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自媒体

-ng体育自媒体
首页/ng体育/ 正文

玉器百科全书百度云,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物至今未找到.

admin2023-11-26ng体育27 ℃0 评论

玉器百科全书百度云,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物至今未找到?

这个问题,小编也回答一下吧。

历史上的著名文物至今没有找到的,实在是很多,不胜枚举。在这里列举六个作为代表:

传国玉玺和氏璧

玉玺,又称“传国玉玺”,取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皇帝相传的印玺。其方圆四寸,上面刻有李斯所书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正统合法的信物。秦以后,历代皇帝皆以得到此玉玺为符应。得之则象征是其“受命于天”,失之则是表现其已“气数已尽”。但凡称帝而没有此玉玺者,会被讥为“白版皇帝”。会被认为非正统而显得底气不足,并为世人所轻蔑。由此历朝历代谋大业者便一直你争我夺。该传国玉玺也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2000多年。至唐朝末年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惋惜。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无价之宝。在它流传的二千年间,多少国运、人运都和它有密切的关联。而它神秘的失踪,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悬案之一。

北京人头骨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由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1929年发现,后来考古学将这种古人类正式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但此化石在1941年神秘丢失,北京人头盖骨的遗失成为人类考古学历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

国之重器九鼎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并命令制作九鼎。九鼎为中华第一神物,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周朝灭亡之后,九鼎也不知所踪。当时传说九鼎落在了泗水彭城,秦始皇专门派人打捞九鼎,却是徒劳无功。有专家指出,九鼎并非有九个,而是只有一个,也称之为九州鼎。九鼎下落何处?至今依然成谜。

秦十二铜人

十二铜人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据传是秦始皇用来防止金属流通,收集天下金属所铸,也有传说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铸。在历史中关于关于十二铜人的迁移,只有在汉朝时从咸阳被搬迁到长安的记录。就是这么巨大无比十二铜人,这就这样在历史中消失了,可以说是不翼而飞,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

兰亭集序

真迹在哪至今依然是个谜团。

唐太宗对《兰亭集序》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zd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因此有说法是随唐太宗李世民埋在昭陵,

然而五代时期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盗墓者温韬在盗取了李世民的昭陵后,在他的出土文物清单上却并没有看见《兰亭集序》专的踪影,因此有传言称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偷偷换取了《兰亭集序》的真迹,后随葬于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所以也有说是随葬于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

永乐大典

由于屡遭劫难,目前,《永乐大典》已知存世有400余册,数量不足原书的4%。其中224册藏于国家图书馆,另有200余册流落海外。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永乐大典》的重要性,因而也不理解搜寻它的重大意义。《永乐大典》有一个绰号,叫“辑佚渊薮”,意思是它保存了明初以前大量重要文献,很多消失的典籍因此得以传世。

所以,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还早了300多年,是当之无愧的珍本秘籍宝库。

著名文学家、收藏家郑振铎曾为搜寻《永乐大典》耗费巨大心血。他亦感叹,假如《永乐大典》全部保存到现在的话,我们对于中国古文学史的面貌便可以看得更完全。

大概是因为寄托了太多的民族情感,尽管明知《永乐大典》正本下落已成悬案,仍有很多人愿意相信它依然留存于世,静静地呆在某个地方,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时刻。

此外像zha赵云宝剑、伏羲古琴、镇魂珠,地动仪,轩辕剑、夜明珠等等。在现代大多数都找不到了。有的可能将永远湮没在历史中,有的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将重见天日。我们期待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文物有重建天日的的那一天。这样就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

你和网友见过面吗?

什么感觉?有种撕心裂肺,一见误终生的感觉。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们当初没有见面,或者从未认识,也许我现在会过得好一些。

我和她的相识就跟现在的爱情剧一样,以浪漫开始,以狗血结束。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怎么可能?但它确实发生了。

这事说来话长,还是让我从头开始说起,为了让大家看着不那么累,我分了几个部分来写。

之前我家里穷,从小学习又不好,所以十几岁就出来打工了。我记得,那一年我19岁,刚学会上网。

打工的日子是无聊的,每天都是在线上打螺丝,枯燥乏味。下了班就跟同事钻到网吧,看电影、打游戏,每天都到深夜一两点才回去睡觉。

有一天心血来潮,注册了个QQ号,加了几个莫名其妙找来的号,就开始学着跟别人聊天,其实我当时打字都不利索。

突然一个叫“快乐眼泪”的头像引起了我的注意,头像是个人自拍照,是个妹子,感觉长得很不错。

我就尝试着跟她打个招呼,没想到,过个10来分钟,她竟然回复我信息了。

我这个人属于闷骚型,别看平时在男生面前嘻嘻哈哈,也开得起玩笑,但在女生面前,我很少讲话,有点害羞。

刚开始,就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聊。从聊天中我知道了,我们离得不远,我在昆山,她在杭州。

玉器百科全书百度云,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物至今未找到.

她叫叶敏,是大专刚毕业,也不是特别好的学校,毕业后就孤身到了杭州,目前从事会计的工作。她还没有考到会计师证,所以主要做些打杂的工作,工资也不太高。

后来聊得多了,就越来越有感觉。每天刚上班就盼着赶紧下班,去跟她聊天。脑子里想的都是跟她聊的话题,感觉有好多好多话要跟她聊。

有时上网也碰不到她,我就会跟她发消息留言,她看到后也会回复我,那时觉得见不到她的每天都是煎熬。

后来,我们都买了手机,联系就方便多了。没事会发发短信,偶尔打打电话,那时每个月光短信、电话费都要70~80块钱,也不觉得心疼。

聊了一阵子,我就试探性地说马上五一了,要去找她玩。没想到,她竟然答应了,我欣喜若狂。

为了避免两人见面时的尴尬,毕竟没当面聊过,我就让我们宿舍一玩得好的哥们跟我一块去了,这哥们刚好跟叶敏是老乡。

五月一号一大早,我们就赶去车站坐去往杭州的汽车,到杭州汽车站也都快11点了。,我们约在杭州西湖见面,给她发信息,她说有点事脱不开身,估计要到下午四五点。

我也能理解,毕竟现在是学习阶段,一切都得听领导的安排。

西湖的景色很美,但我却完全没心思看,这几个小时是真的难熬。

终于,下午4点多,她忙完来找我们了。刚见面的那种忐忑,谈过恋爱的应该都懂。

她长得比照片漂亮多了,虽然我们也视频过,感觉还是真人好看。

身高1米65,身材匀称,留着一头长发,没化妆,打扮得也很清爽。看到她心中有砰砰乱跳的感觉,小鹿乱撞,形容的一点没错。

她反倒看起来很淡定,很有礼貌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一块稍微又逛了一会儿,然后就找了个地方一起吃饭。

吃饭时,她说你们还没订宾馆吧,我们才突然想起这事,说还没定。

她说,她已经帮我们订好了,这个宾馆跟他们公司有合作,可以打折。

吃完饭后,天已经黑了,她把我们送到宾馆楼下,说她就不上去了,她先回了,她住的地方离这也不远。

我提出送她回去,路上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在快到她住的小区路上,因为路边路灯比较暗,刚好有个地方有几个台阶,怕她摔了,我就想扶她一下,有意无意地触摸到她的小手。

她的手真的很柔软,很光滑,暖暖的,摸上去像团棉花。碰到之后,感觉整个人像触了电一样,酥麻。

就这样,我们牵起了手,默默走着,谁都不说话。

很快就到她住的公寓楼下(他们公司给租的,两个人一间),我们就那样牵着手不说话,站了好久。最后她开玩笑似地说:要不,上去坐坐吧?我说:不去了,太晚了,让她回去早点休息。

第二天大家熟悉了些,有说有笑玩得也挺好。美好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因为赶下午1点多的火车,吃个午饭就匆匆道别走了。

这次之后,感觉我们的关系又增进了不少,没事会开开玩笑,不再像以前那么拘谨。

有一天,我开玩笑地说,可不可以做我女朋友?她竟然没犹豫就答应了,我就约她十一放假过来玩。

十一很快就到了,那天她到昆山天就快黑了,我去车站接了她,两人步行到枫景苑找个地方吃饭。

她怕乱花钱,就点了两荤两素。吃完饭,我就送她到我提前给她订的宾馆休息。

两个人一块上了楼,我们又坐在床上聊了会。一看表,12点多了,我说我先回去了,明早再来接她。她说:这个点还有车吗?

确实,上几年枫景苑这块还是比较偏的,大晚上车很难打。当时不像现在,也没有网约车啥的。

我就说:那要不我就在这迁就一晚?怕她拒绝,我赶紧又说:我穿着衣服,就靠在床边躺一会就行。她没反对,我就当是默许了。

我说时间也不早了,早点休息吧,她去洗澡间洗了个澡,换了件衣服,我就洗个脸,刷个牙洗把脸,然后就关灯睡觉了。

一夜无话。。。

接下来的几天带她在周庄、苏州等古镇转了转,拍了拍照片(那时的手机摄像头,画质感人),吃吃饭,玩的很是开心。

她要回去的那天,我想着叫上我宿舍那哥们,一块吃个饭,毕竟她们上次见过,算认识。

这哥们在饭桌上还半开玩笑地要了她的电话,说要跟我竞争,我说好啊,她挤出略带尴尬的笑容,没说话。

她回去之后,刚开始一切正常。她还用QQ邮箱给我写过一封信,开头喊我老公,我当时感觉幸福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

慢慢地发现她不太开心,聊天也不太积极,问她什么原因也不说,追问的狠了,就说是工作的事情,让我不要操心。

再后来,有时连人都找不到,即使找到人聊天,总感觉她有点心不在焉。

直到有一天她跟我提出分手,我问她原因,她说是距离太远,我说我可以辞职去她工作的地方上班,她也不同意。还说我们两个老家离得太远,而她妈,不同意她远嫁。

我当时心中的伤心难过无处发泄,就约我宿舍那哥们去喝酒,他跟我说了句:“大丈夫何患无妻,何必单恋一枝花。”他还有点别的事要做,不去了,就把我拒绝了。

我就经常一个人,找个小饭馆喝闷酒,我常问自己,我的第一次恋爱就这样莫名地结束了,我有点不甘心。

偶尔我还会给她打电话,盼望着她能回心转意。她基本不接,即使接了,也只是说两句,让我放下她,就挂了。

思索再三,我决定打算周末偷偷去杭州找她。

不去还好,那一次去让我碰到了震碎三观,一辈子都不可能想到,也不敢想的一幕---我女朋友竟然跟我的舍友好上了。

那天我到了她宿舍公寓楼下,找了个阴暗的角落等她,没想到竟然看到我宿舍那哥们搂着她送她回家。

当时我整个人都蒙住了,感觉像被雷击中一样,半天没晃过神。怎么可能?这不可能是真的?这小子哪点比我好?一定是错觉?

当时脑子里有一万个为什么,但它就是发生了,这一幕就在眼前。

当时我真想冲过去,暴揍他一顿。可我又怕坏了叶敏的声誉,毕竟是个女孩子,她还要在这儿工作和生活。

不知过了多久,这小子从楼上下来了。

我当时怒火中烧,掂起一块准备好的砖头上前,一下一下狠狠拍了上去。当时可能他被我砸懵了,站那楞了几秒钟,我就用拳头狠狠地在他脸上锤了,他开始反击,我们俩打作一团。

后来我俩打的躺在地上,都没力气了,这才发现脸上黏黏的都是血,手也肿得发胀的疼。

我已经记不清后来我什么时候回的昆山,怎么回的公司宿舍。只记得,我的头不知啥时候也被干破了,上衣都被撕烂了,当时也是鼻青脸肿。

一个人在宿舍躺了三天,其他6个舍友问我咋回事,我一直也没说话。他们给我买的饭我一口也没吃,就这样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发呆,脑子浑浑噩噩的。好像在想东西又好像什么也没想,有时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最后,还是被我宿舍的老大哥给骂醒了。

他说:你一个大男人,连这点事都经受不起,以后还怎么成大事。为了一个女人,像个娘们一样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一下就被点醒了,我得振作,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

后来我才知道,那叼毛不敢再回宿舍,让别人把他的东西偷偷从宿舍拿走,他提桶跑路了。

看到这里,你们一定以为会有狗血剧那样的结局:

男主从此励志发奋,做出了惊人成就。女主被劈腿,返回来跪舔,被男主一脚踢开。

实际结局并不像小说里的那样,我依然还是个普普通通的我,但是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打游戏混日子了。

我也对我以后的生活有了一些规划,没事时会看看书,学习点专业知识,累了也会看会视频。

但好像以前那个无忧无虑的我,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

如果让你推荐2022必读十本书,我会推荐这十本书。

01

克拉拉与太阳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英] 石黑一雄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原作名: Klara and the Sun译者: 宋佥出版年: 2021-3

“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

~

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的诺言。

在《克拉拉与太阳》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

~

“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

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

我说的是这个词的文学意义。

人心。你相信有这样东西吗?

某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

02

《哥本哈根三部曲——童年;青春;依赖》

(The Copenhagen Trilogy: Childhood; Youth; Dependency)

著:托夫·迪特莱夫森

译:蒂纳·努纳利和迈克尔·法瓦拉·戈德曼

出版:斯特劳斯吉鲁出版社

迪特莱夫森精彩的回忆录其实在六十年前就已经在丹麦出版过,此次结集出版,本书详细描述了她艰苦的成长经历、职业道路和无情的成瘾:有力地描述了她为调和艺术与生活而进行的斗争。她14岁开始工作,20岁出头就成为了著名诗人,在两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同一个精神病医生结婚,到了30多岁时又绝望地依赖阿片类药物。然而,尽管她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这三本书加在一起,展现了惊人的清晰、幽默和坦率。

03

《北美客》

作者: 刘群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品方: 博集天卷出版年: 2021-4

2016年一个酷热的夏天,经过轻微缺氧的14小时飞行,在刺鼻的咖啡味、啤酒味、饭菜味,脚丫子的汗味,邻座吃完牛腩饭后“嗷”的一声对天打出的膻味中,我到达了华盛顿,以被警犬鉴定过的“良民”身份进入美国,开始了作者横贯、纵贯北美大地9387公里,并就读伯克利、哈佛两所大学,连续四个夏天的游历。

我记下沿途遇到的有趣、乐观和温暖的人,还有走过的城市和荒原。

除了寻访一些名人的轨迹外,我邂逅了更多令人唏嘘或者令人忍俊不禁的普通人,他们有警察、船长、狱卒、教授、性工作者、华人、骗子、房东、小店老板、同性恋人、富人、流浪汉、新移民、犯人,这片土地上的人,每人都有生活的不如意,却也有生活的光亮。

《北美客》一书的角度,似乎类似于“背包客看美国”,但又并不是如此简单。作者并没有把书写成《on the road》的致敬版,反而保留了它独有的特色和视角。

人如果没有古怪念头,就宛如黑暗森林里一具没有思想的活尸体,抑或是太阳暴晒下那张脱水的人皮。

磨驴或许也可以有一次出逃。

04《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作者:[美]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译者:姚向辉 顾冰珂 版本: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1

在本书中,作者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提出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归根结底是一个名叫“种姓”的社会建构:它假设一个群体因为某种天生条件而比被定为更低等的其他群体更聪明、更有能力、更有资格,并据此分配谁更拥有权力、资源、尊重和权威。这是一套被安装在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的程序,它可以是肤色/种族,也可以是性别,还表现为财富阶层、宗教信仰。

这并不只是黑人与白人的事,但事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困顿于种族问题的大环境下。众所周知,白人至上是在三角贸易帝国殖民扩张期间衍生并且愈演愈烈的,多少年来人们试图矫正这一观点但似乎等级制度已经深入血液。书中提到,白人与黑人之间人为形成的这道鸿沟亦迫使亚裔、拉丁裔和原住民这些中间种姓与非洲裔新移民在这个两级制度之中寻找自身定位,讨好支配种姓(白人),服从他们制定的规则,远离和鄙夷被支配种姓(黑人)。这种“排序”或许现在依然残存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对自身和他者的看法。

05《刹那》》

作者: 何向阳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品方: KEY·可以文化出版年: 2021-9-1

《刹那》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诗人、评论家何向阳的第三部诗集这些诗歌写于2016年,收录108首短诗和35幅摄影作品,记录了诗人在短短几月间经历母亲离世、父亲与自己双双遭遇病痛的艰难晦暗时光。诗集延续着何向阳近些年诗作的时间与存在之思,携着身体的病痛记忆踏上诗歌形式的冒险。真实记录了作者生命中最艰难、晦暗与残酷的一段时光,也见证了某种寻找与重生。除诗歌外,诗集还收入作者本人摄影作品35幅。

“我从未在一部作品中这样直接、开放、断然,从未这样从身体到心灵到灵魂全然打开,释放本心。这部以断句面目呈现的诗集之于我个人的价值超出一切文字,这可能也是生命的隐喻。毕竟,藏在评论之后的文字多思、犹豫、沉郁而怀疑,当生命中的一些事物猝不及防,推至面前时,你所能使出的应对可能只会是诗。”

06

奶酪与蛆虫

作者: [意]卡洛·金茨堡出版社: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理想国副标题: 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原作名: The Cheese and the Worms译者: 鲁伊出版年: 2021-7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最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接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07文城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余华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出版年: 2021-3

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

这是一个荒蛮的年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

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讲述南方小镇上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的人生故事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铺开一幅荡气回肠的时代画卷,在民间叙事中融入魔幻色彩,时空绵延,人物纷杂,情节跌宕,谱写一曲关于命运的荒诞史诗。

细腻而宏大,舒畅而勇猛,夹杂着黑色幽默,道出生命的脆弱与柔韧。

08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 [美]洛莉·戈特利布出版社: 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品方: 果麦文化原作名: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译者: 张含笑出版年: 2021-7-28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09

精英的傲慢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美]迈克尔·桑德尔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出品方: 漫游者副标题: 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原作名: THE TYRANNY OF MERIT: Can We Find the Common Good?译者: 曾纪茂出版年: 2021-9-1

引领当今世界思潮的重要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作者迈克尔·桑德尔时隔8年重磅新作

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反思美国梦的破碎,揭示教育的目的、工作的意义,应答当代社会的热议话题,剖析西方政治分歧的根源,启发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每个关心社会公平的人,都请读一读这本书

大学文凭是通向成功的敲门砖吗?赚钱越多的工作,对社会贡献越大吗?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社会,就是公正的吗?当公平的假象造成撕裂与对立,跟随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中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工作的价值与成功的定义,是每一个社会和个体都需要经历的思辨

桑德尔亲自为中文版书写寄语,期待与中国读者探讨公正、美德与成功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作序;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濂、复旦大学教授陈云诚挚推荐;《时代周刊》《泰晤士报》等40多家权威媒体热评好书。

10

坠物之声

更新图书信息或封面

作者: [哥伦比亚] 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品方: 世纪文景原作名: El ruido de las cosas al caer译者: 谷佳维出版年: 2021-1

·首部获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的拉美小说,全球30国读者热情捧读——·比《百年孤独》更现实,比《毒枭》更真实。

·一段家族命运浮沉,一部哥伦比亚当代秘史

2009年,曾经生活在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私人动物园里的一头河马逃走并被射杀了。这个新闻让安东尼奥·亚马多想到了他曾经的一个朋友,神秘的里卡多·拉韦德。

1995年,他们在一家台球厅结识,那时的亚马多是年轻的法学教授,拉韦德则是出狱不久的落魄中年男人,他们一度走得很近,差点成为洞悉对方秘密的知心好友。

1996年的一天,他们在街头遭遇枪击,拉韦德死了,亚马多身负重伤,陷入创伤后应激障碍,家庭生活因此摇摇欲坠。

两年以后,亚马多再次回到出事的地方,为了摆脱痛苦,他必须回到过去,解开缠绕在他身上的谜团。这时,一个陌生电话让他踏上了寻访过往的旅程,许多秘密也得以逐一揭开。

精彩书评

沉静优雅……巴斯克斯是一个机智的说书人,场景和对话都闪耀着精心挑选的细节。他的主题在不同家庭的相似之处、注定不幸的飞行,甚至是反复出现的河马主题之间令人信服地发出回响。他凭借一种逼真的有着自己说服力的现实主义,摆脱了加西亚·马尔克斯长长的阴影。

有哪些大神级的文物修复案例?

中国十大文物修复案例,化腐朽为神奇

曾经大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不少人见识到文物修复的魅力,中国十大文物修复案例更是让人看到文物修复师们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一起来看看这些国宝修复背后的故事。

1、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代青铜器,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独特和工艺精美而堪称国宝。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曾经在日军的空袭中被炸成20多块。

修复任务交给了文物修复大师张欣如:“四羊方尊拿过来的时候已经过初步修复,不过很粗糙,和原物有很大差距。”但看到青铜器优美的造型和精致的花纹,他立即有了让四羊方尊重现“真身”的冲动。

张欣如先生将一栋简陋的砖房当成工作室,专心修复四羊方尊。他回忆道:“方尊有30多公斤,很重,我有时要把方尊放在腿上,一手扶着,一手焊接,花纹很细,一点都疏忽不得。方尊的底盘碎得厉害,费了不少功夫。”

经过两个多月修复,以及后来的多次修复,四羊方尊才变成现在在展厅里的样子。

2、秦始皇陵铜车

1980年发掘出土的秦始皇陵铜车马,由于原有木椁早年腐朽、上部填土塌陷,致使两辆铜车马损坏严重。一号车出土时全车共破碎成1325片;二号车出土时全车共破碎成1685片,断口2244个,破洞316处,裂缝55处。

这是发掘现场和修复前的样子

碎成这样能修吗?

两辆制作精细、构件繁多、形制复杂的残破铜车马从1980年12月至1988年4月经过多年清理,修复完成!成为研究秦代冶金、铸造、机械、车舆、鞁具及系驾方式至为珍贵的重要文物。

3、《殷墟文字丙编》

甲骨的缀合和简帛的整理,虽然可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文物修复,但其过程的艰辛与成果的惊艳,丝毫不逊色于古籍字画的修复。

甲骨缀合的成果,比较著名的是《殷墟文字丙编》。第十三次殷墟发掘时发掘出了一大批整甲,运到南京后中研院史语所便对该批甲骨进行整理。

七七事变后,史语所整体向西迁移,到四川时里面的纸盒子都朽坏了,整甲也碎成了小块。殷墟文字乙编收录的就是这些碎片。

后来国民党退出大陆,史语所也便把这些碎片带到了台湾。张秉权花了20年的时间,拼出来300多版整甲(相当于几百幅拼图拆碎了揉一块儿),作为《殷墟文字丙编》出版。

甲骨文缀合的比较好的还有严一萍。他曾经把5块碎片缀合成这样一版腹甲:

神奇的是,这五块碎片是从不同的坑位出土的。也就是说,它们在商代就已经碎掉了。

4、马王堆帛书

文物修复史上的奇迹——马王堆帛书!当初,它被发现的时候,是在一个石盒里。水浸霉蚀,相互粘连,几乎变成了一块书砖。

帛书拼复的最大困难是无法用实物。帛书太软易毁坏,只能拍下照片用复印件拼。帛书揭裱后留下许多碎片,在整理时,发现哪一页有空缺,就到碎片里找相应的图纸,犹如“高级拼图游戏”。

至于修复的过程,说来话长。概括讲,经历40年整理,当年参与修复的师傅们大多故去,给我们留下了这本《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它从2千多年前走来,如今穿越尘世焕然一新。

5、竹简

竹简的整理也是比较复杂,竹简和甲骨不同,甲骨挖掘出来的时候是干的,而且比较硬,所以整理的时候可以用小刷子刷去甲骨上的土,拿在手上仔细看。竹简保存的环境一般是湿漉漉的,所以一般竹简出土时都是裹着泥。竹简由于长期被水浸泡,柔软的像粉条,却没粉条的韧性,很容易断。在清理完竹简上的泥土后,就要在溶液里保存。

竹简在刚开始就是这样的酱油色,黑糊糊的。竹简的整理者要根据竹简的形态、字体风格、上下文意等因素对其进行重新编排,恢复竹简原来的顺序。

有些简会断成两截,有些简断成只有一两个字的碎片,缀合难度就比较大了。

上博简《容成氏》,不难发现第二根简颜色黑乎乎的,第8根简断成两截:

郭店简从出土到现在有20多年过去了,还有几块简无法缀合。

郭店简是抢救性挖掘,当时经验不足,发掘时没注意保持简序,给整理着编连竹简造成了不少麻烦。上博简整理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编连的准确度提升了不少。

从朽木断骨变成整甲、文本,这也算得上是很神奇的事吧。

6、班簋

文革时,簋的全形被毁成若干大小不一的碎片,并被送到废品回收站、炼铜厂,等待回炉。

1972年,北京文物清理拣选小组的呼玉衡、华以武师徒到有色金属回收站看到几块沾满铜锈的碎片,其纹饰与若隐若现的文字在多年从事古董行业的师徒看来,气质十分特殊。于是认定周边应该还有更多的碎片或残件的存在。

返身再去寻找,收获颇丰,回到办公室后又请教更有经验的程长新先生,认定这应该是西周时期一件有长篇铭文的珍贵文物。

再返回回收站筛了一遍,把所有残件碎片作了拼接组合,才认出这就是流传有绪的清宫宝物《班簋》。

鉴于这是一件重器,次年夏,由北京方面再送回故宫文物修复厂,经过整形、翻模、补配、修补、纹饰对接、焊接、钢錾镌刻、做旧、填锌、砂洗等等,修旧如旧,才完成了青铜器修复史上的一次成功范例。

7、唐代公主李倕冠饰

看这件华丽的唐代公主凤冠,上面不仅装饰有玛瑙、珍珠、琥珀、绿松石、玻璃、螺钿等几乎在唐代可能找到的所有宝石,同时借助金丝、金线、金珠等围绕装饰出凤凰、莲花等各种意象。尤其是金珠,其直径最多不超过1.5mm,要靠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再来看看出土时的样子

零件完全散落其中,这到底要怎么搞……

墓室出土时,零件散乱,宝石脱落,现场并无条件进行细致入微的修复工作,因此采取石膏加固外侧后整体套箱提取。这样可以保留脱落的零件与冠饰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助于后期的修复。

由于头骨比较完整,出土后陕西省考古所请头像复原的老师对其进行贴肉复原……

德国的修复老师对上面那“一坨”借助显微镜进行清理,在清理的同时绘制线图,标注出各个零件间的空间关系。

最终成品的细节

8、《五牛图》

现存的《五牛图》有几个版本,这里说到的是故宫版《五牛图》,我们现在看到的《五牛图》是这样:

但在修复之前是这样:

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故宫博物院字画修复专家孙承枝先生。

1977年1月28日,几经波折最终赎回的《五牛图》被送到了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整幅画作的修复工作由裱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亲自主持。当时的这幅传世名画已经千疮百孔、遍体霉斑,仅五牛身上大小蛀洞便达数百处。

根据《五牛图与孙承枝》一书记录:孙师傅手接《五牛图》后,心情凝重、寝食难安。数日之间,图卷陈于几案,不曾妄动。他借助放大镜反复探查,潜心思索,寻求最佳修复方案。

残损《五牛图》的破洞太多,修复的关键是补洞。悉心研究原画纸的质地、帘纹、光泽、颜色,严格择选配补用纸,至为紧要。当然,要找到与原纸完全相同的配补材料几乎不可能,只好力求近似。

幸而故宫旧藏尚丰,孙师傅反复筛选,屡次用小样较试,最后择定一种年代相近、质色相当的旧纸,方觉称心。纸怕水湿,这是大人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更何况一张墨彩淋漓的古画?一般人绝难料想《五牛图》正是用水去污除垢的。

白水浇上去,黄汤流下来,孙师傅用排笔蘸热水反复刷洗画面,水色清明之后,画面破损虽然依旧,其纸色、墨彩、印鉴、题跋却已焕然一新,灿若明霞。

揭除托纸之繁难,行家里手也视为畏途。传统国画的装裱通常有三四层用纸。内行称画纸这层为画心,紧贴画心的托纸为命纸,再后面的一两层托纸叫背纸。

《五牛图》旧裱共有四层。两层背纸很快揭去,再揭命纸,可就费事了。命纸与画心直接粘连,起着保护画心的作用。揭除命纸时若稍有疏忽,或揭掉半层画心;或掉粉掉色;或揭得厚薄不匀;或揭伤画面;还有的揭完命纸,画心粘在案上起不了台,或勉强起台而支离破碎,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孙师傅揭除《五牛图》的命纸自然更是慎之又慎,加意小心。他先用镊子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揭起命纸,遇有难点还得靠手指揉搓,以中指触觉掌握力度轻搓慢捻,搓捻成极细的小条取下,不伤画心,不留屑片,完满无损地过了这一关。《五牛图》这样一幅不大的手卷,仅只揭除这一张命纸,孙师傅足足用了五天。

至此,《五牛图》上的累累伤洞显露无遗,孙师傅并不急躁,他仔细琢磨每一处破洞、大小、缘口纹路、残损形态,然后择纸裁割拼对,粘连缀合,务求补口四周厚薄均匀,平整干净,不留痕迹。就这样,孙师傅一处一处,随洞随弯,运用了掏、转、补、刮,各种巧妙的处理手法,把这幅大小破洞五百多处的《五牛图》竟然补缀得完好如初,天衣无缝。

8个月后,一件生命垂危的顶级文物,在孙承枝手中重新焕发生机。

9、素纱襌衣

马王堆出土2件素纱禅衣,一件48克一件49克,是世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

现代人想要去复刻这件文物,但是因为现代的蚕经过2000年的进化,从三眠变成四眠,吐出的蚕丝比汉代的蚕要粗出不少。一开始研究人员依照一样的技法织出的衣服要比文物重80多克(按照原物48g算的话那就意味着现代织出的衣服是原来的将近3倍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花了13年,用科技手段让现代的蚕逐代退化到2000年前的水平。终于成功复制。不过复制品仍然要比文物重0.5克。也算是对古人的致敬了吧。

10、《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另外三个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

《赵城金藏》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由国家拨款的大型古籍整修项目。

修复前后对比图

1949年,修复工作开始。当时只有一个人修复,1956年《赵城金藏》修复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北京图书馆增加了修复专业人员,先后十余人参与《赵城金藏》修复工作,最后4人坚持1965年到修复工作全部完成,历时17年。

文物修复工作者,领着不甚高的薪水,待在小小院落里,用着传统加改良的工艺,修复这些几百上千年的老物件,数十年如一日,他们是这个浮躁社会中最难得的匠人。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玉?

有幸目睹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里的珍藏玉器之美,看到这个提问,试着用所看所悟来回答下,不到之处请大家纠正。

玉者,石之美也人性向美,恒古未变。古人认为玉钟灵毓秀,凝聚天地日月之精华,几乎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给了“玉”。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赞美品德之高尚。“玉树临风” “颜如玉”,形容仪表之俊朗。“玉汝于成”“玉不琢不成器”比喻持之以恒的坚守。“完璧归赵”,一段信守承诺的美谈。红楼梦这篇旷世奇作中,曹雪芹把最美的玉给了三位最喜欢的主人公,宝玉,黛玉,妙玉,是灵气,仙气的化身。

玉雕瓶,故宫博物院

玉海棠·故宫博物院

从玉的发展来看,经历了“神玉”“饰玉”“俗玉”三个大的阶段。

神玉阶段在上古时期,受限于开凿打磨技术,只有权贵之人才能集众人之力得到玉。物以稀为贵,玉成了权利、地位、财富的象征。

主要用于祭祀天地鬼神之用,造型多为祭祀法器,如卷龙,玉援,玉磬。

卷龙,龙的崇拜,国家博物馆

玉磬,鸟被奉为神鸟,国家博物馆

饰玉阶段周朝从神治走向了德治,以玉表现出的特有的莹泽、舒扬和坚韧、温润,来比喻君子的仁、义、智、勇、洁,即以玉比德。

此时的玉多为玉佩和组玉佩,玉不离身,玉环之声都与修身养性关联。

组玉佩,玉佩的数量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的高低,国家博物馆

虫离虎食人玉佩,人的神情自若,没有恐惧挣扎,应该是种宗教文化,国家博物馆

俗玉阶段玉走下神坛,不仅仅用以比德,而是走近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清时期的玉雕技术达到了鼎盛。

既可以作为生活器具如玉钗、玉扣、玉瓶、玉香薰炉,也可以作为装饰品如山子、盆栽,常以吉祥、富贵寓意,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香薰炉,国家博物馆

玉花瓶,玉笔筒,国家博物馆

鱼戏莲花山子,有写实意味,记录看到的美丽景色,国家博物馆

玉在当代受8000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玉文化已经根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液里,生生不息。

在如今,人们依然崇尚玉。取名中玉依然被钟爱,如琦、珏、瑭、瑾、瑜等,配饰中的玉镯、玉坠、玉牌被认为可以养人,生活中的玉雕、玉瓶颇受文人雅士厚爱。

玉于中华民族,成了美的象征人性之美,品德之美,仪态之美。人性向美,亘古不变。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