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游戏/ 正文

一家八口跨境电商拿货,山西在明代共有几次大移民?

admin2023-11-23游戏25 ℃0 评论

一家八口跨境电商拿货,山西在明代共有几次大移民?

晋衣冠南渡(也称客家南迁)、唐宋客家南迁、明初山西大移民、明初江西(闽粤)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这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八大移民,但尤以明初山西大移民衍生的“寻根问祖”文化引人关注。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出现,山西大移民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并且因此还衍生出了大量的洪洞移民研究论著。

对此,较为人们熟悉的是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以及,大槐树碑亭牌坊的怀古诗: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左:朱元璋画像,右:大槐树移民告示

如果说,“晋衣冠南渡”的最大特点是持续时间最长(170多年);“唐客家南迁”是经历社会最乱(唐后五代),“宋客家南迁”是规模最大(随宋高宗赵构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江西填湖广是移民人口占比最高(据各府移民原籍统计,在湖北98万的移民人口中,江西移民占70%);“湖广填四川”是移民地最多(超15个省);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是最能体现中华儿女为求生存与命运抗争的进取和开拓精神(著名晋商乔家大院的脱贫致富路就是由其先祖乔贵发走西口开始的)。

那么,相对而言,“明初山西大移民”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又经历过多少次大移民呢?

“明初山西大移民”的最大特点则是分布广。

据《明史》、《明实录》以及《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记载,明朝大移民从最早的洪武三年(1370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47年中,山西共经历十八次大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移民姓氏达八百八十一姓。

▲历史上的大移民事件

据《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以及《续文献通考》等正史记载:在山西这十八次大移民中,洪武年间有十次,建文时期有一次,永乐时期有七次。

那么,这些大移民的目的是什么呢?

总体而言:其目的都是为了均衡人口分布,迅速恢复生产。

明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劳动力严重不足”以及“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等现象。

对此,朱元璋曾言:“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但是,当时的山西一带“平阳(山西南部诸州县)一路,地狭人稠”(《金史·食货志》);“邑居之繁庶,土野之沃衍,雄冠他邑……”(孔天鉴的《藏书记》)。

山西大移民后的“寻根问祖”文化

大意是说,山西一带经济繁荣、土地肥沃,却是人口稠密,土地稀少,并现出了许多百姓无土地可耕种。但是,中原一带却是土地大量荒芜,大量缺少耕种人口。

于是,明朝为振兴农业,迅速恢复国力,便将人多地少的山西百姓向地多人少的中原一带迁移。

那么,造成大移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造成大移民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即:天灾为主,兵祸次之。

1、天灾惨状

据《元史·王行志》记载,从元末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特大洪灾。例如: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流域的曹州、汴梁等处决口,受灾百姓45.8万户。燕、赵、齐、鲁、苏北、皖北等地,一片荒凉。

又据《元史》记载,元末发生的洪涝以及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地、人相食”。

同时,还伴随有频频而至的大蝗灾,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共发生过十八九次。

可以说,在元末年间,因洪涝、旱灾及大蝗灾,从元统三年至至元末年,中原地区发生了十五次大饥荒,并出现了“连年田禾不收、百姓饥馑、民不聊生”等惨状。

▲古大槐树遗址根雕大门

甚至,在山东、河南的孟津、新安、渑池等地,频频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例如: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军士掠孱弱以食等。

此外,在元末还曾出现过多次大瘟疫,危害极大,遍布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多省。

2、兵祸惨状

仅至正元年,在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发生的反元农民起义就多达百余次。

随后,在持续长达17年的反元战斗中,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仅存十八户,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据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记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

特别是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几乎都是“拔其地、屠其城”。例如: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

▲古大槐树处旧貌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天下好不容易迎来了短暂的太平。但是,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天下再次进入了战争的乱世,并造成了河北大平原赤地千里。

然而,当时的山西晋南一带,却因地处群山峻岭,易守难攻,而兵祸少有波及。同时,又因这一带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这一带的百姓可谓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于是,饱受战争和灾害之苦的中原一带百姓,纷纷逃往山西晋南一带。

因此,在此消彼长之下,造成山西一带的人口暴涨,而中原一带的人口却锐减。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三年,明朝总人口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却高达4103450人。”

所以,天灾和兵祸才是造成天下人口分布失衡的主要因素。

那么,在这十八次大移民中,移民的都是些什么人,又是如何移民的?

当时,移民大体分为四种,即:遣返、军屯、商屯和民屯等。

又因山西一带生活富足、太平,百姓移民的热情并不高。所以,朝廷便通过大力宣传中原地方有多好,并以减免赋税三年,自便置屯耕种,发放棉衣、川资、种子以及安家、置办家具银行等优惠条件相诱。(《中国通史·明》)

▲朱棣与靖难之役

同时,再辅以“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强制迁徙律法,强迫百姓移民。甚至,还通过张贴“不愿迁徙者,需到官府登记……”的告示,吸引百姓围观,然而再出动大批官兵,将其包围,并强迫包围圈中的所有百姓都得迁移。

对于不服从者,则用绳索捆绑,押解迁移。

于是,当时在多地曾出现“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等离别情景。

不过,通过历朝历代各大移民潮来看,大都发生在改朝换代的初期,而每遇改朝换代的前后,都是天灾和兵祸最为频发的阶段。而这些,则是造成天下人口布局失衡的主要因素,自然也是造成大移民的根本所在。

图片来源网络

是什么刺痛了你的神经?

宽敞明亮的住房、孩子的教育经费、父母的赡养费等等,都可能成为我努力赚钱的动力。

俗话说一分钱压倒英雄汉,记得大学毕业那会儿,我和老公由于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面试了很多家公司后都杳无音讯。眼看着手里的生活费都快用完了,又不好向家里张口要钱。

那时我手里就只剩下15块钱,而当时租的房子是单间也没有厨房,只能每天在外面吃。不过当时物价还没有这么贵,一碗炒饭3块钱,一碗素汤粉2.5元。

为了剩下这最后的15块钱,我早上都是不吃早餐,中午和晚上就一起吃,仅仅因为汤粉便宜5毛钱,就硬是舍不得吃一碗炒饭,更别说一碗盖浇饭了。

当时心里迫切地希望能有一份工作,只要能不为吃饭发愁就行了。后来我和老公走在街上看到有人发传单,就去打听了下,一天30块钱,都是做完一天,第二天就可以结钱。

于是,我没有面试的时候就会去发一下传单,老公没有面试的时候也去发一下传单,终于我们发传单赚了我们的“第一桶金”500块钱,就在那一天,我和老公每人吃上了一碗蛋炒饭,还多加了一勺老干妈,一共7块钱。

当时,我们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努力赚钱,再也不要为饭钱而发愁。

我和老公都出生于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出生,深知没钱寸步难行。后来我们结婚生子后,孩子就成了我们努力赚钱的动力,总想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孩子最好的。

有一次,孩子9个月时半夜突然高烧,整个人无精打采,当时老公又在外地,我只好打了120,结果由于我们住的地方路太窄了,救护车进不来,我只好抱着孩子走到宽敞的地方去等。

结果那天晚上又下起了大雨,天又特别的冷,我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雨伞,足足在雨中等了10分钟,救护车才来。当时我又害怕又委屈,眼泪止不住的流,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努力赚钱,买一套好点的房子。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天生就富有,大家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现实的刺痛下,意识到金钱的重要,决定要努力赚钱。

感谢这些曾经的刺痛,让我们能不断的努力前行,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有信心,也让我们的人生有了更大的可能。

经历过,才懂得,经历过,才更加珍惜,唯有坚持努力,我们也终将被温柔以待!

我是匆妈,一个乐于分享与探索的学习型妈妈,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可以帮助到您!也欢迎关注我@匆妈育儿 和我一起讨论育儿的那些事儿吧!

高风谁最让人心疼?

文/释千结

我认为是许军,许军最让人心疼。

一个正直善良的好孩子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父母买单,直到父母伏法,还在为父母的行为买单,比如英国的投资项目,当然还有那一生的对已经死去的那些人的愧疚感和负罪感。

小时候的许军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家庭和谐父母勤勤恳恳工作,家庭条件很优越,在那个时代,许军是被所有人羡慕的孩子,然而随着许家福的诈死,彻底的改变了许军一生的命运。

许军的一生虽然在许家福的帮助下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是这并不是许军一开始就想要过的生活,他学习成绩那么好,可以继续上大学走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道路,过另外一种生活。

是他的父母许家福和赵月娥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少年的许家福因为父亲携款潜逃的事,承受了太多非议。从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孩子变成了人人唾弃喊打喊骂的罪人之子,经常在家中村里受到别人的白眼和殴打,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他从一个天之骄子变成了穷苦人家的单亲孩子,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实在承受不了村里人的打骂非议为了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许军就连高考都没有参加,他学习成绩优异是学校里的尖子生,明明可以考上非常理想的大学过另外一种生活的,因为自私的父母许军的人生被彻底改写。

青年的许军,离家出走后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他很踏实,因为没有那些村民再来打扰他。

关于爱情婚姻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为了让许军能够娶到吴贵祥的女儿,赵月娥暗中唆使许达给许军制造了一场英雄救美的戏码,终于赢得美人心,许军以为是自己运气好,其实是赵月娥的一手策划。

赵月娥从来没想过许军的意见,就已经为许军决定了一切,这是一个霸道的母亲。

许军和自己的妻子是真心相爱的,岳父母一家对许军也视如己出,但因为赵月娥的自私,生生的杀掉了许军的岳父母和妻子让许军成了一个孤家寡人,让许佳桐从小就失去了母亲,许军也因为赵月娥的行为导致一直单身至今。可以说,为了让许军可以继承吴贵祥的遗产,赵月娥无所不用其极。

后来,随着罗红英尸骨的出现,四零五案件的疑点浮出水面,为了掩盖许家福还活着的事实,赵月娥杀了许达。许佳桐凭借敏感的高智商猜到了一切,唯一蒙在鼓里的只有许军。

为了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前能够顺利转移许家资产逃走,为了在境外和许家福一家团聚,赵月娥和许佳桐精心策划了价值20亿欧元的内保外贷,准备携款潜逃,可谓是丧心病狂自私到了极点,而这一切许军仍不知情。

在一系列的疑点之下,许军终于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却被赵月娥的巧舌如簧蒙蔽了,还稀里糊涂的签了那份重度抑郁的证明书,被辞掉了懂事长的工作,要求他去英国,彻底被公司和家庭架空了。

许军可能猜到了什么,但面对自己年迈的母亲和强势的女儿又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妥协。一个有着强大抱负的人,被自己的家人摆弄在股掌之间无可奈何,也算是可怜人,有点让人心疼了。

后来在龙城、上海、南国各地警察不遗余力不畏艰难的努力查找下,所有的一切都浮出了水面。

许军的父亲许家福没有死,许军的母亲为了保守秘密一而再再而三的杀了很多人,锒铛入狱等待最后的惩罚,而许军他亲自把自己的女儿举报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许军骨子里是一个特别正直的人,所以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越陷越深,可是真的要举报自己的家人,得要有多大的勇气才可以?

比起许军的大义灭亲,如果许佳桐在知道自己奶奶的罪行后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枉死了,可惜许佳桐不是许军。

她像她的奶奶赵月娥一样自私自利铤而走险,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周浩宇手上的情报,不惜牺牲周浩宇的性命阻止他举报英国的项目有问题,终究许佳桐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也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许军真的太让人心疼了,不仅因为父母的自私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还因为父母的自私失去了自己的爱人,丢掉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又因为父母的自私在失去所有的亲人之后还搭上了自己女儿的性命,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背负一生的痛苦,甚至还要为他们没有完成的境外转移资产计划赔款善后,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的许军最后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亲人、爱人、家庭、孩子,可是他又有什么错呢?

父母本就不是自己选的,他也从来没有要求父母为自己做些什么,凭什么落得这样的下场?父母从来没有问问他是怎么想的,也从来没有问问他愿不愿意就决定了他的一生。这样的许军,真真的让人心疼!

面对家人不可原谅的错误,你是选择视而不见、同流合污还是大义灭亲呢?

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的工资和现在八千多块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七十年代家里有个人拿着五十块钱工资,在计划经济低成本运行时期,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那时人民币五十块钱的购买力是非常大的。

就拿我家来说,九口人,父亲是国家干部,每月有62元工资,其他八口人都是农村户口,在生产队分粮食。由于我们兄弟姐妹大多都在上学,两个姐姐在外做临时工,家里基本指不上她们。只有农忙时母亲参加生产劳动得到很少的工分,也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因此,我家基本不靠工分生活,按照当时农业社的说法,叫市属户,就是拿钱吃粮。每年给生产队交300元钱,分八个人的口粮和柴火。每个人380斤粮食。家里再养一些猪、羊、鸡、兔,供自己家吃肉吃蛋。日子算不上富裕,也过得去。由于我母亲精打细算,加上女人多,吃得少,每年有不少余粮,春天国家粮站下来收救济粮时,我家都会出售不少粮食。

七十年代时,是公有制经济,有一些制度福利的,这是人们能够在那个时代生活上可以轻松的地方。上学学费少,农村小学一个学期学费五毛钱,市里听说是一块钱。没钱可以到大队开困难证明免费。那时候人们做事认真,官员清廉,不管哪一级政府,那些盖着大红印章的证明介绍信,到哪都是非常管用的。我隔壁一个发小,基本就是靠大队开困难证明上完的五年小学、两年初中。

当时还有一个政策,就是一个家庭不管有几个孩子在同一个小学上学,只交一个学生的学费。这个政策开始时,我也不知道(估计大多数人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我老师告诉我的,因为我家经常有三个人同时在一个小学上学。因此,我上小学的时候,基本上没怎么交过学费,姐姐们报名的时候就已经交了。我不用再交。

那时候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有钱没钱,都能看病;有钱没钱,都有房住;有钱没钱,都能上学。

至于就业,城里的适龄青年,政府有个待业青年安置办公室(简称安置办),专门管理就业问题。不管有没有学历,只要成年,都会由政府安排工作。城里的适龄青年没工作,叫待业人员。

农村适龄青年,如果是高中毕业,就只能回乡务农。假如是大中专毕业,那就进入了知识分子行列,进入到了城里的安置办管辖范围,由安置办负责安排工作了。

至于题主说的八千块钱,现在应该差不多是三四线城市两个职业工人的工资收入。究竟和七十年代每个月五十块钱比起来有什么不同,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一样。假如家庭里还有别人能挣工资,你可能生活得就好一些。如果家庭里没有别的收入,家庭人口多,只靠这八千块钱养活,你的生活可能就会紧一些。

我只说自己经历过的事,自己家的事。别人经历过什么,别的家庭怎么样,我不知道,也不会胡扯。

就按照我家情况来说,我家九口人,父亲每月有固定收入62元工资,我们可以很好地生活。

按照我家的情况,过去一个家庭如果有五十块钱工资,想必养活七口人问题不大。至于题主所说“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工资和现在八千多块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每个人的想法、回答可能都不一样,也只能自己感受了。你觉得七十年代五十多块好,或者现在八千多块好,都没有错。因为每个人想法不同,消费状况也不同,每个家庭实际情况也不一样。

雇主家总来亲戚一住就很久?

我也遇到过,虽然不是亲戚一住就很久那样,但性质是一样的,我是保姆,是护老岗,有的雇主就是拿保姆不识数,说好是照顾俩老人,可事实就是跟说的不一样。

五年前,曾经刚刚做保姆工作,那时没啥经验,纯傻白,到家政公司逮着一份照顾俩老人的工作就接了,俩老人都70多岁,完全能自理,月工资2400,还没有休息,也不知道什么公休啊法定假啥的,有活就接了,

曾经在家种地浇地扛水袋的我,心思就给俩老人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这点儿活不跟玩似的么。

于是乎就跟俩老人颠颠的就来了,到老人家里一看,不是搁家政那说的300多平别墅,算地下室车库共四层至少保守说也有450平,虽然看出来别墅够大,想想就照顾俩老人,也没多大工作量,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也别矫情了,干就完了。

俩老人的工作要求就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一楼二楼地下室每天都需要打扫,二楼也就是俩老人的房间地板要用手擦,三楼一周打扫一次,工作安排完,开干吧,每天就撅腰瓦腚跪倒爬起干的汗沫流水的洗刷刷洗刷刷…

这一周我的辛勤付出,努力做事儿也赢得了俩老人的赞没赏,但最后说的话让我有了干劲十足的动力,大爷说:“王啊,你就搁这儿干吧,大爷不会亏待你的,以后会给你涨工资的。”他的这个以后原来一直都在画大饼。

得到了俩老人的认可,我就更加撒欢蹽撅楼上楼下小跑,那地板让我擦得锃光瓦亮能照到我大奔头,还有那个楼梯也被我擦的焕然一新,就我这手活计,干啥像啥,还撒愣还速度,当然还有质量,把这俩老人乐的合不拢嘴,现在想想,你说这俩老人能不乐吗,雇了个就知道干活的傻娘们儿…。

乐着乐着,工作量也在加码,俩老人都是干部退休,脑袋瓜倍精,就他家这些工作对我没啥压力,还轻松拿下,关键我不待着,虎扯的就知道干,活计干出底子来了,也干出门道来了,也没刚开始的那几天忙了累了,男老人(他家的所有事儿都他说了算)就笑呵的亲切的叫我:“王啊,你要是没啥要紧活时,把这几层楼的窗玻璃擦一下,只要手能够着的…,”我去,我看着那几层楼模糊不清得有好久没擦的玻璃,艾玛呀,这是累死人的节奏啊,那时我还不知道擦玻璃的活不是保姆的工作,以为都是我该干的,于是没多想,虎了吧唧答应的那叫一个痛快。

男老人还给我买来一块儿鹿皮说擦玻璃可亮呢,于是,我又跟打了鸡血似的爬上爬下开擦,我来他家那会儿是七月份正热时,干的是汗流满面的,后背都是汗,那时我还虎扯的想,咋也比搁家抱水管子浇地强,也算是给自己的挨累找点平衡吧。

铺垫的有点长哈,就是想让大家看到从农村走出来做保姆的女人最真诚朴实的一面,真正题主的主题来了,

当我来到这家第二个周末,周五的晚上,男老人让我把排骨猪肘子啥的拿出来解冻,说明天中午女儿、儿子全家共八口人回来吃饭,随手还给我在一张纸上列出的菜谱,艾玛呀,这么多人,我一看菜谱,好几个菜听都没听过,就别说做了,我就跟老人说:“大爷,这几个菜我都不会做啊,”

老人好像早就料到:“没事儿,明天你姐(老人的女儿)来了她会教你,”看来这是事先安排好的了,晚上我把该备的料都备好。

第二天我们刚吃完早饭,我还没收拾完,女儿、儿子一家各带俩孩子,共八口人吵吵巴火的就上楼了,而且都是空爪(恕我说话不厚道,因为每次来都没看到给老人带过礼物,典型的啃老)来的,挨个儿和我打过招呼,都各玩各的了,只有让我叫姐的来厨房帮我做我不会做的菜,这个姐进厨房从她手里拎的小包里掏出一个带袖的围裙一次性朔料帽子还有口罩,全副武装停当,边指挥我边拿起大马勺开干,连炒带炖七八个菜很快就弄完了,厨房有专门招待人多的大桌子,最多能坐15个人,很快桌子上炒菜炖菜白酒饮料全都摆满,老人孩子各就各位,她家姐生拉硬拽把我弄上桌,

第一次和这么多陌生人吃饭,哪哪都不得劲儿,她家姐给我夹些菜,我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碗里的米饭逃离了,等众人吃完我去收拾碗筷,大爷没忘吩咐晚饭的安排,还是这些人,这家姐帮我捡捡桌上的碗筷,我还要千恩万谢的,收拾完厨房,直接就在厨房里准备晚餐,晚餐就加一个炖菜,虽然其它的都是剩菜剩饭,可单单收拾厨房就足以让我精疲力尽,

当我晚饭后收拾完准备休息时,两腿上楼梯感觉很费劲,就像铲大地晚上收工那么累,大爷手拿一张纸下楼梯递给我,我接过一看,是明天中午和晚上的菜谱,天那,明天还吃两顿,我晕…!

就这样,每周六日固定做11口人的饭,周五这家大爷老俩口开着老人代步车出去采购食材,他家姐虽然下厨房也不像第一次那样掌勺了,时间久了,不会做的,他家姐就用嘴指导了。

就这样,每周六日做11口人的饭已经成了规律,我也习惯了,仿佛对他们来说也顺理成章了,随着女儿、儿子全家周末的入驻,工作量顿时就增加了,周一到周五我得把所有该干的活干完,得把周六日的时间准出来招待老人的儿女们。

虽然固定周六日来,但老人的女儿自己平常也会来的,就是说不准那天那顿饭,她就会打来电话不是说吃这个就是吃那个的,无论那会你在忙啥,你都得撂下手里活赶紧给她做她想吃的饭,只要他女儿自己来时,老人的姑爷和小外孙子(大外孙子在外地上学,周六日回来)就是去他姑爷的父母家了,他姑爷父母家也有保姆,老人女儿平时不来时,那全家就都去姑爷的父母家了,老人的女儿全家从不在自己家里吃饭,就游走在两头父母家吃,因为我有事儿去过他女儿家,她家的厨房灶台都用防尘布盖着,他女儿跟我说从不在家吃饭,就在两边老人的家吃饭,很显然,就是因为两边老人家都雇着保姆,老人的女儿才感觉过来吃饭很仗义么?难道她做为女儿或儿媳的就没想过两家老人的保姆不是给她雇的?

当我干到第七个月时,就是快要到春节了,那时候春节说给我五天休假,说不扣工资,当时我很感激俩老人的,然后春节回家待了五天回来上班还给俩老人买100多元的礼品,是感谢俩老人春节休假没扣工资之恩。

当我回来时,在另外一个城市老人的大女儿(我叫大姐)全家3口人春节回来看父母了,原来是周六日11口人吃饭,自从大姐来就改在每天两顿都在老人这吃,说大姐来一次不容易,难得春节相聚,好在大姐说全家只待一周就回走,这次是每天中午晚上做14口人的饭,我只好又忍个肚子疼,接着伺候吧,挨累就不细说了…,

记得有一天吃完中午饭,大姐家的女儿和我说晚上要吃手擀面,结果别人也都说想吃手擀面了,哎妈呀,你们的一句话说出来毫不费力,但谁都没有替我想过,做14口人的手擀面得多累啊?

又一想,算了,反正也也待不了几天,擀就擀吧,于是,中午吃完饭收拾完直接就进入晚饭擀面条环节,有专用的小碗舀面,2碗面3个人的量,14口人9平碗面分成3等分,这样和面能准确用水,每份加一个鸡蛋保条,要加蛋清,蛋黄加里煮出来的面条发黄没卖相,之所以手擀面累人,面得和硬些,不然断条,我这会儿老感恩我的娘亲,给我一个杠杠棒滴大体格子,做这么多人的面条,能量也没耗尽,累是累啊,还不至于拽猫尾巴。

做了两样卤,鸡蛋酱和瘦肉酱,这顿手擀面做了四个小时,煮出来的面条直接挑出来每人一碗摆桌,余两碗,不够吃的自己续,晚六点准时开饭,10多口人蜂拥至厨房,人多吃饭香啊,还速度,提拉秃噜的不一会儿就都造完全上楼了,一桌子狼藉,艾玛呀,我的那份也都给造了,得,我这一下午白费劲了,

哎呀,这个春节七天累可下熬过来了,七天14口人的聚会总算告一段落,曲终人散,生活终于恢复了平静。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这个月大爷给我发工资时,居然扣了我两天的工资,理由是我春节回家休假超两天,说好给我5天公休变成了3天,说我听错了。

我靠,瞬间活明白了,给你们这么多人做了好几个月的饭,还有春节这么多天14口人的两顿饭,我都没要求多给我一分钱,就算我记错了,于情于理都不该啊,大过年的,红包没见到一分,平时公休没有,居然还被扣两天工资,典型的巧使唤人,拿人不识数啊,这次你就是说破大天,我也猪八戒摔耙子了。

发完工资的第二天,我是一天都不想干了,要是再干两天回走,就我这傻了吧唧的德性还不得说这两天的工资不要了啊,本来就抠门儿的俩老人就得就坡下驴,还是长点心吧,于是,我就和俩老人提出辞职,随便弄个理由不是重点,彼此心知肚明,

跟大爷提完辞职,感觉大爷先是一愣,瞬间表情凝固,半晌缓过神:“王啊,干好好的咋说走就走了呢,这样王,你有啥要求尽管提,”我都决定走了,还提个毛线。

随后大爷话锋一转:“前几天我还和你大娘我俩说,下月开始给你涨300工资…,”我去,听到后面的话感觉反胃要吐!

啥都不重要了,打定主意,后面俩老人说些什么,都没走心,和俩老人说句:“拜拜,二老保重,”就头也没回的拽着行李箱离开了。

当我离开这家三个月时,我接到大爷给我打来的电话,感觉大爷这次说的话比较真实:“王啊,你现在要是没找到活儿你就回来吧,你走后,我俩都找3个保姆了,找一个你大娘都和你对比,没一个让你大娘满意的…,”哎我去,你再找像我这样又虎又能干的傻娘们儿,就得去月球上找了。

一家八口跨境电商拿货,山西在明代共有几次大移民?

这是我出来做保姆的第一个雇主家,从此,再找工作,先问问几个人吃饭,儿女们是否回来吃饭,整明白的,也是告诫出来正在找工作的保姆姐妹们,老板的💰叫💰,而我们打工人的时间也不要无休止的义务付出。

题主问:我是保姆,雇主家总来亲戚一住就很久,我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出来想做保姆工作的姐妹们,到新的雇主家一定要先小人后君子,问明白的,如果是父母儿女或亲戚来等…,是偶尔来还是常住,以免以后净干费力不讨好多余的工作。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