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fc电子/ 正文

巴金散文笔调-巴金散文精选

admin2023-12-28fc电子20 ℃0 评论

试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的艺术特色。

全文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线索,“形散神不散”,集中笔墨抒发了感情,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作品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作为本文的题目,具有丰富复杂的象征意蕴。

"
爱尔克的灯光"
原是欧洲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哈利希岛上,姐姐爱儿克每天夜里都在窗前点上灯笼,用这灯光为她航海在外的兄弟指路,然而她至死也没能等到弟弟归来。

这个传说是讴歌姐弟深情、表现游子归乡情思的,恰与作者返乡念姐之情相契合,因为作者的姐姐也是没能等到与弟弟相见的那一天,在封建家庭中"
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文章很自然地将它引来作为感情线索。

在这里,爱儿克的灯光就是姐姐窗前的灯光。

它是照路的灯,蕴含着姐弟之间纯洁深厚的感情;
它是希望的灯,寄托着姐弟所认同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它也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作者清醒地看到:“长宜子孙” 这种祖上的遗训是荒唐的,无法改变封建家族的堕落。

文章结尾处,作者将要离故居而去,忽然他"
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
,这是又一种灯光。

它显然不是爱尔克的灯光,“我那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着我应该走的路”。

可见"
心灵的灯光"
是作者离开故居时的突然顿悟,是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十八年后作者回到了家乡,他所看到是“反而在我心上添加了黑暗”的故居的灯光,和令人十分伤感地联想到的姐姐爱尔克的灯光。

但作者并不使自己的情感囿于这恨和爱之中,他要提升,他要超越,于是他从前两种灯光中顿悟出真正照耀人生道路的"
心中的灯光"

这种灯光照耀着作者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象征。

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41年3月。

这一年,巴金本是怀着希望家乡有所改变的心情回到故乡探望的,此时已是离别家乡十八年后了,但在故乡成都住了50天后,他失望了。

他发现,那里和他18年前出走的情况几乎差不多。

他思绪万千,最终再次离开家乡。

《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便记录了作者此次重返家乡的心情。

从内容看,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相当深刻丰富的,全文以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

通过自由联想,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长宜子孙”的思想,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表达了对光明世界的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1923年,巴金冲破家庭樊篱,离开了家乡,一直没有回去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家乡没有一丝留恋。

1937年,巴金在小说《家》中曾这样写道:对自己的家虽然是充满愤怒的,然而“那些人物,那些地方,那些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任是怎样磨洗,也会留下一点痕迹。

我想忘掉他们,我觉得应该忘掉他们,事实上却又不能够。

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不能说没有一点留恋”。

正是这种留恋,18年后,作者终于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回到了生他养他而且刻印了他无数儿时记忆永不能忘怀的故乡成都。

但是,18年过去了,作者故地重归又见到了什么呢? 傍晚,当作者“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指引”,伫立在18年前分手的“旧友”——故居面前时,尽管故居的面貌已有些改变,但最终没有变的,是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那大门内依稀透出一线光线,让他“好象看见一个盛满着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黑暗中,他仿佛看见了哈力希岛上的灯光,那欧洲古老传说中的爱尔克姐姐的灯光,那灯光下坐着却是自己满面悲伤的姐姐。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古老的欧洲哈立希岛上,哈立希岛上有个叫爱尔克的姐姐,每夜每夜都在自己的窗前燃着一盏灯。

因为她有一个在海上航行的兄弟,她怕他那远航的兄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她要用自己燃亮的灯光给她航海的兄弟指路,指出一条回家的路。

她每天都在等,每天都在盼。

可是一直等到死,那可怜的姐姐也没有等回自己的兄弟,最终带着无尽的失望走进了坟墓。

巴金也曾经有一个在黑暗中殷殷期待着的姐姐,一个在狭隘的圈子中憔悴地捱着日子的姐姐。

巴金离开的时候曾经亲口答应过那个姐姐有一天会回来看她,跟她谈一谈外面的事。

可是巴金回来了,死亡却已经带走了姐姐的一切,姐姐如所有的旧式女子一样在寂寞中走了,她也终于没有看到自己心爱弟弟的归来。

善良的姐姐,生前没有得到过丈夫真正的爱,死后她的丈夫“不曾做过一件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

”也这让那在梦中也会偶尔看见爱尔克灯光的巴金,这让那常常睁着眼睛做着飞向那灯光的梦的弟弟,怎么不为之心碎! 巴金姐姐的悲剧正是罪恶的家造成的。

那么,这18年来,这个家中的其他人又怎样了呢?1932年,当作者的长篇小说《家》刚在报纸上发表,家里又传来了噩耗:巴金的哥哥在痛苦中自杀了。

18年来,这个家中的人有的死去了,活着的,有的堕落了,有的也只能“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

正因为这样,作者悲愤地说:“十几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

变化了的是“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
没有改变的是“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

还是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

也正因为这样,作者在痛苦中意识到:“长宜子孙”只是祖辈们的一个梦想。

一个富裕的家庭,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代人被毁灭的命运。

“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的技能,不向他们指出一条生活的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人心灵的发育成长;
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由此,作者将对“长宜子孙”这一封建家族遗训的批判,拓展到了对封建道德,以及整个封建没落制度的批判。

当然,作者在否定旧道德、旧思想的同时,还坚定了自己“走向广大的世界”,追求光明的信念。

文章最后说“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我,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试析巴金《爱尔克的灯光》的艺术特色

全文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线索,“形散神不散”,集中笔墨抒发了感情,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作品写了几种灯光: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心灵的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作为本文的题目,具有丰富复杂的象征意蕴。

"
爱尔克的灯光"
原是欧洲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哈利希岛上,姐姐爱儿克每天夜里都在窗前点上灯笼,用这灯光为她航海在外的兄弟指路,然而她至死也没能等到弟弟归来。

这个传说是讴歌姐弟深情、表现游子归乡情思的,恰与作者返乡念姐之情相契合,因为作者的姐姐也是没能等到与弟弟相见的那一天,在封建家庭中"
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文章很自然地将它引来作为感情线索。

在这里,爱儿克的灯光就是姐姐窗前的灯光。

它是照路的灯,蕴含着姐弟之间纯洁深厚的感情;
它是希望的灯,寄托着姐弟所认同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它也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作者清醒地看到:“长宜子孙” 这种祖上的遗训是荒唐的,无法改变封建家族的堕落。

文章结尾处,作者将要离故居而去,忽然他"
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
,这是又一种灯光。

它显然不是爱尔克的灯光,“我那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着我应该走的路”。

可见"
心灵的灯光"
是作者离开故居时的突然顿悟,是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十八年后作者回到了家乡,他所看到是“反而在我心上添加了黑暗”的故居的灯光,和令人十分伤感地联想到的姐姐爱尔克的灯光。

但作者并不使自己的情感囿于这恨和爱之中,他要提升,他要超越,于是他从前两种灯光中顿悟出真正照耀人生道路的"
心中的灯光"

这种灯光照耀着作者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是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象征。

整篇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爱尔克的灯光》是巴金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41年3月。

这一年,巴金本是怀着希望家乡有所改变的心情回到故乡探望的,此时已是离别家乡十八年后了,但在故乡成都住了50天后,他失望了。

他发现,那里和他18年前出走的情况几乎差不多。

他思绪万千,最终再次离开家乡。

《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便记录了作者此次重返家乡的心情。

从内容看,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相当深刻丰富的,全文以故居照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

通过自由联想,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长宜子孙”的思想,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表达了对光明世界的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1923年,巴金冲破家庭樊篱,离开了家乡,一直没有回去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家乡没有一丝留恋。

1937年,巴金在小说《家》中曾这样写道:对自己的家虽然是充满愤怒的,然而“那些人物,那些地方,那些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任是怎样磨洗,也会留下一点痕迹。

我想忘掉他们,我觉得应该忘掉他们,事实上却又不能够。

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不能说没有一点留恋”。

正是这种留恋,18年后,作者终于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回到了生他养他而且刻印了他无数儿时记忆永不能忘怀的故乡成都。

但是,18年过去了,作者故地重归又见到了什么呢? 傍晚,当作者“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指引”,伫立在18年前分手的“旧友”——故居面前时,尽管故居的面貌已有些改变,但最终没有变的,是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

那大门内依稀透出一线光线,让他“好象看见一个盛满着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

黑暗中,他仿佛看见了哈力希岛上的灯光,那欧洲古老传说中的爱尔克姐姐的灯光,那灯光下坐着却是自己满面悲伤的姐姐。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古老的欧洲哈立希岛上,哈立希岛上有个叫爱尔克的姐姐,每夜每夜都在自己的窗前燃着一盏灯。

因为她有一个在海上航行的兄弟,她怕他那远航的兄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她要用自己燃亮的灯光给她航海的兄弟指路,指出一条回家的路。

她每天都在等,每天都在盼。

可是一直等到死,那可怜的姐姐也没有等回自己的兄弟,最终带着无尽的失望走进了坟墓。

巴金也曾经有一个在黑暗中殷殷期待着的姐姐,一个在狭隘的圈子中憔悴地捱着日子的姐姐。

巴金离开的时候曾经亲口答应过那个姐姐有一天会回来看她,跟她谈一谈外面的事。

可是巴金回来了,死亡却已经带走了姐姐的一切,姐姐如所有的旧式女子一样在寂寞中走了,她也终于没有看到自己心爱弟弟的归来。

善良的姐姐,生前没有得到过丈夫真正的爱,死后她的丈夫“不曾做过一件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

”也这让那在梦中也会偶尔看见爱尔克灯光的巴金,这让那常常睁着眼睛做着飞向那灯光的梦的弟弟,怎么不为之心碎! 巴金姐姐的悲剧正是罪恶的家造成的。

那么,这18年来,这个家中的其他人又怎样了呢?1932年,当作者的长篇小说《家》刚在报纸上发表,家里又传来了噩耗:巴金的哥哥在痛苦中自杀了。

18年来,这个家中的人有的死去了,活着的,有的堕落了,有的也只能“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

正因为这样,作者悲愤地说:“十几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

变化了的是“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
没有改变的是“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

还是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

也正因为这样,作者在痛苦中意识到:“长宜子孙”只是祖辈们的一个梦想。

一个富裕的家庭,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代人被毁灭的命运。

“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的技能,不向他们指出一条生活的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人心灵的发育成长;
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由此,作者将对“长宜子孙”这一封建家族遗训的批判,拓展到了对封建道德,以及整个封建没落制度的批判。

当然,作者在否定旧道德、旧思想的同时,还坚定了自己“走向广大的世界”,追求光明的信念。

文章最后说“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我,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求巴金《憩园》的内容梗概

我平常有一个感觉,觉得巴金先生的小说"
有点"
像朵斯退益夫斯基(今译为“妥斯妥耶夫斯基)。

因为:第一,他们同样有一颗同情而苦痛着的心;
第二,他们同样偏重于写人们的心灵,而不太像托尔斯泰那样着力于写人物的外表(假若用米列考夫斯基的话,就是托尔斯泰更偏于感官些。

) 以这本新著《憩园》看,上面这观察就更证实了一步。

朵斯退益夫斯基喜欢在一个大故事中套一些小故事,那小故事往往是大故事的缩影或衬托,例如《穷人》是描写爱的距离的,中间就又有那个女孩和一位学者的爱的悬殊,《罪与罚》是描写人受良心的责难的,中间就又有一个小书记愿意受妻子的痛打,以舒缓心灵上的创伤。

巴金这本《憩园》,在这点上也似之。

他写的是住在朋友家里(地点看来是成都),在写一本关于车夫和瞎女人的故事的小说,朋友家有一个前妻的为外婆家骄纵的儿子虎少爷,因为骄纵,终于任性地在泅水时淹死了,这朋友家就叫做憩园。

同时常到这憩园来的则有一个以前的房主人的儿子杨家小少爷,他每每来折花,为的是给他那被家中驱逐出来的住在庙里的爸爸。

这爸爸是杨三老爷,因为自己一度荒唐,受了内心的责罚(多么象朵斯退益夫斯基!),后来又从庙里逃出,只留下一个铅笔字条,让连小少爷也找不着他了。

作者在这里说:"
人性在我眼前现露了"
(页一一四)。

此后小少爷始终不知道他这可怜的爸爸的踪迹,却是由作者偶而在挑石头的囚犯中发现了他,然而已经改名,待要设法救出来时,便又很快地病死了。

作者心里藏着这个悲惨的结局,没有告诉那小少爷。

至于朋友家的虎少爷的淹死,则和这故事的结束没有好久。

那朋友最后从心里说出的真话是:"
我也应该负责"

"
只求天保佑虎少爷没有事情就好了"

作者是处处要发掘人们的善性的。

作者的车夫和瞎女人的故事(这故事也叫憩园,未免和本书书名重复得不必要!)既写完,杨家小少爷的爸爸既已死,朋友姚国栋的虎少爷既终于在失教中作了水鬼,作者也就离开了憩园,这小说结束了。

这两重的故事(虎少爷和杨小少爷)的意义似乎在教育。

我说"
似乎"
,因为原书的用意究竟不明确。

虎少爷当然是由于失教,可是杨小少爷也并非由于管教才那么好心肠。

说不定作者的意思是在:杨家是破产卖房的,反而有好子弟,姚家是同一园庭的新主人,却失掉了对子弟的监护督导,物质上的得失究竟不如精神上的得失之重要吧。

我想故事的连系伯即在此。

作者在后记里说:"
漂亮花园的确常更换主人。

……保得住的倒是某一些人看来是极渺茫极空虚的东西--理想同信仰。

"
那用意就更明晰了。

可惜的是,故事虽不怎么复杂,而作者所要表现的端绪相当多,而每一端绪又都象浮雕似的,没有刻画或者强调,因此就连这主旨(假若是)在故事中也不能得到它应有的比重了。

我说作者所要表现的端绪相当多,而每一端绪都只像不过作到了浮雕的意味,这是例如:两家的故事似乎(对不起,我又要用似乎)杨家是中心,而姚家不过像这故事的映献的幕似的,然而因为把姚家的事写得相当多,作者常为虎少爷的教育着急,于是那杨家一边悲惨的情况便因而削弱了,此其一。

以杨家论,本来好像(!)是重在写三老爷之荒唐、自责、显露了的人性的,可是因写他家中之妻对他还好,最不放松的却是大儿子,便又让读者把注意分散到伊底帕斯情意综(Oeaiaus Complex)里去了,此其二。

以姚家论,假若是重在虎少爷的失教,可是恐怕书中费的笔墨最多(却也是最成功)的,乃是姚家的女主人昭华,这是一个可爱的有好心肠的女人,于是虎少爷的问题也就减少了严重性,此其三。

再说,书中又像是借姚太大之口,说明文艺的价值在让人扩大自己,从别人的哭笑里发现自我(页一七八),人生的理想在使人减少仇恨与给人温暖,而牺牲是最大的幸福,同时作者似乎更借姚太大的指点,说明自己的作风将有些变革,不该老写些悲惨或叫好人受苦(页七七),于是本书便又把杨家和姚家的事都归于偶尔的见闻,而作者是重在写自己的写作生活及写作态度了,此其四。

古人的诗说:"
世短意怕多"
,文章也怕主题太多。

--纵使都是美旨胜义,也有彼此抵消或淹没之虞了! 只是在那故事中套故事的写法,越发叫我们觉得像朵斯退益夫斯基。

况且,再说吧,朵斯退益夫斯基写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也是写他在著作时所遇见的故事,和这里写作者在朋友家中写作时的见闻,尤有些意外的巧合。

不过我不得不马上声明,我说巴金的小说"
有点"
像朵斯退益夫斯基,并没一定说他跟着什么人学,或者受什么指实了的影响之类。

我觉得他们的相同处,除了技巧和作风外,最显著是人道主义的浓厚色彩。

他们的同情心之强,也几乎可以相比并。

所不同的却仍然有,这就是朵斯退益夫斯基常常在作品里鞭打主人公的灵魂,而且鞭打得狠毒,这便使人读了毛骨悚然,阴森森地,然而因此.他能探发人心灵的深处;
巴金的作品,却即虽写悲惨,也仍有些暖意,象微寒的初春。

这也许是因为国民性之异所致吧。

单就这本小说论,最可称道的自然是作者那惯有的热情和悲悯,其次是杨家那个故事之次第展开,仿佛剥笋似的,一层一层地揭出,让读者在期待与惊愕中逼近那核心;
还有,是他创造了那么一个可爱的人物--姚太太,或者就是给人类一点温暖的象征了。

更因为是为同情所灌注,作者那一点自然的谎言,例如对小孩不能告诉他的爸爸仍在城中和已死之类,便越叫人觉得真切。

中国现代的小说中,在大部分是写实主义底之外,巴金之理想主义底色 彩,可说几乎是唯一的人。

这都是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处。

然而令人不满足的是,它的内容犹如它的笔调,太轻易,太流畅,有些滑过的光景。

缺的是曲折,是深,是含蓄。

它让读者读去,几乎一无停留,一无钻探,一无掩卷而思的崎岖。

再则他的小说中自我表现太多,多得让读者厌倦,而达不到本来可能唤起共鸣的程度。

作者的心肠之热,我们只有敬爱,可是在写时何妨稍微把自己再遮掩一下,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岂不艺术效果更大些么?。

巴金憩园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