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ng体育/ 正文

五四运动电影配乐作品介绍(五四运动老电影)

admin2023-11-25ng体育35 ℃0 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五四运动中有哪些歌曲?谢谢!

五四运动中的歌曲有《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国》、《在太行山上》、《在灿烂阳光下》、《义勇军进行曲》等。

1、《我们走在大路上》是由李劫夫于1963作词谱曲的一首红色经典歌曲。这是一首鼓舞人们士气的歌曲。

歌词: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革命红旗迎风飘扬,中华儿女奋发图强雀雹漏,

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誓把祖国变成天堂。

向前进!向前顷烂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我们的道路洒满阳光,我们的歌声传四方,

我们的朋友肆差遍及全球,五洲架起友谊桥梁。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

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上荣光。

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2、《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是一首爱国歌曲。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

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

我们战胜了一切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太阳升起,万丈光芒,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

我们领袖毛泽东,指点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3、《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1938年7月,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歌咏大会上唱出,迅速传遍大后方及各敌后抗日根据地。

歌曲: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

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4、《在灿烂阳光下》是由集体作词,贺慈航执笔、印青作曲的一首歌曲。这是专为十六大创作的歌曲,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是优秀的红歌之一。

歌词: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

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几经风雨更懂得,男: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热血

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

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泪

难忘那世纪大检阅,扬起了民族气魄

闪耀着金光铁锤镰刀,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闪耀着金光铁锤镰刀,代表着民族的希望

希望,希望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

我们在时代春风里,春风催我永开拓

我们在灿烂阳光下,跟着共产党

建设大中国,建设大中国

5、《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有没有关于五四运动的电影

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如敏年奋起高呼,奔走街头,为民请命,抗议北洋政府的不作为,抨击列强对中国的无理压榨。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五四青年节也由此而来。下面推荐几部有关五四运动的电影:

1、《我的1919》

影片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背景,通过中国外交使团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携桐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离不开千百万青年奔走抗议。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

2、《伤逝》

影片根据鲁迅的短篇名作《伤逝》改编,忠实于原著的精神,揭示出涓生和子君在悲剧发展中不同的性格特征,表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个人奋斗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和妇女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解放问题。

影片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记”贯穿始终,并出现大量回忆、幻想、幻觉等主观镜头,使其体现了原小说沉郁、凝重的基调。五四青年人的不畏艰苦,积极向上,挥斥方遒的精神风貌却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3、《建党伟业》

影片用蒙太奇的手法,讲述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

重温了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辩橡坦向警予等人历尽千难万险和不懈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4、《开天辟地》

影片通过“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陈独秀出狱”、“李大钊演讲”、“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共产国际代表抵沪”、“‘一大’会议风波”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恢宏画卷,让观众领略和感悟到可歌可泣、彪炳千秋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时期的老歌有哪些?

1、《五四纪念爱国歌》

赵国钧作词,萧友梅作曲。歌曲中写道“雄鸡一鸣天下白,同声击贼贼胆悸,爱国俱同心。”这正是当时的时代语境下作曲家努力突破时代局限,向“救亡”所发出的呐喊。

2、《海韵》

徐志摩作词,赵元任作曲。不同于萧友梅的“宏大”主题,赵元任更多地关注于对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个人个性的解放,像《海韵》《卖布谣》《织布》《教我如何不想她》等,都是以普通人作为作品的主团销洞线。

3、《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刘半农在《教我如何不想她》中首创了“她”字的使用,受到塌枯广泛的赞誉。

4、《可怜的秋香》

黎锦晖作词曲。“太阳她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脸,也照过幼年时的秋香。”这是《可怜的秋香》的歌词选段。

黎锦晖的创作涉猎广泛,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儿童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的创作,这些作品在反映“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同时,对儿童亦起到了励志、接受新文化思想的作用,并为其后的中国儿童音乐创作做了必要的摸索和积淀。

5、《病中吟》

刘天华创作。刘天华的创作是在于传统的再造与创新之中,将西方的调式、节奏融入民族器乐曲的创作;借鉴西方的科学训练方式带入到民族乐器的训练中,为传统器乐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二胡这一乐器也是在他的手中第一次由伴奏乐器转变为独立的演奏乐器走向舞台。

其中他作为知识分子抒发自身对国家命运担忧的作品《病中吟》、即使在处于逆境仍向往光明的作品《光明行》等时至斗茄今日仍是经典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百年前那些“五四的歌”

关于五四运动的电影有哪些?

1919年5月4日,一群青年奋起高呼,奔走街头,为民请命,抗议北洋政府的不作为,抨击列强对中国的无理压榨。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五四青年节也由此而来。那么关于五四运动的电影有哪些呢?

五四运动电影配乐作品介绍(五四运动老电影)

1、 《我的1919》。影片中当时并不强大的中国想散弊要在列强环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公平,讨回主权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在列强贪婪,凌厉的目光前,中国终于挺起胸脯说:不!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离不开千百万青年奔走抗议。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

2、 《伤逝》。影片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记”贯穿始终,并出现大量回忆、幻想、幻觉等主观镜头,使其体现了原小说沉郁、凝重的基调。五四青年人的不畏艰苦,积极向上,挥斥方遒的精神风貌却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3、 《建党伟业》。影片用蒙太奇的手法,讲述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历尽千难万险和不懈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4、 《开天辟地》。影片通过“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陈独秀出狱”、“李大钊演讲”、“三次论战”、“湘江渔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留法支部集会”、“京城脱险”、“共产国际代表抵沪”、“‘一大’会议风波”、“南湖飞虹”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恢宏画卷,让观众领略和感悟到可歌可冲扮族泣、彪炳千秋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不知大家看了以上四部电影的概述,心里是否有一丝丝想要找资源观看的冲动呢?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感受一下20世纪初缺皮的世界和中国,感受一下那一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和振兴中华的满腔热血。

20世纪初至1919年的经典的,带有历史意义的歌曲,我活动课上有急用啊!回答的好的话我加分给你

仅供参考。

1.李叔同(1880年--1942年)

本世纪中国学堂乐歌著名作者,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一个进士、盐商家庭,自幼聪颖,少年时便以诗画、篆刻闻名。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学, 1905年--1910年就读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研习美术、音乐,在此期间与欧阳予倩等人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并成为名噪一时的《茶花女轶事》、《黑奴吁天录》的主角。190 6年春,以个前桥人之力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一生经历传奇,集新旧文化为一身。创编歌曲达70多首,对后世影响甚巨。

2.肖友梅(1884年--1940年)

本世纪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奠基人,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广东中山人。1912年赴德国学习音乐,以论文《中国17世纪前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获哲学博士。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上第一所音乐学院--国立音乐院(即后来的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先驱,在创办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和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方面功不可没。

3.黎锦辉(1891年--1967年)

本世纪近代专业音乐创作儿童歌舞音乐代表人物和作曲家。湖南湘潭人,曾创办“中华歌舞专科学校”、“中华歌舞剧团”等音乐团体。追随五四运动精神,热衷于改革普通音乐教育和推广国语,作品极好地继承了学堂乐歌的优秀传统,反映出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其剧作广泛传唱全国,收入当时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影响甚巨。

4.王光祈(1892年--1936年)

本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历史中音乐学研究领域先驱。四川温江人,自幼受到较深的封建文化熏陶。1927年入柏林大学主攻音乐学。研究范围宽泛,传世17 种论著。不仅是当时东亚最早实践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并提出颇具开创性见解的学慧山猛者,更是中国近代音乐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音乐的音乐学家。

5.梅兰芳(1894年--1961年)

本世纪最富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原籍江苏,生于北京。承其家传,9岁学戏,14岁搭喜连成科班。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演细致,享誉全国。先后排演《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在扩大京剧艺术的表现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继王瑶卿后,以长期舞台实践为基础,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巩固并发展了“花衫” 这一行当。中年形成雍容华贵的“梅派”艺术?影响深远。

6.刘天唯磨华(1895年--1932年)

本世纪近代专业音乐发展历史中民族器乐大师、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文学家刘半农之弟。1909年开始接触西洋管乐。1914年执教家乡中学过程中先后随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等人学习二胡、琵琶;之后悉心研习多种民族乐器,记录整理民间乐谱,并进入音乐创作领域。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之后兼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机构。曾以五线谱准确记录梅兰芳唱腔,并收集珍贵民间乐谱数种,为当时民间音乐创作教学领域最活跃者。

7.贺绿汀(1903年--1999年)

本世纪抗日救亡运动专业音乐创作代表人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湖南邵阳人。建国后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19 34年,学生时代的他即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获“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头奖和名誉二等奖,其中《牧童短笛》较早地将中国旋律和西洋复调手法进行了成功结合,令世人瞩目。1934年至1938年间,曾为16部电影配乐,其中一些歌曲如《天涯歌女》等广为流传。

8.黄自(1904年--1938年)

本世纪上半叶专业音乐创作的代表,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川沙人。1916年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始学音乐。 1924年赴美留学,主攻心理学,兼攻音乐。1929年回国执教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以严谨高质量著称,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作曲家,在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史上功不可没。清唱剧《长恨歌》为我国现代音乐史第一部该类体裁的作品,音乐会序曲重词是第一部在国外受到好评的交响性管弦乐曲。

9.聂耳(1912年--1935年)

本世纪“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国歌曲作者,作曲家,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音乐,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左翼联盟”主要成员。在不到三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辈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财富。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领域,前者以《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为最重要,后者则以《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歌女》为最突出。他是我国现代音乐发展史中第一个准确而又深刻地反映我国无产阶级形象的作曲家。

10.冼星海(1905年--1945年)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原籍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

1930年赴法国学习,先后师从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挥,在此期间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真实反映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抗日斗争的生活。创作有《游击军》、《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数百首。

11.马思聪(1912年--1987年)

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广东海丰人。1923年赴法留学,于巴黎从奥博德菲尔学习小提琴,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布舍里小提琴班。建国后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等职,“文革”中受迫害,1966年11月移居美国。德才兼备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中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也是当时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小提琴曲《牧歌》等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小提琴音乐的基础。

12.王洛宾(1913年--1996年)

西部歌王,作曲家,民间音乐收集家。北京人,192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到山西,1938年7月到兰州,在当地开展抗日歌咏活动。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新疆。在甘肃、新疆等地广泛接触西北各少数民族音乐,记录并译配了大量维吾尔、哈萨克族民歌,如《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由于其深入持久地扎根西北,成为开发我国西北少数民族音乐宝库的先驱。

13.朱践耳(1922年--)

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出生于天津,读书于上海,课余随钱仁康学习和声并自学钢琴。1955年留学苏联,师从谢 ·巴拉萨年,1960年回国。创作力旺盛,体裁多样,与罗中钅容并称“南朱北罗”之称。歌曲《敲碎你的脑袋》、《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曾唱遍大江南北。大量作品如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叙事诗“思凡”》、管弦乐《节日序曲》等风格独特,语言多变,在交响音乐中擅长将欧洲传统技法、西方现代技法和中国民族风格三者融汇之,音响效果独特,别具一格。

14.罗中(1924年--)

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四川三台人。1947年以笔名普萨创作了首部作品《山那边呦好地方》,大获成功,从此逐渐全心转向作曲。他的创作风格多样,主要集中在交响音乐领域,通过各种不同题材和体裁形式的融合,在借鉴西洋传统技法和某些现代技法并使之民族化的方面进行了有益而大胆的探索,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主要创作有合唱《十里长街送总理》以及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等。

15.周广仁(1928年--)

本世纪中国著名女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原籍浙江宁波,出生于德国汉诺威,1935年回国。1955年随中央音乐学院苏联钢琴家塔图良进修,1956 年在第一届舒曼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多次代表中国出访。在其努力和倡导下,19 83年9月成立以社会广大青少年为对象的星海青少年钢琴学校。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钢琴教育的普及发展方兴未艾,她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之母”。

16.王酩(1934年--1997年)

本世纪中国现代轻音乐重要代表作曲家之一,上海人。1964年到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对中国轻音乐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为电影《小花》、《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知音》、《红衣少女》等影片配乐,其中故事片《小花》的音乐荣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大量电影、电视剧插曲家喻户晓,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等。

17.施光南(1940年--1990年)

著名作曲家,祖籍浙江金华,以歌曲创作影响广泛,70年代初即写有《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打起手鼓唱起歌》等群众歌曲,1976年后创作了《周总理,你在哪里》、《祝酒歌》等著名作品。1978年后到北京中央乐团,写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脍炙人口的集群众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歌曲。同时,留有著名歌剧《伤逝》。

18.歌剧《白毛女》创作集体

歌剧《白毛女》创作集体成员由剧本执笔贺敬之、丁毅,作曲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人组成。该剧在新秧歌运动和秧歌剧创作的丰富经验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外国歌剧的某些特点,大胆进行新的创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成熟的大型新歌剧,具有划时代意义。

请问有哪些五四时期的救国歌曲?

这一时期始自清代末叶的鸦片战争,在历经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百多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 传统音乐首先以革命民歌的发展为以热潮,如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起义》,抗议沙俄入侵的《迫迁歌》,"五四"时期痛斥军阀出卖祖国镇压百姓的城市小调《坚持到底》,《苦百姓》等,在红色根据地,边区,解放区,革命歌曲更具有优秀的传统,如《天心顺》,《绣金匾》等。戏曲音乐中京剧的形成影响及于全国,出现了程长庚、谭鑫培以及后来的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一代名优。各种地方小戏、评剧、越剧、楚剧等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民族器乐则以民间出现各种器乐演奏的社团为特点,如"天韵社","大同乐会"等等。这反映出民族器乐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民间活动基础。这种民族音乐民间活动的特点造就出许多卓越的民间艺人,其中华彦钧(瞎子阿炳)就是杰出的代表。此外,各种琴谱、琵琶谱的编定、出版也多了起来。 西洋音乐的传入中国虽可以上溯到元、明时期,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于中国应当是清末民初的学堂民歌运动。当时一些要求效法欧美,富国强兵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倡导了这一运动,如梁启超、沈心工、李书同等。学堂乐歌作为学生音乐教材,以宣传爱国反帝,拥护共和,以及学习欧美科学文明为内容,如《中国男儿》,《体操-兵操》等,这些乐歌又不仅流传于学校,而且广泛影响到社会各界。这些乐歌多借用外来曲调填词,也有少数根据本国曲调填词,还有少数创作曲调。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开始兴起了传播西洋音乐,改进国乐的音乐活动,并建立了一些音乐社团,如"北大音乐研究社"、"中华美育社"、"国乐改进社"。而专业音乐教育最初就是在这些音乐社团的基础上建立的。二十穗袭亏世纪二十年代,肖友梅又在上海创建国立音乐院,这是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始。肖友梅呕心呖血,毕生献给了我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事业。"五四"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是我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注意民族语言音调同歌曲音调的结合,善于吸收传统音乐中的营养,写出了《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流传至今的作品。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则从学习西洋音乐中探索改进国乐的道路,创办了"国乐改进社",写出了《光明行》、《空山鸟语》、《病中吟》等二胡独奏曲,并且把二胡纳入专业音乐教育课程。黎锦晖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舞剧,如《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以及歌舞表演剧《可怜的秋香》等,这些作品也是我国新歌剧创作的的早期探索。王光祈作为我国第一代音乐学家,在中国音乐史学以及比较音乐学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三十年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做了大量工作。他培养出一批专业音乐工作者如刘雪庵,江定仙,贺绿汀等,他创作的《玫瑰三愿》、《南乡子》等艺术歌曲仍然回响在今天的音乐会舞台猜神上。他还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这一时期,专业音乐的发展以歌曲为主要体裁,器乐曲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但在器乐作品民族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瞿维的钢琴曲《花鼓禅哗》,马思聪的小提琴曲《内蒙组曲》,马可的管弦乐曲《陕北组曲》,民族器乐曲如《春江花月夜》,以及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