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网络热点/ 正文

东北大妈的生活小常识,很多一线环卫工人

admin2023-11-25网络热点21 ℃0 评论

东北大妈的生活小常识,很多一线环卫工人?

城市干净、整洁离不开这些可敬可爱的环卫工人。

北京地铁、公交经常有一个宣传片,说的就是一位90后的环卫工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 ,带着小孩的妈妈,看见环卫工人掩着鼻子绕道而走,而其他街边小贩或是市民们的不理解,不尊重,对着环卫工人出言不逊。

可这些不理解在这个女孩的眼里不算什么。坚持这一份工作,坚持付出。

下一个场景,带着孩子的妈妈递给正在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递水,其他过路的车给环卫工人的车让道,镜头里大家微笑点头。由不理解到尊重,虽然广告说的是青春相关的话题。可这片子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满满 ,让人对城市角落的付出者感激又感恩。

每一份工作背后都有它极大的意义。工作无贵贱,那些对别人的工作指指点点,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的作为缺少的是教养,没有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有一次,跟物业打扫的阿姨聊起了家常。她说女儿上个月也在北京刚买了房子,不大,50平米,我们在北京总算有个家了。

她说,虽然女儿不让她出来干这么辛苦的工作,可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这位阿姨坚持在物业做清洁工,虽然辛苦但干得很踏实。提起女儿一脸地自豪,她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她的工作,给她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障,让她不用再依靠她女儿的接济。她的工作,给我们整幛楼提供了舒适了环境,带来了方便。如果没有她们的付出,我们再怎么辛苦,住在多贵的房子里,我们还会感觉到舒适么?这个城市体现的容貌是脏乱差,那这个城市还有希望么,还能吸引外来的投资,吸引更多的人留下奋斗么?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怕是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被歧视的环卫工人,也能做出名头来。

行业明星:日本“国宝级匠人”新津春子

东京多摩川河口左岸,是羽田国际机场的所在地。在过去4年里,这个全日本吞吐量最高的机场,连续3年问鼎“世界最干净机场”。荣誉背后,离不开700余位手握扫帚、拿着抹布、隐藏在各个角落的清洁工。

今年47岁的新津春子是他们的“督导”。这位小时候生长在中国东北、后来移居日本的“大妈”,因一部纪录片爆红,成为日本家庭主妇们心中的“明星”。她不仅可以对80多种清洁剂的使用方法倒背如流,还能快速分析污渍产生的原因和组成成分。因技能过硬,这名中日混血儿还被封为日本“国宝级匠人”。

2017年4月11日,新津春子受第三届民航服务峰会之邀来到成都,分享“世界最干净机场背后的打扫学问”。她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只要用心去做、肯拼搏,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随着日本国内、国际媒体的持续报道,一瞬间,她成为了“明星”。“虽然生活有变化,但心态没有变化。我就是一名清洁工,如果有一个污迹清除不掉,我就后悔得要命,必须想方设法除掉它。”

从2015年中旬起,新津春子就不再当清洁工了,变成了环境督导。虽然不用在一线打扫卫生,但她和过去一样,每天早上5点起床,锻炼1小时,8点到单位,上班前会在机场里巡逻一番,然后制定出一天的打扫方案。晚上下班后,她也会“加班”,拿着药水做些实验,“如果今年还是照着去年的水平打扫,肯定是不行的。做清洁也要进步,也要创新。”

工作之余,新津春子还写了几本书,在日本都卖得不错,销量最高的一本,快接近20万册,也有些书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此外,她还到处演讲和分享,所得的酬劳,如数交给公司。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明星。能象新津春子一样功成名就。可我要表达的是,不要忽视每一份工作,及这份工作背后的人们,尊重身边及每一个行业人员。

所以,对于环卫工人,我们更应该:

1、请对那些环卫工作保持友善,他们象我们一样,为这个城市的建设付出;

2、出门失垃圾的时候,提前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

3、外出游玩,请把垃圾随身带走,不要给别人增加负担;

4、路上遇到他们的时候,保持对他人的微笑,如果做不到,也不要表现出对别人不礼貌。

我是@彼岸花Amei ,带你读好书,分享职场知识,与你共同精进。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微头条,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谢谢!

沈阳疫情的超级传播者溜达鸡尹老太最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首先,尹老太确实违反了管控规定,没有按照14+7的要求,在集中隔离后继续严格在家中实施7天隔离,而且在出现发烧现象后没有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进行检查,而是去了周边多家小诊所输液治疗,结果造成1传27的恶劣后果,这其中包括了她的老伴和孙女,这肯定是其本人也没想到、也不想看到的后果,但是这确实发生了,那么当然要承担后果。

第二,这也暴露出在疫情进入常规防控阶段后,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社区、医院、部分管控责任单位,对疫情防控都出现了心理上的放松,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本人已经隔离14天后,多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居家隔离时是否会完全按照规定足不出户?恐怕大多数人都很难会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这种宽容很难用在其他人身上,尤其是用在造成不良后果的人身上。因此,尹老太前期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这同样暴露了防疫监管体系的漏洞,集中隔离后人员是否交由社区监管?社区如何进行7天的监管?是否发现了被隔离人离开家?是否进行了劝阻?被隔离人去几家医院就诊原因?是否发现发热?是否问询了出境史?是否做了核酸检测?我想各单位也都可能是因为已经过了14天集中隔离、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因此而放松了警惕。这是制度上的空隙,也是人心理上的空隙。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刻不容缓。

同时,随着国家加快推进分阶段注射疫苗的进程,注射过疫苗的人群可能将进一步放松警惕,且不说目前疫苗的总有效率仍不足80%,即使疫苗100%有效,怎样防止他们衣物等携带的病毒二次传播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推进疫苗注射的同时,还要推进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有效率,更重要的还是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第四,对于核酸检测准确性的问题也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诚然,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尹老太四次检测、甚至大连病例11次检测才发现阳性,这还是反映出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有所缺失。虽然国内已经度过了集中爆发期,但是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是不是更应该进一步完善检测体系?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第五,谣言管控应该加强,从出了问题以后,社会上一度谣传尹某某是退休公安或公安家属,直到1月4日才官方辟谣,这也说明我们的官方反应确实还有待提速,尽快给老百姓一个公开透明的交代。

个人认为,本轮疫情的产生,不是要如何处理尹老太、如何处理基层防控干部,而是要反思如何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态势下全面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完善防控制度、提高防控技术能力,这也是全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家里有一个酒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一家里如果真出了一个酒鬼,那么这个家庭从此不得安生,正常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不说,每天还得为酒鬼操心费力。

一一我的亲属中,就有一位特能喝酒的人,一开始年轻,寻找各种理由,为自己暍酒找借口。干活累了,喝囗酒,解解乏;冬天冷了,喝点酒,暖暖身,热乎热乎;朋友聚会,感情深,一口闷;逐渐地,从每天一两顿酒到一天三顿酒,量也在加大,由每次二两到每顿一糖瓷缸,足有四两。一天下来,一斤多酒。那时,亲朋好友,有时劝他少喝点酒,注意身体健康,他还能调侃,说自己是酒仙,自诩李白喝酒诗词三百篇。

一一再后来,酒量越来越大,不仅一天三顿酒,又弄景追时毛来了个夜宵,半夜自己到厨房吱吱吱再喝半斤酒。四十多岁以后,越发不可控制,本来从农村进城,要做点小买卖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下可好,老婆辛苦挣来的钱,一半用来买酒喝了。而且脾气秉性也大变。非但不能创业和老婆一起打拼,而且喝酒误事,自己去潇洒,扔下老婆自己看床子守摊卖货。到亲戚朋友家,一见到酒就挪不动步了,谁总有时间陪他闲唠,孰自己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接着晚饭再喝,之后,还得把这醉酗酗的亲戚送回家,这以后,家家都怕他来窜门。把酒藏起来,他来也翻不着酒。

一一无节制的喝酒,成天骂骂咧咧,骂儿女不孝,不给他买酒,骂亲戚不讲亲情,不给他酒喝。为了买酒,到处借钱,编造各种理由,所有的亲戚都借个遍,从来没还过。终于酒大伤身,未老先衰,容貌也大变,庞头肿脸,不到六十岁的人,己确诊肝硬化,肝腹水,浑身无力,啥也不能干,本来就没有劳保,这一下雪上加霜,疾病缠身。给儿女,给家庭带来的是无尽的灾难。现在向他的兄弟姐妹哭穷,不是借钱,而是张口要钱花。大家也都清楚,他借钱也根本还不上。看他那个可怜又可恨的样子,每次接济他一千两千,也不丁事。

一一现在就是这个样子了,仍然还偷偷地到处找酒喝,大夫告诉他必须远离酒精,可他真是:“为臣做不到哇!”人的一生,他就是在酒精剌激下度过来的,对于这样的酒鬼,你还能奢望他建功立业吗?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材吗?他能好好活着都是万幸,他的余生将被疾病折磨到最后。

和我们生活了十多年的继母该怎么办?

刘梅背着自己的行李,走出这个居住了11年的家时,没有回头,没有悲伤,只是心里百感交集,感叹自己这60年的人生,命真苦。

刘梅其实在年轻时候,人生还是有个不错的开端的,从东北农村老家考上外地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家机械厂当技术员,然后结婚生子,可惜没过几年,厂子改制,刘梅下岗了。

然后在刘梅36岁那年儿子车祸去世,老公离婚另取。她一个人生活的很艰难,没有自己的住房,只能租房住。她不想回老家,因为觉得丢人。

由于没有正式的工作,她只能打零工养活自己,陆续也有人给她介绍过几个对象,但不是她觉得不适合,就是对方没看上刘梅。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能找到的活越来越少,最后她去了家政公司,找了个打扫卫生和当钟点工的活。在49岁那年,公司介绍她来到了张天民的家,做全职保姆。

那一年,张天民66岁,丧偶3年。

张天民是60年代的大学生,学的是半导体专业,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40岁成为教授,在自己的领域小有名望,经常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这是张天民的职业经历,算是比较风光。

在感情经历上,张天民也是人生赢家,他也是从东北农村考出来的,上大学的时候,被导师看中,毕业后,把女儿嫁给了他,婚后生了俩儿子。

张天民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妻子和他同岁,俩人的日子过得很温馨,妻子在一家中学当音乐老师,工作比较轻松,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

两个儿子也教育的很好,大儿子张威,二儿子张旭,都是大学毕业,事业有成。

最大的遗憾是,妻子在63岁那年,得病走了。

在刘梅住到张天民家里后,把张天民照顾的无微不至,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做的饭菜也很合老爷子口味,没事的时候就陪着张天民聊天。

他们俩算广义上的老乡,都是东北吉林省的,而且刘梅虽然这些年过得很差,但毕竟也是中专毕业,不是完全没有文化,在她上学的时候,从农村能考上中专,那也是相当厉害了。所以他们聊的不错,共同话题越聊越多。

刘梅很满足目前的生活,每天不怎么累,收入也不少,居住环境也相当不错,她自己有单独的房间,而且和老爷子还能聊到一起去,总之很满足、很舒心,这些年来的烦闷之情都开解了不少。

她希望这样的日子能越长久越好。

可惜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总是在你开心的时候,给你来个反转。

她当保姆3年多的时候,张天民得了重病,需要每隔三天去医院诊治,每次都四个多小时,张威和张旭两夫妻没有时间陪着,都是刘梅全程陪着张天民,风雨无阻,好在张天民的家离医院很近。

工作强度比之前高了不少,张天民要给刘梅涨工资,刘梅拒绝了,坦言目前的工资就不少了。

其实经过这四年多的相处,他们之间像亲人远远大于像雇佣关系。

在张天民得病一年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给刘梅一个名份,这样即使以后他走了,刘梅也能按月领取遗孀费,生活也能有一点点保障,刘梅对此表示同意。

而当张天民说出要和刘梅登记结婚的时候,张威和张旭哥俩都表示支持,因为这几年刘梅把父亲照顾的什么样,他们都看在眼里,父亲老了,他们又不能时刻陪着,有个人能照顾好父亲,陪伴父亲,是好事。

大儿媳妇心里无所谓,嘴上表示支持。

二儿媳妇心里反对,但嘴上也支持。

这就相当于全支持了,不过在二儿媳妇的引导下,在登记前,还是让张天民立了遗嘱,张天民百年之后,财产归两个儿子。

这些刘梅都不在意,她只想有个安稳的家。

就这样,他们登记结婚了,没有什么仪式,就是全家吃了顿饭。

婚后的日子和之前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刘梅家里和医院照顾张天民,这一照顾就是7年,期间张天民身体越来越差,最后一年不能走路了,都是刘梅用轮椅推着张天民。

在张天民临终之前,把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叫到眼前,让他们保证,在他走之后,不能欺负刘梅,不要求他们如何孝敬,但只要刘梅活着,就不能把刘梅赶出去,要把刘梅当亲人对待。四个人都答应了。

这里面的情况还是那样,俩儿子是真心保证,大儿媳还是无所谓,二儿媳心里依然有不同意见。

要说这有文化的人,说话你就得听音,二儿媳每次回张天民家这边,和刘梅也都热情的聊天,聊的还都是夸奖的话,但仔细一琢磨,感觉又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她夸刘梅:“刘姨你这件衣服真好看,爸爸对你真好,我逛街时也看见了这件衣服,都没舍得买”,实际那件衣服不到200块,还是那种老年人服装。

又比如她说:“每次回到这里都是改善生活啦,吃的真饱,刘姨你的手艺这么好,有时间教教我”。

这些话听着是好话,但细想,又感觉似乎是在说刘梅花钱多,又是买衣服,又是买好吃的。

但你又说不出来她哪里错了,因为听着都是好话,语气还诚恳。

处理完张天民的后事之后,日子暂时恢复了平静,刘梅自己呆在家里,虽然没有人一起聊天了,但起码也算安稳。

不过,事情很快有了波澜,而且当然来自于二儿媳妇。二儿媳妇对刘梅一直就不太认可,她认为雇保姆就挺好,为啥非得结婚呢?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她不敢做什么,现在老爷子不在了,她心思就活了。

在张天民去世两个月后,她来到刘梅这,先是嘘寒问暖,然后不经意的和刘梅说:“这个房子住了好多年都没装修了,太旧了,我想给你装修一下,你住着也更舒服”,刘梅自然说不用的,现在就挺好,但二儿媳妇的心思已经展开,怎么可能停下。

没过几天,她就带着装修公司的人来看现场,测量房间之类的,然后和刘梅说给她先暂时租个房子住,等装修好了,再搬回来。

刘梅这些年活的颠破流离,小心翼翼,心里多敏感啊,马上明白这是变相的赶她走,她想了几天,决定不用赶,自己走。

按说她和张天民是合法夫妻,就是不走,硬住着,最后也能有个说法,但刘梅不想那样做,她决定默默的离开。

在离开前,她最后一次把房间都打扫干净,带着她和张天民的相册,带着自己的随身衣物等物品,关好门,离开了。

没有眼泪和悲伤,很坦然的离开。她清楚,别说是对后老伴了,就是亲生儿女还有很多不孝顺的呢。

她只是遗憾,遗憾张天民走的太早,没能在一起多相处一些岁月。还有感慨,感慨自己一辈子的命苦,就没个安稳,总是东搬西挪。

她在市里租了一个小房子安顿下来,这些年她的工资基本都存着呢,登记之后,张天民也按月给她钱,临走之前又给了她一笔钱,她想过,算上每年的利息,省着点用,这辈子差不多也够了。

转过天,二儿媳妇去张天民家,发现屋里没人,刘梅的东西也不在了,知道刘梅这是走了,她的计划完成了一半。

过几天后,她借着张威张旭两家人一起吃饭的机会,不经意的说,刘梅回东北老家探亲去了,要在那边住几年。

张旭很清楚自己媳妇的性情,马上知道这是媳妇在里面搞事情了,当时就发怒了,对着自己媳妇说:“刘姨的父母都走了10多年了,唯一的一个哥哥也早就搬出东北到南方和儿女们生活去了,刘姨回东北探什么亲,看黑土地吗?”

随后拿起电话给刘梅打了过去,问明她的住处后,立即和张威赶了过去。

见到刘梅后,张旭诚恳的替媳妇道歉,希望刘梅能搬回去住。刘梅开始是婉拒的,她怕以后再被赶走更尴尬,但是两兄弟的诚心打动了她。

两兄弟说的很直白,说要是让刘梅搬出去了,他们自己的良心都过不去,这些年要是没有刘梅,他们父亲的晚年不会这么舒心,再说了,也会被街坊邻居们背后议论死。

总之一番劝说后,刘梅还是同意回去了,她心里发誓,如果再被暗示要她走,就离开远远的,不再有任何联系。

但是,让刘梅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她搬回去住的一个多月后,张威来了,给她一本房产证,上面写着她的名字。

刘梅从张威手里接过房产证,这次眼泪完全止不住,她离开的时候都没哭,现在却忍不住了,泣不成声,她流离了一辈子,晚年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小窝,还是用这种她完全想不到的方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

继母虽不是亲生母亲,但也是长辈,是她在你父亲最需要人的时候,陪伴在身旁十多年,不要求你有多孝敬,但是,但凡你有一口吃的,也别让她饿着,做人要厚道。

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大爷家的堂哥现在有家有业,完全看不出来以前坐过牢。堂哥主要是出狱以后,有家里人的帮助,很快地娶妻生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事业!

堂哥前几年因为伙同他人强奸抢劫被判入狱8年,但是入狱以后态度消极,认为这辈子就完蛋了。

但是大娘没放弃他,经常坐车去他服刑的监狱去看他,鼓励他好好劳动改造,后来堂哥思想发生了改变,在狱中积极劳动,表现特别好,获得一次减刑的机会,减了2年,最后服刑六年就出狱了!

东北大妈的生活小常识,很多一线环卫工人

堂哥出狱的时候已经30了,虽然这次坐牢让他失去了六年的自由,但是也让堂哥更加成熟。

出狱以后首先面对的就是生存问题,因为堂哥家里兄弟俩,他哥已经结婚分出去单过了。

家里只有大爷大娘,已经70多岁了,也干不动了,只能拿出来5万块给堂哥,说这是对他最后的帮助了。

堂哥当时的情况就是三无人员,无家无业无钱,而且还是光棍,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本以为堂哥进去6年,与世隔绝,对外面的世界很陌生,需要时间慢慢融合,然后再想以后的打算。

可是堂哥却有很清晰的目标,提出首先找份工作,然后找个媳妇,但是娶媳妇得有房子,这样就算是有家有业了。

大爷大娘一看儿子想要走正路很高兴,可是自己俩口人岁数太大了,帮不了堂哥了。

于是就找到了我二伯和我爸商量看能不能都出点钱帮下堂哥,二伯很痛快地答应了,帮助找媳妇和出娶媳妇的钱,顺道帮忙给找份工作或者堂哥想做什么,给与帮助。我爸帮忙给在农村买了一套房子,以后给堂哥娶媳妇住。

二伯是村支书,而且还承包的砖厂,家里不仅有钱,还有人脉,村里人有事找关系,都得去找二伯。

二伯赶紧托媒人给堂哥找了个媳妇,二婚带个女孩,要了6.6万的彩礼。

我爸花了五万,买了一个原来村里人的房子,人家在市里买了房子,全家搬到市里去了,农村的房子不住,就被我爸买下来了。

就这样没用一年的时间,堂哥已经有房,有媳妇了,就差一份事业了。

大爷问堂哥想干点什么?要不去二伯家堂哥的公司干,可是二伯家堂哥是自来水公司,堂哥去了啥也不会干。

堂哥自己也去了县城找了半个月的工作,可是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因为堂哥念完初中就开始瞎混,没有什么学过技术。

即使会技术过了这么久,也快忘记了,可是堂哥啥也不会干,也没法养家糊口啊,没办法只能发挥堂哥的特长能说会道。

每家拿了点钱凑了五万,堂哥自己拿着做点小生意,原本以为堂哥的小生意也就够维持一家的生活。

可是谁知道堂哥做了几年生意,认识了好多人,成立了公司,做起了空调安装维修的工程,专接大型工地,一年就赚了好几十万,没几年就在市里买了楼房和汽车。

堂哥说当时的犯罪就是一时冲动,在坐过牢以后,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从这以后再也不敢犯罪。现在的堂哥知道服刑出来的人都不容易找工作,只要碰到这样的人,堂哥还是非常愿意给个机会的。堂哥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

但是堂哥的很多狱友出狱以后,却有不同的出路。为什么同样都是刚出狱的人,却是走上了不同的路?

1、犯罪属于一时冲动,坐牢之前就有技术,出狱之后,走上了正路,不再犯罪。有个狱友和堂哥一样,也是一时冲动做出了捅了人,被捅的人差点死了,捅了人以后就进了派出所自首了,可是毕竟犯法了,到最后判了两年,在坐牢期间,家里两个孩子和老人都靠妻子打工养活,妻子还定时地来监狱看他,所以他出狱以后,说保证自己不再违法犯罪,再进去了,要好好努力干活赚钱,养活父母妻儿,现在凭着自己的手艺赚钱。

2、还有一种是惯犯,比较小偷。这种人不安分守己,没有什么生存能力,不愿意吃苦受累,似乎除了偷东西,就不会干别的,只要是没钱了,就想要去哪里偷点东西,这种人没有所谓的改过自新,隔三差五的偷点东西,只要被警察逮住了,就会进去待一阵,似乎已经成为了派出所的常客。

3、还有一种,刑期比较长,比如判刑20年,因为刑期比较长,所以家里的妻子一般都会离婚,带着孩子改嫁。当这种人进监狱的时候还是青年,可是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老年了,已经尝够了监狱的滋味,出狱之后,肯定会见自己的亲人,寻找离婚的妻子,想要看看自己的孩子,这种人为了亲人,也会走上正路。

4、还有一种就是出狱以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生存能力,而且社会上对坐过牢的人,无法接纳,这种人可能会怀念监狱生活,可能会二次犯罪,重新再进去监狱。

其实不论是坐过牢的人,还是没有坐过牢的人,只要自己有能力,能够在这个社会上能生存下去,在不违法犯罪,一样能活得很好。毕竟坐牢不仅会让自己失去自由,还会让很多人体会了妻离子散,甚至自己无法为父母尽孝,没有见到父母最后一面。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