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网络热点/ 正文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全家福照片,你经历的第一次世界杯是什么时候?

admin2023-11-25网络热点34 ℃0 评论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全家福照片,你经历的第一次世界杯是什么时候?

接触足球是在98年世界杯之前,但确实没有赶上94年的美国世界杯,但是巴乔在罚失点球后的忧郁的身影,在94-98年之间频频出现,依然历历在目,那是对于世界杯的初始印象。

第一次完整的世界杯是98年世界杯了,而且是陪伴同为球迷的家人一起观看,从开幕式的模特表演,一路看到决赛,确实难忘。那时候没有网络直播,也并非有线电视。普通电视信号能收到的中央电视2台也转播。

这届世界杯开始前,最大的话题人物毫无疑问是罗纳尔多。巴西是最大的夺冠热门,而这位天才作为桑巴军团的明星球员,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当然还有他的女友苏珊娜。每当罗纳尔多有精彩发挥的时候,镜头就会转到看台上的苏珊娜。然而,她现在却是巴西前国门塞萨尔的妻子。

另外就是那些经典的比赛,包括劳尔对尼日利亚进球,以及进球后的庆祝。可惜那届西班牙未能小组出线,让我记得了尼日利亚的心脏——奥科查。

英阿大战,我只知道贝克汉姆,当时并不认识另一位主角西蒙尼,更不会想到他会成为马竞的主帅。荷兰和阿根廷的比赛,十分的经典。尤其是博格坎普绝杀阿根廷拿球,超级帅,这届荷兰严重圈粉,现在看到荷兰足球的没落确实伤感。本来期望他们能在三四名决赛击败克罗地亚,结果还是败给了会拉小提琴的金左脚苏克。

决赛桑巴军团对阵东道主高卢雄鸡无疑是最大的焦点了。那时候是支持巴西队的,但齐达内砰砰两记头球确实把我看傻了。希望巴西能扳回来,但是比较失望。看完决赛之后,天也亮了。

篇幅有限,要是把关于98年世界杯的完整印象全部拾起来,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至于98年世界杯的球星卡片也积攒了好多;全部进球集锦的VCD,也是看过百遍,非常喜欢那位解说的声音,好像是一位广东的解说。而看世界杯识世界地理,因为有世界杯我知道了摩洛哥,知道了红魔比利时,知道了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神秘的国家。

坠毁之前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飞机失事的事故,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让人们再次重视到航空意外保障的问题。飞机失事的原因有哪些呢?本文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一、自然因素

1、恶劣天气

与天气原因密切相关的空难数不胜数,如2010年发生的伊春空难、巴基斯坦空难以及波兰总统坠机事件,均伴随浓雾天气。而雷击造成的空难则在夏季时有发生,2010年8月的哥伦比亚空难,就是由于飞机在着陆时被雷电击中后断成三截,造成1 人死亡,5人重伤。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两起由雷击导致的空难。但由于用作飞机外壳的铝合金是一种良好导体,当飞机遭遇雷击,电流会经由铝合金外壳扩散,一般不会对飞机构成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天冷导致的机翼结冰、以及飞机起飞、降落时遭遇风切变,也就是俗称的“怪风”导致飞机失事的例子也很多见。

2、电磁波干扰

为什么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很危险呢?原来,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方向的,它接收到地面导航站不断发射出的电磁波后,就能测出飞机的准确位置。当手机工作时,也会辐射出电磁波,干扰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和操纵系统,会使飞机自动操纵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从而进行错误的操作,引发险情,甚至使飞机坠毁。除手机外,使用笔记本电脑、游戏机时也会辐射电磁波,因此这些设备也不能在飞机上使用。此外,太阳黑子和北极光等天文现象产生的电磁波也会干扰飞机的正常航行。

二、人为原因

1、飞行员操纵失误

这种事故屡见不鲜,毕竟飞行员也是人,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也不能保证绝不犯错。比如1982年的日本航空350号班机空难,就是因为患有精神病的机长故意将飞机发动机的推力反向器打开,意图撞毁飞机,最终导致飞机坠落水中,24名乘客遇难;1985年华航006次航班因为飞行员失去方向感差点坠入太平洋里;1995年的罗马尼亚空难是因为机长在飞机落地前突然丧失行动能力;2001 年美航587次航班则是飞行员过度使用方向舵把好好一个垂尾弄折;更离奇的则是1994年发生的俄航593次航班空难,据调查原因可能是机长为让15岁的儿子一试飞行体验而酿成的惨剧。

2、地勤人员检修错误

包括地勤人员的装卸不当、违规维修等,这等于在飞机上放了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比如1979年美航191次航班因为引擎野蛮装卸导致在其在起飞时掉落,最后使飞机坠毁;2000年阿拉斯加航空公司261次航班则因为尾部舵机没有定期更换所以在飞行中失去控制,让客机坠入冰冷的大西洋里。这实在是由于地勤人员工作懈怠、不负责任导致的,让本不应该发生的灾难成为现实。

2002年世界杯中国队全家福照片,你经历的第一次世界杯是什么时候?

3、飞行员/地勤人员通信错误

航空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1977年特内里费空难,583条生命因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之间的语言不通而无辜丧生。由于当天机场大雾弥漫,两架在滑道上候命起飞的波音747客机无法看到对方,由于其中一架飞机的飞行员与空中交通管制员语言不通,错听指令发动飞机,导致两机同时起飞,在滑道惨烈相撞。1997年的印尼空难是由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将飞机引致错误的方向,导致飞机撞山而毁。此外,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员没有清晰地向飞行员报告高度、表达模糊、违反程序等等,导致的空难层出不穷。

4、飞机相撞

您也许会想,天上那么大的地儿,两架飞机怎么偏偏就撞在一起,其实,这种事故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天上的空间虽然大,但人们还是划出了“空中走廊”,就是为了防止撞击,一架客机只能在自己的走廊内飞行以免发生碰撞。而机场附近有很多客机在盘旋等待降落,这是碰撞的高发地带。一旦飞机飞偏了,后果就不堪设想。1986年墨西哥航空公司498次航班,在美国加州上空被一家私人飞机撞掉尾翼坠入住宅区,两架飞机上无人生还;1996年一架波音747和一架伊尔76在德里上空迎面相撞死亡349人;2002年一架图154在德国上空被一架波音 757的尾翼切成两半……空中撞击非同小可,死亡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

三、硬件故障

1、引擎故障

发动机是飞机提供推力的装置,没有的话飞机就无法飞行。不过实际上引擎故障远没那么可怕,如今的客机都有两个以上的发动机,一个坏掉的话一般不至于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波音747备有四个发动机,坏掉两个发动机都可以正常降落。当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2009年英国米德兰航空092航班空难的飞行员误把好的发动机关掉引发悲剧,或者两个以上发动机同时坏掉等几率极小的事情发生,都只能说回天乏力了。

2、液压失灵

在客机上液压管道连接着飞行员的踏板和手柄,到飞机的所有控制面,副翼,升力面等等。可以说飞机完全是靠它的液压系统来控制的。液压就像针管一样,从一头推进去,再从另一头出来。在一般情况下液压系统非常可靠,不过有个缺点,一旦液压管道上有任何裂缝的话里面的液体就会很快漏光,整个一套液压系统也就没用了。一架液压失灵的飞机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所以液压失灵是非常可怕的事故。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故,大型客机上一般装有三套独立的液压系统,以避免一套失灵后无法控制。不过话虽是这样说,全部液压失灵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的。 1985年日航123次航班因为后舱门掉落损坏尾翼,三套液压同时失灵,飞机失控坠入山区,524人只有4人生还。如今已经有两种可以避免这类事件发生的技术。第一种是电子控制系统,利用电力代替液压控制飞机的控制面;另一种是引擎推力控制系统,利用变换飞机两边的引擎推力来实现升降和转弯。但不靠谱的是这两种系统至今还都未在客机上得到普及。

3、邮箱失灵

航空燃油在汽化状态非常易爆。听起来很可怕,但事实上,直接由油箱爆炸造成的事故非常少。因为燃油在没有外部因素作用下一般是不会在飞行中起火的,起火主要是在飞机坠落之后。当然,如果飞机真的在飞行中发生爆炸的话,那将是致命的危险。1990 年以来,美国共发生3起飞机油箱爆炸事故,其中最严重的是1996年7月环球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纽约长岛上空爆炸的事故,共造成230人丧生。据分析,事故主要是由于静电火花点燃油箱内燃料蒸气引起的。由此,联邦航空局最近将要求国内各航空公司在飞机上安装一种油箱安全装置,防止油箱起火爆炸事故。新的安全装置将用泵向油箱内灌注不易燃烧的氮气,以减少油箱燃料蒸气中的氧气含量,这种装置几乎可以完全消除油箱起火爆炸的概率。

4、金属疲劳

一架飞机是一整套系统的结合,任何一套系统失灵都可能造成事故。最常见的故障原因是金属疲劳,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反复弯曲别针的后果一样。飞机飞行的时候会产生各种频率的震动,再加上每次起降的增压/减压循环,如果哪个部位没有检查到而发生了疲劳断裂的话就会引发事故。1992年的阿姆斯特丹空难,就是因为发动机架的销钉发生疲劳断裂,两个引擎同时掉落并且栽入住宅区,死亡47人; 1989年美国联合航空232次航班,尾部发动机叶片发生疲劳断裂导致发动机解体,液压系统失灵,飞机坠毁在跑道上,导致296人中111人死亡。

支持归化外籍球员进国足的人有多少?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非常支持国足归化球员,但前提是自己的事情要做好。

看到不少反对归化球员的评论,基本就围绕在一个核心观点,概括为民族主义。

甚至极端一点的还有认为我泱泱大国凭什么一个运动要搞成不是黄皮肤的人来代表国家队。

可以理解,但很难认同。

原因很简单,在足球这项运动上我们跟泱泱大国一毛钱都不沾边,或者是太高看我们自己了。

对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的青训人才或者是足球人口来看,我们就是贫瘠的国家,是足球沙漠。

看似总人口很多,经济体量又在与日俱增,在短短几十年里我们已经站到了超级大国美国的身边,甚至开始与之对抗。

但这都不足以为我们的足球运动提供任何帮助。

相反,中国职业足球太早熟,反而开了倒车,机制和理念的不完善导致赌球、黑哨等一系列问题,在那个年代一场假球就能买一套房子的情况下,能坚持住做自己的人真不多。

为什么要归化外籍球员,说白了自己实力不够。

那自己实力不够的情况下慢慢练不就行不了吗?

找谁练?哪有那么多孩子来练球?为什么没有?因为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踢职业足球?为什么不愿意,因为成绩差,没前途!

如果中国足球能像每年艺考一半体量的话都不至于是今天这个成绩。

这就是导致恶性循环,成绩越差练的越少,越少好苗子也越少,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那到了国家队就是很差。

难道这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吗?其实现在就是如此。

归化球员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成绩,能提升到哪里不确定。

是否能依靠归化球员的实力打进世界杯也不确定,可真的有所突破,那势必会让足球再次成为一股热潮,就像2002年那样。

所以,这种短期的提升成绩也确实是功利,可功利的背后放长远来看就是想给萎靡不振的中国足球打一针强心剂,只有如此才能带动全民的参与,才能让更多的家长送去孩子学足球。

当然,就像我开头所说,自己的功课先做好,如果没有完整的青训体制和成熟的商业运作,那我坚决反对归化,因为只是为了卡塔尔世界杯这一届的话完全没意义。

如果我真的愿意让我的孩子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那我情愿去效仿丁俊晖和李娜,我自己自费去打英锦赛,输了怪自己实力不济,可不会因为体制的问题影响孩子的前途。

所以,关于归化的问题,我更关于陈戌源的改革,只有两面一起配合,青训抓起来,基层教练培养起来,那再求一个短期振奋人心的结果,两条腿走路才能更加完善。

中国男足19年不胜日本?

中日足球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关心足球的球迷们都有这种感觉,中国队已经与日本队差距越来越大了,现在感觉已经很难战胜日本队了。

在以前,相较于日本队,中国队更加害怕韩国队,中国队多年不胜韩国队,造就了恐韩症这一说法。中国队一直难于战胜韩国队,主要还是因为足球风格相克,再加上中国队技术体能都不如韩国队,身体也不占优势,所以多年不胜韩国。

但是后来中国职业联赛的开展,球员训练水平的提升,技战术能力的提高,再加上里皮这样的世界名帅的执教,而韩国队因为国家经济的下滑,俱乐部投入足球的钱原来越少,球员能力停滞不前,所以被中国队赶上,现在中国队通过拼搏还是有希望战胜韩国队的。

但是中国队即使努力拼搏,也很难战胜日本队。所以中国队是全方位落后日本足球。

第一,青训差距巨大。日本足球这20年的崛起,最仰仗的就是积极开展青训。日本的青训工作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日本通过开展校园足球,让更多的小朋友能够接触足球,虽然不一定都能成为职业球员,但是拓展了选材面,增加了足球人才的基数。

第二,日本球员苦练基本功,技术能力优。日本队踢得是整体足球,传控体系初具规模。日本球员都有着良好的基本功,这一点中国球员包括韩国球员都很难与日本球员相比较。所以体现在比赛中,就是中国球员很难从日本球员脚下抢到球。

第三,日本职业联赛发展良好。日本的J联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为日本队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其中优秀的球员有很多也登陆了欧洲联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现在中国足球已经与日本足球差距拉开的比较大了,短时间内想赶上日本足球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从基础做起,抓好青训,埋头努力20年,也许20年后中国足球会有超车的机会。

中国篮球人历史地位排名是怎样的?

1、姚明:1980年9月出生于上海,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职业生涯对中国篮球的贡献是巨大的,在NBA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极大提升了中国篮球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姚明职业生涯先后8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2016年4月,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和亚洲人。2004年在对阵老鹰队比赛中,姚明获得职业生涯单场最高41分和最高助攻7次。在国内联赛,他的单场最高纪录是得分49分、篮板31个、盖帽13次。

姚明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2002年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15年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体育精神奖;2016年获得世界杰出华人青年大奖;2018年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候选人之一,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姚明用超高的体育技能,在一个强手如林的国家的运动项目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NBA曾评价姚明说:他几乎以一举之力改变了NBA只在一个国家风靡的局面。

2、穆铁柱:1949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中国男篮第一代超级中锋,228厘米的身高,鹤立鸡群,在内线就是铁塔一般的存在。他在对方腹地有强大的威胁,能够单手持球、传球、投篮,并善于同外线队员做策应配合。

197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来访比赛,穆铁柱当时所在的八一队,两次击败对手。1981年穆铁柱还随八一队获得了第一届亚洲俱乐部锦标赛的冠军,并参加了世界俱乐部锦标赛。在与苏州市队的比赛中,穆铁柱一人独得80分,至今保持个人单场得分最高纪录。

在国家队,穆铁柱1978年随队获得中国第一个亚运会冠军,1979--1983年随队完成亚洲锦标赛三连冠。

2008年9月穆铁柱因病去世,享年59岁。

3、王治郅:1977年7月出生于北京,2001年加盟达拉斯独行侠队,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球员登陆NBA的第一人。王治郅代表国家队6次征战亚洲锦标赛,与巩晓彬、孙军一起是国内出战亚锦赛第二多的球员。国内联赛单场最高纪录为得分51分、篮板23个、3分球6个。

王治郅篮下具有梦幻脚步,是中国男篮内线球员技术最全面、最娴熟的巨星球员。他与姚明、易建联等人一起造就了中国男篮辉煌的黄金一代。王治郅帮助中国队两次获得奥运会第8名、4次亚锦赛冠军、2次亚运会冠军。

1999年王治郅获得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4、郑海霞:1967年5月出生于河南商丘市,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之一,是中国乃至亚洲首位登陆WNBA的球员。郑海霞职业生涯参加过4届奥运会、4届世锦赛、4届亚运会和8届亚锦赛,开创了一个“郑海霞时代”。

1982年女篮世锦赛随队获得第3名;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随队获得第3名;1986年女篮世锦赛,随队获得第3名,郑海霞获得“最佳中锋奖”,在决赛中获得“最佳得分手”;1992年奥运会中国队获得亚军,郑海霞被评为最佳得分手;1994年世锦赛,中国队获得亚军,郑海霞被评为最有价值球员。

1999年郑海霞当选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2021年4月,郑海霞入选国际篮联篮球名人堂。

5、胡卫东:1970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被誉为“中国的乔丹”。1995--1996赛季和1996---1997赛季,连续两年获得国内联赛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1999年亚洲男篮锦标赛,在与韩国队决赛中,胡卫东在比赛的最后关键时刻,2分钟内连续投进4个三分球,帮助中国队锁定胜局,胡卫东获得赛事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特别是1996--1997赛季,胡卫东场均得分30.2分、4个篮板和3.6次助攻,成为该赛季的“三分王”、“得分王”、全明星赛最有价值球员。1994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先后战胜巴西队和西班牙队,首次进入世界8强,胡卫东立下汗马功劳。

6、宋晓波:1958年出生于北京,曾经中国女篮的标志性人物,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女篮队长,中国女篮历史上,第一个世界级的球员,被誉为“全能战士”。

1983年巴西世锦赛,中国队首次参加大赛就获得第3名,宋晓波被选入最佳阵容,并成为最佳投手,是中国篮球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84年奥运会,她是中国代表团的升旗手,在全部6场比赛中,场均14分、4.8个篮板、5.5次助攻,成为中国女篮表现最为突出的球员。

宋晓波技术全面,擅长过人突破,跳投出手特别是后仰跳投角度多变,底线穿插灵活,攻守两端都表现十分出色。

7、易建联:1987年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易建联2005年以总决赛场均19.8分和9.7个篮板的数据,成为CBA历史上最年轻的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2018年10月,成为CBA历史上第二位“万分先生”;2019年11月,超越朱芳雨,成为CBA历史上总得分王;2020年7月,超过刘炜,成为CBA历史上常规赛得分王;2020年8月,超越姚明,成为CBA历史上盖帽王。

目前易建联还没有退役,他的各项数据还在持续刷新中。

此外,易建联职业生涯11次入选CBA全明星首发阵容,6次当选票王。

在NBA期间,易建联个人单场最高纪录为得分29分,单场最多19个篮板,同时是中国球员投进三分球最多的球员。

在国家队,2010年世锦赛,易建联场均20.2分、10.2个篮板,获得赛事篮板王;2011年亚锦赛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称号;2013年获得亚锦赛最佳前锋并入选第一阵容;2015年亚锦赛入选最佳阵容并当选最有价值球员。

8、朱芳雨:1983年1月出生于广西柳州市,随广东队8次获得CBA总冠军,两次当选CBA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4次当选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CBA历史上首位“万分先生”(2014年11月),连续13次入选全明星阵容,号称“全明星之王”。

朱芳雨职业生涯随国家队征战3届奥运会,其中2004年雅典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进入前8名,还帮助国家队获得3次亚锦赛冠军、2次亚运会冠军。

朱芳雨至今保持3分球大赛25分的最高纪录。

9、郭永林:1954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神投手”的专属球星,上世纪70--80年代八一队和国家队的主力前锋,老一代篮球迷心中的偶像级人物。因为他穿的球衣是7号,7号球衣就有了特殊意义,当时基本上每个球队的第一得分手,球衣号码都是7号。1983年亚洲男篮锦标赛,半决赛对阵韩国队,郭永林一人独得24分,被评为当届赛事最佳球星。

八一男篮当年两胜美国国家队,他每场得分都在20分以上,要知道,当时篮球规则中还没有3分球。1980年郭永林参加亚洲俱乐部锦标赛,被评为最佳运动员。因为具有“高手后仰、空中变向”等先进投篮技术,许多重大比赛,他的投篮命中率都在60%以上。

10、从学娣:1963年5月出生于山东莱阳,被称为“女版斯托克顿”,前中国女篮主力组织后卫,身高仅166厘米,是中国女篮的后场大脑,在国家队获得1986、1990、1992年女篮亚锦赛冠军。丛学娣随国家队获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第3名,场均10.8分、3.3个篮板、2.8次助攻。

1989年丛学娣退役,1991年又被召入国家队。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篮历史性获得银牌,丛学娣场均拿下12分,是队内第二号得分手。半决赛对阵古巴队,她一人拿下全队最高的20分,两分球和罚球的命中率都是100%,为中国队闯进决赛立下头功。

丛学娣控球能力强,运球技术娴熟,外围投篮精准,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一定的进攻火力。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