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加拿大28/ 正文

教师招聘必背100题简答题(教师招聘必背100题简答题和答案)

admin2023-11-24加拿大2819 ℃0 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学前教育在亚太地区属于比较好的,20世纪末统计3~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 )。

A.25% B.30% C.35% D.40%

2.______是指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选择 D.文化变迁

3.______是幼儿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认为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这种作用模式是( )。

A.诱导 B.维持 C.递进 D.促进

5.______儿童经常通过模仿游戏学习和掌握实际劳动知识技能。( )

A.氏族社会时期 B.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C.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D.军事民主时期

6. ______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 )

A.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D.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7. ______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同时还强调指出,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8. ______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

A.杜威 B.蒙台梭利 C.维果斯基 D.皮亚杰

9.《幼教无际论》、《从孩提到青年》、《我的童年》等专著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鲁迅 D.张雪门

10.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强调( )。

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 D.培养创造力

11. ______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

A.良好的品德修养 B.良好的身心素质

C.良好的审美能力 D.良好的智力水平

12.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大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 )。

A.会识别左右 B.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C.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 D.会识别轻重、长短、前后

13.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______原则。( )

A.活动性 B.综合性 C.发展适宜性 D.独立自主性

14. ______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关注环境的基本内容。( )

A.学习“安静” B.学习开门

C.学习叠被子 D.学习浇花

15.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这种方法是(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演示法

16. ______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

A.游戏化方法 B.环境体验法

C.行动操练法 D.语言法

17.发泄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A.语言的发泄,动作的发泄 B.生理的发泄,心理的发泄

C.肢体的发泄,情绪的发泄 D.外在的发泄,内在的发泄

18. ______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严令禁止的,是根本不允许在幼儿园以及各级教育机构使用的。( )

A.自然后果的惩罚 B.剥夺性惩罚

C.社会性惩罚 D.生理性惩罚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本书中指出:“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象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强调( )。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家园配合

C.因材施教 D.保教结合

20.对于1岁半以后的儿童,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

A.不倒翁,拨浪鼓 B.手工、绘画材料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用手穿的大木珠

21.“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属于分离焦虑的______。( )

A.反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超脱阶段 D.平复阶段

22.______幼儿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好学乐问,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关注。( )

A.学前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23.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这是______的做法。( )

A.美国保育学校 B.法国保育学校

C.德国保育学校 D.英国保育学校

24. ______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 )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25. ______创建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的草原牧区。( )

A.流动幼儿园 B.巡回辅导班

C.游戏点 D.儿童游戏场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环境决定论

27.发现式教学法

28.创造性游戏

29.移情法

30.幼儿园环境(广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1.简述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2.简述发展适宜性课程的特点。

33.简述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34.简述保育员应具备的素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5.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处理好中班幼儿的同伴关系?

幼儿教师招聘笔试必背内容是什么?

幼儿教师招聘笔试必背内容:

1、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形成的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弧是固定的,反射比较恒定,是一种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2、动物只能对外界具体事物的刺激发生反应,形成条件反射,这种只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3、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 下来(神经联系的牢固建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的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4、人类除对具体信号刺激发生反应外,还可以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人类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5、常规遮盖法即平日遮盖健眼,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配合一些需精细目力的作业(如穿小珠子、剪纸等),定期复查,以决定遮盖的时间长短。

6、观察法是研究者运用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对处于自然状态中的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和探究,从而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7、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8、实验法是研究者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操纵某些条件,控制某些条件,并观测特定的教育现象随之发生的变化,以探索不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

9、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0、质性研究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之上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11、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的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者为科学地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对问题诊断分析的基础上来拟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一种循环研究的程序性方法。

12、教育目标就是人们预期的教育结果,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在头脑中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结果。

13、学前教育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对培养幼儿规格的要求,是对学前教育最终结果的反映和预期。

14、整合性原则是指将学前教育看作是—个完整的系统,保证学前儿童身心整体健全和谐地发展,综合化地整合课程的各要素实施教育。

15、保教合一的原则,也称保教结合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16、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17、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8、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9、幼儿德育是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幼儿实施的品德教育。

20、幼儿美育是美育的一部分,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21、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对自己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也是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是幼儿园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应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和。

22、教育机智是教师对儿童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的意外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23、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幼儿教师在个人的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和集体的培养,其教学品质(技能)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

24、园本培训是幼儿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它是由幼儿园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策划、组织的在职培训,是训练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25、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总和。

26、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27、体育游戏是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增强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

28、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

29、音乐游戏是幼儿在音乐和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

30、象征性游戏是处于前运算阶段(2 ~ 7 岁)儿童常进行的一类游戏。 它是把知觉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来象征的一种游戏形式。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2】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

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 、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十六、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十七、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

(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十八、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

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

1. 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 (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2)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简述我国近代学制及特点

答:(1)190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2)1904年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倡导在小学实行男女同校(4)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首次兼顾了升学及就业。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怎么准备,谁有重点范围发一份

【摘要】教师资格考试备考:必背的简答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滁州教师招聘试题

2005年1月全国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

A.组织教学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学生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学生的说谎、偷窃、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

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B.搜索式C.算法式D.排列式

4.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A. 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D.教育与环境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7.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

9.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10.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B.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C.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D.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2.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识结构理论

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14.观察法的不足是( )。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

17.对于体育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8.实验法的一般程序是( )。

A.设计方案,设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B.设计方案,设计等组,进行初测,进行复测,对比分析C.进行初试,选择与设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 ,对比分析D.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20.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 )。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21.道德观念即()A.道德准则B道德观点C.道德判断D.道德认识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A.算子系列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D.问题情境

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

A.桑代克提出 B.武德沃斯提出C.贾德提出D.詹姆士提出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A.气质B.性格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A.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C.半年后 D.一个月后

28.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29.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过当表现是(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30.服从可以分为( )。

A.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B.对群体意志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C.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群体意志的服从D.对群体纪律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A.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B.学习策略是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C.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D.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力E.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

32.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有( )。A.教师B社会C.学生D.环境E.家庭

33.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A.直观—操作性B.动作—形象性C.指导—模仿性D.讲授—发现性E.基础—再现性

34.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含以下几种成分( )。A.目的B.个体已有的知识C.障碍D.假设E.方法

35.下面罗列的各种模式中哪些是属于概念同化的模式?( )

A.并列性同化B.类属性同化C.总括性同化D.并列结合性同化E.结合性同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特点。

37.请说明男女性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

38.班级群体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9.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迁移可以分成哪几种?

40.请分析规则接受学习的特点。

41.请阐述认知同化理论。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2.请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

43.请举例说明PQ4R阅读法。

44.请联系教学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霍尔

C.桑代克 D.加涅

2.以下哪种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对结果作数量分析并可反复验证(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法 D.问卷法

3.在学科性质方面,教育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应用科学 D.交叉科学

4.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5.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并能适时调节学习进程的学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6.从学习动机的来源上,可以把学习动机划分为( )

A.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D.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7.下列活动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

A.阅读 B.驾驶

C.运算 D.写作

8.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纵向迁移 D.特殊迁移

9.小学生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

A.抄写与过度学习 B.群集与形象联想

C.形象联想与谐音法 D.群集与概括

10.使用复述与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理解信息 B.应用信息

C.转换信息 D.保持信息

1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新奇的观念和联想能顺利出现,并作出快速的取舍,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灵活性

C.新颖性 D.独创性

12.试误说揭示问题解决过程是( )

A.建立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正确联结

B.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问题从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C.从整体把握全部问题情境和认知结构的豁然改组

D.通过有目的的某些尝试,在豁然之后得到解决

13.个体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

A.个性 B.态度 C.品德 D.意向

14.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原因在于(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认识不足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5.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班主任 B.目标和规范

C.学生人数 D.班干部

16.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讲的智力,其核心是( )

A.记忆力 B.注意力

C.想像力 D.抽象思维能力

17.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18.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学习兴趣 B.缺乏学习动机

C.智力低下 D.缺少某些学习技能

1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此时的心理冲突为(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0.以下哪种角色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 )

A.“家长代理人”角色 B.“学生楷模”角色

C.“知识传播者”角色 D.“严格管理者”角色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最近发展区

22.先行组织者

23.元认知

24.气质

25.挫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7.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28.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如何?

29.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性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0.竞争与合作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有哪些影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任选其中2题作答。3题都答者,只计前2题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针对某个小学班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的状况,请你为有关教师制定一个正常教学条件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案。

32.论述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影响因素。

33.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对待与处理师生冲突。

实际阐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两学考试)试题之二(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D5A6B7.B8C9.C10C11B12B13B14B15A16B17B18B19B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综合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每格1分)

1.品德是个人依据_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_心理特征和倾向。

5.惩罚应少用、慎用,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_;(2)__;(3)_。

4.小学儿童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普遍具有_和_两大特点。

6.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______结构、_____结构和_______结构

11.小学儿童认知需要的发展表现为二个特点,其一是_______,其二是______。

18.个性差异是指______。

21.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

4.在交往活动中,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__特征,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则通常有着___的特点。

10.小学生的评价受__的态度和评价调节;__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11.在家里被娇生惯养、处境优越的孩子通常自我评价__;而在家庭缺乏地位、不被重视的孩子则自我评价一般___。

4.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被称之为__能力,它又叫做___。

18创造力的三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

19.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光有情感上的体验还不够,必须经过___以形成___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1)__;(2)__;(3)___;(4)___。

9.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即___、__的良好配合、___的训练。

11.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具有的__的、___的、___的心理特征。我们在学习时,不要把年龄特征与__简单对应。

2.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从____;从____;由___。

4.班集体中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近代以来,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即____、_____、______。

5.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_实现的。

6.小学阶段,教学的任务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1)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12.一般来说,教学工作的实施,由____、___、______、_____几个环节构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小学工作具体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

13.教师劳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____,面向___,面向_____。”

6.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个性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

A 低年级 B 中年级 C 高年级

5.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考虑年龄特点选择教育的起端,年幼学生可选择( ),年长学生可选择(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动机 D 道德行为训练或激发道德情感

8.据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 ),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在( )。

A 10~13 岁 B 13~15 岁 C 15~18 岁 D 18~22岁

12.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外,还有( )。

A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B思维迟钝 C不良的行为习惯 D情绪易变

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

A 师生关系 B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韦克思勒 D 吉尔福特

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 )行为方式。

A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B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

C 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D 自然形成的

2.智力的核心是( )能力。

A想象 B 记忆 C 观察 D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