年味渲染的浓郁热烈。

随着做豆腐、炸丸子、裹扦子井然有序的准备过程中,年,一步一步地近了,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物质的充裕与否不是年味浓郁程度的决定因素,灶间氤氲的蒸汽是家人最热切的呼唤,不管你在外面混得怎么样,不管你在 社会 上经历着怎样的人生,归来吧!归来吧!纯正的年味是无可替代的地道的故乡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老家乡俗里那些独特的仪式。

于是,在年三十这天的团圆饭前,那些满身疲惫脚步匆匆的归人都尽量赶回了家中,卸下行囊和酸楚,与家人团聚。

我老家的团圆饭是在大年三十这天中午,热闹丰盛的饭后,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勤劳朴实的父母唠着去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包括卖几担粮食、捉几头猪仔、南山的坡地种些什么、村西的平地有何安排,间或不忘叮嘱顽皮的孩子们几句:要学会懂礼貌啦,要认真完成作业啦。

远方归来的游子聊着一年的收获和趣闻,琐琐碎碎,家长里短间,饺子包完一盖帘又包一盖帘,包完除夕夜的饺子,还要包初一吃的饺子。

包饺子的过程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同协作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享受超过了饺子这种面食本身的味道。

于是,懵懂的小孩子也被批准加入其中,帮忙擀几个不规则的饺子皮、包出几个憨朴、稚拙的饺子,引来大人们的一阵阵的笑声。

好强的孩子们不服输,红着小脸蛋不断改进着自己的技艺。

家人习惯在除夕的饺子里包进一枚硬币,吃到硬币的人预示着好彩头,一家人的祝福全在里头了。

包完了自家的饺子,母亲还会派我们姐妹去隔壁有小孩拖累的嫂子或者父母早逝只有哥俩相依为命的春生哥家帮忙包饺子。

     早早吃过晚饭,天也渐渐暗了下来,冬天的夜晚来的早。

这时,村庄里热闹起来了,人们走东家串西家开始拜年,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换上了大瓦数的灯泡,院子里房间内灯火通明。

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最先吃完晚饭的人们开始拜年了,先去往本家族的长辈家,一进大门,就开始高声大嗓地问候着,长辈的家人应承着出门迎接,长辈则端坐在炕头或正屋的椅子上,笑眯眯地答应着、招呼着,问询着各家的近况,叮嘱着后生们要孝敬家中老人,要勤勉上进,晚辈们谦恭地点着头,附声应和着。

然后告辞出来,去往下一家。

随着在村路上或在某户人家遇见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拜年的队伍也会越来越大,一般是同辈份的媳妇或小伙子们自由结组,笑闹成群。

在这样的不眠之夜里,疯跑惯了的孩子们自是不甘寂寞,父亲赶闲集时在腊月十几就买回来的,自己不知偷偷看了多少回的小灯笼,此时终于派上了用场。

家长帮着把折叠在一起的灯笼细心展开,点上小蜡烛。

孩子们提着形状、颜色、图案各异的灯笼,去到村口集合,相互炫耀欣赏一番。

然后,这个小小的,闪着如豆光芒的、飘忽如萤火虫般的独特的队伍,在稍稍年长的胆大些的孩子的带领下开始拜年了。

他们一般是走进堂屋才开始高呼长辈的称谓,然后齐齐地跪在地上,很认真地磕几个响头,“大伯大妈过年好!”清脆响亮的童音也是掷地有声,大伯大妈一边笑吟吟地看着一天天长大的侄男嫡女,一边忙不迭地扶起孩子,一边往孩子的口袋里塞些糖果瓜子。

有时候,在拜年的中途某个孩子的灯笼,或者因为行走时晃动的幅度过大,或者因为一阵风的戏弄,里面的蜡烛点燃了纸灯笼,孩子们在慌乱中救助无效,眼看着心爱的灯笼化为灰烬。

然而,因为这样的事情几乎年年发生,去年小海的灯笼不也着火了吗,孩子失落沮丧的心情稍纵即逝,小小的儿童很快又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

     在除夕之夜的乡村,你会感受到年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家人的团聚,它是一个家族和整个村庄的团聚。

除夕之夜是过年这个仪式的高潮部分,先人的牌位前摆上了新的供品,多日不见的家族长者,久未谋面的儿时伙伴都团聚在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夜晚。

谁家盖起了新房,谁家添了新丁,谁的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就,都是全村的大事,在这个夜晚,整个村庄都在分享着你的快乐和自豪。

    一圈一圈的年拜下来,人们又陆陆续续回到家中,一边和家人一起守岁,一边准备着年夜饭。

小孩子们则一边努力摆脱着瞌睡虫的纠缠,一边坚守等待着辞旧岁迎新春的钟声敲响。

     家人们明天要穿戴的的新鞋新衣服都被妈妈摆放在了柜子上,明天就是新的一年里的新的一天,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热切的期待和无限的向往……。

回乡过年散文

回乡过年散文1   筹划了好几年,终于拿到了回乡的火车票,心里顿时没了野草般的烦躁,却又如点燃了束束烟花,缤纷地绽放在嘴角、眉梢。

身子随着普快硬座在摇晃,思绪早已加入高铁的狂飙。

  近了!连绵的群山环拱侍立,不顾;
挺拔的树林夹道欢迎,不管,目光只顺着水泥路的蜿蜒向前,再向前!蓦地,村头几个熟悉的伫立点亮了双眼,紧走几步,抛下行囊,俯身抱起一串咯咯的欢笑,狠狠亲亲花朵般的小脸。

  深吸一口家乡的甘甜,点头问候白云蓝天。

山村斜倚青松卧,农家轻披雪被眠。

  灶间劈柴柈子的火红沸腾了满锅的香鲜,老屋里盛不下的欢声笑语惊飞了群群麻雀,扑楞楞地掠过房顶袅袅的炊烟。

梦中心心念念的家的饭菜怎能吃够、吃全?太阳升起在饺子锅里,终于醉落在酒碗。

  鸡回窝,狗不叫。

月亮爬上榆树梢,将树影的斑驳印成阶下交错纵横的海藻,又慢慢地挪向村头大杨树上的喜鹊窝,放任土炕上的鼾声时低时高。

  蒙蒙亮里的咯咯络络响在耳旁。

父亲的烟袋明明灭灭,映亮了几十年的土坯墙,映亮了额头那几道用一辈子写成的诗行。

母亲正在用絮叨编织着一张大网,所有的亲情都被罩住却个个心情舒畅。

  东悠悠,西转转。

河还是过去的河,山还是过去的山。

只是在儿时的玩伴身上照出了时光的荏苒,孩子的称呼也让人无奈地接受了角色的转变。

  日子突然不再不咸不淡。

几声鞭炮鸣,几声杀猪叫,几声爆玉米花的钝响都让人心颤。

生活似乎被撒上了一捏味精,扬上了一把咸盐,添加的作料调和成越来越浓的年味在空气中弥漫。

  赶集起了个大早,等东一把西一把地收拾停当,出门时已是太阳明晃晃。

背包的,牵驴的,挑挑的,开车的,前呼后应,迤缕成行,像春日融化的小溪,从各个山沟的犄角旮旯向外潺潺流淌,汇入公路的干流,再奔向集市的海洋。

摊位上乡音的喧哗,各色小吃的热香,红男绿女的熙熙攘攘,搅拌成一出大戏的开场,让数九天的寒冷无处可藏。

买完衣食买烟花,每个人都将平时的吝啬丢在一旁。

步迟囊尽,还在随着人流飘荡,不知不觉已是后半晌。

  到了家才发现,还是遗漏了最重要的物件。

缺少了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福字,红红的挂钱,怎么去迎接红红火火的大年? 回乡过年散文2   今年天公作美,于是选择回老家陪伴父母过年。

感受那乡村的温馨的民风民俗。

  回到村里,发现街上显得有点冷清,原来很多人都去城里过年了,可是留下来的人们,还是遵遁往昔的习俗,有条不紊地为过年忙碌。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大嫂大妈们照例要蒸花馍。

制作御面。

花馍是旬邑人招待客人的主食,御面则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夜菜。

其制作很麻烦,故而,要在节前,就蒸够足够的花馍,制作大量御面保存,留待来客时食用。

  花馍要用最好的麦面,一斗麦只取其最好的那部分白面。

先把面粉加入酵子起好,在炕头放置一夜,变得如同海绵那样蓬松就好了。

蒸时加入适量碱水揉匀,揉成拳头大的馒头,然后在每个馒头顶上抹上溶化的猪油,两个相对扣在一起,用刀迅速切为相同大小的四块,最后捏住面块的两个下角,轻轻拉长,绕一圈后捏在一起,一只只放入锅内蒸熟。

等锅解开,蒸片上就是一个个白如雪一般的花馍。

吃起来柔韧,软绵适口。

  御面是把和好的面团,放入水中,经过反复搓揉,直至搓得只剩下一点点面筋才作罢。

搓过面的水,放置一夜,就沉淀出雪白的一层。

滗去水后放入铁锅内炼净水分,就成了柔软的面团,趁热搓成细长条,拍扁,一条条放入锅内蒸三十分钟就好了,冷却后就可以食用了。

上好的御面,是呈透明的,吃起来光滑柔韧的。

家家户户过年都不能缺少这道菜的。

  从腊月二十八起,人们就忙着走亲戚,人们给新结婚的女儿或者外孙外甥送年画。

虽然如今很少有人张贴年画了,可送年画这个民俗却一直没有改变。

只是,年画已经退化成一种道具。

大家带的最多的,还是小孩子喜欢的各种吃食,玩具。

年节,到女儿家里看看,了解一下女儿外孙一年的生活学习,心里就很欣慰了。

  三十夜,村里照例要坐夜的。

所有的年轻人,都要热热闹闹地来到村里长辈家里,大家一起坐在酒桌旁,吃着年夜饭,说道着个人一年来的生活。

谁在上海工作,当了厂长了。

谁是坐着飞机回家的。

谁家的孩子自己办起加工店。

总之,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很成功,很多人虽然也是打工,可是一个月的工资,也三四千元的。

人们说着说着,便感到幸福满足。

觉得生活越过越有滋味了。

  大年初一,天刚亮,我们刚收拾好屋子,村里的年轻人就一起来给父母拜年了。

父亲给大家散了香烟,人们接过加在耳朵上,然后就冲着屋子正中,先作揖,后磕头,由于人多,场面很壮观。

连一些小孩子,也玩耍似的,模仿着站在门外磕头。

快乐无比。

  早饭后,是村里妇女给母亲拜年的时间,但见一群媳妇们,在几位大嫂的率领下,走进母亲屋里,先拉了一会家常,就排好队,双手交叉摆动,然后跪下磕头。

三拜后,母亲赶紧拿出糖果。

大家嘻嘻哈哈地又去另一家磕头了。

  到了初二,初三,是外甥外孙给外爷舅舅拜年的日子,很多人拖儿带女地回到娘家,这才是最热闹得时分。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汇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道道,好不痛快。

回乡过年散文3   我终于还是赶在年前,也就是20xx年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日下午,匆匆坐车,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因了种种琐碎,或许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近几年自己与家人所经历的是非曲直等等,也让自己时常难得保持所谓良好向上的积极心态,更好的以一颗朗然惬意的情怀,时刻准备去迎接,或是暂时忘掉各种世俗的忧愁和烦恼,索性忘情地再投入到我那充满温情与宽容的故土怀抱。

  妻弟是专程开着他那辆轻便亮白的小汽车,于农历腊月二十八、下午三点左右,才从那座古老城市的某高楼林立的小区,一路马不停歇的载着我和妻儿,直奔故乡。

似乎就在转眼之间,车子又下了高速,故乡县城熟悉的面容已经闯进我们的视野。

天色早早地暗沉下来,宽阔笔直的迎宾大道以及矗立两旁柱式灯箱,只有到了浓重的夜晚十分,才会幻化出五彩斑斓的效果,衬托着这座渭北普通县城,显出几多漂亮妩媚的风姿吧。

我的思绪跟着也从遥远的高原驻地——那是我常年工作生活的异地,一路千回百转,终于又实实在在的落到了故乡苍茫的大地。

  已经是许久都未能这般清醒与自觉的,再次体味回乡的别样心情,尤其是在新年即将到来的特殊时刻。

再过两天,就是那万人盼望的美好除夕之夜了,所谓的年味也愈发浓烈,这在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热闹异常的街景以及人们纷纷置办年货的忙乱情形中就能看得出。

不论是大人小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欣喜的表情。

这座渭北县城的旧模样与印记,如今依旧还深深植根在自己数年之前的记忆中,任凭岁月的无情剥蚀,却也仍然鲜活如当初的感觉。

  我和妻儿就住在县城边缘,毗邻宽阔马路的一桩偌大小区,环境十足优雅与安闲舒适。

让我总能情不自禁地生出一股羡慕。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妻儿便开始匆忙准备着过年的所需。

不外乎是又去逛那人流拥挤的街道和超市,去把自己的身心都彻底抛在年的氛围中,伴随自己快意与悠然的一时激情,好好领受在故乡过年的美好滋味。

  终于和妻儿一起盼到了大年三十那天。

没料到自己的内心却比往日显得出奇的宁静与安详起来。

接近下午时刻,我和妻儿都静静地待在家里,足不出户。

妻子不紧不慢为除夕夜包着香喷喷的饺子,儿子和我也各自以干家务和玩游戏打发着难得的过节时光。

小区内外时不时会响起鞭炮声,似乎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有点激动与按捺不住了。

挨到快吃晚饭时,我和儿子在妻子的“吩咐”下撕掉去年的“旧联"
,再仔细地用塑料胶纸“贴”好今年的春联。

就在吃饺子之前,我又匆匆下楼在附近点燃了一串鞭炮,也预示着一家人在渭北县城终于团圆过年了。

  虽然小区在过年里显得十分冷清,连我们居住的这栋楼道的住户都是静悄悄的。

外面依旧呼啸着冬日的'
冷风。

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守在一起过年的愉悦温馨,我好多年都没深刻领受了。

回乡过年散文4   尽管老公每年都嚷嚷着回乡下过年,可总是没能如愿。

不是因为我的工作忙脱不开身,就是因为我和儿子怕冷不敢去,因此自从公婆过世以后,就再也没去乡下过年。

仔细算来也有十多年了。

公婆逝世以后,老公的哥嫂那就是我们唯一的婆家,以前的时候都是正月里去的,年却没过过。

今年一进腊月,老公就兴致勃勃的张罗着回家过年。

为了不扫他的兴,我只好和同事串了几天连休,决定和儿子陪他一起去乡下过年。

回家过年就要多准备一些年货,什么啤酒、红酒、饮料、青菜、熟食、水果、海鲜、鞭炮等等,足足装满了四大箱子。

二十九日早起,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开车直奔哥嫂家。

  一、俺做大厨   还没迈进大门,汽车的喇叭声,就把从外地归来过年的大侄女唤了出来,她热情地一边和我们打着招呼,一边帮我们往屋里搬东西。

我进屋时,看到家里又多了一位陌生的姐姐,经侄女介绍,才知是她十年没见面的娘家三姨,今年也在我们家过年。

她的到来给我们这个小家又增添了几分快乐。

刚走进厨房,就看见被清洗干净的鸡鸭鱼肉摆在案板上,而地下几盆绿色的蔬菜则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仰着绿色的笑脸向我们点头致意。

看到这些新鲜的蔬菜(蒜苗、发芽葱、芹菜、豆芽),我的心一阵窃喜,没想到,在如今这个化肥、农药泛滥的时候,还能吃到如此环保的绿色食品,真是一件幸事。

六十多岁的嫂子腰扎着围裙正在厨房里忙碌,我就急忙换下衣服准备帮忙。

可嫂子却说现在不需要我,只要到饭口的时候,让我掌勺就行。

而大侄女却调皮地说:“婶娘是大厨,不能轻易出手,她自己是二厨,专门给我打下手的,嫂子和她三姨是忙工,一切都为我们服务。

”没想到我这个自认为厨艺好的人,却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今天终于可以发挥一下我这个大厨的风采。

一阵锅碗瓢盆交响曲之后,一桌丰盛的美味佳饶跃然餐桌之上。

有笨小鸡清炖野蘑菇、红烧带鱼、糖醋排骨、酱猪蹄、红焖肘子、猪杂凉拼、油闷大虾、青菜小炒、煎笨鸡蛋等等。

所有原材料都是自己家产的,没有一点化肥和农药,是纯绿色食品。

  二、饺子里的财运   吃完饭后,侄女就把我推到热炕头上休息。

说什么:“大厨就要有大厨的风度,像收拾桌子、刷碗这种小活是绝对不让我伸手的。

”躺在热炕头上美美的睡了一觉。

起来的时候,嫂子已经把饺子馅剁好了,就等着我来拌。

嫂子共准备了三样馅。

有猪肉酸菜馅的、猪肉芹菜馅的、还有素三鲜馅的。

我们几位女士一起动手准备包饺子。

正当忙碌的热火朝天之时。

哥哥手里拿着一把硬币走了过来,说是要把其包在饺子里,谁要是吃了,一年都会发大财。

看到那些还残留着黑色印记的钱币,我的心里一下就烦了呃逆。

于是就对哥哥说:“那钱多脏啊!有细菌,还是别包了,我们不喜欢吃。

”而哥哥却说:“硬币他都用洗涤净洗过好多遍了,不脏的。

”本来我和老公、儿子还有三姐都不同意包,可看到哥哥那热情高涨的样子,实在不好拂去他的兴致。

正左右为难之时,自作聪明的三姐却说:“你们别管了,我有办法了。

”三姐所说的办法就是把六个硬币全部包在三鲜馅里,并在包的饺子上做记号(少捏两个褶)。

可没想到的是,饺子下到锅里就都变成一个模子,根本看不出来。

万般无奈之下,三姐只能是用漏勺在锅底捞起一盘端给哥哥,其余的放在我们面前。

尽管这样,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没敢吃三鲜馅的。

侄女第一口就吃了一个钱币,立即吐了出来,嘴里还嚷嚷着:“我怎么也吃到钱币了。

”哥哥第一口也吃了一个,而小外孙女则不甘心的去哥哥的盘里拿了一个,果不其然,也吃到了一个。

随后哥哥一连又吃了三个硬币,我们一起恭喜哥哥财运亨通,不明就里的哥哥高兴地满脸的邹纹都乐开了花。

而我和嫂子则躲在一旁窃笑。

一家人围在桌旁,嬉笑言谈尽在其中,这段小小的插曲给这个充满喜庆的年夜饭又增加了一份乐趣。

  三、孝顺的大侄女   哥嫂家共有三个女儿,大侄女是唯一跳出农门的孩子。

哥嫂的家坐落在一个小山村里,上学很不方便,为了自己的前程,侄女十三岁时就离开父母,借住在舅舅家读书。

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侄女终于考上了沈阳鲁美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沈阳市里工作,并在那里安了家。

哥嫂家不仅有地,而且还有果园和鱼塘,家里又没有男孩子,每当农忙的时候,家里的人手就不够,自然而然的就拿大侄女当小子用。

因此每当节假日的时候,侄女就会想方设法的回来帮助哥嫂干活,什么播种、拔苗、割稻谷,都参与其中。

很多时候侄女那白嫩嫩的小手都磨出了血泡,看一眼都会让人心疼。

侄女不仅能吃苦耐劳,而且还孝顺懂事。

我们农村有个习俗,就是结了婚的女孩子是都要在婆家过年过节的。

由于两个小侄女也已结婚出嫁,家里就剩下哥嫂孤零零的两个人了。

为了不让父母悲凉,每一年大侄女都会想方设法赶回来,有的时候还会带着婆婆一起回家过年。

今年由于婆婆刚动完大手术,伤了元气,体力不支,只能是去另一个儿子家过年。

侄女只好把侄女女婿留在了婆婆那,自己则独自回家陪自己父母过年。

这样也不会冷落了婆婆。

吃年夜饭的时候,小夫妻一边发着短信,一边用手机把各家的年夜饭拍下来发给对方,看到他们那恩爱的劲,我这个做婶娘的都跟着高兴。

每次回来,侄女都围在我的身前身后,不是给您递双鞋,就是给您倒杯水。

有时候看到我腰背疼痛,就会给我推拿按摩,嘴里一口一个婶娘叫着,叫的我心里那个美啊!就像喝了蜜汁一样,甜丝丝的。

我真不知是何时修来的福,平白又多了这样一个女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四、拜年引发的丢人   昨夜炕上的余温还未散尽,可勤劳的哥嫂怕我们冷着,一大清早,天还未亮,就起床把炉子火墙烧上了。

躺在热乎乎的土炕上,一点也不想起床。

可谁成想,却被早起来给哥嫂拜年的邻居堵在了被窝里。

吓得俺不敢出声,只好把头往被窝里缩了缩,假装睡着。

直到把客人盼走了,俺才急忙把衣服穿上。

呵呵!没想到,俺这回可丢大人啦!本以为拜年这样的事早已不存在了,没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俺再也不敢大意,赶紧吃完饭,收拾干净,坐在那等客人。

虽然拜年的人俺都不认识,可人家来了都不忘了问一声:“婶娘好!”就这一声好!也让俺兴奋了一好阵子,这毕竟是大年初一头一回啊!   五、溜冰的乐趣   起来后才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

走出房门,仿佛置身于一个银白的世界。

放眼望去,只见空旷的田野上只有散落的二十几户人家,门前的大红灯笼,在白皑皑的积雪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喜庆温馨。

为了池塘里的鱼儿不被闷死,因此每次下完雪后,哥嫂都要把其一半的雪扫净,这样半亩池塘就是一个天然的溜冰场。

我们找来哥哥给外孙女们制作的冰车去养鱼塘溜冰。

池塘里的水已冰冻有半米多厚,整个冰面像镜子一样,每走一步都要加十倍小心,否者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跌个大屁蹲,摔痛的你半天都缓不来劲。

老公和儿子滑着冰车在冰面上自由来去,好不潇洒。

我也跃跃欲试的自己划几下,可不知是由于久不划而生疏,还是力道不够,车子不但走不起来,而且还在原地打转。

于是就把冰锥一撇,让老公和儿子推着俺走。

这回可乐坏了两个大男人,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来推我。

起初的时候俺还以为自己人缘好,可是后来才知道,这两个大“坏蛋”居然来使坏。

每一次推我要到终点的时候,都会助跑加大力气往前一送,我坐着冰车就像箭一样飞了出去,而我的双腿是盘在上面的,动弹不得,只能任其往前飞行。

一个大前冲就把我摔在了厚厚的积雪上,俺索性不起来就赖在那躺着。

这时老公和儿子一边笑着,一边用手来拉俺,借此机会,俺给儿子使一个眼神,儿子心领神会,和我一起把老公按倒在雪地里,让他成为一个白胡子老头。

侄女也不会放过这精彩的镜头,用相机拍下这有趣的一幕。

我们在雪地里足足疯了大半上午,这回可过足了溜冰的瘾,没想到乡村里的年会过得如此有趣,真是没白来过一回。

初二打道回府,明年俺还回来。

乡情的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以下是我收集的乡情的散文,欢迎查看!   乡情的散文1   过年了,整座城市都沉浸在喜庆之中,大街上穿梭的人们红光满面、行色匆匆,或流连于百货商场购置新衣,或徘徊于农贸市场采购年货,大包小裹地如远行的旅人,似乎完全忘记了奔波的劳顿,亢奋的要命。

尤其是傍晚,登高远望,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上挂满了千奇百怪的高科技彩灯,霓光霞影,璀璨斑斓,耀眼的灯光将偌大的城市辉映得如同白昼,很是炫目。

已进不惑之年的我也不由得被这绚丽多彩的景色深深地感染,浓浓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每逢佳节倍思亲”。

离开家乡已经二十余年了,身在他乡的我由于工作、家庭的繁杂琐事缠身,很少回家,就连电话问候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很觉得对不起家乡的亲朋好友。

然而,家乡的一草一木,乡音乡情却深深地在记忆深处留存,挥不去抹不掉,每到年关时节才小心翼翼地捧出来,咀嚼回味。

  老家在农村,一座不算偏远的村落,一群勤劳、朴实、率真的农人,世世代代在哪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我在那里渡过了人之初的十九年。

农村过年,比城里喜庆得多,排场也大,因是农闲,整个正月都算过年。

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算开始过年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过年时,墙上挂满了年画,画的无外乎大胖娃娃和鱼啊、鸟啊以及关公财神之类,窗上也粘满了剪着喜鹊登枝的窗花,春联自然是不能少的,就连猪舍上都贴着“肥猪满圈,年年有余”的对联,院子里都竖起高高的木杆,再挂上大红灯笼。

年货也准备了很多,品种虽然单一,但很富足,院子里放一口大缸,里面放着足够吃个把月的猪肉和自制的农家冻豆腐。

自家兄弟或和邻居搭伴杀一头猪,大户人家要先将猪头供奉在祖先的供桌上,然后自己灌制血肠,自己熬皮冻,大锅里炖着酸菜、白肉、血肠和猪杂碎,那香美的味道瞬间飘满了整个村落,足够你回味一生。

  大人们盼过年是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孩子们盼过年是想穿上压箱底的好看的新衣服,再肆无忌惮地大吃几顿香喷喷的好饭菜。

最热闹的是年三十晚上,一家人盘坐在土炕上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十点刚过,窗外就已是鞭炮齐鸣,二踢脚、闪光雷、钻天猴等各种样式的爆竹夹带着巨响一股脑地射向天空,静寂漆黑的夜空瞬间被爆竹撕裂开来,于是,整个天空就变得如彩虹般繁星点点,星光灿烂,据老辈讲,谁家的鞭炮放的多放的早财神就降临到谁家。

放完鞭炮,本家的孩子们自然地拢到一起,紧随在大人屁股后到长辈家拜年讨赏钱,于是,大街小巷里不绝于耳地传来“新年好,新年好”,这既是一句新年的祝福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整个正月都会在这种祥和的节日气氛中愉快地度过。

  二十多年了,生活在这繁华的大都市,过着殷实的生活,却总是割舍不了对家乡的那份眷恋,对亲人的丝丝牵挂,那群纯朴善良的乡里乡亲,那些曾经纯真无邪的儿时玩伴,那乡音,那乡情,时不时的缠绕在我的梦境,不绝不灭。

  过年了,我要回家,回家……   乡情的散文2   远离故乡,惜别故土,屈指一算,已将三十余载,而家乡的一草一木,田间小路,天蓝云淡,淳朴民风,夜晚满天的繁星,麦场里层层叠叠的麦草垛,深秋收获后路边留下的包谷杆,田埂上的`野花,田间地头悠闲吃草的牛羊,路边参天的白杨树和夏季崖边的槐花,果园的果子,却是我永远不能割舍的美好回忆。

  我的老家位于关中西府,属于宝鸡辖区的扶风县召公镇,南北东西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哪里有生我养我的的故土,有西北汉子的淳朴、厚道、善良和浓浓乡音和记忆中的童年往事,有周原遗址的宏伟遗迹和商周文化的遗俗民风,有大唐盛世法门寺晨钟暮鼓的回音缭绕。

  虽远离家乡几十年,却仍然是乡音未改,习俗依旧,因为那是一方水土养育了我,哪里有祖辈的足迹,有我血脉相承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儿时一起玩大的发小,还有村里父母亲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而今却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的院落和庄基地,这份浓浓乡情,淳朴的乡音永远不会让我改变。

  离别家乡,是因为父亲在外工作,我们还年少,家中无劳力,无奈之下,父亲按政策解决了户口,我们有了城市户口。

临走时,与村里街坊邻居告别,乡亲们依依不舍,双眼饱含热泪,握着母亲的手,千叮嘱万嘱咐送我们到村口,看到乡亲们渐渐远去的身影,当时40多岁母亲哭得最伤心动情,毕竟这是母亲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这里有着母亲逝去的青春时光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也有她恋恋不舍的老人和兄弟姐妹,母亲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能适应过来,真是故土难舍呀!   记忆中的老家,过去由于娱乐活动少了又少,人们整天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重复着繁琐而又辛劳的农活,整天忙碌在地里,到年底却只是分得仅有的一点口粮,生活可以说是艰辛而平淡,却总是快乐着一如既往。

  对我来说,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就是盼着礼拜六早点放学,相好的几个玩伴一起去村头的麦场麦垛里打闹,等着去看露天电影或者跟着母亲去村西头,村西头有一个不知那个年代的石磨,母亲每次都提前把自产的辣椒用火焙干,把辣椒放在石碾子上边,蒙布的毛驴有节奏的转圈,经过一段时间的碾扎,辣椒的香味四处飘香,玩伴们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烤锅盔,撒上盐,抹上碾好的辣子酱,那味道天然醇香,对过去的我们来说,虽然吃的满身冒汗,四肢乱晃,可那就是我们解馋的最好的美味佳肴。

  夏忙秋收,是老家最忙的季节,也是乡亲们最高兴和盼望的日子,忙活了大半年,该是收获,颗粒归仓的美好季节,农家小院,处处一片丰收喜悦的景象,院中房檐下,树叉上满是堆满的包谷和红火的柿子,屋里粮仓里满满的麦子,这也是乡亲们辛苦一年的收成和结果,虽然累了,心里却全是喜悦和激动。

  眼看天气转冷,冬季的脚步慢慢临近,过去似乎下雪的机会很多,一望平川,漫山遍野,白茫茫,雪皑皑,特别寒冷。

乡村之间的路似乎也少的可怜,有路,也是羊肠土路。

雪地中,人们仅凭借印象踏着别人走过的脚印,赶往各自记忆中的家。

这一季节,对乡亲们来说,是相对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家家户户房顶冒起白烟,升起了火,烧起了热乎乎的炕,农田地里的活,天寒地冻,该好好休息,歇歇脚了。

  记得小时候,这个季节,奶奶都要去姑姑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奶奶是小脚,我就成了奶奶的拐杖,过去交通不便,十几里的地方。

我和奶奶走走停停,几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姑姑所在的羊吉岭乡。

在姑姑家,记忆最深的就是,村里的豆腐坊,姑姑每天早早起来舀一碗黄豆去换豆腐,领着我,去豆腐坊,刚出锅的卤水点豆腐,师傅用勺挖一碗刚出锅未成形的豆腐,就是豆花,回家放上调好的蒜汁,油泼辣子,当时,唇齿间淡淡的苦味,浓浓的老豆腐的余香,感觉那味道真是纯正呀!   冬季来临,就盼镇上赶集、过会,到了这个时期,附近周边做生意的都提前支起帐篷,占好摊位,搭起锅灶,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家乡集市上的羊肉泡馍。

过去虽然家里不富裕,可母亲,每逢赶集过会,都要早早起来,烙好锅盔馍,去集市上端一盆热乎乎的羊肉汤,给我们姊妹们改善生活,还得悄悄吃,生怕街坊邻居说三道四,毕竟过去生活条件还是不好,还好父亲在外工作,家里还算可以接济上,那个时候,我感觉姊妹们是最幸福的,母亲是最温馨的,现在不时还想起妈妈的味道。

  母亲干活是一把好手,虽是农闲寒冬,母亲却一点也闲不住,每年冬季,母亲总要点上煤油灯,不是纺线,就是织布、纳鞋底,夜深人静,老屋里总能听到纺车咯吱咯吱和母亲脚踩织布机和梭子穿梭的咯噔咯噔的声音,白布织好,每到赶集时间,几个姨都来了,谁也闲不住,都搭把手,在院子里搭锅染布。

  一年四季,姊妹们的内衣,布鞋、鞋底和炕上的床单都是母亲一手操劳缝好做成的,母亲也不吝啬,临走,还给她的姊妹们每人都给一些,想起来,多让人心酸呀,可惜,母亲却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只能把这美好的回忆永远埋藏在深深的记忆中,寄托对母亲不能忘记的切切哀思。

  到了腊月,过了腊八,乡村四野,农家小院,处处有了新年的味道。

乡村四野,邻家小院,条件较好的开始挂粉条、挂面、杀猪、炸油锅,卯足了劲,来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和自己,准备着招待亲戚朋友的年货。

  终于熬到年三十晚上,年味更足了,贴窗花,贴对联,贴门神,放鞭炮,给灶王爷添供品,到了该团员的时刻,不管一年来兄弟关系好坏,到该吃年夜饭的点上,弟兄们都要各自在自己家做好一盘菜,领着媳妇、子女,哪怕是简单的猪肉冻粉条,一瓶高脖西凤酒,都要去老人那里拜年、团聚、守岁。

老人发完压岁钱,兄弟们都盘腿坐上热炕,围着小炕桌,说说家里的家务事,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好年景,好收成,儿孙满堂,其乐融融,一起守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村里村外祥和喜庆,街坊邻居相互祝福,拜年问好,预示着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人们开始要走亲串友去拜年,路上多了走亲访友的人流,妇女们头上的各色头巾和手中的各种灯笼格外显眼,在白雪之中显得格外喜庆。

  走完亲戚,又该忙活闹十五了,家家户门挂上了大红灯笼,院子照壁也不例外,点上里边装满菜油,放上灯芯,用胡萝卜刻成的各种蜡烛,摆上各种属相造型的馒头,四处通亮,红火喜庆。

十五这天,镇上组织,乡亲自发,耍社火,踩高跷,搭台唱大戏,以各种方式洗涮一年的辛劳,辛苦劳作的一年总算结束,临近开春,田间地头,乡间小路上又多了许多忙忙碌碌,日复一日与庄家为伴的乡亲们,辛勤耕作,盼望期待的新一年又开始了。

  记忆中的东西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就像旧挂历偶尔还想去翻翻,去寻找一下逝去岁月的记忆和对经过往事的回忆。

而家乡的记忆更是一壶陈年的老酒,醇香可口,总是有品不完的味道。

家乡记忆也是一幅永远不能描述完的心灵画卷,因为那里有我血脉相承的根,有生我养我的源,更有浓浓的乡情和记忆中的淡淡乡愁。

乡情散文欣赏

乡情散文欣赏1   时光苟延残喘,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的又岂止是时光?   距离会阻断却不会泯灭。

南北方的差距已让我措手不及,措手不及到让我吃一碗面都会感到幸福。

我不知道我在怀念什么,是门前的小花园?是阳台上晒太阳伸懒腰的猫儿?是满树的柿子儿枣儿?是那并不整洁的柏油马路?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柴火垛?是那到了秋季会落叶的树?对,我想他们。

  怀念多于相见。

我再也见不到她的春秋。

那春:万物复苏,小草调皮地从泥土里探出头来;
各种鲜花争先恐后地开着,像是要参加春的集会似得;
值得一提的是那清鲜的油菜花,置身于黄色海洋,那种异样的清香还是别有景致的;
不知道为什么河边总是有那么多的歪脖子树,或许是小时候就遭到孩子们的压迫吧。

远处跑来几个刚放学的孩子,毫不费力的爬上那棵歪脖子柳树,折下一柳枝,稍拧两下,抽出里面的芯木,稍一加工变成了可吹奏的柳笛,他们欢快的吹着蹦跳着消失在薄暮中。

那秋:硕果累累。

姊妹多的家庭孩子们通常会围在一起等爷爷去切分那一份月饼,然后各自拿自己认为大的那一个。

干枯的小手捧着月饼,用牙齿一点点地咂进嘴里,我相信这是世间最幸福的表情。

在秋天,就是这么容易让人满足。

在树林里挖一个简易的灶台,几个小伙伴有的那拿番薯,有的拨弄灶台,有的捡柴火。

在这样的分工协作下,黑乎乎的烧番薯便出厂了。

尽管脸上手上都被画上了黑妆,他们仍笑着享受着。

  不胜唏嘘,以为见多了的人,处多了的事,走多了的路,看多了的云,倘若割舍,定不会不舍。

以为无比有意义的事,到达之后才发现不尽然。

昆德拉言:“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我以为那人那事那路那云我会割舍,并没有。

  我只是,想家了。

乡情散文欣赏2   五一小长假,从蜗居的小县城带妻儿回乡下老家。

说是老家,其实只剩下几间老房子了,亲人都已移居新疆。

平日和儿子说起我的童年,儿子很是向往,一脸的嫉妒。

现在正好有了时间,儿子也十岁了,应该能真的理解我的童年了吧,坐车,一路颠簸,回家。

  我出生的村子叫台车岭,是一座顶部较为平坦的独岭,三面环山,要想去我们村子,必须爬山。

不足丈许的小径,蜿蜒而上,算是大路,重载的马车上山就需人力帮忙抬车。

我怀疑是因为抬车实在不易,所以老人们才写为台车的吧,也算是一种心理的慰藉。

  虽说快要立夏,但这儿却刚刚看到春的脚步,只有零星小花点缀在枯草间,荒凉中透着期盼。

  “爸----,这是啥树?爸----”   儿子攀爬在小路边的小断崖上,指着一处荆棘喊我。

  “下来,那边危险!”   妻子大叫着,蹒跚的过去保护。

高跟鞋却别在碎石中了,一脸的幽怨。

  呵呵,穿高跟鞋就想爬山?做梦去吧你。

  “嘿嘿,你就省省吧,我过去看看。

”   帮她处理好了鞋子,我就和儿子攀爬而上。

她就时不时的惊呼,让我注意儿子的安全。

  “爸,你说的毛个个呢?”   “你刚才指的不是吗?可是现在还没有开花。

”   儿子一脸的失落,继续着他的探险。

  毛个个,一种荆条的花,金黄,脆甜!六一前后,开的漫山遍野!这时的山野就是我们的乐园。

猪头、鸡爪、狗爪、马奶头、羊奶头、老鸹眼……呵呵,这些都不是真的肉食,而是野外生长的植物。

小蒜,和大蒜差不多,剥了皮,叶绿根白,晶莹剔透。

羊胡子,林林总总,香辣无比,采摘回家,用油一炝,满屋子都是香的……   沿羊肠小路缓缓而上,转过山脊,就看见村庄了。

处处残垣破壁,但那中熟悉的热烈却扑面而来。

人都有恋旧心理,况且这儿的一草一木还时时的出现在梦中呢。

在这依山势而行的老路上缓缓行走,就像在生命的长河中漫溯,一切都清晰,一如昨天。

  “快点呀,我还要去老屋掏鸟窝呢!”   儿子走出老远,看我慢腾腾的样子,就猴急的催促了。

呵呵,儿子哪掏过鸟窝,麻雀都没见过几只!童心顽劣,我幼时常跟在哥哥身后,屁颠屁颠。

  “嗯---”   回答儿子的声音,自己都能听出悠远。

  幼时,和哥哥掏鸟窝,摔断手臂,用布条吊了多半个月!记得少时,家乡的鸟挺多的,喜鹊、斑鸠、老鹰、寒鸦……最多的就是麻雀,能落满了院墙。

春天时节,常在屋檐柳条中做窝。

幼时没啥可玩的,也不知伤害生命的痛,就常常偷偷的掏出小鸟来玩。

大鸟就在周围焦急的转圈,时而俯冲下来拼命,叽叽喳喳的,现在都能感受出那时大鸟的愤怒与无奈。

那时的我们却是不管的。

一窝三四个,有的刚孵出来,红红的一团肉,眼睛就和鱼眼差不多,实在太难看就当石头丢着玩,最后的结果自是一团肉泥;
有的纯粹还是未孵化的蛋,烂了,一地黄白,还有刚有雏形的幼鸟;
马上出窝的最好,嘴部鹅黄,羽毛蓬松,像一个小绒球!不管咋样,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一地的鸡毛、碎草和小鸟的尸体。

老人们看见就追着打,母亲就盈着泪水收拾这一地的忧伤……   “不,不掏鸟窝,看看就好!掏鸟窝,我就揍你!”我大声的叫了回去,把儿子吓得直点头。

  “鸟,只有飞翔在蓝天里才好看!”摸了摸儿子的头,我轻轻的说。

  这是忏悔,儿子能明白吗?   “好好说不行呀?”   拉着儿子的小手,妻子就瞪我。

  近了,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故乡!   脚步自然加快,就像幼时因贪玩而错过回家时间的样子,急切而忐忑。

太阳已经落山,只有家才是温暖的归宿,而心中却怕爸爸的皮鞭。

我现在的心情就是如此!   故乡是温暖的,就像母亲的怀抱,不管你走多远,走累了,就想在母亲臂弯里小憩。

  故乡是威严的,就像父亲的眼神,不管你做多好,做完了,就得接受父亲严肃的批判。

  故乡!生我养我的故乡!我回来了! 乡情散文欣赏3   每年我都会回到故里宅院,住上一段时间,生活一应用品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在那里。

刚回来那会,也许很久也没人来打扫,满目蓬蒿遮院,打开门窗,霉味扑面。

清扫、打扮过后,小院仍是那么清新、可人。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住在这里,回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回味那些缠绕心中缕缕的梦,倒出一些数不清的记忆,倾撒一地碎念。

  故里宅院侵透着我无数思恋,那是我亲手搭建的小窝。

那年,实行私建公住,我便自筹资金圆了我的住房梦,这里曾留下了我的心酸苦累,也留下了我的快乐梦幻。

许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不忍卖掉这处宅院,这里有我不舍的情缘。

  喜欢山间小路的幽静,喜欢山村夜色的安逸,住得久了,呼吸一口这里的清新空气都是一种享受。

真的好喜欢这里,儿时童年的梦幻、青春年少的憧憬、荷塘柳下的情韵,不离不弃的故里,录入了我许多故事,空灵祥和的故里,让我留恋。

  几声鸡鸣、几声犬吠,和着老妈妈几声唠叨,漂浮在山村夜空。

昏黄的灯影,摇曳着劳作疲惫的小山村渐入梦乡。

我喜欢这样的夜晚,宁静的小山村,恬然祥和的氛围,是大自然给予山村最美的馈赠。

空山鸟语悟道,明月清泉浴魂,自然和谐的故里,让我倾心。

  远山锁雾,月色朦胧,小巷人静、街柳醉摆,斑驳陆离,夜韵朦胧,似羞涩少女,笼上诱人轻纱。

独步溪边,品尝着家乡月夜的韵味,柔柔的月光,潺潺的流水,悠悠的漫步,默默地体味着山村夜色的美,大自然恩赐奇妙绝伦的山村月夜,神秘莫测的故里,让我痴迷。

  幽静松林的旖旎,嬉戏溪水的情韵,欢声笑语的山村,辛勤劳作的村民,启迪我的智慧,关爱我的成长。

故里小山村,是我心中的乡情。

  山水田野的景致,甜美诱人的气息,自然祥和的山村,勤劳善良的乡邻,蕴育我的人生,感染我的灵魂,故里小山村,是我心中的最爱。

  我非常喜欢陶渊明那首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在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的写意,让我无限感怀。

不再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我会选择相伴故里小山村,享受这里的田园生活。

乡情散文欣赏4   故乡,一个温暖的字眼,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故乡的点滴故事,时不时的这些故事画面像微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播放。

  一次和朋友闲聊谈起了家乡冬天烤火用的火桶,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吧?呵呵,这算得上我们独特的发明。

故乡位于湘西山区,由于冬天寒冷,山区林木繁多,烧制木炭比较方便,所以家家户户都喜欢用木炭取火 ,于是木制火桶也就因此诞生了。

  一个长方形的大木头箱子,里面用一层木栅栏隔开,下面放置火盆,里面燃烧着木炭,坐在里边很舒服,用一床棉被挡风,暖气都被围在火桶里边了。

一家人围坐在火桶的方形条边上,脚放在火桶里取暖,然后嗑瓜子,看电视,聊天,打扑克,真是很开心,那温馨的场面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人少就干脆窝在火桶里边睡觉,对了,还可以把红薯和土豆、花生、板栗埋进木炭的热灰里边煨熟,吃起来那个香呦,比山珍海味还香甜。

我二姐最喜欢窝在火桶里打瞌睡了,每次睡觉之前都要躺在里面睡个舒服,全身烤得暖呵呵的才肯上床去睡觉,要是谁把她吵醒了,还得挨骂呢,嘻嘻。

  老爸很疼我,为了方便我写作业,做了一块活动木板架在火桶上,这样我就可以搬个小板凳坐在里边写作业了,全身热乎乎的。

有时候我把书皮套在小说的外面,偷偷看小说,有一次看得正入迷呢,却被老爸当场抓住,气得他把书一下子扔到院子里去了,当时吓得我头也不敢抬,兴亏有老妈护着我,才少了一顿揍。

火桶是暗红色的.,老爸空闲的时候买来油漆仔仔细细的刷了个遍,这才光彩照人。

之后那油漆的光亮一直萦绕在梦中,令我牵肠挂肚,温暖的火光却一直照亮我的心。

  过年去大山里的姨妈家里过年,没有汽车的时候要走两个小时崎岖的山路才能到达姨妈家。

走累了,就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下来休息一下,看看路边的风景,一片原生态的森林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头,时而有野兔和山鸡从草丛里窜过,肥肥的,可爱极了。

野兔胆子挺大,竟敢停留在不远的地方回头好奇的张望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口渴了,不用自带矿泉水,这山间就有一股清冽的山泉水解渴,井边有好客的乡亲摆放的木瓢,可以用来勺水喝。

夏天,清凉甘甜的井水喝到肚里,甭提多凉爽了,整个人精神百倍,疲倦一扫而空。

  不时有山里人背着土特产从大山里走出来,他们是到外面的镇子上去赶集的,卖了钱换些生活用品。

他们走惯了山路,不曾觉得累,也不用休息,健步如飞,天黑之前还要赶着回家干农活呢。

也有那牧童牵着牛儿来放养,牛儿怡然自得的吃着草,牧童就在一旁玩耍嬉戏。

歇息够了,我们继续前行,终于看到村口的那颗大松树了,每次经过这棵松树,妈妈都叫我作三个揖,她说松树公公会保佑我长命百岁的。

  姨妈家的房子是用山上的杉树做的,共有上下两层,冬暖夏凉,整个楼房的木板都用桐油漆了一遍,姨父说桐油能够防潮、防虫,所以隔个几年又会重新漆一遍,经过风吹日晒,房屋已经呈现出一种古铜色。

楼上的阁楼很通风,姨父在哪里养了一窝蜜蜂 。

说起姨父来还真是挺能干的,他是大队的干部,能读会写,会养蜂,会做米糖和麦芽糖。

小时候我最爱吃那白白糯糯的米糖了,还有那黄黄的麦芽糖可以拉扯的很长很长,亮晶晶的,嚼起来很有韧劲。

姨父家里还种了花生、紫薯、和板栗,那些紫薯很甜很粉。

  有一次我们去摘板栗,高高的板栗树上结满了开了口的板栗。

板栗外面是一层带刺的壳,用棍子一敲,板栗就掉下来了,我没摘过,直接用手去捡板栗,谁知道那壳扎手,哎呦,那个疼,眼泪水都出来了。

表姐和表哥都笑话我,他们给我一个特制的夹子,用来夹板栗,这样就不会扎手了。

姨妈家的板栗很大一颗,除了留一些自己吃,其余的都拿去集市上卖掉。

  背着满满一背篓的战利品回家,我们把板栗,花生、红薯扔进火坑里用材灰埋起来,带壳的板栗发出一声声爆响,噼里啪啦的像放鞭炮。

姨妈家的火坑和我们家烤火的火桶不一样,她们直接在地上挖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坑洞,烧的是材火,山里的木材特别多。

大家围着火坑吃着香香的板栗,红薯、和花生,有时候还有烤鸡蛋和土豆,别提多开心了。

  过年的时候,就在厨房的火坑上面挂上自己家里杀的猪肉熏烤腊肉,切成五六斤一块抹上盐,风干后用铁丝穿起来挂在火坑上面用橘皮、茶壳,木屑熏烤十几日,烤得直冒油,烤的黄黄的,香香的土制腊肉就制好了,可以放上几个月也不会坏的。

  过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要捣糍粑,用自家上好的糯米放到锅上用大木屉蒸熟,然后抬到石臼里用一根大木棒使劲捯饬,就是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汉轮流上阵,也是个费力气的活。

寒冬腊月,大家打着光膀子轮番上阵,喊着号子,嗨呦!嗨呦!全身直冒热气,那场面真是一副最美的写真照片,男子汉的力量美都展现了出来,可惜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条件,不能用相机记录下来。

通常要耗费一天时间,糍粑才能做好,等糍粑做好了,女人们也把饭菜做好了,男人们围着桌子喝酒吃肉,兴高采烈的谈论一年的丰收,女人孩子也高兴的穿上新衣去放鞭炮了。

  刚出炉的糍粑热热乎乎,可以直接入口,又香又糯,好吃极了。

放硬了以后可以泡在水缸里储存很久,只要经常换水就行了。

还要做一个磨盘大的糍粑,用绳子穿起来挂在墙上,这是庆祝丰收的意思。

吃的时候用刀切一块下来煮熟就行了,当然糍粑有很多种吃法,可以烧烤、油炸、放白菜猪油煮着吃、也可以撒上白糖吃,或者是包上霉豆腐和酸菜、萝卜。

不管哪种吃法都深受大家喜欢,所以过年做糍粑的风俗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

  表哥结婚的时候,我也去了,他们是按当地的风俗习惯拜堂成亲的。

我记得那年下着大雪,表哥带着未过门的新嫂子和我一起去集市上买生活用品 。

当时下起了大雪,林子里一片雪白,那一片片厚如棉絮的白雪让我们都不忍心留下脚印。

雪很大,松树枝挂满了雪花,很美,见过雾凇吗?美的触目惊心,虽然没有相机,没能留下最美的照片,但是那一副最美的图画让我过目不忘。

我们三个人童心大发,打起了雪仗,玩累了就往雪地上一躺,仿佛天是被,雪地是柔软的席梦思。

  强烈的白光让我眯起了双眼,真惬意啊,正在享受的时候,忽然从树上飘落一层雪花,落在我的脑门上,脖子上,凉丝丝的,睁眼一瞧,原来是调皮的表哥摇落了树枝上的雪花。

要结婚的人了,还这么顽皮,我说回去告诉姨妈去,表哥笑嘻嘻的说:“好妹妹,不告状的话,回头到了集市上我帮你买新衣服穿,怎么样啊?”我气鼓鼓的说,今天就放你一马。

到了集市,果然热闹非凡,我第一次逛这种小镇上的集市,做买卖的,买东西的都是农村人,大家讨价还价,热火朝天。

集市不大,就是一条街道两边摆满吃的、穿的、用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价格便宜。

表哥没有食言,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和一双雨鞋,因为我的鞋子被雪水打湿了。

逛完集市,买了该买的东西,我们回家了,一路上依然嬉笑打骂,闹个不停。

  第二天是结婚的大好日子,我和娶亲的队伍走了很长很长的山路才来到新娘子的家,这个家也是木头房子搭建的。

吃了早饭,长长的队伍出发了,因为要赶在中午之前拜堂成亲,大家都急急忙忙的赶路,生怕错过拜堂的好时辰。

在鞭炮声中,队伍穿过村口的水井,回到姨妈的村子。

井边栽种了两棵柿子树,这两棵柿子树总是结满又大又甜的柿子,让人眼馋。

  新郎倌和新娘子牵着一条打着同心结的红绸走到堂屋,向两位老人三拜九叩,这是我第一次看中式婚礼。

新郎官和新娘穿的都是中式礼服,只见新郎官头戴礼帽,新娘子头盖红帕头,我恍惚回到了清朝。

在大家的喝彩声中,主持人开始举行仪式,三叩首,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双方就算礼成。

  我们簇拥着新娘子回到洞房,新郎官满面春风,新娘子则是娇羞动人。

洞房布置得很喜庆,大红的喜字贴满了墙壁和衣柜,墙上和地上都用新的塑料布蒙了一层,花花绿绿的很好看。

双人床上整整齐齐的叠放着陪嫁的被子,十几床红的,绿的,花的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一起,手工刺绣被面上绣着龙凤图案,预示着百年好合。

床中间洒满了红枣、花生,意思是早生贵子,民间都有这风俗。

铺床的大嫂都是家庭和睦,生过几个孩子的,新娘子坐在床上静静地等待着新郎,而新郎这个时候敬酒去了。

等新郎回来的时候,大伙还要闹洞房呢。

大人闹,孩子吵着要吃糖,真是把耳朵都吵聋了,不大的房子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新婚就是图个热闹,越闹越好,没办法,就这样新娘子还不能生气。

俗话说新婚三天无大小,无论是大人小孩都能开新娘子的玩笑。

  婚礼结束,我拿着姨妈送的板栗、腊肉和糍粑回家了。

记得我背着重重的背蒌爬了两个小时的山路,再坐公共汽车回到家中的时候,我哇地哭了,坐在地上直撒泼,老妈望着我任性的样子哭笑不得:“你这个傻丫头,这么点苦都受不了,将来怎么嫁的出去哊?”说完我就破涕而笑了,嘿嘿,不过是撒撒娇而已麽?   童年的故事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家乡的点滴早已汇成一条涓涓细流,经常流淌在我的梦里,永无止境。

乡情散文欣赏5   明镜 的月亮悬在天空,溶溶的月色使我感到心旷神怡,望着深蓝的天空,我陷入沉思。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望月遐思,对月咏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蓦然醒来,望着一轮明月,缠绵而渺远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李白的《静夜思》,寥寥20个字,拨动了多少客居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送婵娟。

”   苏东坡把自己悲欢离合的凄凉感伤情绪,和月的阴情圆缺作比,盼望与自己远方的亲人共赏明月,更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望着明月,我优游遐思,幻想的翅膀飞啊,飞啊……蓦地,一颗星星闪烁着星光,把我从梦幻中拉回现实来。

  大地像一张硕大无比的宣纸,溶溶月光透过枝叶,在宣纸上留下斑驳参差的黑影……   …… 乡情散文欣赏6   这里所说的乡,不仅仅是故乡的乡,也是乡村的乡。

  对于我们这些住惯城市的人来说,一提乡村脑海里就浮现出蓝天、白云、牛羊,田野、蜿蜒的小河、朴实的笑脸这些灵动的画面。

  乡村给我的感觉是陌生而亲切的。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小时候也曾随母亲回过几次老家,记忆中的乡村就是袅袅的炊烟,空旷的田野,清晨响亮的鸡鸣声和黄昏此起彼伏的羊叫声。

还记得小时候去姥姥家,那时交通还不便利,我和母亲坐一天的火车,然后再倒三个小时的汽车才来到大姨家。

大姨家是姥姥家的中转站,我们需要在大姨家住一晚才能去姥姥家。

冬天的乡村很早就安静下来了,我们下车的时候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远远的听到几户人家的犬吠声,路边的土房里透出微弱的亮光。

大姨夫接我们到家里时,孩子们已经都睡了。

母亲和大姨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低声交谈着,而我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睛了。

  第二天清晨,我被大姨呼呼地拉风匣声吵醒。

这时,满屋已经飘荡着烧柴火的烟雾味和小米粥的香味了。

吃过早饭,大姨夫套着骡子车,拉着我和母亲向着姥姥家的方向“驶”去。

  正逢岁末年关,村里的孩子们追逐着点着零星的小鞭炮,不时传来“砰”的一声响。

村边的井口旁结着厚厚的一层冰,几个孩子拿着布条做的小鞭子抽着陀螺,还有两个孩子在滑着冰车。

村庄里屋顶的烟囱上冒着白色的烟雾,那是村人们在炸麻花,馓子,压粉条,蒸馍馍……一片繁忙的景象。

  出了村子,要过一条大河,河水已经结冰了。

大姨夫把骡子的四只蹄子上包上布,防止打滑,又给我和母亲的身上围上厚厚的被子,然后开始坐在骡子车前面赶车,他挥舞着手中的皮鞭,“啪啪”的抽在骡子的身上”,嘴里还“嘚嘚…”地吆喝着,高大地骡子打着响鼻,口中喷着白雾,向着前方飞奔而去......   那些年的冬天,天气特别得冷,快到姥姥家时,我的两只小脚已经冻得麻木了,听妈妈说我被冻得哭着喊:爸爸,快来救救我呀!爸爸,快来救救我呀!… 这时前面依稀出现一个魁梧的身影,原来是老爷来接我们了。

老爷穿着肥大的皮袄,带着厚厚的皮帽子,把我背在后背上朝着村口走去,我顿时觉得温暖多了。

  姥姥家养着很多牲畜,有大黑狗,小花猫,大肥猪,一匹红棕色鬃毛飘逸的马,还有一群羊和几只下蛋的鸡。

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

那匹马太过高大,让我望而却步,是三舅的专属,喂马饮马都是三舅一手操作,我只敢远远的观望;
大肥猪在猪圈里养着,只能没事干隔着猪圈看看;
小花猫跑得太快,刚摸到她那柔软的毛,就一个箭步窜上了房顶;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条大黑狗了,我常常从堂地窗户上的猫洞里把麻花嚼碎了喂它,而它则把两只狗蹄蹄搭在窗台上时刻等待着我的恩赐。

妈妈还在奇怪,怎么给我端了一盘麻花一会就没有了,原来都进了狗肚子里,哈哈。

这只大黑狗和我的感情最好了,每当有村里有人来家串门时我就给他们看狗,我把大黑狗的眼睛用手蒙住,等人们进了家以后,我才松开,大黑狗还以为我和它闹着玩呢。

许多年以后,我都上高中了,再回到姥姥家时,它还依然记得我,还在院子中央和我摇尾巴呢!   北方冬天的乡村有一股特殊的味道,这是一种混杂了泥土、麦秸、牛粪的香味;
北方冬天的乡村有一种温馨的氛围,那是清晨蔼蔼的炊烟和黄昏牛羊归圈的气息;
北方冬天的乡村时刻演绎着令人怦然心动的画卷,那是村人们站在结满冰层的、光秃秃的井口拿着牛皮桶靠着两只双手艰难提水的惊险场景。

  还记得姥姥坐在炕头上倚着小方桌在煤油灯下纳着鞋垫的样子;
还记得姥爷在半夜为刚出生的小羊羔喂食黄豆的情景;
也还记得三舅在锅头边搅着热腾腾的猪食的背影;
还有年关接神时院子里那团亮亮的火焰和妈妈带我离开老家时她眼中那亮晶晶的泪珠……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电灯电话都通了,想他们时可以打一通电话就能听到亲人的声音,或者坐着大巴半天就能来到亲人身旁,但是,那些年回老家的岁月、家乡人朴实亲切的脸庞和那些个家乡冬季寒冷而又温馨的画面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乡情散文欣赏7   在北京生活时间长了,我常常看着穿梭的人群,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家乡究竟在何方?   历史课上,老师讲着各个王朝的兴衰,我总觉得对西周、秦朝、大唐有着莫名的亲切,我的老家就在茂陵旁边,西安的名胜古迹我也转过好几遍。

陕西这个地方是很多朝代的定都之地。

我为我的家乡陕西的悠久历史而自豪,也为我出生在陕西而自豪。

据说在新中国选首都的时候,西安仅以一票之差落选,我小时候一直觉得惋惜。

  在陕西上了几年学,我转学来了北京。

北京,这个繁华的都市,与我以前生活的地方区别太大了。

拥挤、忙碌的人群,耸立的高楼让我感到陌生和不安。

我渐渐熟悉这里的生活,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

现在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九年了,已经淡忘了小时候的街道,小时候的伙伴。

我更习惯生活在北京这片土地上,不再回到家乡去了。

现在,我将北京看作我的家乡。

在北京,我知道怎么乘坐公交车,怎么换乘地铁,去哪里逛书店,去哪里逛街。

在北京,我有朋友,有家人,遇到来北京的外地人,我也可以给别人指路,可是,我对现在的西安一无所知,我来到西安只能像别的旅游者一样,去哪里都需要地图,需要打车,需要别人为我指路。

西安,对于我,只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它已经不再是我熟悉的故乡了,也没有我熟悉的人了。

  但是,我从来没有身为北京人的自觉。

当别人谈起老北京的生活习俗,谈到北京人生活在皇城根下的骄傲,我总是回想起西安的老城墙、街道上混合着油烟和饭菜的香味。

我对北京的传统文化并不熟悉,我也不太习惯走在小胡同中。

我还保留着一部分在陕西的生活习惯,我爱吃陕西的小吃,陕西的美食,有时候说话还会不自觉地带上陕西腔。

  我的家乡究竟是哪里的呢?我有着西安和北京两个地方的生活。

在初二的社会实践,我回到了陕西西安。

在西安的几天,我感受到了熟悉的火车站,熟悉的陕西话,熟悉的名胜古迹,熟悉的陕西美食。

我站在西安城墙上,看着陌生的街道。

这里我陌生又熟悉。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西安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一直留在我的生命中,现代化的街区我不熟悉,但是这里一直流传的传统文化一直能够引起我的共鸣。

  回到北京,我知道西安离我并不遥远,它的文化一直陪伴着我。

我习惯北京的生活,我爱北京这片土地,但是西安一直扎根在我心中,我的家乡永远都是我出生的西安。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