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ky体育/ 正文

美食散文和小说结合的作品

admin2023-12-28ky体育25 ℃0 评论

汪曾祺关于美食的经典语录有哪些?

1、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

也就是口味这个东西是没有定性的。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

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一个人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

对食物如此,对文化或者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

——《汪曾祺谈吃》2、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

——《汪曾祺谈吃》3、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四方食事》4、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慢煮生活》5、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菰汤,我想念家乡的雪。

——《咸菜茨菰汤》。

汪曾祺关于美食经典散文_汪曾祺美食散文文章(2)

汪曾祺关于美食经典散文:豆腐 豆腐点得比较老的,为北豆腐。

听说张家口地区有一个堡里的豆腐能用秤钩钩起来,扛着秤杆走几十里路。

这是豆腐么?点得较嫩的是南豆腐。

再嫩即为豆腐脑。

比豆腐脑稍老一点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

比豆腐脑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压紧成型,是豆腐干。

卷在白布层中压成大张的薄片,是豆腐片。

东北叫干豆腐。

压得紧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页或千张。

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撩起晾干,叫豆腐皮,或叫油皮。

我的家乡则简单地叫做皮子。

豆腐最简便的吃法是拌。

买回来就能拌。

或入开水锅略烫,去豆腥气。

不可久烫,久烫则豆腐收缩发硬。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

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以南豆腐为佳),下香油数滴。

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香椿头只卖得数日,过此则叶绿梗硬,香气大减。

其次是小葱拌豆腐。

北京有 歇后语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可见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

拌豆腐特宜小葱,小葱嫩,香。

葱粗如指,以拌豆腐,滋味即减。

我和林斤澜在武夷山,住一招待所。

斤澜爱吃拌豆腐,招待所每餐皆上拌豆腐一大盘,但与豆腐同拌的是青蒜。

青蒜炒回锅肉甚佳,以拌豆腐,配搭不当。

北京人有用韭菜花、青椒糊拌豆腐的,这是侉吃法,南方人不敢领教。

而南方人吃的松花蛋拌豆腐,北方人也觉得岂有此理。

这是一道上海菜,我第一次吃到却是在香港的一家上海饭馆里,是吃阳澄湖大闸蟹之前的一道凉菜。

北豆腐、松花蛋切成小骰子块,同拌,无姜汁蒜泥,只少放一点盐而已。

好吃么?用上海话说:蛮崭格!用北方话说:旱香瓜——另一个味儿。

咸鸭蛋拌豆腐也是南方菜,但必须用敝乡所产“高邮咸蛋”。

高邮咸蛋蛋黄色如朱砂,多油,和豆腐拌在一起,红白相间,只是颜色即可使人胃口大开。

别处的咸鸭蛋,尤其是北方的,蛋黄色浅,又无油,却不中吃。

烧豆腐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用油煎过再加料烧的;
不过油煎的。

北豆腐切成厚二分的长方块,热锅温油两面煎。

油不必多,因豆腐不吃油。

最好用平底锅煎。

不要煎得太老,稍结薄壳,表面发皱,即可铲出,是名“虎皮”。

用已备好的肥瘦各半熟猪肉,切大片,下锅略煸,加葱、姜、蒜、酱油、绵白糖,兑入原猪肉汤,将豆腐推入,加盖猛火煮二三开,即放小火咕嘟。

约十五分钟,收汤,即可装盘。

这就是“虎皮豆腐”。

如加冬菇、虾米、辣椒及豆豉即是“家乡豆腐”。

或加菌油,即是湖南有名的“菌油豆腐”——菌油豆腐也有不用油煎的。

“文思和尚豆腐”是清代扬州有名的素菜,好几本 菜谱 著录,但我在扬州一带的寺庙和素菜馆的菜单上都没有见到过。

不知道文思和尚豆腐是过油煎了的,还是不过油煎的。

我无端地觉得是油煎了的,而且无端地觉得是用黄豆芽吊汤,加了上好的口蘑或香、竹笋,用极好秋油,文火熬成。

什么时候材料凑手,我将根据想象,试做一次文思和尚豆腐。

我的文思和尚豆腐将是素菜荤做,放猪油,放虾籽。

虎皮豆腐切大片,不过油煎的烧豆腐则宜切块,六七分见方。

北方小饭铺里肉末烧豆腐,是常备菜。

肉末烧豆腐亦称家常豆腐。

烧豆腐里的翘楚,是麻婆豆腐。

相传有陈婆婆,脸上有几粒麻子,在乡场上摆一个饭摊,挑油的脚夫路过,常到她的饭摊上吃饭,陈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来,给他们烧豆腐。

后来大人先生也特意来吃她烧的豆腐。

于是麻婆豆腐名闻遐迩。

陈麻婆是个值得纪念的人物,中国烹饪史上应为她大书一笔,因为麻婆豆腐确实很好吃。

做麻婆豆腐的要领是:一要油多。

二要用牛肉末。

我曾做过多次麻婆豆腐,都不是那个味儿,后来才知道我用的是瘦猪肉末。

牛肉末不能用猪肉末代替。

三是要用郫县豆瓣。

豆瓣须剁碎。

四是要用文火,俟汤汁渐渐收入豆腐,才起锅。

五是起锅时要撒一层川花椒末。

一定得用川花椒,即名为“大红袍”者。

用山西、河北花椒,味道即差。

六是盛出就吃。

如果正在喝酒说话,应该把说话的嘴腾出来。

麻婆豆腐必须是:麻、辣、烫。

昆明最便宜的小饭铺里有小炒豆腐。

猪肉末,肥瘦,豆腐捏碎,同炒,加酱油,起锅时下葱花。

这道菜便宜,实惠,好吃。

不加酱油而用盐,与番茄同炒,即为番茄炒豆腐。

番茄须烫过,撕去皮,炒至成酱,番茄汁渗入豆腐,乃佳。

砂锅豆腐须有好汤,骨头汤或肉汤,小火炖,至豆腐起蜂窝,方好。

砂锅鱼头豆腐,用花鲢(即胖头鱼)头,劈为两半,下冬菇、扁尖(腌青笋)、海米,汤清而味厚,非海参鱼翅可及。

“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乡菜。

豆腐切成指甲盖大的小薄片,推入虾子酱油汤中,滚几开,勾薄芡,盛大碗中,浇一勺熟猪油,即得。

叫做“汪豆腐”,大概因为上面泛着一层油。

用勺舀了吃。

吃时要小心,不能性急,因为很烫。

滚开的豆腐,上面又是滚开的油,吃急了会烫坏舌头。

我的家乡人喜欢吃烫的东西,语云:“一烫抵三鲜。

”乡下人家来了客,大都做一个汪豆腐应急。

周巷汪豆腐很有名。

我没有到过周巷,周巷汪豆腐好,我想无非是虾子多,油多。

近年高邮新出一道名菜:雪花豆腐,用盐,不用酱油。

我想给家乡的厨师出个主意:加入蟹白(雄蟹白的油即蟹的精子),这样雪花豆腐就更名贵了。

不知道为什么,北京的老豆腐现在见不着了,过去卖老豆腐的摊子是很多的。

老豆腐其实并不老,老,也许是和豆腐脑相对而言。

老豆腐的佐料很简单:芝麻酱、腌韭菜末。

爱吃辣的浇一勺青椒糊。

坐在街边摊头的矮脚长凳上,要一碗老豆腐,就半斤旋烙的大饼,夹一个薄脆,是一顿好饭。

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东西,我和几个作家到四川旅游,在乐山吃饭。

几位作家都去了大馆子,我和林斤澜钻进一家只有穿草鞋的乡下人光顾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

豆花只是一碗白汤,啥都没有。

豆花用筷子夹出来,蘸“味碟”里的作料吃。

味碟里主要是豆瓣。

我和斤澜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很美。

豆花汤里或加切碎的青菜,则为“菜豆花”。

北京的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鸡汤煨成,过于讲究,不如乡坝头的豆花存其本味。

北京的豆腐脑过去浇羊肉口蘑渣熬成的卤。

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还要加一勺蒜泥水。

现在的卤,羊肉极少,不放口蘑,只是一锅稠糊糊的酱油黏汁而已。

即便是过去浇卤的豆腐脑,我觉得也不如我们家乡的豆腐脑。

我们那里的豆腐脑温在紫铜扁钵的锅里,用紫铜平勺盛在碗里,加秋油、滴醋、一点点麻油,小虾米、榨菜末、芹菜(药芹即水芹菜)末。

清清爽爽,而多滋味。

中国豆腐的做法多矣,不胜记载。

四川作家高缨请我们在乐山的山上吃过一次豆腐宴,豆腐十好几样,风味各别,不相雷同。

特别是豆腐的质量极好。

掌勺的老师傅从磨豆腐到烹制,都是亲自为之,绝不假手旁人。

这一顿豆腐宴可称寰中一绝! 豆腐干南北皆有。

北京的豆腐干比较有特点的是熏干。

熏干切长片拌芹菜,很好。

熏干的烟熏味和芹菜的芹菜香相得益彰。

花干、苏州干是从南边传过来的,北京原先没有。

北京的苏州干只是用味精取鲜,苏州的小豆腐干是用酱油、糖、冬菇汤煮出后晾得半干的,味长而耐嚼。

从苏州上车,买两包小豆腐干,可以一直嚼到郑州。

香干亦称茶干。

我在小说《茶干》中有较细的描述: ……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香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

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蒲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色的,掰了,里面是浅褐色的。

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干”。

茶干原出界首镇,故称“界首茶干”。

据说乾隆南巡,过界首,曾经品尝过。

干丝是淮扬名菜。

大方豆腐干,快刀横披为片,刀工好的师傅一块豆腐干能片十六片;
再立刀切为细丝。

这种豆腐干是特制的,极坚致,切丝不断,又绵软,易吸汤汁。

旧本只有拌干丝。

干丝入开水略煮,捞出后装高足浅碗,浇麻油酱醋。

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

煮干丝的兴起也就是五六十年的事。

干丝母鸡汤煮,加开阳(大虾米),火腿丝。

我很留恋拌干丝,因为味道清爽,现在只能吃到煮干丝了。

干丝本不是“菜”,只是吃包子烧麦的茶馆里,在上点心之前喝茶时的闲食。

现在则是全国各地淮扬菜系的饭馆里都预备了。

我在北京常做煮干丝,成了我们家的保留节目。

北京很少遇到大白豆腐干,只能用豆腐片或百页切丝代替。

口感稍差,味道却不逊色,因为我的煮干丝里下了干贝。

煮干丝没有什么诀窍,什么鲜东西都可往里搁。

干丝上桌前要放细切的姜丝,要嫩姜。

臭豆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我在上海、武汉都吃过。

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毛泽东年轻时常去吃。

后来回长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这就成了“最高指示”,写在照壁上。

火宫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国第一。

油炸臭豆腐干,宜放辣椒酱、青蒜。

南京夫子庙的臭豆腐干是小方块,用竹签像冰糖葫芦似的串起来卖,一串八块。

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搁一个铁篦子,臭豆腐干放在上面烤焦,别有风味。

在安徽屯溪吃过霉豆腐,长条豆腐,长了二寸长的白色的绒毛,在平底锅中煎熟,蘸酱油辣椒青蒜吃。

凡到屯溪者,都要去尝尝。

豆腐乳各地都有。

我在江西进贤参加土改,那里的农民家家都做腐乳。

进贤原来很穷,没有什么菜吃,顿顿都用豆腐乳下饭。

做豆腐乳,放大量辣椒面,还放柚子皮,味道非常强烈,广西桂林、四川忠县、云南路南所出豆腐乳都很有名,各有特点。

腐乳肉是苏州松鹤楼的名菜,肉味浓醇,入口即化。

广东点心很多都放豆腐乳,叫做“南乳××饼”。

南方人爱吃百页。

百页结烧肉是宁波、上海人家常吃的菜。

上海老城隍庙的小吃店里卖百页结:百页包一点肉馅,打成结,煮在汤里,要吃,随时盛一碗。

一碗也就是四五只百页结。

北方的百页缺韧性,打不成结,一打结就断。

百页可入臭卤中腌臭,谓之“臭千张”。

杭州知味观有一道名菜:炸响铃。

豆腐皮(如过干,要少润一点水),瘦肉剁成细馅,加葱花细姜末,入盐,把肉馅包在豆腐皮内,成一卷,用刀剁成寸许长的小段,下油锅炸得馅熟皮酥,即可捞出。

油温不可太高,太高豆皮易煳。

这菜嚼起来发脆响,形略似铃,故名响铃。

做法其实并不复杂。

肉剁极碎,成泥状(最好用刀背剁),平摊在豆腐皮上,折叠起来,如小钱包大,入油炸,亦佳。

不入油炸,而以酱油冬菇汤煮,豆皮层中有汁,甚美。

北京东安市场拐角处解放前有一家肉店宝华春,兼卖南味熟肉,卖一种酒菜:豆腐皮切细条,在酱肉汤中煮透,捞出,晾至微干,很好吃,不贵。

现在宝华春已经没有了。

豆腐皮可做汤。

炖酥腰(猪腰炖汤)里放一点豆腐皮,则汤色雪白。

倘若文学与美食一锅烩,《这本书好吃吗》

记得一篇文章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个外国留学生一起看科教频道,报道了开曼群岛附近的火山口,发现了一种白色盲虾,可以耐热450度高温。

那位留学生感叹道“哇,这个生命真顽强!”中国学生遗憾说:“这虾,开水肯定是煮不熟,只能用油炸了。

” 当然这个故事幽默也好,滑稽也罢,说明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的崇高地位。

中国自古崇尚民以食为天,文学自然也担当起饮食文化的传媒功能,一部文学史也是一部饮食文化史。

文学和美食相辅相成,经纬有序,孕育出张佳玮先生的新作---《这本书好吃吗》。

一、文学与美食相遇,散发出经典的魅力 张家玮先生的《这本书能吃吗》,站在文学和美食的交织点上,独辟蹊径,用全新的立义,从吃处着眼,从文学经典入手,通过文字视觉和美食味觉的碰撞,在饮食细节上,带我们从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作者和作品,同时,又把我们以前读过的文学经典在温故的路途中,回味其中饮食文化的新内涵。

30位作家,30部作品,在文字和美食的交织中,让我们领略到那从各种特色的美食中透露出的人生百态和世间滋味。

文学与美食很多时候是一种偶遇,作者写美食,各有各的缘故。

张家玮书中不但复述了不胜枚举的美食,有《金瓶梅》中的木樨荷花酒、糟鲥鱼,还有《儒林外史》中的腌鱼腊肉、糟鱼火腿、云片糕;
有《骆驼祥子》中的热烧饼夹爆羊肉、老北京涮羊肉,也有《武林旧事》中的羊舌签、蜜煎荔枝;
有《呐喊》中的蒸毛豆、梅干菜饭,更有《棋王》中的蛇骨茄子汤。

《挪威的森林》中的日式美食西京渍、厚蛋烧,《基督山伯爵》中的西方饮食阿尔勒腊肠、马赛鱼汤……生活中有多少种味道,文学就能呈现给你多少种的滋味,而且更浓、更醇厚。

这些美食是律动的,既有色香味的芬芳,同时还携带着作者情感。

二、文学与美食碰撞,闪耀出经典的光芒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过历史岁月的积淀,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

关于美食和美食理论,中国从《左传》、《论语》时就有记载。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吃,是天大的事情。

尤其是《论语》中,“政”字出现过41次,而“食”也出现了41次,其中30次是当“吃”讲的。

而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圣人为腹不为目”的哲典,将一切思想观念都建立在“吃饱饭”的基础上,更把吃提升到与治理国家相提并论的高度。

在文学作品中提到“吃”,不仅仅是指填饱肚子的进食,而是一种占有,一种心态,一种趋向、一种生活方式和对外部世界的基本态度。

大家对《红楼梦》、《金瓶梅》、《儒林外史》三部文学名著中描写的美食,进行细致解读,就会发现,“吃”从来不简单,“吃”的背后隐藏着人心、文化、金钱和权利,古今宜同。

《红楼梦》描述的是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对贾府贵族家庭的饮食生活作了细致传神的独特刻画。

据考证,点心、饮品和主食类的36种,肴馔有58种,总的食品高达180多种,形成了一套完整、独具一格的“红楼食谱”。

《红楼梦》里的美食冠绝古今,那些公子小姐们钟鸣鼎食,吃得太过矜贵。

吃螃蟹烤鹿肉,讲究的是文人雅趣,阳春白雪。

吃,只是一个道具,琴棋书画诗酒花是他们的生活,赏花吟诗、风花雪月才是重头戏。

而《金瓶梅》中的饮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则是熟鹅、烧鸭、蹄膀、排骨、鲜鱼等,纯粹是市井里俗的吃法,接地气,毫无隔膜感,起码读着读着会感觉饿肚子。

叫上名的食品(主食、菜肴、点心、干鲜果品等)达200多种。

茶19种,茶字出现734个,饮茶场面234次。

酒24种,酒字出现2025个,大小饮酒场面247次。

相比之下,小说里男女之事描写才105处。

“饱而思淫欲”,果真如此。

《儒林外史》中的吃,不同于《三国》、《水浒》的豪迈血腥;
也不同于《红楼梦》的富贵雅致;
多为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与吃法,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在这烟火气中,"
吃"
尽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

这与《红楼梦》的贵胄之家吃文化、吃品位天壤之别。

《儒林外史》的吃,穷者唯求一饱,贵者吃的是排场。

《儒林外史》中一场官绅士族“门当户对”的婚礼,其中饮食之丰富,名堂之繁多,让现代人也叹为观止。

民国才女张爱玲曾经说:“相府(李鸿章)家的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是看个吃!” 当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中的晚宴,其奢侈程度和中国的酒宴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鱼和海鲜分别是爱琴海、小亚细亚、好望角出产的,小蝶鲛来自圣彼得堡的伏尔加河,蓝鳗来自那不勒斯的富莎乐湖…而且都是鲜活的,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能把这些食材聚在一起,难以想象,简直象世界海产品博览会了。

大仲马的这种低调豪华,把他浪漫主义的格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文学与美食融合,激发出经典的底蕴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饮食业在清代的“康乾盛世”出现了极大的繁荣景象。

漕运的发达,为北销南运的商人提供了便利,南北文化的交融,形成了风味殊异、各具特色的不同流派的饮食文化。

京菜、川菜、苏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徽菜琳琅满目、各成体系;
苏式、广式、闽式、潮式、徽式和京式的糕点争奇斗艳,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又推向了新的高峰。

把美食植入文学之中,为文学的繁荣增色添香不少。

除了有助于情节的推进,更满足了阅读者关于美食的精神享受。

美食享受已经变为一种风雅、一种修养,一种生活方式。

另外,在中国的文字中,关于做菜的汉字是最多的,如蒸、煮、煎、熬、滚、汆、涮、煲……还有那一系列火字旁的汉字:炒、炝、炊、烧、爆、炸……等,这些字,与吃、与美食都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

毕竟自古至今对美食的热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凝固到了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

文学来源于生活,美食进入作家的作品中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文化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底蕴之所在。

文学与美食是一对孪生姐妹,作家对美食的执着,并非是味道的诱惑,而是深谙世间百态浸润的情感。

美食与文学的融合,在蒸煮煎熬中,在酸甜苦辣里,不仅能品尝生活的本味,而且更能促进文人墨客著书立说要达到的终极理想---真善美上的飞跃。

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也期待着与你完美相遇。

《这本书好吃吗》?秀色可餐!。

16本好吃的书,吃货也要有文化啊!

最近追一部美食剧《侠饭》,黑帮老大带小弟火拼被追杀,于是躲进大学生良太家,老大是个料理高手,随随便便就把罐头食品化腐朽为神奇,一直演搞笑剧的生濑胜久在这剧里帅的一塌糊涂,转型指日可待。

按照日剧套路,每集一治愈,比如这一集:找不到工作的良太,看到房东太太送来的打折牛肉提不起吃的欲望,老大一番激情料理后,说着只要用心,打折肉也能变成顶级料理,良太瞬间就被治愈了。

大家都爱看美食剧,但是好的美食剧都是来自好剧本啊,书中的美食经过我们肆意想象,变得更加难以抵抗。

于是看完半夜爬起来整理书柜,竟然翻出这么多。

/
1/
殳俏 《吃,吃的笑》 《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煮妇日记》《贪食纪》 我是她的迷妹,她从专栏作家到出书,到做悦食杂志,悦食家APP,拍悦食中国系列视频,前几天看到36氪对她的采访,问到如何用食物链接世界,把公司做大?她回答:“吃是一种最简单的获得快乐的方式。

你的这些问题,让我觉得好紧张,特别怕回答这样的问题。

” 我喜欢这种一点也不高大上的回答,一个美食工作者没有考虑那么多,她一直以来只是想着怎么写好美食,呈现美食,分享美食,一步一步就走到了今天,这是不忘初心的胜利。

来看一段她的文字,在《假装高潮》一篇里写到:从法国美食节目中千篇一律的闭目凝神吸取香味的做作表情,到日本美食节目里男女老少只要嘴巴碰到吃的就大呼“oishi”的夸张动作,我们大家也都开始投身于假装高潮的活动中。

因为这个世界,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而虚幻的快乐越来越多。

最喜欢《三联生活周刊》对她的评价:“作者一肚子时尚的杂学,食物、风俗、时装、八卦、文学、历史、电影、电视、地理、各国的美食,一切没用的知识她似乎都知道。

懂那么多想干什么?当然懂那么多不写出来就太可惜了。

” 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写出那么多跨界的文字?因为她看到什么脑中想到的都是美食君啊! /
2/
庄祖宜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其实,大家都想做菜》 一个放弃人类学博士头衔,两周内决定我要做厨师的励志故事,就像当年很多人放弃金领工作到丽江开客栈一样,总有一些人替我们完成了梦想,而我们还在抱怨着:这份工作不是我喜欢的。

看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前半部分,会有很多人想转行做厨师,看完后半部分,很多人又会放弃这个想法,因为每一行都不只是我们看到的样子,专业厨师更是和我们说的爱好做美食天差地别。

她到五星级酒店实习:“在冷厨里每天有成箱的色拉叶苗,我必须一片一片拔除嫩茎,稍有压痕或缺角即丢除;
小黄瓜绝不用到中间有籽的部位;
青椒红椒不只去籽去茎,还要去皮去弯勾,因为这样切出来的细条才会长短厚薄一致;
就连剥好壳的虾仁都要首位切齐以求平整。

” 出第二本书时,她已经有了两个宝宝,我就像看人生连续剧一样,追着她,急于看到大结局,从书中又追到视频里,看她不疾不徐的做菜,烤焦了也无所谓的放出来,最喜欢这份真真切切。

她的优势就是融贯中西,全凭她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美食的狂热。

放在成功学里会变成不怕你优秀,就怕你优秀起来随便跨行,而我看到的是她的坚持。

热情过去,也许熬几年才会有收获,坚持下来的人太少,更加显得她的可贵。

只是我照着她写的五分钟欧式面包做了一下,完全是个面疙瘩,谁来教教我? /
3/
蔡澜 《蔡澜食单》《蔡澜日本四书:日本美食地图》 他的书太多,各地小餐馆喜欢挂着他的画像,写着蔡澜推荐。

他的书易读,篇篇短小精悍,嬉笑怒骂着,东拉西扯着就把美食给科普了,比如写三文鱼,说日本人其实吃金枪鱼比较多,因为一般小店的三文鱼生都容易不新鲜,结果现在每次吃三文鱼,看到疑似软趴趴的就心有戚戚焉。

只是有时候他的胃并不太中国,大多数四川人的胃都是喜辣的,潮汕人也常常念着还是家乡最好吃,所以美食也分地域,庄祖宜推荐的那些欧美美食书,中国胃的我也看不进去,我可以感受到蔡澜最喜欢的还是日式料理,而他的年纪也注定了和我有着不同的对食物的回忆,他那么爱猪油,我却只能想到卡路里。

/
4/
美食漫画 《深夜食堂》《幸福的料理箱》《跟老妈学做好吃料理》 很多人先看了《深夜食堂》这部深夜剧,我是先看的漫画书,结果不想再看剧,因为很多故事都有着淡淡的忧伤,我还是看看美食就退散吧,哎。

其实这类漫画很多,我比较喜欢的还有《日式面包王》。

李冰的漫画书我买全了,只有这一本跟美食有关,这个是她早期的作品,画风还很“简约”,但是看完的那种温馨,感动,让我想起小时候。

《跟老妈学做好吃料理》画了25道创意菜,我贴两张上来,保证你跃跃欲试。

上边这些都是让你流着口水,夜里翻出零食海吃起来的秘籍,其功效和《孤独的美食家》类似,但是还有一类既让你流了口水,还会负责任的让你咽下去,一起来看看这些能吃的“菜谱书”: /
5/
《一个人也要下厨房》 林欣浩写的文章就像用显微镜把每个菜放大,生怕新手学不会,一个黄瓜从买,到洗到去皮到如何拍都细细道来,跟你聊着天儿就把饭给做了。

一道凉拌黄瓜能“啰嗦”出几千字:“你不会配味道是吧,没关系,只要盐放的差不多就行。

偏咸了可以说是北方口味,甜了是南方口味,辣了是四川口味。

实在不敢放调料的,还可以开一袋面酱或者各种韩国酱沾着吃。

您瞧,做这道菜实在没有什么难度,除非是直接把它扣地上。

” 啰嗦得这么有趣的作者,看完立马找其他书结果发现人家又聊着天儿在写《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

/
6/
《吃早餐彻底改变了我》 这本书介绍了60种早餐和4种果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漫画步骤,这与豆瓣上晒的相册相比就用心不少,绘本作者卤猫在《一人食:番茄瓢虫的棉花糖咖啡》视频里也有出境,食物和人都是走萌系。

/
7/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其实她不算美食圈作者,她更多的身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这二十年的亲自料理,加上泰国生活的经历,让她的妈妈味道很是独特。

她的文字散发着古味,用着上一辈人的文雅词汇,她与女儿一起读诗,与母亲一起讨论新书,经营餐厅,自己装修出舒适的家,对着窗外绿色植物悠闲的看书,每一件都让人向往。

她的书美好,平和,细腻,她在《亲手照顾的生活,有一种平实稳固的味道》里写:“把一堆脏乱的碗盘清洗干净,让人有一种天地还很宽的感觉。

你会相信,生活是可以每天重新创造、赏心悦目的。

”天地还很宽,好妙,我也想慢慢长成这样精致、优雅的人啊。

/
8/
《耀扬的厨房》 文字很少,但是图片够大,就像视频的分镜,特别适合给老人看,比如:妈,做这个给我吃吧,妥妥的。

/
9/
《初学者的料理教科书》 这本是台版,同时我还买了一本《料理图鉴》,都是漫画,书太小,还是这本教科书最棒,A4大小,200多页,从工具到食材处理,甚至怎么切都手把手教你,看了那么多美食,是不是自己也要做一做呢? 最近天天刷着各种美食视频,先是补完电影《月代头布丁》,然后看《孤独的美食家》SP,接着看各种美食博主的短视频,每天手机都会跳出“您已观看视频超过4小时,注意视力”的提示,可是我还收藏了好多美食视频没有看呐,怎么办怎么办? 为了变成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我打算每周末开个火,什么?写了这么多,才发现我是个不下厨的人! 想起大学时,班主任请大家看电影,只有我带了一堆零食进去,不停的吃,老师笑着说:你真是个香香嘴啊(请用重庆话读一遍)。

吃了这么多年,是时候回馈家庭啦,这周先做什么好呢?。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