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bd体育/ 正文

小学课本陶器和瓷器的故事

admin2023-12-29bd体育20 ℃0 评论

陶瓷有哪些传说故事?

陶器起源的传说\
r\
n\
r\
n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陶瓷制品就是养一盆花也需要有一个陶制的花盆。

那么第一个发明制陶的人是谁呢?据古籍载他名叫 宁封子是黄帝身边一个能工巧匠。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

\
r\
n\
r\
n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

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掬水喝。

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方便。

\
r\
n\
r\
n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

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

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

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
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

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

”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

”。

\
r\
n\
r\
n说着他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

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

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
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

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
r\
n\
r\
n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

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

水流得满地都是。

宁封子并不气馁。

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

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

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见的史书记载中的官窑瓷器检察官。

\
r\
n\
r\
n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

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

考古工作者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有谁知道一些和陶瓷有关的历史故事

1、“祭红”的传说 


相传明代宣德年间,一批祭红御用瓷器即将交货,但瓷工屡烧不成。

当时圣上御用瓷有规定,若延误日期,所有制瓷工匠将要被投入窑火烧死。

下在人们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位老陶工的女儿得到神仙托梦,要她投身于熊熊窑火中,以血染瓷方可成功。

于是她乘人不备,纵身入窑,只见一团烈焰升起,突然窑门大开,整窑瓷器皆成红色。

2、“知四”肉 


景德镇的陶瓷民间传说中除了节日、祭神方面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与地方饮食风俗相关的民间传说,这也是极富景德镇地方特色的。


早先,镇上有个姓郑的窑户老板,为人尖钻,吝啬,把坯房佬折磨得个个像皮猴子。

一次,瓷工中领头的蒋知四师傅,劳累了一天,肚子里没进一粒米。

到断黑时分,好容易才端上碗。

一扒饭,满嘴是沙,再看菜,是五里外都闻到臭味的毒豆腐。

蒋知四见老板爱理不理的样子,气愤地说:“我再说一遍,伙计们三个月不知肉味了,再不给,我们就歇工。

”“敢!”郑老板恶狠狠地说。

说停工就停工,当晚果然停了工。

3、“风火仙师” 名叫童宾,又名广利,本镇里村童街人,生前是技术高超的烧窑瓷工,他家世代以制瓷为业。

童宾自幼聪明好学,从十二、三岁起,就能独自烧窑看火。

父亲去世早,童宾过早地支撑起门户,继承父业烧窑。

由于他技术熟练,为人正直,肯帮助人,即使自己勒紧裤带,也要尽力帮助穷苦的瓷工们。

故他深得镇里做瓷器人的爱戴。

4、神雕 民国年间,在景德镇只要一提曾生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瓷雕能手。

一坨泥巴他放在袖同里,一会儿功夫,就可以拿出来一件雕塑作品。

要他雕一只蟋蟀,雕出的蟋蟀就象真的:透过翅膀可以看见脊背上的纹路;
要他雕一个天女散花,不谈他雕的天女何等美丽动人,光是这天女散出的花就有一千多朵,这一千多朵花,姿态各异,找不到两朵相同的,而且花朵就象真的一样,仿佛还能闻到香味呢。

5、釉里红 瓷器中的釉里红,是釉下的珍贵颜色。

这种颜色亮堂润泽,看上去就象宝石镶嵌在瓷器里一样。

这样珍贵的釉里红颜色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传说是这样的:元朝,景德镇有个叫赵子聪的陶瓷工人,三十五、六岁的年纪,对烧瓷有一手独到的本事,加上肯用心思搞发明创造,全坯房的窑工都称他叫“赵全能”。

那时候瓷器上的花纹都是用手工刻上去的,又慢又费功夫。

赵全能立志要在瓷器上象绘画一样,用毛笔描花纹。

可是,他费尽心血,也没找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

陶瓷的历史

1、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

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

2、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

3、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

4、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

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

5、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

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

6、明朝统治从(1368年--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

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

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

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

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陶瓷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