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游戏/ 正文

16式火箭炮百科知识,什么叫做一坑四弹技术.

admin2023-11-26游戏30 ℃0 评论

16式火箭炮百科知识,什么叫做一坑四弹技术?

“一坑四弹”直接看字面意思:一个导弹发射井可以带4枚导弹。这种技术的最大意义就是提高载弹量,尽可能将单舰拦截能力或火力提升至最大化。目前世界上一坑四弹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美国和俄罗斯,至于日本、韩国等国的一坑四弹都是直接来源于美国或引进美国技术。

所谓“一坑四弹”是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衍生而来的拓展性技术,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又是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逐步普及的一种导弹发射技术,广泛应用于海军作战舰艇和部分陆基防空导弹。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之前是导弹发射臂/架和导弹发射箱,在实际作战当中这些发射架/箱存在反应速度慢、射界存在盲区、单次填装弹种单一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发射架在对空状态就无法对潜作战,对舰状态时就无法对空作战的短时间空白局面。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相互独立且高度通用化的发射井可以灵活组合搭配不同种类的导弹,甚至可以做到单舰同时兼顾对空对舰和对潜战斗。美国MK41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通用型最强的导弹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兼顾SM“标准-2/3/6”舰载防空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斧”式对地巡航导弹等等,还可兼容日本以美国技术发展的07式反潜导弹等等。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发射井通用,但导弹的尺寸有大有小,体格较小的导弹占据一座发射井有点浪费,也使作战舰艇的载弹量局限于导弹垂直发射井的数量。还是拿MK41举例: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单元截面边长为63.5厘米,“战斧”巡航导弹的直径为52厘米,但SM“标准-2”防空导弹的直径只有34厘米,显然“标准-2”对发射井的利用率较低。如果要进行全方位的对舰、对空和对潜作战,一枚导弹占一个发射井的问题会是各方面的导弹携带数量都会有一个降低,持续作战能力和拦截能力可能会出现不足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导弹发射井的利用率就成了关键,这就是“一坑多弹”技术的缘由。在美国海军全部使用的导弹当中,对地攻击“战斧”和对潜“阿斯洛克”都局限于射程和制导的问题无法是实现小型化,而SM-3“标准-3”更是要承担中段反导拦截任务,也无法实现小型化。所以在全部战斗任务中,只有10-50公里的中距离对空拦截是最有可能将导弹小型化的,所以美国尝试将当时现役的“海麻雀”防空导弹进行“一坑四弹”适配,在折叠弹翼后成功将导弹直径压缩到25.4厘米,射程也升级到50公里,改进后的“海麻雀”也升级为区域防空导弹并命名为ESSM“改进型海麻雀”。每个63.5厘米的MK41发射装置可以放置1个MK25型四联装贮运发射箱,每个发射箱可以携带4枚ESSM,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一坑四弹”发射能力的导弹。

“一坑四弹”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提高了区域防空弹的携带量,同时解放其他发射装置携带更多的远程对空拦截、对舰和对潜导弹,大大提升拦截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也可以使小型化舰艇也具备大载弹量能力。比如日本最新服役的“朝日”级驱逐舰,作为5100吨的驱逐舰只有32单元MK41垂直发射装置,但由于“一坑四弹”技术他可以携带8枚07式反潜导弹的情况下再携带24×4=96枚ESSM中距防空导弹;如果装备16枚07式反潜导的情况下也可以再16×4=64枚ESSM中距防空导弹。其载弹能力达到2艘054A的数量,要知道054A的32单元只能填装最多32枚HQ-16中距防空弹和Y-8反潜导弹。

再举个例子:泰国由韩国引进的DW3000H型导弹护卫舰只有8单元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但以“一坑四弹”技术却可以携带多达32枚ESSM中距防空弹,再配合瑞典萨博的海“长颈鹿4A”多功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美制AN/SPS-48G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DW3000H还是具备一定的区域防空能力。

除了美国MK41发射装置和ESSM中距弹之外,俄罗斯“鲁道特”防空导弹系统使用的垂直发射装置可以实现“一坑四弹”发射9M96E1/2中程导弹甚至是“一坑十六弹”发射9M100近程防空导弹。这样,包括千吨级的20380也具备区域防空能力。

韩国的K-VLS是基于美国MK41研发的韩国版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一坑四弹”发射基于法国“米卡”研发的K-SAAM“海弓”中程舰空导弹。而K-VLS的通用性其实也很强,毕竟传承自美国,除了发射K-SAAM之外还可以发射“红鲨”反潜导弹、“玄武-3”型对陆巡航导弹和“海星”反舰导弹。韩国将这种垂发应用在“大邱”级导弹护卫舰,16单元K-VLS在携带8枚“红鲨”反潜导弹的情况下还可以再携带32枚K-SAAM,如果全部填装K-SAAM则可以达到64枚。下图左侧为美制MK41,右侧为K-VLS

随着现代导弹的需求指标越来越高,像美国MK41这种63.5厘米的小垂直发射装置也越来越不够用。所以美国在DDG-1000使用更大的MK58型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这样除了可以携带更大尺寸的导弹之外,“一坑多弹”也可以继续拓展。

美国陆军正在研发的超级战略加农炮?

社交媒体上泄漏了一张美国陆军的新型超级大炮的图片,声称射程超过1000英里,可以跨越洲际或大洋,由M1070重型装备运输卡车拖曳,配备8名炮手。因为M01070长27英尺,所以估计这门大炮底座长约40英尺,从尾部到枪管的长度约为70英尺。但是该图片也可能并不正确,因为看起来像是美国陆军1888型12英寸铁路大炮。

单纯就射程来看,战略远程加农炮(SLRC)与中程导弹差不多,似乎已经过时了,但对于设计者而言,一般的加农炮仍然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只是在制造一门更大的家伙而已。

为什么美国陆军有信心可以建造一门可以精确射击1000英里的战略远程加农炮?因为这个超级武器将总揽1980年代155毫米榴弹炮以及火箭弹上面积累的成熟技术。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略远程加农炮是美国陆军远程战略火力现代化的头等大事,它涵盖了从革命性的超音速导弹到运用于155毫米大炮的更长程炮弹的所有技术内容,建立在经过验证的原理上,只是更大,将在与先进的超音速飞机差不多的攻击范围内发挥作用。

提起这个战略远程加农炮,人们马上会想起M109圣骑士榴弹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铁路大炮,甚至萨达姆未完成的“超级大炮”。战略远程加农炮的体积也相当大,但是可以移动的,可以重新定位。

美国陆军以前不制造战略远程加农炮,是因为没有被推动,没有花时间部署下一代火力技术。陆军依靠其他部队的飞机和导弹进行远程打击,空中力量几乎可以按需支援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地面部队。但是随着五角大楼从剿灭游击队转变到军力威慑,战争的计划者越来越担心先进的外国防空系统可能使天空成为无处躲藏的杀伤区,迫使美国不得不依靠可以隐藏在隧道、森林或其他地形中的地面武器。

问题是当今的美国炮兵做不到,而且在过去15年的游击战中一直被严重忽视,直到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2016年反映给国会。2017年美国陆军参谋长马克将军正式将远程精确射击列为炮兵现代化的第一要务。

远程精确射击(LRPF)的全部产品不仅包括战略远程大炮,而且还包括一个系列相互重叠的长程武器库。

一.战术火力:战术大炮方面有扩展射程大炮计划(ERCA)。该计划正在建造新的XM1113火箭辅助弹丸(RAP)和标准155毫米榴弹炮的加长炮管。由于爆炸的火药只作用于推动弹丸,而两者都被限制在炮管内,因此炮管越长,推力作用就越长,炮口初速越高,射程就越大。

ERCA的目标是将当前RAP的30 km范围扩大一倍至70 km。陆军最终可能会通过使用更多的空气动力弹头设计或新颖的冲压发动机推进技术,将射程再提高一倍,达到130公里。

下一代的推进技术是可行的,但是需要深入研究该技术对实现其附加目标是否具有成本效益。70公里长的版本已经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进行了50次试射,并将于2023年左右投入使用。是否继续推进130公里射程的项目,还有待确定。

对于战术导弹,美国陆军正在将其制导多发火箭系统(GMLRS)升级为扩展型GMLRS-ER。从70公里到150公里(从43英里到93公里),飞行距离增加了一倍以上。两种型号均可从履带式M270或HIMARS卡车发射。这是一个早已存在的计划,2020年投入使用。

二.战役火力

对于所谓的战役射程,美国陆军正在用新的“精确打击导弹”(PRSM)取代现有的战术导弹系统(ATACMS ),射程从300公里增加到499公里,增加了大约70%。限制PRSM射程的不是技术,而是中程核力量条约(INF),该条约禁止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间的巡航导弹。如果INF条约崩溃,那么完全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战役火力的射程范围。

这只是LRPF团队正在研究的众多潜在升级选项之一。其他措施包括改善GPS的战区导航,研发可以在目标区域搜寻敌人的弹头以及搜寻并击中移动目标的弹头。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在2017年获得了建造原型机的合同。陆军计划在2021年选出胜者。PRSM最初定于2027年开始服役,现在正在加速,因此头几枚导弹将于2023年1月提供给作战单位。

这些新型导弹不需要新的发射器。像ATACMS和MLRS一样,PRSM将从M270履带车辆或HIMARS卡车发射。虽然HIMARS可以携带一个ATACMS,M270可以携带两个ATACMS,但是PRSM更小巧,尽管射程更大,但是发射数量却可以分别增加2倍和4倍。

三.战略火力

以上所有系统都替代或改善了美国陆军已经拥有的东西。战略火力系统对于美国陆军来说将是新事物,是具有与飞机进攻航程相当的陆基武器。

与PRSM导弹不同,战略火力武器即使在其基本形式上没有任何升级,似乎也违反了INF条约,虽然这些武器从技术上讲既不是弹道导弹也不是巡航导弹。美国陆军不愿讨论技术细节。

陆军XM1113原型火箭增强炮弹虽然是为取代155毫米榴弹炮中的M549A1火箭辅助弹而设计的,但它可以扩大弹丸和加农炮的射程,达到1000英里射程。

战略远程大炮(SLRC)将使用加农炮管发射带有内置火箭助推器并在空中点火的炮弹。由于加农炮是可重复使用的,因此与一次性的火箭相比,这个应该便宜得多。较低的射击价格使得可以大量拔除轻防护的目标,例如卡车载导弹发射器、雷达天线和移动指挥所。

而高超音速武器虽然昂贵而无法大量用于的软目标,但其极高的速度将使其能够穿透最坚固的防御系统并击碎最困难的目标,例如掩体。它的射程也将比战略远程大炮更长,可达1400英里。具体来说,这是一种超音速助推滑翔武器,在飞行的第一阶段加速至极高的速度,然后滑行,并像打水漂一样跳入和跳出大气层。所有部件和功能都在一个通用的超音速滑翔机体上协同工作,需要使用特定的发射平台(大炮、飞机、舰船或潜艇),并添加合适的助推火箭。海军领先一步,将其安装到了垂直发射系统(VLS)内,并且可以从水下发射。陆基发射其实更简单,更容易实现。

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陆军如何寻找远程的打击目标?自从1947年美国空军独立以来,陆军就没有了自己的远程侦察机,也没有高功率间谍卫星。虽然将陆军的火炮跨部门接入情报信息网络并不容易,但是毕竟数据已经存在。因此,不必担心造得出大炮却找不出打击目标。

16式火箭炮百科知识,什么叫做一坑四弹技术.

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有什么区别?

在各个时期,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地位和形态都不断变化,不是一个固定模子!四种舰的发展高峰,都在上个世纪,也就是20世纪,我们就看看20世纪的情况!

战列舰,从风帆时代开始,战列舰就是主力,而且这个主力既能作为肉盾抗揍,又能输出火力,是全能型选手!战列舰顾名思义,就是在火炮战舰线列中作战的舰只,按照现在流行游戏如"王者农药"、"DOTA"中的标准,就是扛线主力——始终扛在第一线上!这个任务,决定了战列舰必须同时拥有厚重装甲,和巨大的火炮,以便和敌方战列舰,甚至更恐怖的岸炮互殴!1906年,英国开始建造“无畏”号战列舰(HMS Dreadnought),把所有主炮统一了口径。之后主炮越来越大,口径节节上升,一战后美英日三强国战列舰,已经成批装备356毫米口径主炮,之后主炮达到俾斯麦、黎塞留等舰的380/381毫米口径,再到三国的"BIG 7"战列舰406/410毫米口径主炮,再到日本"大和"级的460毫米口径……排水量、装甲和航速,这些年内也是节节升高,如果不是华盛顿和伦敦两个海军条约,军备竞赛还得更加恐怖!当然二战后,航母和导弹终结了笨重的战列舰,最后一款战列舰——美国"衣阿华"级,改装为导弹-火炮战列舰打完海湾战争,完美谢幕。下图为改造完的"衣阿华"级。

巡洋舰,最初就用于侦察、袭扰、破交等机动作战任务,玩的就是驰骋大洋!但20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火炮舰的大发展,战列巡洋舰出现,顾名思义又能编入战列线,跟战列舰并肩作战,跑得又快可以侦察,或者追杀别的巡洋舰。但日德兰大海战证明战列巡洋舰还是太脆了,还是别扛在第一线,应专注于机动。在二战前,火炮鱼雷巡洋舰发展到极致,出现了带领驱逐舰雷击作战的轻巡(日本),专注于防空作战的轻巡(美英),专注于殖民地巡逻的轻巡(英国),以及越来越大的主力巡洋舰——从轻型,到重型,再到战列巡洋舰!下为美国"巴尔的摩"级重型巡洋舰。二战后,巡洋舰又迎来一次大发展!因为没有战列舰那么多累赘的装甲,其成本得以控制,所以可搭载导弹和直升机,再次披挂上阵!美国和苏联的巡洋舰反复争霸,美国从8203吨的"莱西"级,一路造到11300吨的"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中间还用二战巡洋舰舰体,搞了17525吨的"长滩"号巡洋舰。苏联从满载排水量5380吨的苏联58型导弹巡洋舰,一直造到24000吨的苏联1144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巡洋舰越来越大,携带导弹和船电设备越来越多,最终又昂贵了,又笨重了,冷战一结束,大家就觉得搞不下去了!下为地球最大导弹巡洋舰"基洛夫"级。至于驱逐舰,就诞生于20世纪,他最初"驱逐"的是鱼雷艇,给大舰挡枪,尤其在近海。后来又被用于驱逐潜艇,到二战又增加防空任务。这种舰只速度特快,跟巡洋舰一样快,但是当然续航力远不如巡洋舰,不能持久。武器也就适合就好,别要求那么高,不能跟战列舰、巡洋舰相提并论,在一二战时期,除了鱼雷,其他武器完全威胁不了大舰。但是,反潜也很重要,而且也正是用鱼雷,驱逐舰也取得了重要战果。比如塔萨法隆格海战,日本全部由驱逐舰组成的雷击队,击沉击伤美军4艘重巡,真是以小博大不要命。下为日本驱逐舰。二战后,驱逐舰俨然成了舰队主力,满载排水量从二战后期美国基林级的3000多吨,一路飙升到冷战结束时"伯克"I级8135吨,之后又出现了一大堆代替巡洋舰功能的大型驱逐舰——日本"金刚"、"爱宕"、"摩耶"级,韩国"世宗大王"级,以及世界第一的055型。至于日本的航母"日向"级和"出云"级,以及美国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新型打击舰",那些只是挂了个"驱逐舰"名字而已!但是,谁又知道以后,驱逐舰不会有更大发展呢?拭目以待吧!至于护卫舰,是一种纯粹辅助性作战舰艇。在刚诞生时,护卫舰就直接定位为,不参加主力舰队作战,在近海只保护大舰出港和航渡,在远海护卫商船。因为任务都是护卫、保卫,所以叫"护卫舰"。最初很多国家护卫舰并不叫护卫舰,称呼五花八门,叫护航驱逐舰,叫护航巡逻舰等等。护卫舰第一个发展巅峰,就是二战时期美英护航驱逐舰,对抗德国潜艇"狼群战术"。大量护航驱逐舰配合海上巡逻机,以及护航航空母舰,驱赶、追杀德国潜艇,逼着德国潜艇在白天必须潜航,大大压缩它们的活动范围。看看下图当时护航驱逐舰的简陋劲——冷战开始后,护卫舰又迎来大发展,远洋护卫舰从美国1892吨排水量的"迪雷"级,膨胀到冷战末4100吨的"佩里"级;近海护卫舰从苏联1186吨的50型,膨胀到冷战末3800吨的1154型。冷战后,经历实惠,加装大量先进军械和船电设备的护卫舰,更是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绝对主力,甚至成为欧洲国家这种破落户的主力舰。主力远洋护卫舰,比如英国26型护卫舰,排水量一举攀上8000吨!而轻型护卫舰排水量也迅速膨胀,最新型如印度"卡莫尔塔"级达到3150吨,韩国"大邱"级达到3650吨……护卫舰大有全面替代驱逐舰,成为舰队中流砥柱的趋势。下图为巨大的英国26型护卫舰。任何武器装备,发展都是螺旋形!经济实惠、精密灵活的小船,经过发展,很有机会慢慢替代巨大、笨重、昂贵的前辈,扛起舰队作战的大梁,这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要看不起今天的小不点,毕竟巨兽都是从小不点发展来的!

电影红海行动二场战斗中发生的RPG跳弹是怎么回事?

电影木有看 就说说聚能破甲弹(RPG)

破甲弹,HEAT(High-Explosive Anti-Tank),是一种化学能弹药,又称空心装药或聚能装药弹,是利用炸药的锥型中空装药的聚能原理,在装药爆炸后形成金属射流穿透装甲。通常由紫铜或相似软金属药型罩和带有锥形凹窝的炸药装药组成,锥角一般为40°~60°。主要配备于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的战斗部,现代大威力破甲战斗部的静破甲威力可击穿1200毫米厚度以上的装甲。典型而且常见的破甲弹是我们耳熟能详40毫米火箭筒,也就是RPG的战斗部。

破甲弹的攻击部外壳包裹的是压成圆柱形的高爆物质。这个圆柱的顶端挖了一个锥形坑,坑壁上压上铜一类金属制造的一张衬层。打击时,爆破来自于圆锥后方,冲击波以8000米/秒的速度冲击金属衬层,集中在圆锥顶点上。整个衬层于是向圆锥的底部压缩,压强被集中在圆锥的中线上。受到压缩的金属衬层堆集到一起,继而由圆锥底部的中心被向外推出。由于爆破冲击波产生的压强非常庞大,金属是以8000米/秒-9000米/秒的速度向外喷直线喷出的,最初射出的金属速度在8000米/秒以上,而后面射出的逐渐减少至2000米/秒上下。速度的区别令射出的金属形成柱状,被称为金属射流。金属射流撞击装甲时,它强大的动能逼迫构成装甲板块的物质向四周液态流动,让出一条隧道,直到击穿或者能量不够不能击穿、

但金属射流的密度并不高,一些高硬度的板块可以有效地抵御它的侵袭,令射流在表层大量消耗,例如陶瓷装甲模块。另外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层次重叠的一些装甲结构可以有效地以碎片袭入射流穿透的途径,扰乱它,减少其穿击能力。总地来说,破甲弹对匀压制钢仍十分有效,通常可以穿透弹径5倍以上厚度的匀压制钢板。另外,旋转对破甲弹穿深的负面影响非常大。金属衬层的旋转会令产生的射流携带角加速度。在角加速度作用下,射流会由于离心力分散,密度减少,均匀性下降,穿透能力当然也降低。衬层是圆椎形的,椎底相对椎头的直径更大,所以旋转时椎底的角速度也更大。射流形成时由椎头到椎底,所以旋转下射流的后端相对前端更为分散。另外起爆距离越大,旋转产生的分散作用的作用时间越长,影响也越强。金属射流的长度越大,穿深越大。前面提到,射流的首尾的速度有区别,在前进过程中,首尾的间隔也不断增大。最理想的情况下首尾要分离到不断裂的最大程度,这样射流的长度最大,穿深也最大。但当首尾间距加大到一定程度时,射流会断裂成许多小截,失去穿透能力。所以设计破甲弹时要求将其起爆距离设置得正好可以在撞击装甲前形成连贯而长度又大的金属射流,通常在弹头前端装置探杆来达到这一目的。探杆的长度根据弹体的不同构造通常要求在弹头(也就是圆锥体底部)直径的4到7倍。一旦发射手扣动发射扳机,火箭弹工作原理如下:1. 药室内火药被点燃,推动火箭弹向前飞离发射筒。火箭弹初速约为117米/秒。2. 火箭弹离筒后,稳定鳍张开,火箭弹旋转飞行。3. 火箭弹飞行0.1秒,约11米后弹体发动机启动,火箭弹加速至294米/秒直至目标。

所以 理论上战狼2挡破甲弹是可行的 因为孔洞合适 引信打在孔洞没有硬物触发引信 所以无法引爆 但几万焦的动能我表示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

红海里面的是破甲弹弹体打高了半个弹径 弹体打在车顶弹飞了 所以没有引爆

破甲弹必须打在硬物上才能触发引信 所以网格 沙土 什么的很多时候不能引爆、、、

1937年到1949年中国能造的最先进武器是什么?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中国空军的英勇表现已经被广为传颂。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中国的航空科研人员亦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顽强地开发了一系列军用飞机,尽管它们没有能够扬威于长空,也鲜为人知,但这一切不应该被埋没。

▲“研驱”系列战斗机

提到前掠翼飞机,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俄罗斯的苏-47或是美国的X-29,或许还会有人想到纳粹德国的JU-287(世界上第一种前掠翼重型轰炸机),但又有谁会想到,在战火连天的上世纪40年代,中国科技人员已在提高机动性的要求下开发出采用前掠翼的“研驱”系列战斗机。

事实上中国的早期的航空工业与其他的国家相比起步并不晚,最早有1909年制造第一架飞机的冯如(1883-1912,非常遗憾的是他在国内的一次飞行表演失事丧生,享年29岁,他拥有着中国航空史上的多项第一),后有谭根、饶国璋、张富天、袁葆光、田培业、潘鼎新、朱家仁等诸位先驱的不断努力奋斗下,各地方政府也开始了向国外飞机和各种零部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空军和地勤。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十几家的飞机制造维修工厂(较为知名的有:由福州到上海的海军制造飞机工程处,由广州、韶关、贵阳、昆明到宜兰的第一飞机制造厂,由南昌到南川又回南昌的第二飞机制造厂,由成都到台中的第三飞机制造厂,桂林的第四飞机制造厂,由杭州到垒允的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大定、广州到台中清水的发动机制造厂,由杭州、长沙、乐山、回杭州到台中清水的降落伞制造厂,由成都到南昌再到台中的航空研究院,由于战争的原因他们大都经过屡次的迁移),除修理各型空军使用之作战飞机外,也自制及仿制各型飞机的零部件,同時也进一步的仿制及改进飞机。

但是当时我国各项与航空相关配套的基础工业不是还未形成就是实在是过于薄弱,以致于影响到了航空工业本身的发展。再加上当中国先有军阀割据,后有日本侵华,在长期战乱中,航空工业也就始终未能得到稳定的生存环境,发展自然也就更显得事倍功半,进展缓慢了。

而当时各地中发展最好的还要数广东飞机制造厂,这和广东地方政府不迷信外国飞机,也敢于使用本国飞机有着很大的关系。从1928年起,广东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飞机,并将所有的飞机都定名为“羊城号”。据统计,广东飞机制造厂在1936年前共研制生产了“羊城”系列的教练机、驱逐机、轰炸机达60多架,成为中国当时在飞机研制方面成就最大的航空工厂。

1934年,广东飞机制造厂改为韶关飞机制造厂,与美国寇蒂斯-莱特公司合作生产飞机。当时,该厂的主要任务转为修理和仿制外国飞机,但也自行研制出“复兴”式教练机。到1939年,该厂共仿制成美国“霍克”Ⅲ式飞机44架,生产“复兴”式飞机4架。1939年,韶关飞机制造厂迁到昆明,改为第一飞机制造厂,1941年再迁到贵阳。此时,工厂除了继续制造外国飞机外,还自行研制了“研驱”系列战斗机和中国最早的直升飞机,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的“复兴”式的改进,其中“新复兴”丙的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92千米,“新复兴”甲的速度为每小时285千米。不过它们的制造数量都很小。

▲“复兴”式教练机

当时随着战争的进行,在研制中的几种飞机都遇到了困境。此时担任工厂厂长的朱家仁(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坚持在自己家中继续研制飞机,这种坚持在以后“研驱零”战斗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朱家仁早在1936年南京航空修理厂时就已自己设计制造了“苏州号”双翼教练机,其间历时六年,终告完成。当时的第一飞机制造厂由于战争的原因,被分成了两部分,昆明厂区在朱家仁厂长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制造“新复兴”甲,“新复兴”丙及仿制俄式I-15的忠28驱逐机,,另鄒文耀副厂长则负责贵阳厂区的“研驱一”(XP-1),“研驱二”(XP-2)的设计制造工作,此外朱家仁还亲自主持了“研驱零”(XP-0)以及直升机的研制。

▲研驱零号战斗机设计师朱家仁

从1943年起,他在自己家的后院里设计制造了“研驱零”前掠翼战斗机。“研驱零”机身机翼均采用木质层板制造,经两年多的时间研制完成。在各项性能测试中,该机在设计上大体均无问题,但在细节及各功能整合上,有无缺点就还不得而知了,“研驱零”随即试飞,地点在昆明附近的杨林机场,试飞官为驻厂试飞官王中校。当王中校将该机升空后,飞机在空中绕场飞行一周后,开始降落,发现该机降落时速度过快,仓促间,左轮先着地,结果失事,整架飞机摔毁,只剩飞机中段座舱区倒卧地面,但幸运的是,王中校自己由残骸中爬出并丝毫未伤,然后设计人员也不气馁,再接再厉,在1944年又生产2架,经试飞性能尚佳,与同等级外购飞机性能接近,但在对新材料的使用上,仍是边飞边测试,1945年再生产2架,1946年由于抗战已经胜利,作战部队需求降低,不得已只能使用库存余料制造,最后又生产5架,该型机总共是生产了9架。

▲研驱零号战斗机

而与此同时贵阳工区也正进行着“研驱一”飞机的研制工作,“研驱一”是1941年底开始设计的下单翼战斗机, 1945年初在贵阳制造完成,但在第一次试飞时坠毁。这是中国最早的下单翼式布局飞机之一。“研驱一”的气动设计颇有特点,机翼采前掠式,机翼之内翼有大下反角,而外翼则采大角度上反角的“倒海鸥”设计(类似德国JU-87“斯图卡”),共生产了两架,其前机身、中机身及内翼均为均为金属结构,主要材料为4130铬钼钢,后机身含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方向舵、升降舵及外翼,则采用木质结构层板蒙皮及蒙布,而这些原材料则由在成都的航空研究院总部、航空研究院层板制造厂及在成都东南约180公里的隆昌航空研究院蒙布制造所所提供。后机身(木质)与中机身(金属)接合,依靠由4根螺栓上妥扭力接合而成,其中由前机身飞操依靠将操纵钢绳连接到后机身可操控到各个操纵面。 由于发动机设在机头,而后机身及外翼均为木质,为达到重心平衡,又增加配重,使原采木质减重构想受到抵消,以至于造成机身局部过重,原设计构想“研驱一”时速可达每小时580公里以上,最后只能达到每小时547公里的速度了,但在当时仍然是相当高速的了。

发动机部份,一厂早在设计之初,即呈报航空委员会申请发动机两台,但当时物资缺乏,航空委员会就调用了由在四川南川的第二飞机制造厂提供一架失事坠毁的C-47型运输机的两台修复的发动机进行周转,而螺旋桨则亦由第二飞机制造厂新制提供。据资料应为莱特旋风(Wright Cyclone)SGR-1820发动机,推力为710匹马力,发动机罩则采用木质模具仔细修模,尤其须与前机身前缘模线相符合而不致于造成气动阻力,整个发动机罩采用4片式外罩,材料为2014铝合金,并将并将之热处理到T6状态(溶体化处理后人工时效,能提高拉伸强度),白铁工场人员(钣金工作)必须顺着模具敲打成形再切边去除毛头,由于当时并无大型冷冻柜设备,为维持T6状态必须在6个小时内完成。

座舱罩则采美制飞机旧型座舱罩予以改装(可能是来自P-40),螺旋桨的颜色,则与当时的大型机相同,全部涂成黑色,只在螺旋桨叶尖端涂刷黄色。由于首次试飞旨在验证其设计构想,以及测试飞机与发动机匹配程度,因此该机未加装武器、机枪等,也未加装左红右绿之航行灯,起落架收放液压系统也暂未安装,飞机也未喷涂机号、序号,涂装上采上视为橄榄绿颜色,下视采天蓝色,垂直尾翼则采空军制式的6道蓝白相间横条,国徽六枚(分别在机身左右两侧及机翼两边上下各一)。

试飞工作由第一飞机制造厂驻厂试飞员谭寿(旅美华裔飞行员,1927年回国,曾任广东航校第三期教官,广东空军第一大队队长,在抗战前调升第七大队大队长,后请调广州任广州空军总站长)担任,试飞地点就在第一飞机制造厂贵阳厂区旁之贵阳南门机场,该机场跑道为南北向,本身为泥土路面,未铺柏油、水泥至北跑道头稍有斜坡。

1945年1月18日,天气预测适合飞行,“研驱一”机况也已调整妥当,上午9时在离南门机场北跑道头不远之第一飞机制造厂办公室外举行简单的首飞任务提示,其中主要为当天起落架不作收放,而且当时起落架暂未装液压系统,起落架采用了往后收起式,在座舱左侧有一摇柄,试飞员可使用手摇方式作收放,但因首飞日不实施收放,因此摇柄不需使用。

▲“研驱一”战斗机

10点试飞员谭寿上机由跑道北头低速滑行至跑道南头,再作180°转弯,飞机朝北待命,此时一切顺利正常。当“研驱一”的发动机声音开始加大,螺旋桨旋转速度也趋高速,但见飞机开始滑行,速度由低而高,约500余公尺后腾空而起,证明了飞机的可飞性。当飞机拉高到四、五百公尺高度时,飞近了第一飞机制造厂之木工工场上空时,开始左转,属高速大转弯,其速度窜升均称理想,但当第二次极速小转弯时,开始有不稳定的跳动现象,接着飞到朝阳洞山区时开始实施部份飞行动作,首次拉高,机头即下沉而失效,改为平飞后数秒,再作第二次拉高机头准备爬升,机头还是下沉,但见数次拉高无效,因当时机上未装有无线电设备,地面人员无法了解细节,紧接着飞机再作转弯准备返回机场落地,因速度仍非常快速,而且有失速现象,而开始急速下坠,由参观人员角度看到“研驱一”向机场西南角螺旋摔落,恰被几幢建筑物及大树遮住,但见一阵尘烟,飞机坠毁在贵阳市郊鸿边门地面,试飞员谭寿当场殉职,也造成了地面部份损失,幸未伤及其它人。

事后,该厂配合航空委员会将设计资料及各测试报告送交在重庆的中央大学航空系及在成都的航空研究院,进行审查研究,结果中央大学航空系分析的结果为稳定性不足,试飞风险大,而航空研究院则一直未有结果答复,但第一飞机制造厂贵阳厂区则有人怀疑,是使用了翻修后的发动机做为新机首飞风险太大,飞机设计制造本身并无问题,众说纷云。

1944年“研驱一”完成设计纳入制造时,设计小组已打铁趁热开始设计其延伸型“研驱二”,使用与“研驱一”相同的发动机为设计基础,但1945年初“研驱一”试飞失事后,终止了“研驱二”计划。1946年,不甘放弃的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的设计人员甚至引进了英国“流星”战斗机使用的“德文特”(Derwent)喷气发动机,并在随国民党军撤退到台湾后,于1952年提出了喷气式战斗机CXP-1001的研制计划,这种外观和性能上与F-84有些类似的喷气式战斗机如果研制成功,则台湾的航空工业可能会很早地达到亚洲一流水平,但当时的政府根本不给予任何支持。“喷气式研驱”终成梦想。

由于“研驱”战斗机没有参加实战的机会,我们也无从证明它性能如何,但从设计思路上看,还是要比中国空军早期使用的机型(如英制“斗牛士”、寇蒂斯“鹰-75Q”、伏尔泰、I-15系列、I-16等)先进,与P-40大致相当,尽管“研驱”系列为木金混合结构飞机,但是,二战中不少优秀战机亦是木金混合结构,如苏联的“雅克”系列、德国Me-109后期型等,英国的“蚊”甚至是全木结构战机。如果说“研驱”战斗机开发中最大的阻碍,恐怕就是缺乏匹配的发动机,无论首飞失败是否与发动机直接相关,将C-47运输机的发动机用于一款战斗机都是十分无奈之举,捷克产的S-199战斗机(安装了He-111轰炸机的发动机的Me-109G)也是事故频频。采用坠毁C-47的发动机更是其致命伤,不仅原先设计的性能指标受到影响,安全性也随之降低。(时至今日,发动机仍然是困扰海峡两岸开发先进战机的主要难题)。然而,任何一型飞机都是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达到其设计要求的,一旦失败就指示停止研制,很难说当时的决策者的决定是正确的,尽管此时的中国空军已经获得了美制战机,但本国的开发、研制能力毫无疑问是最为宝贵的。事实告诉我们,在那个时代,工业基础并不很发达的国家也可以开发出性能不错的战机,如“波兰海鸥”--PZL系列和罗马尼亚的IAR-80。

但在当时的中国有种奇怪的现象:自己的飞行员驾驶着短缺的外购战机与日寇拼杀,空军高层对本国开发的机型却毫不在意,更不用说交付部队试用和参与实战了。这对当时的中国航空人来说,实在是一种悲哀。但无论如何,中国科技人员可以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用手上极其有限的材料制造出不很落后且极有特点的战斗机,绝对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中国于1944年8月成功研制出了“中运1号”双发中型运输机

▲现今还在博物馆中的“中运1号”双发中型运输机。

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与“中运”系列运输机

“中运”号是由四川南川飞机厂设计制造的。1935年,中国和意大利签订合同,在中国南昌建厂招聘员工修配飞机。,全名为航空委员会下属的中央南昌飞机厂。1936年,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首先修理了“美龄”号飞机和两架意制菲亚特式飞机。1937年开始,该厂按计划制造20架教练机和6架大型S-18双发轰炸机。尽管中国只承担了约20%的生产工作,但设计制造这种双发动机大型飞机在中国还是第一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底意大利员工回国,工厂开始疏散机器设备。这年8月,日机来犯,炸毁了厂房和未来得及疏散的物资。1938年,当局决定从南昌撤退,人员和设备大多由鄱阳湖乘木船经九江、武汉,再历尽艰难蜀道,到1939年上半年,人员设备才陆续撤到重庆,转至四川南川县建设厂房,改名为第二飞机厂(通常称南川飞机厂),朱霖任厂长,逐步恢复生产。

从1939年到1947年,这个厂研制了6种飞机。忠28甲下单翼驱逐机是仿制苏制伊-16飞机(请与前忠28区分开,忠28是双翼战斗机)。但由于没有图纸,自己设计的部分还是比较多的。它的重量为1556千克,最大速度每小时455千米。先后造了3架。第二飞机制造厂后来又将这型飞机改成教练机,共制造了30架。这个数量在当时是很高的。

1940年到1942年,第二飞机制造厂试制了两种滑翔机,生产量有30多架。该厂还曾在缅甸装配过美制P-40“战鹰”式99架。而这个厂在抗战期间最大的成就是自行研制了中国第一种中型运输机“中运一号”以及它的改进型“中运二号”。

在战争的岁月中工作是非常艰苦的。第二飞机制造厂当时约有600多名员工,厂址在离南川县城南40余千米的丛林沟还有5千米的一座深山中的一个叫海孔洞的自然山洞里。洞内两侧建厂房,洞口及附近山谷建办公厂、水电厂、木工厂、机身制造厂和宿舍等。厂区在当时并不是隐蔽的,但日本侵略军飞机多次侦察,妄图一举炸平这个在当时惟一制造飞机的工厂,却始终未能发现。然而交通极其不便,也给工厂生产、生活带来难以想像的困难。物价飞涨,生活也极困难,“中运”号小型运输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困境下,从1941年冬季开始自行设计制造的。由林同骅任总设计师,顾光复、高邦俊任副总设计师,设计员有陆孝彭、张桂联、程宝蕖等20多人。为了加快进度,他们边设计出图,边生产,还经常到现场解答图纸问题,听取设计工艺修改意见。到1942年秋,基本完成总体设计、理论模线绘制、气动力计算、载荷分布、重量分配、强度计算等工作。由于没有风洞,所需一切空气动力学数据均取于书刊杂志,由设计人员鉴别选用。后由于某些原因飞机研制曾暂时停顿。1943年又恢复工作,仅用一年多时间,1944年8月就完成了设计,总装出首架飞机,被命名为“中运”1号。1944年春夏,日军大举向中原进犯,打通了粤汉、平汉路后,进逼西南大后方。这一年冬,贵州独山失守,西南危急,第二飞机制造厂、贵州大定乌鸦洞航空发动机厂均接到准备搬迁的命令。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员工们将飞机拆开分装在几辆汽车上,为躲避日机侦察和白日路面紧张,车队昼伏夜行,经过七八天周折,终于到达重庆白市驿机场,再装配起来试飞。

“中运一号”因受战时航空材料限制,采用了木质和金属混合结构,只有副翼和襟翼采用铝合金结构;乘员11名,除正、副驾驶和领航外,可乘旅客8人;两台莱特公司的旋风975E3活塞式发动机,由发动机架安装在中翼上,功率为330千瓦;起飞着陆的起落架为后三点式,主起落架可向后收缩到发动机后舱;机长11.05米,机高11.95米,翼展15.85米,正常空机质量3147千克,最大起飞重量454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为344千米每小时,实用升限为5334米;巡航速度下续航时间为5.95小时,巡航速度下航程为1696千米。首飞时试飞员、林同骅、检验员林同骥(林同骅堂弟)一同登机,顺利升空,在白市驿机场上空盘旋20多分钟后,平安降落,成功完成首飞。经数次试飞后,决定由重庆飞往成都。厂长对参加设计的员工很满意,对飞机也很有信心,亲自登机,与林同骅等一起飞行。11月18日,经59分钟,写下了自行设计制造的小型运输机“中运一号”由重庆到成都的处女航记录。在成都,试飞组在林同骅等设计制造人员协同下,按试飞法规逐项试飞,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1946年底,“中运一号”奉命移交给国民党空军空运大队。在“中运一号”的基础上,又改进、设计试制了““中运二号”,机体结构与一号大体相同,但起落架采用了成套的美制P40B战斗机的液压起落架,并且在尾轮机构、襟翼操纵、机舱内部和安全舒适性方面,都有较大改进。1948年2月19日,“中运二号”在重庆首飞成功,稍有颤振。飞机外观光滑美观,为人称道。之后,对“中运二号”还不断进行了改进。并开发出全金属结构的“中运三号”,“中运三号”的设计速度则达到353千米。但此间,国民党发动的全国内战正酣,“中运”号飞机始终未投入成批生产,当然也就没有投入航线使用。

仅从性能参数上看,“中运”系列运输机已经不输给使用至今的苏制安-2(运五)运输机,而在该机研制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表现出的良好素质和无畏的勇气着实可嘉。“中运”号的诞生和命运,至今对于我们仍有启发。

▲民国时期研制的蜂鸟实验双桨共轴直升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直升机的研究发展及生产制造技术,推陈出新不断发展的同时,有关直升机的各种技术资料业逐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包括中国。

中国在抗战时由中央航空研究院开展过有限的直升机理论研究。1944年,清华航空研究所曾在大后方的昆明从事过直升机的研究,并有论文发表。而几乎与此同时,在朱家仁亲自主持之下,使用第一飞机制造厂现成物料及设备,积极展开了直升机的设计制造工作,命名为“蜂鸟”甲型单座直升机,事实上在这之前,于1944年朱家仁已设计共轴式(又称套軸式)(Co-Axial)及制出十分之一尺寸的模型一架,并进行了各种试验及测试工作,而且获得部份宝贵技术资料,这些资料理所当然的运用到“蜂鸟”甲型单座直升机的设计上了,该机采用了共轴式双旋翼(两副旋翼上下共轴安装且转向相反,反扭矩相互平衡,以卡莫夫设计局的卡-32,卡-50为代表),1948年3月完成,并作离地试飞(Tie Down Test),该试飞工作是将前轮及左右两轮用绳索松系于三个埋在地内的铁钉(桩)上,但首次试飞该机时,当旋翼开始高速旋转,攻角(冲角)慢慢增加到8度时,该机离地约1 尺,突然系绑右轮的铁钉(桩)因部份泥土松软而松脱,使该机整个向左前方倾倒,造成旋翼触地损坏及部份相关零组件受阻,庆幸试飞员安全措施准备充分,并未受伤。

朱家仁并未因此而灰心,在将该机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总结之后,试制“蜂鸟”乙型单座直升机一架,于1948年7月完成,“蜂鸟”乙型直升机的设计技术数据为:发动机功率91.7千瓦,旋翼直径7.62米,机高2.63米,总重725.5千克,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36千米,航程219千米。该型机从外型上较甲型稍小,且更为流线形,看起来十分漂亮,采用封闭式坐舱,可以说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上同类直升机,在当时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1944年开始设计、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同年秋制成蜂鸟甲型(上图),48年制成蜂鸟乙型(下图)。

该机只作了地面试车,并测试旋翼低、高速旋转之离心力以及相关零阻件受震情形,还未来得及作离地试飞及其他试飞工作,同年9月朱家仁就接到调往台湾台中担任空军第三飞机制造厂厂长的命令,他请求将“蜂鸟”乙型单座直升机运往台湾继续研究,但当时的国民党空军当局以该机非个人也非第三飞机制造厂财产,而是属于昆明空军第一制造厂而未予核准。因此仍留昆明,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由昆明迁到台湾宜兰,未见该机随厂搬迁,该机最后不知所终,确实是十分的可惜。所以它是否达到了朱家仁先生的设计要求也就难以知晓了。

当时,直升机在美、德等航空业发达的国家尚处于试验或试用阶段,中国科研人员却开发出了前卫的双桨共轴直升机,着实值得敬佩,也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然而当时的政府对本国航空业并不重视,取得的成果得不到巩固便遭毁弃,亦甚为可惜。朱家仁赴台后,仍致力于直升机的设计工作中,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直到他1962年底退休时仍未解决加速时,机头自动上扬的问题,也令他超过34年的设计生涯,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个人觉得朱老先生对于特种交通工具似乎有一种偏爱,他退休后又在自己家中进行了气垫交通工具的研究及制造,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据统计,在1949年以前的40年间,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各种飞机大约在600-700架,而大部分是组装或仿制的。自己设计制造的虽然很少,但这些个人的或飞机工厂设计制造活动是极其可贵的,而且设计出来的有些飞机可与国外的同类飞机相媲美,甚至超过了国外飞机,显示了中国设计师的水平和天才。

此后,几经变故,坦率地讲,现今的中国航空业,与那段历史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作者在这里重提这些旧事,只是想说,在那段动荡的岁月里,前赴后继的中国航空科研人员,为了实现“航空报国”的理想,为了多灾多难的祖国能够早日强大,付出了智慧、辛劳甚至是生命。他们所做的一切不应被遗忘,仅此而已。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