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

分类: 历史

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

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

度量衡中的衡是指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在中国古代,铢、两、斤、钧、石五者都为用作重量的单位,但中国古代对重量单位的说法仍旧复杂不一。

铜秤图片

铜秤图片

《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但在《说苑·辨物》一书中又是另一种说法,其中提到“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另外《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高秀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如此之多的文献对于重量单位的说词各不相同,然而“黍”、“粟”、“累”、“圭”等名词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加使用。“锱”、“镒”及“锾”、“釿”等则是借用了钱币的名称,也逐渐退出了重量单位领域。

历史上启用重量单位的词汇众多,各家说法不同,直到《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统一起来了,直到唐朝都未曾变动。

衡的进位方法颇有讲究,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两以下的小单位则以南朝梁国陶弘景《名医别传》为准:“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

什么是度量衡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为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量衡器具秤

度量衡器具秤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国家统一的局势尚未形成,计量方式因地域和国情的差异大为不同。传说黄帝“设五良”、“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的度量衡单位都以人体为标准衡量,“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但是如此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实为不准。

《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

度量衡怎么读

度量衡的读音分别为,度du,第四声;量,liang,第四声;衡,heng,第二声。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为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度量衡器具图片

度量衡器具图片

中国古代度量衡与数学、物理、天文、律学、建筑、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商鞅为统一秦国度量衡而于公元前344年制造的标准量器铜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用度量审其容。方升遗存至今。战国时齐的一件标准量器栗氏量包括升、豆、三个容量单位。《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制作这件量器时冶炼青铜和铸造的技术条件及所包括的各个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清朝政府极力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对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典章制度十分推崇。同时遂资本经济的发展,度量衡的作用越来越广泛,连度量衡器具都放宽限制,改为民间制造。

度量衡标准悉本黄钟六律之说,用累黍确定标准尺度。清康熙帝对天文律算有较深的造诣,他主持编写了《律吕正义》,还删定了西人传教士南怀士编纂的《数理情蕴》,这两本书中都详细记载了关于度量衡标准的规定,康熙帝亲自累黍定尺,以一百粒纵向排列的黍子所得之长定为营造尺长,又以一定的尺寸确定了量器的容积,用铁铸成漕斛,用一立方寸金属的重量作为质量的标准,有此再定出各种量值砝码的尺寸,作为称量国库收支的标准器,因此称为库平。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

秦朝度量衡

秦朝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推行古代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度量衡单位量值统一、准确、可靠,才能保证货币、车轨、田亩、兵器的规格、尺寸、重量等保持一致。因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刀阔斧地将一百多年前商鞅制定的战国秦度量衡推行至全国,其举措为:一是发布政令,颁布了统一度量衡诏书,其大意为:皇帝兼并诸侯各国,天下统一,百姓安宁,立皇帝称号。颁布诏书特命丞相王绾,制定统一度量衡法令,凡使用不合标准的度量衡器,都必须命令统一起来。短短四十字,简要地说明了历史背景和统一要求;二是颁发度量衡标准器具,标准器具由中央监造、分发到各地使用。三是实行检定校准制度。由官府检定校准量器和权衡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与政令的推行具有很大的意义。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割据势力的影响。

历代度量衡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国家统一的局势尚未形成,计量方式因地域和国情的差异大为不同。传说黄帝“设五良”、“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的度量衡单位都以人体为标准衡量,“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但是如此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实为不准。

度量衡器具图片

度量衡器具图片

夏朝以后乃至商朝,都为有成熟的度量衡制度出现,再加上商纣无道,国政废弛,所以度量衡的制度自然不能整齐划一,直到周朝,才设有官吏专司其事,并制造了各种度量衡的标准存于内府,以作根据,之后再颁布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的改革,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秦始皇将商鞅在秦国创立的度量衡制度,在辽阔的大秦疆域内贯彻实施。分别制定了推行统一度量衡的法律,颁布正规的度量衡器具,制定度量衡器具检定的法律制度。

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大都沿袭汉代的制度,但汉承秦制,秦朝作为中国度量衡制度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汉代的前身,其历史影响可想而知。

宋时期的度量衡基本沿用隋制,制度严明,单位量值相对稳定,度量衡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唐宋时期由于实物地租苛繁,商业范围扩大,度量衡器具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免责声明-- 《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这篇文章828la35141。

【结语】: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5141'></small><noframes id='828la35141'>

  • <tfoot id='828la35141'></tfoot>

      <legend id='828la35141'><style id='828la35141'><dir id='828la35141'><q id='828la35141'></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5141'><tr id='828la35141'><dt id='828la35141'><q id='828la35141'><span id='828la35141'><th id='828la35141'></th></span></q></dt></tr></i><div id='828la35141'><tfoot id='828la35141'></tfoot><dl id='828la35141'><fieldset id='828la35141'></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5141'></bdo><ul id='828la35141'></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