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

分类: 历史

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

陆机 文赋

陆机的《文赋》采用的字体是行书,其文章讲述的是陆机对创作时的准备、构思、形式、创作乐趣、风格、技巧等的独特看法,而赋作为汉代以来较为知名的一种创作方式,而陆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让人感觉到他文采横溢。

《文赋》印稿

《文赋》印稿

《文赋》为纸本墨迹卷,可以说这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名家真迹之一。其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一部作品,而他的后人陆柬也是一位文学家,但是他在幼年读《文赋》的时候,也想书写一番,但怕自己不才玷污前人的名作,等到他晚年的时候,才肯动笔。

《文赋》的章法和气韵,大多模仿王羲之的风格。全书一共144行,共有1658个字,其字体以正、行为主,中间少数参杂草体,可以说是三体并用,但是毫无违和感,反而让人感觉到浑然天成之感。

《文赋》的最后一段,是历年来被后人争论不休的一段。讲述的是文章的社会功效,在陆机看来,文章的作用非常的大,它可以作为道理的载体,并通过它传播,是一个很不错的桥梁。它既能够挽救文武的道路不被衰弱下去,也能弘扬教化,使其无法泯灭。人世界有众多的道路供人选择,然而文章都能够指明,世界众多哲理,它依旧能够囊括。它的作用就跟细雨润万物一般重要,只要把文章刻在石头上,就能够闻名远扬,而且文章传播的途径日新月异。

后人认为这段话跟他这篇文章没有必然的关系,认为是后来添加上去,反而显得不伦不类,这结论让人感到似是而非。而且这段话所表达的含义,脱离了儒家的文学观,跟事实根本就格格不入。

陆机的宠物

在中国古代,那些离开家乡,游历于五湖四海的游子们,由于通信工具的稀缺,无法跟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通话和交流信息,以及常年的战乱,致使有些人十年不回一封信,甚至是杳无音讯都是有可能的。而陆机他作为陆抗的第五个儿子,在吴国灭亡以后,他先是回故乡隐居十余年,之后宦游于洛阳一代,然而他的家乡在吴地,两地相隔甚远,因此,很久时间没有书信来往。

名为黄耳的信使

名为黄耳的信使

陆机身边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有一天,陆机突然对家乡极为的思念,就对这只狗说:“我跟家乡已经好久没有书信来往了,甚至是从未有过,你能替我跑一趟吗?”

陆机说这话,只不过是聊以寄慰罢了,然而谁知道黄耳摇了摇尾巴,吠叫不止,一副它好像应允的样子。起初,陆机觉得它的样子很有趣,但是想试一下这个方法行不行,就书写了一封家书,把书信装在竹筒中,将其系在黄耳的颈部下面。于是,黄耳就南下,寻找陆机的家乡了,没想到的是,它竟然真的找到了陆机的家乡,不但把陆机的家书交给了身在吴地的亲人们,还如法炮制的把亲人们的书信系在自己的颈部,立即赶路前往洛阳,将书信交给陆机。从此之后,黄耳就成了陆机跟亲人们传递家书的信使,连年在洛阳和吴地之间奔波。

这个故事告诉我,只要思念家乡,任何办法都可以传递你的思念之情。但是说实话,在当初那个社会,让黄耳来传信的可能性非常的低,这么遥远的道路,并且两地相隔淮河和长江,黄耳需要渡过这两条河就很难,况且我们当它是真实的故事,可见陆机对家乡的思念之浓厚。

西晋陆机

?陆机出生于261年,卒于303年,字士衡,是吴群吴县的人,就是如今的江苏苏州人。他是父亲是陆抗,作为家中第四个儿子,跟自己的弟弟陆云被后人称之为“二陆”,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陆机肖像

陆机肖像

陆机虽然是将门出身,但是他从小就对儒家学术感兴趣,能够写出不错的文章,并且按照礼来处理日常行为。在274年的时候,他的父亲陆抗去世,他就跟自己的四个弟弟一同统领军队,担任牙门将。在陆机20岁的时候,他所守卫的国家东吴举国投降,于是,他就隐退回家,在家闭门勤学,经过10多年的积累,有所成效,创作了《辩亡论》。

在289年的时候,他跟自己的弟弟陆云一同前往洛阳,刚到洛阳城兄弟俩心高气傲,自认为自己出身贵族,看不起那些低贱的中原人,只是拜访那些有名之士。他在跟张华初次见面之后,就对其德望感到敬佩,以师长的礼仪来对待张华。之后,张华将其兄弟两推荐给诸公,让他们两个在洛阳城名气大振。

之后在朝中担任祭酒、著作郎等职位,在之后的日子里,司马颖曾救过他一命,他就投奔到其帐下,担任平原内史,替司马颖出谋划策,后人称其为“陆平原”。

在303年的时候,司马颖联合河间王准备攻打长沙王,让陆机担任后将军一职。由于陆机非常得宠,让司马颖帐下其余部将不服,多次跟司马颖面前说其坏话,但是司马颖沉默不语。

在这次交战中,司马颖战败,而司马懿旁边的佞臣多次进言,说陆机已有背叛之意。最终陆机惨遭杀害,其三族被诛杀。

陆机书法

?陆机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平复帖》,此帖凝聚了他书法的精髓和书法风格。《平复帖》继承了西晋时期的社会氛围,有着晋人该有的淳朴和自然气质,还少少带有竹木简章草书些许意味。其中以秃笔枯锋为主,秃笔跟随笔势而去,写法极为的自然和简约,被后人称为“非中古人根本就不可能下的了笔”。

草书大家陆机

草书大家陆机

此帖结构上稍显随意,透露出一种洒脱的气质,让人感觉作者是信手拈来,毫无费力地书写。《平复帖》通篇就让人感觉到帖中散发出来的古朴和凝重的气息。陆机深受汉代以来的书风熏陶,因此他用笔的时候习惯于以按为多,轻提为主,其线条让人看起来粗细差不多,但是缺乏了那种飘逸的挥洒。

其造型还是以收束为主,线条根本就没有游荡开来,就好像一朵花蕾待放的状态,还没有书写到味,就草草收合起来。草书在陆机手中,还有没有达到真正巅峰的状态,还只在乎单个字的书写追求让这个字书写成形,但是没有达到其真滴,草书要的就是尽情挥洒的自然。正是由于这种刻意的控制,显示出含蓄之美。这是草书的另一种风格方式,而《平复帖》就是此风格中的范本。

其点画特点极为突出,点画非常简率,横着的笔画很短促,让人感觉有俯仰的形态;而纵着的笔画较长,有点向左背右的弧形状态;那些稍长的部分,上面宽,下面窄,看起来有点斜,但依旧能够稳住,颇有奇趣。

短歌行陆机

?在中国古代,关于《短歌行》的版本有很多,其中有我们众所周知李白的一个版本,但谁又能想到,在西晋的时候,陆机也曾创作出这么一个版本。

陆机《短歌行》原文

陆机《短歌行》原文

由于人的一生极其短暂,所拥有的寿命也只有那么一些,虽然现在就开始作乐,但也只能悲歌慷慨,根本就无法对忧愁的释怀。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是清晨的一颗露珠一样,转瞬间就会消失,毫无留下任何的痕迹。时间根本就不可能重新再来过,花儿也不可能重新再绽放。苹只会在春天的时候绽放自己的光辉,而兰只会是到了秋天才散发出在自己的芬芳。剩余的日子极其的苦短,已经过去了的日子让人感到苦闷惆怅。人应该及时的行乐,跟友人在一起而感到快乐,跟友人离别而感到忧伤。怎么可能会没有那么多的人生感慨,那只不过是我遇见友人忘却自己心中的忧愁罢了。我备好的酒肴极其美好,还不如让大快朵颐,尽情地享受其中的美味。吟咏了短歌之后,我发现人就得需要及时行乐,才不会荒废时光。

诗歌主要表达的就是诗人对时间短暂的感慨,感叹人生短促,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及时的行乐。这首诗歌当中有些句子模仿了前人,此人就是我们知晓的曹操,这首诗歌至少叙写了一些友情,但是曹操在《短歌行》抒发的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此诗歌的含义跟“好乐无荒”之意极其的的接近,甚至就是一个意思。

--免责声明-- 《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文笔优美俱佳,如果《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结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创,那么《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版权就属于本站,如果没有注明那么《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这篇文章则转载于网络,或者由本站会员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观点和本站无关,如果您认为《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会在看到第一时间删除《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这篇文章828la38550。

【结语】: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全文完),小编在下方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温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多运动,每天开心学习和工作,做个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陆机作品文赋内容分析】推荐文章

<small id='828la38550'></small><noframes id='828la38550'>

  • <tfoot id='828la38550'></tfoot>

      <legend id='828la38550'><style id='828la38550'><dir id='828la38550'><q id='828la38550'></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38550'><tr id='828la38550'><dt id='828la38550'><q id='828la38550'><span id='828la38550'><th id='828la38550'></th></span></q></dt></tr></i><div id='828la38550'><tfoot id='828la38550'></tfoot><dl id='828la38550'><fieldset id='828la38550'></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38550'></bdo><ul id='828la38550'></ul>