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

分类: 历史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花气熏人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小品之作,全帖的主要内容是由一首二十八字的小诗构成。作品长43.2厘米,宽30.7厘米,被收录于《宋四家墨宝册》的第九幅。作品上有“缉熙殿宝”的印章,曾被收藏于南宋的内府之中。也有清代朝鲜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印鉴,所以据推论,该作品应到过朝鲜。此作品原属于北京故宫旧藏,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中。

《花气熏人》原作

《花气熏人》原作

《花气熏人帖》的诗作内容: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基本意思是:花香向人袭来,影响了打禅的人的定力,想想自己的年纪已经到了中年,却怎么还会被花香影响呢。春天到了,忽然又产生了要作诗的念头,可是,现在想要写诗,却像逆水行舟一样艰难啊。

黄庭坚,和张耒、晁补之、秦观,被后世共称为“苏门四学士”,是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轼的弟子。他擅长写诗,当时和苏轼齐名,却又长于书法,曾受到多种门派的影响,书法自成一家。

《花气熏人帖》的书法,作者结合他平时严谨的锋线和其草书的婉转灵动,自在而随意地书写而成,书法线条颇具生动感,黄庭坚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难以作诗,所以告诉了他在扬州的好友,可见诗作并非黄庭坚所写,而是他的好友王诜。黄庭坚用他特有的书法笔力,写成这幅小品,实属难得的上乘之作。

黄庭坚的作品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苏门四学士”之一,同时也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可见黄庭坚的一生在文学、书法上面都是有着很高的成就。

黄庭坚图片

黄庭坚图片

黄庭坚的作品当然也都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可以分为黄庭坚在文学(即诗词)、书法(包括:楷书、行书、草书以及行楷书)两个部分,主要的代表作有:《山谷词》、《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等。黄庭坚在文学上面的作品主要是以词见长的,主要的风格特征便是脱胎换骨独具特色,黄庭坚在书法上面的作品主要是以行书为最,黄庭坚的行书可以说独具匠心,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特色和行文特征。

黄庭坚虽然是师出于苏门,但是在文学上面的造诣却是比不过同门秦少游(秦观),纵然黄庭坚的文学造诣比不得秦观,但是黄庭坚却在诗作的创作方面进行了颇大的改革与创新,黄庭坚沿袭着杜甫的风格特征,给人一种独特的现实主义感觉,后来由于受到了黄庭坚的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可以体现出黄庭坚在文学上面的成就。黄庭坚文学作品大都是描写书斋生活的借此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情操。

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便是有着更高的成就的,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历来都是书法中的精品和杰作,黄庭坚的代表作品《砥柱铭》更是得到了极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追捧的,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中又有大字行书和小字行书两种,风格更是迥异的,黄庭坚的书法造诣极高,并且其作品中有着浓烈的个人特色。

黄庭坚书法代表作

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也是书法家。因为其书法具有自己的风格,被后人谓之“宋四家”之一。黄庭坚的书法代表作并不少,他留存下来的书法代表作一直是后人研究的重点。

黄庭坚图片

黄庭坚图片

黄庭坚的大行书代表作有《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及《松风阁诗》等,其中《松风阁诗》现在珍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这篇文章总共有一百五十三个字,这书写的是黄庭坚当时经过松林期间的景物,借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之谊。其中所用的书法具有庭坚自己独特的写法,笔劲有力,下笔抑扬顿挫。小行书则有《王长者墓志稿》,现在保存在东京的博物馆,这文是黄庭坚为了纪念一王姓亲属所书,表达了庭坚平实及沉静的笔法。

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有《李白忆旧游诗卷》及《诸上座法帖》等,《李白忆旧游诗卷》整篇文章大约有三百四十多个字,经过后人的考证,这书法是庭坚晚年时期的作品。文中的字体有着怀素的痕迹,却又是庭坚自己特有的风格,结构变化多,堪为黄庭坚的草书代表作。《诸上座法帖》现保存在北京博物馆,全文总共有四百七十七个字,也是庭坚晚年的书法作品之一。

黄庭坚被贬戎州期间还留下了不少石刻的书法作品,《苦笋赋》便是其中之一,也得到了后人的多番精心维护。黄庭坚的作品是当时书法的一种独特的体现。

黄庭坚小楷

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词人,著有《山谷词》传世,生于公元1045年,卒于公元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今江西修水县人,一生仕途坎坷,几遭被贬流放,死于宜洲贬所,有众多诗作词作和书法真迹留世。黄庭坚小楷在他的书法艺术作品中数量质量都不错,很受后世书法艺术爱好者的喜欢,有众多临摹者。

黄庭坚小楷《金刚经》

黄庭坚小楷《金刚经》

黄庭坚小楷的代表作有《跋范仲淹道服赞》《金刚经》等,其中《跋范仲淹道服赞》现在为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纸本存疑,是黄庭坚在范仲淹小楷手卷《道服赞》后面题跋的几行小楷,文云“范文正公当时文武第一人至今文经武畧衣被诸儒譬如蓍龟而吉凶成败不可变更也故片纸只字士大夫家藏 之世以为寳至其小楷笔精而瘦劲自得古法未易言也黄庭坚书”,字迹端庄清秀,率带率更笔意

《金刚经》有很多书法名家抄录,各家风格不一,各显风流,黄庭坚小楷《金刚经》,现在已存在疑伪之辩,但是不管结果怎样,都掩盖不了这篇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现在流传的是石碑拓印本,笔迹清晰,字形方正,用笔劲道,和在纸本上书写的跋范仲淹道服赞,字迹大有不同,更显端正。而且这篇《金刚经》一入眼可以明显感觉到,黄庭坚小楷的撇捺用笔习惯,一撇一捺都在同一高度上,放眼望去,极具律动感。

黄庭坚名句

黄庭坚名句很多,很多都是他心血来潮或者有感而发之作。通过他的名句,可以看出他才华横溢,古今罕见,不愧为著名诗人,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庭坚名句。

黄庭坚的画像

黄庭坚的画像

黄庭坚从小就有着极高的文字天赋,他在文学方面颇有成就。黄庭坚名句流传千古,下面我们就看看黄庭坚名句吧。黄庭坚名句中说读书贵在读要点和精妙之处,而不是追求读很多书;我们要心无杂念地去做一件事情;贫穷的时候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富贵的时候很难有真心的朋友;这个世界上很容易找到千里马,但是出一个人中佼佼者却十分的难。

黄庭坚名言中还写道:人的各种情感包括高兴的、不高兴的、生气的、骂人的都可以写成文章,这是文字的最高境界;始终跟在别人后面的人是永远无法赶超别人的,只有自己独辟蹊径才能超过别人;好的文章,只要把其中的几个字改一改就可以到达点石成金的作用;我们所写的文章若是对社稷和治理国家没有作用的话,那么这类文章只是修饰和看看而已,根本起不到任何大的意义。

从黄庭坚名句中可以看出,他深知写文章的意义在于什么,也深深地体会到读书的意义何在。他把他所感所悟以优美文字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使我们看到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诗人那么简单,他不单单只写些锦绣和浮华的文字而已,他的很多金玉良言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

每一个朝代的诗人写诗都有他的时代背景,一个时代一个风格,通过黄庭坚的诗,你能看出他是哪个朝代的吗?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

黄庭坚的书法

黄庭坚的书法

看到黄庭坚的一生,我们感叹在他那个朝代,除了做官,似乎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职业。读书只为当官,是那个时代的弊端。黄庭坚的一生,受那个朝代的影响很大。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凡是读过的书几乎可以达到过目不忘,问他的问题没有他回答不上来的。难过的是,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他只有寄居在外婆家。

黄庭坚受那个朝代的限制,我们可以猜测出他从小过的并不开心。因为那个朝代的人如果没有父亲的话,多少都会被人看不起。不过从他的为人处世中可以看出他豁达的心胸,反而因为恶劣的环境而自我慰藉。黄庭坚所处的那个朝代的皇帝似乎不怎么开明,他经历的几个皇帝都听信奸佞小人的话而贬他的官。也有可能他的性格并不适合做官,他直言不讳,敢于说出别人的错误。而且他做官的时候只为底层阶级着想,这似乎触犯到了上层阶级的利益,所以他遭到别人的陷害并不奇怪。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告诉大家黄庭坚是哪个朝代的人呢?他是北宋时期的人,而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法造诣更是深厚。从书法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洒脱,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黄庭坚,生于公元1045年,卒于公元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有著作《山谷词》传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词人, 其书法成就较诗词艺术成就更高。著名代表作有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藏。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松见阁诗帖,写于宋徽宗崇宁元年九月,即黄庭坚出世的前三年公元1102年,当时赋闲在家的黄庭坚与朋友一起游樊山,路遇松林间的有一座亭阁,夜晚就在此听松涛入眠,有感而发,一笔成韵。松见阁诗帖全文共计153字,29行,为七言诗并行本,诗文云“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通篇墨迹纸本,长219.2厘米,宽32.8厘米。

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写于晚年,书法境界已达臻诚,是黄庭坚晚年的代表作,先介绍松风阁的位置,高度及命名由来,而后描写夜雨会饮,和朋友的畅谈,意境清新自然,笔韵自成,文中对好友东坡先亡表示悲痛,遇见此处风景,却也想买酒买醉,暗含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嗟叹,可以联想黄庭坚的仕途,他一直在为官上任与被贬下放之间的反复,胸怀大志,却无处施展,经历了几次的党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已是被贬流放状态,此次游樊山亦是如此,才想着在此外买醉延席不愿醒。松风阁诗帖的书法的艺术境界比诗文更高,通文体仿柏梁,奇瘦峻峭,一撇一捺,劲显功力。

黄庭坚号

黄庭坚,生于1045年,卒于110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书法艺术家,诗人,词人,字鲁直。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生卒年间1045年-1105年,是和苏轼齐名的大文学家,被世人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传世的诗词,书法作品有很多,而且黄庭坚是一个好官的文人 ,他任过的官有叶县尉,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等,但是官运不济,数次被贬,命运坎坷。

黄庭坚书法

黄庭坚书法

在宋代诗人中,黄庭坚不仅官当得比较多,而且名号也显得特别多,黄庭坚号,除了众人皆知的山谷道人,涪翁等,还有一些不被大众熟知的绳权,黄九等,可以想像这些别号都寓意很多内涵,大多是和当时的现实情景相符,可以纵观黄庭坚的生平经历,遭受诸多磨难,年老时无以为用,郁郁不得其志,时有悲愤难抒,这时就用字号晦其名,假言托喻,即而放浪形骸,实现另一种可以掌控的自由自在,黄庭坚不仅号多,而且他的字,自号,别号,谥号一样很多,常见的不常见,因时因地不同,使用的名号也不同,可见他的生活经历是有多曲折跌宕,这也能从侧面反映黄庭坚的个性风格,洒脱不羁,却又想追求一番事业,顶天立地,自强不息,屡遭贬斥,依旧不屈不挠。他最出名的自号是山谷道人,还用此号出过著作《山谷词》,可见黄庭坚还是一个骨子里的文人,爱好山水,这样的文人对官场还是不太适应的。

黄庭坚后人

根据记载,湖南宁乡箭楼的黄姓,是在整个湖南黄姓中比较特殊的一支。据说,他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黄庭坚的后代,他们从黄庭坚的老家江西迁来,在湖南定居。而在湖南宁乡开基定居的,就是黄庭坚第十四代子孙黄大峻。

黄庭坚画像

黄庭坚画像

黄大峻,是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的员外郎。在明朝刚刚建立不久,黄大峻便带着他的儿子黄觉远等人,从江西迁到湖南。一开始,他们居住在湖南宁乡城东门外。此后,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黄庭坚第十五代子孙黄光滨,就是跟随着黄大峻一起从江西迁到湖南的觉远。在他的那一代,又把家迁到了南湾。而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就形成了如今的宁乡箭楼。之后,黄氏一家在这里繁衍生息,从此以后的六百多年,一直是当地的望族。他们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箭楼黄氏。

黄觉远生有三个儿子,由长子黄宗翱继承。黄宗翱生两个儿子,都成了明代永乐皇帝时期襄王殿下的赞礼生。到了明代成化年间,黄氏后裔黄福星,任安徽寿州刺史。之后,黄氏一门的后人里,虽没有出过什么大名人,也其后人也陆续担任过例如布政司、太学生、州判等官职。

到了近代,黄氏家族有出现了一位名人,名叫黄恩兆,是中国的有色金属科学家。如今,黄氏宗族已经传到了黄庭坚的第三十七代,他们的家谱,由“端”字辈的后人黄琳保管。

--免责声明--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这篇文章828la34767。

【结语】: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小品之作】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4767'></small><noframes id='828la34767'>

  • <tfoot id='828la34767'></tfoot>

      <legend id='828la34767'><style id='828la34767'><dir id='828la34767'><q id='828la34767'></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4767'><tr id='828la34767'><dt id='828la34767'><q id='828la34767'><span id='828la34767'><th id='828la34767'></th></span></q></dt></tr></i><div id='828la34767'><tfoot id='828la34767'></tfoot><dl id='828la34767'><fieldset id='828la34767'></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4767'></bdo><ul id='828la34767'></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