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江南电竞/ 正文

写事的散文名家名篇-写事的散文名家名篇有哪些

admin2023-12-29江南电竞22 ℃0 评论

叙事的散文名家名篇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

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

“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

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

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
/
pan.baidu.com/
s/
1rvfY5g-nmD12jWjibqbofA?pwd=utid 提取码: utid 。

蕴含哲理的叙事散文

《手表是一道年华》 彭艺林 我已经有多久没有戴手表了,真不记得了。

但是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戴手表。

最早的手表比较形式化,是我哥哥发明的,他用红笔在我的手腕上勾画了一个圆形的轮廓,在里面添上十二个数字和指针,手表就造成了。

我于是经常时不时的撸下袖子,向其他小朋友炫耀起那高档的红色手表。

此时却引起他人的不屑,因为他们的小手上早就有电子表坠着了。

那时候全家只有我妈妈有一块男士的精钢手表。

奇怪的是,她的腕上总是前一阵子有,后一阵子没,而且总是伴随着我爸的外出不翼而飞。

我曾经将自己的耳朵小心翼翼地贴在表壳子上面,听到那些齿轮相互摩擦的声音,好像淘气的孩子来回在碎玻璃片上踩来踩去的声音一样。

手表里,秒针的顶端戴着黄色的圆帽子,好像一位建筑工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做着圆周运动。

而时针和分针却总显出一副懒态,看了老半天,也不知道它们有何走向。

这块表需要每天给它上一次弦,妈妈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

每天早晨轻轻地捧起它,松松,紧紧,紧紧,松松,好像在给手表做全身 *** ,动作简单而快乐。

后来家里出了些事情,妈妈不在外出工作,爸爸的衣兜里也有了个寻呼机,那块手表没了作用,就被妈妈锁在了橱子里。

钥匙放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我时常打开橱子,但是每次看到那块冰凉的停走的手表,忽然心里面就没了玩赏它的欲望。

初中时代,我省下零花钱买了一块手表,这块手表的牌子和我前排右侧一位女生的是一样的。

我会刻意的和她一起同时抬起腕上的手表看时间。

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在她那纤细的估计只有9cm的手腕上,那块手表流淌出的滴答声曾经把我矛盾的心情血脉相连地汇在一起。

我常常想,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手表,我该会多么恐慌。

那些时针分针和秒针,需要它们的移动来清扫未来的混浊。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原来手表并不是唯一反射时间的器材。

有了手机之后,自动对时功能比任何手表都要快捷方便。

手机屏幕上那些清晰的数字,让我感觉到现在生活的一种紧迫。

我把戴了四五年的手表摘了下来,和妈妈的那块放在了一起,但是在很多时候仍然能够听到时间在手臂上似有似无的鸣响。

妈妈有时候会翻出它们来,对我说:“这两块手表不能老这么放着,不如修一下,还可以戴上的。

”我笑着回答:“不用了,就让年华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吧。

” 还有史铁生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找到一篇作家彭艺林的叙事散文。

《手表是一道年华》 彭艺林 我已经有多久没有戴手表了,真不记得了。

但是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戴手表。

最早的手表比较形式化,是我哥哥发明的,他用红笔在我的手腕上勾画了一个圆形的轮廓,在里面添上十二个数字和指针,手表就造成了。

我于是经常时不时的撸下袖子,向其他小朋友炫耀起那高档的红色手表。

此时却引起他人的不屑,因为他们的小手上早就有电子表坠着了。

那时候全家只有我妈妈有一块男士的精钢手表。

奇怪的是,她的腕上总是前一阵子有,后一阵子没,而且总是伴随着我爸的外出不翼而飞。

我曾经将自己的耳朵小心翼翼地贴在表壳子上面,听到那些齿轮相互摩擦的声音,好像淘气的孩子来回在碎玻璃片上踩来踩去的声音一样。

手表里,秒针的顶端戴着黄色的圆帽子,好像一位建筑工人,总是不知疲倦地做着圆周运动。

而时针和分针却总显出一副懒态,看了老半天,也不知道它们有何走向。

这块表需要每天给它上一次弦,妈妈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

每天早晨轻轻地捧起它,松松,紧紧,紧紧,松松,好像在给手表做全身 *** ,动作简单而快乐。

后来家里出了些事情,妈妈不在外出工作,爸爸的衣兜里也有了个寻呼机,那块手表没了作用,就被妈妈锁在了橱子里。

钥匙放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我时常打开橱子,但是每次看到那块冰凉的停走的手表,忽然心里面就没了玩赏它的欲望。

初中时代,我省下零花钱买了一块手表,这块手表的牌子和我前排右侧一位女生的是一样的。

我会刻意的和她一起同时抬起腕上的手表看时间。

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在她那纤细的估计只有9cm的手腕上,那块手表流淌出的滴答声曾经把我矛盾的心情血脉相连地汇在一起。

我常常想,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手表,我该会多么恐慌。

那些时针分针和秒针,需要它们的移动来清扫未来的混浊。

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原来手表并不是唯一反射时间的器材。

有了手机之后,自动对时功能比任何手表都要快捷方便。

手机屏幕上那些清晰的数字,让我感觉到现在生活的一种紧迫。

我把戴了四五年的手表摘了下来,和妈妈的那块放在了一起,但是在很多时候仍然能够听到时间在手臂上似有似无的鸣响。

妈妈有时候会翻出它们来,对我说:“这两块手表不能老这么放着,不如修一下,还可以戴上的。

”我笑着回答:“不用了,就让年华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吧。

” ps:我觉得可以拍下,以手表为主体,反应年华变迁。

不过得署上作家彭艺林的名字。

就不会侵权了    说 “水”   古人主张天人合一,以为大自然变化和人体内部变化是相对应的。

而孔子则借自然之物而喻人生之理。

一次,孔子伫立在岸上远望东流而去的江水,对身边的弟子说,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观看。

子贡问,为什么呢?孔子解释到:水,它哺育万物却不为自己的目的,仿佛有高尚的道德一样。

老子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水就像具备最好的品质美德一样,善于润泽万物而不与万物争私利,处世俗之人不愿处的低位,甘当人梯而谦居下位。

是啊,水向下而流,迂回曲折而又有规律,仿佛大义凛然一样;
水流汹涌没有尽头,仿佛坚持根本的原则一样。

  如果决开堤岸,水就会奔腾而泄,好像回响应声而起;
它奔赴万丈深渊无所畏惧,好像十分勇敢。

“天下莫柔弱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是啊,普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加柔弱的,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它、比得上它。

用水注入仪器来衡量地面,必定是平的,就好像执法如山一样;
水盛满了不必用刮平斗斛的工具去刮,就好像天生正直的一样;
它纤弱细小无微不至,好像明察一样;
万物经过水的冲洗,必然新鲜洁净,好像它善于教化一样。

是的,水是洁净的、高尚的、正直的、勇敢的、无私的。

它将永远冲刷着、荡涤着这世界上的一切丑恶和污垢,哺育着万物新的生命和力量……. 。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一起来看看名家游记散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观莲拙政园 周瘦鹃 1.也许是因为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堂名是爱莲堂的缘故,因此对于我家老祖宗《爱莲说》作者周濂溪先生所歌颂的莲花,自有一种特殊的好感。

倒并不是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实在是爱它的高花大叶,香远益清,在众香国里,真可说是独有千古的。

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旧时相传为莲花生日,又称观莲节,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到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

2.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去,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略有倪云林画意。

进园又见奇峰几座,好像是案头大石供,这里原是明代侍郎王心一归田园遗址,有些峰石还是当年遗物。

这东部是近年来所布置的,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
此外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作品茗就餐之所。

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给我们尝鼎一脔;
这是今春新种的,料知一二年后,就可蔓延开去了。

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这一带有海棠春坞、玲珑馆、枇杷园诸胜,仲春有海棠可看,初夏有枇杷可赏,一步步渐入佳境。

走过了那盖着绣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而也就是给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了。

3.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堂外三面通廊,堂后有宽广的平台,台下就是一大片莲塘,种着天竺种——千叶莲花,这是两年以前好容易从昆山正仪镇引种过来的。

原来正仪镇上有个顾园,是元代名士顾阿瑛“玉山佳处”的遗址,在东亭子旁,有一个莲池,池中全是千叶莲花,据说还是顾阿瑛手植的,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珍种犹存,年年开花不绝。

拙政园莲塘中自从把原种藕秧种下以后,当年就开了花,真是色香双艳,不同凡卉;
第二年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

并蒂莲到处都是,并且一花中有四五蕊,七八蕊,以至十三个蕊的,花瓣多至一千四百余瓣。

只为负担太重了,花头往往低垂着,使人不易窥见花蕊,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表示遗憾,其实我们只要走到水边,凑近去细看时,还是可以看到那捧心西子态的。

今夏花和叶虽觉少了一些,而水面却暴露了出来,让我们欣赏那水中花影,仿佛姹娅欲笑哩。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作为合唱的歌曲。

”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这首歌在大陆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

于是,宴席上便轻轻回荡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不尽然是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

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才能见到。

不过,它经过了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

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

穿过莽莽不尽的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

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

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

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

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那也是一个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

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有一种瞬间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

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

我自小练过脚板,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寻常事。

但是,陪同的台湾学者却不能都这样。

加之一般车辆不让进山,这时便有人上来揽生意了。

他们是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迷失的游客,现在却私下里搞“创收”。

为躲避进山的门卫检查,让我们徒步穿过进口处,他们把车子停放在人所罕至的地方,然后,把我们送到深山更深处。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

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

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

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

大就成了“精”,成了“神”。

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

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

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

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

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

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

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太湖游记 钟敬文 终于到了“湖山第一”的惠山了。

登起云楼,楼虽不很高,但上下布置颇佳,不但可以纵目远眺,也很使人感到幽逸的.情致。

天下第二泉,这是一个多么会耸动人听闻的名词。

泉旁环以石,上有覆亭,近亭壁上有“天下第二泉”署额。

另外有乾隆御制诗碑一方,矗立泉边。

我不禁想起这位好武而且能文的满洲皇帝。

他巡游江南,到处题诗制额,平添了许多古迹名胜,也是怪有趣味的事情。

为了路径的顺便,我们逛了一下锡山。

山顶有龙光寺,寺后有塔。

但我们因怕赶不及时刻回苏州,没有走到山顶便折回了。

这样的匆匆,不知山灵笑我们否? 梅园,是无锡一个有力的名胜。

当我们刚到园门时,我们的心是不期然地充满着希望与喜悦了。

循名责实,可以晓得这个园里应该有着大规模的梅树。

可惜来得太迟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的繁华,已变成了“绿叶成荫于满枝”!然而又何须斤斤然徒兴动其失时之感叹呢? 园里的桃梨及其它未识名的花卉,正纷繁地开展着红白蓝紫诸色花朵,继续着梅花装点春光的工作。

走上招鹤亭,脑里即刻联想到孤山的放鹤亭。

李君说,在西湖放了的鹤,从这里招了回来。

我“幽默”一笑。

至此,我紧张烦扰的心,益发豁然开朗了。

口里非意识地念着昔年读过的“放鹤亭中一杯酒,楚山馨馨水鳞鳞”的诗句,与其说是清醒了悟,还不如说是沉醉忘形,更来得恰当些吧。

离去管社山麓,乘着小汽船渡登鼋头渚。

渚在充山麓,以地形像鼋头得名。

这时,桃花方盛开,远近数百步,红丽如铺霞缀锦,春意中人欲醉。

渚上多奇石,突兀俯偃,形态千般。

我们在那里徘徊顾望,四面湖波,远与天邻,太阳注射水面,银光朗映,如万顷玻璃,又如一郊晴雪。

我默然深思,忆起故乡汕埠—带的海岸,正与此相似。

昔年在彼间教书,每当风的清朝,月的良夜,往往个人徒步海涯,听着脚下波浪的呼啸,凝神遥睇,意兴茫然,又复肃然。

直等到远蜂云涛几变或月影已渐渐倾斜,才回到人声扰攘的校舍去。

事情是几年前的了,但印象却还是这样强烈地保留着。

当我们从管社山麓坐上车子,将与湖光作别的时候,我的离怀是怎样比湖上的波澜还要泛滥啊。

游记散文名家名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一起来看看名家游记散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观莲拙政园 周瘦鹃 1.也许是因为我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堂名是爱莲堂的缘故,因此对于我家老祖宗《爱莲说》作者周濂溪先生所歌颂的莲花,自有一种特殊的好感。

倒并不是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君子,实在是爱它的高花大叶,香远益清,在众香国里,真可说是独有千古的。

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旧时相传为莲花生日,又称观莲节,我那小园子里的池莲缸莲都开好了,可我看了还觉得不过瘾,总要赶到拙政园去观赏莲花,也算是欢度观莲节哩。

2.从东部新辟的大门进去,迎面就看到新叠的湖石,分列三面,傍石植树,点缀得楚楚可观,略有倪云林画意。

进园又见奇峰几座,好像是案头大石供,这里原是明代侍郎王心一归田园遗址,有些峰石还是当年遗物。

这东部是近年来所布置的,有土山密植苍松,浓翠欲滴;
此外有亭有榭,有溪有桥,有广厅作品茗就餐之所。

从曲径通到曲廊,在拱桥附近的水面上,先就望见一小片莲叶莲花,给我们尝鼎一脔;
这是今春新种的,料知一二年后,就可蔓延开去了。

从曲廊向西行进,就是中部的起点,这一带有海棠春坞、玲珑馆、枇杷园诸胜,仲春有海棠可看,初夏有枇杷可赏,一步步渐入佳境。

走过了那盖着绣绮亭的小丘,就到达远香堂,顾名思义,不由得想起那《爱莲说》中的名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八个字来,知道堂名就由此而得,而也就是给我们观莲的好地方了。

3.远香堂面对着一座挺大的黄石假山,山下一泓池水,有锦鳞往来游泳,堂外三面通廊,堂后有宽广的平台,台下就是一大片莲塘,种着天竺种——千叶莲花,这是两年以前好容易从昆山正仪镇引种过来的。

原来正仪镇上有个顾园,是元代名士顾阿瑛“玉山佳处”的遗址,在东亭子旁,有一个莲池,池中全是千叶莲花,据说还是顾阿瑛手植的,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珍种犹存,年年开花不绝。

拙政园莲塘中自从把原种藕秧种下以后,当年就开了花,真是色香双艳,不同凡卉;
第二年花花叶叶,更为繁盛,翠盖红裳,几乎把整个莲塘都遮满了。

并蒂莲到处都是,并且一花中有四五蕊,七八蕊,以至十三个蕊的,花瓣多至一千四百余瓣。

只为负担太重了,花头往往低垂着,使人不易窥见花蕊,因此苏州培养碗莲的专家卢彬士老先生所作长歌中,曾有“看花不易窥全面,三千莲媛总低头”之句,表示遗憾,其实我们只要走到水边,凑近去细看时,还是可以看到那捧心西子态的。

今夏花和叶虽觉少了一些,而水面却暴露了出来,让我们欣赏那水中花影,仿佛姹娅欲笑哩。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作为合唱的歌曲。

”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这首歌在大陆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

于是,宴席上便轻轻回荡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不尽然是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

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才能见到。

不过,它经过了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

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

穿过莽莽不尽的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尚是阳光灿烂,上山渐渐地云雾浓稠。

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

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

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

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那也是一个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

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有一种瞬间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

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

我自小练过脚板,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寻常事。

但是,陪同的台湾学者却不能都这样。

加之一般车辆不让进山,这时便有人上来揽生意了。

他们是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迷失的游客,现在却私下里搞“创收”。

为躲避进山的门卫检查,让我们徒步穿过进口处,他们把车子停放在人所罕至的地方,然后,把我们送到深山更深处。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

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

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

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

大就成了“精”,成了“神”。

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

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

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生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全成枯焦。

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

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

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

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太湖游记 钟敬文 终于到了“湖山第一”的惠山了。

登起云楼,楼虽不很高,但上下布置颇佳,不但可以纵目远眺,也很使人感到幽逸的情致。

天下第二泉,这是一个多么会耸动人听闻的名词。

泉旁环以石,上有覆亭,近亭壁上有“天下第二泉”署额。

另外有乾隆御制诗碑一方,矗立泉边。

我不禁想起这位好武而且能文的满洲皇帝。

他巡游江南,到处题诗制额,平添了许多古迹名胜,也是怪有趣味的事情。

为了路径的顺便,我们逛了一下锡山。

山顶有龙光寺,寺后有塔。

但我们因怕赶不及时刻回苏州,没有走到山顶便折回了。

这样的匆匆,不知山灵笑我们否? 梅园,是无锡一个有力的名胜。

当我们刚到园门时,我们的心是不期然地充满着希望与喜悦了。

循名责实,可以晓得这个园里应该有着大规模的梅树。

可惜来得太迟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的繁华,已变成了“绿叶成荫于满枝”!然而又何须斤斤然徒兴动其失时之感叹呢? 园里的桃梨及其它未识名的花卉,正纷繁地开展着红白蓝紫诸色花朵,继续着梅花装点春光的工作。

走上招鹤亭,脑里即刻联想到孤山的放鹤亭。

李君说,在西湖放了的鹤,从这里招了回来。

我“幽默”一笑。

至此,我紧张烦扰的心,益发豁然开朗了。

口里非意识地念着昔年读过的“放鹤亭中一杯酒,楚山馨馨水鳞鳞”的诗句,与其说是清醒了悟,还不如说是沉醉忘形,更来得恰当些吧。

离去管社山麓,乘着小汽船渡登鼋头渚。

渚在充山麓,以地形像鼋头得名。

这时,桃花方盛开,远近数百步,红丽如铺霞缀锦,春意中人欲醉。

渚上多奇石,突兀俯偃,形态千般。

我们在那里徘徊顾望,四面湖波,远与天邻,太阳注射水面,银光朗映,如万顷玻璃,又如一郊晴雪。

我默然深思,忆起故乡汕埠—带的海岸,正与此相似。

昔年在彼间教书,每当风的清朝,月的良夜,往往个人徒步海涯,听着脚下波浪的呼啸,凝神遥睇,意兴茫然,又复肃然。

直等到远蜂云涛几变或月影已渐渐倾斜,才回到人声扰攘的校舍去。

事情是几年前的了,但印象却还是这样强烈地保留着。

当我们从管社山麓坐上车子,将与湖光作别的时候,我的离怀是怎样比湖上的波澜还要泛滥啊。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